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被誤讀的遠行:鄭和下西洋與馬哥孛羅來華考(簡體書)
滿額折

被誤讀的遠行:鄭和下西洋與馬哥孛羅來華考(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價
:NT$ 192 元
優惠價
87167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鄭和出海的船中常帶有三種人物,一種是道教的法師,一種是念經的和尚,最有趣的是還有兩個卜卦算命的人。還有更奇怪的,有時船上居然還帶著兩名穩婆,即近代所謂接生婆。我初初看到這個記載,覺得非常詫異,再繼續看下去,原來鄭和每到一處,總要設帳施診給藥,還教導當地土人如何接生。 馬哥孛羅在十七歲那年,隨著父親與叔父來到中國,當時的元朝皇帝非常喜歡這個年輕小伙子,帶他騎在皇帝的象背上去打獵,準許他在富麗的大理石皇宮和避暑離宮里自由來往。那些鍍金的雕刻品、藝術珍藏和高官大臣,使馬哥孛羅眼都花了……他離開家園差不多二十五年,當返抵成尼斯時,已沒有人認得出他,即使是家中的老仆,也不準他進入別墅,老早就認為他已經死了。馬哥孛羅把他破破爛爛的衣衫剖開來,里面全是珍珠寶貝……

作者簡介

陳存仁,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名醫。原名陳承沅,出生于上海老城廂一衰落綢緞商人家。在上海中醫專門學校畢業后,師從丁甘仁、丁仲英父子。 1928年,創辦國內第一份醫藥衛生常識方面的報刊《康健報》。1929年自設診所,獨立行醫。1929年3月17日,被中醫界推選為五個代表之一,赴南京國民黨政府抗議“廢止中醫案”。1935年,主編三百余萬字的《中國藥學大辭典》,后由上海世界書局出版。1937年,東渡日本,收集漢醫書籍四百多種,整理出版《皇漢醫學叢書》。1949年,赴港行醫。1957年,被推選為香港高級慈善機構東華三院總理。1964年,獲韓國慶熙大學名譽博士銜。同年,編撰出版《中國醫學史》。1970年,被選為香港蘇浙同鄉會副會長。1979年,應日本“講談社”之邀,編撰《中國藥學大典》(共四大冊,1982年正式出版)。1980年初,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名譽 博士銜。1990年9月9日,病逝于美國洛杉磯寓所。

目次

上篇 鄭和下西洋考
第一章 名門公子何以被閹
考證鄭和 意義深長
中國一部二十四史,講的都是歷代皇朝的變遷以及皇室的奪權與互相殺伐,對后妃的寵辱寫得很詳盡,對功臣和宦官都有記載,可是對民間的情況,記載極少。至于近代認為最偉大的,如張騫出使西域,記述也算清楚。可是對“鄭和七次下西洋”那么大的一件事,在《明史》上面,只有七百五十七個字的記載。鄭和的使命是對鄰邦有宣有撫,而且還把中國的技術文明,帶到那么多的落后國家,帶回來的是鄰國的物產,如植物種子及珍貴的寶物。同時,鄰國也年年進貢,歲歲來朝。如果某一個國家有政治上的紊亂,鄭和還加以調節或征服,與鄰國和平相處。
鄭和七次航行,遠達印度、阿拉伯,以及東非沿海地區。那時如果抱的是侵略政策,那么到處都是殖民地,但是中國并沒有這種野心。所以他負起這個使命,真可說是歷史上最值得大書特書的成功史,可是明史清史以及民國時代,對他沒有一部考證詳盡的流行書籍。倒是若干西方學者如伯希和(Paul Pelliot,1878~1945)等十余位漢學家,著書致證,然后才引起我國各方面的注意,零零落落地出版了二十多種專記這件史事的書籍,可是流傳稀少,購買不易。筆者為此,多年來廣搜資料,寫成本篇,拋磚引玉,以就正于方家。
考證鄭和意義深長
近百年來,學術界中最高知識分子,以考證《紅樓夢》為最盛,且稱為“紅學”,各家的著作,不下千萬言。但是所謂紅學,只在民俗史上和文學史上有一些價值,實際上無關國計民生。我從前注意到中國的藥材何以會輸出到外國?又何以在印度、阿拉伯,甚至英國、荷蘭等國都有栽種中國的藥材?因此,我要追本窮源地考證出這個緣由。現在將中國藥物傳入歐洲的史事,暫時擱置不論;目前要講的就是東南亞一帶,到處有中醫開業和中藥生產,我想到與三保太監下西洋有關,不能無考。
依照《明史》三。四一節,對鄭和的記載,簡略到難以想象的地步,只是說“鄭和,云南人”,年齡幾何沒有記載,生于何時,卒于何時:更沒有提到。我們都知道“三保太監下西洋”的故事,特別是南洋群島一帶的華裔僑民,對三保太監其人其事,更是婦孺皆知。
舉例來說:南洋各地至今還有三保太監的許多遺跡,當地華僑深深知道,假使沒有三保太監到過東南亞,他們的祖先就不會移民到這一帶地方,而且中國人比了當地的土人,勤于工作,不閑散,不偷懶,所以當地的財富,十之七八都操縱于中國僑民手中。原來不僅是中醫中藥盛行于南洋的一點小事情,重要的商務情況,也有許多石碑為證。姑舉一例:在印尼中部爪哇三寶壟地方,三保廟門外有一塊石碑,就是說明沒有鄭和,東南亞就沒有一千多萬華僑,也沒有四百多年以來匯人中國內地難以數計的財富及物資。所謂財富,近時稱作“外匯”,也是國家經濟賴以運行的命根,所以當時鄭和不但揚威海外,而且充裕國家的經濟。鄭和的功績,真是“光前裕后”,我們怎能不將鄭和的史事詳詳細細地考證呢?
鄭和身世生死年月
《明史》三。四一節上說:“鄭和,云南人。”現在考得鄭和的原姓為馬,昆陽(即云南的一個縣)人,是一個回教徒。因為中國傳統的習慣,有些地方大兒子稱老大,二兒子稱老二,第三個兒子稱老三。又有些地方,大兒子往往稱阿大,二兒子稱阿二,三兒子稱阿三。有些地方大兒子稱大寶,二兒子稱二寶,三兒子則稱三寶。鄭和之稱三寶,也是他的小名。而太監的通用名稱,有的用“三保”兩字,于是后來被稱為“三保太監”,乃由此而來。
其實漢唐風氣,兒子多數被稱為郎。徐福到日本時,日本人還在石器時代,他們的人民還沒有姓和名,后來便以生于山野的,就稱為山野一郎或二郎,生于田中的,就稱作田中一郎或二郎、三郎,生于池邊的就稱為池邊三郎或五郎,這與鄭和父親的第三個兒子稱三寶是相同的。
鄭和的祖先是誰呢?據徐玉虎所著《鄭和評傳》所載,法國漢學專家伯希和的考證說:“鄭和之歿在一四三一年(明宣宗宣德六年)確是一種誤會。此歿年在翟理斯(Giles)的人名辭典中(二七二條)雖見著錄,可是后面加了一個疑問符號。古朗(Conrantt)的目錄(四○二四則)曾為之轉錄。近來恒慕義(Hummel)在他所撰一個中國史家的自傳中(一三七頁),也照樣地轉錄。考據鄭和第七次奉命通使南海之時,在一四三。年六月,以王景弘為副,他們經蘇門答臘(Sumatra)、忽魯謨斯(Hormuz,今霍爾木茲島。——編注)等國。考證費信足本((星槎勝覽》,卷首所載旅行次數,同經歷的國名,說他在宣德宣宗六年,隨鄭和經諸番,直抵忽魯謨斯等國,而在一四三三年回京,這“一四三○”同“一四三一”兩個出發年代之差異,不難解釋。鄭和在一四三一年,全年逗留浙江、福建兩地,并確定他歸京(南京)之時,在一四三三年七月二十二日,其中毫無使人想到鄭和歿于中途之事。又一方面,一四三四年時,王景弘曾單獨往使蘇門答臘(《明史》卷三百二十五),鄭和此時已死,或者年老不能作第八次之旅行。他死的地方應是南京,其墓尚在。”(馮承鈞譯《鄭和下西洋考》)
伯氏所說鄭和的死年,相差不遠,一四三四年王景弘的單獨出使,與鄭和的死或病或年老有莫大的關系。否則的話,第八次的出使不會少了鄭和的。至于鄭和究竟死于何地,及墓墳的所在地,人們尚不知道。依同治、上江兩縣志所載,南京牛首山(在南京城南二十七里,高二百四十八米),有陳宣帝顯寧陵、宋王益墓、尚書兵部郎中刁墓、明太祖李賢妃墓、駙馬梅殷墓、太監鄭和墓(在牛首山麓)、知府王統墓。但鄭和的墓,在山北四五里,有明守備南京司禮太監鄭和墓而已。(詳見朱偰《金陵古跡圖考》)
同時吳晗對鄭和的死也有所考證:“明初,諸將用兵邊境,鄭和即當洪武(太祖)十四年(1381)定云南時所俘幼童。初侍燕王時,其年當在十歲以內。靖難兵起時,適為三十歲左右壯年軍官,嗣后七次奉使海外,歷成祖、宣宗二朝,最后一次的出使,為宣宗五年(長樂碑記為六年,西元一四三一年),不久即老死。則其生卒年約為西元一三七一年至西元一四三五年。存年約六十五歲。”(《清華學報》十一卷,第一期吳晗《十六世紀前之中國與南洋》)
束世徵氏說:“《明史•鄭和傳》的缺點,是沒有鄭和生卒年月,照‘和亦老且死’看來,大約死于宣德間。宣德八年(1433)回國,宣德只有十年,宣德十年(1435)九月,英宗(正統)以王振掌司禮監,司禮監本是鄭和的本官,王振想是鄭和死后繼任的。鄭和的卒年,據此推算,大約是在宣德十年。洪武(太祖)十三年(1380),燕棣立國,十五年(1382),鄭和之父馬哈只死,鄭和事燕王于藩邸,年齡不得過十歲,他的生年,約在洪武太祖六年(1373)以后。享年約六十歲。”見《鄭和南征記》。
又徐玉虎說:“鄭和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辛亥,死在明宣宗(宣德)十年(1435)乙卯,享年六十五歲。”這就確定得多了。
回教世家幼年不幸
鄭和,明朝人,祖居西域,后內遷云南昆陽州。究竟是哪一代遷去云南,歷史上沒有記載。他本來姓“馬”,世代信仰回教,是昆陽回教的巨族。他的祖父和父親都叫做“哈只”,這是回教的尊稱(所謂哈只,等于現在香港、馬來西亞等地的爵士、太平紳士、拿督等有功人士的封號)。據信奉回教的人說,凡是朝過天方的人,都稱為“哈只”。
李至剛替鄭和父親撰寫的墓志銘上說“馬哈只先生相貌奇偉,神色凜凜可畏,不肯枉己附人。倘人有過,常當面諄諄勸誡。”鄉里親友無不敬重他的為人,大家一致尊稱他為一位樂善好施的長者。他的夫人溫氏,也是一位有婦德的善良女性,相夫教子,勤儉治家。他雖出身富貴家庭,但家庭瑣事樣樣自己動手去做,因此,他們夫婦間感情融洽,一直到老。
鄭和有一個哥哥,叫做文銘,還有四個姊妹。他們兄弟姊妹的情感,也相處得非常之好。
鄭和生于明太祖洪武四年(1371),相貌長得很奇怪:身長七尺,腰大十圍,臉很大,鼻子很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他小的時候喜歡用紙做小船,放在水上玩,這證明了他對水和船有濃厚的興趣。
洪武十四年(1381),明軍平定云南,鄭和以十歲幼童被俘,入穎川侯傅友德部,他從此便離別家鄉遠征了。據說明初諸將用兵邊境,有閹割幼童俘虜的習慣。鄭和可能就在十歲時被閹。后來傅友德部榮歸京師的時候,鄭和跟著進京,在皇宮做事。假使這個傳說是真的,鄭和的童年遭遇是夠悲慘的了!
鄭和在明太祖時便人宮做太監,太監是在皇帝左右做雜役的人。因他小字“三寶”,所以都稱他“三保太監”。但也有人說“三保”是明朝太監的尊稱。鄭和起初服侍明太祖,因為他聰明伶俐,善解人意,很得太祖的器重。他在宮里和太祖的兒子朱棣特別要好。后來棣被封為燕王,住在北平,鄭和也跟著到北平去,便在燕王手下做事。
我們前面說過,鄭和本來姓馬,為什么后來要改姓鄭呢?這點要從明太祖死后說起。原來太祖的長子標,老早就死了,太祖死了以后,標的兒子允蚊做了皇帝,就是惠帝。那時候燕王在北平,風聞惠帝聽信左右臣子的話,將要用種種的方法削弱諸王的勢力,他便十分害怕,干脆就起兵造反了,這就是歷史上所稱的“靖難之變”。燕王帶兵打到南京,在建文四年(1402)攻破京師,惠帝失蹤。謠傳惠帝放火將自己活活燒死。另一說,他已經跑掉,去當和尚了。燕王造反成功后,便自己稱起帝來,改元“永樂”,是為成祖。
燕王造反的時候,鄭和也在軍中,很出了一些力。因為有功,成祖在永樂二年(1404)元旦,親自寫了一個“鄭”字,賜予他做姓,他便改名“鄭和”。同時,他又被從司禮監太監的職位選為內官監太監,從此便做了成祖最親信的太監了。后來他的七次出使西洋,都是用“鄭和”這個名字,時間一久,世人只知“鄭和”,反而把他原來的姓氏忘掉了。假使現在說三保太監姓“馬”,人家可能要笑你是無稽之談。
鄭和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明史》上稱贊他“博辯機敏”,可見他的才華一斑。同時因為他出身軍旅,所以軍事知識也非常豐富。這些都是他在少年時從困苦的境遇中磨煉出來的。他后來之所以能揚名海外,干下了那番豐功偉業,可以說是得益于童年時代的困苦,可見不幸的遭遇,往往是通向成功的指標。
佛教信徒富商后裔
根據上面的敘述,鄭和祖父和父親都稱“哈只”,又都是朝過天方的人。原來他們老家是西域回族,后來也許因戰亂的關系,才搬遷到云南來。由此可斷定鄭和是回族的血統,他的宗教信仰毫無疑問地應該是回教了。但是歷史告訴我們,鄭和也曾拜過菩薩,他的法名叫做“福善”,還是一個虔誠的佛門弟子!本來,回族是崇奉一神的宗教,信其他的神是回教規律所不能容許的,然而鄭和竟敢冒犯回教教規,而去參拜佛爺,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據后來許多專家的考證,有兩種比較可能的解釋:第一,那時的回教徒,對于他教也不甚排斥,所以鄭和受過菩薩戒,兼為佛門弟子;第二,中國不是一個一神教的國家,像“天后海神”,船上操舵的工人必須崇奉,鄭和為了順從舟工的習俗,并迎合三軍的心理,增強他們的信心而肯聽從他的指揮,所以他不得不崇拜佛教。我們不能不去查察那時的實際情況,而隨便斷言鄭和是個信仰不堅的人。更何況鄭和當時出使的許多地區,有不少是佛教信徒的天下,他為了工作上的便利,拜菩薩也是極可能的事。我們對這位航海偉人的用心之苦,除深切地同情與贊佩外,還有什么話可說呢?
回教徒以能往穆罕默德出生地麥加朝圣者,為最虔誠最光榮的事情。麥加在阿拉伯紅海東岸,現在用航海工具,尚需一月有余的時間。在明代以前,交通更不便,需要集合數百人遠征,除搭乘阿拉伯航船之外,還需騎駱駝行于沙漠之中,氣溫常達一百零幾度(華氏),不是身壯力強的人,經常會昏倒,而且風沙蔽目,在熱浪中奔波,偶然遇有冰塊出售,冰塊大小不知,其價每塊為黃金五錢。到麥加城必經離城三里的岷拉鎮,這段路只許步行或騎騾,晚間就宿在荒野中,尚需帶寶物獻給神廟。所以不是體力強健、財富充裕的人,是無法去朝圣的。而且于麥加朝圣之后,再要到耶路撒冷最大的教堂去叩頭念《可蘭經》。該處有“耶路撒冷哭墻”等名勝,所以鄭和的祖父和父親朝圣歸來后,獲得“哈只”尊號是極不容易的,也可見鄭和的家族亦是富有之家。
世界上最準確的記載,以鄭和家譜為第一,但我沒有見過,只是在各種有關研究鄭和的資料書中,用輯佚的工作,考證得鄭和的一世祖叫苦魯馬丁,二世祖叫馬速忽,三世祖佚名,四世祖叫馬拜顏,祖父叫馬哈只,父親也叫馬哈只,傳到鄭和,名馬三寶。因為當了太監,賜姓鄭,無子,而他的嗣子叫鄭賜,他有兩個孫子,一個叫鄭萬選,一個叫鄭廷選,后代繁衍,直傳到第十五世,之后就考證不到了,這是比較準確的記載。
回族醫家贈我文物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日本投降,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我們中醫界在歡欣之余,依照法例規定,可以競選一席上海市參議員。不久,又須頒布一個法例,中西醫生要重行檢核,就是在戰前已經獲得開業執照的,只要換一個新的執照,此外,汪偽政府所發的中西醫執照一律無效。
有一天,忽然間我接到一個請柬,具名的是“馬亦祥,率子幼祥”字樣,還夾了一張我舅父的名片,寫著馬君是他的老友,因為研究醫生執照考試問題,希望我一定要到。但是我已擔任上海市參議員和衛生部中醫考試上海襄試委員,因此抱定宗旨,凡是有人請托或是宴會一概謝絕,于是打電話給舅父懇辭。舅父說:“這一位馬先生是上海回教界的首領,你既不肯到,應該由我陪你去拜訪他一次,盡管辭不赴宴,也算禮數周至。”次日,我就和舅父同去南市九畝地一個清真回教館樓上,見到這位馬先生。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