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醫如何防治外感與禽流感
滿額折

中醫如何防治外感與禽流感

商品資訊

定價
:NT$ 169 元
優惠價
9015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禽流感,根據中醫文獻的考證,也就是古時所稱的瘟疫。

中醫的智慧傳承數千年,關於溫疫的記載並不少見,鑒於禽流感可能會成為本世紀人類的浩劫,我們必需更全面性地從中醫的角度來了解瘟疫的淵源,知己知彼,如此才能更有效地來防治禽流感。

在瘟疫爆發之前,由於節氣反常的變化,氣候忽冷忽熱,白日時似乎還很溫熱,入夜後則寒氣隆盛,寒熱交替毫無規律,有時熱得像炎暑,有時卻冷得像寒冬,令人在衣著保暖上無所適從,即使是建康人稍有不慎,也很容易感受風寒,何況是平日體弱多病者,早已因反常的寒熱逼迫而加重病勢,不用等到瘟疫侵襲就已咽咽一息,等到瘟疫真正爆發,豈能還有人可以幸免於難?

值得注意的是,在古代,由於外感病與瘟疫十分類似,有很多人患了外感病或時行病,卻因治療失當,不用等到瘟疫侵襲就已經喪命。這些外感邪氣,就如同瘟疫流行前的前鋒兵,首先摧毀人體的肌表腠裡等防衛系統,之後,瘟疫邪氣自然能輕易入侵,長驅而入。

在外感病中,最常見的病證自然非感冒莫屬。西醫認為感冒主要是由病毒所引起,以上呼吸道感染?主,症狀表現為發熱,噴嚏、鼻塞、流涕,咽痛,咳嗽,全身酸痛乏力等。並且,根據臨床感冒傳播力的大小,有所謂普通感冒與流行性感冒的不同。

以中醫的角度來看感冒,感冒可以分為傷風與時行病兩類。

所謂傷風,相當於現代所稱的普通感冒。古代醫家對於傷風的認識各有不同,但廣義的傷風,可以包括傷寒與中風兩類;也就是《傷寒論》中太陽病所出現惡寒、發熱、無汗的傷寒證,以及發熱、汗出、惡風的中風證兩類。

所謂時行病,類似於現代所稱的“流行性感冒”。是指春天時氣候應暖而反寒,夏天時氣候應熱而反冷,秋天時氣候應涼而反熱,冬天時氣候應寒而反溫,由於節氣紊亂,以致於產生不正之氣而使人患病。

瘟疫的發生,卻是因天地間一種反常的邪氣所引起,與外感風寒、流行的時行病、中暑、風濕侵襲並不相同,雖然與傷寒病有些類似,但在整體的症候表現上卻完全不同。古代治療瘟疫的方法,可以分為發散、解穢(清熱解毒)、清中(調理脾胃)、攻下、補虛五類。

作者簡介

林政宏 博士

擅長中醫藥、針灸,對於易經、聖經亦頗研究心得。

‧學歷
高雄醫學大學藥學碩士
中國國際針灸師
廣州中醫藥大學醫學博士

‧著作
一目了然學方劑、中醫入門、黃帝內經

‧預定出版
圖解金匱要略、圖解溫病條辨、圖解辨證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15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