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神經生物學是生命科學的前沿,是應用神經解剖學、神經生理學、神經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多學科現代技術,對神經系統進行多層次綜合研究的實驗性科學。《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呂國蔚和李云慶編寫)作為《生命科學實驗指南系列》的重要分冊,遵循理性思維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原則,全面而系統地介紹了神經生物學實驗研究的方法學(第1篇),并將編著者20余年的有關科研成果轉化為可操作的實驗指導(第2篇),以及提供可供參考的有關實驗研究信息(第3篇)。 《神經生物學實驗原理與技術》適合高等醫學院校研究生、七年制和五年制醫學生及從事神經生物學的研究人員使用,對于普通高等院校生物系研究生與本科生及生物學工作者亦有很好的參考價值。

目次


前言
1 神經生物學實驗方法學 1
1.1 科學思維方法學 1
1.1.1 科學技術的歷史動力 1
1.1.2 辯證地去求索 3
1.1.3 辯證地去思考 7
1.1.4 辯證地去驗證 17
1.1.5 辯證地去訓練 24
1.2 實驗設計方法學 29
1.2.1 選題 30
1.2.2 專業設計 44
1.2.3 對照設計 54
1.2.4 統計設計 63
1.3 實驗分析方法學 79
1.3.1 數據整理 79
1.3.2 統計分析 88
1.3.3 專業分析 100
1.3.4 論文書寫 109
1.4 電刺激方法學 117
1.4.1 電刺激的基本原理 117
1.4.2 電刺激的物理特性 119
1.4.3 神經製備的生物特性 123
1.4.4 選擇性刺激 127
1.4.5 刺激電流擴散 132
1.5 電記錄方法學 136
1.5.1 容積導體內記錄 136
1.5.2 誘發電位記錄 143
1.5.3 單單位記錄 150
1.5.4 計算機輔助的記錄 158
1.5.5 細胞內記錄 161
1.5.6 膜片鉗記錄 174
1.5.7 神經纖維速度譜測定 178
1.5.8 軸突分叉點位置測定 182
1.5.9 壓腳痛闊測定法 187
1.6 神經化學方法學 190
1.6.1 組織細胞破碎法 190
1.6.2 突觸體製備 193
1.6.3 電泳法 198
1.6.4 色譜法 203
1.6.5 高效液相色譜法 213
1.6.6 微透析技術 222
1.7 化學神經解剖學方法學 229
1.7.1 免疫細胞化學技術 229
1.7.2 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技術 239
1.7.3 受體定位技術 248
1.7.4 免疫電子顯微鏡技術 250
1.8 神經形態學方法學 253
1.8.1 辣根過氧化物酶示踪技術 253
1.8.2 熒光素示踪技術 260
1.8.3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術 262
1.8.4 順行示踪技術 269
1.8.5 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技術 271
1.8.6 定量及分析細胞學技術 278
1.9 分子神經生物學方法學 282
1.9.1 核酸分子雜交技術 282
1.9.2 蛋白質印跡法 290
1.9.3 DNA重組技術 296
1.9.4 聚合酶鏈反應技術 306
1.9.5 DNA序列測定技術 313
1.9.6 mRNA差異顯示技術 323
1.9.7 基因芯片技術 329
1.9.8 轉基因動物技術 334
1.10 神經行為學實驗方法學 338
1.10.1 行為學實驗的神經基礎及常用動物 339
1.10.2 常用的高級腦功能研究方法 340
1.10.3 常用痛行為研究方法 348
1.11.腦成像 352
1.11.1 計算機輔助體層攝影 352
1.11.2 磁共振成像 356
1.11.3 放射性核素斷層成像 362
1.11.4 超聲成像 365
2 神經生物學實驗與示敬 368
2.1 神經生理學實驗 368
2.1.1 家兔外周神經乾複合動作電位記錄 368
2.1.2 家兔後肢傳人神經纖維速度譜 370
2.1.3 擴張肛門對貓慨神經後根放電的影響 372
2.1.4 大鼠脊髓節段性及下行性誘發電位記錄 374
2.1.5 脊髓節段性缺血時脊髓誘發電位的變化 375
2.1.6 家兔大腦皮質體感誘發電位記錄 377
2.1.7 腦缺血對家兔大腦皮質誘發電位的變化 379
2.1.8 瞻蛤離體脊神經節神經元靜息膜電位與動作電位記錄 381
2.1.9 大鼠培養腦細胞膜的電學特性 384
2.1.10 大鼠在體脊神經節神經元動作電位的細胞內記錄 386
2.1.11 貓脊髓背索突觸後神經元的細胞內與細胞外記錄 388
2.1.12 貓脊頸束-背索突觸後神經元的順、逆向反應 390
2.1.13 大鼠脊髓背角神經元電活動的細胞內記錄 392
2.1.14 大鼠脊孤柬-背索突觸後神經元對軀體與內臟傳人的反應 394
2.1.15 家兔中縫大核對外周傳人刺激的反應 397
2.1.16 家兔丘腦腹後外側核電活動的細胞外記錄 398
2.1.17 軀體內臟傳人在脊髓背角的相互作用 400
2.1.18 缺氧預適應鼠腦提取液對ATP敏感性餌電流的作用 401
2.2 神經化學實驗 408
2.2.1 缺氧耐受小鼠腦勻漿提取液的抗缺氧作用 408
2.2.2 急性重複缺氧小鼠腦單胺類含量的變化 411
2.2.3 不同強度軀體刺激對家兔腦脊液中CaH、MgH含量的影響 414
2.2.4 不同強度軀體刺激對家兔腦脊液中單膠類含量的影響 417
2.2.5 兔腦內腺昔的微透析法測定 420
2.2.6 缺氧對小鼠大腦應質突觸體LDH透出率的影響 421
2.2.7 低氧預適應小鼠腦勻漿提取液對PC12細胞的保護效應 423
2.3 神經組織免疫細胞化學實驗 425
2.3.1 延髓背角和中縫太核內的P物質樣陽性結構免疫細胞化學或免疫熒光細胞化學染色法 425
2.3.2 大鼠三叉神經節內阿片μ受體與降鈣素基因相關膚共存的陽性神經元免疫熒光細胞化學雙重標記染色法 428
2.3.3 大鼠延髓背角淺層內P物質樣陽性終未與啻鈣結合蛋白神經元的聯繫免疫熒光細胞化學雙標染色及激光掃描共焦顯微鏡觀察 430
2.3.4 面口部注射甲醒榕液後大鼠延髓背角內的FOS樣陽性神經元觀察一一免疫細胞化學染色法 432
2.3.5 大鼠中縫核簇內5 起色膠樣陽性神經元表達FOS蛋白一一免疫細胞化學雙標染包法 435
2.3.6 大鼠延髓背角內向丘腦投射的FOS 樣陽性神經元逆行標記與免疫細胞化學雙標染色法 437
2.3.7 大鼠三叉神經節內鈣結合素mRNA 陽性神經元的分佈放射性核素標記的原位雜交組織化學法 440
2.3.8 大鼠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內的5-羥色膠樣陽性亞微結構免疫電鏡法 444
2.3.9 大鼠孤束核內GABA 能纖維終末與F物質受體樣陽性神經元的突觸聯繫包埋前與包埋後免疫電鏡雙標記法 446
2.3.10 大鼠延髓背角內GABA 能神經元與F物質能纖維終末的突觸聯繫包埋前免疫電鏡雙標記法 449
2.4 神經形態學實驗 452
2.4.1 大鼠脊髓灰質向孤束核的投射 452
2.4.2 貓脊髓背角神經元向外側頸核和背索核的分支投射 454
2.4.3 大鼠脊孤束背索突觸後神經元的超(亞)微結構 455
2.4.4 大鼠脊孤束背索突觸後神經元對軀體感覺核與內臟感覺核的分支投射 457
2.4.5 大鼠脊髓立體定位磁控過半夾斷模型 459
2.4.6 大鼠臂旁核向杏仁中央核的投射HRP逆行追踪方法 461
2.4.7 大鼠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向伏核的5-羥色膠能投射H即逆行迫踪與免疫細胞化學染色相結舍的雙標記法 464
2.4.8 大鼠延髓背角內P物質受體樣陽性神經元向丘腦膠狀質核技射熒光素逆行追踪與免疫熒光染色相結合的雙標記方法 466
2.4.9 大鼠中縫大核向脊髓背角和延髓背角的分支投射熒光素雙標記法 469
2.4.10 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和中縫背核內5-羥色膠能神經元的下行分支投射熒光素雙標記與免疫熒光染色相結合的三標記法 472
2.4.11 大鼠三叉神經脊柬核吻側亞核向三叉神經運動核的投射一一植物凝集素(PHA-L)順行示踪法 474
2.4.12 大鼠延髓背角淺層向臂旁外側核及丘腦腹後內側核的投射一-BDA 順行示踪法 477
2.4.13 大鼠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中縫大核三叉神經感覺核簇的間接投射PHA-L順行示踪與HRP逆行追踪相結合的雙標記法的光鏡觀察 480
2.4.14 大鼠中腦導水管周圍灰質-中縫大核-三衛神經脊束核尾側亞核的間接投射PHA-L順行示踪與HRP逆行追踪相結合的雙標記法的電鏡觀察 483
2.4.15 大鼠延髓背角向丘腦技射神經元與5-羥色膠陽性終末的突觸聯繫HRP逆行追踪與免疫細胞化學染色雙標記法 486
2.4.16 大鼠孤束核-臂旁核-中央杏仁核的同接投射通路——潰變與HRP 逆行追踪相結合的雙標記法 489
2.5 分子神經生物學實驗 492
2.5.1 用差異顯示法分離特異表達的基因片段 492
2.5.2 慢性缺氧培養細胞中缺氧誘導因子-1的提取與檢測 497
2.5.3 大鼠三叉神經節總RNA的提取及cDNA的製備 500
2.5.4 5-HT,受體亞型mRNA在大鼠三叉神經節的表達 502
2.5.5 乙酷膽鹼轉移酶在大鼠紋狀體的表達及其DNA 片段的回收 505
2.5.6 乙酷膽鹼轉移酶DNA片段的亞克隆 507
2.5.7 ChAT-pGEM重組質粒DNA的製備及限制性酶酶切分析 510
2.5.8 ChAT-pGEM重組質粒DNA序列的測定 513
2.5.9 乙酷膽鹼轉移酶表達蛋白的SDS 聚丙烯酷膠凝膠電泳分析 516
2.5.10 乙酷膽鹼轉移酶在大鼠紋狀體分佈的Western印跡檢測 520
2.5.11.性激素對周圍傷害性刺激誘導脊髓PPDmRNA表達上調的影響 523
2.5.12 坐骨神經部分切斷後初級感覺神經元(背根節)的差異表達基因克隆 526
2.6 神經行為學實驗 530
2.6.1.一足致炎大鼠雙足痛感受性的變化 530
2.6.2 甲醛溶液致炎大鼠疼痛行為的觀察 532
2.6.3 神經反射在一足致炎大鼠非致炎足痛闊變化中的作用 533
2.6.4 體液因素在一足致炎大鼠非致炎足痛闌變化中的作用 536
2.6.5 急性缺氧預適應對小鼠缺氧耐受性的影響 537
2.6.6 麻醉與興奮小鼠缺氧耐受性的變化 539
2.6.7 大鼠脊髓橫斷及半橫斷模型的複制 541
2.6.8 慢性束縛應激對大鼠空間學習記憶能力的影響 543
2.6.9 創傷後應激障礙模型大鼠的自發活動和焦慮水平檢測 548
3 神經生物學資料 552
3.1.神經生物學常見概念 552
3.1.1.生物電學常見概念 552
3.1.2.生物化學常見詞彙 558
3.1.3.細胞培養常見詞彙 561
3.1.4.分子生物學常見詞彙 565
3.2 常用的實驗方法 570
3.2.1.電生理學儀器方法 570
3.2.2 動物實驗的實施 577
3.3 實驗動物常用數據 589
3.3.1 實驗動物常用生理數據 589
3.3.2 實驗動物常用麻醉劑與肌肉鬆弛劑 589
3.4 常用試劑、緩衝液、貯存液與酶的配製 592
3.4.1 組織培養常用試劑 592
3.4.2 電泳緩沖劑 593
3.4.3 常用貯存液
3.4.4 常用酶的配製 597
3.5 常用限制性酶識別序列 598
3.6 常用細胞系、細胞培養基、抗生素 603
3.6.1 細胞系 603
3.6.2 常用培養液成分及配方
3.6.3 抗生素
3.7 核酸、蛋白質常用數據及相對分子質量標準參照物
3.7.1 常用核酸的長度與相對分於質量
3.7.2 常用蛋白質分子質量標準參照物
3.8 赫爾辛基宣言Ⅱ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