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姿本力:從會議室到臥室都適用的強大力量
滿額折

姿本力:從會議室到臥室都適用的強大力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20 元
優惠價
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未必與生俱來,可以後天鍛煉——
外貌+性感+打扮+社交技巧=姿本力

全面分析「姿本力」的第一本書
‧從幾歲起外貌開始變得重要?如何從小培養姿本力?
‧姿本力如何衡量?在日常生活如何運作?
‧女性一般比男性更注重外在形象,但男性因外表獲得的金錢效益為何多於女性?
‧如何利用自身的姿本力改變現狀,爭取更好的待遇?

為什麼有些人過著魅力四射的生活?他們充滿吸引力,活力十足,親和力滿分,好感度爆表。人人都想接近他們,敞門相迎——關鍵就在於姿本力(erotic capital)——那是主宰我們工作、成敗、人際關係的核心,我們卻不曾認真看待並善加運用。

美貌或許來自先天的優勢,但姿本力並不僅止於外表,而是涵蓋個人風格、穿著打扮與社交技巧的全方位個人資產,就如同經濟資本、文化資本、社會資本,可經由後天的努力達致某種成果。姿本力已逐漸成為現代社會中最重要也最有價值的資本,具有強大的經濟與社會價值,絕對不容忽視。

社會學家凱薩琳.哈金以這本開創性的著作,試圖讓大家理解姿本力對人生的影響,就和財力、智力、學歷、人脈一樣重要。她將以實證說明這股強大的力量如何從小培養、探討男性和女性應如何在人生中善用此一優勢,並檢視姿本力對各種活動的影響——從交友、婚配、求職、經商,以至各種社交場合,姿本力都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哈金也探討在現代社會中,為什麼姿本力明明愈來愈重要,大家卻避而不談,甚至污名化此一優勢,例如譏諷某人除了外貌一無是處,或貶低美貌的成功女性不過是靠著身體向上爬——但事實上,許多優秀人士,不分男女,多半是才貌兼備的。

實力至上的資本主義價值觀,總是大力推崇善用個人實力獲得利益者;充分利用姿本力的人,也應該獲得同樣的推崇。本書的目的就是呼籲大家了解姿本力的經濟與社會價值、正視美麗與歡愉,為自己在人生各方面都爭取更好的待遇。

作者簡介

凱薩琳.哈金 Catherine Hakim

倫敦政策研究中心(Centre for Policy Studies in London)社會學家,專長是研究勞力市場社會學、社會態度的改變、女性就業,以及女性社會地位的理論。

譯者簡介
洪慧芳

畢業於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系,美國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MBA,曾任職西門子公司、花旗銀行,目前從事書籍及電腦軟體翻譯工作。譯有《安東尼波登‧半生不熟》、《大賣空》、《老千騙局》、《社群新經濟時代》等書(以上均由財信出版)。

前言

安娜丟了金融業的金飯碗,不得不努力找新的工作。她開始節食,運動,減重,看起來比以前年輕了十歲。她去美容院染髮,剪了一個俐落俏麗的髮型,看起來更年輕有朝氣。她去逛街,買了一套可以突顯苗條身材的昂貴套裝,讓她看起來充滿魅力又專業十足,而且她每次都穿那套衣服去面試,安娜覺得穿上那套衣服時,別有一番自信。三個月後,她找到顧問業的新工作,比原本金融業的薪水多了50%。

安娜在企業界上班,外貌在企業界比在公家機關重要,但任何人都可以像她那樣做。既然外貌可以和智力、專業知識、經歷產生相得益彰的效果,為什麼不好好投資並善用它呢?一般人找工作時,大家通常會建議他多靠人脈,善用社交技巧,其實精進外貌與風格也有一樣的效果。

我自創「姿本力」(erotic capital)一詞,以代表「結合外貌、性感、打扮和社交技巧」的概念。這概念雖然籠統,卻非常重要,兼顧外貌與社交魅力。它讓有些男女充滿親和力,在眾人眼中散發風采,讓異性為之傾倒。我們習慣衡量一個人有哪些本錢,例如資格、訓練和經歷。最近,我們開始體認到人脈和社交力的重要,亦即「認識誰」比「懂多少」來得重要。本書的目的,則是要證明一項大家完全忽略、直到現在才為它命名的天賦,那就是「姿本力」。

姿本力在了解社會與經濟流程、社交互動、提升社會地位方面,就跟能力和社交力一樣重要。了解兩性議題和關係是必要的,在這個重視兩性差異與個人化的現代社會裡,姿本力對男人和女人來說都變得更重要、更有價值。不過,女性向來比較善於培養與運用這個優勢。我發現研究一再顯示,女性比男性更具性感魅力,數個世紀以來,藝術家都有這樣的看法。

求職顧問提醒我們,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很重要。獲得面試機會的求職者,都有合格的條件和合適的工作經驗。面試可讓人進一步了解求職者的額外天賦(例如姿本力),有助於挑選最適人才。安娜已經具備資格和經驗,所以她把心力投資在姿本力這個眾所忽視的本錢上。對沒什麼資格的人來說,姿本力很可能是他們最重要的本錢。

姿本力就像智力一樣,在生活的各個面向都有用處,從會議室到臥室都能派上用場。有魅力的人可以吸引別人來當朋友、戀人、同事、顧客、客戶、粉絲、追隨者、選民、支持者、贊助者。他們於公於私都過得比較吃香,有更多機會挑選到好伴侶和好朋友,在政治、體育、藝術和商業界的發展也比較順利。在本書中,我想探討幫有魅力的人更快獲得更多成就的社交流程,從幾歲起魅力開始變得重要?帥哥美女知道他們的優勢所在嗎?魅力和智力有關聯嗎?如果你不是天生麗質,魅力可以後天養成嗎?

一開始,我的研究拋出了一個難題。研究顯示,男性因姿本力而獲得的金錢效益多於女性!在社交與外在魅力上,女性的確如我所預期,得分較高,或許是因為她們投入較多的心力去追求美貌和親和力,但男性沒花那麼多心思,反而獲益更多。事實上,女性的姿本報酬率似乎不如男性,尤其是在職場上。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可以做哪些改變?這就是本書要探討的議題。

造成這種情況的部分原因,似乎是所謂的「男性性飢渴」(male sex deficit)現象:男性性慾較強,使他們從小就慾求不滿,這因此暗暗影響了男性對女性的態度,尤其在私人關係上,不過公務上也受到了影響。我查閱世界各地的性愛調查時,偶然發現了「男性性飢渴」的現象。眾所皆知,男性對性愛從來沒有滿足的時候。

「男性性飢渴」和「姿本力」的交互作用,扭曲了男女之間的所有關係,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家庭中。父權至上的社會,以掌控女性的外在打扮與行為舉止等道德教化的幌子來掩飾這一切。在我看來,激進派的女性主義者也是抱持類似的觀點,她們貶抑女性魅力,自己鑽進了死胡同。為什麼女性主義者不去質疑男性老是喜歡規範女性的穿著與行為?為什麼她們不大力主張女人味,反而加以貶抑?為什麼沒人鼓勵女性一有機會就充分利用男性?激進派的女性主義看起來根本不是在解放女性,而是在限制女性。

這不是一本宣揚個人理念與偏見的書。本書後續章節的所有論點,都是以廣泛的社會學研究證據為基礎,從這些證據發展出來的。我要探討的兩大概念是姿本力和男性性飢渴,這兩個概念都是新的,也都有實證依據。

第一章提出姿本力的概念,我會說明為什麼姿本力在富裕的現代社會中日益重要。就像上個世紀,人類智商每十年穩定上升約6%一樣,外表魅力也隨著時間日益提升。這兩種演變流程可能在某方面是相關的,就像身高和認知能力及社交技巧有關一樣。 姿本力可以像智商和身高那樣衡量嗎?外在魅力和社交魅力,哪個比較重要?

大家都知道,身材高挑有社會與經濟上的優勢,尤其對男性來說更是如此。美國總統大多個子較高,或至少比競選對手還高。同樣的,社交與外貌魅力也在職場、社會、私人關係中提供多種重要的效益。在本書的第二單元,我將探討姿本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運作方式,檢視在各種活動中善用姿本力時,可享有相對優勢的研究實證。

在第四章與第五章,我會歸納研究的結果,以顯示外貌與社交魅力對男女日常生活的好處,例如交友、約會、戀愛、婚姻、挑逗情人、外遇時比較吃香,容易給人正派誠實的感覺,各方面都比較吃得開等等。有時候大家會把姿本力受用一生的好處稱為「差別待遇」,但這種說法其實不太恰當。所謂物以稀為貴,只要是少見的東西、天賦或技巧都是如此,不管是施展魅力與說服力、IT程式的知識、開飛機的能力,或跑得比別人快,這些都是物以稀為貴的例子。

姿本力對老夫老妻或交往已久的伴侶來說也很重要,它會微妙地改變伴侶之間對於角色與責任的日常協議。多數研究是探討異性戀伴侶之間的關係,但同性戀伴侶之間,當其中一方比較年輕、比較有性魅力時,也會出現類似的型態。這是私人關係的「性別經濟學」(sexual economics)所衍生的結果, 我稱之為「性經濟學」(sexonomics),是男女之間所有交流與關係的根本。

第六章中,我把情色娛樂、賣春業,以及大部分的廣告業,重新定義為推銷姿本力的事業。在廣義的娛樂業裡,不管有沒有涉及情色服務,裡面的男男女女通常都比較年輕(肯定比多數顧客年輕)、有魅力,樣貌出眾,身材姣好,活力十足,性感誘人。他們通常具有多種其他社交技巧或才藝,例如能歌善舞或特技雜耍。現在就連歌壇也日益情色化,有些歌手入行主要是靠他們的性感魅力,以及在音樂錄影帶與舞台表演中的活力。服飾與香水廣告也常走性感路線,現在的廣告常以女性的性感和美貌作為銷售各種產品的利器,從清潔劑到汽車與機油都是如此。

第七章是探討姿本力的商業價值,看它如何幫忙推銷政治、媒體、職場、體育、藝術界的產品、服務、理念和政策。在服務業裡,為服務創造特定的風格和氛圍時(例如夜店或酒吧),姿本力的「社交技巧」元素可能特別重要。

社交技巧對所有的白領工作也很有幫助,尤其是管理職以及需要接觸顧客或客戶的專業。現在就連政治人物和學者也發現,除了見聞廣博、消息靈通以外,展現魅力與打扮得體也很有幫助,因為上電視曝光時,大眾不止聽到他們的想法,也看到他們的外貌。雖然姿本力的報酬主要集中在某些職業,但一些研究顯示,各行各業收入的「美貌津貼」(或美貌貼水,beauty premium)都高達10%至20%,就像身材高挑者的收入平均也高了10%至20%一樣。

既然姿本力是如此不言而喻的道理,我們不禁納悶,為什麼大家以前都沒發現這點?我在第一單元提出了以下解釋:慾望角力(politics of desire)導致女性在各個領域都敗陣而退。姿本力是激發男性慾望和女性慾望的主因(對女性慾望的影響比較沒那麼強烈)。有關姿本力及其價值的爭論,常受到男性慾望及性需求的扭曲。男性通常不願承認這點,以免女性抓住男性的「弱點」。女性的姿本力因此牽扯上男性性飢渴、男性自尊,以及美其名為男女爭權的議題。現代的性別角力一再否定女性姿本力及性慾在私生活中的價值。

女性主義者聲稱,男性性慾較強是個迷思,她們說那只是男性使壞的藉口,堅稱男女在情慾上就像其他方面一樣,沒什麼差異。為了證明她們錯了,我在第二章仔細檢視證據,思考男女慾望的差異對姿本價值的寓意。我的目的是想探討這種普遍差異對姿本重要性的影響,以及這和否定姿本力的價值有什麼關係。為了證明我的論點(亦即男女的慾望差異,我稱之為「男性性飢渴」),我會以世界各地的性愛調查作為佐證。社會學家對這些大多避而不談,但把這點塑造成新的社會事實,並探索它在私人與公開生活中對男女關係的影響相當重要。

由於姿本力有很大的效益,我們不禁要問,這種與生俱來的本錢為什麼一直沒獲得明確的認可?我在第三章中會提到,父權社會男尊女卑的意識型態,刻意貶抑女性的姿本力,以防止女性善用這種天賦讓男性付出代價。由於女性通常比男性更具姿本力,所以男性刻意否定姿本力的存在或姿本力的價值,並採取行動,以防止女性合理善用她們的相對優勢。

父權社會以「道德」為由,反對姿本力的運用。不幸的是,如今激進派的女性主義者更強化了這點,許多現代女性主義的論述,也鼓吹大家蔑視女性的美貌和性感,跟男性沙文主義的觀點連成一氣。「樣貌歧視」(lookism) 的意識型態和「胖子」的反動,就是否定姿本力之社交與經濟價值的最新實例。

女性主義是一種廣義的教派,包含許多相互矛盾的元素。法國與德國的女性主義普遍肯定與重視女性的姿本力(雖然她們並不是使用這個概念)。她們知道女性姿本力有助於解釋英國激進派女性主義者和多數歐陸女性主義者之間的思想鴻溝。

姿本力的存在,顯示女性在生活的某個面向無疑有超越男性的優勢,而男性性飢渴又強化了這點,這是男性至今仍不願承認的事實。我們必須肯定姿本力是消失的第四種個人資產,儘管女性主義的思想家大力主張女權,但二十一世紀的社會學依舊充斥著性別歧視和男尊女卑的觀念。這也促使大家對頗具爭議的公共政策(例如娼妓和代理孕母)提出了新的觀點。

姿本力的概念是從廣泛評估研究證據而來(例如女性在勞力市場和私人關係中的地位),目前探討影響人生成敗及關係和諧的理論,似乎都忽略了這點。我的目的是想提出一個新的觀點,以說明公開與私人生活中人際關係的各個面向,希望能在此過程中鼓勵女性爭取更好的待遇。

目次

前言|姿本力與慾望角力

Part I 姿本力與現代的性別角力
1 什麼是姿本力?
2 慾望角力
3 否定:壓抑姿本力

Part II 姿本力的日常運用
4 姿本力的終身效益
5 現代感情
6 沒錢沒人愛:推銷情色娛樂
7 贏家通吃:姿本力的商業價值
8 姿本力

附錄A 姿本力的衡量
附錄B 最近的性愛調查

參考資料

書摘/試閱

什麼是姿本力?

有魅力的人就能脫穎而出,大家會注意到他們,深受他們的吸引,對他們產生好感。美國總統歐巴馬多才多藝,聰明過人,又受過良好教育。然而,他之所以獲選為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或許相貌堂堂、衣冠楚楚、體格精實才是原因,尤其夫人蜜雪兒又各方面俱佳。伊麗莎白.泰勒從小就是個出色的美女,在演出的每部影片中都顯得格外亮眼。男人總覺得她魅力難擋,她一生共結了八次婚。

絕世美貌似乎有放諸四海皆準的吸引力,中國女星鞏俐是享譽國際的大美女,不僅在中國導演張藝謀所執導的多部影片中表現出色,在美國電影《邁阿密風雲》(Miami Vice)裡也一樣備受矚目。美國高爾夫球名將老虎.伍茲據說是第一位收入突破10億美元的運動明星,這些收入大多是來自數百萬美元的代言合約,而不是他的打球主業,因為他的魅力是全球性的,不限於本土。 家有嬌妻和愛子也是他整體魅力的一部份。

以上的例子雖然都是名人,但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同樣的型態。有外貌與社交魅力的人,在生活的各個面向與各行各業中都有優勢,比較吃得開。

每個人都知道,金錢幾乎可以買到任何東西。現在除了有「經濟資本」以外,西方經濟日益朝實力導向發展,我們開始習慣以「人力資本」來指良好教育和工作經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人力資本也是指員工在知識經濟中對企業的貢獻。最近又多了「社會資本」一詞,用來指親朋好友及人脈的經濟和社會價值—以凸顯出「認識誰」和「懂什麼」的差異。「性感資本」(亦即姿本力)是第四種個人資產,儘管我們天天都可以看出它的重要性,但目前為止它卻備受忽略。

姿本力結合外貌、性感、活力、打扮、社交技巧和性能力。性愛是其中的一部份,但很容易被忽視,因為它只適用在親密關係上。 不過,世界各地的性愛調查顯示,富裕社會的人比現代避孕工具發明以前,享有更多的性愛、擁有更多的伴侶,所以性愛在現代生活中比扮演著比過去更重要的角色,日益滲透到文學、流行文化和廣告中,也促成各種情色娛樂的大幅擴張。有些人欣然接受這種「性解放」,但很多人討厭這種發展。廣告中隨處可見的煽情圖像,令女性主義者怒不可抑,就像幾十年前家庭主婦安於居家的樣子也激怒她們一樣。

然而,在現代生活中,性愛對每個人來說都變得更重要了,不再只是精英與富人的專屬娛樂(以前國王有後宮佳麗三千,貴族各個妻妾成群)。這種無可避免的現況,導致女性的姿本價值提升,因為男性對情色娛樂似乎有無窮的需求,這是很多女性無法完全了解的狀況。

姿本力的六(或七)元素

姿本力是多面向的,某些面向可能在不同的社會或不同的時間點上比較鮮明。無論美的組成定義有什麼文化與時空差異,美貌始終是姿本力的核心要素。個人品味也有所不同,有些非洲社會,尤其是南非,特別欣賞豐滿肉感的女性。西歐的時裝模特兒通常又高又瘦,看起來像得了厭食症。幾世紀以前,大家覺得小眼睛與櫻桃小嘴有種細緻的美感。現代則強調上相,大眼、大嘴、五官立體鮮明的男女最受青睞。最新的研究顯示,常貌(conventionality)、對稱、膚色均勻是魅力的要素,如附錄A所示。

不過,魅力大致上是一種後天的養成,法語的belle laide(或jolie laide)就是一例。belle laide(男性稱為beau laid)是指先天不美,但善於打扮,風格不俗,因此別具魅力的女性。雕塑身材、改善姿態、穿著凸顯個人優點的顏色和剪裁、合適的髮型和衣服等等,都可以組成全新的樣貌,但很多人在這些方面都疏於付出。美貌始終供不應求,在世界各地都是奇貨可居。

第二種要素是性感,那和經典的美貌截然不同。就某種程度來說,美貌基本上是指臉部的吸引力,性感則是指身體的魅力。不過,性感也可以指個性和風格、女人味或陽剛氣、處世方式、社交互動的特質。美貌通常是靜態的,所以拍照容易捕捉到美貌。

性感則是指一個人舉手投足的方式,只能以影片捕捉或直接觀察。很多年輕人看起來很性感,但那種性感可能隨著年齡增長而迅速消失。個人品味也不一樣,在西方世界,據說男性分成幾派,有人重視胸部,有人重視臀部,有人重視腿部,不過多數文化是看整體的外表。有些男人喜歡個子嬌小的女性,有些則偏愛高挑優雅的女性。有些女性喜歡肌肉男,有些則偏愛斯文男。印尼的戲曲和中國的國劇中有這兩種理想的男性特質:文生與武生,分別代表文筆和武劍的力量。儘管個人品味各不相同,性感還是供不應求,普遍受到青睞。

姿本力的第三個要素是交際:人際互動的風度、魅力和社交技巧,讓人喜歡、令人愉悅、使人想要相識與親近的能力。放電挑逗的技巧是可以學習的,不過這不是放諸四海都管用的技巧。有些位居高位的人深具魅力和領導力,有些人則完全沒有。有些男性和女性擅長在各個場合適度地放電,有些人則完全做不到。這些交際技巧都有價值。

第四個要素是活力,亦即體態、精力、幽默感的結合。充滿活力的人有很大的吸引力,「派對的靈魂人物」就是如此。有些文化重視幽默感。在多數文化中,活力是以舞蹈或體育活動的形式來展現,這也是運動員通常別具魅力的原因。

第五個要素和打扮有關:穿著風格、妝容、香水、珠寶或其他飾品、髮型,以及為了展現社會地位和品味而穿戴的各種配件,都屬於這一類。君王和總統在公開場合的打扮,凸顯出他們的權力和威望。軍服和其他制服是用來展現地位、階級和權限,對許多人來說具有特殊的寓意。一般人參加派對或社交活動時會特別打扮,讓自己看起來更有吸引力,也藉此讓遇到的陌生人知道他們的社會地位與財力。

至於性感裝扮或地位象徵的相對重要性,則視場合與活動而定。過去,禁奢令限制一般人穿著象徵社會地位的東西。 如今時尚成了社會地位的象徵,不僅是為了展現財力,也為了展現性感和風格。世界各地的婚禮都鼓勵大家盛裝打扮,喪禮則要求沉穩、簡潔、低調。善於打扮、穿著得體的人,比打扮邋遢、狀似遊民的人更具吸引力。

第六個要素是性愛,亦即性能力、精力、性幻想、情趣,以及令人「性」致盎然的其他因素。一個人究竟是不是好情人,只有他的伴侶知道。當然,由於性愛需要互動,性能力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伴侶的能力和熱情而異。雖然性慾強的人比較可能因為經驗的累積而精進技巧,但強烈的性慾並不保證性能力。除了極少數的例外,各國的性愛調查並未提供性感和性能力的相關資訊。

性愛報告的確顯示,一國人口的性慾高低有極大的差異:有一小部分男女性生活相當活躍,大部分人的性生活普通,少部分的人幾乎毫無性生活。 所以我們似乎可以合理推論,性愛技巧並非普遍的屬性,即使對成人來說也不是,高超的性能力是一種罕見的資產。我把這個要素列在最後,是因為它通常只適用於私人的親密關係,另五種要素則適用於各種社會情境,無論外人是否看得見。

以上六種要素界定了男性和女性的姿本力,但每個要素的相對重要性對男女來說各不相同,在不同文化與不同世紀也有差異。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男性使用羽毛裝飾頭髮,在臉上塗鮮豔的色彩和創意設計。在西歐,女性會上彩妝,但男性鮮少化妝。

姿本力的價值也視職業而定,有些職業可能會凸顯出姿本力的重要,有些則不會。例如,IT業通常不需要姿本力,這可能也是他們普遍給人「技客」(geek)這種刻板印象的原因。相反的,日本藝伎和巴基斯坦的舞孃(tawa'if)則是把姿本力當成工作的本質和核心。這六種要素的確切組合,在不同的情況下也各不相同,例如藝伎是多才多藝的服務者、表演者、藝術家,她們通常在茶館、餐館、俱樂部、其他的公共場所工作,一般不提供性服務。

巴基斯坦的舞孃除了是舞藝高超的舞者和厄札爾(ghazal)歌手以外,可能也以性愛為賣點。藝伎和舞孃都強調社交技巧、華服、甜言蜜語、氣質和魅力,以確保交流的愉悅,這也反映在她們的計時收費上。在統稱為「娛樂業」的產業裡,最能明顯看出姿本力的社交和經濟價值。不過,在各種社交情境中,其實都可以看到姿本力的蹤影。

有些文化把生育力視為姿本力的第七項要素,這也是女性獨有的特質,因為男性無法懷孕生子。在某些文化中,這個要素的重要性特別大,自動賦予女性凌駕男性的優勢。另一種看法是把生育資本(生育力)視為第五種個人資產,這項資產在二十一世紀的現代社會,價值並不如以往多產的農業社會。

姿本力的終身效益

姿本力如何發揮神效?有姿本力的人總是比較吃香,是什麼社會流程造成的?多數評論家和社會學家認為非法歧視是主因,要不然就是擔心無法完全排除歧視。西方世界常見的一種假設是,有魅力的人得到好處,肯定沒什麼道理,也不公平。果真如此的話,為什麼大家不乾脆忽視美麗和魅力?

伊莎貝爾和潘蜜拉是姊妹,不過你看到她們時,肯定不會相信。她們只差兩歲,其實年紀差不多,上同一所私立學校,在學校結交同樣的朋友,週末參與同樣的昂貴活動和俱樂部,直到上大學才各奔東西。她們都拿到技術和科學方面的碩士學位,伊莎貝爾很快就完成學業,潘蜜拉花了好幾年才讀完。如今,伊莎貝爾事業有成,自己開業,生活富裕,會多國語言,擁有一棟優雅的豪宅,出差和休假的足跡遍及世界各地,平日吃頂級餐廳,連續交了幾位男友。

潘蜜拉的職業生涯就不同了,她做過幾份工作,都是擔任其他專業人士的助理,那些工作通常都是短期的專案。她先生是家中的主要經濟支柱,也是所屬科學領域裡的名人。除非你和她們姊妹很熟,才會了解以上細節。如果你是在她們四十多歲時第一次遇到她們,你會很訝異她們的個性和風格竟然會差那麼多:一位充滿自信,平易近人,熱情友善;另一位在社交與情緒上顯得信心不足,不善應對,容易惱怒,事情不順就容易流淚。

姊妹倆人之所以如此迥異,簡單說是智慧與機運不同造成的。伊莎貝爾向來是個聰慧的好學生,總是名列前茅,在學時很容易就考高分。她迅速修完學分,選擇住在有許多就業機會的首都,很快就找到工作,迅速累積經驗,升上管理職位,後來又自己創業。相反的,潘蜜拉在學期間總是讀得很辛苦,學分常重修,對於自己留級、在同學之間顯得年長感到不滿,每次老師拿她和姊姊的優秀成績相比並露出驚訝的表情時,她都很憤恨不平。

潘蜜拉親近的好友不多,她覺得大學唸得很辛苦,有些科目需要重考幾次才能過關。她能修滿碩士學分,是因為父母覺得應該盡可能給兩姊妹同樣的機會,所以資助她拿到學位為止。她和丈夫及孩子住在郊區,就業機會不多,選擇有限。

從不同的觀點來看,這種截然不同的結果也可以用兩姊妹的姿本力差異來解釋。伊莎貝爾從小就是個美人胚子,金色捲髮,雙眼碧藍,皮膚白皙。相較之下,潘蜜拉是深棕色直髮,黑色眼珠,顴骨高,看起來很搶眼。她的外型醒目,但不算美麗,隨著年紀的增長,這點更是明顯。她們一起出門時,大家的目光焦點幾乎都集中在伊莎貝爾身上,再加上伊莎貝爾反應靈敏,所以學習迅速。

雖然父母堅稱對她們的愛是一樣的,毫無偏心,但伊莎貝爾顯然是父親的心肝寶貝。到了荳蔻年華時,兩姊妹的外表、個性和風格已經完全不同。伊莎貝爾會花時間梳理頭髮和打扮,精心挑選可襯托其嬌小身材的服裝,也會小心注意身材,避免體重增加,維持苗條。社交上她散發自信,交友廣泛,抱著將來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的篤定感,知道如何達成目標,遇到再怎麼痛苦的失落與意外時都能處之泰然。

她總是笑臉迎人,善於對溺愛她的父親撒嬌。相反的,潘蜜拉長大後變得粗壯、動作不太俐落,有時顯得肥胖。她喜歡上芭蕾舞課,但芭蕾舞無法改善她粗魯的舉止。她在社交應對上常顯得無禮不安,難掩她對失敗挫折的怨恨。潘蜜拉常因口欲而吃太多,即使常跳舞及參加體育活動,有時還是太胖,她似乎不懂得如何搭配適合她粗壯體型和深色肌膚的服裝。

她的打扮常讓人覺得她是撿別人不要的衣服來穿,既不合身也不好看。別人好心給她建議,她一點也不領情,還會不高興。她的人際關係向來不好,常和人起衝突,不分男女。她似乎從來不曾真正快樂過。

一般人在解釋成年的不同發展時,通常是把焦點放在學歷和工作經驗,亦即人力資本上。但是這兩姊妹的家庭背景一樣,受過同樣的教育,兩人都有碩士學歷,在人力資本方面差異不大。社會學家投入大量的研究,試圖解開外貌、智慧、個性的確切影響,這些要素可以再進一步細分為二十多種特定的人格特質和特點。

不過,就像兩姊妹的人生所示,這些相關因素往往從小就緊密相關,單獨看這些因素,雖然學術上很合理,但在現實世界的實務中可能毫無意義。伊莎貝爾長得漂亮,聰明又有自信,經過幾年後,教育體系和工作才證明她的聰明才智。在此同時,從小她的美貌就為她塑造出開朗的性格、人生觀和社交風格。潘蜜拉長相平凡,但一點也不醜,如果她也像伊莎貝爾那麼努力,她也可能變成出色的美女。

但是她很早就放棄了,就學時一再面臨的失敗和挫折,的確影響了她的性格和人生觀,但完全灰心喪志是發生在多年以後。她從小得到的呵護和關注就比姊姊少,從小就欠缺關愛,在她就學前就已經造成影響了。

吸引力的效益從小就開始出現。每個嬰兒在家長眼中都很可愛迷人,但外人的眼光就比較嚴苛了。就連專業的保母也會因為六個月大的嬰兒魅力不同,而產生不同的觀感。不過,一般預期,比較沒有魅力的女嬰,會發育得比有魅力的女嬰更好,能力更強。

長得可愛的嬰兒和孩童普遍受到較多的關愛,不管是來自街上的陌生人或親屬。大家歡迎他們來到這世界,特別關心他們,跟他們說話,撫摸他們,對他們微笑。他們比較容易得到糖果和禮物;有需要時,比較容易獲得幫助;搞砸東西或吵鬧時,比較容易被原諒。有吸引力的嬰兒和孩童從人生一開始就贏在起跑點上,因為大家比較關注他們,會耐心給予指導和示範,也比較積極回應他們的需求和提問。當他們調皮搗蛋或吵鬧時,大家也比較寬容。

如果父母之中有一方也有美貌,那溫馨感很快就變成一種相互的感覺,形成日益強化的欣賞和喜愛。即使是小嬰兒,也會比較友善回應長得好看的陌生人。看到帥哥美女時,他會注視較久,更容易微笑回應。嬰兒和孩童在不知不覺中,就會對托兒所裡美醜胖瘦不一的孩子產生差別待遇。他們很小就受到苗條與魅力的吸引,所以現在大家同意,那種反應不是從他人身上學習的。

成人與其他小孩對迷人孩童的正面回應,會對他們的個性和社交技巧產生長遠的影響,加速他們的智慧發展。外貌姣好的孩子中,有四分之三調適良好,社交得宜,人見人愛;相較之下,外貌平凡的孩子只有四分之一如此。外貌姣好的孩子受到的待遇優於外貌平凡的孩子,他們比較受歡迎,也展現較多智慧。最後一點最常引發爭議,因為美貌和腦袋之間的關連並沒有事實根據。

然而,所有研究都發現孩子身上有這個關連,就連想要推翻這論點的人也看到了。一般而言,美貌和腦袋之間的關連不大,但在孩童身上卻看到了一致的關連。一項英國研究試圖推翻這個論點,因此研究了一群11歲的孩子,結果也不得不承認這關連性的確存在。他們發現在兩種極端情境下,外貌和智力之間確實有關連。特別聰明的孩子通常特別討喜,特別笨的孩子通常特別不討喜,智力中等的孩子討喜或不討喜的機率則一樣。同樣的,高挑的人通常比較聰明,別人也這麼認為。

心理學家表示,這些研究結果顯現出吸引力的「光環效應」,外貌姣好者讓人覺得他其他方面也很好,有時這稱為「畢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或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亦即一個人會變成別人預期的樣子,實現別人對他的期望。這個說法顯示,和小孩長期相處的少數人(主要是家長和親人)會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這是真的,不過多數家長在孩子身上花的心血差不多,所以無法解釋後來結果的差異。還有一種簡單的說法則適用於和熟人及陌生人的短暫關係及一般互動,這類互動占每個人(不分大人小孩)日常生活的絕大部分。

幫孩子培養討喜個性和社交技巧的正面社交互動,也幫他們從大人身上學習,開發智慧。大人會關注有魅力的孩子,和這些孩子有較多正面互動,這本身也促進孩子的社交和智力發展,讓他們贏在人生的起跑點上,所以天生麗質顯然比較有優勢。問題在於其他人在往後的人生中能否迎頭趕上,以及多快趕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