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滿額折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臺灣社會的變遷與秩序(社會文化篇)(精)

定  價:NT$ 222 元
優惠價:9020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2元
庫存:3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臺灣社會在工業化過程中﹐由於外來技術與觀念的衝擊以及內部結構的調適﹐引起很多有關社會、政治、經濟上的問題。本書是從適應變遷和建立秩序兩方面立論﹐以檢討及批判當前的社會環境﹐希望從變遷中取得經驗﹐以塑 造一個一開放而民主的自由工業社會。重要的議題包括社會的衝突與開放﹐工業社會的倫理﹐政治民主化﹐行政無力感﹐學術的自主性﹐文化發展﹐知識分子的性格等。大的問題論及整個國家和社會的傳統文化與工業化﹐小的也許 只是個人和社區轉變的小事。根據文章的性質﹐分為《政治篇》與《社會文化篇》兩輯﹐本集是關於社會文化的部份。

作者簡介

文崇一

江西省宜春市人。

台大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訪問研究。

曾任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政大民族社會學系教授。

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文化與傳統社會,社區權力結構,台灣的工業化與社會變遷等。

 序 言

這些年來,由於臺灣社會在快速的工業化過程中,發生了許多不調適的現象;又由於對臺灣社會的研究和了解,以及傳播媒體的需要;便不自覺的因觀察所得而寫了一些短文。一方面批評因變遷所導致的許多失序現象,決策單位既缺乏事先的規畫,又不圖事後的補救;另方面也批評社會大眾缺乏自我檢討的習慣,不僅人際關係日趨冷漠、疏離,也使混亂現象得不到疏解的機會,新的秩序便不容易建立起來。
 
做為一個以研究或教書為職業的知識分子,在這樣的情境下,究應如何自處,是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有人說,研究學術的人不應該因社會事務分心,只要嚴守學術立場,做好研究就夠了。也有人說,研究者既是社會的一分子,便不應自我孤立於社會中,必須運用學術良知,為社會提出貢獻,況且研究者也無法遺世獨立,國家的政策到最後必然影響每一個國民。我個人認為,在不妨礙原有工作的前提下,用文章提出一些個人的看法,作為與他人溝通意見的方式,未始不是一種可行的辦法。在一個開放的民主社會,最值得鼓勵的就是提出自己的意見,而不是比拳頭。事實是,有些人知道一些現象,卻不知如何說出來,例如工人、農民朋友,由於多半沒有受過操縱知識和文字的訓練,難以用文字表達;有些人對一些現象往往視而不見,或故意忽略,自然不會撰寫出來,讓其他的人看到。知識分子比較可以擺脫現實的利益,用批判的眼光,把所觀察到的現象,特別是異常現象記錄下來,雖未必每件事都完全正確,總不失為一得之見,多少可以讓社會大眾或決策單位明白事實的另一個層面。
 
這樣做是否已經構成不務正業之譏?這要看寫雜文所占用的時間多少而定,如果在自己的專業範圍內,把學術知識用來解釋現實社會現象,相信兩者不僅不相互衡突,還可以收到互補的效果。從另一個角度去看,所謂正業,也沒有絕對的界線,做好研究、教好書是正業,寫一篇好的雜文,做一場好的演講,對社會來說,同樣是正業。關懷社會,固然是行政體系的專責,社會人士也有義務共同維護和監督,畢竟你、我都是社會的一分子,無權置身事外。
 
寫雜文也有一些困擾,有的讀者讀了不高興,就寫信來罵,說一些難聽的話。其實沒有必要,每個人都有表示意見的權利,事情往往有幾個面,說出個人的看法或提出批評就足夠,不必至於動肝火罵人。可是,有的人不這樣想,無可奈何。有的人坦白表示,他不喜歡研究者發表政論或時論文章,談些非研究領域中的問題。這就牽涉到嗜好了,簡直無法做進一步討論,你喜歡辣椒,我喜歡甜餅,這還能干預鳴?最後我們總是想,也顧不得這許多了,只要批評保持客觀,儘量中立,為社會提供一些儘可能持平的判斷,也就不至於浪費時間和精力。這並不是什麼知識分子的使命感,只是一種公民的責任或道義罷了。
 
收在本集的一百多篇文章,時間相當長,但大部分文章完成於近幾年。文章不以時間先後排列,而以性質分為七類,即衡突與開放,討論臺灣社會如何在衝突中尋求開放和秩序;政治民主,討論民主和政黨政治在臺灣社會運作的現象;行政的無力感,討論政策所面臨的許多困境;工業社會的倫理,討論建立工業倫理的重要性和可能性;文化往那裏走,討論文化的因襲和創造上的一些可能途徑;學術的自主性,討論如何培養學術發展的獨立能力;知識分子的批判性,討論知識分子在臺灣的工業社會中,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前三章,即衡突與開放,政治民主化,與行政的無力感輯為一冊,曰《政治篇》;後四章,即工業社會的倫理,文化往那裏走,學術的自主性,與知識分子的批判性輯為一冊,曰《社會文化篇》。所有這些文章,都是針對當時所發生的事件,提出個人的觀點或議論。臺灣幾十年的工業化過程,雖然獲得舉世矚目的經濟成就,人民的生活程度提高甚多,然而,付出的代價或社會成本也的確不少,環境污染日甚,犯罪率日高,投機取巧風氣日益嚴重,政府公信力日益低落,幾乎每一個部門都出現了危機,真是令人感到憂心。如果經濟成長後的生活品質竟如此低劣,那發展的目的是為了什麼?這是我們必須共同面對的現實,不能用轉型期把它輕輕帶過。寫作的基本動機也就在這裏,越早了解危機的所在,才越有可能扭轉危機,為社會人類找到一個新的起點。
 
本書各文,初次發表的報刊雜誌很多,藉此謝謝它們所給予我的機會。也謝謝東大圖書公司劉振強董事長給予出版機會。
 
文崇一
1989年11月於南港中研院

目次

序 言
工業社會的倫理
倫理不是神話
工業社會的倫理
建立工業社會的倫理
第六倫的困惑
道德與金錢應該並重
從人際關係論社區互助
工業社會中的民間團體
展望未來的社會秩序:從職業倫理到社會規範
文化往那裡走
文化的再創性
民族與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科技與人類命運
提升文化建設的功能
調整文化建設的方向
我們需要什麼樣的文化建設
文化復興與創新
我們應復興那些傳統文化
論陰陽五行
最大和最好
透視臺北市的文化取向
這樣的臺北市
改善鐵窗文化如何?
記一次現代化的喪禮
觀光條件──兼記小琉球之遊
春節與休閒
到那裏去休閒?
學術的自主性
學術何以難生根?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方向
仕而優則學
談學術上的自省和自信
從教育角度看諾貝爾獎
哈佛的三五○週年
對教育部的幾點期望
何不善用自主權?
從大學教育論大學校長
私立大學專辦文法科?
大學校園需不需要自治?
大學畢業了
如何改進國中教育?
從競爭談升學壓力
知識分子的批判性
知識分子能做什麼?
中國知識分子的角色轉變:從使命感到社會批判
知識分子的政治和道德取向
知識分子的批判性格
慎用專業化知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00
庫存:3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