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滿額折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79253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名家推薦

王德威(哈佛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暨比較文學系講座教授)
白先勇(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榮退教授,小說家)
陳 列(散文家)
蔡妃喬(結果娛樂營運長)
瞿友寧(《花甲男孩》電視與電影導演)

王德威:「楊富閔是當代臺灣新鄉土寫作的代表人。《故事書》寫故鄉的人,故鄉的事,點點滴滴,實實在在,無不有情。《故事書》也是一個臺灣囝仔追尋文學的真誠告白。從臺南大内到臺中臺北、美西美東,遙遠的路,熾熱的心——《故事書》就是南臺灣版《一位青年藝術家的畫像》。」


我們世居的百年古厝如今正是媽祖廟的大殿,我們的三合院後來成了媽祖地。我們曾經住在媽祖隔壁。
〈文體:古厝埕斗的同框敘事〉


實則古厝空間充滿各種活用可能,這是一個適合練習講故事與聽故事的好地方,理想的故事會找到理想的文字,說者聽者在其中取捨、狂想與捏拿,說與聽合而為一,我會繼續摸索、慢慢建立、朝向一些關於文體或者什麼的作品。
〈文體:古厝埕斗的同框敘事〉

生命中一場一場的雷陣大雨,總是困我於曾文溪中游山區聚落,我的生命內建了一個關於地形的隱喻,苦雨追趕已是生活的常態:在麻善大橋、在縱貫公路、在四周盡是甘蔗平原的故鄉臺南,在看得見善化糖廠巨大煙囪的溪尾路段,我的身後身前,總有山勢一般湧動的烏雲跟蹤……

〈說明:暴雨將至〉

《故事書》是國民作家楊富閔繼《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以來,再度探討鄉村與家庭,媒體和書寫,自我及世界的全新作品集。兩書得以合而觀之,亦可視作獨立作品,體例特殊,層次井然。

《故事書》亦是楊富閔對於創作的自我定錨,篇篇都是生命的註解。全書系一方面嘗試以「地號系列」貫穿兩書;另一方面,號召「大內楊先生十二位」等人物圖像為索引。整合、延伸而出對於山川草木、市鎮興衰、當代人文,乃至於新世紀的複雜思考。

《故事書》打破習慣的分輯或者編年手法,讓人事物走出一時一地的制式藩籬,讓文字符號於其自身脈絡舒展流變,讓敘述自行串聯與修復,讓是非因果隨聚隨散,渡入世情的曖昧地帶,讓聽故事和說故事的人彼此接駁、相互應答──全書無處不流露楊富閔致力於發出語言新枝、形式新葉的實驗精神。

全書系其一:《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以〈九層塔得勝頭回〉破題,經由人與樹的日暮對話,布置了一個欲晚山村的故事背景,在柚皮蚊香氤氳之中,引領人物、讀者同步進入楊富閔的講古現場:「到處都在放光,照出一處處的舞臺,連月光也在替我打上斯巴賴。」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一方面狀寫個人與家族的切身記憶:〈儀式:惦惦仔吃〉;出出入入臺灣文史敘述:〈愛文:從小寫起的故事〉;另一方面也寫臺南山海的氣候、信仰及其變與不變:〈地號:大西仔尾〉;以及媒介、記憶與人情之間的萬千葛藤:〈有圖:我們之間〉。

《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呈現重新理解、詮釋傳統家屋的時空感知,乃至生活與倫理的獨特美學。既是一本過現未「同框」之書:混搭拼裝中長出井然的紋理,斷牆頹垣中隱約可見恍若有光的神思;《故事書:三合院靈光乍現》更是一帖邀請函,邀請你我身歷其境古厝埕斗的百年故事。同時也是作者對於當前此刻的一次凝神,自我許諾一場朝向未來的文學行動。

編輯熱情推薦:〈上下文:鄉村符號生產器〉、〈鬧廳:超高清失散隊伍〉、〈行動中:破布子念珠大賽(搞剛的書寫)〉、〈開地球:自我的索引〉

 

作者簡介

楊富閔
一九八七年生,臺南人,臺大臺文所碩士班畢業,哈佛大學東亞系訪問學人,目前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為臺灣文學、文學寫作與教育。
曾獲「二○一○博客來年度新秀作家」、「二○一三臺灣文學年鑑焦點人物」;入圍二○一一、二○一四年臺北國際書展大獎。部分作品譯有英、日、法文版本。
專欄經歷:《中國時報》「三少四壯」、《自由時報》「鬥鬧熱」、《聯合報》「節拍器」、《印刻文學生活誌》「好野人誌」、《幼獅少年》「播音中」、《皇冠》「貴寶地」。
創作出版:《花甲男孩》、《解嚴後臺灣囝仔心靈小史》(共二冊)、《休書:我的臺南戶外寫作生活》、《書店本事:在你心中的那些書店》。編有《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與梅家玲、鍾秩維合編)。
文字作品曾獲改編電視、電影、漫畫、歌劇。
喜歡國道三號、酪梨牛奶、以及媽媽。持續努力寫成一個老作家!

目次

拍噗仔:九層塔得勝頭回
故事中:古厝埕斗的同框敘事
地表的煙花
阿花懷胎記
地動第一排
果袋小劇場 
抒情清果機
米國的紅瓦
走錯棚先生
祖先的臨停
文體:三合院創作課
實踐:春聯重貼詩學
節拍:二五八牛墟
地號:墓寮
說明﹕暴雨將至
儀式:惦惦仔吃
儀式:分房睡
有圖:我們之間
連戲:雨季的故事
煞尾:淡藍色曾文溪2014
說明:上下舖
長照:我們父母的修業
離境:烏陰烏陰
內外:故事與故事之間
生命紀念園區
氣象
南與北
學校地
翻譯機
北門路
Brookline
福氣:鑽石婚
地號:粉薯園
地號:嘉南大圳
地號:元寶地
插播中:名狀不可名狀的故事
空中再相會
音聲與風土
安靜的故事
直笛的事情
這條歌路通向哪
五線譜路向前行
愛文:從小寫起的故事
形式──學生書桌的故事
身體──小大人
知識──一個人的國文課
實踐──回家作業
視界──二十二歲的老壁櫥
文體──念歌
轉身:花的詢問
山路中:兒子視角與行車敘事
地號:大西仔尾
地號:小西仔尾QR叩
上下文:鄉村符號生產器
儀式:喝蜜的故事
套圈圈series
考試卷 
鴿子粉紅色
節拍:喜感的深刻2016
說明:颱風的剩餘
起伏:海拔以上的情感
狀聲詞:辛亥路的故事
同步:美國時間2017
鬧廳:超高清失散隊伍
電子琴
大鼓花
五女哭墓/五子哭墓
三藏取經
樂隊13人
牽亡歌
開路歌
八音
地號:頭社
行動中:破布子念珠大賽(搞剛的書寫)
開地球:自我的索引

►再狂想:楊老先生有塊地

書摘/試閱

文體:三合院創作課
不知道是第幾次重讀庄司總一的《陳夫人》,這部流行於臺灣四十年代的長篇,文本細節十分豐富,我覺得它在當代臺灣小說書寫隊伍,仍有許多部份值得梳理。過去我的讀法比較側重在故事主角的身份歸屬,譬若從東京歸返的認同問題,日臺兩造的通婚關係。再進一點的讀法,則是開始留意文本敘事的地景描述,空間理論讓我們看到戰爭時期殖民地臺南的日常與異常,小說人物的情貌更加被凸顯,在歷經諸多文化論的論辯之後,能關注小說技術與角色性格的折衝關係,就像是從空拍畫面來到了聚焦特寫,我們從而看到關於陳夫人一家族的身形神色、肌理紋路。
不同的讀法帶來不同的視野,幸運的是,重新回到文本描述終將是一必然的走向,而這也帶領我們不僅走進陳夫人的故事結構與心境內層,也走進支撐這個故事結構的關鍵場景──陳家三合院。我們太需要重視小說的建築、場景、布幕,乃至襯底的天色、雲朵與陽光了。
不知道你生命中的第一間三合院在哪呢?前陣子在高中進行講座,突發奇想在黑板畫了一個大字,也就是注音符號的ㄇ,我拋出問題也同時反問自己:三合院這個空間可以進行哪些活動?接著不斷傳來各年齡的神回覆,最常聽到的答案是曬稻與遊戲,大抵這也是我們想像此一空間的幾個動作。三合院本身就是一個框架,歡迎各路敘事來此陳列上架。我的舉例比如停車、曬衣、宴客與夯罵──烤肉啦。說出這些選項大家都笑了出來,好像我們都曾住過同座三合屋院。只是寫作它跟三合院什麼關係呢?
我生命中的第一間三合院是位在朝天宮後方的古厝,現址已經不存了,這也是我的第一個ㄇ,祖父因是最小的兒子,我們的三間厝身便在象徵輩分最低的位置,右邊護龍的最外頭。奇怪的是我們從來不稱呼它作三合院,就是直直喊他古厝,顯然古厝也是曾經年輕過的。我們在民國六十幾年左右,搬到現址的樓仔厝,古厝為此是一個被對照而出的說法。
當我來到古厝,各家護龍的閒置空間已經拿來當成倉庫,我家的那三間房,第一間會在秋天拿來囤積文旦和白柚,整個屋身因而吸納著一股飽滿的果香,在那本身光線不佳而潮濕悶熱的環境,賣不完的白柚漸漸變黃變軟,直至靠傷最後只好自己回收。古厝還有接電嗎?寫到這邊才猛然想起是有的。半空懸掛的日光燈,從上而下垂垂落下一條線路,橄欖形狀的開關,要輕推一下才放亮。所以也就沒有斷過電,像是可以回來居住或者出租他人。第二間是個飯廳,爐灶卻在外頭,這裡擺放許多從樓仔厝撤出的回收,許多看起來根本沒有用過的家電,我的小學課本也在這裡。印象最深刻是牆上有張寫滿祖先忌日的紙張,大老祖公、大老祖媽、老祖公、老祖媽……字跡是祖母的,我小時候也曾幫我祖母謄抄過新的一張,且是寫在粉紅色的紙上,然後貼在大家都會看到的客廳牆上,像是這個家族的獨有曆法,每次經過都看它一眼。第三間則是祖母臥房,有一扇門得以通開向隔壁緊鄰的伯公家,據說這在風水角度而言並非良好設計,祖母於是找來厚重衣櫥將門封死,像是得以將煞氣隔絕在外。說是臥房根本沒有實體床組,記憶中就是一個通舖。古厝因廟拓建要拆那年,我陪著祖母回來清理打掃。數十年前未及搬到樓仔厝的老家具,一留就是二十多年,還有那從未整理的信件,寫在其中的情感課題,也都二十年過去了。我忍不住看了幾封,然後又默默將它放了回去。我就與祖母身在空氣並不流通的古厝,在蜘蛛拉網而膚癢難耐的環境,逐一聽取這是什麼那是什麼,然後長出更多的為什麼。
古厝大概適合拿來當成鬼故事的場景吧!而我確實也非常害怕單獨前來,最常被指派的任務,是來搬運一整組的扁擔與謝籃,通常這是廟口拜拜的時機。古厝使用的是傳統門鎖,兩片門板上有神荼鬱壘對看,兩個環扣就是我要試著上鎖的對象,最後再將鑰匙藏在門邊的暗溝。這些步驟看似簡單,每次我都弄得心神不寧,在外人眼中看來是不是很像小偷呢,畢竟我與古厝並沒有太多切身的連結。我沒有住過這裡。
大概從小我就問過這個問題,在穿越厝身的三個房間之後,每次我都會說:你們洗身軀的地方呢?也就是浴室在哪裡,以及與浴室關聯的拉撒之地,怎麼沒有看到廁所。這個提問顯然大家也都有想過,包括在庄司總一的故事,來自日本的安子初入陳家三合院,迎面而來的疑惑與挑戰,除了是自己的日本出身,最切身的就是平常起居了,而這又落實在小說關於三合院的空間描寫,你看切身兩字多麼精準,大概就是沐浴與泡澡一類的事。安子入住的陳家三合院並無浴室設備,跟許多臺灣的三合院相像,廁所獨立蓋在荒郊野外,丈夫清文只好倉促為她架好了屏風,在臥室以擦澡取代泡澡,以木桶當成馬桶。
而這個漸漸適應的過程,恰恰就是小說中安子的這句:「我沒有那麼大的能耐,不過我已有心理準備盡量和家裡的每一個人親密地和睦相處。」──「親密地和睦相處」我想大概就這部小說的金句,而其成立的基礎就是夫婿陳清文家的三合院。然而縱使安子有其覺悟,接受新式教育的清文,仍然堅持要在三合院外接一間二層樓西式洋房,小說場景當下成了傳統與現代並存的模板:
在陳家本來凹字型的建築物中,由其一方接翼處增建了二層樓的洋房。特別為安子設計了一間八席榻榻米大的和室。油漆的檳榔木地板和樟木兩種不同的架板,使和室別具一種異國風味。當然也有廁所,有附帶蓮蓬頭貼磁磚的浴室。還有西洋式的客廳和書房,有藤木植物棚架的陽臺,有可以仰望南國星星的屋頂上庭園等等。
這洋樓十分奢華,然而二樓的高度,已經凌駕作為精神核心的神明廳,清文甚至可以從他的住家二樓俯瞰廳堂的屋頂,這真是太超過了。長幼之間完全失了秩序,洋樓拔高而起,這個清文個性硬。如此以來「親密的和睦相處」從平行相看的視線,變成高低不夠對等,小說敘事軸自然跟著東西南北移動了,故事人物就在建物之中上下穿越奔走,試想這樣的大動作演出,在現實生活中,怎麼可能不生家族枝節?近年來閱讀臺灣小說,特別注意場景人物,好的場景給出好的境界,它不只是一個布景,而是真實存在於你我生活的環境切面,具備了神話的品質;好的人物有他的語言風格與不凡視野,人物與場景都到位了,這小說怎麼可能不讓人印象深刻?有趣的是,三合院在庄司總一的筆下被形容成是個凹,我卻把它說成了ㄇ。ㄇ與凹的差別應該就在觀看的位置吧:ㄇ的視線是從外而內,凹則是從神明廳向外探,或者兩種相反。我自己的視線是習慣與神明廳對看的,這是一個回返的視角;而庄司總一以凹型做為比喻,它的角度反而位像在家後,這跟過往論及日語作家因其殖民身份屬性,而帶來的觀看與被觀看的說法又多了些層次。而當我們要述說一個背景發生於三合院的大家族故事,庄司的視線不只從帝都到島都,從日本到臺灣,從內地到外地,也有了更多周旋的空間。而這些問題之於當時臺人日人,之於我那古厝的大小祖先們,自然也是相當切身的。
所以你生命中的第一間三合院是在哪呢?在你而言是ㄇ還是凹?你又在三合院進行什麼有趣的活動?三合院除了起居,埕斗的存在也是值得細細品頭,這是一個私人空間卻又十分開放,我們在此曬稻遊戲,我們也在此曬內衣褲、停名貴車與中秋烤肉。每種行為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我以為三合院的空間敘事練習,實在適合拿來當成創作課,人物、場景都到齊了,接下來就看你怎樣編織故事了。而如果真要讓你挑選一個位置,你是會站在神明廳之中,或者如同清文從二樓俯瞰從小長大的古厝?或是選在棗紅色的厝尾頂呢?你擁有的場景將是無限延伸的,一進又一進的院落?還是只有腳下站立的一點方寸,光線想是帶著斜日映照,人物身影則是細細長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253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