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回眸與反思:中西醫結合二十講(簡體書)
滿額折

回眸與反思:中西醫結合二十講(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0 元
定價
:NT$ 240 元
優惠價
87209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中西醫結合,是中國醫學界,乃至一般知識界,非常熟悉的話題。她曾經長時期受到人們普遍的關注。然而,近年來,不少理論家對此深感懷疑。理論家的懷疑,使不少此道中人感到困惑。因此,近年來的有關研究相對沉寂了。 從常識和實用角度理解,中西醫結合總是一件好事。那么,為什么近來某些理論家,反而懷疑甚至反對中西醫結合呢?中西醫結合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嗎?她的初衷、目的和含義是怎么回事呢?她與繼承、發揚中醫的關系如何呢?中西醫體系的內部結合,涉及哪些主要理論問題呢?至今為止的有關研究,有哪些成就和不足呢?中西醫結合的前景如何呢? 為此,本書正文分析了涉及中西醫結合的20個重大理論問題,卻不是關于這些問題的通俗講解。

作者簡介

趙洪鈞,河北省威縣人,1969年畢業于原第七軍醫大學醫療系,1978年考取中國中醫研究院首屆中西醫結合研究生,專攻東西方比較醫學史,師從馬堪溫研究員。1981年畢業,其畢業論文《近代中西醫論爭史》引起國內外學術界關注。1990年,應特邀赴日本東京出席第6屆國際東洋醫學會,作“近代中醫在中國”專題報告。又曾作為主要作者翻譯出版西方醫學經典著作《希波克拉底》中譯本。

目次

緒論
第一講 氣與氣化學說的當代闡釋
——東西方科學的共同對象和基石
第二講 陰陽學說的哲學內涵和科學潛能
——中醫特色的哲理根源
第三講 五行學說的理論和實踐價值
——五行學說的得失
附 建國以來的五行之爭
第四講 臟腑學說與解剖生理的兼容和抵觸
——兩說并存擬或統一的構想
附 宏觀融合,通約硬核
——中西醫理論結合的思路
第五講 經絡學說的原意和現代研究者的困惑
——可否接受工具主義?
附 關于現代經絡研究的理性思考
第六講 心包、膻中、三焦、命門和小心
——理論模型的多余構件
附 解放后關于三焦的爭論
第七講 望聞問切、視觸叩聽和儀器檢查
——診法的認識論、信息論意義和中西醫結合
附一 四診客觀化的認識論和信息論思考
附二 中西醫結合談高血壓脈診心得
第八講 中西醫病因學匯通
——重辨病與重辨證的病因學根源
第九講 辨病論治與辨證論治
——病、證概念和證實質研究
第十講 西醫要引進八綱學說
——最有活力的中醫建構理論
附一 八綱辨證研究中的邏輯問題
附二 八綱補苴
——兼論中醫基本病理概念
第十一講 氣血與氣血辨證的研究
——抓住最重要又活躍的生命現象
第十二講 《傷寒論》六經新解
——人體的一種理論模型
第十三講 雜病與負概念
——傷寒、雜病新解
第十四 講整體觀念和局部觀念
——整體特色論的誤導和科學方法論
附 評《內經》中“天人相應”論述
第十五講 運氣學說和時間生物學
——《內經》體系終結和運氣學說現代解讀
第十六講 傷寒、溫病與感染性疾病
——中西醫熱病學匯通
附 寒溫統一論
第十七講 本草學與生藥學
——本草、博物、中藥和西藥學
附 中藥藥理應說清中醫特色
——評新世紀《中藥藥理學》
第十八講 方無窮而法有限
——中西醫結合論方劑
附 和法新解
第十九講 治未病和預防
——中西醫預防思想與手段
附 比較熱病學史之反思
——論療效不足恃
第二十講 中西結合說養生
——無為與有為,養心和養身

——中西醫結合與世界文化交流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9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