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周代淮河上游諸侯國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周代淮河上游諸侯國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周代淮河上游諸侯國研究》是河南省社科規劃項目“兩周時期淮河流域諸侯國研究”成果的一部分,旨在探討西周至春秋時期淮河上游地區20多個諸侯國的族源、興衰、地理及其文化,從而發掘周代淮河流域上游地區的文化生態及歷史演變。

作者簡介

金榮權,男,1964年生,現為信陽師范學院淮河文明研究中心負責人,信陽師范學院科研處副處長,教授,碩士生導師。中國楚辭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詩經學會理事。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傳統文化和古代文學研究工作。先后出版《古代神話的流變與文化精神》、《中國古代神話稽考》、《宋玉辭賦箋評》、《屈宋論考》等專著8部。

名人/編輯推薦

《周代淮河上游諸侯國研究》由河南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第一章概述
第一節 淮河上游地區諸侯國的存亡
一 周王朝的分封制度與淮河上游諸侯國
二 楚人北進與淮河上游諸侯國的存亡
第二節 楚人北進與文化的融合
一 楚文化與中原文化的大融合
二 楚文化與淮夷、東夷文化的融合
三 楚、吳、中原文化的融合
第二章姬姓諸侯國(上)
第一節 蔡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蔡國始封之地
二蔡國之遷徙
三蔡國的興衰
四 蔡國的青銅器與蔡國后期歷史
第二節 應國青銅器及其歷史、地理論考
一 周代以前的應國
二應國青銅器
三 關于周代應國的歷史與地理
第三節 關于道國的幾個問題
一 道國的族源與道國歷史
二道國的地理
三 囂伯匜與道國的關系
第三章姬姓諸侯國(中)
第一節 蔣國歷史與地理綜考
一 蔣國歷史論考
二蔣國地理考
第二節 息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 關于息國的族源
二周代息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第三節 賴國地望與賴、厲關系考
一鹿邑厲國考略
二隨州厲國考略
三息縣賴國考略
四 賴國的遷移與延續
第四章姬姓諸侯國(下)
第一節 沈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 關于沈國歷史的幾個問題
二沈國地理論考
第二節 蓼國地理與歷史綜考
一蓼國地理考
二 湖陽蓼國族源及其和固始蓼國關系考
三舒蓼族源、地理及其與固始蓼國關系考
第三節 頓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頓國歷史論考
二頓國地理論考
第五章姜姓諸侯國
第一節 姜姓淵源考
一姜姓之遠祖——炎帝及其部族
二姜姓后裔之國
第二節 申國歷史與地理綜考
一 西周中期以前的申國
二 南陽中國的建立及其地理位置
三 南陽申國的發展與滅亡
四 春秋中后期中國的遷徙與延續
第三節 呂國綜考
一 夏、商時期的呂國封地考
二 西周中期穆王將山西之呂遷到南陽
三 南陽呂國于春秋前期東遷新蔡
第四節 關于許國的若干歷史問題研究
一許國世系
二春秋初期至春秋中期的許國
三許國的五次遷移
第六章贏姓諸侯國
第一節 贏姓源流論考
一贏姓族源論考
二贏姓的流變
第二節 黃國論考
一黃國族源考
二黃國的盛衰
三黃國文化論考
第三節 江國地理與歷史論考
一 關于江國的地望
二 江國歷史考述
第四節 養國青銅器與養國歷史考察
一養國銘文青銅器
二 養國族源與養國歷史
三養國地望考辨
第七章陳國與項國
第一節 陳國歷史與文化論考
一 陳國的有銘青銅器
二 陳國的歷史與地理
三《詩經·陳風》與陳國文化
第二節 項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項國族源考
二 項國歷史簡論
三項國地理考辨
第八章其他諸侯國
第一節 弦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 弦國族源與歷史論考
二弦國地理論考
第二節 柏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柏國族源論考
二 關于柏國的歷史與地望
第三節 番國青銅器及其歷史地理論考
一 番國的青銅器
二 番國歷史與地理考察
第四節 房國歷史與地理論考
一 房國的族源與歷史論考
二丹朱與房國的關系
三 周代房國地望
后 記

書摘/試閱



其三,周公去世之后,成王為感念周公,對魯國恩寵有加,在此時分封周公支庶六子理所當然。《史記·魯周公世家》日:“周公既卒,成王亦讓,葬周公于畢,從文王,以明予小子不敢臣周公也。周公卒后,秋未獲,暴風雷,禾盡偃,大木盡拔。周國大恐。成王與大夫朝服以開金滕書,王乃得周公所自以為功代武王之說。二公及王乃問史百執事,史百執事日:‘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成王執書以泣,日:‘自今后其無繆卜乎!昔周公勤勞王家,惟予幼人弗及知。今天動威以彰周公之德,惟朕小子其迎,我國家禮亦宜之。’王出郊,天乃雨,反風,禾盡起。二公命國人,凡大木所偃,盡起而筑之。歲則大熟。于是成王乃命魯得郊祭文王。魯有天子禮樂者,以褒周公之德也。”周公亡后,周成王恩準魯得以郊祭文王、擁天子之樂,也正是此時,周公的其他六子得以受封為侯國。
成王二十一年,周公薨于豐。二十二年,葬周公于畢。按此推算,蔣之受封的具體時間當在周成王二十二年,也即葬周公之當年。
同時受封的六國多數為“伯”爵,從《邢侯簋》銘文來看,只有邢國為侯爵。祭為伯爵:《春秋》隱公元年有“祭伯來”。杜預注:“諸侯為王卿士者,祭,國;伯,爵也。”《左傳·桓公八年》曰:“祭公來,遂逆王后于紀。”楊伯峻曰:“隱公元年有祭伯,疑即此人。此稱祭公,或此時為天子三公。”以此來說明此稱“祭公”非言祭國為公爵,而只說明此人為王之卿士,位列三公也。凡亦為伯爵。隱公七年《春秋》日:“戎伐凡伯于楚丘以歸。”1993年平頂山應國墓地M242出土的“柞伯簋”,“柞伯”即“胙伯”,可證胙也是伯爵。蔣國當亦為伯爵。
蔣國的滅亡當在楚穆王四年(公元前622年)。此前,楚成王二十四年(前648年)滅黃之后,楚國北上與齊爭雄,于魯僖公二十八年(前632年)在城濮大敗于晉,退回淮河以南。終成王時代再沒有北進中原。前626年穆王殺成王而自立,穆王繼位之后為了避免與晉人的沖突,便將軍事重心移至淮河流域,沿上游向中游推進,于前623年滅江國,次年滅蓼國。蔣國西臨息國(息已于前683年前后為楚文王所滅,此時息淪為楚之一縣),東依蓼國。當息、蓼先后為楚所亡后,夾居于兩國之間的蔣國不會獨存。所以我們認為蔣國大致與蓼國同時在楚穆王四年(公元前622年)為楚國所滅。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