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滿額折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用正念與基模療法療癒自我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你是否在他人眼中是個生活充實、工作認真、幸福美滿的人,
實際上,卻活得辛苦,也不敢喊痛?

本書提供兩大強而有力的自救工具,
帶你療癒自我,才有可能繼續扶持他人!

你是否總被誤認為高高在上、瞧不起人的樣子?
你是否面對地位比自己高的人就忍不住感到自卑、不安?
你是否經常為了不想辜負他人的期望,明明已經累了,卻繼續不斷付出?
你是否因為不好意思拒絕,面對需要幫助的人,總是想辦法解決別人的問題?
在生活中,你經常幫助別人,卻幫不了自己……

本書作者是有豐富心理諮商經驗的臨床心理師,他以「認知行為療法」中的正念與基模療法,幫助那些不斷付出卻無法表達自己需要與痛苦的人,使他們的世界開始變得不一樣……

●什麼是正念療法?
讓自己能好好感受此時此刻自身經驗的技術。
●什麼是基模療法?
找出自己內在痛苦的根源,於日常生活中體會痛苦根源帶來的影響,並克服它。

長年受背痛所苦的醫師勇介,接受各種醫療診斷都檢查不出原因。後來經歷前後四年的基模與正念療程,讓他揮別過去的痛苦回憶,從一個看不起人、家暴、滿身是刺又無法喊痛的人,變成關心家庭、待人和氣,又熱愛廚藝的「新勇介」。
為了學習臨床新知的心理師若葉,則是在接觸認知行為療法後,重新面對並整理自己的負面情緒。她雖然沒有受傷的過往,但總覺得活得很疲憊,透過自我覺察與正念練習,她從過分認真、不好意思拒絕他人,開始懂得拒絕他人不合理的要求,並重視自己的內心。

即使我們沒有嚴重的心理創傷,但每個人都有各自活得很辛苦的地方,
基模療法可以帶你找出內在痛苦的根源,體會痛苦根源帶來的影響,並克服它。
每一天正念覺察的實踐,則提供了持續實踐基模療法的力量。

台灣正念工坊創辦人暨現任執行長/陳德中
諮商心理師、作家/陳志恆
心理博士、資深諮商師、故事療癒作家/周志建
暖心推薦

作者簡介

伊藤繪美(Ito Emi)
洗足壓力因應心理諮商所所長。臨床心理師、精神醫療社工、社會學博士。慶應義塾大學研究所畢業後,進入東京都內的精神科診所開始從事心理諮商的工作。經歷精神科日間照顧中心的營運,於民間企業從事員工心理協助方案的工作之後,開設認知行為療法專業的心理諮商機構至今。主要著作有《從個案學習認知行為療法》、《基模療法入門》(編著)、《自己也做得到的基模療法練習簿》等書。譯作有茱蒂絲・貝克《認知治療:基礎與進階》(合譯)(台灣由揚智出版)、傑佛瑞・楊《基模療法》(監譯)等書。

譯者簡介
謝敏怡

台灣台北市人,曾任職於媒體跟日商,現居日本名古屋。喜歡大自然與老街巷弄,最近的興趣是做料理紓解壓力。譯有《為什麼聰明人都用方格筆記本》《強習慣》《一言逆轉》《暗黑技術》等。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序】

你,才是最重要的!請卸下救世主的重擔吧 陳志恆

照顧別人的人,常常也是受苦的人。因此,在心理助人領域的學習過程中,會花費大部分時間在自我覺察與梳理生命經驗。許多心理實務工作者,一邊做著助人工作,一邊也在接受專業督導,或者心理諮商與治療,一方面是一種自我照顧,也是對自己及專業負責的表現。

因為,唯有把自己的身心安頓妥當,才能充分展現助人的效能。

在日本臨床心理師伊藤繪美所著的《為什麼幫助別人的你,卻幫不了自己?》一書,透過兩個心理治療的案例,試圖呈現認知行為療法、正念療法及基模療法,如何幫助受苦的人逐漸走向療癒。在作者鉅細靡遺的描述中,清楚揭示了心理諮商或治療的過程,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對社會大眾求助心理專業,具有深刻的教育與宣導意義。而透過閱讀案例分析,讀者能一窺案主的內心世界,並藉此核對與覺察自身的狀態,不失為一種增進自我了解的途徑。

另一方面,這兩個案例中的主角,正好都是以照顧他人身心健康為專業的人。當一個人難以安頓好自己內心的紛亂,當然難以提供他人有品質的專業協助。事實上,這不只是在提醒身心照顧領域的專業人員,更在提醒所有正在照顧他人的人們,自我照顧的重要性。

我看過許多人,在職場或各種人際關係中,常扮演著救火隊或心靈捕手的角色,總是忙於照顧他人的需求,過於貼心的立即滿足他人的需要。他們看似精力充沛並樂此不疲,也深受旁人的肯定及讚賞:「還好有你在!」「要不是有你,我們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然而,私底下,他們的生活一團亂——疏離或衝突不斷的家庭關係、失序與凌亂的生活步調、混亂失衡的情緒狀態。尤其是,每當夜深人靜時,總是感受到一股淒涼的孤獨感,覺得這世界上沒有人能真正理解自己,即使朋友再多,再受到歡迎,仍缺乏歸屬感。

但是,他們依然不斷的為他人付出,最後掏空自己。這種自我犧牲的背後,常常是透過滿足他人的需要,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價值。或者,名正言順的沉浸在「犧牲者」或「悲劇英雄」的角色中,當自己不順遂時,便有理由去指控他人:「我對你們付出這麼多,你們又是如何對待我的?」

於是,即使自己的生活支離破碎,仍停不下為他人付出的腳步。在疲於奔命的同時,肯定難以獲得真正的快樂。

如果,有人能夠幫助他們看見這種過度付出的行為模式背後的機轉;如果,有人能夠幫助他們靜下心來覺察自己的身心狀態,接觸自己的身心感受;或者,有人能夠陪著他們去分析自己根深柢固的信念,與價值觀的來源及對自己的影響,就有機會啟動療癒的可能性。

照顧者,把自己照顧好,是最基本的責任。對自己負責,也是對接受協助者的負責。偶爾,請卸下救世主的姿態,放下「沒有我不行」的重任,需要的時候,尋求專業協助或者人際支持。

請先照顧好自己吧!

(本文作者擁有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為企業及學校單位心理健康專題講師、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心理療癒作家。著有《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等)

【前言】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我是認知行為療法的臨床心理師,擁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自二○○四年起,我開始經營心理諮商機構,有許多個案前來接受認知行為療法的心理治療。

療癒應從自己開始

認知行為療法是對於處理壓力非常有效的自我照顧方法。近年來許多證據顯示認知行為療法有助於治療憂鬱症、焦慮症等,以及心理健康相關的疾病跟症狀,因而在世界各地受到非常高度的關注。在我經營的心理諮商機構,許多人藉由認知行為療法逐漸康復。我相當信任認知行為療法這項心理治療的思考方式跟方法。

此外,即便沒有心理方面的疾病或症狀,活在這世上任何人都可能會遇到壓力,不可能有無壓力的人生。也因此,我在臨床上為個案進認知行為療法的同時,每天也會用來為自己處理壓力,助益甚大。認知行為療法不僅是種心理治療方法,在處理壓力等自我照顧上也非常有效。

我認為對自己實行認知行為療法,實際體驗它的效果,本來就是治療師、輔導員進行臨床治療時不可或缺的經驗。我經常為心理治療師及輔導員舉辦研習活動,在研習的過程中,我也會拜託大家:「請先用在自己的身上,親身體驗使用的感覺跟效果之後,再對個案進行認知行為療法。」

提升效果的兩個治療途徑

然而,與其說認知行為療法是已臻成熟,相當制式化的療法,不如說是現在進行式的療法,依然持續的進化、發展。我初次學習認知行為療法是在一九九○年左右,距今也過了近三十個年頭,而這項療法仍然不斷發展,演變出更多樣的理論、模型、技法。認知行為療法也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情況。

我也相當關注認知行為療法的發展,並持續不斷的學習,而在這數十年當中,有兩個我特別關注、花心思學習,並且先親自體驗,然後再運用於臨床,與個案共同實踐的新型治療途徑。這兩個新型治療途徑分別是「正念療法」與「基模療法」。

正念療法跟基模療法的具體內容,將留到後面詳細說明。簡單來說,正念療法是指讓自己能好好感受此時此刻自身經驗的技術;而基模療法則可以說是找出自己內在痛苦的根源,於日常生活中體會痛苦根源帶來的影響,並克服它的技術。

兩種途徑都跟認知行為療法相關,搭配使用可一口氣提升治療效果。這兩個治療途徑,從我初次接觸至今,依舊令我著迷,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我花費了大量的心思在正念跟基模療法上。而無論就自己的經驗來說,還是在臨床上與個案共同實踐的結果來看,都讓我實際體驗到它們帶來的效果。

當然,就科學根據來看,這兩項治療途徑也有相當豐富的研究成果。因為認知行為療法講求科學依據,因此作為認知行為療法的延伸治療途徑,提出科學證據支持其療效,無論對正念還是基模療法而言都相當重要。

標準的認知行為療法仍有所不及

在接觸到正念和基模療法之前,我的專業是認知行為療法,因此在治療邊緣型人格患者時,也是煞費苦心的運用認知行為療法,想盡辦法協助患者進行治療。

我常常想,面對邊緣人格的治療,過去標準的認知行為療法終究有不足之處,必須再多加拓展自己的知識與技能,以提供患者更多的協助。就在這時,我接觸到正念和基模療法。

實際上,在認知行為療法的脈絡裡,無論是正念還是基模療法,兩者皆是應用於邊緣型人格的治療法,為備受矚目的心理治療途徑。

而我也實際學習正念跟基模療法,並將之應用於邊緣型人格的治療,多次親眼目睹了這兩種療法帶來的驚人效果。

一旦覺得痛苦,就「不去感受」的人

然而,如同前面提到的,邊緣型人格患者有嚴重的心理創傷。具體來說,非常悲傷、非常恐懼、非常寂寞、非常害怕、非常憤怒……有各種負面且痛苦的情緒累積在他們心中。然後,因為「感覺到」那些痛苦的情緒本身就很痛苦,為了不去感受那些痛苦,他們經常割腕、酗酒或濫用藥物。

因此,對有那些特徵的邊緣型人格患者進行治療時,無論是認知行為療法,還是基模療法,或是其他任何治療途徑,讓患者於療程中,向治療師表達痛苦情緒是最初的目的。

唯有察覺到自己的內心有多痛苦、自己的心被受傷的情緒塞得滿滿的,治療才有辦法開始。因此,對於有強烈「不去感受情緒」傾向的人格障礙,必須讓患者了解到,在與治療師之間的關係當中,可以感受、表達自己的情緒,與治療師分享自己的各種情緒。

在能夠說出「我好痛苦,請幫幫我」之前

實際上,邊緣型人格患者在與治療師進行療程時,有時候會有強烈的情緒表達。例如:難過的嚎啕大哭、憤怒表露無遺、身體不安的顫抖、對治療者表現出不信任等。只要確實遵守療程的框架,當事人怎樣表達情緒都沒關係。更確切的說,必須讓患者能夠表達情緒。

其實邊緣型人格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當事人總有一天會變得能夠表達情緒。因為他們有嚴重的心理創傷,而他們也是最知道自己的人。只要面對自己受傷的心,知道可以放心表達,便可以在療程中展現自己有多麼受傷、有多麼悲傷、有多麼寂寞、有多麼無助、有多麼憤怒等豐富的情緒。

如此,便能夠向治療師發出求救訊號:「我覺得好痛苦,幫幫我。」藉由分享誠摯的情感與請求,讓療程能夠邁向下一個階段。

無法喊痛的人

然而,有些人比患有邊緣型人格的人還要有苦難言。也就是感受不到情緒,尤其是痛苦、受傷、恐懼、寂寞、憤怒等各種負面情緒。他們是很難感受或表達這些情緒的。

邊緣型人格患者知道自己有痛苦情緒,因此害怕表現出來,但那些無法喊痛的人,根本連自己有那樣的情緒也不知道。

可以說,他們無意識的「裝作不知道」,又或者有「情緒什麼的蠢斃了」「情緒什麼的根本不需要」「情緒這種東西很無聊」「理性比情緒重要」等輕視情緒的想法,相信自己根本沒有情緒這種東西,就這樣活了過來。這種人不只輕視自己的情緒,也輕視別人的情緒,認為流露出情緒的人是「低等人」,看不起他們。

另一方面,也有的人是雖然知道自己有情緒,或是並非感受不到情緒,卻習慣將他人的情緒置於自己之上,因此不願承認自己的負面情緒,無法對外說出「我好痛苦,幫幫我」。這種人對他人痛苦的情緒敏感,會有想幫助對方的想法,但是卻以他人的情緒為優先,因此非常不擅長察覺自己的痛苦,是非常犧牲自我類型的人。

「感受」就是活著

像這種察覺不到自己痛苦的情緒、無法向他人說出「我好痛苦,幫幫我」的狀況,無法說是百分之百不好。即使察覺不到痛苦的情緒,也無法向他人說出痛苦,但人生、生活、人際關係並未出現什麼大問題,就那樣度過一生的大有人在。那也是一種生活方式,我不可說長道短。

但是對以心理學跟心理治療為專業的我而言,那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一定有情緒。我們每天湧現的真實情緒,以及與之伴隨而來的想法跟意象,代表我們是「活著的」。無論那是負面的情緒,還是正面的情緒都一樣。有意識的也好,無意識的也罷,壓抑自己的情緒,或是裝作沒有情緒,這種生活方式本身是有極限的。而實際上,在治療現場有不少這樣的人。

說不出「我好痛苦,幫幫我」的人,為什麼會求助於心理治療呢?正是因為那種生活方式有極限,使生活發生了某些問題。其中一位就是本書的角色之一,名叫「勇介」的四十多歲男性。

無法喊痛的大爺:勇介醫師

勇介苦於背痛,而到診所接受認知行為療法。大家可能會覺得「為什麼治療背痛要用心理治療?」「背痛不是去看骨科就好了嗎?」

但經過各種檢查跟診斷,證實勇介的背痛並非骨科的治療範圍。但疼痛確實存在。勇介因為過於疼痛,而濫用處方藥跟酗酒。

疼痛難解的勇介,聽說有證據顯示認知行為療法有助於改善疼痛疾患,抱著姑且一試的心態來院接受治療。

勇介即是無法喊痛的典型。身為醫師的勇介,一開始對身為臨床心理師的我,擺出高高在上的姿態。勇介最初不僅拒絕我碰觸他的內心,甚至拒絕我診察他的背痛。不只是內心的傷痛,他就連觀察身體的疼痛也害怕。但是,他當然無法承認自己感到害怕。

勇介和我經歷了各種迂迴曲折,終於進入正念療法的療程階段,甚至開始進行了基模療法。然後,我們發現不願去感受的心痛轉換成了背痛。勇介最後終於面對自己內心的疼痛,變成有苦也能說出口的人。

什麼是自戀型人格疾患?

勇介在精神醫學上很有可能會被診斷為「自戀型人格障礙」。自戀型人格的特徵為:內心明明很痛苦、不安,但是自己卻不願承認,為了隱藏痛苦跟不安,解決內心的痛苦,反而執著於不健全的自戀,因此產生各種問題,和他人的關係也越來越不融洽。

這種人在其他人眼中是惹人厭的「大爺/女王」,但他們內心其實充滿著痛苦跟不安。然而,就連自己也不願承認那些痛苦跟不安。在那當中,身體及人際關係便會出現某些問題。然而,他們卻無法坦率的承認有問題,對外說出:「我好痛苦」「幫幫我」,只會以高高在上的姿態要求:「給我想辦法做到。」

這種人好像真的很麻煩對不對?而勇介就是那種麻煩人。

無法喊痛的好人:若葉心理師

另一種壓抑自己情緒的類型,就是剛才提到的,將他人的情緒置於自己之上,時時刻刻都在幫助別人的人。這類型是以一位四十多歲,名叫「若葉」的女性登場。

跟大爺/女王特質的勇介不同,若葉的特質是自我犧牲的「好人」,而且還是他人眼中的超級大好人。因此,大部分時候深受周遭人的喜愛、信賴,大家都相當重視她。而當事人也回應大家的期望,更加犧牲自我,持續奉獻,照顧他人。

這有什麼不好呢?不好的地方就在於忽視照顧自己。即便自己身心痛苦,也並未察覺,又或是察覺到了,卻裝作沒看到,持續燃燒自己照顧他人,最後出現了問題。

想要脫離這樣的困境,就必須承認自己的痛苦,並且向他人求助,而非一個人想辦法解決。然後,放下「我必須想辦法解決別人的問題」的想法,好好的感受「我就是我」「別人是別人」,讓自己能夠過自己的人生。

這個時候,感受此時此刻的自己的正念療法,以及了解自己生活方式的根源和模式,並克服的基模療法相當有幫助。

勇介跟若葉都只是例子

本書雖然是由具有自戀型人格特質的個案──勇介醫師,以及自我犧牲的個案──若葉心理師,擔綱主角,但故事純屬虛構,是依據我經歷過的個案,以及學到的東西完成的。

我想表達的是,並非醫師就一定很多人都有自戀型人格,或是所有心理師都很自我犧牲。這些只不過是分別舉例,在閱讀時,請不要侷限於醫師或心理師,而是當作具有普遍性的例子來看。

最後,希望本書能讓各位感受到,正念療法跟基模療法能對任何人帶來非常大的幫助,是非常有用的工具,甚至能對各位讀者本身有所助益。

 

目次

推薦序 你,才是最重要的!請卸下救世主的重擔吧

有點長的前言 我為什麼寫這本書

療癒應從自己開始/提升效果的兩個治療途徑/邊緣型人格患者/他們其實傷痕累累/標準的認知行為療法仍有所不及/一旦覺得痛苦,就「不去感受」的人/在能夠說出「我好痛苦,請幫幫我」之前/會哭會笑都還好/無法喊痛的人/「感受」就是活著/無法喊痛的大爺:勇介醫師/什麼是自戀型人格?/邊緣型之後,下一個焦點是自戀型/無法喊痛的好人:若葉心理師/多數輔導員的共同特徵/勇介跟若葉都只是例子

第一章 無法開口求救的人實踐正念療法

1與大爺型的勇介會面

 初次見面就給人強烈印象的大爺/以女王之姿回敬/為什麼一旦屈服就完蛋了呢?/將話題拉回取得信賴/初次晤談的內容/不能消除疼痛,但可以讓生活不受限/無法開口求助的人/最好的治療,就由最好的治療師實行/從「小姐」改口稱呼「老師」/「你在上,我在

下」的大攻防什麼是認知行為療法?認知行為療法/自動化想法和基模/認知行為療法最重要的技能「自我監控」/察覺之後,在認知與行為上下工夫

2艱辛的自我監控過程

不是不願監控,而是「無法」監控/誤將所有反應都體認為外在的壓力源/因為沒做過,所以才做不到/無法煩惱就長大成人的人/讓「大爺」自行搜尋/不能用腦袋理解的東西/關於質疑的激烈辯論/疼痛的應急措施清單什麼是正念療法?在自我監控的延長線上/不加以評價或判斷/正念療法的基本原則

3開始王道的正念練習

葡萄乾練習/愛挑毛病的理由/腦袋很清楚,但心理和身體卻抗拒/像石頭一樣僵住/從房間逃跑並消失/一年後的告白/你應該看不起這樣的我吧?/優先處理施暴問題

4為減輕背痛而犯下的錯誤

跟太太會面,要在業績做起來之後/太太的感受/醫生世家的吊車尾/酗酒問題/白天濫用藥物

5重啟正念的練習

細分課題,訂好時間/用具體例子誘導/意想不到的附加效果/逐漸往核心問題接近/正念呼吸/正念走路/身體掃描/干擾身體掃描的自動化想法/表情變得越來越溫和

6勇介的覺察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用疼痛日記停止疼痛的因應措施/忙碌跟疼痛毫無關係/不安伴隨著疼痛襲來/與人只有「上下關係」/自戀型人格障礙/哭泣是非常好的事

第二章 透過基模療法,修補與家人的關係

1了解自己的基模和模式

什麼是基模療法?

自動化想法和基模的雙層結構/什麼是早期適應不良基模?/早期適應不良基模模型的實行方式/新的模型「基模模式」/模式模型之基模療法的實行方式安全形象與安全儀式/詢問過去的經驗/透過詢問留下的眼淚/理解早期適應不良基模/小勇到哪去了?/承認自己很痛苦/從基模詞句開始製作基模地圖/背痛其實是心痛/最大的難關──和奈奈一起死的念頭/理解自己內在的各種模式/製作模式地圖/如驅除了附身邪物般舒暢/進入取得新基模的階段/用盡各種辦法的重新培育法

2快樂基模得手的變化

新勇介登場!/喜歡做菜的新勇介/觀光、閱讀也開始變得有趣/幫奈奈掃墓成為契機/和親戚保持距離/拉近與太太的距離,離婚也煙消雲散/康復與後續追蹤──必須感謝自己的背/一年「返鄉」兩三次

第三章 慢性憂鬱的「好人」

知道自己為什麼活得辛苦/不花時間,也能對人生有幫助

1和若葉的相遇

初次晤談的內容/一絲不苟沒有任何破綻?

2從自我監控看出的事情

回家作業也做得完美無缺的若葉/太優秀的若葉/正念療法的更多練習

3正念練習及其發現

葉子練習/吹泡泡練習/把情緒和想法放進壺中的練習/虛擬味噌湯練習/正念香氣/為什麼疲勞感揮之不去?/一點破綻也沒有所以才喘不過氣/思考無破綻的背後原因/一切都是為了別人/為了自己的基模療法/自己重新培育自己

4「活得很辛苦」的覺察和基模分析

什麼時候會覺得「不好意思」呢?/各種人生大事也是各種「不好意思」/大家好像都不覺得「不好意思」/因為「不好意思」,所以不生小孩/「不好意思」是從哪來的?/母親的情緒垃圾桶

5新生活方式的摸索與改革

嘗試做「不好意思」的事情/也不會發生不好的事/為自己而活/其實都是內心小劇場作祟/輕鬆自在的「新若葉」/好好珍惜內心的小公主/感謝有先生相伴/如果在五年前相遇的話……

後記 不僅擺脫不幸,還能變得更幸福

書摘/試閱

不能消除疼痛,但可以讓生活不受限

勇介從四十歲左右繼承父親的內科診所後,背部不時感到疼痛,三年前(四十五歲時)開始,疼痛嚴重惡化,做了各種完整的身體檢查,都找不到醫學上可解釋的原因,因此被診斷為屬於精神科的「疼痛疾患」。他雖然無法接受,但就連熟識的醫師友人也無計可施。在自己做了調查之後,發現認知行為療法似乎可行,因此來到診所。

雖然勇介似乎對疼痛疾患這種精神科疾病的診斷感到不滿,另一方面卻也放棄繼續做身體檢查,在診所自己開止痛藥服用(他說「幾乎沒有止痛效果」)。

從上述的狀況,以及從他在網路上搜尋「疼痛疾患」,來診所接受認知行為療法治療來看,我判斷,他應該某種程度上接受疼痛疾患的診斷,有意願以認知行為療法而非藥物設法克服問題。

就像勇介查到的,認知行為療法對疼痛疾患這類慢性疼痛有一定程度的療效。在這種情況,看到「一定程度」要特別注意。認知行為療法無法根治來自身體或原因不明的疼痛,認知行為療法的威力沒那麼強大。

但無論疼痛的原因跟部位為何,當疼痛嚴重限制並影響日常生活的時候,就很有可能會因為疼痛而引發惡性循環,而認知行為療法能提供突破困境的可能。認知行為療法是以讓生活不受疼痛限制為目標,而非以消除疼痛為目標。

艱辛的自我監控過程

就這樣,勇介和我開始進行認知行為療法。主訴是「背痛」。

認知行為療法的第一階段就是自我監控(自我觀察)。如果主訴是背痛,當然就必須將注意力集中在疼痛,監控背部的疼痛,察覺並外部化(做筆記、記錄)疼痛的程度和狀況。

我向勇介說明自我監控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請他每天監控並記錄疼痛。但勇介在當時斷然拒絕自我監控。

他很堅持的說:「把注意力集中在疼痛上,一定會變得更痛。如果變得更痛的話,妳要怎麼負責!」

即便向身為內科醫師的勇介說明:「發燒的人量體溫,也不會因此體溫變得更高不是嗎?這跟監控疼痛是同樣的道理。」他仍堅持:「發燒跟疼痛又不一樣!」拒絕進行自我監控。

這裡有兩個假說。一個是我的假說,監控疼痛不會讓疼痛加劇;另一個是勇介的假說,監控疼痛會讓疼痛加劇。

我向勇介提出了這兩個假說,並提案總之先試著監視疼痛,來驗證看看哪個假說才正確。

勇介還是板著臉。

「如果監控疼痛,反而變得更痛的話,就請停止監控。因為那表示你的假說是正確的。」就在我緊接著說明的時候,

「……我知道了,我試試看。」

勇介總算答應願意挑戰監控疼痛了。

不是不願監控,而是「無法」監控

因此,我訂定了「0代表一點也不痛」「100代表非常疼痛」的疼痛標準,請勇介閉上眼睛,將注意力集中在疼痛,問他:「現在大概有多痛呢?」馬上在課程中進行自我監控的練習。

「請把注意力集中在背部。現在感覺疼痛嗎?疼痛的程度大概是多少?請用0到100之間的數字回答。」

然而,勇介馬上張開眼睛說道:

「老師,我好害怕,做不到。」

「很害怕?怎麼說?」

「現在的確覺得疼痛,毫無疑問的感到疼痛。但是要去監控有多痛,實在是太可怕了,我做不到,就連閉上眼睛也覺得很可怕。」勇介如此訴說。

由此可以明白,勇介不是不願監控,而是無法監控背痛。

之後透過對話跟練習得知,勇介不僅背痛,就連內在經驗,用認知行為療法的用語來說,就是完全無法監控認知(自動化想法)、情緒、身體反應。勇介有辦法監控的,只有外在於自己的環境(壓力源),以及實際採取的行為而已。

因為沒做過,所以才做不到

其實,勇介跟我前言介紹的真美子一樣,某種因素妨礙著他進行自我監控。

真美子的個案是因為過去的經驗,造成嚴重的心理創傷,這樣的背景導致她害怕碰觸自己的情緒感受,無法自我監控。而勇介又是怎麼樣的狀況呢?為什麼他不僅是情緒,就連認知跟身體反應等內在經驗也無法接近呢?

我的假說是:「因為他過去不曾做過那樣的事情」。

其實像勇介這樣的人並不少見。這樣的人從小就要面對跟山一樣高的學業跟各種才藝(也就是外部課題),一直以來都非常拚命努力學習,所以有辦法關注自身的外在現象(換句話說,他們也只能做到這樣)。但也因此,他們還沒學會如何關注自己的想法、情感、身體反應等內在現象,就長大成人了。

無法煩惱就長大成人的人

這樣的人一旦長大成人,就會變成工作狂,將所有的精力都投注在自身的外在現象,但也相對的無法專注於自己的內在現象。社會上恐怕有些人,就那樣以「勝利組」「有能力的人」之姿度過了一生。

但這種生活方式是有極限的。認知行為療法和正念療法的思考方式認為,無論是自己的外在現象還是內在現象,都應該要均衡的關注、觀察、接受、感受。像勇介這樣的人,就是那樣的平衡關係崩壞了。

這樣的人一旦過度勉強自己,身體就容易出現症狀(像勇介的症狀就是背痛)。

為什麼呢?因為內心無法煩惱。

認知(想法、意象)和情緒等內在經驗,簡單來說,是屬於心靈現象。沒有體驗(或者是說,無法體驗)那些內在經驗的人,就無法使用心靈。所以才會有即便生活方式出現問題,內心也無法將之當作煩惱來煩惱的狀況。

若內心有辦法煩惱的話,煩惱到最後,總會發現到什麼。但如果無法煩惱,就不會有任何發現。勉強自己的生活方式,結果就是,不只反應於心理,就連身體也出狀況。因此,如同前面所述,他們無法將身體的現象當作自己的內在經驗,而是體驗成外在的壓力源。這是我的假說。

不能用腦袋理解的東西

實際上,利用「疼痛疾患」「正念療法」等關鍵字在網路上搜尋,其實會跑出各式各樣的資訊和支持證據。在下一次的課程之前,勇介運用他與生俱來的能力,針對那些名詞進行調查。

在下一次課程的開頭,他這樣說道:

「看來我應該需要實行正念療法。」

「但我再怎麼查,還是搞不懂正念療法到底是什麼。我實在無法意會。」

於是,我跟他強調了以下幾點。

・正念療法並非用腦袋就可以理解,必須透過體驗,用心靈和身體實際體會。

・正因為如此,正念療法的學習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即使剛開始無法理解,即便覺得「這樣做到底有什麼意義?」也必須不斷持續練習。

・對無法自我監控疼痛的勇介而言,必須從疼痛以外的對象開始練習,而不是一開始就用正念療法練習處理疼痛。

「為解決背痛的問題,也只能這麼做了吧。」勇介說道,心不甘情不願的同意開始練習正念。

腦袋很清楚,但心理和身體卻抗拒

勇介的腦袋應該很清楚,自己需要做正念的練習。所以,恐怕不是腦袋,而是他的心理和身體抗拒練習正念。

正念療法是碰觸自己的親身經驗,直接碰觸自己真實的感覺、想法。而那正是勇介過去從未做過的事情。

勇介應該很害怕吧。任誰都會對初次體驗感到害怕。既然如此,只要說出害怕就好,但勇介就連害怕也說不出口。那是因為勇介無法監控自己害怕的情緒。而且,就算真的監控到了,當時的勇介可能礙於面子,也無法對我說出害怕。

因此,第一次的葡萄乾練習,在我拿出葡萄乾之前,時間就到了。我請勇介在下一次的課程之前,自己再次針對正念療法進行調查,請他自己決定,是否需要實行正念療法,是否要在這邊一起練習。

像石頭一樣僵住

在下一次的課程,勇介說道:「看來我還是需要正念療法。請讓我進行葡萄乾練習。」

然而,就在準備開始時,雖然勇介不像之前那樣挑一堆毛病,但是卻像石頭一樣僵住了。他準備伸手拿取我放在面紙上的葡萄乾時,人就僵住了。

「怎麼了嗎?」我問道。

「不知道。我一想要拿取葡萄乾,身體就動彈不得。我今天決定要進行葡萄乾練習而來到這裡,我想要做這個練習,但是身體卻僵住了。」勇介說。

「請將注意力集中到你現在的身體感覺上。這也是重要的正念練習。當你想要拿取葡萄乾時,你的身體發生了什麼事?」我說。

勇介答道:「我不清楚。除了身體僵掉之外,我不知道該怎麼形容。」

我說:「請閉上眼睛,試著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的感覺上。」

勇介答:「我試著閉上眼睛,但現在則是眼皮拒絕閉眼,我沒辦法閉上眼睛。」

我說:「你感覺到抗拒嗎?」

勇介說:「對,沒錯,有抗拒的感覺。」

我問道:「這是你很熟悉的感覺嗎?還是新的、過去從未感受過的感覺呢?」

從房間逃跑並消失

就在我這樣問的時候,勇介的臉變得越來越紅,然後說道:「我不想說這個,今天到這就好,我可以回去了嗎?」他突然站了起來,準備走出房間。

「請等一下,此時此刻發生了很重要的事情。讓我們現在一起針對那件事情討論一下好嗎?」

我話還沒說完,勇介就走出了房間。他到櫃檯預約下次的時間,支付諮商費,回去了。

就像我對勇介說的,剛才發生了很重大的事情,一目瞭然。雖然無法當下跟他討論很可惜,但他預約了下一次晤談的時間,我心想那就下一次再跟他討論吧。

然而,勇介卻毫無理由的取消了預約。等了好一陣子,他也沒重新預約。一個月過後,我請櫃檯發電子郵件聯絡他,但沒有收到回信。

治療師無法強求個案進行諮商,必須由當事人主動尋求治療前來。所以,雖然我非常在意勇介的事情,但也無法更進一步的動作,只能靜靜等待。

只不過,當時我隱約覺得「他應該會再過來吧?」然後,我的預感命中了,一年後勇介用電話做了預約,再次出現在我的辦公室。

一年後的告白

一年不見的勇介,跟之前大爺的樣子相差甚遠。自信滿滿的樣子泛著暗影,總覺得他的身子好像縮小了一圈。

在暌違一年的課程,勇介開頭就說:「我有件事情必須跟您說。」他告訴我,他其實一直對太太施加暴力。

仔細一問,勇介平時不會施加暴力,但是對太太的言行感到不悅時,就會開啟開關,對太太施加言語暴力,或是真的拳打腳踢,施以肢體暴力。實際上,因為勇介的暴力問題,太太也曾經要求離婚,已經長大的兒子們當然是站在媽媽這邊,勇介在家裡的處境四面楚歌。

勇介認為背痛跟對太太的暴力問題,是完全不同的事情,所以才沒有跟我說(勇介恐怕也對自己的暴力問題感到羞恥吧。因為他在初次晤談時,說他的家庭關係「良好」)。

然而,在一年前的課程中,他想嘗試葡萄乾練習,身體卻僵住,在我問道:「這是你很熟悉的感覺嗎?還是新的、過去從未感受過的感覺呢?」的瞬間,他突然發現那個感覺,跟對太太施加暴力前的感覺一模一樣。

然後,他覺得再繼續待在這裡(課程房間)的話,很有可能會毆打我,所以儘管當時課程進行到一半,他就回去了。

你應該看不起這樣的我吧?

因為這件事,勇介不得不承認,背痛和對太太施加暴力「不可能沒有關係」。

跟背痛的問題一樣,對太太施加暴力的問題,也是他要想辦法解決的問題。他想跟別人商量,想要獲得協助。但是他卻無法跟我說這件事情。因為,他一想到,如果對唯一一位真誠接受自己的背痛問題,願意想辦法給予協助的人(我),說出自己有家暴問題的話,恐怕會失去解決問題的機會,就感到很害怕。

勇介說他煩惱了一整年,「到診所,對伊藤老師誠實說出自己對太太施暴的問題,請她協助。能幫助自己的只有這裡了。」他做好了心理準備,今天來到這裡。他完全沒有大爺的樣子,表情非常認真。

說明告一個段落後,勇介問我:「突然中斷課程,您特地聯絡我,而我沒有回覆,現在卻又突然出現,說請幫幫我,您應該很困擾吧。而且,我還對太太施加暴力。老師應該看不起這樣的我吧?」

我當然不會看不起勇介。但是對太太施暴是非常不應該的行為,知道這件事之後,我就必須介入。

但是,像這種難以向他人說出口的事情,勇介竟然鼓起勇氣說了出來,我非常感動。而且,我原本以為勇介完全無法碰觸自己情感,但是從他口中竟然說出:「感到卻步」「害怕」「煩惱」等詞彙,令我感到驚訝。那些是充滿了情緒的詞彙。

針對勇介說我應該看不起他的提問,我這樣回答:

「不會。我一直很掛念著你。你今天願意過來,我非常高興。而且,你肯跟我說這麼難以啟齒的事情,我覺得你非常有勇氣。」

勇介的眼角似乎有點濕濕的。

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

當初大爺姿態極高的勇介,他的言行在這一年半之間改變非常多。雖然偶爾還是會有高高在上的發言,但言行相對變得溫和,讓我感覺到,他是用「心」,而非「腦袋」在跟我說話。勇介坦率的跟我這樣說道:

「老實說,老師您比我年輕,又是女性,不是醫師而是心理師。我根本不懂什麼是認知行為療法,來這裡真的對我有幫助嗎,我其實非常懷疑。但這一年來,我們做了這麼多努力,我了解到,老師您知識豐富,幫助過許多人,協助我改善了跟太太的關係,而且面對這樣的我,仍然很有耐心的教導我學習正念。我現在相信您,想持續接受治療。」

此外,他也說道:「我應該是很討人厭的患者吧。如果像我這種人來我的診所看病的話,身為醫師的我可能會抓狂。」

我也坦率回答:「與其說是討厭,不如說覺得你非常像大爺,剛開始我經常有那樣的感覺。雖然你應該不是故意的,但對我而言,經常有被瞧不起的感覺。」

他用非常認真的表情聽著。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常這樣,尤其是面對女性跟年紀比我小的人。雖然我並沒有瞧不起別人,但是卻表現出那樣的態度。我診所的護理師和櫃檯人員因為這樣,都做不久很快就辭職了。老師,這也是認知行為療法的治療範圍嗎?」

「當然可以。在背痛的認知行為治療進行到一個段落後,我們再針對這件事情討論如何?」

「就按照您說的進行。」勇介表示同意。

不安伴隨著疼痛襲來

勇介他深信自己是因為太忙,所以才會背痛,對於依據疼痛日記而明白的事實感到不可置信。

「不得不承認,我的背痛完全是心理因素造成的。現在我能夠接受這樣的事實了。」勇介說道。

接下來,我請勇介持續進行疼痛的自我監控,並記錄發生背痛的前後時間點,出現了什麼樣的自動化想法、產生怎樣的情緒等項目。然後,我們得知以下事情。

・面對雙親、社會地位高的人、親戚,會感到自卑、不安,擔心會不會被說什麼、會不會被批評、會不會被當成笨蛋。

・與稅務師和雙親討論診所經營事宜時,會感到不安,擔心是不是會被指正經營上哪裡做得不好、自己是不是經營能力不足。

・面對妻兒會感到不安,擔心被瞧不起、是不是被當成笨蛋。

・面對同學會感到不安,擔心自己是不是比大家差、大家是不是瞧不起我。

・伴隨著這些不安,背部會越來越痛。試著用正念覺察感受不安和疼痛,卻產生「如果變得更不安怎麼辦」「如果變得更痛怎麼辦」等自動化想法,使不安和疼痛變得更強烈。於是出現「無法承受」的自動化想法,而服用精神安定劑、喝酒。一旦藥物跟酒精進到體內,就會自暴自棄,等不及藥效、酒精發揮功效,就服用更多藥物、喝更多酒。

什麼是基模療法?

瞬間閃過腦中、淺層的認知稱為自動化想法,深層、持續性的認知則稱為基模。

一般而言,在認知行為療法,會先自我監控自動化想法,正念覺察自動化想法、與伴隨而來的情緒,身體反應的練習,有時也會進行認知的因應,在自動化想法的層次下工夫和應對。也就是將重點放在自動化想法。當個案使用聚焦於自動化想法的認知行為療法而康復時,治療就此結束。

但是,即便在自動化想法的層次,自我監控、正念、因應措施做得再好,有時候也無法康復。那樣的人,在內心深處,也就是基模層次有極大的創傷。那個時候,不僅是自動化想法,也必須將焦點放在基模上,理解並治療內心深處的傷痕。為此建構而成的療法就是基模療法。

因核心情緒需求未被滿足而形成

基模療法是治療在人生早期階段形成,讓之後的人生過得很辛苦的基模,這個基模稱為「早期適應不良基模」。基模療法假設,認知行為療法難以解決的慢性且頑強的問題,其背景存在著早期適應不良基模。因此,基模療法是理解當事人的早期適應不良基模如何形成,藉此克服早期適應不良基模,解決慢性和活得很辛苦的問題,以讓當事人康復為目的。

那麼,早期適應不良基模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

楊的說明是,每個人都有核心情緒需求,理所當然需要獲得滿足。若在幼兒期和孩童時期獲得滿足的話,就會形成健康且快樂的基模。但如果未獲得適當的滿足時,就會形成早期適應不良基模。

「想被愛」的需求未獲得滿足會怎樣呢?

例如,每個人都有想被愛、想被理解、想被接納的需求。如果在幼兒時期,從雙親和周遭的大人獲得了充分的愛、被接納,而長大成人的話,那樣的需求就會充分獲得滿足,能夠認為「自己是被愛的」「自己是為他人所了解、接受的」。這樣的想法相當健康且快樂吧。

但另一方面,如果從養育者那裡未獲得充分的愛,而是有條件的愛的話(有條件的愛是指「當好孩子的話就接納你,壞孩子就不要你」「我只要成績好的小孩,那種成績不好的小孩我才不要」,這類有附帶條件的限定的愛),想被愛、想被理解、想被接納的需求就未獲得滿足。

如果在孩童時期需求幾乎未獲得滿足,而且有許多需求受到傷害時,就會形成早期適應不良基模。在那種狀況下形成的基模,就叫作不被愛、不受疼愛基模。

在孩童時期形成那種基模,就這樣長大成人的話,會發生什麼事呢?那樣的人會無時無刻都活在「沒有人愛我」「沒有人了解我」「沒有人接納我」的想法下。

這相當讓人難受、痛苦吧。正因為如此,基模療法就是聚焦於這樣的早期適應不良基模,理解基模並克服它的心理治療方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