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十一)中國傳統文化與民俗:中國食俗(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十一)中國傳統文化與民俗:中國食俗(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4.8 元
定價
:NT$ 89 元
優惠價
877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文化知識讀本”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
郗秋麗編著的《中國食俗》為叢書之一,介紹了除夕餃子、元宵節元宵、立春春餅、端午粽子、中秋月餅、臘八粥、少數民族食俗、地方風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中國食俗》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

名人/編輯推薦

食俗就是飲食的風俗,又稱食風、食規,是指有關食物在篩選、組配、加工、銷售與食用過程中所形成的風俗習慣。中國的食俗出現很早,而且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過年過節有食俗、訪親拜友有食俗,紀念歷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國地域廣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人們信奉各種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
郗秋麗編著的《中國食俗》為叢書之一,介紹了除夕餃子、元宵節元宵、立春春餅、端午粽子、中秋月餅、臘八粥、少數民族食俗、地方風情食俗、宗教信仰食俗等中國傳統飲食文化。

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機融合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的歷史沉積。當今世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人們也越來越重視本民族的文化。我們只有加強對本民族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才能更好地弘揚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歷史經驗告訴我們,任何一個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須具有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意識。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展的強大動力。一個民族的存在依賴文化,文化的解體就是一個民族的消亡。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日益強大,廣大民眾對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將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繼承并傳播給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年一代,是我們出版人義不容辭的責任。
本套叢書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組織國內知名專家學者編寫的一套旨在傳播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養的大型知識讀本。該書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果的同時,結合社會發展,注入了時代精神。書中優美生動的文字、簡明通俗的語言、圖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國文化中的物態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識要點全面展示給讀者。點點滴滴的文化知識仿佛顆顆繁星,組成了燦爛輝煌的中國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書能為弘揚中華五千年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各民族團結、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盡一份綿薄之力,也堅信我們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夠早日實現偉大復興!

目次

一、除夕餃子
二、元宵節元宵
三、立春春餅
四、端午粽子
五、中秋月餅
六、臘八粥
七、少數民族食俗
八、地方風情食俗
九、宗教信仰食俗

書摘/試閱

食俗就是飲食的風俗,又稱食風、食規,是指有關食物在篩選、組配、加工、銷售與食用過程中所形成的風俗習慣。中國的食俗出現很早,而且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不僅過年過節有食俗、訪親拜友有食俗,紀念歷史人物也有食俗,而且,中國地域廣闊,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人們信奉各種宗教,自然就形成了宗教信仰食俗。各式各樣的食俗構成了中國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吃餃子的習慣,餃子餡有各種各樣,如芹菜餡、韭菜餡、牛肉餡、魚肉餡等,制作方法也五花八門,如蒸餃、煮餃、煎餃等。人們喜歡在破五(農歷正月初五)吃餃子,入伏吃餃子,冬至吃餃子,尤其喜歡在除夕吃餃子。要說這除夕餃子,不僅做法吃法都很講究,更象征著團圓、喜慶,成為中國食俗的一大景觀。
我們都知道除夕夜要吃餃子,可是餃子從何而來,又為什么要在除夕夜吃呢?關于這個問題還有一個民間傳說。相傳東漢末年各地災害嚴重,很多人飽受饑寒之苦,有的甚至雙耳凍傷。南陽有個張仲景,不僅醫術高明,而且醫德高尚。他看見百姓受疾病折磨,心里非常難受,決定為老百姓治病。由于人多,他和弟子在空地架起帳篷,支起一口大鍋,煎熬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的藥材,再用面皮把它們包成耳朵形狀,煮熟之後和湯一起送給人們服用。張仲景的藥名叫“祛寒嬌耳湯”,老百姓喝了祛寒湯後渾身發熱,血液通暢,從冬至吃到除夕,不僅抵御了寒冷,還治好了耳朵的凍傷。于是,人們就在慶祝新年時一起慶祝耳朵復原,模仿張仲景的方法制作這種食物,稱其為
“嬌耳”。以後,為了紀念張仲景,人們常在春節吃“嬌耳”,漸漸形成習俗,逢年過節沒有“嬌耳”吃是萬萬不行的,這段故事里說的“嬌耳”就是現在的餃子。從這則故事看,餃子和除夕吃餃子的習俗可能都起源于張仲景的“嬌耳”。
關于餃子的起源,不僅有民間傳說,也有實物和史料考證。1959年在絲綢之路的要塞吐魯番,從一千四百年前的王墓中出土了作為隨葬品的被風干了的完整的餃子,這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古老的餃子,由于當時我國還沒有關于餃子的史料記載,就產生了一種說法:餃子起源于中亞,其後普及到全世界,出現了藏餃、沙俄餃、印度餃等,後來傳到了中國。還有人認為餃子源于古代的“角子”,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年歷史。關于餃子的史料,最早可追溯到漢代揚雄《方言》中關于餛飩的記載,後三國時魏人張揖的《廣雅》中也提到類似餃子的食品。餃子在歷史發展中有過很多名稱,文獻中就出現過“嬌耳”“扁食”“湯中牢丸”“時羅角兒”“粉角”等等,現在南方人說的“餛飩”也是餃子的另一種叫法。可見,餃子的歷史十分悠久。
至于除夕夜吃餃子,可追溯到明朝。明初,人們常用餃子祭神敬祖,而且要在除夕夜十二點之前把餃子吃掉,因為此刻正是子時,且值年歲更替,吃餃子(交子)可取“更歲交子”之意,有喜慶團圓、吉祥如意的意思。後來的人們沿襲了這個傳統,每年都會在除夕夜十二點之前吃餃子。
隨著歷史發展,除夕吃餃子早已不僅僅限于“更歲交子”一個意義。春節是中國人最重大的節日,在春節期間,長輩們都會停下手中的工作在家休息,給家人添置新衣新物,并且包餃子慶祝新年,子女們則不管多遠,都會趕回家和親人團聚,一家人圍在一起吃餃子,其樂融融,餃子就這樣帶上了團圓的色彩。在艱苦年代,餃子作為慶祝春節的食物,對窮人來說是一種奢侈品,很多家庭一年也吃不上幾頓餃子,除夕餃子成了一家人心中的期盼,盼除夕餃子,就好像盼著來年的平安、幸福。小小的餃子成了與家人團聚的象征,成了新的一年希望與收獲的象征,與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相結合,滲入每個家庭、每個人的心中。
除夕餃子不僅意義獨特,從選材到煮法、擺法、吃法都有特殊的講究。
首先是選材。包餃子是件麻煩事,要搟餃子皮,還要和餃子餡。餃子餡有多種,常見的就有豬肉餡、羊肉餡、牛肉餡、三鮮餡、芹菜餡、酸菜餡、白菜餡、野菜餡、雞肉冬筍餡、魚肉韭黃餡、香菇肉餡、香菜餡、西瓜皮餡、茴香餡、番茄雞蛋餡……其中以豬肉餡最為正宗,可與任何蔬菜搭配。除夕時人們包餃子選餡不僅要根據個人口味,還要考慮餃子餡中蘊含的意義。人們通常會根據餃子餡的發音,取它們的諧音意義,在各種各樣的餃子餡中寄寓美好的心愿。
P3-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