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醫源性疾病中醫治療-仲景叢書23
滿額折

醫源性疾病中醫治療-仲景叢書23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50 元
優惠價
95333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7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為治療醫(藥)源性疾病的中醫臨床專著。

外科手術和其他非藥物治療,一些創傷性檢查和X光造影、放射性物質的應用以及化學藥物的毒副作用,能導致各個器官和系統的醫源性疾病。

本書以中醫理論為指導,以中藥等療法為根本,以辨證論治為特色;從藥物的毒副反應、外科手術併發症與後遺症、惡性腫瘤的放化療反應等六個方面,介紹了約九十種疾病,分析其發病概況、病因病機、證治規律及有效治法方藥。

本書一方面補足西醫西藥的缺陷,提高其安全性;一方面提高讀者的自我保護與保健常識。

目次

【藥源性疾病】
藥物性皮炎
藥物過敏性休克及輸液反應
藥物過敏性口炎
藥物性肝病
藥物性血液病
氨基醣甘類抗生素的毒副反應
抗生素相關偽膜性結腸炎
糖皮質激素的副作用及其戒斷症候群
藥物流產後出血
化療藥物的造血系統損害
化療藥物的消化道反應
化療藥物的肝損傷
化療藥物的心血管系統損害
化療藥物的泌尿系統損害
化療藥物的呼吸系統損害
化療藥物的神經系統損害
化療藥物的皮膚損害
化療藥物的局部組織損傷

【外科手術併發症與後遺症】
外科手術後發熱
外科手術後遺性疼痛症
外科術後腹脹
外科手術後併發應激性潰瘍出血
外科術後切口癒合不良
外科術後吻合口瘻及竇道
外科手術後併發頑固性呃逆
外科手術後胃腸道功能紊亂
外科術後虛證

外科手術後尿瀦留
腹部手術後併發腹腔粘連
腹部手術後併發粘連性腸梗阻
胃切除術後傾倒症候群
胃切除術後吻合口炎
胃手術後膽汁返流性胃炎
膽道術後症候群
器官移植術的排斥反應及其併發症
白內障術後併發症
人流術後併發症
男性節育手術併發症

【放射治療的毒副反應】
放射性口腔炎
放射性白血球減少症
放射性食道炎
放射性肺炎
放射性直腸炎

【其他診療技術的併發症】
子宮內節育器避孕所致併發症
腹膜透析併發症
血液透析併發症
注射與局部封閉治療的併發症
腰麻、腰穿及椎管內麻醉術後併發症
體外震波碎石術後併發症

附錄:西藥藥名中英對照表

書摘/試閱

前 言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中、西醫藥之間也互有短長,彼此取長補短,更能加快醫藥事業的發展。

當今世界上大量化學藥品的臨床應用,其毒副作用的危害已日益令人不安,引起了廣大中、西醫工作者及患者的極大關注。大量資料表明,化學藥物確是某些疾 病的致病因素,據報導的藥源性疾病幾可涉及到各個器官和系統,以及致突變、癌變和畸變,各類過敏反應,還有藥物依賴性等,而實踐證明,絕大多數中草藥 不僅很少有毒副作用,相反能減輕和消除西藥毒副作用的危害。 外科手術和其他非藥物治療,以及一些創傷性檢查和X光造影、放射性物質的應用等,也往往因為切除病變組織或誤傷正常組織器官而產生併發症、後遺症。運 用中醫中藥防治這些併發症、後遺症,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近三十餘年來,尤其是最近的十幾年,中醫中藥防治西醫的醫(藥)源性疾病已經積累了比較豐富的臨床經驗和創立了一些的相應理論,並進行了初步的實驗研 究。但所有這些都是一些零散報導,還沒有一本可資參考的有關醫源性疾病的中醫辨證治療體系的專著。為此,筆者收集、整理、研究了歷年來有關中醫中藥治 療西醫醫源性疾病的臨床資料、理論探討、實驗報告,並結合作者的一些實踐與體會,以中醫理論為指導,分析了醫源性疾病的發病概況、病因病機、證治規律 及有效治法方藥,撰成是書。希望能為克服西醫西藥診治疾病中的某些缺陷,提高西醫西藥在診療中的安全性,解決一些困擾,進一步為擴大西醫西藥的適用範 圍提供參考。同時也為能改變一些目前中醫臨床陣地窄化,豐富中醫臨床內涵,開拓中醫診治的新領域,為中醫醫療、教學、科研新的增長點提供借鑑。此外也 將為普及科學知識,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積極防治醫源性疾病做出貢獻。

本書主要在6個方面的內容進行敘述,藥物的毒副反應,外科手術的併發症與後遺症,惡性腫瘤的放化療反應,計劃生育的藥物毒副反應及手術併發症 ,器官移植的排斥反應與併發症,其他診療技術所致的併發症。計八十餘個病證,每一病證分為概述、病因病機、臨床表現、治療、臨床報導和實驗研究6 個項目;而治療項又分為辨證分型治療、專方專藥治療和其他治療。

拙作的問世,是同仁的鼓勵,有出版界的支持,更有讀者的殷切希望所促成。希望能達到拋磚引玉的目的,以促進中醫中藥在防治西醫醫源性疾病中做出應有的 貢獻。

王 錦 鴻


藥源性疾病


藥源性疾病是指由藥物引起的疾病或藥物反應性疾病。因藥物不良反應導致在症狀和診斷上酷似自然或生理發病的一種機體異常表現,即人體組織或器官發生的 非治療性反應,屬醫源性疾病範疇。

西藥作為化學合成製劑,副作用較多,有的甚至相當嚴重。隨著醫藥衛生事業的迅速發展,醫藥化學工業的突飛猛進,新藥品種也迅速增加,據估計,目前藥用 品種達35萬餘種。隨著藥物品種的日益增多,藥物反應也隨之大幅度增加。在我國,有人查閱1931?1978年出版的228種國內醫藥期刊,共報導藥 物反應9,553例。還有人收集整理了近十餘年內出版的有關藥物過敏反應的文獻資料1,400多篇,發現致敏藥物有350種。據國家衛生部藥品不良反 應監察中心報告,近幾年來我國各級醫院的住院病人中,每年約有19.2萬人死於藥物不良反應,藥源性死亡人數竟是幾種主要傳染病死亡人數的10倍以上 。據統計,1990年我國有聾啞兒童182萬多人,其中因濫用鏈黴素等而引起的患兒就逾百萬之眾,且每年以2?4萬人的驚人速度遞增。1991年12
月,貴州省印江縣城區中小學生3,600餘人服驅蟲藥左旋咪唑,其中90%以上的學生出現不良反應,915人反應嚴重而住院治療,2人死亡。1993 年廣西南寧市10餘個新生兒感染了金黃色葡萄球菌,其中4人被死神帶到了另一個世界,究其根源,乃是濫用抗生素所致。目前我國每年因藥物不良反應而住 院治療的病人多達250萬人,其中約1/5因嚴重反應而備受藥害煎熬,在死亡線上掙扎。

當今世界各國衛生部門對藥物不良反應及毒副作用都很重視,相繼建立了“中毒情報中心”,並逐漸形成了國際性的情報網絡。我國從1980年開始制訂了“ 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制度”,以便及時交換情報,採取對策,減少傷害。

但由於近年來新藥不斷擴充,藥物毒副作用相應增加,臨床用藥不當,過量及藥物濫用所導致的中毒事件仍屢見不鮮。此外,“自我用藥”、“自我保健”意識 增強的非醫護人員對藥物知識又缺乏全面的了解,更增加了不良反應和中毒事故的發生。

由此可見,藥物反應是經常發生的,每個人都有可能接觸而發生,而且所發生的藥物反應再用化學藥物又難以解除,並極有可能帶來新的反應。因此,人們開始 尋求有效的天然藥物。日本人把克服“藥物公害”的希望寄託在中醫藥身上。中醫通過採用植物、動物及礦物中的自然物質來調整人體功能,並在幾千年的醫療 實踐中積累了解除藥毒的臨床經驗,近年來在實踐中探索了很多有效防治西藥毒副反應的中醫藥治療方法,對此進行系統的總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藥物品種眾多,引起藥物毒副反應的原因不一,加之個體對藥物的反應性不同,所以產生藥物反應的原因和機理是多方面的,可分為外因和內因兩大類。
1.外因
(1.)藥物錯用:由於藥物標籤不清或放置混亂,或工作疏忽,導致發錯藥,服錯藥,或因患者誤服而引起。也有的是由於中成藥宣傳失實,誇大其詞,而用錯藥物 。如消渴丸名為中藥,實含西藥優降糖;有些中成藥不標明配方,尤其是對內含的有毒成分也不注明,易致濫服、錯用。

(2.)不合理用藥:醫者忽視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如治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使用氨茶鹼和紅黴素,後者可使氨茶鹼半衰期延長,血藥濃度顯著增高,導致中毒致死;醫者疏忽或病人遺忘原有的藥物過敏史,重複使用過敏藥物;醫者疏忽了患者原有疾病及機體重要臟器的病理基礎,使用了不宜用的藥物,如肝病患者併發 腸道感染時給予常規土黴素等引起肝臟損害;患者濫用藥物或大劑量用藥及改變用藥方法等;對年老、體弱或幼年患者,超劑量用藥;對應該及時停用的藥物沒 有及時停用,用藥過久,造成藥物蓄積中毒或其他不良反應,如長期使用強體松等達1個月以上,可導致股骨頭無菌性壞死等。中藥應用不當,如寒症偏用熱藥 ,熱症偏用寒藥,反致留邪衰體,使病難癒,或濫用補藥,導致藥不對症,雪上加霜。

(3.)藥物質量低劣及變質:由於藥物製劑質量不好,純度較差,藥物的雜質以及賦形劑、香料、顏料等均可引起不良反應。藥物被污染變質等,也引起嚴重不良反 應。

(4.)用藥方法不當:同樣的藥物,改變用藥時間及方法,所引起的藥物反應也不同。如強體松類激素,若用藥時間需長久者,宜間日清晨頓服為好,副作用較少。 有些藥物在使用中不能突然停藥,必須逐漸減量停用,否則亦可引起嚴重的不良反應。

(5.)新藥反應:新藥在投入臨床使用時雖作了多方試驗,經過了合法步驟審批用於臨床,但由於使用的病例較少,使用時間較短,往往不能很快發現其產生的全部 副作用。

(6.)中西藥聯用反應:近年來人們受到“天然藥物熱的影響”,臨床上中西藥聯用現象逐漸增多,而其配伍禁忌問題未被引起重視,故其不良反應也日益增多。有 的中、西藥合用會酸鹼中和,增加毒性,如山楂、烏梅、保和丸等與磺胺類西藥合用,能酸化尿液,使後者的溶解度降低,尿中析出結晶,引起泌尿系統損傷或 出血。含鉀的夏枯草、白茅根等若同服保鉀利尿劑安體舒通等易產生高血鉀。

(7.)中藥毒性反應重視不夠:許多中藥本身具有強烈的毒性,但由於目前多數中草藥缺乏完整的藥理及毒理實驗資料,往往容易被忽視。在多數有毒的藥物中,其 治療量與中毒或致死量比較接近。如烏頭、南星、馬錢子等若用之失當,會產生中毒現象乃至死亡。

2.內因
(1.)體質:同一藥物,有的人使用不發生反應,有的人用少量即發生反應,這就是各個人的體質差異。各種族、各地區、各家族,由於稟賦、素質差異,對多種藥 物的反應也可以不同。

(2.)性別和年齡:有些藥物對男女性別的敏感性不同,如保泰松和氯黴素引起的粒性血球減少症,女性發病比男性多3倍。年齡上,總的趨勢是老人、嬰幼兒的藥 物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老年人的藥物半衰期較長,嬰幼兒因藥物代謝和消除發育不足,也較易發生不良反應。

(3.)營養狀況與機體抵抗力密切相關,一般營養較差的病人容易發生藥物反應。貧血患者,對某些細胞抑制劑和免疫抑制劑較易發生不良反應。
藥物毒副反應的發病機理主要有:
A型反應:藥物在發揮治療作用的同時,對人體產生藥理性的損害作用,屬A型藥物不良反應。與藥物用量有關,多發生於用藥超量。其發生率較高,但死亡 率低,可以預測。此種不良反應多以藥物動力學為基礎,在單位時間內藥物濃度的異常升高,導致有關器官的損害。
藥物代謝主要在肝臟進行滅活,稱為“第一關卡效用”,它有很大的個體差異,若肝臟有病時,此效應即減弱,使A型藥物不良反應增多。另外,經肝臟代謝的 藥物還受肝血流量的影響,若心力衰竭,出血較多或滴注去甲腎上腺素時,因肝血流量減少,增加藥物反應。 經腎臟代謝排泄的藥物,首先從腎小球濾過而進入近曲小管。若腎臟有病或低血容量性休克以及老人、嬰兒等均使腎小球濾過率減少,經腎消除的藥物則易發生 中毒反應。 循環中藥物與血漿蛋白的結合狀況對藥效有重要影響,與蛋白質疏鬆結合的藥物無生物活性。若患有低蛋白血症,白蛋白或蛋白結合位置被其他藥物占據,就能 使藥物游離濃度增加,加重藥物不良反應。 還有些A型不良反應是由於藥物的靶器官敏感性增強引起。

B型反應:極少數患者在服用正常或少於正常藥物劑量時,即可發生與正常藥理作用完全無關的異常反應,屬B型藥物不良反應。其特點是難以預測,常規藥 物毒理學篩選不能發現,發生率較低,但死亡率高。如在皮膚試驗,打預防針或飲用注射過青黴素奶牛的牛奶時,可引起嚴重的休克反應。B型反應是變態反應 ,有的是不耐受性,有的是體質遺傳缺陷,其中變態反應是抗原抗體反應。目前變態反應一般分為四型。第一型(立刻過敏反應),如青黴素過敏;第二型(細 胞毒性反應),主要是對血液中的細胞成分起溶解性破壞作用;第三型(免疫複合物反應),抗原抗體複合物激活補體後,引起局部炎症或壞死反應;第四型( 遲發性細胞反應),是抗原使淋巴細胞致敏,引起以局部淋巴細胞浸潤為主的炎症反應。

藥物代謝產物的作用:有些藥物在代謝過程中產生的代謝產物,干擾了機體的系統,或擾亂了機體的內環境,導致藥物不良反應。如服用冬眠靈、磺胺類藥 等所引起的光變應性或光毒性反應。

中醫藥對西藥毒副反應的治療作用:
1.中醫藥治療從整體出發,進行辨證論治,綜合治療,克服了西藥僅作用於局部細胞病理、而把本來是整體的東西分割開來的缺點。中醫藥因人、因時、因地不 同而選方用藥,天人相應,形神合一,充分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從而減少了藥物的毒副反應。

2.中草藥毒副作用較少。中草藥利用植物、動物、礦物中的自然物質來調整人體,用天然藥材製成的藥品較化學合成的西藥副作用小。

3.中藥有抗變態反應作用
藥物作為抗原進入機體後,產生特異性抗體(IgE等),或使淋巴細胞致敏,中藥對此有治療作用,它是通過以下幾方面的作用來實現的。
•.抑制IgG形成:甘草、苦參、地龍、少年紅等均有此作用,從而可治療藥物過敏所引起的Ⅰ型變態反應。
•.抑制和減少生物活性物質釋放:如麻杏石甘湯有抑制肥大細胞破壞顆粒脫出作用,保護肥大細胞抑制其釋放組織胺的作用。
•減少和消除生物活性物質的效應:如抗Ⅰ型變態反應的靈芝、蟬蛻、殭蠶等均有抑制過敏介質(組織胺及慢反應物質)釋放的作用。
•中和抗原:黃耆、人參、何首烏、靈芝、柴胡、防風、胎盤、地黃、淫羊藿等能促使機體產生較多的抗體,只要藥物抗原一進入機體即可被中和,從而減少了 抗原與細胞上受體接觸的機會,以減少過敏性休克反應的發生。
•雙向調節作用:黃耆、黨參、刺五加、熟地等26種中藥被《中藥大辭典》稱為有“適應原樣作用”,這種特殊作用對消除化學藥物的毒副反應有積極的意義 。
•免疫調節作用:黨參、黃耆、白朮等有增強機體細胞免疫的作用;白朮、苡仁、當歸等扶正藥及金銀花、黃芩、黃連、丹參、赤芍等清熱解毒活血藥均有增強 網狀內皮系統的功能;甘草、山藥、女貞子、山萸肉等能提高淋巴細胞等吞噬細胞的數量和吞噬能力。
中藥的這類免疫調節作用對化學藥物引起的變態反應等是有防治作用的。
•改善體質:中藥能改善患者的不良體質,從而減少化學藥物對機體的毒副反應。

中藥還具有多種氨基酸類、醣類、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及多種微量元素,故而具有多種生理功能,也是其特點。目前各國均開始採用中西藥品互相滲透的方法 ,加強中西藥的聯合開發,必將導致更多的高效、速效、特效、低毒或完全無害的中西合璧新藥品的出現,造福於全人類。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3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