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歷史知識與歷史謬誤:當代史學實踐導論(簡體書)
滿額折

歷史知識與歷史謬誤:當代史學實踐導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62 元
定  價:NT$ 372 元
優惠價:87324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歷史學家對於過去知道多少?歷史學的任務是什麼?
歷史學對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如何避免史學謬誤?


本書關注歷史學家對於過去知道什麼以及知道多少,作者為美國著名史學理論家、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全書分為四個主題,分別是記憶、敘事與知識、客觀性與猜測、碎片化。通過嚴謹的論證和生動的案例分析,探討了一系列歷史認識論問題:史學編撰中的敘事、客觀性、記憶問題,史學寫作的任務,歷史研究中的一致性,如何避免史學謬誤等等,是作者對於歷史知識的局限及條件的理論思考。作者對從希羅多德以降,至當代史學大師的歷史認識論實踐加以反思,對史學入門者及歷史從業者都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阿蘭•梅吉爾(Allan Megill)

美國弗吉尼亞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領域為史學理論、歐洲思想史。
著有《極端的預言家:尼采、海德格爾、福柯、德裡達》《卡爾•馬克思:理性的負擔》,編有《反思客觀性》。

名人/編輯推薦

對歷史學的深入探究,解答歷史學習者和從業者在歷史實踐中的困惑

1、作者是史學理論和思想史研究領域知名學者。
2、貼近實際,對歷史工作者有很高的參考價值。

多年前,美國歷史學家大衛•哈克特•費希爾(David Hackett Fischer)出版過一部有趣但卻令人不安的著作:《歷史學家的推理謬誤:尋找史學思維的邏輯》。這本書雖然初版於1970年,但至今依然在印行,也算是一部小小的經典。其讀者包括對歷史學家研究歷史的方式感興趣的業外人士,教授史學方法的教師也一直將它列為歷史專業學生以及剛入學的研究生的必讀書目,作為對本學科中各種陷阱的警示。費希爾列出了112種不同的“推理謬誤”,並將它們歸為12個類別。他發現20世紀20年代到60年代間的很多歷史學家都犯了這些推理謬誤——事實上,幾乎所有這個時期的知名史學家都未能倖免。

我沒有費希爾那種令人耳目一新的才智,但的確從他的著作中得到了靈感。我關注的話題也是費希爾關注的,雖然它如今已經很不合時宜;同時,我提出的問題也是費希爾提出的。簡而言之,在本書中,我的主要興趣是使如下問題得以回答的論證和依據所具有的基礎,這個問題就是:我們有什麼依據接受歷史學家和其他人提供給我們的關於過去的敘述?或者我們可以用另一種方式來提這個問題:我們如何能最有效地避免史學謬誤?歷史認識論——或者如果人們願意的話,可以稱之為歷史學家的認識論——關注的就是發現並避免這樣的謬誤。但是,如果我們想要理解歷史研究和歷史寫作的論述和依據,就必須同時理解一些其他的相關問題。因此,本書也探討了記憶在歷史中——以及在歷史背景下——的作用;歷史中的描述、說明和闡釋;歷史研究中的客觀性以及猜測(或“溯因推理”)的地位;以及“範式”和“宏大敘事”這些概念(經常隱秘地)提供給歷史研究和寫作的那些框架假設。本書還抨擊了一些明顯的謬誤,尤其是廣為流傳的一種觀念,即認為歷史學家應當努力給我們提供一種對過去的“直接”體驗。

在這裡我應當做些說明。首先我要指出的是,本書中各章並非環環相扣。各章之間互有關聯,但通常我不會在一章中提出一個問題而在下一章中解答。本書不是這種類型,我們的主題也無法用這種方式來處理。我並不打算提出一種關於歷史寫作的理論,因為我認為無論是關於普遍意義上的歷史寫作或是具體層面的歷史認識論,都不可能有任何單一的理論。 無論如何,我們無法提出任何可接受的理論。恰恰相反,本書提供的是一組針對歷史認識論的理論思考——也就是說,關於歷史知識的局限及條件的理論思考。這些思考通過考察具體例子而表述出來。本書的益處將會體現在書中提出的——而且我希望是本書引發的——普遍意義上的思考,而不僅僅在於對具體例子的討論。我的目的與其說是在於對認識論問題有一種哲學考察,不如說是要提醒(或者再次提醒)從業的歷史學家——特別是剛入門的人——注意他們職業中的認識論方面。我經常從不同的角度討論這個問題。我希望通過這種方法來激發讀者自己的思考。最為重要的是,我希望讀者會接受本書給出的思考並在自己閱讀或寫作歷史的過程中應用它。

在導論“歷史認識論的必要性”中,我從最近在美國職業歷史寫作中扮演主導角色的所謂新文化史中選取了例子,反思了歷史學中認識論實踐的好例子和壞例子。我尤其對比了娜塔莉•戴維斯的《馬丁•蓋爾歸來》(它對16世紀法國的一起“身份盜竊”事件做了引人入勝的敘述)所表現出的認識論上的責任感,和最近一個有關奴隸制和美國內戰的、以網絡為基礎的歷史或者“數字”歷史的 “試驗”所表現出來的我所認為的認識論上的不負責任——在我看來,這場試驗帶來了負面的結果。這也是對歷史知識的貢獻,至少它讓我們認識到我們現在應該朝不同的方向發展。

本書的第一部分“記憶”繼續探討了導論中提出的問題。這部分由兩章組成,主要是對認為歷史不過是一種記憶的形式這種觀點提出質疑。第一章“有記憶的歷史、無記憶的歷史”直接抨擊了這種假設,但同時又論述了為何我們不能簡單地拋棄“記憶”。可以用兩種完全對立的方法來看待歷史:一種是把它看作具有肯定的功用(肯定某個特定的人類共同體),一種是把它看作具有否定的功用(批判這個共同體為自己製造的神話)。對這兩種對立的觀點我們都無法有理有據地駁斥。然而,這章結尾處肯定了歷史批判的一面,並指出這種態度是時下我們更為需要的,因為對處於統治地位的群體進行肯定的表述比比皆是,而且多種形式的記憶對歷史也提出了挑戰,認為歷史不過是另一種以自我為中心並服務於自己的思想“話語”的形式。

第二章“歷史、記憶、認同”將“認同”加入這個混合體之中。“認同”在上一代人中就已經成為一個在美國文化和其他領域既問題重重而又頗有價值的範疇。“認同”與“記憶”聯繫緊密,二者又都與歷史有著複雜關係。在很多方面,“歷史”與“記憶”之間的關係是負面關係這個事實很不幸地從我們的視野中消失了。另外一些重要的區別也被遺忘,其中就有“記憶”與“傳統”的區別:“記憶”深深植根於當今的那些主體性之中,而“傳統”是與客觀存在的一套文化物品和表達相關聯的。另外一個區別是“記憶”和“懷舊”之間的區別。在經驗的實體中,這些範疇經常重疊。然而,如果我們想要清楚思考這些範疇,就必須在概念層次上將它們區分開來。而且,歷史學家和其他人如果將“歷史”與“記憶”“傳統”或“懷舊”混為一談的話,那必然會犯錯誤。他們會一直想要以某某關於過去的觀點具有真實性、有用性或誘惑力為理由,來堅稱這種觀點是真實的。

第二部分“敘事與知識”討論的是歷史敘事的認知維度。第三章“敘事本身有認知價值嗎?”的出發點是路易斯•明克(Louis O. Mink)提出的一個觀點,他認為我們可以發現嵌於敘事之中的“概念上的假設”。根據明克的觀點,敘事因此具有認知價值。第三章既肯定又否定了明克的論點。這一章注意到敘事無處不在——敘事如何在即使被認為處於一種危機當中的時候,仍然反復出現。這說明敘事對人類有價值,這種價值部分上肯定是在於敘事能夠幫助人們認識世界。同時,不同的人、不同的群體又忠於彼此互不相容的敘事。這一章的結論是,如果我們要決定對於具體的敘事應當接受什麼、拒斥什麼的話,就必須運用認識論的標準。

第四章“敘事與歷史寫作的四項任務”詳細闡述史學寫作的四項任務,以說明歷史學家事業的認知方面。本章也給出了一種對敘事的新定義,這個定義與其說是要取代通常的定義(即一個按時間順序組織的敘述),不如說是要通過將重點放在敘事傳遞的內容(人物、環境、行為、發生的事)之上而非放在敘事方法之上,來將這個定義明晰化。本章提出歷史有四項任務:描述、說明、論述或證實、闡釋。從歷史認識論的角度來說,最為重要的一點在於:歷史學家不能簡單地斷言某個關於過去的觀點是真實的。相反,他們必須提出論述以及證據,以使我們同意他們的觀點是真實的。“僅僅講個故事”還不夠:如果我們要把一個歷史敘述看作從認識論上來講是負責任的,我們需要的就不僅僅“只是一個故事”。

第三部分轉向歷史中的客觀性與猜測這兩個互相關聯的主題。第五章“針對歷史學家的客觀性”,論證了客觀性是一個具有內在複雜性的概念,因為這個概念的核心不是一種單一的意義,而是四種不同但又相關的意義。客觀性的這四種意義對研究歷史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們構成了一種“因素”,使史學家的著作是歷史而不是宣傳資料。誠然,史學家是受種種信念驅動的,為了語言上的簡便,我們可以把這些信念稱為“政治”信念(“政治”在這裡是廣義的,可以包括宗教、哲學、美學、文化以及其他類似的信念,同時也可以是嚴格意義上的政治信念)。沒有這些信念,史學家就沒有動力書寫歷史,也沒有書寫歷史的視角了。然而,如果不堅守客觀性的原則,政治信念將會是危險的毒藥。

第六章“一個有關歷史認識論的案例分析——關於托馬斯•傑斐遜和莎麗•海明斯鄰居們究竟知道些什麼?”(本章為史蒂文•謝潑德、菲利普•霍恩博格與我合寫),探討的是歷史學家在其工作中一直都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一個社會科學家饒有興味地稱為“不良數據”的問題。處理不良數據的一種方法是採取不可知的立場,不提出任何有關過去的觀點,除非能夠非常確定它們是正確的。但遵循這個方法的歷史學家能夠提供給讀者的只不過是19世紀歷史學家和理論家德羅伊森(J. G. Droysen)所說的“分散的實證碎片”。為了寫出有價值的歷史,史學家需要猜測。

我們在第六章中的論點是,歷史學家應當以一種有自我意識的方式進行猜測,而且要向讀者表明他們正在超越證據的範圍。在這章中,我們審視了一位歷史學家對於據稱在1790—1802年間流傳于弗吉尼亞州阿爾博馬爾縣的種種緋聞所做的斷言,這些緋聞講的是美國開國XIII元老托馬斯•傑斐遜和他的一位女奴莎麗•海明斯有染。我們在仔細考察那些支持和反對該歷史學家斷言的證據的過程中,指出了“最佳解釋推論”——也稱作溯因或溯因推理——在歷史研究與書寫中的作用。實際上,即使是一些表面上顯而易見的歷史論斷,比如“有過拿破崙這個人”或“第一次世界大戰於1914年爆發”,也不是以經驗的方式為我們所知的,當然也不是以歸納的形式,而是通過溯因推理為我們所知的。我們在本章中還指出,一種認識論上負責任的歷史是要求史學家進行比較判斷的,要求史學家詳細討論能想得到的一切支持或反對他們的假設的論述。

第七章“反事實歷史:尼爾•弗格森的《未曾發生的歷史》及類似著作”,反思了歷史研究和撰寫中的一種特殊種類的猜測——反事實推理。本章討論了“虛擬”或“想像”的歷史這種明顯反事實的文體;還區分了反事實推理在歷史學家試圖提出因果關係主張的過程中所扮演的合理而且確實必要的角色,與另一種對反事實的應用,後者更像是想像文學,而不是歷史。

第四部分“碎片化”轉向討論在學術歷史寫作中出現的歷史領域的分裂。這種碎片化隨著不同的闡釋視角的興起並相互產生衝突而出現。實際上,碎片化似乎是第四章提到的歷史研究和書寫的闡釋性本質所帶來的必然後果。我的論點是,在認識論上負責任的史學需要在很大程度上附和這種碎片化趨勢。

第八章“碎片化與史學編纂的未來——論彼得•諾維克的《那高尚的夢想》”,將史學碎片化與諾維克1988年這本名著的最後一部分聯繫起來。在該書這一部分中,諾維克描述了一個在其寫作該書之時“不存在任何國王”的美國史學職業——也就是說沒有處於支配地位的一致意見。諾維克這本著作的一些讀者認為他是對這個事實表示哀歎。但我的論點正相反,我認為過去和現在都沒有任何哀歎的理由。

第九章“‘宏大敘事’與歷史學科”篇幅較長,內容也比較複雜,但我希望讀者在讀過這一章後能有更豐厚的收穫。本章給出了一些區分和視角,它們對於理解史學一致性的特徵來說不可或缺。我們可以將歷史敘述的一致性看作存在於四個層面之上:敘事本身的一致性,主敘事的一致性,宏大敘事的一致性,以及元敘事的一致性。另外,我們還需要認識到歷史世界中各種一致性的概念植根於四種對歷史不同的態度——這四種態度可以共存,但又展示了一種歷史演進。XIV我們可以認為有一個單一的、統一的歷史,而且我們現在就知道它是什麼;或者認為這個單一歷史只有在我們做了“進一步的研究”之後,才能知道它是什麼;或者認為單一歷史只是一種純粹的規範性觀念,它永遠不可能為我們所知。本章也探討了統一的歷史這種觀念被摒棄之後,史學還會有何種選擇。

儘管時下對歷史過去的闡釋視角顯然數不勝數,但仍然存在著一種使歷史“重新一致化”的強大動力。第十章“歷史研究中的一致性與非一致性——從年鑒學派到新文化史”,考察了這種趨勢,並重點討論了對一種衰落的觀念的回應,這種觀點就是:歷史學將最終支撐起歷史世界的一種統一的敘述、一種“普遍史”。20世紀下半葉影響最為廣泛的歷史研究與書寫的學派是法國所謂的“年鑒學派”。這個學派的傑出人物,諸如呂西安•費弗爾(Lucien Febvre)和費爾南•布羅代爾(Fernand Braudel),想要書寫一種“總體史”(或如費弗爾所說的一種“總體化的歷史”[totalitarian history])。他們的努力都失敗了。後來,與年鑒學派緊密相關的新一代歷史學家創立了“新文化史”。這些歷史學家不再渴望書寫總體歷史,因為他們清楚意識到關於過去可寫的內容多種多樣,無法納入一個單一的、“總體的”觀點之中。但他們仍然尋求一致性——一種強加的一致性,他們在托馬斯•庫恩(Thomas S. Kuhn)的觀念中為這種一致性找到了理由,後者認為科學學科的統一通常是通過讓所有有能力的研究者都遵循一種科學研究的統一“範式”或者模式而實現。第十章指出,範式這個概念本身就是沒有依據的——一些具有敏銳洞察力的新文化史的支持者也承認這一點。

在結論“反對時下的流行做法”一章中,我簡要反思了歷史對現在如何有價值以及如何無價值。結論特別提醒讀者注意一種廣為流行卻沒有依據、毫無自知,甚至很自大的假設,即歷史學家能夠而且應當追求將過去人們的經歷原原本本地直接提供給我們。

本書中有些章節對讀者來說可能頗為艱深,而其他章節就相對淺顯一些。如果讀者不甚熟悉歷史理論的話,或許應該先讀導論、第三章、第五章、第七章、第八章以及結論,然後回頭再讀第四章、第六章、第九章、第十章這些較難的章節。

目次

中文版前言

英文版前言

致謝

導論歷史認識論的必要性

第一部分記憶

第一章有記憶的歷史、無記憶的歷史

記憶對歷史

歷史和現在

對過去的種種相互衝突的態度

歷史的合法角色

第二章歷史、記憶、認同

認同和記憶浪潮

認同、記憶和歷史理解

歷史、記憶和未知的一切

第二部分敘事與知識

第三章敘事本身有認知價值嗎?

敘事的“危機”

敘事的認識論局限

第四章敘事與歷史寫作的四項任務

說明和描述

敘事與布羅代爾的《地中海》

歷史寫作的四個任務

 

 


第三部分客觀性與猜測

第五章針對歷史學家的客觀性

客觀性和信念

定義客觀性

絕對意義上的客觀性

學科意義的客觀性

辯證意義上的客觀性

程序意義上的客觀性

第六章一個有關歷史認識論的案例分析

——關於托馬斯•傑斐遜和莎麗•海明斯
鄰居們究竟知道些什麼?


一個有爭議的案例

最佳解釋推論

薩加德的三個標準

第四種標準

推斷關係

主張另一種講述的理由

第七章反事實歷史:尼爾•弗格森的《未曾發生的歷史》
及類似著作

第四部分碎片化

第八章碎片化與史學編撰的未來

——論彼得•諾維克的《那高尚的夢想》

第九章“宏大敘事”與歷史學科

通往歷史整體一致性的四種理想類型態度

上文的敘述所暗示的四種假定

第十章歷史研究中的一致性與非一致性

——從年鑒學派到新文化史

年鑒學派和一致性的問題

年鑒學派:從融合到多學科

作為一種主動信念的一致性


結論:反對時下的流行做法


索引

譯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2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