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華文明簡史一本通(簡體書)
滿額折

中華文明簡史一本通(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8 元
定  價:NT$ 348 元
優惠價:87303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個遠離歷史文明、頭腦中失去這方面知識的人是貧窮的。作為中國人,我們只有全面、深入地瞭解民族的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創造明天。《中華文明簡史一本通》,從頭讀到尾,一本書感悟中華璀璨文明的博大精深。

名人/編輯推薦

何國松編寫的《中華文明簡史一本通》力圖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從思想、文學、宗教、建筑、科技、繪畫、雕塑、服飾、工藝美術、音樂舞蹈、飲食文化、民俗等多個方面,深入發掘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將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出來,使讀者輕松獲取知識的同時,擴展文化視野,得到審美感受、想象空間和愉快體驗。
獨具特色的選材,深刻獨到的見解,流暢清新的文字,精美而具代表性的圖片,使得這部著作處處閃現著靈動與厚重。通過它,讀者可以徜徉歷史浩渺的長河,追尋先賢璀璨的智慧。

中華文明是中華民族從古至今所有精神與物質財富的總和,是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智慧的積淀。文明是我們靈魂的生發與歸依,是我們內在生命的本源和精神的活動場所,它滋養著我們的心靈,啟迪著我們的良知,激發著我們的創造力,承載著我們精神活動的一切成果。同時,文明又是我們生命真實個體的存在方式,它既包含著我們外在的生存環境,記錄著我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成果,又是我們衣食住行等生存形式的具體體現。
本書力圖通過簡明的體例、精練的文字、新穎的版式、精美的圖片等多種要素的有機結合,從思想、文學、宗教、建筑、科技、繪畫、雕塑、服飾、工藝美術、音樂舞蹈、飲食文化、民俗等多個方面,深入發掘中華文明的豐富內涵,將中華文明的博大精深全方位、多層次地展現出來,使讀者輕松獲取知識的同時,擴展文化視野,得到審美感受、想象空間和愉快體驗。
獨具特色的選材,深刻獨到的見解,流暢清新的文字,精美而具代表性的圖片,使得這部著作處處閃現著靈動與厚重。通過它,讀者可以徜徉歷史浩渺的長河,追尋先賢璀璨的智慧。
由于時間倉促,加之水平所限,本書難免存在疏漏之處,誠望讀者批評指正。

目次

華夏民族的形成
大禹治水
夏王朝的建立
成湯滅夏建商
殷商的“五盛五衰”
安陽殷墟之謎
商代陶器與原始青瓷
甲骨文的發現
商周更替
貝幣成為貨幣形式
“百家爭鳴”
老子與《老子》
孔子與《論語》
孟子與《孟子》
莊子及其學說
墨子創建墨家學派
儒墨之爭
韓非與法家學說
唯物思想家荀子
孫武與《孫子兵法》
魏文侯以儒術稱強
西門豹治鄴
吳起在楚國的變法
胡服騎射
中國首創生鐵鑄造技術
商周的飲食
魏開運河
顓頊歷問世
銅鏡鑄造業的發展
石頭“書”與石鼓“書”
簡策版牘
帛 書
書法藝術的初起與發展
戰國銅塑
戰國建筑
先秦車輿
先秦音樂
先秦舞蹈
先秦雕塑、繪畫與書法
領先世界的先秦科技
秦始皇文化的統一
焚書坑儒
興建秦長城
毛筆的起源
《中庸》
《國語》
儒家思想在中國的確立
匈奴的崛起
張騫通西域
北匈奴西遷
于闐古文明
《戰國策》
《孝經》
《說文解字》
班超出使西域
秦漢科學技術的成就
秦漢工藝美術的發展
神奇的馬踏飛燕
漢代舞蹈藝術
道教產生與佛教東來
三國兩晉南北朝封建制度的發展
祖沖之計算圓周率
天文儀器渾儀與渾象
魏晉時期的繪畫藝術
南北朝時期的繪畫藝術
敦煌莫高窟的壁畫
云岡、龍門石窟造像
永靖炳靈寺石窟及天水麥積山石窟
五族人華與北魏孝文帝改革
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文化圈的形成
盛唐氣象
玄奘取經
唐詩的輝煌
隋唐時期宗教建筑的發展
隋唐五代時期玉器工藝
兩宋理學的構建及影響
宋代的書院與義學
宋代史學的發展成就
宋詩、宋詞、宋畫的成就
四大發明
紙幣的產生
精美的宋瓷
元朝的短暫統治
《三字經》
馬可·波羅東游
元代雜劇的成就
明朝中央集權專制的強化
鄭和下西洋
明朝商品經濟的發展
元明時期中國與周邊封貢體系的確立
明清時期的資本主義萌芽
明清建筑的發展
四大名著的誕生
《康熙字典》《古今圖書集成》與《四庫全書》的編撰
中國科舉考試的演變
禁煙運動與鴉片戰爭
“洋務運動”
清代晚期杰出的科學家

書摘/試閱

關于中國文明起源的時間,歷史上說法不一,今天仍存在爭議。不過,學術界一般把公元前21世紀左右崛起于黃河流域的夏王朝作為中國文明的起點。隨著近年來夏代考古和夏文化研究不斷取得進展,這種觀點也越來越得到證實。
夏代之前是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曾經有三皇五帝的傳說。漢代司馬遷撰寫《史記》,開篇就是《五帝本紀》,五帝之首是傳說當中的黃帝,此後很多古代史書都是從黃帝寫起。近代以來,疑古思潮勃興,中國文明起源的時間也被大大推後。由于甲骨文的大量出土,有的學者還提出中國文明的起點應該在商代,還有人甚至認為中國的歷史時期應該從周代開始。不過,隨著考古學的發展以及在考古學的推動下古文獻學的重新研究,人們對夏代歷史的了解越來越豐富,認識越來越明晰,把它作為中國文明開端的觀點也越來越得到學者們的認可。
在我國的《尚書》《詩經》等早期的古文獻里,夏、商和周三代是經常被人們相提并論的。戰國以後,出現了把夏商周并稱為“三代”的說法。這種說法是建立在古人認為三代在制度上具有連續性和一貫性的基礎上的。例如,孔子在《論語》中曾經十分明確地提出,商代基本上繼承了夏代的禮制,只是作了一些改變;周代又基本上沿襲了商代的禮制,也作了一些變革。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今天所看到的最早的文獻資料是從周代開始的,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我們對商代和更早的夏代的認識。所幸的是,19世紀殷墟甲骨文的發現使商代的存在得到了考古學上的證實,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夏代的可信性。
雖然夏代的考古工作正在逐步展開,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但還未獲得像殷墟甲骨文那樣的成果,因而還不能依靠實物材料展示當時的社會風貌。在沒有直接文字材料可供使用的情況下,我們對夏朝的建立以及發展的認識仍然要依賴于文獻中的傳說材料。在文字沒有出現之前,很多古代的歷史都是以這種口口相傳的方式保留下來的。這些傳說雖然混雜著大量人為的夸張乃至編造的成分,但其中真實的歷史內核是不能否認的,現代科學考古學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因此,透過對這些傳說的記載,我們還是能夠從中得到夏王朝歷史的發展線索及其大致的社會狀況的。
傳說中的三皇五帝實際上是原始氏族時代部落聯盟的首領。在《史記》所載的五帝中的最後兩位——堯和舜的時期,他們領導人民與各種自然災害作斗爭,同時采取措施穩固部落聯盟,由于政績卓著,受到廣泛擁戴。傳說中,在堯統治時期,洪水泛濫,“四岳”推薦鯀負責治水,但成效甚微。當時實行禪讓制度,堯在年老的時候,大家一致推舉舜作為繼承人,經過一番考察,舜成為新的聯盟首領。舜出身微賤,深諳百姓疾苦,繼位後,勵精圖治,發展民生,放逐兇族,撤換了治水無功的鯀,任命他的兒子禹負責治理水患。禹治水成功并在平定三苗的叛亂中表現出了卓越的軍事才能。後來,舜按照禪讓的方法,把權位傳給禹。
據說,禹曾經召集原先各部落的首領在涂山會盟,與會者有“萬國”之多。後來又會諸侯于會稽。禹控制的地區十分廣大,在禹控制時期部落聯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他命令各地諸侯向中央進貢方物和銅,并用銅鑄成九鼎。這些表明禹的權力比從前的部落聯盟首領有了明顯的增長,已經成為諸侯之上的“天子”。禹死後,在諸侯的擁立下,禹的兒子啟繼位。這一事件意義重大,從此,“天下為公”的“大同之世”宣告結束,“天下為家”的“小康時代”開始,夏王朝正式建立,這也標志著中國文明社會的肇始。
在啟剛剛繼位的時候,政權并不穩固。先是東夷族首領益率眾向啟發動進攻,但被啟打敗。接著,由于關中平原的有扈氏對啟實行的“家天下”不滿,啟遂前往征伐,有扈氏被剿滅,啟的王位得到鞏固。啟曾在均臺(今河南陽翟)舉行盛大宴會,一段時期內,夏王朝得到了很大發展。但是,好景不長,不久,其子武觀作亂,雖然叛亂被平定,武觀被誅殺,還是對夏朝的內政產生一定影響。但對夏朝的真正威脅實際上來自于東夷。啟死後,其子太康繼位,他只顧田獵游玩,不問朝政,東夷勢力乘機東山再起,在其首領羿的率領下西進伐夏,并在夏民的擁護下奪取政權。太康失國以後,雖然其弟仲康繼為君主,但羿實際上大權獨攬。不久,由于羿又開始沉迷于田獵,不恤民事,大權旁落到重臣寒浞手中,利用一個機會,寒浞殺羿及其全家,奪取政權。為斬草除根,寒浞遂誅殺夏後相;相妻緡已有身孕,逃離後生子少康。少康長大成人後,在有虞氏、斟灌氏等部族的幫助下,剿滅寒浞,奪回王位,使夏朝得以中興。
少康及其以後的七代夏王統治時期,夏朝的勢力不斷擴展,夷夏關系亦漸趨緩和,國勢相對穩定。到孔甲統治時期,夏朝國勢開始衰落,進入後期。據說孔甲“好方鬼神,事淫亂”,所以有“孔甲亂夏,四世而隕”的說法。是時,夏王與諸侯關系再度日趨緊張,但還沒有達到眾叛親離的地步。在孔甲以後四世的桀統治時期,其暴虐專橫引起人民的強烈不滿,夏與諸方國的關系最終惡化。失去這些方國的支持,成為夏朝最後滅亡的根本原因。同時,夏桀還不顧百姓疾苦,大興土木、盡情享樂、揮霍民財,夏的大臣以及從前依附夏的國家紛紛投奔商湯。公元前16世紀,商湯聯合諸侯勢力,先剪滅韋、顧、昆吾等夏的余黨,然後進軍夏的腹地。夏桀倉皇應戰,遭到慘敗。後被放逐,死于南巢之山(今湖北巢縣),夏朝滅亡。
按照文獻的記載,夏王朝的活動范圍主要在今天的豫西和晉南一代。新中國成立以來,考古學家在這一地區開始了一系列發掘工作,試圖尋找到“夏墟”,從而揭開夏朝歷史的面紗。幾十年來,雖然并未取得“殷墟”那樣的成果,但在夏文化的探索上還是取得了一些重大的突破,其中,河南偃師的二里頭文化是最重要的發現。
1953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登封縣玉村第一次發現不同于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的遺址,從此揭開了夏代考古的序幕。1959年,在河南省偃師縣二里頭發現了一處遺址,引起了考古學界和歷史學界的重視。經初步測定,這類文化晚于河南龍山文化,早于鄭州二里崗早商文化,為解決夏文化提供了寶貴的線索。這以後的二十多年中,在豫西和晉南地區,又發現了數十處遺址,包括登封告成王城崗、夏縣東下馮、臨汝煤山等,引發了全國范圍內關于夏文化的熱烈討論。由于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的范圍最大,遺存最豐富,最具有代表性,所以把這種文化命名為二里頭文化。
經過多次發掘和分析,學者們已經對二里頭遺址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它共分為四期,年代大約在公元前1900至前1600年之間,與傳說中的夏王朝的時間比較接近。在第一和第二期,出土的武器和工具仍然以石器為主,青銅器極少。到了第三和第四期,不僅出現了青銅工具,而且還有青銅武器和禮器,包括爵、鉞、戈、刀等,造型簡單、質樸,制作技術屬于早期階段。此外,還同時出土了制作精美的玉器,包括鉞、戈、璋、圭等,這些青銅和玉制的禮器反映出禮制已經得到實行的情況。其中第三期的出土最為豐富,發現了兩座宮殿的遺址。一號宮殿遺址坐北朝南,建筑在高出地面約80厘米的方形夯土臺上,總面積在1萬平方米以上,根據柱礎的排列,可以看出殿堂、廊、門、庭等建筑。二號宮殿與一號在結構上大體相似。
對于二里頭文化的絕對年代、性質以及所處的社會階段,學術界存在較大分歧,大體上有以下5種意見:(1)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文化都在夏人活動的地域和時間范圍之內,二者有繼承關系,且都是夏代遺存;(2)河南龍山文化不屬于夏代文化,二里頭文化四期都是夏代遺存;(3)河南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一、二期文化有繼承關系,年代在夏代紀年之內,屬于夏代文化;二里頭文化三、四期與商代二里崗文化存在很多相似之處,屬于商代文化;(4)二里頭文化與商代二里崗文化有明顯繼承關系,因此,二里頭文化四期都是商代文化;(5)二里頭文化一至三期與河南龍山文化和商代二里崗文化不同,是夏代文化遺存,二里頭遺址是夏都陽城。盡管存在這么多分歧,但不可否認的是,二里頭文化還是為夏文化的探討提供了極為重要的線索,成為今後進一步發掘和研究的基礎。
P8-11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3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