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到哪工作都吃得開,和誰共事都合得來
滿額折

到哪工作都吃得開,和誰共事都合得來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者尾原和啟曾在許多人嚮往的企業占有一席之地
如麥肯錫、樂天、NTT DOCOMO、Google、瑞可利等
他為什麼能爭取到這些「夢想工作」
又是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
關鍵不在於時機、背景或任何外在條件
你只需要擁有——
看得到趨勢脈動的眼睛、連結眾人力量的心
主導局勢的觀點、不怕失敗的訣竅

作者尾原和啟歷經十二次轉職,在高喊「鞠躬盡瘁」、為公司奮鬥一輩子的日本職場文化中,無疑是個特別的人物。攤開他的履歷表,樂天、NTT DOCOMO、Google、瑞可利(Recruit)……他在變化無常的世界闖出一片天。
本書融合作者多年來的工作心得,透過深入淺出的舉例與說明,給所有對於現況不滿、迷失方向的人最誠摯的建議。
AI時代來臨,我們必須跟上電腦的步伐,思索更快樂、聰明的做法。想要在新時代殺出一條血路,就要認知到舊觀念早就大勢已去,別再緬懷過去!
正如書中的觀念:「就算公司可以給你保障,但社會不能給你的公司任何保障。」無論是誰都無法脫離這場互聯網化的商業時代,AI不是看不見的變化,它是逐漸成真的現實,未來將要面臨的抉擇。我們能做的就是看透職場生態,創造適合自己的最佳戰場!

無論在哪個職場工作,都能成為人人稱讚的人才。
無論在地球哪個角落,都能在喜歡的地方,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誠摯推薦──。
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吳家德∣迷客夏副總經理
洪雪珍∣斜槓教練
蘇書平∣為你而讀執行長
齊立文∣《經理人月刊》總編輯

。──專文推薦──。
職場打滾三十年,我的金飯碗技能就是「懂銷售、擅長溝通表達與教學、充分適應團隊合作、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如此而已。我說真的,作者就是在說我,而且還增加了科技的應用與AI時代來臨的應對策略,我覺得超棒。閱讀本書的過程,我點頭如搗蒜,不能同意再多。
——謝文憲∣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本書特色──。
1.深度分析職場現況與趨勢,讓你比別人領先培養未來必備能力:
作者從IT產業出身,除了大家熟悉的樂天、Google,還有瑞可利(Recruit),根據《數位時代》報導:「這家54年的老企業,從傳統人資公司轉型成日本最大網路集團,並拓展海外,為2030年擊敗亞馬遜及阿里巴巴積極布局。」哈佛商學院教授Sandra Sucher說:「瑞可利是網路時代的先驅,他們的網站和 Yahoo在1995年同一個月上線,他們知道如何借助新科技的力量。」
《到哪工作都吃得開,和誰共事都合得來》書中分享了很多麥肯錫、Google、瑞可利的工作方式與職場文化,想知道在AI時代殺出重圍的工作訣竅,一定要來讀一讀這本書。

2.本書從職場的三大改變開始分析,不僅具有大趨勢的觀察,也有實用的建議。
變化一∣社會與商業都將逐漸網路化:全球網路化將造成無數影響,談到工作模式,日後「個人」將與「眾人」或「企業」以對等的關係連結,分享知識成果。
變化二∣今後只有專業人才,方能成為職場強人:適合活在網路化社會或商業模式中的人,有能力做到「連結」、「對等」、「分享」的人,勢必會成為某領域的專家。
變化三∣公司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將完全改變:從前企業的正式員工享有終身受雇的待遇,如今時代變了,員工與企業將轉變為對等關係,互利共生。未來,你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工作,而且必須兼顧興趣,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經常改變自己。

全書共分三大章:〈人人都能受用的工作新法則〉、〈百年人生時代的轉職哲學〉、〈在AI時代殺出重圍的工作訣竅〉,若想在這個創新的世代發揮所長,就必須具備前瞻性的眼光與工作能力。

3.生動的故事、圖示與舉例,破解流行的迷思,提出創新的見解:
作者融合時下職場類書籍與相關研究的理論,透過生動的經歷與說明,讓艱深的商業理論不再難懂。他更告訴讀者為什麼流行的「PDCA」工作術已不適用於AI時代,答案是在第一關P(Plan)的時候就已跑輸競爭者,不斷嘗試、修正的「DCPA」才更加符合時下所需。

作者簡介

尾原和啟

一九七〇年生。
京都大學研究所工學研究科應用人工智慧講座結業。
從麥肯錫公司起步,幫助NTT DOCOMO發展i-mode事業,此後各在瑞可利(Recruit)、K Laboratory(現為KLab,任職董事)、Corporate Directions、CYBIRD、電子票券開發、瑞可利(回鍋)、OPT、Google、樂天(執行董事)、Fringe81(執行董事)擔任業務企劃、投資、產品開發等要職。
目前任職藤原投資顧問,這是他人生中第十三個職場。
志願擔任「TED大會」的日本試鏡評審,也參與了「Burning Japan」音樂祭,對於西岸文化瞭若指掌。
其他著作有《IT商務的原理》、《平台》、《動機革命》等書。

譯者簡介
林佩瑾

淡江大學應用日語系畢業,曾任出版社編輯,熱愛閱讀、電影與大自然。
主要譯作有《情色美術史》、《思考力培養法》、《漁港的肉子》、《撒落的星星》、《毒笑小說》等。

目次

推薦序∣走到哪,都有飯碗可以捧的金飯碗技能 謝文憲

前言∣當今社會的三大變化
變化一∣社會與商業都將逐漸網路化
變化二∣今後只有專業人才,能成為職場強人
變化三∣公司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將完全改變

第一章∣人人都能受用的工作新法則
1 想在網路時代殺出血路,必須先主動付出
2 愈是樂於分享知識,愈能得到更多收穫
3 為什麼Google是最棒的腦力激盪對象
4 最有效率的買書與讀書方法
5 不怕失敗的「DCPA」才是工作新趨勢
6 挑戰愈多次,愈可能當贏家
7 瑞可利最看重「界外區」
8 麥肯錫告訴我:這才叫專業!
9 想在職場當個專業人才,就必須當責
10 視ROI為最高準則,用最少的時間帶來最大效益
11 控制對方的期望值
12 工作流程三重點:規劃大綱、限制條件、決策
13 如何斬斷迷惘、果斷決策與行動
14 Google所重視的「合理性」
15 「終極性善論」是Google強盛的祕訣之一
16 「視工作為己任」將為你的專業帶來成長,賦予你驅動別人的能量
17 像「Zexy」一樣成為領域代名詞,工作就會自己找上門
18 激勵人心、培育人才的開會祕訣
19 開會不再死氣沉沉!改善氣氛的三大方法
20 將人生當作電玩遊戲,你就能擁有最強心理素質
專欄∣在各職場都能受用的「三種會議紀錄」

第二章∣百年人生時代的轉職哲學
21 即使不打算辭職,也要每年準備轉職
22 抱著「隨時都能辭職」的心態,才能發揮最佳本領
23 詳細劃分專長,靠副業賺錢
24 想了解自己的專長有多少價值嗎?去做志工吧!
25 如何在外部認識高手,得到肯定?
26 轉職不只是「目的」,也能是一種「手段」
27 異動&轉職時,別忘了換換「業界」或「職務」
28 別忘了在大公司跟小公司都做做看,以學習經驗
29 辭職後別吝於對前東家付出
30 讓公司認為你「是個值得投資的人才」
31 「藍海策略」的重要性
32 如何找出自己的「藍海」?
33 公司內部也有「藍海」
34 「畢生志業」與「餬口事業」的鐘擺意識
專欄∣人人都能受用的英語學習方式

第三章∣在AI時代殺出重圍的工作訣竅
35 我在樂天學會不輸給AI的工作訣竅
36 你的「喜好」有多少市場價值?
37 倖存的關鍵,就是「三木谷曲線」
38 向駭客看齊,學習洞悉課題&體驗解決的樂趣
39 用街頭智慧打破框架
40 連AI都辦不到的創新,就由你來達成
41 從技能、專業知識到人際網路
42 擁有自己的關鍵字,成為獨一無二的你
43 「個人象徵」是人際關係的強大利器
44 有了這三招,跟誰都能合得來
45 朝著共同目標前進,一起成就大事業
專欄∣只要能靈活運用手頭資產,到哪兒都能活得富裕自在

後記∣《狼就是狼》與法理社群

書摘/試閱

前言 當今社會的三大變化

我在Google就職時,曾經在國外的學術研討會認識一位瑞士的遊戲公司負責人。他們是十個人左右的創投公司,明明公司位於瑞士,卻專門製作符合日本市場喜好的美少女遊戲,並且收益驚人。
「這麼好賺,怎麼不乾脆來日本?」我問。
「我們很喜歡美少女遊戲,但是討厭日本的擁擠。我很滿意瑞士的飲食生活與文化。日本遊戲廠商已經夠多了,工程師又不好找,在日本開公司也沒意思。可是換作在瑞士,就能吸引很多工程師,因為一邊呼吸新鮮空氣,一邊做美少女遊戲,實在太讚啦!所以,我不會去日本的。」他說。
住在喜歡的地方與志同道合的夥伴一起做遊戲,然後賣給地球另一端的人們。只要運用網路,做生意根本輕而易舉。

然而,我在日本跟日本企業的夥伴共事、聊天,發現很多人都認為這種工作方式與自己無緣。事實上,許多人都在不喜歡的職場硬撐,而且認為現狀永遠無法改變。
當然,時代開始劇烈變遷,終身雇用制崩解、工作模式變革,知道這一點的人並不少,但是思考「自己該怎麼辦」、「該如何該變生活方式與工作模式」的人,卻是少之又少。

坦白說,對於員工的未來,公司愈來愈難給予保障了。可是,公司卻無法改變人事制度與教育體系,意圖將舊有的價值觀強加在年輕人身上。
這種困境很難用言語形容,但內心總覺得不對勁,滿懷著煩惱與擔憂。這樣的年輕人,我遇過好幾個。
這句話我也對他們說過,但在這裡我要再鄭重說一次:這股擔憂是完全正確的。全球正歷經一場大變動,日本不可能置身事外,而且這波變動將深深影響每個人的生活與工作模式。

好了,本書的書名《到哪工作都吃得開,和誰共事都合得來》,有兩層意義。其一,無論在哪個職場工作,都能成為人人稱讚的人才。另外一點,則是無論在地球哪個角落,都能在喜歡的地方,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
聽起來會不會很不切實際?不過,「到哪都吃得開、跟誰都合得來」絕對不是「紙上談兵」,想在劇變的時代中生存,這可是最實際的方法。以上,是本書主要想傳遞給各位的訊息。

究竟是誰會寫這種書,為什麼選在這時候寫?我們先從這裡談起吧。
我相信,網路會使得人類更加人性化。我最喜歡催化大家都認為行不通的新點子,因此走過各大企業,開發能稍微催化新點子的新業務。我的人生,說穿了就是一連串的專案。
我在研究所埋頭鑽研人工智慧,隨後進入專門經營管理顧問的麥肯錫(McKinsey)公司,幫助NTT DOCOMO發展i-mode事業。接著,我轉入瑞可利(Recruit)、網路企業K Laboratory(現為KLab)、CYBIRD、Google、樂天、Fringe81等創投企業。目前我任職於新加坡的投資管理企業──藤原投資顧問,同時也是一名科技評論家。若包含中途回鍋瑞可利,算一算我總共轉職了十二次。
一般人看了,都會覺得「這簡直是人渣」吧(笑)。不過,值得驕傲的是,我幾乎與所有的前東家保持聯絡,無論什麼小事都能提出來商量,而且不分你我,將他們的事當成我自己的事。

有了這麼多經驗,關於剛才提到的「①無論在哪個職場工作,都能成為人人稱讚的人才」,我一路以來歸納整理的無數竅門,相信無人能敵(說到底,為什麼我要轉職這麼多次?請容我稍後說明)。

此外,我目前也正實行著「②無論在地球哪個角落,都能在喜歡的地方,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工作」。基本上,我經常待在新加坡與峇里島,並定期飛回日本。一旦有了想做的事,我就會前往柏林、矽谷、深圳、烏克蘭,自由自在地飛往世界各地工作。
如果問我:你是不是在做什麼只有你才能辦到的特殊工作?答案是否定的。我的主要工作內容是專案經理,或是擔任客戶的諮詢顧問,並非像程式設計師或設計師那類能產出有形成品的職業。原則上,我不會對個別企業出資或投資,所以投資收入少之又少。換句話說,本質上,我的工作跟日本辦公室的上班族沒什麼兩樣。
不過,目前的生活型態已持續三年,我從來不覺得有什麼不方便。畢竟網路設備該有的都有,無論是用電腦傳訊息或是視訊通話,想做什麼都辦得到。
採用我這種工作模式的人,全世界正不斷增加。
從很久以前起,英語圈1的人就常常出訪世界各國,這陣子也有不少中國人跟印度人加入這行列。除了貴為亞洲金融中心的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寮國今後的經濟成長也大有可為,因此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企業的外派人員,而是根據自己的意願跟考量,而選擇在外國工作。
此外,峇里島跟馬來西亞也設立了知名歐美國際學校,所以許多對教育有熱忱的日本人,便搬到該地居住。不管是在當地工作的人、在母國(日本)進行遠距工作(Remote Work)的人,還是兩者皆是的人,各式各樣的人都有。當然,「到哪都吃得開、跟誰都合得來」並不單指旅居海外,也包含「留在自己國家」這個選項(就像開頭的那個瑞士人)。

接下來即將發生的「巨大變化」,將一舉改變至今的工作模式。個人整理如下。

變化一 社會與商業都將逐漸網路化

從前系井重里的《網路化》一書,一針見血地道出網路的本質就是「連結」、「對等」、「分享」(這本書於日本二〇〇一年發行,當時是網路萌芽期,想到系井先生並非科技業的技術人員,就覺得這洞察力真是驚人)。
跟當年二〇〇一年比起來,現在各位應該能明白世界正快速邁向「網路化」。社會結構跟商業模式,正逐漸將重心轉往網路。
全球網路化將造成無數影響,談到工作模式,日後「個人」將與「眾人」或「企業」以對等2的關係連結,分享知識成果。說得極端些,不適合這種工作模式的人,恐怕無法在商業圈中生存。

變化二 今後只有專業人才,方能成為職場強人

適合活在網路化社會或商業模式中的人,有能力做到「連結」、「對等」、「分享」的人,勢必會成為某領域的專家。
這裡所說的專家,並非醫生或律師那種傳統職業。所謂的專家(Professional),意思就是公開宣示(Profess)「我是誰,我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我的責任是什麼」。懂得自律,做出成果,然後對客戶好好說明,再讓客戶給予評價。只要能辦到這三點,無論你在哪一行,都能自稱「專家」。此外,如果你在網路上公開宣示自己的想法或事蹟,就能累積他人的信賴。
若能成為一個廣受信賴的「專家」,無論你到哪裡、跟誰共事,都能如魚得水。

變化三 公司與個人之間的關係將完全改變

假若許多工作者都成為專家,公司跟個人之間的關係必將改變。從前企業的正式員工享有終身受僱的待遇,如今時代變了,員工與企業將轉變為對等關係,互利共生。
不僅是現有的網際網路,AI(人工智慧)與區塊鏈等發展中的新科技,也將推波助瀾。此外,《LIFE SHIFT 百年時代的人生戰略》3書中也說過,從前的人多半活到八十歲,而就業與轉職的結構也是依此規劃;如果未來許多人都能活到一百歲,那麼上述結構必得大幅改變。畢竟,「用最初二十年學習、四十年工作,剩下二十年,用來享受退休生活」,這一套,再也行不通了。
未來,你需要不斷學習、不斷工作,而且必須兼顧興趣,在不斷變化的時代中經常改變自己。

或許你認為:「管他世界怎麼變化,關我什麼事?」我想,應該很多人都還感覺不到變化吧。
不過,那是因為日本至今用兩道特別的壁壘保護大家,而壁壘再也撐不了多久了。
第一道壁壘,就是「島國的距離之壁」。這道壁壘,從二十年前就開始被網路拆解了。例如,從前位於美國境內的企業客服中心,已開始轉往人事費用低廉的菲律賓或印度。打去客服中心的電話,都能藉由網路連上遙遠的菲律賓或印度,再由該地的客服人員應答。
不過,會發生這種事,是因為他們都說英文。有些人應該認為,日本還活在「日語之壁」的保護之下吧。
不過,一旦AI愈來愈發達,同步翻譯水準晉升到商業等級,這道語言之壁也將崩毀。如本書所言,這絕對不是遙遠未來的事情,恐怕十年內就會實現。說得極端些,就是因為日本不像英語圈的人逐漸轉移陣地,反而會捲入更激烈的世界商戰。

《到哪工作都吃得開,和誰共事都合得來》,可以說是我特地為各位準備的錦囊妙計,為的是助各位度過這波巨變浪潮。
第一章是暖身,整理了我從網際網路與十二家公司學來的「人人都能受用的工作新法則」。我在開頭將這些新法則分成兩層意義,是因為只要你努力成為「每家公司都搶著要的人才」,「就能自己選擇職場、同事與客戶」。
而第二章「百年人生時代的轉職哲學」,希望各位能在企業與個人關係的變動中牢記在心;第三章「在AI時代殺出重圍的工作訣竅」,則是你面對未來的強心針。

我衷心期望,這些內容能稍微打動各位的心,促使各位更新自己的工作觀與工作模式。

◇ ◇

在此有一項請求。如果你覺得自己也感受到了這波巨變,請在推特、臉書、IG等網站說幾句話,並標記(Hashtag)「#人人受用」4。我在每頁的頁尾都加上了各小節#標記,標上那些標記也無妨。
我全部都會看,更期待與閱覽過相關內容的各位一同創造新變化、新潮流。

【注1】Anglosphere,泛指主要語言為英語的各個國家。
【注2】Flat,原文為フラット,雖為平坦之意,但日本職場上常用來形容對等關係。
【注3】此為日文版書名《LIFE SHIFT—100年時代の人生戦略》,英文原書名為《The 100-Year Life》,作者為Lynda Gratton 與Andrew Scott,中文版《100歲的人生戰略》由商業周刊出版。
【注4】原文為「どこ誰」,為原書名《どこでも誰とでも働ける》的簡稱。


#前言
#日本也逃不過這三大變化
#瑞士人在瑞士製作給日本人玩的美少女遊戲

 

3 為什麼Google是最棒的腦力激盪對象

資訊公開透明當然是好事,但如果自己沒有知識,就會變成只拿不給的「伸手牌」。不懂的事情就Google,這是一切的基本。查出答案後,再積極地公開分享,順序萬萬不可顛倒。

Google大約是在一九九九年崛起。當時的搜尋引擎主流剛從目錄導航系統(Directory)進展為機器人程式系統(Robot),最令我驚訝的就是搜尋速度。比如我Google「尾原和啟」,上頭顯示以「〇點三三秒」找到「三〇八〇〇件」項結果。能否將時間壓在一秒內是很重要的,如果搜尋時間不超過一秒,思緒就不會中斷。
無論輸入多少關鍵字、搜尋多少資料,Google都會不斷回應你。如此一來,搜尋引擎就成了腦力激盪的對象。
如果搜尋時間超過一秒,思緒就會中斷。假如像目錄導航系統一樣,搜出結果之前必須點擊好幾次,那麼光搜尋就夠忙了,無法深層思考。兩者之間的速度差距,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Google是最後出現的搜尋引擎,卻能擊敗眾多前輩,主要原因就在於它擁有獨特的「網頁排名」(PageRank)演算法,能異常準確地找出有價值的網站。不過,我認為除此之外,搜尋速度快速、聲控搜尋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做為腦力激盪的對象,Google的進化可是一日不停歇。在此,我要向各位介紹個人蒐集資訊的方法。
Google搜尋的基本步驟就是搜索關鍵字,而Google快訊(Google Alerts,https://www.google.com.tw/alerts)能幫助各位一次網羅各種新資訊。只要事先輸入自己的搜尋關鍵字,每天就能收到相關新聞的電郵通知。
我出社會後一直有個習慣,就是一旦結交值得往來的人,就將他們的名字全輸入到網站裡。當時還沒有Google快訊,因此我利用《日本經濟新聞》的線上資料庫「NIKKEI TELECOM」,將那些人名設為關鍵字;只要報導中出現相關姓名,就會每天寄電郵通知我。
見到當事者時,我會說:「那篇報導寫得真好啊。」對方聽了自然開心,而且還會誤以為「連那麼小的報導都注意到,尾原,你看新聞看得真仔細啊」,可謂一石二鳥。
「NIKKEI TELECOM」只針對大型媒體,但Google快訊網羅包含部落格的大小媒體,如果你是業務,記得輸入客戶姓名;如果你是行銷人員,記得輸入自家公司員工的名字,保證對工作大有幫助。

除此之外,還能在Google搜尋趨勢(Google Trend, https://trends.google.com.tw/trends/?geo=TW)中尋找關鍵字,檢視該關鍵字的搜尋區域、時間與次數。搜尋次數愈高,表示需求愈多,也代表具有商機。
不僅如此,如果你在部落格或社群網站發表過相關文章,還能看出自己的文章排在搜尋結果的第幾名,也能看出有多少競爭者,藉此掌握自己的定位。你是要殺出重圍,擠進關鍵字搜尋結果前幾名?還是要找出關鍵字藍海,獨自搶得先機?了解每個關鍵字的市場價值,就能兵來將擋、水來土淹。

專門搜尋學術文章的Google學術搜尋(Google Scholar, https://scholar.google.com.tw/),也是我的獨門利器之一。這個搜尋引擎使用了Google搜尋的「網頁排名」演算法,依據引用次數來為學術論文排名,因此可信度很高。換句話說,想找目前最熱門、最有趣的論文,可說是易如反掌。此外,論文開頭也附有大綱,可謂省時便利。
尤其最近增加了許多商管相關論文,比如市場、組織理論、影響決策的認知偏誤等等,我真不懂,為什麼大家不讀論文?
附帶一提,我每年都會清點自己閱讀的紙本書、電子書與論文,去年讀最多的就是論文。由於Google翻譯的精準度提升,英文論文變得非常好懂;若你想尋找最新研究成果,從這兒著手就對了。

#Google
#收集資訊

 

5 不怕失敗的「DCPA」才是工作新趨勢

我在十二次轉職中親身學到的網路時代工作準則,除了主動付出之外,就是與其出一張嘴,不如立刻行動,方能十拿九穩。有空想東想西,不如採取行動,才能事半功倍。秉持反覆試驗的精神,失敗了就馬上檢討,再試一次。
直到前陣子,大家都說只要反覆執行「訂立計畫(Plan),然後實行(Do),檢驗結果(Check),並改善下一次行動(Action)」的「PDCA循環」,就能找到最佳解答。然而,這種方法已愈來愈跟不上時代,因為它有個致命傷:訂立計畫太廢時了。

不斷嘗試,然後再修正方向的DCPA,才是在網路時代存活的不二法門。正確來說,是DC→DC→DC→DC→……短時間內反覆執行Do與Check,找出最佳解答。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或是規定的時間內)得出結果。
現代變化如此快速,如果花時間慢慢調查、再三檢討,然後才訂立縝密計畫,很有可能狀況早就變了。完美的計畫轉眼間變成老哏,想要執行時已經慢別人好幾拍了。
詳細分析完整資訊、建立縝密計畫,愈聰明的人愈喜歡在這些事情耗費心力,連任何細節都不放過;但這種做法將阻礙你的步調,使你無法在短時間內得出結果。

另一方面,執行門檻愈來愈低了。拜電腦處理能力提升、分析資料能力普及所賜,輕輕鬆鬆就能進行測試。例如網頁設計,與其在公司內部反覆檢討,不如準備二十種模式,開放給少數使用者測試,才能更快接近正解。
不只是網路,實體商品也一樣。3D列印機的發明,使得製造產品原型的成本大幅下降,也是降低執行門檻的功臣之一。
隨著全球網路化的進展,上述趨勢會愈來愈明顯。畢竟各種執行成本都下降了,反正先做再說,大不了邊做邊修正,這就是現在的主流。
當然,貿然執行一定失敗,說不定嘗試十次會失敗九次,那也沒關係,失敗了再修改方向就好。只要放下得失心,就能順利執行DCPA循環。
如果只有挑戰一、兩次的機會,就會有「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壓力,只能步步為營。不僅得耗費時間準備,萬一煞費苦心卻出差錯,影響非同小可。另一方面,假如環境允許你「先做再說」,那麼稍微失敗也沒關係。嘗試次數愈多,失敗造成的損傷就愈小。
在職場上也一樣。
跟以前比起來,現在的社會允許我們挽回過錯。以前的人都把人生獻給公司,在職場跌倒等於事業完蛋,但現在有很多補救方式。
無論是換工作、自立門戶或創業,跟從前比起來都簡單得多,而且工作之餘,你也能找副業或做志工。在網路上很容易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各位不妨盡量做喜歡的事,只要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就能創造稀有價值,找到生財之道。這年頭,想要活得多采多姿,成本比以前低廉多了。

以前的人習慣對公司從一而終,一旦換工作,就會被貼上「沒出息」的標籤。從前一旦錯了就全盤皆輸,害怕失誤的壓力壓得人喘不過氣,每個決定都影響甚大,導致無法反覆嘗試。不過,這年頭換工作很正常,大家都知道「儘管放手去做,就算失敗也能累積信任,下一次機會(職場)再挑戰就好」,降低了做決定的門檻。犯錯也能東山再起,所以大可反覆大膽嘗試。
只要敢走出同溫層,就能放膽冒險。如此一來,即使待在同樣的職場,也很容易引發新的變化。
萬一換工作碰了一鼻子灰,給別人添了麻煩,只要勇於不斷挑戰、自我成長,就算得花上數年,總有一天終能得到回報。

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正因為這年頭容許大家不斷嘗試,所以與其跟大家在同一場遊戲爭得你死我活,不如去玩別的遊戲,競爭還比較少。
我只是換工作十二次,就能出書、上電視,但是在美國,換工作是很正常的。在日本,換工作能使你出類拔萃,減少競爭對手,當然容易贏得勝利囉。
 

#從PDCA到DCPA
#反覆試驗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