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滕王閣:中華歷史文化名樓(簡體書)
滿額折

滕王閣:中華歷史文化名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中華歷史文化名樓:滕王閣》是一部讀了千年、前朝後代不斷修定再版的精典之作,是一部百讀不厭、常看常新的不朽之作。無怪乎一位遊學海外幾十年的老學者,在重睹滕閣新姿時,無限感慨地說:“我在海外也看過不少唐人街和中式建築,但不很地道,看了滕王閣令人震撼,深感中華民族文化的‘根’還是在大陸。”滕王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值得不斷地去探究、去解密。一起來翻閱《中華歷史文化名樓:滕王閣》吧!.

名人/編輯推薦

宗九奇和徐忠等編著的《滕王閣》內容介紹:滕王閣,與黃鶴樓、岳陽樓并稱“江南三大名樓”。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唐太宗之弟“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創建,因初唐詩人王勃所作《滕王閣序》而名傳千古。韓愈曾贊道:“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故又素享“西江第一樓”之美譽。

鼎新滕閣枕碧流,王勃序文在上頭。
雨卷云飛今古變,遺篇不朽話春秋。
說起古城南昌,人們就會想起滕王閣;來到古城南昌,必然要登臨滕王閣。站在滔滔的贛水之濱,仰望碧瓦丹柱、斗棋層疊、飛檐翹角的57,5米高的主閣,和那兩翼連體對稱的百柱廊亭,宛如一個倚天聳立的大“山”字,令人心魄震蕩;若從高空向下俯瞰,則像是一只意欲凌波西飛而去的巨大鯤鵬,叫人情思飛動。
這座以“滕王”命名的江南名樓,非衙署建筑,非宗教建筑,非商業建筑,非民居建筑,而是當年滕王為歌舞宴樂而興的樓閣,是一座高雅的藝術殿堂,是一處“閣以文傳,盛世則興”的文化勝地。此閣創建于初唐永徽四年(653),歷唐宋元明清五朝,滄海桑田,盛衰頻仍,1926年北伐戰爭終化為一片焦土。但是,雖歷千載,依然盛譽不衰。縱觀斯閣,歷朝歷代一旦頹塌焚毀,旋即有人重新修復,興而廢,廢而興,有文可考者達29次之多,如此現象,實乃史不多見。1989年10月8日(重陽節),按古建筑大師梁思成先生1942年所繪仿宋式《滕王閣重建計劃草圖》重新設計施工的新閣,終于竣工,舉行落成大典,古城一片沸騰,萬人空巷,盛況空前。
滕王閣,是一部讀了千年、前朝后代不斷修定再版的精典之作,是一部百讀不厭、常看常新的不朽之作。無怪乎一位游學海外幾十年的老學者,在重睹滕閣新姿時,無限感慨地說:“我在海外也看過不少唐人街和中式建筑,但不很地道,看了滕王閣令人震撼,深感中華民族文化的‘根’還是在大陸。”滕王閣,給我們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思考,值得不斷地去探究、去解密。
滕王創建,王勃作《序》,文以閣名,閣以文傳。自大唐以來,滕王閣就作為中華文化地標巍然屹立于江之南、湖之濱,人文之風,常吹不斷。韓愈在其《重修滕王閣記》中這樣贊道:“余少時,則聞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偉絕特’之稱。”故此閣素享“江南第一樓”之譽。
無滕王則名閣不在,無王勃則閣名不傳。
滕王李元嬰(?~684),是一位很值得探究的人物。他是高祖李淵的第二十二子,太宗之弟,貞觀十三年(639)被封為滕王。據正史記載,其政聲不佳,行為放縱。但他一生中,東奔西波,在許多的地方都當過不大不小的官,任過金州、蘇州、洪州、滁州、壽州、隆州、梁州等地的刺史或都督,這似與其親王、皇弟、皇叔的身份不符,給后人留下了許多疑團。他是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去世的,這年武則天建元為光宅元年。在多事之秋的初唐,能保首領以終,能經歷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幾代,也是一種傳奇,他都督洪州建閣時王勃才三歲,王勃死后他還活了八年。在傳世的詩文中,講滕王年少時認認真真讀了些書,很有悟性,“工書畫,妙音律,喜蝴蝶”,有“滕派蝶畫”鼻祖之譽,唐人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宋人《宣和畫譜》中均有明確記載。或許是因為政治上失意而沉湎于酒色逸樂,或許是給人以假象,以避禍患,韜光養晦,充分體現其生存的智慧,這也不無可能。滕王閣本是李元嬰為供其“游樂宴集”而建,但他怎么也想不到日后有“神童”王勃的驚世之作,不過客觀上卻給洪州留下了一筆寶貴的遺產,對南北文化交流以及江南歌舞的發展和繁榮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勃(648—676),字子安,山西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有“神童”之譽,為“初唐四杰”之首。《舊唐書》說:“勃六歲,解屬文,構思無滯,詞情英邁。”有關王勃重陽登閣作《序》的記載頗多,但究竟作于何時,歷來亦有爭議,大致有兩說:一為十余歲所作;另一為二十多歲赴交阯省父路經南昌所作(后溺水受驚而死)。同為“四杰”的楊炯在《王子安集序》中云:“年有十四,時譽斯歸。”唐五代王定保《唐摭言》中說:“王勃著《滕王閣序》,時年十四。”《新唐書》也有記載,未明言年齡,云:“初,道出鐘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泛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日:‘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這里的“初”乃“當初”之意,若是詩人溺水身亡前,似不至于用此“初”字。那么作《序》時是否成年,恐怕最重要的是《序》中的內證,即“勃三尺微命,一介書生”、“童子何知,躬逢盛餞”之語。元代以前,認為是“神童”之作,有異議者幾乎寥寥。王勃才高氣盛,非謙虛之輩,六歲能文,九歲撰《指瑕》十卷指顏師古之失,十五歲《上劉右相書》中有“雖國有大命,不資童子之言”的話。成年且久負盛名的七尺男兒,謙卑得自稱“三尺微命”、“童子何知”,恐非傲骨子安之所為。
神童一字,遠勝冬烘萬言。王《序》問世,閣名遠播。歷朝重建之閣,規模與規格不同。唐雄宋秀,而今閣空前。自唐以來,乃是游觀、雅集、歌宴、拜詔、迎送、祭奠之地。墨客騷人題詩作賦相襲成風,莫不以登閣揮毫為快。即便未能親臨其地,或寫夢中所見,或題繪閣之圖,或遙賀新閣落成。他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抒發思古之情、愛國之心、報國之志,名篇佳作難以勝數。誠如清代詩人尚镕《憶滕王閣》詩中所云:“天下好山水,必有樓臺收。山水與樓臺,又須文字留。”
名景、名跡、名人、名作,令江南一閣享千秋不朽之譽!
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江西,賴文人之筆而傳美于天下!
二○—○年八月二十三日
撰于滕王閣

目次

中華文化地標--滕王閣滕王創建何以稱閣王勃作序韓愈為記千載興廢閣記一覽滕閣功能新閣丰姿陳設集錦匾額精華園區掠影詩詞精選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