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寫給新一代人看的輝煌軍史(簡體書)
滿額折

寫給新一代人看的輝煌軍史(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為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五周年,我們出版了《寫給新一代人看的輝煌軍史》。《寫給新一代人看的輝煌軍史》由著名軍史專家徐焰將軍、薛國安將軍主編,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專家、教授撰寫。以解放軍八十五年輝煌歷程為主線,分創建篇、奠基篇、壯大篇、決戰篇、衛國篇、現代化篇六大部分,系統展現我軍偉大業績、巨大貢獻、英雄形象、感人事跡。

作者簡介

徐焰,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教授,專業技術少將,博士研究生導師,曾獲“全軍優秀教師”和連續三屆“國防大學杰出教授”稱號。二十多年來,一直從事軍事思想與軍事歷史研究,撰寫出版過有關中國革命戰爭、抗美援朝戰爭、東南沿海作戰、近現代軍事人物等方面的十幾部專著,其中《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曾獲全軍一等獎,《最后的秋日》和《80個共產黨員的故事》獲解放軍圖書獎。有多部專著在美國、日本和臺灣出版,所撰寫的多部電視片在中央電視臺播放。
薛國安,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主任,少將、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孫子兵法研究會常務理事。出版《智勝韜略與孫子兵法》、《孫子兵法通論》、《戰爭論教本》、《世界新軍事變革熱點問題解答》、《駕馭信息化戰爭》等十余部學術專著。合作主編《長征,你知道嗎?》、《中國人民解放軍光輝歷程解疑》等軍史著作。其中《孫子兵法與戰爭論比較研究》獲首屆孫子兵法學術成果評選一等獎。曾在北京電視臺“名師講壇”欄目主講系列節目“名戰名將與孫子兵法”,在中央電視臺軍事頻道主講十集系列節目《正說軍師》。

名人/編輯推薦

為突破以往模式,適應新一代年輕人閱讀興趣,《寫給新一代人看的輝煌軍史》采用問題研究式寫作方法,依歷史順序精選出186個問題,以生動活潑的語言進行歷史分析和正確解答,融通俗性、歷史性、科學性、權威性為一體。希望這種問題式通俗寫法對年輕一代軍人和廣大社會青年生動形象地了解我軍光輝歷史有所裨益。

老一代戰史與新一代人對話
“逝者如斯夫”!彈指一揮間,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建立已經過去了85年。飛逝的光陰,早已經帶走了為新中國建立而奮斗的那一代人的壯麗韶華,對今天在工業化、信息化和網絡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青年人來說,人民解放軍進行的波瀾壯闊的雄壯革命戰爭更是非常遙遠而陌生。現在人們特別是新一代年輕人關心的多是當前的事物,以往的斗爭歲月對多數人已感陌生。
注重現實問題而不背過重的歷史包袱。這才是開拓進取的國家和人民需要具有的特征。只沉溺在歷史功勞簿和祖上勛位中的后輩,注定沒有前途,清末老北京胡同那些“八旗子弟”就是例證。新一代中國軍人有著蓬勃朝氣,有著光明的希望,就在于既重視歷史,又不背歷史包袱。
環顧當今世界,強調民族精神的國家哪個不重視歷史教育呢?在許多國家特別是各軍事強國,總會看到紀念軍功的紀念碑林立,為國犧牲者的墓地鮮花不絕或長明火不熄,研究和頌揚以往戰史的文章書籍暢銷不衰……那些充滿稚氣的青少年,正是看到這些才樹立自身信仰,維系了自己國家和民族身份的認同。作為“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的一代代軍人們,又是從本國以往戰爭的歷史業績中,培植了尚武精神,確立了自己的榮譽感。
人類的子體都誕生于母體,今天的軍隊都是以往軍隊的延續,戰史恰恰就是母體哺育子體的臍帶和乳汁。作為我們現在的人民解放軍的母體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新四軍乃至中國人民志愿軍,其戰爭歷史之輝煌,作戰時間之漫長,斗爭經驗之豐富,都是世界上少有的。
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以“小米加步槍”起家,不僅打敗了國內數量龐大的反動軍隊,而且同世界強國日本、美國、英國、法國以及其他十幾個國家的軍隊交過手,都讓對手為之膽寒。新中國成立時是個窮國,可是軍隊卻是一支強軍!
正是靠著這支堅強和英勇的軍隊在朝鮮戰場乃至其他戰場的出色表現,中國人在世界上從此站起來了!
不可否認,“文化大革命”對中國文化的巨大破壞,影響了人民的信仰以及對歷史教育的信任感,帶來了冷漠和輕薄。改革開放后,全球化使我國政治、經濟、科技和軍事領域都發生了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變化,國內新一代讀者思維方式也有了新的變化,了解歷史的需求也不相同。過去那種陳陳相因、語言枯燥的說教式書籍,以及缺少科學分析的單純記述式寫法,對軍隊內部和社會許多中青年人包括眾多“軍事發燒友”,都會有味同嚼蠟之感,這樣的書籍已經日益喪失了讀者。
這不能責怪讀者,因為作為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70后”、“80后”乃至“90后”,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同熟悉戰爭或經歷過傳統教育的“50后”有了很大不同。想讓新一代讀懂老一代,消除“代溝”,需要展示鮮活的歷史,包括有說服力,又能令人驚心動魄的戰爭史。
新一代人需要生動的歷史知識,厭惡干巴巴的灌輸。現在社會上恰恰缺少這樣的戰史書籍。正是看到這種市場供需的缺失,自90年代以后,某些追求獵奇、胡編亂造的所謂戰史“紀實”、“實錄”在社會上流行,把許多過去的戰爭史和軍事指揮員歪曲得不像樣子,對中青年人產生誤導,從反面講這也是對僵化式教育的一種懲罰。
改革開放后,外來的潮水般的各種思潮進入國門,強烈地沖擊了人們的傳統理念,也有眾多的人走向國外開拓了眼界。我也曾走進自己這支軍隊當年的對手——美國和日本的軍事院校和戰史研究機構,進一步豐富了思維。
在日本,我曾同不少當年的“帝國軍官”和“鬼子兵”——這些我父親過去在戰場上的對手長談過那場戰爭,發現他們雖然都說八路軍的武器簡陋只能打游擊,卻敬佩其頑強和持久作戰的精神。
在美國的國防大學和斯坦福大學,我接觸到的老軍人都表現出對中國軍人的尊重,原因恰恰是對幾十年前朝鮮戰爭的感受。曾擔任過關國國防部長、又任斯坦福大學國際安全和軍備控制中心主任的佩里,曾專門請我在講座中解說一下中國軍隊是如何用那么差的武器同美軍較量的。在他們看來,當年能打成那樣真不可思議。作為中國軍官,我那時卻特別為父輩們的戰績而感到驕傲!
中國的革命和建設事業走過不少彎路,有過不少失誤,今天社會上乃至軍隊中也存在著諸多不良風氣和現象。不過,我從不懷疑我們軍隊老一輩們當年選擇的正確,越是深入研究歷史就越堅信這一點。
若沒有當年的英勇奮戰,走西方希望的道路,中國就算沒有被分割,也只能是強國的附庸,哪里能有如今這樣獨立自主的強國地位?
若沒有前輩們的奮力拼搏,怎么能讓環伺我國四周的諸強有尊重之心,怎么能有幾十年的和平建設環境,中國怎么能從“一窮二白”的貧弱之國躍居為世界經濟大國之列?
了解歷史才能更深刻地認識現實,也才能更好地展望未來。這決定了我們今天所處的環境不論有什么變化,還必須從軍隊的各種戰史書籍中吸取營養。
國人大都知道,1927年8月1日,南昌起義是人民解放軍的誕生日。
這個當年破舊的內陸城市也已是大廈林立,昔日中國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的指揮部、贛省最大的飯店——江西大旅社已經成了高樓中的低谷。如今年輕人大都已不愿花費很多與金錢等同的時間在歷史紀念物前徘徊,而是開著私家車飛速奔向一個富裕、和諧的社會。不過,關心歷史的人走到這里,心里還是會問——
當年的共產黨人為什么要打仗?為什么要建立軍隊?
今天的人們只是在歌中聽過——“帝國主義侵略壓迫,造成了我們的貧窮;官僚買辦剝削,造成我們苦難深重……”在20世紀前期的動蕩歲月中,以上歌詞卻是那個社會里有目共睹的活生生的圖景。
“不平則鳴”。如此的社會景象,使當年有血性、有志向的中華兒女特別是有知識的年輕人都不可能無動于衷。那時有正義良知的人只要讀一點“共產主義ABC”,再到城鄉目睹社會現狀,得出的結論便會是“如今世道真不公”,就會想到要“造反”、要“共產”,包括不少出身富家的年輕讀書人也是在這種環境中選擇共產黨。
85年前的共產黨人能掀起那場“紅旗卷起農奴戟”的波瀾壯闊的革命戰爭,是第一代中國共產黨人“土洋結合”的成果,就是把產生于西方近代工業基礎之上的馬克思主義與中國的實際相結合,探索出一條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中找不到的獨特道路:即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建立根據地和紅軍——最后以農村包圍城市奪取政權。在開拓這一充滿“中國特色”的革命道路的歷程中,出身湖南山鄉的農家子毛澤東是理論和實踐上最光輝的代表和最高領導者。
在革命戰爭期間,中國共產黨依靠廣大貧苦的工農這樣的“土包子”、“泥腿桿子”鬧革命、建立軍隊,不過領導者卻不“土”,絕大多數高級干部是代表世界上最先進思想和文化成果的知識分子。共產黨領導的軍隊遠遠高于歷史上的農民造反的隊伍,主要區別也在于此。
如果仔細分析新中國成立前二十多年間投身革命隊伍的人們的出身素質,主要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由理想主義驅動的知識分子,一類是為改變現實苦難境遇的翻身農民。前者大都出身于生活條件和文化教育相對較好的家庭,后者大都屬于《國際歌》所說的“饑寒交迫的奴隸”;在中國革命的星火燎原之勢中,前者是火種,后者是干柴。前者從一開始就主要是為“解放社會”而奮斗,后者則是從“解放自己”逐步提升覺悟而投身于解放全中國。
看看共產黨創建黨和軍隊的早期高級領導人,可以說絕大多數是高學歷,甚至相當多的人還是有留洋經歷的“海歸”。 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始人“南陳(獨秀)、北李(大釗)”,都是從日本歸國的留學生。
延安時代形成的以毛澤東為首的領導核心即“五大書記”中,除毛澤東是沒有出國留學經歷的國內知識分子外,其余四人即劉少奇、周恩來、朱德、任弼時都有在日本、法國、德國和蘇聯留學的學歷。
參加創建人民軍隊的元勛、新中國的十大元帥中,也有六人留學過國外。其中朱德留學過德國和蘇聯,林彪、劉伯承、聶榮臻、葉劍英留學過蘇聯,陳毅、聶榮臻留學過法國。
在共產黨領導南昌起義建立自己的軍隊前,從1924年至1927年參加了黃埔軍校的創建和教學工作。在黃埔軍校前六期的1萬名畢業生中,爭取到2000人參加了共產黨和共青團,這批人大多數都出身知識分子,恰恰是建立紅軍的骨干。
共產黨建軍是“喚起工農千百萬”,可是呼喚者本身卻大多不是農民、工人,而是很有文化的知識分子,他們正是先進思想的代表者。
在革命戰爭中,共產黨人很注意吸收知識分子參加黨和軍隊,抗戰初期只小小的延安一地便招收了4萬青年學生,進入抗大、陜北公學、中央黨校等學校學習,而且一個抗戰還在全國各根據地辦了十幾所分校,招收各地革命青年和部隊指戰員,培養了10萬有軍事知識、有一定文化知識的干部。
毛澤東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共產黨的軍隊恰恰是重視文化的,而且重視到基層。國民黨的軍官大多是有文化的,可對抓壯丁補充來的士兵卻只是驅使,根本不進行什么教育,搞的是中國封建社會傳統的“將貴智、兵貴愚”的愚兵政策。那時國民黨軍隊經費供給、武器裝備占優勢,整體文化素質卻不如共產黨。
當年參加了紅軍、八路軍和解放軍的工農群眾,開始大都是文盲,然而參軍后的重要任務是掃盲、學知識,連行軍路上都要看識字板,那時的革命軍隊真的就是一個大學校。有了知識,有了文化,他們才能明白革命道理,知道自己是在為階級解放、民族解放而奮斗,因此能舍生忘死地打仗。
經過部隊這所大學校的教育,幾年前一字不識的小鬼都能學會記筆記、搞宣傳講話,再派出去當干部作起報告都頭頭是道,他們成了新中國初期干部隊伍的主要來源。
可惜的是,到了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時期倒搞起了愚民政策,以“大老粗”為榮,鼓吹“知識越多越反動”,真是大倒退、大悲劇!
現在的人到國內的革命圣地參觀,看到的多是老舊且土氣十足的建筑。那些在陳列室中印刷粗糙且紙張早已發黃的講義、傳單和宣言,如今的時髦人可能都不屑一顧,可在當年卻是點燃千百萬人心中希望的普羅米修斯竊來的天火。那些陳舊粗糙古老的農家運糧獨輪車,恰恰又是支撐起宏大革命戰爭的擎天柱。物質變精神,精神變物質的辯證唯物主義原理,在當年的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為基礎的革命戰爭斗爭中得到最形象的顯現。
“翻身解放”這類革命理論贏得了億萬下層群眾,使當時的弱勢群體戰勝了官僚買辦精英。全國解放后,“保家衛國”這類教育同樣影響了全國軍民,裝備那么落后的中國軍隊才能在朝鮮戰場上挫敗世界上裝備最好的美軍。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軍隊又掀起了一個學習現代化、正規化和學文化的熱潮。
重視科學文化、重視知識分子,軍隊建設就會走向健康道路。相反,當國內“左”的狂熱興起,大刮愚昧落后之風,軍隊便走上了歧途,出現了整體素質下降、裝備嚴重落后的局面。這一教訓,是經歷過“文化大革命”的人所眾所周知的。
往事如梭,歲月如歌。聽過了20世紀上半葉革命和戰爭的主旋律,又有了以和平與發展為主題的20世紀下半葉和新世紀的開端,我們這個國家和星球上已經發生并繼續發生著天翻地覆的變化。隨著新技術革命的興起,現代高科技的成果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人民軍隊在過去戰爭年代的許多拿手好戲在新條件下會失去以往的光輝,已變成了隔日黃花。現在的人再讀軍史、戰史,還有多少意義呢?
當年戰爭的許多打法,在信息化的高技術戰爭中確實已經過時。例如在敵方擁有大規模殺傷兵器的情況下,仍沿用過去集中兵力于敵多少倍的老辦法,以龐大兵團用于一狹小戰場,勢必為人刀俎之肉。再如當年人民解放軍擅長于夜戰的優勢。可是在如今對手擁有極為發達的夜視器材的情況下,夜戰就不一定是自己的優勢。現在的人們講繼承,講發展變化,變中亦有不變。那就是,具體戰法應該緊緊追隨世界科技進步而不斷變化,而當年人民軍隊建軍和作戰的精髓——實事求是,一切從戰爭實際出發,有什么條件打什么仗,這一原理則是一切從事軍事工作的人始終應遵循的。
溫故知新、借古鑒今。懂得過去起步的艱難和條件的困難,也就能看到現在中國軍隊存在諸多需要克服的弱項。現在的人們如果想具備深邃的眼光看待我國的軍隊建設,還應該發揮過去的傳統優勢,為未來的發展定下正確的坐標。
細節決定歷史,歷史也體現在一個個生動的細節之中。過去受教條僵化的思潮影響,國內出版的一些軍史書往往是數字、番號的堆砌,顯得那么枯燥,令人一翻便頭皮發漲而看不下去,因而只能作為資料備用而不具有可讀性。我們現在寫歷史書,首先要考慮讀者對象。這本書的對象不應該是“一小撮”,不是只讓圈內的人自話自說,而是力爭讓最大多數的讀者特別是中青年人喜歡。
我們寫的這部書,不僅要讀者了解人民軍隊過去的戰爭業績,還要幫助人們思索如何促使今后的中國軍人在未來的軍事舞臺上再度輝煌。
從歷史走向未來,讓以往的經驗變為現實的智慧,這就是我們獻給新一代人的軍史、戰史。
徐焰

目次

代序——老一代戰史與新一代人對話
第一篇創建篇——黃埔風云和三大起義
1.為什么1921年中共一大規定了建軍目標,卻沒有立即實施?
2.為什么說黃埔軍校的創辦是中國共產黨軍事工作的開端?
3.為什么“蔣校長”的兩千名學生后來成為他的對手?
4.為什么黃埔軍校內國共兩派學生合作時又有激烈斗爭?
5.為什么說1924年11月創建的“鐵甲車隊”是中共最早建立的軍隊?
6.為什么中共廣東區委要建立葉挺獨立團?
7.為什么說周恩來是中國軍隊革命政治工作的奠基人?
8.為什么葉挺獨立團在北伐時能“一分為六”變成六個團?
9.為什么北伐期間工農運動興起,引起國民黨右派仇視?
10.為什么國民黨發動反共政變時,中共中央缺乏武力反抗準備?
11.為什么1927年7月間中共中央終于下決心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
12.為什么中共中央決定由周恩來領導武裝起義?
13.為什么共產黨選擇在南昌發動暴動?
14.為什么賀龍能率領一個軍在起義前夕接受共產黨領導?
15.為什么南昌暴動時間因張國燾趕到而推遲了兩天?
16.為什么南昌城內的起義能順利發起?
17.為什么南昌起義后的軍隊要南下廣東?
18.為什么南昌起義軍在廣東潮汕作戰失敗?
19.為什么南昌起義剩余部隊能在朱德、陳毅率領下脫險?
20.為什么毛澤東在八七會議上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
21.為什么毛澤東不顧中央勸說要回湖南組織暴動?
22.為什么毛澤東在秋收暴動前被捕后能迅速脫險?
23.為什么秋收暴動發起幾天后,便取消奪取長沙的計劃?
24.為什么秋收起義部隊在暴動后就遭受挫折?
25.為什么毛澤東在文家市決定把部隊拉向山鄉?
26.為什么中共中央決定在廣州起義?
27.為什么斯大林格外重視廣州暴動并稱其為“退兵一仗”?
28.為什么廣州暴動只堅持了三天?
第二篇奠基篇——紅軍十年苦斗
29.為什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軍選擇井岡山落腳?
30.為什么毛澤東要主持三灣改編?
31.為什么朱毛會師時要將工農革命軍命名為“第四軍”?
32.為什么“朱毛紅軍”能在游擊戰中制定“十六字訣”?
33.為什么不發薪餉后紅軍仍能不潰散并發展擴大?
34.為什么井岡山作為最早的革命根據地,解放后沒有成為“將軍縣”?
35.為什么毛澤東在上井岡山時要團結袁文才、王佐的部隊?
36.為什么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時要制定“三條紀律,六項注意”?
37.為什么1929年初朱毛紅軍要從井岡山突圍直奔贛南、閩西?
38.為什么鄧小平等人能成功領導百色起義?
39.為什么全國其他根據地的紅軍都學習朱毛紅軍的榜樣?
40.為什么毛澤東要主持召開古田會議并制定決議?
41.為什么1930年夏天中共中央曾制定了全國總暴動的計劃?
42.為什么1930年紅軍攻下長沙后僅九天就要放棄?
43.為什么紅軍能掌握蔣介石的核心密電以準確了解敵情?
44.為什么中央紅軍能夠連續粉碎敵軍的三次“圍剿”?
45.為什么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后,毛澤東當選為政府主席?
46.為什么洪湖根據地一度發展壯大而后來又被迫放棄?
47.為什么大別山區誕生的紅四方面軍能發展成第二大主力紅軍?
48.為什么中共臨時中央會請一個“洋顧問”來指揮作戰?
49.為什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而被迫長征?
50.為什么在戰略轉移之前要派出“抗日先遣隊”北上?
51.為什么說紅六軍團西征拉開了長征的“序幕”?
52.為什么湘江之戰成為紅軍長征中最慘烈的一仗?
53.為什么老山界成為中央紅軍翻越的第一座高山?
54.為什么紅軍能夠突破烏江?
55.為什么說遵義會議是偉大的歷史轉折點?
56.為什么毛澤東把四渡赤水稱為平生得意之筆?
57.為什么遵義會議之后不久成立了“三人軍事指揮小組”?
58.為什么說中央紅軍是“巧”渡金沙江?
59.為什么中央紅軍要搶渡大渡河?
60.為什么中央紅軍要飛奪瀘定橋?
61.為什么紅軍要翻越雪山天險?
62.為什么說過草地是紅軍長征最艱難的路程?
63.為什么說北上是出路,南下是絕路?
64.為什么說臘子口一開,全盤棋都活了?
65.為什么陜甘根據地能成為紅軍長征的落腳點?
66.為什么說紅二十五軍長征是“小長征”?
67.為什么說直羅鎮戰役成為黨中央落腳陜北的“奠基禮”?
68.為什么說第二方面軍長征是休整和躍進相結合的長征?
69.為什么中央紅軍到達陜北后要進行東征、西征?
70.為什么說三大主力會師后的山城堡戰役是“長征的最后一戰”?
71.為什么有不少女性參加了長征?
72.為什么說紅軍在南方的三年游擊戰爭堪稱艱苦卓絕的典范?
第三篇壯大篇——八年全國抗戰,越抗越大
73.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提出的統一戰線政策促成了全民族團結抗戰?
74.為什么說中國的對日抗戰是“十四年”,“八年抗戰”只是指全面抗戰?
75.為什么國民黨在紅軍改編問題上屢屢設置障礙?
76.為什么改為“第十八集團軍”后,中共中央要求部隊對外依然稱“八路軍”?
77.為什么新四軍在編制上有許多地方不同于八路軍?
78.為什么毛澤東在紅軍出師抗戰前提出“獨立自主的山地游擊戰”方針?
79.為什么八路軍、新四軍在抗戰期間要“到敵人后方去”發展?
80.為什么八路軍、新四軍都能初戰告捷?
81.為什么平型關大捷后毛澤東馬上強調“以分散兵力發動群眾為主”?
82.為什么白崇禧認為毛澤東的“持久戰”思想是克敵制勝的最高方略?
83.為什么說國民黨強調的“持久戰”和中國共產黨的持久戰方針有根本區別?
84.為什么八路軍、新四軍能在敵后開展游擊戰而國民黨軍卻不能?
85.為什么進入戰略相持階段后敵后、解放區戰場成為抗日的主戰場?
86.為什么反擊國民黨頑固派進攻時要“有理、有利、有節”?
87.為什么八路軍要發動“百團大戰”?
88.為什么說新四軍挺進華中后面臨著日、偽、頑三方夾擊的復雜處境?
89.為什么新四軍軍部在國民黨發動“皖南事變”時會遭受嚴重損失?
90.為什么新四軍在“皖南事變”后很快又得到了發展和壯大?
91.為什么說1941年到1942年是華北敵后抗戰最艱苦的時期?
92.為什么各抗日根據地能創造地雷戰、地道戰等斗爭形式?
93.為什么八路軍要自己解決衣食供應,連毛澤東等領導人也要交公糧?
94.為什么到1943年各根據地能夠轉入恢復時期?
95.為什么1944年以后解放區戰場能夠轉入局部反攻?
96.為什么聶榮臻要以德報怨救日本小姑娘?
97.為什么抗戰勝利前國民黨戰場又出現大潰敗,而敵后解放區 卻得到大發展?
98.為什么中共七大上提出由分散的游擊戰向較為正規的作戰轉變?
99.為什么八年全面抗戰期間中國革命力量有了幾十倍的大發展?
100.為什么說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軍隊是抗日戰爭的中流砥柱?
……
第四篇決戰篇——百萬雄師過大江
第五篇衛國篇——打出軍威、國威
第六篇現代化篇——建設現代化的國防軍

書摘/試閱



朱德到了南昌后,當地的土皇帝朱培德對他并不完全放心,只委任了沒有實際兵權的第三軍軍官教育團團長一職,后又讓他兼任南昌市公安局局長。這個軍官教育團學員素質遠比不上當初投身黃埔軍校的革命青年,多是些混入軍閥隊伍已久并沾染惡習的行伍。滇軍中普遍抽鴉片煙,教育團中的軍官學員也多有此嗜好。在訓練開始后,朱德并不講多少軍事課目,而著重抓革命思想的教育,對那些人收效也很有限。不過朱德利用自己擔任公安局長一職,畢竟掌握了部分警力的控制權,對于接應葉挺等部隊進駐和起事還可發揮很大作用。
7月中旬,朱德趕到武漢向臨時中央政治局匯報了南昌的情況。此時,周恩來正在考慮發動起義的地點,聽到匯報后就確定為南昌。他馬上讓朱德先行回南昌準備,并通知葉挺等部迅速向南昌開進,在武昌的國府警衛團和教導團也要找船去那里。
中共中央選擇在南昌起事,另一個原因是當地反動勢力比較弱。湖南等省的反動軍隊勢力強,而且是土生土長,與土豪劣紳有密切關系。江西本省沒有多少本地軍隊,北伐期間朱培德所率云南軍閥控制了此地,卻與當地豪紳并無密切關系,“客軍”的作戰積極性自然不會高。中國共產黨人選擇此地暴動,后來又在這里開辟根據地,重要原因也在于此。
葉賀部隊盡快離潯,乘火車奔赴南昌
九江古稱潯,瀕臨長江,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1927年7月下旬,在一派大戰在即的氣氛之下,幾種力量都聚集此地,還各揣心腹事。已囊括兩湖的唐生智是想搶長江下游的地盤,張發奎卻不愿東征而想扭頭南下廣東,共產黨人掌握的部隊則想脫離國民黨自己舉義旗。
7月20日,前一段仍表示“容共”的張發奎送給軍中葉挺等共產黨員將領一張通知,上面寫著——“在第二方面軍之高級軍官中的CP分子如葉挺等須退出CP(即‘中國共產黨’的英文縮寫——作者注)或退出軍隊”。同時,張發奎轉給中共中央一個通知,上面稱:“已做好到廣東準備,可護送CP首領出海口。”對共產黨而言,這顯示不是合作而是要“送客”,對張發奎明顯不能再寄希望,只能決然暴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