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問道者(簡體書)
滿額折

問道者(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8 元
定價
:NT$ 228 元
優惠價
8719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手中只有半只白粉筆和一支破筆,用它來傳播中外賢哲們的智慧,因為知識是可貴的,道德是可貴的,文化也是可貴的。——;周輔成
《思享家叢書:問道者·周輔成文存》由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散文家、《燃燈者》作者趙越勝先生親自選編,精選著名哲學家和倫理學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周輔成先生的十三篇文章,并將其分成四個單元,勾勒出周輔成先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的問道精神,也體現那一代學者的風骨和學識。

作者簡介

周輔成,(1911- 2009)四川江津人,著名哲學家、倫理學家、教授。先後任教于四川大學、金陵大學、華西大學、武漢大學、北京大學。周先生一生治學勤勉,為人正直。他以執著的精神以及坦蕩的胸襟,體現一代學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其幾十年學術道路的曲折、坎珂和磨難成為後人極寶貴的精神遺產。
趙越勝,人文學者,現居法國。1979年進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攻讀現代西方哲學,1982年進入社科院哲學研究所工作。曾參與籌辦《國內哲學動態》,也是《文化:中國與世界》叢書編委會核心成員。《燃燈者》作者。

名人/編輯推薦

布衣中的貴族,凡人中的大師
他的智慧、寂寞、篤定、聯通他與時代肝膽相照之時的吶喊,
昭示出的乃是黑暗中的光亮,寒夜里的暖意。
這代知識人高邁的風骨、超拔的心性,已為現世所遺忘、權貴所鄙薄,
卻在問道者心中長存。
2011年度散文家獎獲得者趙越勝親自選編并導讀

目次

序:清流絕響
論中外道德觀念的開端
亞里士多德的倫理學
戴震在中國哲學史上的地位
唐君毅的新理想主義哲學
吳宓的人生觀和道德理想
近代哲學家、政治思想家的人性論與人道主義
論莎士比亞的人格
克魯泡特金的人格
許思園的人生境界和文化理想
回憶唐君毅先生
我所親歷的二十世紀
《論人和人的解放》後記
人間野語:這個世界可愛嗎

書摘/試閱

論中外道德觀念的開端
——;古代';義';與';仁';觀念的轉化
周先生治倫理學,最重';仁';與';義';的觀念,因為';仁';即是現代倫理思想中的';愛';,而';義';則是';正義';觀念的早期形態。從';仁';與';義';的觀念入手,追索原義,闡發衍義,則是理想主義倫理學的正道。周先生坦承自己信奉的是';理想主義倫理學';,讀此文能明白先生理論取向的由來。
周先生開篇便定義';仁';為人類諸般道德行為之核心,稱之為';主德';。但這主德并非倫理學家的憑空臆造,它根植于初民結為社會團體而保生存、續種族的活動中。但先生立即拈出達爾文《人類的由來》一書,指明被一切反道德之人宗奉的';弱肉強食';、';生存競爭';的信條,并非達爾文主義的全景。達爾文亦從另一方面指明人類社會能夠生存,不僅在于';競爭';,還在于';互助';,甚至';自我犧牲';。這就將人類道德與';自然法';觀念聯系起來,立';普世價值';于堅不可摧的基石之上。
先生廣搜遠紹,旁征博引,從中國、古埃及、原始基督教等諸種古代文獻中發掘';仁';與';義';觀念的實質和演化。在引征文獻、辨析歧義之後,先生指出,';仁';這樣的道德觀念,隨社會階層的不同而有了不同的社會意義。統治者講仁德大多出于被動,出于利害關系,因為仁義既是個人內心的道德情感,又是社會責任與義務,統治集團為了現存社會秩序的穩定,本應以仁義治國,但往往背離此道。所以';仁';之道是人民的要求,';仁';不是君心所悟,聖人所感,而生自民心。這才是';天視自我民視';的本義。
先生隨後展開對';義';的分析,指出';義';在';仁';先,因為如果沒有仁,社會或可暫存,若沒有';義';,怕立時瓦解。義則是正義與公正,是人類經濟活動與社會生存的維系。愛人以公,求仁以義,才有社會的秩序與發展。這就是法制的真實意義,服務于義,為仁所必需。明白此點,才有評判社會優劣的尺度。一種社會制度,靠制造仇恨來維系,用鄙視仁愛做動員,以嘲弄公義為得計,這種社會即是不義的社會。借不';義';、無';仁';以治,而欲保其制度萬世不墜,豈可得乎?這便是周先生喚我們警醒的本意。
——;趙越勝
孔子的哲學,是仁的哲學,這是沒有爭論的。但若說';仁';的思想,或重仁的道德思想,是從孔子開始,這卻是不合事實的。
有人說中國的文化傳統或道德傳統,是以孔子的仁為中心,這也是沒有爭論的。但若說';世界上只有中國文化或道德傳統注重仁';,';重仁之前,無道德';,甚至說';外國人不重仁義';,這也是不合事實的。
我想只從古代道德思想開端時的材料,說明這兩個問題。
孔子之前的';仁';
西方有些學者把人類的各種德行比喻為天上眾星。當然其中也有最亮與次亮之分,最亮的,稱之為主德。我想,我們常稱道的';仁';德,應該稱為主德(或主德之一)或最亮的明星。
';仁';,作為一種道德現象,問其來源,應該說是自有人類以來就已有了。達爾文為了糾正他的進化論帶來的注重';生存競爭';、';弱肉強食';的壞影響,曾出版了《人類的由來》一書,證明人類社會能夠生存,不僅在于';競爭';或';斗爭';,還要靠團結、互助,甚至自我犧牲,即中國人所謂的';仁';德。由此可見,古今中外的學者,都知道并承認仁是人類道德現象之一。
但是,把';仁';作為道德中的主德,卻是人類建立社會後,才提出的一種要求。當人類在自己的種種德行中分主次的時候,倫理學或道德學便開始了。也可說,倫理學就是要在千千萬萬德行中,根據客觀的社會需要,找出最有價值亦最明亮的德行作為主德,讓它照射和帶領群德。所以,主德的變化,常常也表明社會的變化,人類精神的變化。這一點,古今中外歷史,毫無例外。
所以,我們要講孔子之前的';仁';,當然是指孔子之前的';仁';的觀念、概念、思想,即倫理學上的';仁';的范疇,在諸種德行中所排列的地位。
過去,有些學者在疑古玄同(錢玄同)等疑古之後,似乎不大相信《尚書》的材料可靠,所以,如侯外廬先生,認為古代周朝初期,雖然已出現道德上的新概念,如敬、穆、恭、懿,但還無';仁';字,';仁';字是在春秋時才出現的,最早也在齊桓公稱霸以後。還有一些學者,則認為是在魯僖公年間。二者所定,相差不太遠。他們似乎還有一假定,即使當時有';仁';的觀念,但并不是潮流。成潮流,乃在孔子時代。
我不相信《尚書》的材料全不可用;如果《尚書》材料可參考,仁的觀念的開端,還可提早些。自從《尚書》有今文本古文本之分後,此書便被考據家考來考去,常常弄得真偽難分(其結論大致是今文本較古文本可靠;如果某篇今、古文本皆列有,則這篇材料更屬可靠)。但是,我仍想先從《尚書》里找證據,證明';仁';的觀念的起源與開端。因為人類仁的行為在現實中,本來早已存在。
有人說,';仁';注重家庭親屬,這是家族制代替了氏族制之後的情況,這當然有關系。王國維先生在《殷周制度論》一文中,證明殷商時代,有天子、諸侯、君臣之分,都還未定,天子不外乎是盟主地位。到了周朝時代,周統一中原,滅國數十,均分給予王室至親及功臣親屬,這樣';尊尊';之義與';親親';之義,遂統于一體。于是不得不重禮又重仁。這也是後來孔子《論語》上所謂';有子曰,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也';的來源。如果這理論能成立,那么,《尚書》上有很多講';仁';的地方,便不是毫無根據了。王先生說明殷周制度,亦曾利用了《尚書》的史料。
當然,';仁';的來源與開端,并不是那么簡單,這只是一必要條件,還不是充足條件。我們在後面談';義';的轉化時,還要補充講這點。現在,只提《尚書》中講';仁';的例子。
《尚書?金滕》中有這樣的話:';予仁若考';(我抱著仁心遵從祖先)。這篇材料,今古文皆有,可能是周公旦的言辭,約在公元前11世紀。這比孔子時代,早了五六百年。
也許有人會說,這材料即使可靠,也是孤證。但是,此外,《尚書》中有些是古文有,今文無的篇章,真偽也許可爭論,但仍可作輔助材料參考,這些篇章,不會遲于《左傳》所記年代。如:
';克寬克仁,彰信兆民';(能夠寬容待人,以仁心治民,因而受到人民信任);
';懷于有仁';(人民懷念有仁德的君王);
';雖有周親,不如仁人';(與其周圍都是親人,還不如周圍都是有德之人更好);
有人還可以說,這時,';仁';并未成為潮流。
但是,《左傳》中比孔子早約一二百年的材料,可以作助證。即在孔子前一二百年,';仁';的觀念已經非常普遍了。不能說這時才出現';仁';的觀念。如:
';親仁善鄰,國之寶也';(親近仁人,對鄰邦和善,這是國家可貴的事情);
';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能把國家政府的地位都讓給他人,還有比這更大的仁嗎);
';因人之力而蔽之,不仁';(受人幫助,不但不回報,反而毀損他,這是不合仁德的事);
';出門如賓,承事如祭,仁之則也';(出門遇陌生人,要如會見賓客;接受任務,要如參加祭祀,這就是';仁';的準則)。
尤其是僖公後期,提到';仁';的地方太多了,不必一一舉出。但有一段話還須指出,';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孔子說,古來有人說,克己復禮,就是仁的本義。這話說得真好啊)。
這表明孔子自己也承認';仁';早已是古老的概念了。我們還可引用與《左傳》差不多同時的《國語》中講';仁';的話作說明:
內史興說:';禮所以觀忠信仁義也......;仁所以行也,仁行則報。';
富辰對國王說:';以怨報德,不仁。......;仁所以保民也......;不仁,則民不至。';
邵桓公對單襄公說:';夫仁禮勇,皆民之為也。以義死用,謂之勇;奉義順則,謂之禮;畜義豐功,謂之仁。';
吾聞之外人言曰:';為仁與為國不同。為仁者,愛親之謂仁;為國者,利國之謂仁。';
此外,孔子刪編的《詩經?國風》中有';洵美且仁';的詩句,也可證明孔子之前';仁';的思想,已早在民間流傳。
從以上材料,我想可說明幾點:
第一,說孔子特別注重仁德,把';仁';列為主德——;百德之總,這是無可爭論的,但說孔子創造了社會仁德,則是不合事實的。看來,孔子時代,社會早已把仁作為最主要的德行之一了。這不僅在道德現象中如此,在思想上、道德觀念上也如此。
第二,仁德,自始即有兩種意義,一是作為主觀的道德情感,是從反省得來的對人的同情,一是作為客觀的社會責任感,是社會秩序上的義務。前者多半行于人民之中,後者則多半為統治者對人民的態度。從上面所舉例子,如';愛親之謂仁';、';予仁若考';、';出門如賓';、不';以怨報德';,這是平等的人對人的仁;但其余則幾乎全是統治者對人民、對國家、對鄰邦的應有態度,應具的';仁';。在這點上,說它是情感,不如說它是一種客觀的社會規則或秩序或戒條。這兩種';仁';的意義,也符合孔子的仁的意義。孔子不是明白贊美古話';克己復禮,仁也';嗎?孔子的仁,既要克己,也不能離開客觀秩序的禮,這是十分明白的。
第三,古統治者講仁德,看來也是被動的。上引文中講統治者重仁的原因,無非是必須以此才能得民心、保江山,';彰信兆民';,這完全是利害關系。由此觀之,上面講仁,還是因為下面重仁。我們完全有理由推論:君王重仁,孔子重仁,也是由于社會上人民重仁。這樣,不是孔子發現了仁,而是社會的仁,發現了孔子。這也是孔子或古人說的';天視自我民視';。《論語?堯曰》中說周代皇帝曾講過';雖有周親,不如仁人。百姓有過,在予一人';,這若不是統治者被迫講的話,也是當時人或後人替統治者粉飾的話,未必是統治者真正';求諸己';的反省話。但卻可見人民中流行的';仁';道,統治者也不能明白違反。人民中行的';仁';,卻乃是';求諸己';的。
所以,我們要說:孔子時代的';仁';,不是來自君心或聖人之心,而是來自民心。更不是後人為了競求自己主要觀念的宇宙論基礎,解釋仁來自天心或帝心;這多少是不大相信民心的表現。在這里成問題的倒是:為什么古人要把仁德視為主德而不是其他?還有,人民在重';仁';之前,還注重何種樣的德行?何以必須讓位于';仁';?其原因,是否也是中外古史通例?
這使我們要注意比';仁德';流行更早的';義德';問題,以及仁與義的關系問題。也許我們把古代所謂';義';的意義弄清楚,把我們的道德傳統開端時的情況弄明白,我們自己歷史上的傳統道德的特點,也就顯現出來了,也更容易和外國古代的道德傳統作比較研究了。
';仁';德之前的';義';
關于';義';德,作為道德觀念,無論從古史材料看,或從理論發展過程看,都比仁的出現早。在孔子前後,雖然只有墨子貴義,或原始法家重義,但絕不能說孔子之前或注重仁德之前,社會主德不是義。義,作為德行,也許是和文化的開端同時開端的。因為人類社會,如果沒有仁,也許還可存在幾年,如果沒有義,只怕會立即瓦解了。
義()字從字源說,上半是羊,也許是指游牧時期的財產,下半是';我';,我字左半是';禾';,指農民秧田,右半是';戈';,當然指執干戈以衛財產了。可見義字本來就與政治經濟有關,義的作用就是用以維持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它之出現,無疑是很早的。因此,義是客觀的需要,也成為客觀的實在東西:把這些話說得更具體些,義就是指一種立法、衛法、守法的行動,是政治、社會的根本原理,也是道德的根本原理。更具體言之,它與遠古時代所謂的';禮';、';法';同類,與';刑';亦屬同類。';刑';不過指消極意義,禮不過指積極的意義,然而二者都同受';義';的制約。所以古代';義';每每和行為的';禮';、事物的';理';結合在一起,合稱';禮義';、';理義';、';道義';。這種';義';,在人類社會中,是任何成員都必須遵守的。也因此禮義并稱比仁義并稱早些。
郭沫若先生在早年似乎即對這類問題發生興趣。他在《先秦天道觀之發展》中,從';德';字的分析,見出正直、正義是道德觀念上最重要的內容。他分析';德';的字源,是在人群中從';直';、從';心';,是';人德';的表現。他根據《禮記?表記》上的話';夏道尊命......;殷人尊神......;周人尊禮';,又根據殷代卜辭(即甲骨文)上面,不見有德字;周代《尚書》和《詩經?大雅》,則有大量德字,推論周代開始,便已知重道德、重正直或正義,重';人定勝天';,因而';疑天';,';天命靡常';。這是很有價值的意見。
實際上,《尚書?洪范》就明白指出:';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無偏無陂,遵王之義';,可見正直或正義,很早就被列為';百德之主';了。
為了說明';義';的本義和在社會中的表現,還可用一些古代的可靠典籍的材料作證:
';惟天監下民,典厥義';(天只看人民是否注重義);
';武王......;不敢替厥義德';(武王......;不敢廢除文王那些義德);';三宅無義民';;
';罰蔽殷彝,用其義刑義殺,勿庸以次汝封';(依照殷朝的刑罰,宜判刑的,判刑;宜殺的,殺;切不可依你自己的想法來辦);
';王懋昭大德,建中于民,以義制事,以禮制心,垂裕後昆';(你如發揚大德,在人民中樹立標準:憑義辦事,憑禮治心,那就會流芳百世了)。
以上是講義的道德生活、社會生活中是不可抗拒的律則,';仁';可以少談,義則絕不可少談。以下講義與禮的關系。
';禮以行義';(行禮是為了行義);
';君義臣行,父慈子孝';(君王遵守義,臣民則遵守君王命令。父親慈愛,兒子守孝);
';詩書,義之府也';(《詩經》、《書經》所講的,主要是講';義';);
';奉義順,則謂之禮';(能遵守義,就是遵守禮)。
原來,禮的存在,就是為了推行';義';或';道義';。因此,無怪最古時期多將禮、義并稱。
中國古代講';義';,還有一特點,即并不反對利,而力爭義與利一致(這不僅是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管子的';倉廩實,則知禮義';也是如此),這一點常被後人忘記。例如:
';德義,利之本也。';
';大國制義,以為盟主。';
';義以建利。';
';言仁必及人,言義必及利。';
';民之有君,以治義也。義以生利,利以豐民。';
';為國者,利國之謂仁。';
從以上材料,我們不僅明白了,在道德思想領域上,義的觀念早于';仁';的觀念,而且知道了禮與義是表里關系,而且義與利,在最早并不分離。這和《尚書》中提到的';正德利用厚生';的觀念完全一致,這一點,推崇禮義的荀子講得清楚:
';故修禮者王......;故王者富民。';
';知夫為人主上者......;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故必將撞大鐘、擊鳴鼓、吹笙竽、彈琴瑟,以塞其耳,必將雕琢刻鏤,黼黻文章,以塞其目,必將島豢稻粱、五味芬芳,以塞其口,然後眾人徙。';
義道如此重利,所以能在社會上成為主要德行。維持了幾百年或千年。
但是,為什么後來卻被';仁';或';仁道';奪其主要地位呢?
想來,不外下面原因:首先,以';義';為主的道德潮流,太注重客觀的理則,忘記主觀意志的作用,後來,濫用';大義滅親';,人民難免不在背後叫冤或反對;其次,';義';在';利';的面前,顯得軟弱無力;再次,義或禮義,與政治、法律、宗教等,很難區別,尤其是在古代專制制度下,統治者自訂的法律或命令,也可作為聖旨、天命、道德規范,要人民遵守,這使人民常覺天命、道德常和他們作對,不能明抗,也要暗抗;再次,社會難免不變化,所謂鐵面無情的禮義準則,也往往有不適時宜,因而有不公正的時候,此時此地之禮義,未必合于彼時彼地之禮義,尤其是進入春秋戰國時期,孟子說:';世道衰微,邪說暴行有作;臣弒其君者有之,子弒其父者有之,孔子懼,作《春秋》。';荀子甚至更沉痛地稱這時期為';人妖橫行';。《史記?太史公自序》中也說:';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勝數。';在這種情形下,要分清公正、正義,確實是很困難的。
這造成禮、義相對化,自天子以至庶人,都以禮義為口號,爭說自己是正統,自己守禮法、很公正,他人所說,都是異端邪說暴行。再加以有權勢者狂呼';才行反時者死無赦';,這更使人對禮義之道有反感,不得不想法補救。
古代重仁,就是在這類社會狀況下提出的。我想,應該說這是';仁';的觀念出現的充足原因。前述周代重家族乃是必要原因。
孔孟的仁道,也是在這意義下出現的。
當然,將';仁';變為主德,也是經過長時期的奮斗的。第一步,是以仁列入';禮義利';,變為';親仁祥(利)義';。
第二步,變為';仁義祥';、';仁禮勇';、';武仁智';、';武智仁';。
第三步,變為';智仁勇';,這是孔子所依循的';三達德';。到這階段末期,才有孔子的';仁';論。同時,墨子、告子、中庸亦將仁義并言。
第四步,變為孟子的';仁義禮智';。再過些時日,義與利也不一致了,甚至相反了。
大抵,孔子孟子都曾見到仁義的不同和矛盾,《禮記?表記》上說:';子曰......;厚于仁者,薄于義,親而不尊;厚于義者,薄于仁,尊而不親。';又說:';子曰......;是故君子以義度為人,則難為人;以人(仁)望人,則賢者可知已矣。';後來,漢代董仲舒區別仁義,更進一步,認為';仁者愛人,義者正我';。這不僅明白把義推為客觀外力,而且是與';我';站在對立地位。無怪董仲舒接著說:';正其誼(義),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這是仁義分途,義利分家的表現。從此,儒家常以反功利主義的面貌出現。再後的儒者,包括宋代的朱熹之類學者,雖然用公利與私利之分來調和,認為他只反對私利,不反對公利,但是,人類實際生活中,在很多情況下,為公與為私,公利與私利,卻是很難分別的。
儒家就為此而高呼仁德至上。中國傳統道德,亦承繼這份遺產,將';仁';作為中國文化與道德的特點和中心。雖然後來的法家如韓非子之流,繼承荀子的禮,改為重';法';,主張人民';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同時保存禮義與利不對立的觀念,但他們除得到專制君主如秦始皇之類人的賞識外,人民對他們是不歡迎的。
但是,我們也要說,至少在道德觀念的開端問題上,中國和外國,特別是西方,盡管在表現上還有差異,但在根本原理上,中國并沒有走在一條特殊道路上。我們在東亞大談義與仁與利,他們在西亞、歐洲,也仍在大談義與仁與利。在歐美,進入20世紀,亦仍未放棄。所有以基督教為背景的學者,固然在談';仁愛';的道德哲學,而重現實的學者,也一直大談以義或公正為中心的各種功利主義倫理學。這一主要線索如不受注意,我要想對中西道德思想有一個徹底了解,恐怕是很難的。同時,不注意這個線索,恐怕也難于透徹理解西方現代倫理學。?
試將中國道德觀念的開端和外國道德觀念的開端,比較一下,便可明白。
外國道德觀念開端時的';義';';仁';
外國最古老的文化,大概都與大河流域有關,這和中國古文化,起源于黃河一樣?。
當然,河流未必是決定因素,但這些民族的文化理想,卻借河流得到了充分發展。人類,到底還是需要組成一個互相幫助、互相同情的社會,才能生存下去,有發展前途。為此,就必須有一個維持共同利益的有禮有義的原則,特別需要一個建立在正義或公正原則上的政治、道德秩序。古代外國,亦因此先出現正義的志愿,從而出現各種形式的';法';和文化。
關于外國古代文化,究竟是巴比倫在先,還是古埃及在先,可能有爭論,但是,我們卻可說,他們以及古印度、古希臘的文化所留下的資料都可證明,和中國最早著作中所表現的道德觀念和政治觀念,大致是相同的:都強調';正義';和';法';。中國最古的《尚書》有帝王的各種文誥的記載;較後的《禮記》有關于最古禮法的詳細記載;而巴比倫、埃及、印度、以色列和希臘,都有詳細的法典流傳至今。
在這里,我想強調:即古今中外,并不是先有禮與法,而後有道德上的';義';或';義道';,實際是先有人民或社會公認的道義,而後有一定的禮法或法典(這個';道';當然不是董仲舒所謂的';天不變,道亦不變';的道,而是人民要求的正義與道德規范)。有了這個了解,我們可知巴比倫和埃及等古國留下的法典?,就是他們的道德風氣的反映。
但是,我們還必須注意:這些古文化,既興盛了,後來又消滅了,這變化,確實與';義';德或';正義';德有關——;往古的法典,據今天我們看來,弊病是很多的,有很多地方是很野蠻的,例如';血族復仇';,不僅造成民族間爭戰不已,而且也使族內亦內亂,互相殘殺、互相傾軋,因此法律嚴,刑罰殘忍,令人不堪想象。這和中國古代禮法,亦類似。中國人曾為此付了重大代價,不得不從重義變為重仁,外國人在此,似乎也不能例外。
看看外國古代各種先進文化與道德的變化,也可增加我們對自己道德的開端的了解。
古埃及,所謂尼羅河文化,其出現大概比中國古文化,早約
1 000年。大約可算是人類最古的文化了。在公元前20世紀左右,從他們留下的考古材料(包括實物和文字紀錄)來看,可知他們崇拜的諸神中,有一位女神名Maat,其職責就相當于中國古代所謂的';義';或';正';、';中';、';平';。她是諸位含有道德意義的';神';中最主要的一個。實際,她是古代神話或宗教將人間的各種德行加以人格化或神化的結果。她是農神Osiris的女兒,手握一架天平,在人死後,衡量人的心是否公正。因此,西方人把Maat譯為主管justice(公正)、Truth(真實、真理)、Righteousness(公義)的神,或作為公正、義的化身。這是古埃及人民中流行的神話。
就古埃及的實際生活而言,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一位聖君,名Ptahotep,刻在墓上的遺言中就曾說:';公正或義,比任何其他事物都高';,';要堅持公義或真理';、';做事要正直';。?這同于中國古人重禮義,列義為主德。同時他又強調執行公正時,必備人格(Personality)或品格(Character),公正或義乃是一道德職責。
另外,金字塔銘文中有一貴族墓志銘上刻著:
我不說謊話,我是受父親親愛和母親贊賞的人,品質優良;
我向區域內饑餓的人,施舍面包,向赤身者施舍衣服......;我從沒有壓迫他們,霸占他們的財產,致使他們埋怨我。
這就是他們所謂的義或公正。由于他們的材料不全,我們無法判斷他們何時產生';義';的觀念,何時產生仁慈思想的材料,但根據美國的埃及學權威J. H. Breasted的斷定,埃及人在公元前20世紀左右,在道德觀念中,便已有責任感、良心感、人格感、仁慈感的存在;內心制裁或良心,讓他們最早進入良心時代(Age of Conscience)、品格時代(Age of Character);埃及人最先明白了義與仁、禮與義,都是主德,都可以并存,而且必須并存了。
從古埃及轉到古印度,他們的史料,比較詳細清楚些。他們的道德的開端,更給我們一些啟發。他們的佛祖釋迦牟尼,與孔子雖然差不多同時出現,但他們留下的材料,似乎比孔子留的還多。大約在公元前15世紀左右,雅利安民族征服了印度。印度本來是一個注重嚴格等級制度的社會,被征服後,更重等級與專制,所以,重君主,重集權,重國法、家法。為此,他們一定要維持一個堅強的法制系統和道德系統:因此,';法';、';道德';、';國王';,可說是三位一體。這種道德,不能不與';禮、法';相通。古印度人曾創造了一個詞,達摩(Dharma),其意義差不多就和中國古代的';義';、古埃及的Maat相同。他們也經過了一段注重等級制禮義的時期。
可以說,中國古人以重義為德之開端,和印度人重';達摩';為德之開端,其環境背景與其流弊,也無多大差別。因而後來都不得不轉為注重仁與慈,也十分相似。
孔子生于諸侯爭雄、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禮義蕩然無存之際;釋迦牟尼亦是處于十六國爭雄、互相爭戰時代,兼以政教時時沖突,人民困苦不堪,這使釋迦牟尼不得不用';去苦';與';行慈';為號召,將過去嚴厲專制的鐵面無情的';達摩';(法)改為慈悲的';達摩';。有如孔子將';大義滅親';之';直';,變為';父為子隱';、';子為父隱';之';直';。
在這里,佛祖與儒祖還有兩個相似之處,首先,他們都不明白講上帝或絕對,作為道德的最後根據,寧肯對上帝或';絕對';采取一種懷疑態度——;';六合之外,存而不論';。其次,孔子注重仁且智,佛祖也重慈悲與';悟';(人的錯誤與苦,都由于愚蔽)。在原始佛教的五誡或八誡上,他們對第一條不殺生,是作廣義的解釋:即對一切有生之物,皆要仁慈。因此,他們的教義或佛法,與其說是宗教教條或禮法,還不如說是一些重視自己人格的道德教規或規范;說它是宗教道德,還不如說它是道德宗教;說他們的最後目的——;涅——;在天上,還不如說涅就在人間,甚至就在人的心上。既然道或德是在現實中,在人心中,所以必須既用慈,又要用智;智與慈悲,并行不悖;人要去掉';苦';,也只有靠心中有慈悲,同時又用';智';來求其因,去其果。佛祖這些想法,近于孔子所謂的';智者不惑,仁者不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孟子所謂的';仁義禮智';,《中庸》所謂';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
我們未嘗不可說:釋迦牟尼的教義,所代表的道德潮流,就如孔孟用仁代替義的首要地位。孔孟用仁義支持禮義(或理義或道義)是一種思想革命,是對當時禮義道德淪亡的挽救。原始佛教或佛祖,似亦有這意思。
還有,中國在漢武帝時,在董仲舒(前197—前104)的倡議下,儒學得到獨尊地位,印度佛學,在差不多同時也被雄才大略的阿育王(在位期為前273—前232)';定于一尊';,與統治者合流。只因與政治力量合流,這種道德思想不論在中國或在印度,便不能不因政治變化而變化。漢代以後,阿育王以後,儒佛俱由盛極變弱變衰。但是中國在宋代,究竟還有新儒家承繼,';為往聖繼絕學';;至于印度佛學,後來經回教民族的侵入,終于變成東南亞的流亡宗教。
不僅東方如此,在西方也同樣可見中外道德觀念相同的開端與變化。
西方所謂猶太教、基督教、希臘文化,似相異,實乃一貫。古希臘文化與道德,若沒有猶太教、基督教來補救,本身也難于發展。三者合在一起,可見其全。猶太教的聖經《舊約》很清楚地告訴我們:關于他們的道德觀念在開端時的狀況。
《舊約》中的';摩西十誡';,基本上是道德戒條,前四條(只拜摩西不拜偶像、不許亂用神名,要守安息日),似屬宗教,實是為道德樹立至高無上的基礎和權威,正如後人把這基礎不放在';上帝';上,而力求放在宇宙自然律或歷史規律上一樣。原來他們信神,信神之子摩西,就是要人們相信道德原理或戒條就是至高無上的';理';或';道';,或上帝。要我們相信義或公正,就是要我們有正義感,能尊重十誡、維護十誡,能秉公辦事,誠懇過生活,這就是人類最高的美德。他們所謂的道義或正義感,具體化有下列內容:
';不可欺負外地來的人,因為你們從前在埃及也是作寄居的,應該體會寄居的滋味';;
';在訴訟庭上,不可因一方窮而放棄公正(或義)';;
';遇見仇人的驢,因背馱過重倒在路邊,你切不可袖手不理,你應該幫助驢的主人,一同抬開重馱';;
';你不可欺壓剝削別人,也不可拖延到第二天才給你的雇工發工資';;
';不可對你的同胞懷恨在心,圖謀報復;總要愛人如己';;
除上列話外,他們還有更積極而又深入的言辭:
';掌權的人,你們果真行公義嗎?你們的判決是公正的嗎?不!你們一心作惡,在地上不斷施行暴虐。';(《詩篇》,58:1,2)
';那些玩弄法律、掩飾惡行的可惡官僚,豈能和他相交?他們互相勾結、謀害好人,置無辜的人于死地。';(同上書,94:21)
';聽見窮人哀聲求助而無動于衷的人,到自己發出哀求時,也必定無回應。';(《箴言》,21:13)
';你們這些壞透了的人啊!你們把所謂‘公正’強加于窮人和受壓迫的人身上;所謂正義和公平,對你們來說是毫無意義。';(《阿摩司書》,5:7)
';神又傳話給撒迦利亞:我吩咐你們的祖先要執行公平正義,彼此以仁愛相待。不可壓迫孤兒寡婦、外方人和窮人;更不可心懷不軌,謀害他人。';(《撒迦利亞書》,7:8-10)
由此可見:古代西方人在重';義';的情況下所產生的正義感、道德感,并不落在我們的古人後面。但是,總而言之,不論是西方古人,還是中國古人,在最早的年代,當道德觀念萌芽、開端時,都是以義或正義為主德。不僅以色列人如此,古希臘古羅馬亦如此。
古希臘人和中國、古埃及、古印度,都同樣以最尊重';義';或正義為開端。他們大多數人都信仰多神或自然神,并以';義';或';正義';神為眾神中最莊嚴的神,她是天神第二妻子Themis生的二女兒Dike,隨時在天神的左右。她主管';義';或';正義';。希臘人形容這位女神,和古埃及的正義神Maat一樣,隨時手執天平,衡量人間的是非善惡。古希臘人也崇敬愛神,但愛神只管私人事,不涉公事。這也表明:在他們心中,正義比仁愛更重要,正義是人類社會賴以有秩序(包括道德秩序)的基礎。
這在他們留下的著作中,最清楚。他們最早的著作,一是荷馬史詩,一是赫西俄德的《工作與時日》。在後一著作中,講的多是希臘人民勞動的故事,也最能表現古代希臘人的道德觀念。其中講:天神宙斯把';正義';這個最佳禮品送給人類,任何人只要知道正義,并且伸張正義,那么,無所不見的天神就會給他幸福。還說,有生之類,沒有正義,便會互相吞食。如能公正待人對事,城邦就會繁榮,人民會富庶,安居樂業。這些都是希臘民間人民對正義的企望,也是他們的道德理想。這大約是反映古希臘在公元前8世紀時的道德風尚。
此外,梭倫是古希臘雅典的立法家,他用他的公正觀點,替雅典制定了一部令平民比較滿意的憲法(大約在公元前574年),成為此後古雅典城邦的國家和人民,都共同以正義為治國和立身處世的標準。他說:';我制定法律,無貴無賤,一視同仁,直道而行,人人各得其所。';這和中國《尚書》中許多帝王的誥文,毫無區別。
這種正義的意義,也是後來哲學家文學家所表現的意義。可以說,整個古希臘時期,甚至古羅馬時期,也沒有誰不將正義作為政治、道德的中心和最高標準。也因此在古代全希臘人中正義成為';百德之總';,四主德中之最主德(四主德指正義、勇敢、智慧、自制)。
蘇格拉底是極重道德的人,正義觀念還使他為了不破壞法的至高地位,寧愿飲毒而死;他的學生柏拉圖為了對付智者派對正義的攻擊,不惜寫作《理想國》,證明正義對個人對國家,均同樣為和平生活、快樂生活、道德生活的來源與標準,正義與利益不可分;到了亞里士多德,雖然將政治與道德分開來研究,但道德仍重在正義。不過,他也重視';友愛';在道德上的價值,他似乎也知道道德不能僅恃正義,特別是正義與不正義的界限并不分明,就像在中國古代常常說';春秋無義戰';,戰時每一方都說他是為正義而戰——;原來正義也并不是絕對原則。
還有,古羅馬有一位政治家兼倫理學家西塞羅(Cicero,前106—前43),繼承并發展希臘文化,還著了一本書《論道義》(De officiis),全書以';義務';或';正義';為中心,主要是';義利之辨';。堅信正義與利,并無矛盾;利,不問公利或私利,皆與正義不矛盾;如有矛盾,那也只是表面如此;在西塞羅看來,';凡不‘義’的事情,絕不能有‘利’:惡人即使得利,也不是真正的利益,更不會有永久的,真正的快樂。';因此,義利不悖。
西塞羅還分';利己';為三種。一是利己損人,這不可取;二是利己、但不損人,這卻不可貴;三是利己益人,這可推行。因為這是友誼的需要。但如果在第三種意義上再推廣,那就將要重仁了。但西塞羅的道德感,也還沒有脫離正義的力量,未曾發展到最後。
這說明西方由';義';逐漸接近';仁';了。耶穌因此呼喚:';仁愛';、';慈愛';,這聲音在古希臘古羅馬的世界中,本來已有基礎。他們的史料較齊全,所以比我們中國古代由古代重禮義轉為重仁義的過程,記載得較清楚,也值得我們借鑒。
耶穌出現後,';仁愛';也隨之變為西方人們道德生活中的重要因素了。他們在希臘四主德之上,增加了三德,即信心(Faith)、仁心(Charity)、祈望心(Hope),其中主要是仁心,即人類最大的主德,是仁與義。耶穌還將《舊約》中的摩西十誡,簡化為兩條:愛上帝和愛人。這算把他們的宗教教義講清楚了,也把道德的根本要義講清楚了。後來,聖保羅傳教,便著重講這點。看來,西方從此便受滾滾而來的';仁愛';思潮的沖洗,';義道';屈服于';仁';道了。他們說:
';如果我沒有愛心,我不過是吵鬧的鑼鼓聲而已。即使我有先知講道的能力,淵博的知識......;如果沒有愛,就算不得有什么價值。如果我傾家蕩產以救窮人,甚至舍身被焚,倘若心中無愛,也不算有益于人。愛是經久的忍耐,是仁慈。愛是不嫉妒,不自夸,不狂妄,不做可恥的事,不謀自己的利益......;不喜歡不義的事,只喜歡真理';。
這種倫理思潮,使客觀的、不自覺的';義';(Righteousness)公正變為了自覺的愛心或仁心;即不僅要注重律法,還要重精神、重良心、重基督了,用中國話,這就是';求諸己';,';返身而誠';。比起西歐來,中國確較先注重仁愛(注重講';仁義';)。但這只證明我們的文化和道德的開端,比西歐早,并不能表明中西的道德的開端或初期發展有什么不同。
總?結
所以,我們想從上面的比較,得出結論:不論中國或外國社會,用以維持社會生活和制度的道德現象與道德觀念,在其起源與開端上,在根本原理上,大體是一致的。中國傳統注重禮義或仁義(或稱以禮義或仁義為';百德之主';),外國傳統,也照樣注重禮義或仁義(或稱之為';主德';)。中國傳統,因義德產生流弊,所以濟之以仁德,外國亦然。以後,中外道德觀念的發展,因時因地境況不同,在表現上確有差異,甚至有巨大差異,但總的方向,還是相同的。這保證了世界文化的趨同性,也使文化的差異性,最後有著落。中國人講';理一分殊';,外國人講共相殊相(普遍與特殊),其意義,亦在此。
對未來,我們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包括道德思想的發展史,在互相往來頻繁的時代,總是愈來愈趨于同,絕不是愈趨于異。人類文化,包括道德思想和道德現象,對于人類全體或民族全體而言,可以在異中作出貢獻,也可以在同中作出貢獻。二者并不矛盾。反之,狹隘的民族主義和狹隘的國際主義,都同樣對人類、對民族、對每個人有害。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見到任何其他民族,對別人或對自己有貢獻時,都不得不拍手稱贊的原因。同時,也是我們看到任何民族的民間文學藝術都會發生濃厚興趣的原因。我們要對各種文化道德作比較研究,既要求異,也要求同,求同,并不妨礙愛國主義,更不是想要抹掉差異。當然,差異或特殊性也很重要。有些優秀文化,也常常出自某種文化的特殊性,但是若無向普遍性的努力,恐怕我們在今天也難于擺脫古代的';殺戰俘';、';殺無辜';、';殺異己';這類狹隘民族主義和專制集權主義的局面。實際,古今中外,一致要重仁、重愛、重慈,也不外是力求擺脫這類偏枯與狹窄的局面。
【注釋】
A 20世紀上半期,由于G. E. Moore主張';善';(the Good)不能下定義,有些學者如Prichard,Ross認為義或正當(the right)也不能下定義,只可憑直覺,知其為自明的或無可爭辯的概念,并把善與義視為二事,';善';從屬于';義';或';公正';。有人依據其方法稱之為直覺主義者,也有人根據其內容稱之為道義學派,流傳甚廣。20世紀後半期出現的Rawls,其名著便是此派思想的發展。今日西方流行的種種新功利主義,亦仍順此潮流。至于注重';仁愛';道德的學派,多屬于基督教信仰者,在人民中有大量的追隨者,他們一直是和道義學派或功利主義站在對立地位的。兩大潮流的對立,頗似中國的儒法對立(但西方的重義或公正學派,雖重義利,卻并不反對仁愛,只說';仁';附屬于';義';)。
b古埃及文化,依賴尼羅河;巴比倫文化,依賴底格里斯—幼發拉底河;古印度文化,依賴恒河與印度河;古以色列(猶太)文化,和約旦河有關。
c巴比倫的';烏爾姆法典';(約公元前2100年)和';漢謨拉比法典';(約公元前1750年);古埃及的';埃及法(法老法)';(約公元前3000年),古印度的';摩奴法典';(約公元前1100年),以色列的《舊約》,';摩西五經';(約公元前1000年)。
d J. H. Breasted:The Dawn of Conscience(1993)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9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