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張庚自選集(簡體書)
滿額折

張庚自選集(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張庚自選集》:中國文聯晚霞文庫。《張庚自選集》主要講述張庚的生平事跡。張庚,1911年1月22日出生于湖南長沙姚姓世家,起名姚禹玄。1926年畢業于長沙楚怡學校。1927年初進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參加了反擊軍閥夏斗寅的戰斗。1927年7月-1931年夏考入上海勞動大學社會學系,學習并組織學校戲劇活動。1931年秋-1933年夏赴湖北組織左翼劇聯武漢分盟,任宣傳部長,編輯機關刊物《煤坑》。1933年7月-12月為躲避國民黨通緝到福建泉州黎明學園教書。1934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作者簡介

張庚簡歷
1911年1月22日出生于湖南長沙姚姓世家,起名姚禹玄。
1926年畢業于長沙楚怡學校。
1927年初進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參加了反擊軍閥夏斗寅的戰斗。
1927年7月-1931年夏考入上海勞動大學社會學系,學習并組織學校戲劇活動。
1931年秋-1933年夏赴湖北組織左翼劇聯武漢分盟,任宣傳部長,編輯機關刊物《煤坑》。
1933年7月-12月為躲避國民黨通緝到福建泉州黎明學園教書。
1934年在上海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4年-1937年7月任上海左翼劇聯宣傳常委,此時將筆名張庚用作正式名字,編輯《生活知識》、《新知識》、《新學識》雜志,創作話劇劇本《秋陽》、《愛與恨》,參加創作劇本《漢奸的子孫》、《洋白糖》、《我們的故鄉》、《咸魚主義》、《保衛盧溝橋》等,出版我國第一部《戲劇概論》(商務印書館1936年版)。
1937年8月-1938年初組織蟻社流動演劇隊赴蘇、浙、鄂進行抗日宣傳。
1938年2月-1945年末赴延安,任魯迅藝術學院戲劇系主任,參加“延安文藝座談會”,組織領導歌劇《白毛女》的創作和演出,創作劇本《異國之秋》,出版《戲劇藝術引論》。
1946年春-1949年5月赴哈爾濱、佳木斯、大連、瓦房店等地,後到沈陽籌建東北魯藝,任東北魯迅藝術學院副院長,創作劇本《永安屯翻身》,出版《戲劇簡論》,編選《秧歌劇選集》(共三卷)。1949年6月-1953年初赴北京參加中華全國文藝工作者代表大會,選為全國委員和中華全國戲劇工作者協會副主席,籌建中央戲劇學院并任副院長,發表《話劇運動史初稿》和《50年來劇運大事編年》。1953年2月-1966年任中國戲曲研究院副院長、中國戲曲學院院長、《戲劇報》主編。1979年-2003年9月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副院長,文化部藝術科學規劃領導小組副組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屆學科評議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六、七屆全國委員會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名譽主席被國務院批準為文化部首批做出突出貢獻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出版《張庚戲劇論文集》(1949-1958)卷和《張庚戲劇論文集》(1959-1965)卷、《戲曲藝術論》,主編《中國戲曲通史》、《中國戲曲通論》、《中國戲曲志》、《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曲藝卷》、《當代中國戲曲》等,多次獲得全國性理論論著獎和圖書獎。

名人/編輯推薦

《張庚自選集》由中國戲劇出版社出版。

目次

中國舞臺劇的現階段
——業余劇人的技術的批判
洪深與《農村三部曲》
1936年的戲劇
——活時代的活紀錄
話劇民族化與舊劇現代化
魯藝工作團對于秧歌劇的一些經驗
秧歌與新歌劇
——技術上的若干問題
解放區的戲劇
——第一屆中華全國文學藝術工作者代表大會的發言
新歌劇——從秧歌劇的基礎上提高一步
談《蝴蝶杯》里的精華與糟粕
——在第一屆戲曲演員講習會上的專題報告
《秦香蓮》的人民性
——在第一屆戲曲演員講習會上的專題報告
正確地理解傳統戲曲劇目的思想意義
——在第一次全國戲曲劇目會議上的專題報告
半個世紀的戰斗經歷
——中國話劇運動史的一個輪廓
試論戲曲的藝術規律
論新戲曲的內容和形式
——在戲曲表現現代生活座談會上的發言
桂林山水
——兼談自然美
用全身心演戲的藝術家——周信芳
關于劇詩
一代宗匠
——重讀梅蘭芳同志遺著的感想
再談劇詩
——在第一期話劇作者學習創作研究會上的發言
古為今用——歷史劇的靈魂
戲曲的起源
戲曲的形成
論社會主義新時期的戲曲劇目工作
——在第四次文代會上的發言
北雜劇聲腔的形成和衰落
近代戲曲聲腔研究方法管見
——在全國梆子聲腔劇種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中國戲曲
中國戲曲的美學特點
——在全國中青年戲曲作者讀書會上的講話
關于新編古代戲的幾個問題
——在四省戲劇創作座談會上的講話
戲曲規律與戲曲創新
在全國戲劇美學學術討論會上的發言
中國戲曲與中國社會
戲曲美學三題
關于藝術研究的體系
——在全國藝術研究工作座談會上的發言
戲曲現代化的歷程
——紀念徽班進京二百年
中國戲曲在農村的發展以及它與宗教的關系
——在戲曲研究所的講話
我和戲劇
編後記

書摘/試閱

中國舞臺劇的現階段
業余劇人的技術的批判
沒有任何文化可以不接受遺產而能發榮滋長成為一種高級結晶,戲劇也不能例外。
十多年來,從西洋輸入中國的“新文化”,差不多從各方面得到了成果,但在戲劇上卻是剛剛相反,不僅僅說舞臺和技術方面的修養進步極遲,就是在劇作方面也沒有產生出可以比擬于小說詩歌的美好篇章來。這原因,我們不能不說,前期的戲劇運動完全沒有注目到遺產的接收問題之故。
前期的劇運我沒有指得很遠,那差不多是專指南國社而言。那時的戲劇,我們幾乎可以說,是一種野生藝術,用不著特殊訓練和教養,只要有情感就可以在舞臺上獲得相當的成功。從那時的上演目錄上看就可知道他們是自己在舞臺上現身說法的。他們也許沒有明白地否定技巧,但事實上他們以為如果能在上臺之前設法誘導出演員的真情感,這次演出的一切技巧問題通通可以解決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