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源氏物語(全二冊)(簡體書)
滿額折

源氏物語(全二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源氏物語》是現有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紫式部在日本文學史上第一次將小說創作類物語和和歌類物語相結合。在繼承了物語創作寫實的基礎上,改變了物語缺少細膩的心理描寫、細致的景物描述的缺陷,借物觀心,以心哀物,開創了日本文學哀婉、細膩風格的先訶。
《源氏物語》全書約百萬余字,講述的故事縱跨四代皇朝,歷時約八十余年,涉及人物四百多位,其中詳細描寫、形象鮮明的人物亦有二十多人。通常分為三部:第一部,共三十三卷。以源氏為主人公,敘述了他不同尋常的出生、任性縱情的愛欲生活及在政治上遭遇謫遷及從反京都,飛黃騰達,位極人臣的過程;第二部共八卷。主要描寫源氏四十歲以后的生活。表現其認識到生命的無常。從而深深陷入沉重的寂寞與無奈之境;第三部共十三卷。主要講述源氏之子薰君與旬皇子之間復雜的愛恨糾葛。以與前兩部情節“因果相報”的呼應形式,發出了對人生、宿命、情緣的深重而悠遠的哀嘆。

作者簡介

作者:(日)紫式部 譯者:喬紅偉
紫式部(約973-1014),日本女作家,歌人。作者本名無可考。她出身于書香門第,父親藤原為時是有名的中國文學學者,擅長和歌和漢詩。任地方官,地位不高。紫式部自幼跟從父親學習中國詩文和和歌,熟讀中國典籍,并擅樂器和繪畫,信仰佛教。約22歲時,與比自己年長20多歲、已有妻室子女的地方官藤原宣孝結婚,因而親身體驗了一夫多妻制家庭生活的滋味。婚后3年,丈夫逝世。在寡居生浯中,因創作《源氏物語》而文名遠揚,受到藤原道長等高官顯貴的器重。寬弘2~3年(1005~1006)間入后宮,任藤原道長之女,天皇皇后彰子的女官,為她講授《日本書紀》和《白氏文集》等漢籍古書。官名為藤式部,后改稱紫式部。據傳,“紫”是《源氏物語》的主人公的名字,式部源于她長兄的官名“式部丞”。1013年離開后宮。《源氏物語》直到她逝世前才成書。該書被譽為日本古典文學的高峰,是世界文學史上的里程碑。作者另有《紫式部日記》和《紫式部集》等作品問世。喬紅偉,黑龍江大學日本語言文學系畢業。后就讀于日本新瀉大學經濟系。2003年至2005年在日本青森縣縣廳任國際課國際交流員。2006年至今執教于黑龍江科技學院利民校區,任日語系主任。曾在專業期刊發表論文、譯文多篇。

名人/編輯推薦

日本語“物語”意為故事或雜談,是日本古典文學的一種寫作題材。大概產生于日本的平安時代。大致分為兩個文學流派:一為小說創造類的物語,故事內容虛構,具有傳奇色彩;另一為和歌物語,主要以和歌為主,屬于客觀敘事和歷史史實的記述。
《源氏物語》即“源氏的故事”,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女歌人“紫式部”所著。通過對主人公源氏及其后代的生活經歷和情愛故事的描寫,反映了那個時代日本宮廷政治的腐敗,貴族生活的驕奢謠逸,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卑微和普通民眾生活的苦難。

日本語“物語”意為故事或雜談,是日本古典文學的一種寫作題材。大概產生于日本的平安時代。大致分為兩個文學流派:一為小說創造類的物語,故事內容虛構,具有傳奇色彩;另一為和歌物語,主要以和歌為主,屬于客觀敘事和歷史史實的記述。
《源氏物語》即“源氏的故事”,是日本平安時代的女歌人“紫式部”所著。通過對主人公源氏及其后代的生活經歷和情愛故事的描寫,反映了那個時代日本宮廷政治的腐敗,貴族生活的驕奢謠逸,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卑微和普通民眾生活的苦難。
《源氏物語》是現有記載的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寫實小說。紫式部在日本文學史上第一次將小說創作類物語和和歌類物語相結合。在繼承了物語創作寫實的基礎上,改變了物語缺少細膩的心理描寫、細致的景物描述的缺陷,借物觀心,以心哀物,開創了日本文學哀婉、細膩風格的先訶。
《源氏物語》的作者紫式部,本姓藤原,原名不詳。因其父曾先后任式部丞和式部大丞之職,故以其父的官職取名為藤氏部,以顯示其出身身份。后因其塑造的《源氏物語》中紫姬的形象廣為世人喜愛,故后人尊稱其為紫式部。紫式部生于官宦之家,具有良好的文學修養,對白居易詩文尤其喜愛和熟悉。但她的個人生活十分不幸。二十四歲喪夫寡居,開始創作《源氏物語》,進宮任皇后侍從女官后繼續創作。歷經十年,終于完成了這部堪稱日本平安王朝宮廷畫卷的散文體小說(物語)。它在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在于它誕生之早。整部書完成于一零零六年前后,相當于中國宋代真宗年間。早于《三國演義》、《水滸傳》三百年左右,早于《紅樓夢》七百余年。較意大利的《神曲》、《十日談》早三百多年,比莎士比亞戲劇早不止六百年。至少就小說而言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長篇小說。一九六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紫式部置于“世界五大偉人之列”。
《源氏物語》是一部讓日本民族整整驕傲了十個世紀的著作。川端康成在接受諾貝爾獎時所做的講演上也曾指出:《源氏物語》是日本小說創作的最巔峰,他自己也不能與其相比較。這雖有幾分自謙的成分,但是這數千年來《源氏物語》確實影響著日本文學的發展,至今,仍無人能超過這部著作。
《源氏物語》全書約百萬余字,講述的故事縱跨四代皇朝,歷時約八十余年,涉及人物四百多位,其中詳細描寫、形象鮮明的人物亦有二十多人。通常分為三部:第一部,共三十三卷。以源氏為主人公,敘述了他不同尋常的出生、任性縱情的愛欲生活及在政治上遭遇謫遷及從反京都,飛黃騰達,位極人臣的過程;第二部共八卷。主要描寫源氏四十歲以后的生活。表現其認識到生命的無常。從而深深陷入沉重的寂寞與無奈之境;第三部共十三卷。主要講述源氏之子薰君與旬皇子之間復雜的愛恨糾葛。以與前兩部情節“因果相報”的呼應形式,發出了對人生、宿命、情緣的深重而悠遠的哀嘆。
紫式部從小受漢文化熏陶,尤其鐘愛白居易的詩文。在《源氏物語》中她多次引用白居易的詩句,以及《禮記》、《史記》、《漢書》等中國古籍的典故。又因該書涉及人物大多都是貴族,并著重于愛情生活描述,因此被中國人譽為日本的《紅樓夢》。但編者認為,《源氏物語》成書時間早于《紅樓夢》七個多世紀,稱其為日本的《紅樓夢》有違通常倫理原則,實為不當。
其實,《源氏物語》大量關于情愛的描寫、敘述頗類似中國潔本《金瓶梅》。只是由于西門和源氏各自出身、所處階級及財富擁有程度、教育背景不同,在其行事中好似顯得源氏高雅、風流、慷慨;西門庸俗、猥瑣、吝鄙。但他們見色心喜、不擇手段、泯滅人倫綱常的人心、品格其實相差無幾,難分伯仲。
《源氏物語》奠定了日本古典文學的“物哀”審美觀。物語之“哀”是以和歌之抒情為基礎,然其含義、感受向深廣的方向發展。《源氏物語》使用“哀”有一千多處,完成了從“哀”到“物哀”的發展過程。這種依附于“物”的、物化的“哀”形成了那個時代的美學精神,應該說,感物而生情是《源氏物語》的“物哀”審美觀,也是物語文學的審美核心。
《源氏物語》在日本開啟了“物哀”的時代。物哀,簡單地概括說,就是人心接觸外部世界時,觸景生情,感物生情,心為之所動所自然涌出的情感。在《源氏物語》成書以后,日本文學明顯地帶有一種淡淡的哀傷。“物哀”也成為日本一種國民性的民族審美意識這也充分表現了日本民族推崇外在型美、色美的民族特性。
以一部“物語”深刻闡釋并塑造了一個民族的性格特點,《源氏物語》被定義為日本古典文學巔峰之作,實不為過。每一個民族都對世界文明進程有其獨特的貢獻,有的貢獻了哲學,有的貢獻了文學,有的貢獻了數學,有的貢獻了化學、物理學……相比而言,一般認為日本民族主要貢獻了美學——日本人生性執著,把“美”推到了極致,推到了登峰造極淋漓盡致的地步。在日本人那里,美就是同消亡、同寂滅、同悲哀聯系在一起的。我們說的“喜怒哀樂”,哀是喜怒哀樂中的哀,哀是其一;而日本人說的喜怒哀樂,是哀中的喜怒哀樂,哀是一切,哀是主題。也就是說日本人有一種悲劇情結,以悲為美,以哀為美。這種美學情趣主要來自《源氏物語》。《源氏物語》稱之為“物哀”。可以說這種“物哀”精神一直影響到現代,其最典型的體現者,在作家中就是川端康成。即使深受西方影響的村上春樹,其骨子里的成分——比如無奈、孤獨、寂寥和凄涼——也還是和《源氏物語》體現的美學傳統一脈相承。說得夸張些,理解了《源氏物語》,也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日本美學、日本文學乃至日本人——這大概就是對于我們而言的《源氏物語》的價值。
而這種審美意識又與佛教的無常觀密切關聯。《源氏物語》中的“無常”大多是由于親人的去世而覺人生苦短,導致對人生的痛苦、悲哀的無奈和否定,于是佛教的厭世、追求凈土便成為一種社會的思潮。生命的終結,既是美的毀滅,也是痛苦的消失;厭世是對人生迷戀的拒絕,也是對死的接受,這是寂靜之美的具現。作為文學審美的對象,與佛教的“涅槃寂靜”的理念是一致的。不過,雖然《源氏物語》浸潤著濃厚的佛教色彩,卻并沒有達到“空”的境界。出家之人也未完全脫俗,其“無常”實質上是說感覺時間變易之迅速,生命短暫,應該珍惜時間。這就與佛教的萬物生死、變異無常住性的思想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無常”與“物哀”的結合便成為平安文學的時代審美觀。
從《源氏物語》中可以看出佛教中人世無常,因果相報對當時社會的影響已深入其髓。上至天皇,下至庶民,都皆因感慨人世無常,而求之于以佛教而超脫俗世痛苦,進入極樂凈土。其亦反映了當時社會環境的殘酷和無情。貴族們已無力改變自己衰落的命運,他們不避人倫的縱欲,荒誕奢靡的日常生活,可以看做是其已預知必將滅亡前的瘋狂。
《源氏物語》中對源氏情愛、婚姻的描述,揭示了一夫多妻制下婦女悲慘的命運。從這一方面來說,《源氏物語》可視為日本女性的一部哀歌。
男婚女嫁往往同政治斗爭相連,女性不僅是男人的玩物,也變成了政治交易的工具和手段,她們不能自主自己的命運。在這方面,紫式部做了大量細致的描寫。左大臣把自己的女兒葵姬許給源氏,是為了增強自己的勢力。朱雀天皇在源氏四十歲時把自己年僅十六歲的女兒嫁給源氏,是出于對源氏一族強大勢力的考慮。如此一來,他既可以保護女兒未來的生活,也可以保證自己退位后的安穩。
而源氏則倚仗自己的權勢,夜半強闖地方官之妻空蟬的居室,玷污有夫之婦;勾引夕顏,卻又踐踏其愛情;與繼母藤壺通奸;強掠紫姬于童幼,養女為妾……這種為人所不齒的墮落生活和亂倫關系是當時社會政治腐敗、道德淪喪的反映,與貴族階層的沒落與衰亡有著直接的因果關系。
作為出身貴族家庭、書香門第的才女的紫式部在丈夫去世后,應招入宮,為皇后講解《日本書紀》和白居易的詩作,因而有機會直接接觸宮廷生活,并對宮廷生活和婦女有著全面深刻的了解,對貴族階級的沒落有著切膚的感受。
作為貴族階級的一員,紫式部不可避免地有著其對歷史和階級認識的局限性,所以她企圖通過對源氏的美化、理想化作為對本階級的希望和寄托。為此她亦不惜余力地美化和寬宥源氏荒唐、無恥的行為。書中第四十一回只有題目《云隱》而無正文——紫式部以這種奇特的表現手法來暗喻源氏的離世,以表現出她對源氏這個她予以吹捧、美化的理想貴族形象完結的深深痛惜和哀悼。
《源氏物語》中刻畫了諸多婦女形象。有身份高貴的,也有低賤的。但她們的境遇都是一樣的,都得依附于男人才可能得到安定、優裕的生活。以男人為自己命運,父死女賤、夫死婦賤、子死母賤充分表現出女性在社會中低下的地位。即使反抗,也只能是剪去長絲,斷絕親情,于青燈古佛下煎熬自己的心靈和生命。從紫式部自己名字的由來亦可看出那個時代,作為女性的人生的悲哀,令人嘆息。
雖然紫式部極力避免對當時日本政治生態直接描述,但也從幾任天皇的境遇,反映了平安時代日本皇權的沒落。政治走向受強勢外戚及朝廷重臣的影響和決定。天皇徒有威儀,而國家管理權卻落在大臣及其家族之手。甚至到了為與臣下爭女人而忍悲飲恨,為保自身及后代平安而向臣下乞婚的悲哀境地。從中可以看出百余年后日本幕府時代的必將到來。
《源氏物語》詳細地記載了古代日本的民風、民俗,諸多節日和慶生祭死的儀式。對于了解日本文化和民族習俗、心理特征具有教科書的作用。作為世界歷史上現存的最早的長篇章回寫實小說,《源氏物語》備受后人的推崇,并被諸多文學大師推薦為名著必藏書目。

目次

上冊
第一回 桐壺
第二回 帚木
第三回 空蟬
第四回 夕顏
第五回 紫兒
第六回 末摘花
第七回 紅葉賀
第八回 花宴
第九回 葵姬
第十回 楊桐
第十一回 花散里
第十二回 須磨
第十三回 明石
第十四回 航標
第十五回 蓬生
第十六回 關屋
第十七回 賽畫
第十八回 松風
第十九回 薄云
第二十回 槿姬
第二十一回 少女
第二十二回 玉髪
第二十三回 早鶯
第二十四回 蝴蝶
第二十五回 螢
第二十六回 常夏
第二十七回 篝火
第二十八回 朔風
第二十九回 行幸
第三十回 蘭草
第三十一回 真木柱
第三十二回 梅枝
第三十三回 藤花末葉
下冊
第三十四回 新菜
第三十五回 新菜續
第三十六回 柏木
第三十七回 橫笛
第三十八回 鈴蟲
第三十九回 夕霧
第四十回 法事
第四十一回 魔法使
第四十二回 云隱
第四十三回 匂皇子
第四十四回 紅梅
第四十五回 竹河
第四十六回 橋姬
第四十七回 柯根
第四十八回 總角
第四十九回 早蕨
第五十回 寄生
第五十一回 東亭
第五十二回 浮舟
第五十三回 蜉蝣
第五十四回 習字
第五十五回 夢浮橋

書摘/試閱

這一年夏天,桐壺更衣身體欠安,想乞假回娘家休養,皇上不忍離別,執意不允。這位更衣幾年來常常生病,皇上已然習慣,他說:“且稍住宮中休養將息,視情勢再度定奪吧。”但在這期間,更衣的病情越發加重起來,只過得五六天,整個兒艷色玉體已'衰瘦如柳,甚是令人痛心。母太君哭哭啼啼地向皇上乞假,皇上見得此般情形,不便強留,方允其出宮。即便如此,也得提防發生意外。因此決計讓小皇子留在宮中,令更衣悄悄回去。形勢所迫,皇上也不便一味挽留,只因礙于身份,未便親送出宮,心中自是痛楚不安。更衣本來是個花容月貌的美人兒,但這時候重病纏身,花容盡損,雖有千言萬語,只可恨無一絲的力氣訴說。只剩得奄奄一息,氣若游絲了。皇上睹此情狀,已是茫然無計,一面啼哭,一面歷敘前情,重提相邀相約之誓。可是更衣已經不能言語,兩眼失神,四肢癱瘓,只是昏昏沉沉地躺著。可憐那皇上束手無策,只得匆匆出室,命左右備車,但心里又實是難舍,再進得室中,又不忍讓她去了。他對更衣說:“我和你立下盟誓:大限到時,定要同去。你不會棄我于不顧吧?”更衣也深感皇上恩情,心中似有所動,掙扎著噎噎吟道:“大限已至悲永別,留戀殘生嘆命窮。若是早知必有此等結果……”說到這里已經奄奄一息,想繼續說下去,只覺困疲不堪,力不從心了。皇上仍欲將其留住宮中,親加調理。可是左右奏道:“貴妃母家、高僧諸人盡已請到,定于今晚啟懺……”他們催促皇上動身。皇上奈何不得,只好允了這更衣回外家寄住休養。
桐壺更衣出宮之后,皇上自是心中悲痛,無法人眠,但覺長夜如年,前去外家探病的使者亦不見蹤影,皇上不斷地唉聲嘆氣。且說那使者到達更衣外家,只聽見里面哭聲連天,心中已自明白了幾分。只聽里面哭道:“夜半過后就去世了!”使者只好快怏而返,據實奏聞。皇上聞此噩耗,長痛難抑,心神恍惚,竟把自己關在房里,郁郁凝思。
小皇子已遭喪母之痛,實是可憐。皇上本欲將他留在宮中。可是喪服中的皇子留侍御前,并無這個先例,只得由他出居外家。小皇子年幼無知,眼見得諸宮女啼哭哀號,父皇哀傷欲絕,心中倒也覺著怪異。他哪里知道,平常間親子別離,已是悲哀斷腸之事,何況又要遭受生離死別兩重痛苦呢!
悲傷之情雖綿綿不斷,仍按照喪禮,行火葬之儀。母太君戀戀不舍,見得眾人送走了女兒,‘哭泣哀號:“我這老身,就與她一起化為灰塵了吧!”她便擠上眾侍女送葬之車,一同來到正在舉行莊嚴儀式的愛宕的火葬場。太君到達其地,心里自是傷痛已極!她說得還算通情達理:“眼看著遺骸,憶起平日的音容笑貌,仿佛她還活著;直到看見她變成了灰燼,才相信她是真的不在世間了啊。”然而哭得幾乎從車子上掉下。侍女們簇擁攙扶,百般勸解,她們說:“早就有今日之憂了啊。”
宮中派的欽差來了。同時帶來圣旨,宣讀道:追封桐壺更衣為三位。此番自然又引來一片號啕之聲。皇上回想這更衣在世之日未得女御之名,心中歉疚。他現在要讓她晉升一級,所以追封。哪料得此等追封又引來諸多怨忌。然而通情達理的人,尚且以為更衣性情溫淑,優柔嫻雅,姿容美艷,乃可親可敬之人,本無可怪罪。只因過去皇上對她寵愛太甚,以致受人妒恨。如今此身已化作青煙而去,恩恩怨怨自然已隨青煙消去了。皇上身邊的女官們回想起她人品之優越、心地之慈祥,不勝悼惜。所謂“生前雖招恨,死后人盡愛”。此古歌也正合此情了吧。
日月如梭,自桐壺更衣去后,皇上仍是思念不止。每次舉行法事,皇上必派人吊唁,即使如此,仍難遣心中憂傷。他決不宣召別的妃子侍寢,唯終日獨自垂淚,隱忍度日。皇上身邊的人見此情景,盡皆哀嘆垂淚。只有弘徽殿女御等人,至此仍忌恨那死去的更衣,說道:“做了鬼還叫人不得安寧,恩愛不比尋常哩!”皇上雖然有大皇子在宮中侍候,卻也念念不忘那小皇子,不時地派遣親信的女官及乳母等到外家,對小皇子關愛有加。
深秋的一個黃昏,朔風襲來,透徹肌骨。皇上不禁追憶起往事,又備覺神傷,便派韌負命婦去外家探問小皇子音信。命婦登車前往。是時正逢皓月當空,皇上舉步宮中,緬懷前塵:往日每逢花好月圓,宮中管弦絲竹不絕于耳。那時這更衣有時彈琴,音色清脆珠潤,沁人肺腑;或吟詠詩歌,雋永悠揚,疑非凡音。只可惜其音容笑貌,現在成了幻影,時時出現在眼前又哪堪與片刻的實景相比!
韌負命婦到達外家,驅車人院,只見庭院寥落,極盡荒涼。這宅子原是寡婦住所,以前為調養寶貴女兒,這宅院也曾有過修繕,維持一定的體面。自那更衣去后,母太君萬念俱灰,沉迷亡女之悲,哪里還有治理宅院的心思,因此庭院蕭條,花木凋零。加之寒風蕭瑟,這庭院備顯冷落凄涼。只有一輪秋月,卻也未改。
命婦在正殿南面下車。太君一見宮中來人,復又悲咽起來,哽咽不止,良久方啟齒道:“妾身乃薄命之人,茍延殘喘。今蒙圣上之恩,遣駕寒舍,不甚感慨。”說罷,淚流滿面。命婦答道:“前日有典侍回宮,與皇上說得此處情形,慘目傷心,叫人肝腸斷絕。今至此,我雖屬愚頑之輩,眼見得此等情狀,亦覺不勝悲戚!”她猶豫片刻,傳達圣旨:“皇上說:‘當時我只道是做夢,恍惚神飛。后來逐漸安靜下來,然而無法叫夢成真,痛楚難以排解,何以解憂,無人可問。請太君就此潛行宮中一趟,可行得否?我又掛念小皇子,叫他在傷心痛苦之中度日,亦甚可憐。請盡早攜他來此。’皇上陳述之時,斷斷續續,飲淚吞聲;又恐見笑他人,不敢張揚,其情其狀著實難以言表。這神情叫人看了實在難受。未及他將話說完,我便早早退出了。”說罷,即將皇上手書呈給太君。太君說:“老身終日以淚洗面,以致雙眼昏花,今蒙寵賜宸函,頓覺眼前增輝。”便展書拜讀:“邇來但望日月推移,漸減悲傷,孰料歷久彌深,悲傷越增。竟無排遣之力!幼兒近來如何?時在念中。獨勞太君教養,深以為憾。請領其入宮,也不愧對逝人的遺念。”此外還寫著種種詳情。函末并附詩一首:
秋涼凄傷淚,
荒草更孤零。
遙憐荒渚上,
小草獨凄零。
未及盡閱,太君已是泣不成聲。良久答道:“妾身薄命之人,命該受苦。平日得見蒼松,已覺羞愧難容;何況九重宮闕,豈敢仰望?皇恩深隆,百般撫慰,老身真不知何以言表。但妾自身不便冒昧人宮。但自有所感:小皇子年歲尚幼,不知緣何如此穎悟,近來常常思及父皇,盼能進宮。此等至深之情,令人嘉憫。此事亦望代為啟奏。若此寥落之地,老身倒也受得,只可惜委屈了小皇子……”P3-5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