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茶之書(精裝典藏版)(簡體書)
滿額折

茶之書(精裝典藏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8 元
定價
:NT$ 168 元
優惠價
87146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岡倉天心在20世紀初旅英美期間,意識到西方人對東方世界充滿了荒謬的想法及誤解,因此相繼用英文寫下《東洋的理想》(The Ideals of the East,l903)、《日本的覺醒》(The Awaking of Japan,1904)、《茶之書》(The Bookof Tea,1906),并稱為岡倉天心的“英文三部曲”,前一部刊行于倫敦,后兩部刊行于紐約。 三部作品中,《茶之書》的影響晟大,有法語、德語、西班牙語、瑞典語等多種譯本,并入選美國中學教科書。該書在為岡倉天心贏得世界性聲譽的同時,也向西方世界譜寫了一曲意味深遠的以“茶道”為主題的“高山流水”。 “茶道”為日本傳統美學之精髓,作者文筆清雅雋永,蘊藏文人氣息,帶領讀者一窺日本古典美學的世界。 《茶之書》由岡倉天心編著。

作者簡介

作者:(日)岡倉天心
岡倉天心(1863—1913),原名岡倉覺三1863年生于日本橫濱一個商人之家,七歲起同時接受漢學與英語教育,十六歲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受到其師Fenollosa啟發而對保存與發揚日本傳統藝術及美學不遺余力。曾任日本美術學校的籌建者、校長,創立日本美術院去職後游歷于印度與中國量後任職于波士頓美術館東方美術部門,其著作《茶之書》,《東洋的理想》與《日本的覺醒》即寫干這段時間。天心自幼學習外語因其典稚動人之英文寫作三種著作皆于美國和英國出版,影響20世紀之初西方人對日本的印象可謂非常深遠。
谷意,臺灣人,專職翻譯。

“世上竟然有一種工作不僅內容只需要看書寫字,而且在整個過程中能從頭到尾貫徹自己的原則這是多么難得的一件事啊!”

名人/編輯推薦

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由岡倉天心編著的《茶之書》從七個方面來講述,主要內容為一碗見人情,茶的飲法沿革,道與禪,茶室,藝術鑒賞,花,茶人風范。

一碗人情,百年茶典
冬陽煦暖的午後,麻鷹在海畔悠悠盤旋,我坐在窗邊捧讀這本《茶之書》,但覺心怡神蕩,通體輕盈,思維乘著陽光的金絲,飄然遠舉,緩緩脫離這海隅小島,像麻鷹般飛到天際,鳥瞰山海,縱覽人世。原本零敲散打、瑣碎蕪雜的世界,忽而變得平滑完整,輪廓脈理鮮明,你俯仰其間,游目四顧,于是看得更加開闊清楚。好書的魅力,大抵如是。
1906年,岡倉天心以英文寫出《茶之書》,向西方介紹東方的茶道文化,這本小書僅只百來頁,輕巧纖薄不盈一握,份量卻如泰山盤石,歷久彌堅。一百多年來,《茶之書》不斷新刊重印,流傳世界,除了各種英文版,還有德文、法文、瑞典文等版本,而由英文譯回的日文版,更有多種譯本,可見其經典地位。至于中文版,就我所知,近二十年來,《茶之書》至少有四種不同的繁簡體譯本,加上這本新譯的版本,意義尤其特殊。
然而,茶葉不是中國人的文化遺產嗎?為什么要看一個日本人用英文寫,而且還是一百年前出的茶書?
答案很復雜,但也很簡單:因為中文世界里,沒有出現這樣的一本書。中國雖有連篇累牘的茶經茶典、茶譜茶話茶錄,卻沒有一本像《茶之書》這樣,能以精簡如詩的文字,深人淺出,宏觀遠照,除了勾勒茶史梗概,溯探茶道的核心精神,闡發個中的美學意境之外,還能評比歐亞,論衡東西,具有強烈的文化觀點。
南方有嘉木,茶葉發源于中國,華人是晟早喝茶的民族,自古迄今盛行不衰,喝茶人口跨越階層地域,上者細品佳茗。下者抱著玻璃茶罐咕咕牛飲。茶與“柴米油鹽醬醋”并列,固是居家必備之物,在儒家傳統中,卻也被視為口腹瑣事,頂多是文士的閑情雅興,風花雪月無關志業,飲饌小道不登堂奧。
但是岡倉天心的《榮之書》,卻把世俗形下的飲饌之事,提升到空靈美妙的哲學高度,甚至是安身立命的終極信仰。
茶與茶道,反映出迥異的文化態度。茶葉雖然原產中國,唐代才傳人日本,八百年後,卻從飲料脫胎換骨,演化成“和敬清寂”的茶道,晉升為一門生命美學,試圖在庸碌瑣碎的日常生活里,淬煉出精純完美。
《茶之書》以“一碗見人情”破題,生動描述茶道的本質特性,開宗明義就指出:
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茶道表面是美學儀式,內里則淵遠流深,奠基于道家和樣宗思想,岡倉天心不惜用兩章篇幅,深入闡釋茶道的流派和精神奧義。他把中國茶史分為三個時期,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義,宋代的點茶是浪漫主義,明代的淹茶則是寫實的自然主義,不同的泡茶方式,體現出不同的情感和時代精神。
茶葉,道家和禪宗,都發源于中國,中國也有過講求境界的茶道,只是時代斷層造成文化裂變。岡倉天心認為,元代之後,中國因異族入侵,經歷兵燹戰亂,顛沛動蕩,致使禮俗隳壞流失。日本反而承傳唐宋古禮,并把禪學融入茶事,在15世紀形成茶道。
岡倉天心形容:
對晚近的中國人來說,喝茶不過是喝個味道,與任何特定的人生理念并無關連。國家長久以來的苦難,已經奪走7他們探索生命意艾的熱情。
他說,中國人喝茶,已失去唐宋的幽思情懷,變得蒼老又實際,成了“現代人”(He has becomemodem)。
這里的modem,需要解釋一下。不管翻譯成現代,摩登或者時髦,這個字眼大半是正面的,意味著新穎進步。然而早前并非如此,英國文化學者雷蒙-威廉斯(Raymond Williams)指出,此字在19世紀之前的用法,大部分具有負面意涵。岡倉天心此書雖寫于20世紀初,卻沿用modem的舊有語義,含有功利實際、市儈傖俗的貶意。
然則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岡倉天心的析論與批評,并非針對中國,進行褊狹的民族文化論戰,反而是同盟連手,把中國、印度和日本文明等量齊觀,以亞洲抗衡現代西方,展開文化的反擊批判。
面對西方的無知與誤解,他幾乎是氣急敗壞:
西方究竟何時才能夠,或者才愿意理解東方呢?
……要么不是把我們想成以蓮花的香氣為生,要?就是相信我們以蟑螂老鼠為食。
岡倉天心的“現代”,是日本的明治時期,歐美列強橫霸世界,西風壓倒東風,東亞傳統飽受蹂躪摧折,引發各種維新改革,其中彩響最大的,當然是福澤諭吉的“脫亞論”,他主張“文明開化”,全面學習歐西文明。岡倉天心卻主張“興亞論”,提出“亞洲一體”(Asia as one)的宏觀概念,以“愛與和平”的東方精神,抗衡西方的物質與機械性一。
《茶之書》除了是茶道的入門手冊,更是亞洲文化的答辯書。好在岡倉天心到底是美術家,不以滔滔理論高談雄辯,而以優美的文筆和意境,巧譬善喻,引人人勝,藉由介紹茶道的建筑,藝術鑒賞,花藝以及茶人風范,具體演繹東方的精神文明。
茶室是簡樸素雅的“不全之所”,藝術是性靈的交流呼應,花草需要珍惜禮敬,而茶人不只在生活中貫徹茶道的唯美精神,更不惜生死與之,以身殉美。岡倉天心以“千利休的最後茶會”收尾作結,把美感推向決絕悲壯的最高點:
唯有以美而生之人,能以美而死。偉大?人的末日,如同他們此生其它的時刻,盡是高雅動人。
這種近乎宗教的心態,早已和茶無關了,茶就像庭園、插花、陶器等事物,只是通往“道”的工具、到岸舍筏,最終要完成的是生命境界。《茶之書》的迷人之處,就是寫出了茶道的美感境界。
一百年後的2l世紀,現代文明和東西沖突,早已歷經幾番風雨,當“後現代”都不再摩登時,這本書反而別有新意。在這個高度專業的時代,學科分類日趨繁細,像《茶之書》這種博物學式的著作,早成廣陵絕響。岡倉天心學貫東西,深諳漢文和英語,在文學、歷史,藝術、哲學等領域縱橫穿梭,筆走龍蛇,來去自如,氣勢如長江大河。
岡倉天心文筆優美,《茶之書》的英文原作有如散文詩,清簡雋雅,流麗可誦,然而譯起來并不容易,這一中譯本除了力求典雅,注釋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嚼飯哺人又添養分,更是難得。
臺灣作家 蔡珠兒
2008年12月25日

目次

導言 蔡春華
序一 一碗人情,百年茶典
序二 高岡倉松照天心
一 一碗見人情
二 茶的飲法沿革
三 道與禪
四 茶室
五 藝術鑒賞
六 花
七 茶人風范
譯後記 谷意

書摘/試閱

開始是作為藥方,慢慢卻成了飲品,在8世紀的中國,茶,更以上流社會的風情雅致,步人了詩句的殿堂。15世紀時,日本則將其晉升為一種唯美的信仰L茶道。蓋日常生活的庸碌平凡里,也存在著美好一對這種美感的仰慕,就是茶道茁生的源由。在純粹潔凈中有著和諧融洽,以及主人與賓客禮尚往來的微妙交流,還有依循社會規范行止進退,而油然生出的浪漫主義情懷,這些都是茶道的無言教誨。本質上,茶道是一種對“殘缺”的崇拜,是在我們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為了成就某種可能的完美,所進行的溫柔試探。
提到茶的哲學,人們不會只想到唯美的精神。這個詞所傳達的,是我們整套融合倫理與宗教的天人觀:它要求衛生,堅持潔凈;它在簡樸中見自在,無需排場鋪張t它幫我們的感知,界定了萬物彼此間的分際,在這個意義上,它是一套修身養性的方圓規矩;它還代表著東方民主的真諦,因為不論原本貴賤高低,只要你是茶道信徒,就是品味上的貴族。
長期以來的與世隔絕,讓日本孤芳仍需自賞,這自然有助茶道的發展。日本人從居家擺設到生活習慣,衣裳服飾到烹調飲食,還有瓷器、陶器、繪畫,甚至最地道的日本文學,無一不受茶道的影響。有心深入日本文化的人,絕對會察覺茶道無所不在。它既居身貴婦深閨的典雅風范,也進出尋常百姓之家。它讓莊稼田夫通曉花草擺設,也讓粗工鄙人領略山水造景。在日常用語中,若是有人無能欣賞人生大戲苦樂參半、亦莊亦諧的個中趣味,會被說成是“肚中沒有茶水”。相反地,對世間疾苦視若無睹,只知耽溺于波濤洶涌的情緒,而我行我素的人,則會被冠上“茶水太多…這樣的說法。
的確,局外人多半不懂我們為何要如此無事生風。他會說:這根本是個茶“碗”風暴嘛!然而,人生的喜樂畢竟只有那么小小一“碗”,很快就會滿溢出淚水;對永恒的無盡渴求,又多么使我們不意將其喝干飲盡。只要一這么想,就實在不用責怪吾人,要在一碗茶上大做文章。真要比較,還有其它更糟糕的。在對酒神的崇拜中。人們獻祭得太過夸張,甚且,人們過度美化戰神的光榮形象。其要如此,為何不奉茶花女。為我們的女王,在她祭壇前流泄而出的溫情中歡慶昵?只要就著象牙白瓷裝盛的琥珀茶湯,新加入的信徒們便可以一親孔子甘甜的靜默寡言、老子奇趣的轉折機鋒,以及釋迦牟尼本人的出世芬芳。
人們如果不能對己身不凡之處,復又感到渺小,多半也就無法察覺他人平凡之中的偉大。一般的西方人總是志得意滿,茶儀在他們的眼中,只是另一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用來建構他心目中的東方,是多么詭異與幼稚。當日本沉浸于優雅和平的技藝時,他們一貫視日本為蠻夷之邦;一直到日本在滿洲戰場殺害了無數生靈,才改口稱日本是文明國家。西方世界近來對日本的興趣。也只是針對“武士道”——這項讓日本軍士對自我犧牲如癡如狂的“死的藝術”,卻很少注意到深深代表“生的藝術”的茶道。如果必須要藉由戰爭的兇光,才能被視為文明,那我們樂于永遠野蠻。如果終有一天,我們的技藝與理念將受到應得的尊敬,我們也樂于繼續等待。
西方究竟何時才能夠,或者才愿意理解東方呢?西方總是用某些事例,加上各種幻想,在亞洲人身上,織起一層層怪奇之網。其內容時常令人悚然以驚,要么不是把我們想成以蓮花的香氣為生,要么就是相信我們以蟑螂老鼠為食。我們的形象不是狂熱迷信,而不愿覺醒,就是沉溺于最低下的感官享受,而不圖振作。笑印度的靈性修練為無知,譏中國的中庸之道為愚蠢·而日本的愛國精神不過是自愿受命運擺布罷了。甚至還認為亞洲人由于神經組織麻木遲鈍,所以比較不會感到痛楚!P3-8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4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