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簡體書)
滿額折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  價:NT$ 150 元
優惠價:8713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內容簡介:科學對這個世界發生了什麼在尋找著原因,并試圖去解釋維系生命的機理,而卡巴拉科學則解釋生命為什麼存在,解釋生命存在的意義和目的。身為一個卡巴拉學家同時又是科學家的邁克爾萊特曼博士,在他的這本《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書中,通過在量子物理科學和卡巴拉科學之間進行的一場精彩的對話,將科學和精神完美地結合了起來,從而向我們開啟了一門真正的科學,一門接手量子物理等科學的,有關生命意義和宇宙創造的奧秘的終極科學的大門。
正像書中一段量子物理學家的對話所說:最重要的事實是,量子理論使它自己很清楚地知道,科學的能力是有限的,科學發現了這個邊界的存在,并同時指出在邊界的另一邊存在有“某種別的東西”。……量子理論明確指出科學可以達到這個極限并證明它的存在,但量子理論還指出科學對于邊界那邊有什麼卻說不出來。這不是普通科學所能發現的,在這一點上,科學承認其本身的局限性。”
那麼,科學發現了那個邊界,沒有辦法突破那個邊界,卡巴拉又是如何突破的呢?在那個邊界之外能看到什麼呢?想知道嗎?真理就在等著你來探尋。
幾千年以來,卡巴拉學家就一直寫道:這個世界是由分離的個體存在構成的一個單一的現實。今天,身處科學最前沿的量子物理學得出了一個非常相似的結論,也就是:在物質的最根本的層面,我們和這個宇宙的一切都是一。科學證明了對現實的觀察結果受到觀察者的影響。也就是說,一切的觀察結果都是主觀的。但卡巴拉告訴我們更多:甚至這個現實的創造者也只存在于觀察者之中。也就是說,創造者就在我們心中,它不存在于其他任何地方。當我們死亡時,創造者也跟著走了。
這些令人震驚和難以置信的概念,在《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中還有更多更富有說服力的闡述,即使那些不懂卡巴拉或量子物理科學的人們也能輕松地明白。所以,如果你對諸如為什麼你會出生在這個世界?生命的意義是什麼?你怎樣做才能獲得更多快樂?為什麼人類發展到今天,危機災難越來越頻繁地發生?人類的明天在哪里?等等這樣的問題,哪怕有一丁點的好奇的話,這書正好適合你。
你會發現現代科學的“終點”就是卡巴拉科學的“起點”,而這一科學為了這一天的到來,已經被精心隱藏并準備了幾千年,為的就是你今天拿起《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啟示這一隱藏的智慧,準備好了解你自己,了解生命和宇宙進化背後真正的奧秘。

作者簡介

作者:(以色列)邁克爾?萊特曼 譯者:周友恒

邁克爾?萊特曼博士,卡巴拉學者,Bnei Baruch卡巴拉教育研究中心的創始人及主席。他于俄國科學院的莫斯科哲學學會獲得其哲學和卡巴拉博士學位,并于聖彼得堡州工藝大學的生物醫學控制論系獲得生物控制論碩士學位。除了作為一位科學家及一位研究者之外,在近三十年來他一直廣泛地投身于卡巴拉事業之中。他已經出版了三十本卡巴拉的書籍及眾多的卡巴拉及科學出版物。
萊特曼博士是Baruch Ashlag的門徒和私人助理,Ashlag是卡巴拉學者Yehuda Leib Ha Levi Ashlag之子。萊特曼博士繼承了其導師的使命,即終身致力于促進卡巴拉智慧在全世界的傳播。1991年,其導師去世後,他創立了Bnei Baruch卡巴拉教育及研究中心,致于卡巴拉智慧的傳播。
Bnei Baruch每天制作實況的卡巴拉課程電視廣播,并為全世界各種不同的頻道制作卡巴拉電視節目。Bnei Baruch也通過互聯網播出每天的實況視頻及音頻的卡巴拉課程,并伴有從希伯萊語到英語、俄語、法語、及西班牙、意大利語及德語的同聲翻譯。

名人/編輯推薦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是由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出版的。

前言
人性的本質就是其不斷發展的追求快樂的愿望。為了滿足這個追求快樂的愿望,我們感到我們在被驅使著去發現、創造并改進我們的現實。這個追逐快樂的愿望的不斷加強,一直是在人類整個進化歷史中推動著人類向前發展的那個背後的力量。
這個追求快樂的愿望經歷了幾個階段的演變發展。開始的階段,它體現為對身體的生存的需要,例如食物、再繁殖和家庭;在第2階段,體現為追求財富的愿望;而到了第3階段,則體現為對榮譽、權力和名望的渴求。這個追求快樂的愿望在這三個階段的發展,導致了人類社會的巨大變化-使得人類社會演變成為一個多元化、多階層的社會。
這個追求快樂的愿望發展的第4個階段則體現為我們對學習、知識和智慧的渴求。這些渴求表現在科學、教育系統和文化的演變發展中。這個階段可以與文藝復興、科學革命相對應,并且至今這個發展階段還主導著整個世界的發展。對知識和學問的渴求需要我們了解圍繞著我們的周圍環境。
為了真正了解人類目前所處的狀態和它的方方面面,我們必須在科學發展的幾個里程碑之間架起一座連接的橋梁。這些里程碑已經極其顯著地影響了我們對待生命的態度。
16世紀發生的科學革命給我們的認知模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那時,科學研究者相信理論必須靠實驗和觀察來驗證。他們也提醒我們避免采用那些神秘主義和宗教的方式來解釋一切。科學思維的核心在于對現實的分析以及對一直困擾人類的老問題尋求科學的解釋。而在此之前,所有這些話題都將一切歸因于神聖的力量。
在其《數學原理和自然哲學(1687)》的著作中,艾薩克?牛頓(1642~1727)提出了一種機械論原理,可以讓我們計算任何一個物體在受到一個給定的外力時產生的變化。牛頓理論的成功為人類認知世界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世界觀。牛頓的機械論觀點認為,在所有的事件中,不論事物的本質如何,都會有一個特定的自然規律體現出來。神聖的存在對這些沒有多大影響,因為所有運動的軌跡都是固定的,而且它不會受到神聖力量的影響。
這種機械決定論受到了當時天文學家皮埃爾?西蒙?拉普拉斯(1749~1827)的支持,他在向拿破侖解釋太陽系是如何形成的時侯引用了它。當拿破侖問他,上帝在這一過程中的作用時,拉普拉斯回答說:“在這里我不需要這種假設”(Je n'avais pas besoin de cette hypothese-la)。
因而,科學沒有給超越其認知局限性的其他方面留有空間,包括那些超越我們感知之外的隱藏的現實。那時,所有人都相信,人類已經發現了認知這個世界的真相所必須的方法。
在18世紀末,似乎經典物理已經為科學研究者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規律用于他們對每一種自然現象的研究和探索。很多學者甚至認為,這些規律可以幫助他們解釋少數依然神秘的現象。由于物理一直被認為是“科學之母”,并位于技術和實驗的最前沿,它的發現也成為所有其他科學研究的基礎。
現代物理的新紀元始于20世紀初,伴隨著愛因斯坦(1879~1955)的革命性發現而到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使人們對所有事物,比如過去已知的諸如時間、空間、物質、運動及萬有引力等的認知態度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愛因斯坦的理論將時間和空間合并成一體-時空-從而否定了時間和空間是絕對的假設。
到了20世紀30年代,另一個理論出現了:量子力學,也可叫做量子理論。這一理論在物理學領域引發了一場持續的革命,根據量子力學,所有的測量結果都只是近似、定量化的結果,是通過量子理論計算解讀出的概率值。
量子理論可以解釋以前的理論不能解釋的一些現象。這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波粒二象性,也就是像電子等微觀物體在某些條件下表現為波,而在另外一些條件下表現為粒子的現象。
量子理論的一個基本概念是不確定性原理,它認為觀察者影響到被觀察的事件。因而,一個關鍵問題產生了:“測量的行為究竟測量了什么?”這一原則意味著“客觀過程”的概念變得毫不相干。此外,超出測量的結果之外,一個所謂的“客觀現實”根本就不可能存在。
量子物理的這些發現,徹底改變了科學家的探索方法。并徹底否定了機械決定論認為物理揭示了自然的客觀事實,并描述了它們的絕對存在的觀點。
這些機械決定論的觀點被一種認為物理無法揭示自然的真實本質的新的認知所替代。物理只能夠在一種特定的概率邊界內幫助建立模型、模式和公式等用以計算解釋一個實驗的結果。
當代科學對獨立存在于觀察者之外的那個“真正的現實”和觀察者可以描述的這個現實之間采取了區別對待的態度。今天,科學研究者都明白:以前被定義為“絕對的事實”的那些理論注定會為新的結論和新的實驗讓路。而這些所謂的新理論,又會依次被更新的公式和實驗所替代。
現在我們顯然看到科學并不能揭示絕對的真相,它只是通過當前的實驗、感知和認知模式等為人類提供一張描繪這個世界的畫面。此外,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越深,我們面臨的不確定性就越多,并且所發現的自相矛盾處也就更多。
承認以上事實,大大削弱了自然科學在總體上,特別是物理科學在科學中的主導地位。相反,這表明科學只不過是可用于揭示現實的一個很有限部分的工具,而無法揭示絕對的真相。真正的現實對我們是隱藏著的,我們不可能用世俗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它。
近年來,許多科學家已經開始對不同的宗教、新時代理論和神秘主義表現出興趣。他們正試圖尋找新的工具和新的方法來理解現實中的那些隱藏著的部分,也就是研究那些通過常規研究方法無法到達的部分。
科學面臨的這一困境已在新的世紀之交升級為一場危機,挑戰能否揭示我們生存的這個世界的完整畫面的能力,挑戰我們完全了解那些支配自然和人性的規律的能力。
一旦人類已經徹底探索了現實的這個可見部分,并耗盡了它對知識和學問的追求這一愿望,一個新的愿望就會浮現出來-也就是想要知道最高的概念和了解現實的隱藏部分的愿望。這正是人類的愿望在今天已經到達的發展階段。
這也正是卡巴拉智慧為什么在當今出現的背景原因,它為人類認知世界提供了一個新的觀點,一個卡巴拉學家在幾千年前就已經發現的科學的世界觀。目前,我們想要知道所有現實的這種渴望表明人類已經準備好開始接受卡巴拉了。
卡巴拉對世界的感知方法包括了其他宗教建立在信仰基礎上的前提和概念,但它采用了一種科學的方式。卡巴拉在我們自己的內部發展出一種新的感知工具,進而將我們帶進一個完整的現實,并同時提供研究它的方法。
《卡巴拉,科學及生命的意義》這本書介紹了對科學家們隱藏著的現實部分進行探索的卡巴拉科學的基礎知識。當我們發現那些隱藏的部分時,我們對自己生存在其中的這個世界的認知將會變得完整。通過將現實隱藏的部分和這個已經被揭示的部分整合在一起,我們將使自己裝備好去進行精確的科學研究和由此揭示整個現實的真正的公式。
通過揭示現實隱藏的部分,我們對世界的看法將會變得完整,從那些相對的感知界限中解放出來,我們將能夠超越時間、空間和運動,揭示出現實每一部分的存在。卡巴拉智慧保證任何真正想探索現實的人們實現上述的所有揭示。
本書是根據作者,當代偉大的卡巴拉學家邁克爾?萊特曼教授的談話記錄,并由他的學生們編寫而成。

目次

第一章 卡巴拉遭遇量子物理
第一節 舊金山會議的與會者介紹
威 廉·泰勒教授
弗雷德·艾倫·沃爾夫博士
杰夫里·沙提諾瓦博士
邁克爾·萊特曼博士
第二節 卡巴拉簡介
第三節 物質的本性
第四節 給予的力量和接受的力量
第五節 卡巴拉和科學之間
5.1 量子物理中自由的概念
5.2 家庭單元
5.3 個人命運和人類共同的命運
5.4 正義者(Tzadik)
5.5 人類的痛苦
第六節 量子理論
第七節 量子理論的可靠性

第二章 卡巴拉智慧的本質
第一節 努力趨向平衡
第二節 現實的結構
2.1 控制物質世界
2.2 開啟我們的雙眼
2.3 在通往精神世界的階梯上
2.4 真理的智慧中運用的4種語言
2.5 改變我自己
2.6 對待現實的正確態度
2.7 外部的現實
2.8 穿越壁壘
2.9 形式等同
2.10 共同的靈魂

第三章 對現實的感知
第一節 建造精神的容器(Kli)
1.1 建造容器(Kli)
1.2 感官的反應
1.3 建造正確的形式
第二節 感知模式
2.1 學習模式
2.2 完整的畫面
2.3 創建認知模型
2.4 一個山頂洞人在當今的世界
第三節 重獲意識
3.1 我們和這個世界
3.2 體驗無限世界Ein Sof
3.3 建造一個房屋
3.4 世界在我們內部
3.5 加速發展
3.6 在內部構建創造者
第四節 對現實的描繪

第四章 實現精神基因
第一節 精神基因Reshimot
1.1 意識的喪失
1.2 虛擬現實
1.3 集體冥想
1.4 創造者是什么?
1.5 實現Reshimot(精神基因)
1.6 選擇將來
1.7 記憶
1.8 思想的力量
1.9 精神基因(Reshimot)的鏈條
第二節 被揭示的和被隱藏的
2.1 反轉的世界
2.2 矛盾的現象
2.3 一門新的科學
第三節 自然的法則
第四節 卡巴拉-真正的現代科學
附錄1.術語表
附錄2.歷代卡巴拉學家對卡巴拉的描述
Moshe Chaim Lutzato (Ramchal) (1707~1747)
Eliahu-Vilna Gaon (1138~1204)
Abraham Yitzhak HaCohen Kook (1865~1935)
Yehuda Leib HaLevi Ashlag (巴拉蘇拉姆) (1884~1954)
附錄3. 歷代著名學者對卡巴拉的評述
約翰內斯·羅榭林(1455~1522)
焦萬尼·皮科·德拉·米蘭多拉(1463~1494)
帕魯斯·瑞休斯(1470~1541)
菲利普斯·奧里歐勒斯·帕拉切爾蘇斯(1493~1541)
克里斯汀·康拉德·斯普林格爾(1750~1816)
雷蒙杜斯·拉里斯(1235~1315)
佐丹奴·布魯諾(1548~1600)
戈特弗里德·威廉·萊布尼茨(1646~1716)
弗里德里希·施萊格爾(1772~1829)
約翰·沃爾夫岡·歌德(1749~1832)
附錄4.其他卡巴拉著作
附錄5.Bnei Barauch卡巴拉國際教育和研究中心介紹
附錄6.如何聯系我們

書摘/試閱

卡巴拉智慧(卡巴拉“Kabbalah”在希伯來語中為接受的意思),正如其名稱所表明的,它是教導我們怎樣去接受的智慧。它解釋了我們是怎樣來感知我們周圍的現實。為了理解我們究竟是誰,我們必須首先研究我們是如何感知我們周圍現實的,以及如何應對降臨到我們身上的各種事件。對這些問題卡巴拉智慧為我們提供了深刻的見解。
卡巴拉智慧不會自然而然地出現在一個人身上,只有當一個人到達適當的成熟度時它才會出現。這就是為什么直到今天卡巴拉才被揭示給這么多人的原因,這也是為什么它被隱藏了幾千年的原因。
以前的每一代人都相信,不論我們是否在這里感知這個世界,這個世界本身就存在著,而且它本身就是這個樣子,認為這個世界就是它本身存在的方式,并且認為它是客觀地、獨立地存在著的。後來,人們開始了解我們認知的這個世界的畫面是由我們自身是誰而形成的。換言之,這個世界的畫面是我們自己的品質和外部環境兩者相結合的產物。
因此,我們其實只感知到環繞在我們周圍的所有事物的一部分。例如,現在就有各種波存在于我們的外部,但我們可能只感知到其中之一,只感知到我們被調試到一個相同頻率的波的那一部分。所以,我們是根據自己的內在品質來感知外部的環境。如果我們和外面的世界沒有什么共同點的話,我們就不會覺察或感知到任何外部世界。
卡巴拉全面地講述了我們對時間、空間和運動的感知。為什么在我們看來現實的確在不斷擴張,而且它又始終處于我們的一定距離之外?我們為什么總是對運動和變化有著持續的感覺,它的來源是什么?運動和變化的感覺是我們體驗到的內部感知過程的一種結果,還是不論我們有沒有去感知它,它都是獨立客觀地存在著的?
我們對自身內在的本質的研究越深入,就越發現對現實的認知取決于我們自身。一旦人類在知識、科學和技術方面充分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將能夠認知到卡巴拉智慧可以提供給我們的一切。
卡巴拉智慧告訴我們,圍繞著我們的只有“更高之光”,它是一種處于永恒、不變的狀態中的單一力量。除了這個“更高之光”之外,不存在任何其他事物。在這樣一種狀態下,“存在”和“不存在”兩個單詞實際上意味著同一件事,因為我們只對變化進行測量。當變化不存在時,就沒有任何東西可測量。
在我們每個人的內部,都存在一種叫做“基因”的信息,它不斷在我們的內部喚起各種新的感覺和情緒。我們正是在這些感覺中塑造了對這個世界的畫面,也是這些感覺使我們獲得了自己存在的那個知覺。所有這些感覺過程都發生在我們的內部,并由此繪制出我們對外部世界的認知。
實際上,在我們的外部,什么都不存在,但我們感知到的現實的畫面卻顯得好像它就存在于我們的外部。筆者在這里陳述的概念在幾千年前偉大的卡巴拉學家就進行了描述,它提供的所有體驗的豐富程度既使人神往又令人敬畏。在《光輝之書》(The Book of Zohar)中這樣寫道,只有當我們真正了解了書中所講述的那種感知,體驗它,并掌握它時,我們才能真正理解卡巴拉著作和《光輝之書》本身。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