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和地區分配研究
滿額折

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和地區分配研究

定  價:NT$ 500 元
優惠價:7939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正在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系列科學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與全球升溫存在直接關係,隨著氣候變暖帶來的危害愈加明顯。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尋求碳減排途徑,以便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取得最大的碳減排效果。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發達國家越來越傾向於要求發展中國家控制碳排放和承擔碳減排義務。

近百年來全球氣候正在經歷一次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的顯著變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一系列科學研究表明,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與全球升溫存在直接關係。隨著氣候變暖帶來的危害越加明顯,各個國家都在積極尋求碳減排途徑,以便以最小的經濟代價取得最大的碳減排效果。隨著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長,發達國家越來越傾向於要求發展中國家控制碳排放和承擔碳減排義務。1997 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第三次締約方大會之後,發達國家紛紛向發展中國家施加壓力。他們認為,要實現把大氣中的溫室氣體濃度控制在防止氣候系統免受危險的干擾水平上的目標,中國、印度等發展中國家必須要實施大量的碳減排行動。隨著我國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化石能源消費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均大幅度增加,碳減排成為部分發達國家通過能源消耗限制我國經濟增長的借口。他們認為中國應該承擔起更多的碳減排義務,使我國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
除了應對來自於國際社會的壓力外,碳減排也是與我國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目標相一致的,為此我國也在不斷地努力中。2006 年年底,中國科技部、中國氣象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環保總局等六部委聯合發布了我國第一部«氣候變化國家評估報告»。2007 年6 月,我國又正式發布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同年7 月,溫家寶總理先後主持召開了國家應對氣候變化及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和國務院會議,研究部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組織落實節能減排工作;同年12 月26 日,國務院新聞辦發表« 中國的能源狀況與政策» 白皮書,著重提出能源多元化發展,並將可再生能源發展正式列為國家能源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為主。2008 年7 月,日本北海道G8 峰會上我國也表示將尋求與«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的其他簽約方一道共同達成到2050 年把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減少50%的長期目標;同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吴曉青明確將「低碳經濟」提到議題上來。2009 年9 月,胡錦濤主席在聯合國氣候變化峰會上承諾到2020 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 年降低40% ~ 45%。2010 年政府制訂的« 節能減排綜合性工作方案»,明確了中國實現節能減排的目標和總體要求。2012 年,中
國深入實施了三大減排措施,把結構減排放在更加突出位置。2013 年,企業節能減排的主體地位得到加強。2015 年,國務院印發了«2014—2015 年節能減排低碳發展行動方案»,從大力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加快節能減排降碳工程,狠抓重點領域節能降碳、強化技術支撐、進一步加強政策扶持、積極推進市場化節能減排機制、加強監測和監督檢查、落實責任目標等8 個方面提出了30 項措施和要求。通過努力,我國的減排成效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
在人類應對氣候變暖的減排過程中有兩個前提。一是各個國家面臨多少減排量。這一點在各種國際協商會議的基礎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應對措施也已形成一種不斷發展演化並日益完善的國際制度框架,共同承擔減排義務成為國際社會的一致聲音。二是各個國家內部各個地區面臨多少減排量,目前仍在探索階段。尤其是我國區域差距較大,只能通過區域分解、分區控制的方法實現整體減排目標。我國也僅對碳強度減排目標分解進行了一些探索,而要真正實現減排必然要通過總量控制。本書正是基於這樣一個背景,從地區最終需求的角度出發,利用投入產出和計量經濟模型相結合的手段探索了能源二氧化碳總量的地區分配方法,在理論和實踐上均有重大意義。從理論意義上來看,把碳排放作為支撐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要素引入,認為各個地區在居民公平消費和經濟健康發展基礎上的二氧化碳排放需求應該得到滿足,從理論上豐富了發展經濟學各個地區公平發展權利的內涵,並且這種既實現全國環境保護目標又實現經濟增長需求的地區分配方案把環境經濟學中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如何相協調具體化了,具有重大的理論意義;從實踐意義上來看,本書的能源二氧化碳總量地區分配方法充分考慮了地區的差異化,是各個地區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控制目標,為國家進行地區減排考核提供了依據,使國內碳交易平臺建立之後碳資源能夠實現公平、有效的配置,具有重大的實踐意義。
經過研究,本書提出以下建議: 第一,國家在進行碳排放總量控制的時候必須要根據各個地區的發展差異分配差異化的碳減排目標;第二,國家可以通過引導省際碳排放淨調入的地區對向其輸送產品的主要省市提供資金或技術支持的形式以實現全國減排的目標;第三,要充分發揮全要素生產率在碳減排中的作用;第四,統籌全國的產業佈局,並進一步提高電力、熱力的生產和供應業,石油加工煉焦及核燃料加工業,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煤炭開採和洗選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和化學工業等重點減排行業的能源利用效率;第五,進一步完善國家與碳排放相關的數據編製方法形成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充分發揮國家統計體系在碳排放控制中的作用;第六,應該努力調整進出口產品結構實現碳減排。

目次

1􀆰 緒論/ 1
1􀆰 1 問題的提出/ 1
1􀆰 1􀆰 1 全球變暖,危害凸顯/ 1
1􀆰 1􀆰 2 氣候問題已經引起全世界的廣泛關注/ 3
1􀆰 1􀆰 3 我國面臨巨大的減排壓力,並積極做出努力/ 5
1􀆰 1􀆰 4 低碳化是未來經濟發展的必然趨勢/ 6
1􀆰 2 選題的意義/ 7
1􀆰 2􀆰 1 理論意義/ 7
1􀆰 2􀆰 2 實踐意義/ 8
1􀆰 3 碳排放相關理論和研究綜述/ 10
1􀆰 3􀆰 1 碳排放的相關概念/ 10
1􀆰 3􀆰 2 碳排放的測算/ 15
1􀆰 3􀆰 3 碳排放的控制/ 25
1􀆰 3􀆰 4 碳排放權分配/ 28
1􀆰 4 研究的思路和技術路線圖/ 39
1􀆰 5 主要創新點/ 40
2􀆰 全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和控制目標分析/ 42
2􀆰 1 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測算/ 43
2􀆰 1􀆰 1 對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進行研究的重要意義/ 43
2􀆰 1􀆰 2 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測算/ 45
2􀆰 2 中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歷史狀況與現狀/ 52
2􀆰 2􀆰 1 國家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52
2􀆰 2􀆰 2 行業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55
2􀆰 2􀆰 3 行業完全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60
2􀆰 2􀆰 4 行業邊際完全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現狀/ 62
2􀆰 2􀆰 5 對我國行業的重新分類/ 63
2􀆰 3 中國碳排放控制目標/ 68
2􀆰 3􀆰 1 碳強度控制目標與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聯繫和區別/ 68
2􀆰 3􀆰 2 碳排放強度控制目標/ 69
2􀆰 3􀆰 3 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 70
2􀆰 4 碳排放總量目標的地區分解/ 74
2􀆰 4􀆰 1 碳排放總量目標地區分解的必要性/ 74
2􀆰 4􀆰 2 碳排放總量目標地區分解的原則/ 75
2􀆰 5 本章小結/ 77
3􀆰 全國能源二氧化碳排放主要影響因素的指數分解/ 78
3􀆰 1 碳排放影響因素的理論分析/ 79
3􀆰 1􀆰 1 經濟因素與碳排放/ 79
3􀆰 1􀆰 2 人口因素與碳排放/ 84
3􀆰 1􀆰 3 能源因素與碳排放/ 86
3􀆰 1􀆰 4 技術進步與碳排放/ 87
3􀆰 1􀆰 5 碳排放影響因素研究的評述/ 89
3􀆰 2 碳排放相關因素的測算/ 89
3􀆰 2􀆰 1 高碳排放行業的界定/ 89
3􀆰 2􀆰 2 技術進步指標的測算/ 92
3􀆰 3 因素分配分析法的原理/ 101
3􀆰 4 與投入產出法相結合的碳排放因素分配分析法/ 105
3􀆰 4􀆰 1 行業i 最終消費能源二氧化碳的分解/ 106
3􀆰 4􀆰 2 行業i 投資能源二氧化碳的分解/ 108
3􀆰 4􀆰 3 行業i 淨出口能源二氧化碳的分解/ 110
3􀆰 4􀆰 4 全國能源二氧化碳總量分解/ 113
3􀆰 5 碳排放影響因素實證分析/ 115
3􀆰 5􀆰 1 數據整理/ 115
3􀆰 5􀆰 2 能源二氧化碳總量分解的分析/ 116
 3􀆰 5􀆰 3 實證結果總結/ 124
3􀆰 6 本章小結/ 129
4􀆰 地區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差異和影響因素的建模分析/ 132
4􀆰 1 地區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差異性分析/ 132
4􀆰 1􀆰 1 地區能源二氧化碳總量差異分析/ 132
4􀆰 1􀆰 2 地區碳強度差異分析/ 135
4􀆰 1􀆰 3 地區人均碳排放差異分析/ 137
4􀆰 2 引起我國地區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差異的因素分析/ 139
4􀆰 2􀆰 1 我國經濟因素與地區碳排放差異/ 139
4􀆰 2􀆰 2 我國人口因素與地區碳排放差異/ 141
4􀆰 2􀆰 3 我國能源因素與地區碳排放差異/ 142
4􀆰 2􀆰 4 我國技術因素與地區碳排放差異/ 144
4􀆰 2􀆰 5 影響因素總結/ 144
4􀆰 3 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面板模型構建和分析/ 145
4􀆰 3􀆰 1 變量選擇/ 145
4􀆰 3􀆰 2 模型的初始設定/ 148
4􀆰 3􀆰 3 選擇面板主成分迴歸的原因/ 148
4􀆰 3􀆰 4 主成分的提取/ 151
4􀆰 3􀆰 5 面板主成分迴歸模型的構建和估計/ 155
4􀆰 4 本章小結/ 175
5􀆰 各地區碳排放轉移的特徵研究/ 177
5􀆰 1 碳轉移的相關研究及述評/ 178
5􀆰 2 地區的貿易情況分析/ 181
5􀆰 2􀆰 1 數據來源和整理/ 181
5􀆰 2􀆰 2 地區貿易總量分析/ 181
5􀆰 2􀆰 3 地區分行業貿易情況分析/ 185
5􀆰 3 地區貿易隱含能源二氧化碳排放量分析/ 189
5􀆰 3􀆰 1 地區貿易隱含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的測量方法/ 189
5􀆰 3􀆰 2 數據來源和整理/ 190
5􀆰 3􀆰 3 省際貿易隱含能源二氧化碳排放分析/ 192
5􀆰 3􀆰 4 國際貿易載碳量分析/ 212
5􀆰 4 地區排放權分配應考慮地區間的碳轉移/ 216
5􀆰 4􀆰 1 理論分析/ 216
5􀆰 4􀆰 2 省際碳轉移影響因素分析及預測/ 218
5􀆰 5 本章小結/ 222
5􀆰 5􀆰 1 國內省際間碳轉移的行業構成差異較大/ 222
5􀆰 5􀆰 2 省際和國際碳轉移與地區的資源禀賦和產業結構關係密切/ 222
5􀆰 5􀆰 3 各個地區產業結構的不同造成其在國家整體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有所差異/ 223
5􀆰 5􀆰 4 在進行國家碳排放總量區域分解時應把省際碳轉移量考慮在內/ 223
6􀆰 全國二氧化碳排放總量控制目標的地區分解研究/ 224
6􀆰 1 我國二氧化碳總量控制目標地區分解的依據/ 225
6􀆰 1􀆰 1 滿足居民消費需求的公平性/ 225
6􀆰 1􀆰 2 滿足地區經濟發展需求的公平性/ 226
6􀆰 1􀆰 3 考慮區域碳轉移的公平性/ 228
6􀆰 1􀆰 4 考慮碳資源使用的效率性/ 229
6􀆰 1􀆰 5 小結/ 231
6􀆰 2 中國能源二氧化碳總量的區域分解/ 231
6􀆰 2􀆰 1 總體思路/ 231
6􀆰 2􀆰 2 全國公平性碳排放權和效率性碳排放權總量的測定/ 235
6􀆰 2􀆰 3 全國公平性碳排放權的地區分配/ 250
6􀆰 2􀆰 4 全國效率性碳排放權的地區分配/ 265
6􀆰 2􀆰 5 各個地區2020 年分得的能源二氧化碳排放總量/ 266
6􀆰 3 本章小結/ 267
7􀆰 總結與展望/ 269
7􀆰 1 本書的主要結論/ 269
7􀆰 1􀆰 1 全國碳排放總量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地區的努力/ 269
7􀆰 1􀆰 2 規模擴張是我國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原因/ 269
7􀆰 1􀆰 3 經濟因素、人口因素、能源因素和技術因素影響程度的不同是造成地區碳排放差異的主要原因/ 271
7􀆰 1􀆰 4 資源禀賦和產業結構的不同帶來國際和省際間的碳轉移/ 272
7􀆰 1􀆰 5 碳排放權的最終分配兼顧了消費公平性、投資公平性、碳轉移公平性和效率性/ 274
7􀆰 2 若干政策建議/ 275
7􀆰 3 本研究的不足/ 277
參考文獻/ 278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39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