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簡體書〉
滿額折

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簡體書〉

定  價:NT$ 420 元
優惠價:9037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南來文化人與這個南洋小島,有過一段怎樣的生命交集因緣?
在新加坡這個現代都會,還有哪些幾為人們遺忘的文化歷史“秘密”?
一本本半世紀前“香港出版”的華文書刊和課本,又如何牽動了一場兩地文化風雲?
這本文化研究文集,是作者借著文化研究視角,親自寫下的現場面訪、走訪手記,透過新加坡的文人、地物、事體三個面向,記錄了本地歷史變遷,細細梳攏編織一段正逐漸離散的文化記憶。
全書分為三卷。卷一為“人物研究”,是作者對不同時期南來文化人的足跡研究,他們依次有書業先驅張元濟、畫家張汝器、作家劉以鬯、女畫家張荔英、歷史學者許雲樵、醫生兼作家韓素音等。卷二“城市行腳圖”,作者循著文化研究之路,逐一拾綴和尋找較少有人留意的歷史文化線索。卷三“禁書令下‘星洲—香江’書緣紀實”,對當年本地兩家書局北上香港開拓新書源的一段“雙城故事”作了深入追述。最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訪問到當年這段書業歷史的參與人,為兩地戰後文化史留下了珍貴見證。

作者簡介

章星虹
廣州外國語學院英文系畢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人文及社會科學院碩士。現任新加坡聯合早報副刊執行編輯。
出版有專著《韓素音在馬來亞:行醫、寫作和社會參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和八方文化創作室聯合出版,2016);劇作集譯本《哈裡斯•沙瑪劇作選》(八方文化創作室,2010)。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
以“星洲”定位,讓我們猛然驚覺,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經有過一個如此詩意飽滿的名字,在熱帶浩瀚的星空下,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讓星洲,星光,星虹,一連串的星星,聚集起來,交織構成一張時代記憶的星圖。
—杜南發<新加坡文化工作者>

序1 南國的星空 ⊙杜南發
1. 熱帶三友
讀中學那年,課文有一篇《熱帶三友》,作者以中國傳統稱松竹梅為“歲寒三友”,而將南洋常見的椰樹、芭蕉和木棉樹,稱為“熱帶三友”。
作者是認為椰樹高挺似松,雨打芭蕉和風吹幽篁同為天籟,木棉樹則如梅花樹一般“真有濃重的雪意”,觸景生情,故而有如此聯想。
那是半世紀前的60年代,新加坡和中國大陸往來受限制,北方的松竹梅只能在書刊上才看得到,椰影蕉風,則是本地日常生活場景,讀起這篇課文自然特別親切。
雖然椰樹和芭蕉司空見慣,但木棉樹其實並不多見,記得在我度過童年和少年歲月的石叻村裡也僅有數棵,其中一棵就在我小學回家必經的路旁。
每逢木棉成熟時節,這棵樹上總會掛滿許多綠色果實,當漸漸轉變成黑褐色時,果瓣會裂開,爆露出白色棉絮,隨風飄飛,粉白如雪,只是數量不多,也就沒有什麼“雪意”的感覺。學校中午放學後,我常會和同學去爭撿零散掉落地上的果實,裂開的果瓣表皮,一瓣瓣幹硬瘦長如舟,放在水溝裡當船,隨水漂流,看誰的木瓣船流走得最快最遠,如同熱帶村童每年特定時節的“曲水流觴”之會,是那段日子放學時最快樂的餘興節目之一。
樸實的感情,簡單的快樂,因為難得,也就難忘。
這篇課文作者杜運燮,詩人作家,馬來亞出生,30年代回中國讀書,1945年畢業於西南聯大外語系,戰後回新加坡華僑中學等學校教書,1951年回中國,定居北京,在新華社從事新聞與寫作。杜運燮出生馬國,住過新加坡,大半生都生活在中國,華僑與北京人的“雙重身份”,兩地文化之間的寫作,使他被研究者稱為“搭建中國與南洋的鵲橋”,成為兩個文化世界的仲介者,一位具有旅人風格的作家。
他定居中國後,還寫了《涼爽的亞答屋》等多篇散文,向中國讀者介紹南洋熱帶地方的生活習慣。這些散文,常以對比或對照的敘述方式,把中華文化語境,融入南洋情景的書寫,具有中華與南洋兩種文化的雙重性特點。
他於1950年回中國前,在本地所寫的熱帶三友,即以北方歲寒三友為對照,借用中華文化傳統意象,描寫南洋熱帶的本土形象,無論寫作動機或觀察視角,體現的都是一個文化“旅人”的情感經驗與思維。
旅人的意義,既有時空行走的形式,更有文化跨界的體驗;無論表面的流動,或對底蘊的審視,兩種文化,自有兩樣風情,有心的旅人,兩相對照,當能找到許多感性和理性的連接。文化旅人書寫的意義,就在於能夠以旅人之眼,用心觀照,縱然置身尋常景觀,亦會有不一樣的體驗和發現。
章星虹《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明確以旅人為寫作定位元,顯示作者明白理解旅人書寫的本質、意義和價值,尤其在新加坡多元文化的環境裡,以一個文化旅人的視野和視角,細心觀察和探索,自然可以更從容走進一般人不察覺的領域,自己打開一片自在的新天地。

2. 現代旅人
旅人書寫,是個人在時間與空間行腳的記錄,在有意無意之間,往往會留下一段段時代的記錄;例如關於新加坡早期生活的史料,除了官方文獻檔案,在早年到過本地的東西方旅人文字裡,就保留有許多珍貴材料。
相對於嚴肅的官方文獻,旅人的文字就顯得更為自由生動,無論文章或日記,見聞思感,事無大小,都是身臨現場的真實記錄,既屬於個人記憶,也是時代的記憶。
早期旅人遠行不易,所見所聞皆為新鮮事物,筆下書寫多為遊記,記敘以異國風情為主;即便有感有思,也是因景生情,如同杜運燮寫《熱帶三友》,就是對不同環境景物產生聯想的結果。
章星虹以“現代旅人手記”為寫作定位,標示具有“現代”特質的旅人書寫,自然和早期旅人有所不同。
現代是資訊時代,網路改寫了旅行的新鮮感,跨界的衝擊感已大幅降低。臉書和博客讓旅行成為生活中簡單的趣味分享,太陽底下已無多少新鮮事,現代旅行的定義和意義,亦已隨變化的發生而產生變化。
相對於現代一般觀光客追求休閒樂趣的快感,具有文化感的現代旅人,會更多地追求旅行的意義感,他們對旅行會有更多元的關注和思考,能運用旅人之眼,抽離表面的光影,冷靜透視不一樣的自己和世界,以繼續探索與追尋的態度,或對地方人文作深度發掘,或對自我生命對照思考,或進行歷史思維的行旅,全方位致力開發旅行的多維性,在已知世界裡重新發現未知的風景,重新建構旅行更豐富的意義。
本書英譯書名,悄然透露了作者對寫作身份與書寫意向,有自己特別的思考與詮釋。
對“旅人”一詞,英譯書名並不使用一般性的Travellers,而特別採用Sojourner;前者意思是旅客,後者為旅居者,依中文傳統用詞,就是過客與客居。
客居,即居留於外地,魏晉時期把在外地落戶者稱為僑居,僑民一詞即延續此一觀念。唐宋時期的戶籍制度,則把當地人稱主戶,外來住戶稱客戶,主客相對,定位分明;延伸迄今,客戶一詞,依然是日常生活上的一個商業名詞。
過客和客居,兩者身份雖然都是旅人,卻有逗留時間長短之別,對地方的認識與感情關係,也就會有深淺之分,當然就會影響觀察視角的廣度與深度。
章星虹的現代旅人書寫,選擇以客戶的“客居”身份,點明了這一系列寫作的用心、視角與特色。
人生如寄,每個人在自己生命與所處世界之間,既可以是過客,也可以是客居或寄居。過客匆匆,縱然過處留痕,不免總會流於浮光掠影;一個客居的文化旅人,則能更從容審視自己所注視的物件,在生活與時間之間,持續追尋與發現地方蘊藏的各種文化線索,挖掘背後的故事與意義,學習去認識並瞭解那些不凡的滋味;對自己所在的地方,也會更有感情的體會。
有了感情的體會,如同人生的相遇,無論朝花夕拾,或是漫道求索,眼前筆下,字裡行間,總會靜靜流動著作者生命與地方醞釀的溫度,讓所書寫的場景和形象,在時光流轉的映照下,更有感覺,更能讓人念想。

3. 文人留影
實地行走是旅人的特點,章星虹的旅人書寫,收集的就是近年來不斷親自面訪、走訪、參訪的現場手記,過程真實,成果珍貴。
這一系列手記,以文化為主軸,內容包含南來文化人、城市行腳圖、星洲 - 香江書業故事三部分,通過人、物、事三面向,在本地歷史變遷中,細細梳攏編織一段正逐漸離散的文化記憶。
手記裡的南來文化人,依次有書業先驅張元濟、畫家張汝器、歷史學者許雲樵、醫生兼作家韓素音、報人兼作家李星可、女畫家張荔英、詩人丁家瑞、作家劉以鬯、醫生攝影家波魯寧。
手記書寫多為對當事人或相關人士的直接採訪,地點有本地、香港與中國,甚至遠赴瑞士;只有丁家瑞和許雲樵二人是以他們留下的作品為書寫物件。
這些南來文化人,分別涉及寫作、繪畫、攝影與出版等領域,每個人和新加坡都有過一段生命交集的因緣,他們的活躍時間,自上世紀初到下半葉,跨度近百年,尤以戰前到50年代前後為主。這是新加坡本土文化逐漸形成的重要階段,每個不同時期的文人足跡,拼湊起來,就是新加坡一份獨具意義的階段性文化生命構圖。
在這份構圖裡,有張元濟和許雲樵出版的書刊對本地文化啟蒙的影響;有張汝器和張荔英的人生軌跡鏤刻在南洋畫色裡閃亮的風采;有丁家瑞留在本地戰後文學創作世界的心跡;有李星可與劉以鬯在報人與作家身份之間的一段本地情緣;還有韓素音與波魯寧兩人分別在新加坡居留11年與60年的客居經驗,對他們和新加坡所具有的不同意義。
面對如此多元面向,章星虹採取的是多樣化的處理,或濃墨重彩,或輕描淡寫,或兼工帶筆,或舒筆直書,記錄描寫,抒情議論,交揉呈現,讀來仁智各見,互文見義,形成一片生動的人文景觀。
沿著這份文化構圖行走,最有意思的當然是許多不為人所熟知的新“發現”。
例如張元濟和廣州的特殊關係,治史嚴謹的許雲樵也寫兒童文學,張汝器對新加坡漫畫與南洋畫風的開創及赴難前的最後身影,劉以鬯在惹蘭勿刹金陵旅店與太太羅佩雲締結異地姻緣,韓素音在本地收養窮女孩為女兒的經過,及韓素音華人作家身份與本地華文報人的特殊關係等等,都是既嚴肅又有趣的真實史料,若非相關人士或當事人的敘述,有些事蹟可能就成為過眼雲煙,消失無蹤。
再如張荔英,通過她本人在南洋美專畢業班冊的留言、她生前的口述錄音材料,及對80年代國家畫廊研究員康斯坦絲(前總統薛爾思之女)的採訪,章星虹不但串聯起這位傳奇女畫家為何會鐘情新加坡這個熱帶島國並在此終老的理由,還收集了她在本地的四個名字!
張荔英的四個本地名字,除了中文原名,英文名 Georgette Chen 是冠亡夫陳友仁的“陳”姓,還有一個馬來名 Chendana,是一種檀香木;更有一個密友之間的生活謔稱叫叫 “Basket Chen”,意思是陳籃子,或依本地俗語習慣亦可稱為更具土味的“陳菜籃”。
這段記錄,即生動又形象,讓這位帶幾分神秘感的女畫家形象立刻鮮活起來。
除了用心採訪與收集各種散落的史料,章星虹還特別注意到這些史料的一些引申意義,例如關於韓素音被認為華人作家身份,與本地華文報章記者“譯寫”的關係。
韓素音自小受法語和英語教育,中文水準並不足以從事華文文學創作,卻常為被認為是華文作家,這個“美麗的誤會“,除了是由於報人李星可把她的小說翻譯成華文,讓華文讀者得以閱讀她的“中文作品”,更要歸功於當年本地華文報章的採訪記者,
因為他們把韓素音的英語演講,第二天以華文報導,甚至還有演講題目及全文,讓人們以為演講內容全是華文,才具體塑造了韓素音是華文作家的形象。
章星虹特別指出,這是本地華文報章記者的一大特色 —— 譯寫!
多年來,在新加坡以英文為主的大背景下,譯寫始終是華文報記者最基本的日常工作要求,他們每天都必須把大量英文材料,直接以華文譯寫為各式各樣的報導文章,同時又必須遵守新聞專業要求及出版時間的規定,如此工作方式,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日常譯寫的工作,固然使本地華文報章人員的工作量與要求,比本地英文報及港臺華文報的同行來得高,另一方面又顯示本地華文報記者與文化人,是本地雙語文化最早的實踐者與真正的推動者,對新加坡社會文化的發展,具有不應忽視的特殊位置與意義。
4. 文化行腳
“城市行腳圖”和“星洲 - 香江書業故事”兩輯文章的寫作視角,則超越“人物”身影,轉為對事物的觀察檢視,作者以自己的旅人之眼,細心漫步在新加坡這個都會城市裡,在現代腳步與曆史回聲之間,逐一拾綴不被人注意甚至幾乎遺忘的一些文化“秘密” 。
上海商務印書館是中國近代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與作用的一家書局,上世紀初就選擇新加坡設立“外洋第一分館”,成為本地最早的現代華文書局,當年這家“分館”,究竟開設在什麼地方?
戰前多位文化人與藝術家經常聚會的期頤園,曾出現在許多畫家文人合作的書畫題款裡,這座一代名園,如今究竟“芳蹤”何處?
戰前和戰後,中峇魯住宅區居住了許多文藝界人士,那又是怎樣的一幅人文圖景?
市區裡的蘇菲亞山,如此美麗的西方女性名字,究竟指的是哪位蘇菲亞?
在新加坡市區邊緣,一些樹木掩映的坡丘之間,散落著一些充滿熱帶風味的“黑白屋”社區,區內有許多“奇異”的西方路名,它們和這些房子的身世有何關係?
對這些地名或建築,本地人可能因為熟悉而麻木,並不注意或不在意,只有以旅人好奇的一雙眼睛,才會去注意和發現這些幾乎遺失的文化故事和線索。
章星虹的尋找方式,既有查閱文字記錄及採訪老一輩憶述的“傳統”方式,還結合了早年的報章廣告、早年老照片、及早期城市地圖,對比相照,按圖索驥,這是過去本地類似文史研究比較少見的途徑。
圖片和地圖,恰是現代旅人行走的象徵。
這種“眼見為實”的圖像研究法,既有說服力,又有趣味性,為枯燥的文化研究,增添生動的視覺效果,也讓大量本地早年老照片和舊地圖,成為具有“藏寶圖”意味的研究工具和物件,使文化領域的旅人書寫,有了幾分“城市考古”的趣味和意義。
從本地許多舊華文課本、舊華文書刊,挖掘出一個深具時代意義的“文化事件”,是這一系列旅人書寫裡分外精彩的一筆重彩,宛如遊園驚夢,驀然回首,才發現燈火闌珊處,竟還有著讓人驚喜的一抹動人顏色。
上世紀50年代,是亞洲和東南亞局勢發生巨大變化的大時代,連帶也影響與文化傳播相關的書籍出版業。
隨大陸書刊被禁止進入本地,使香港崛起成為眾所周知的中華文化中轉站,出人意料的是在這場變局中,新加坡書業也曾主動出擊,扮演一個重要的推動角色。
章星虹通過對老行家的訪問,及研究本地國家圖書館與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的有關藏書,對當年本地世界書局主動北上香港,打破書刊來源中斷困局的歷史性行動和結果,作了深入與全面的追述,應該是迄今對這場“文化行動”最清楚的一次串聯發掘。
特別有意思的是當年本地書商進行的這項文化行動,並非純粹只是出自商業考量的單向營運,而是具有追求雙向文化交流的宏大構思與願景。
例如當年本地世界書局東主周星衢“北上香江”,除了要以迂回策略,通過香港出版社的名義,將中國的文化書刊與華文教學課本輸入本地,並且通過在香港出版本地文學書籍,甚至創辦定期雜誌,將本地文學作者的作品,積極引介推進香港市場,尤其是他所創辦的《南洋文藝》文學月刊,更採取新港兩地合作組稿,在香港出版的獨特方式,具有很超前的“跨界合作”出版概念。
世界書局出版的《世界兒童》與《世界少年》兩本兒童雜志,分別以小學生及中學生為物件,構成一套互相銜接的青少年學習知識體系,對本地數代華文教育者的學習成長,有跨時代的深遠影響。不僅顯示負責人遠大的眼光和對青少年教育的關注,同時也說明當年本地書局對學校及社會教育的密切關係。
這些本地書業策劃與推動的大量“香港出品”書刊,可說是亞洲華文出版業發展史上一個非常特別的文化事件,就因為有當年本地華文書業者的智慧、眼光、膽識與文化胸懷,才為本地華文教育及傳統文化的傳承,繼續提供源源不絕的文化養料,影響巨大而深遠。
一本本陳舊的華文書刊和課本,竟然隱藏有如此一份前人商業智慧,及牽動一場時代文化風雲,讀來令人心醉,更令人感懷。
由於許多當事人均年事已高。這一些罕為人知的“秘密”,若非章星虹努力發掘“搶救”,恐怕不久也會消失在時間的煙塵裡,無知無覺,就成過去,留下一片空白。
時過境遷,風過無痕,花開似夢,年華如水,這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行走過的人,發生過的事,存在過的物,如果沒有文字的記錄,沒有認真注視的眼神,好像也都沒有什麼意義了。
但真的就沒有什麼意義嗎?
5. 南國星空
星洲是新加坡的別稱,從報紙、書局、店鋪、甚至人名,都是本地常見常用的名詞,但在今天,或許已可以加上“曾經”二字。
近年來,不僅本地幾乎再未見任何新生的“星洲”事物出現,甚至連這一名詞仿佛也漸漸退出本地生活的視野和記憶。
這種微妙的變化,追溯起來,似乎自1983年《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兩大報章合併後,就靜靜地發生了,如同夜色裡悄然的退潮,海岸線在黑暗中徐緩地流逝,只是多數人們沒有察覺,也就漸漸失去知覺。
章星虹的旅人書寫,以“星洲”定位,讓我們猛然驚覺,自己生活的地方,曾經有過一個如此詩意飽滿的名字,在熱帶浩瀚的星空下,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社會用詞的變化,反映了社會的變遷,更顯示社會文化記憶的變化。
無論星洲或者新加坡,都在南洋熱帶,屬於南方的國度,同樣屬於南方的天空。
一本《星洲星光——現代旅人手記》,讓星洲,星光,星虹,一連串的星星,聚集起來,交織構成一張時代記憶的星圖,讓大家可以在南方的星空裡,各自看見自己的位置,或者是過去的記憶,或者是如今的容顏,或者什麼也不是。
如此星辰如此夜,你覺得,自己會看見什麼呢?
2016年4月2日

序2 後記
世上凡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有心事的流轉。在這個熱帶島國,想心事的人,也許早已走了,但心事留給了歲月,流淌在小說詩歌的字裡行間,溢滿畫布上音符裡。我讀多了他們的心事,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地方;他們當年身處的空間,今天也成了我身處的空間。
認識一地可循不同途徑,美食、文學、藝術不一而足。觀望自身,我循的是文化研究之路,著重于人文的歷史脈絡。具體而言,即透過新加坡的文人、地物、事體,來認識這個城市的前世今生。
在這條探索路上,領我踏入學術研究大門的人,是我的老師、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前主任李元瑾教授。她告訴我,學校的課程總會有個終結的時候,然研究探索之路並不須因此而結束。老師的叮囑時時響在耳邊,給我以指引,賦我以動力。
成書的過程中,我得到很多前輩的扶掖;書中提及的觀察與成論,均是踏在前輩肩膀上得出來的。王賡武教授的海外華人論述,姚夢桐先生對戰前畫家張汝器的開創性探討,李元瑾教授的晚清文人康有為邱菽園研究,張人鳳先生為祖父張元濟編匯的史料,作家謝克與南來文人前輩的交往憶述,藏書人楊善才多年蒐采珍藏的華文絕版書等,均為本書裡涉及的文化研究奠下翔實的理論與史料基底。
在收集資料期間,我有幸與多位前輩文化人的家人結識,包括張元濟先生獨孫張人鳳先生、戰前畫家張汝器的女兒張識芬女士、醫生兼作家韓素音的前夫梁康柏和養女周惠音女士等。他們的信任和協助,以及慷慨提供的研究材料和文物,使得這一系列研究得以順利展開。同時,本地友人楊茳善、賴啟建、蔡愛玲、莫縷勇、大沢芳惠等,還有馬來西亞友人安煥然、廖文輝等,或分享研究成果,或幫我查找資料,或為我穿針引線。我是何等幸運,在探索路上有如此不可多得的朋友和同伴。
本研究文集循著文人、地物、事體,分為三卷。卷一為“南來文人研究”,收錄一系列本人近年來所做的南來文人研究文章。人的命運,很多時候是歲月勁風下的一葉小舟,歷史大潮中的一股潛流,要如何漂流、如何進退,這裡面就生出故事來了。卷二“城市行腳圖”是城市行走與觀察的產品。要在城市大小角落鑽進轉出,行走是最方便的途徑之一。走過一地後,畫上一張“行腳圖”,附在文後,同道人也許能用得上。卷三“星洲-香江”戰後書業歷史研究,說的其實是一個“雙城”故事。在香港知名學者小思(盧瑋鑾教授)的協助下,我採訪了當年這段書業歷史的參與人,包括新加坡的楊善才先生,以及香港的藍真、羅琅和李怡先生。本書卷三中研究所需的大量絕版書籍資料及書影,均為楊善才先生提供,特此致謝。
杜南發先生為《星洲星光》撰寫的序文,本身就是美文一篇,令這本研究文集生色不少。杜先生退休前是華文集團屬下報章的籌畫總編輯,在工作上是我的上司,在文史研究上則一直是我的良師。在序文中,杜先生提到,星洲,星光,星虹,三“星”同時出現於本書封面,“一連串的星星,聚集起來,交織構成一張時代記憶的星圖。”家父當年為我起名“星虹”,出自李白《元丹丘歌》的“長周旋,躡星虹”,取的正是星宿彩虹“橫河跨海與天通”之意。封面上的三“星”巧合,一經點出既令人驚喜,又順理成章。
本書的封面設計,採用了畫家張汝器於1929年為新創刊《星洲日報•繁星》文藝副刊所設計的刊頭畫,蒙張識芬女士授權使用,令封面設計尤顯意義。有趣的是,因為圖中的“繁星”二字,封面原有的三“星”成了四“星”,這不能不說是另一個令人驚喜的巧合。
這本文集得以付梓,得益于八方文化創作室主任何華近年精心構思的華文書出版計畫 —— 在此計畫下,開拓“南洋”題材系列是重頭之一。我要特別感謝編輯馮婉明,她在本文集的架構、編輯和修校等方面提供了諸多專業建議;在時間緊迫、工作量大的情況下,她仍是一絲不苟、巨細畢究地處理好編輯工作,令人感佩。同時,新加坡國家藝術理事會的慷慨贊助,讓本文集得以順利與讀者見面,謹申謝忱。
有人曾問我,辛苦工作之餘,還要查找資料、寫成文章,會不會很累很寂寞?的確,找資料、寫文章,都是得自己一項項去做的事情,別人代替不了;工餘埋在資料中,寂寞是免不了的。幸而身邊人吳慶輝是同道人,研究寫作、穿街走巷多是兩人同行,樂在其中也就忘了“寂寞”二字。
《聯合早報》副刊是我工作的地方,那裡有一份難得的文化氛圍;而同事之間的思路分享、想法激蕩,亦是不可多得的溫暖所在。在本書成型的不同階段,李慧玲、胡文雁、黃佩卿、周兆呈、謝裕民、林秀萍、餘雲等均曾給予慷慨且中肯的專業意見。這本文集收錄的研究文章中,有些文章的縮寫版本曾在早報副刊發表。這次出版的均為完整版本,並附適量資料注釋。
在本書的校訂期間,一輩子從事寫作的父親以91歲高齡辭世。去世前,父親一直在等這本文集的出版;每次見面或電話裡聊天,他都囑我快快寫完帶給他。今年八月底,處理完父親的身後事,坐在他書房每天必坐的高背皮椅上,我告訴自己不要遺憾:遵父親之囑,每天寫一點,記下見過的人、讀過的書、想過的事;因為記下來了,也就留住了不少好時光。在那一刻,我輕聲告訴父親,他等待已久的《星洲星光》終於成書了。我想父親一定聽得到的。
謹把這本文集獻給剛剛離開的父親,是他教會我看世界的方法 —乘好奇的翅膀,以文學的眼光,秉求實的精神。
章星虹
二○一六年十一月七日
於新加坡

目次

vii 序 南國的星空 ⊙杜南發
卷一 人物研究
3 中國現代書業泰斗張元濟 (Chang Yuan-chi, 1867–1959)
4 商務元老的南洋緣 — 張元濟與“星洲商務”
17 回望一段戊戌啟蒙往事 — 晚晴園聽張人鳳憶祖父張元濟二三事
29 畫家兼廣告人張汝器 (Tchang Ju-chi, 1904–1942)
30 張汝器與《星光》圖畫副刊 — 本地報紙與美術的首次結緣
43 二月裡的一炷香 — 張識芬憶述“大檢證”中遇害的父親張汝器
55 “南洋畫風”初起在戰前 — 從峇達山區采風歸來的張汝器
61 作家兼報人劉以鬯 (Lau Yee-chang, 1918– )
62 報人的背影 — 劉以鬯在獅城三個落腳點
69 最想念夜風中的康樂亭 — 劉以鬯羅佩雲結緣獅城
77 畫家兼美術教師張荔英 (Georgette Chan, 1906–1993)
78 從檳城到新加坡 — 張荔英的第二次婚姻
88 Chendana 的馬來緣 — 張荔英前夫陳友仁引領東姑踏上從政路
97 “新加坡,我的大溪地”— 每年為畢業班留言的張荔英
107 南洋史學者許雲樵 (Hsu Yun Tsiao, 1905–1981)
108 為戰後少年開闢啟智園地 —《馬來亞少年》報首任主編許雲樵
119 歐亞裔女醫生兼作家韓素音 (Han Suyin, 1916–2012)
120 “陳六使是個偉大的人”— 韓素音眼中的陳六使與南洋大學
129 韓素音小說《餐風飲露》背後的故事 — 首個馬來亞寫作計畫令丈夫丟官
142 素音與惠音 — 聽周惠音談養母韓素音
153 攝影家艾文•波魯寧 (Ivan Polunin)
154 六十載歷史影像背後的眼睛 — 記英籍醫生兼攝影家艾文•波魯寧
163 圖片資料
卷二 城市行腳圖
181 巴德申山 (Paterson Hill)
尋找期頤園 — 胡載坤醫生宅邸與“劉畫鬱詩”
191 蘇菲亞山 (Mount Sophia)
哪個蘇菲亞? — 蘇菲亞山的命名之謎
197 艾美麗山 (Mount Emily)
尋找艾美麗山頂的童年 — 美代子的故事
211 大坡橋南路 (South Bridge Road)
吉甯廟旁的華文書店 — 記商務印書館“外洋第一分館”
219 中峇魯信託局組屋 (Tiong Bahru SIT Estate)
尋找他們的足跡 — 跟隨老作家探訪文人舊居
227 威碩斯社區 (Wessex Estate)
一瞥帝國餘暉 — 戰後軍方黑白屋
卷三 禁書令下“星洲 - 香江”書緣紀實
(戰後至1960年代中期)
一、歷史片段特寫
237 待到再回星洲時 — 禁書令下的“雙城記”
二、“香江來書”細讀
256 少兒刊物
50年代初南洋少兒的世界 — 《世界兒童》與《世界少年》
260 外國文學翻譯
從南洋收藏看百年“苦兒”— 《苦兒流浪記》
265 詩集 幾年蹤跡幾年心 — 丁家瑞詩集《腳印》
269 文藝雜誌
54年前一本“星港”跨地文藝雜誌 — 世界書局主辦的跨地刊物《南洋文藝》
276 新馬作品
香港圖書館架上的新馬作品 — 世界書局把本土作家作品帶到香港
三、參與人/學者訪談錄
284 “香江來書”,實際上是“星洲出品”
— 前星洲世界書局職員、新華書局老闆楊善才
談星洲世界書局當年的門市及經銷運作
300 散毒乎?功臣乎?
— 香港三聯集團董事長藍真
談三聯書店當年的歷史角色
310 從辦館到大型出版社
— 前香港上海書局發行主任、香港資深文化人羅琅
談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上海書局及香港出版業
321 上海書局是我的成長搖籃
— 上海書局前編輯、香港資深時事評論家李怡
談早年於香港上海書局的編輯工作
337 文化平臺 香港宿命
— 香港知名文化人小思、
香港中文大學退休教授(盧瑋鑾教授)
談香港作為一個文化中轉平臺的使命
349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7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