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到全世界去賺錢(簡體書)
滿額折

到全世界去賺錢(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到全世界去賺錢》內容簡介:在德國當農場主,到越南投資炒股,在加拿大開連鎖超市,在硅谷創業奮斗……這是幾十位走出國門的普通中國人在世界各地不畏艱難、努力發揮自己聰明才智創造財富并獲得成功的故事。“走出去,賺全世界的錢”是他們共同的信念,他們是溝通中國與世界經濟的紐帶和橋梁。他們的成長經歷和成功故事比比爾?蓋茨、李嘉誠的故事更值得我們參照學習。

作者簡介

程麗,畢業于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專業,研究生學歷。現供職于北京某研究機構,從事企業品牌文化研究。已編著出版數部作品,并廣受讀者好評。

名人/編輯推薦

《到全世界去賺錢》是第一本反映當代普通中國人國外淘金創富的勵志讀物。普通人的真實故事,比李嘉誠、比爾?蓋茨的故事更值得我們參考學習。神秘刺激的異國淘金故事,激情飛揚的財富夢想。第一本反映當代普通中國人國外淘金創富的勵志讀物。

前言
經過一百多年來兩次移民大潮的沖擊和磨合,海外華人的群體逐漸演變形成了今天在世界各地全面分布、相對集中的格局。第一次大移民潮發生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外移人口主要是勞工,他們多數是來自中國閩粵一帶的貧苦農民和小手工業者,文化程度很低,許多人目不識丁;規模相對較小的第二次華人移民潮發生在近30年內,由當代的中國海外新移民或海外移民的第二代和第三代組成,他們一般擁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和現代科學知識。由于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第二次移民潮導致更多的人才流向發達國家。
回顧歷史,血淚承載著辛酸和屈辱,華僑在國外雖有“工良價廉”之稱,可是難免“礦場見逐,路成見棄”的慘痛。數百年來,華僑有恥辱、血淚,也有歡笑,在生活上甜酸苦辣兼而有之。中國人移居海外受種族歧視,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及程度上的差異。1740年荷蘭殖民者在巴達維亞制造種族矛盾,借端肇事,屠殺了近萬名無辜華僑,鮮血染紅了河水,史稱“紅溪慘案”。 美國的排華,可分為三個時期:1868年至1880年是美排華成熟期;1880年至1904年是美國以國家權力從事排華法案的原則時期;1904年至1941年,太平洋戰爭發生,是排華律例解釋時期。
加拿大在1885年太平洋鐵路建成後,因勞力過剩,加國政府即頒布稅法案,華人入境須繳納人頭稅。1913年竟完全禁止華人入境。澳洲自1901年成立聯邦政府之後,在“亞洲人搶走澳洲人的工作”的思想指導下,正式宣布實行“白澳政府”,禁止有色人種入境,并限制有色人的權利。墨西哥在1911年發生了惡性排華“萊苑慘案”事件,殺害華僑303人。如此種種,無不承載著華人華僑早年異鄉生活的苦難和血淚。
盡管華僑以冒險、勤勞、節儉、智慧、誠實、團結合作的精神而著稱,但他們在僑居國的社會地位還是極其低下。美國人竟以“華人穢污、不能婦化”而鄙視,即使為居留地賣命獻身也得不到社會尊重。美國太平洋鐵路建筑時,萬名華工冒著山崖瘴癘而辛勞,作出極大貢獻。可是當東西兩段接軌,于1869年舉行慶祝典禮時,卻不準華工參加慶典。在英屬非洲殖民地,華僑“只是與驢子同履車道,可以牽犬隨行,但不能與華民同路”。
世事變遷,奮斗贏得地位和尊嚴。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中國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民眾生活顯著改善,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中國統一大業取得歷史性進展,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不斷提高。在這個過程中,華僑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們在國外的社會地位也隨著我國的強盛而逐步提高,受到所在國的尊重和認可。
中國改革開放以前,能夠進入國際高科技領域的華僑華人屈指可數,他們主要以小規模的商販活動為生。改革開放以後,大量的留學人員奔赴海外,特別是發達國家,從而使海外華僑華人的結構發生了極大的變化,知識型海外華僑華人的比例迅速攀升。政治上開始被主流社會接納,在參政方面,華人的地位也有所提高。
如今華僑華人在世界科學領域取得的成就已經得到公認,他們在各個領域挑戰科學的極限,顯現出耀眼的光芒。有關統計表明,截止2001年已有300多名華裔科學家在美國太空總署工作,他們與各國優秀科學家相處融洽,成就顯赫。在海外的中國留學生約有40多萬人,除去在校生10萬人之外,約有70%留在海外成了新移民。他們大多在發達國家立足,主要靠智力生存和發展,多數是適應知識經濟發展需要的緊缺人才。他們中間有一部分在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工作,其中多數人已經在學術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在世界各大頂級實驗室中幾乎都有華人的身影;還有一部分在高新技術企業、金融業、咨詢業工作,并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
人們通常把早期海外華人的經濟活動稱為依靠“三把刀”,即理發刀、裁剪刀和菜刀。近一二十年到歐美的非投資性或非高知識背景型的華人,大部分賴以謀生的經濟活動仍是小型商販。在東南亞國家,以經營雜貨店為主;在歐、美、日等國家,則是以餐飲業為主。但是,從整體來看,今天海外華商的經營情況已大大超過了上一代華商。除了范圍深廣的商品貿易,歐洲華人開始以新的經營理念,從事諸如保險、金融、房地產、電腦、旅行社、金銀首飾、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朝陽產業,以更快地提升其經濟水平。20世紀80年代以後,一些具有高知背景的華人,或實力雄厚的東南亞國家、地區華商的第二代,開始在美國、加拿大、英國、新加坡、泰國等地開辦高科技產業。美國華人的高科技產業主要遍及電子及電器制造業、生物科技及制藥工業、稀有金屬冶煉及制造工業、石油化工等領域。
老一代華僑華人往往有葉落歸根的傳統情結,而近幾十年移居海外的華人以及在當地成長起來的第二、第三代華人,大多擁有高學歷、高學位,這批知識層次高、專業實力強的華人,無論在從事職業、社會地位和企業經營方面,都在逐漸取代老一代華僑華人。他們積極融入當地社會,落地生根。
這些華人一方面積極參與慈善公益事業,回饋當地社會,另一方面踴躍參政議政,曾經痛苦的挫折和教訓使海外華人逐漸認識到,不參政已經影響到華人的生計,必須在政壇上發出華人的聲音。
十九歲英國華人青年張敬龍主動參加2009年歐洲議員的競選,此舉再次喚醒了歐洲華人參政的意識。而在美國,華人參政早已邁出了堅實的步伐。2009年在奧巴馬政府中任職的華人,除了兩位華裔部長,還有一位白宮內閣秘書、一位白宮公共聯絡辦公室主任、兩位國會眾議員,地方政府官員及議員,而議員數量更多。對于所在國來講,華人參政不但能更好地維護華人的利益,而且推動著所在國的民主進程,并有利于完善立法與政策的制定。
與此同時,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在世界的影響力愈強,一些既熟悉所在國情況,又熟悉中國文化的海外華僑華人,逐漸成為兩國交流的民間大使。他們期盼所在國與中國保持友好的關系,愿意為所在國與中國的交往與合作貢獻力量。海外華僑華人的奮斗、貢獻,使其不僅成為中國建設的有力推動者,更是全世界共同的財富。
編者

目次

第一章 美國篇
在IT業聖地奮斗,創造硅谷華人神話的英雄們
“信息王”硅谷傳奇發跡之路:王維嘉
享受創業激情的清華學子:楊鐳
從洗碗工到華爾街的翹楚:唐偉
YouTube創辦人之一:陳士駿
網上賣鞋年銷八億美元的小伙:謝家華

第二章 加拿大篇
掘金華人市場,亞洲超市利益鏈:李安邦
美麗女孩兩百元追夢記:Joyce Cajucom
連鎖店“達人”:彭懷德

第三章 英國篇
最成功的華人企業家:葉氏三兄弟
創辦最大華人旅行社:趙丕侃

第四章 法國篇
夫唱婦隨同創業——華僑華人會副主席陳繼光及其夫人
將猶太人擠出商圈,溫州商人在巴黎創業
華人家族企業的成功之道:陳氏兄弟

第五章 德國篇
做“農場主”的中國女人:趙麗
房地產業的華人精英
博士夫妻的創業之路:陳鐵龍與妻子汪晶晶

第六章 意大利篇
發現“新大陸”:趙昌琴
扎根廚師界的浙商:沈為群
房地產界闖出艷陽天:蔣孟冰

第七章 澳大利亞篇
27歲的打工皇帝:方杰
樂善好施的華人企業家:魏基成
中國“臭豆腐”傾倒澳洲人:唐琳

第八章 新西蘭篇
敢于賺洋錢的華人:林昌明
首位獲英女王勛章的華人:蔡林南

第九章 西班牙篇
溫商西班牙20年創業歷程
80後華人女孩海外創業也精彩
巴塞羅那華人餐飲業別開生面

第十章 巴西篇
華商巨擘:畢務國
沒有中國的發展就沒有我們的發展:何行
提包貨郎?餐館老板?箱包大王:尹霄敏

第十一章 阿根廷篇
跨越文化鴻溝的女性:趙曉宇
從農民到超市業巨子:黃恒昌

第十二章 日本篇
80後華人創業的光與影:衡德凱、瞿史偉
美容界創業華人之首:王曉東
創造財富神話的溫州人:吳曉斌
創業13年,身價16億的江蘇小伙:嚴浩
通過加盟走上創業道路:王震

第十三章 泰國篇
“中央洋行”集團總裁:鄭有英
華人巨富低調發家:嚴彬
房地產巨子:歐宗清

第十四章 馬來西亞篇
從成功到卓越的非凡歷程:張裕民
商業巨子:拿督馮振軒
憑借執著和愛心闖天下:祝清坤
風雨鴻鵠:拿督邢福鑫

第十五章 印尼篇
世界華人第一大富豪:“紅頂商人”林紹良
把彩色玻璃裝進文萊王宮:葉晟源
華商領袖:陳大江

第十六章 越南篇
乳膠產品第一人:陳志良
創業拼出新天地的南寧小伙:歐奎
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
華商感悟投資機會

書摘/試閱

30年前,美國硅谷對于中國人來說,還是一個讓人望塵莫及的地方。正如居住在硅谷小鎮佛利蒙的中式快餐店老板娘所說,1982年,她剛從香港移民聖何塞時,大街上幾乎一個月都見不到一個中國人。如今卻有人開玩笑地說:“如果你想混進硅谷的大公司,你就說你找David李、Michael陳、Anne周就幾乎肯定可以找到人,當然這些人可能來自臺灣、香港,但更多的可能來自中國大陸,而他們幾乎清一色都是清華、中科大等著名理工學院的電腦尖午。”
硅谷著名的華人企業ESS副總裁陳建璋說,在硅谷,幾乎每家公司研發部門的華人目前都超過了10%。他們公司更多,員工中有近70%是華人,其中曾在北京清華大學就讀過的就有50多人。在他們公司的食堂你可以看到一幅奇景:身前身後幾乎全是華人,聽到的全是中國話,恍如置身國內一家高科技公司。留學生的情況更是如此。兩個在德克薩斯大學就讀的華人電腦博士說,在他們班70%是國外學生,這70%幾乎全是中國和印度的學生。在美國學電腦專業的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年薪也較高,難怪這些中國的電腦尖子對此趨之若鶩。
中國學生基礎扎實,學習又用功,成績普遍優秀,因此也就頗受硅谷的大小公司歡迎,硅谷甚至有此笑談:“看你的公司成功與否,就得看你們研發部門有多少中國人和印度人。”
在硅谷創業成功的華人科學家中,當然要首推楊致遠。1995年,他與友人創辦的“雅虎”已成為網友們搜尋各項資訊最受歡迎的網站。目前楊致遠的個人身價也多達80億美元。此外,在評選揭曉的1999年度硅谷“十大風云人物”中,華人就占了4位,他們是陳宏、陳丕宏、李廣益、段曉雷。這4位華人創業英雄曾經都是留學美國的莘莘學子,如今已成為新華人富翁的代表。
陳宏:新千年最閃亮新星.
20世紀90年代初,當時的雅虎尚不為人所知,陳宏就在硅谷創辦了一家網絡服務公司Aimnet,從而成為互聯網產業最早的開拓者之一。19941年,他又創辦了環球國際漫游聯網公司(GRIC)。該公司1999年在納斯達克上市,陳宏也因此成為第一位來自中國大陸卻在美國成功上市的電子商務商家。迄今為止,他的公司市值已經超過十億美元。2000年年初,陳宏被美國《電腦世界雜志》評為“新千年最閃亮新星”。陳宏出生在西安,初中畢業後自學半年就考入西北交通大學電腦系。1985年,19歲的陳宏赴美攻讀博士,畢業後在一家跨國大公司供職。陳宏的創業也緣自一次偶然的經歷。一次,他到亞洲某國出差,閑來無事就在酒店房間里上網,蝸牛般的上網速度及昂貴的國際長途電話費使他深受觸動,能不能發明一種東西來改變這種現狀呢?于是頭腦中一個偌大的商機意識逐漸形成了。他提出“虛擬網絡”這一概念,其目的就是整合全球的網絡電話網,將其變成一個統一的網絡,為客戶提供各種各樣的互聯通道并且速度超快。
陳宏早先創辦的Alinnet公司成立僅3年,就成為加州第三大網絡服務提供商(ISP),發展了6000多個注冊會員、300多家公司會員。隨著全美一家家網絡服務提供商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陳宏毅然決定把公司賣掉,轉而開辟新領域——國際漫游聯網公司,并且僅用了一年的時間,他的公司就在國際同行業中嶄露頭角,兩年後就在國際上處于領導地位。
李廣益:要做就做最好的
1999年6月17日,世界著名的思科公司以4.7億美元并購了傳媒譯碼公司。此次并購,創下了迄今為止并購未上市公司的最高價紀錄,使傳媒譯碼公司創辦人兼首席執行官李廣益身價一下子翻了16倍,成為新華人富翁的佼佼者。
李廣益的第一次創業是在1987年。他僅僅依靠四處籌集的一百萬美元就創辦了Digieom系統公司。七年後,公司被新加坡創新公司以四千萬美元收購,初戰大功告成。1998年,李廣益開始了第二次創業,成立了傳媒譯碼通訊公司,并研發出市場前景廣闊的產品。這種產品能接受語言、影像、資料及圖形等不同形式的信號,其作用在網絡通訊業中也是必不可少的。美國著名的風險投資基金——洛克菲勒基金就曾主動找上門來,美國第一創投公司也愿意加入,由此該公司聲名鵲起。
近兩年,李廣益的公司被權威機構評為“全美最耀眼的九家初創公司”。從公司初創到開發產品,再到被思科公司兼并,前後只用了15個月時間而投資人卻得到5倍的回報,全公司66名員工,平均每人獲得700萬美元的回報。李廣益在自己成為億萬富翁的同時,也使他的員工們都成了百萬富翁。他常說:“要做,就做最好的”,這句話已成為他創業的座右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