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
滿額折

傅佩榮宗教哲學十四講

定  價:NT$ 460 元
優惠價:90414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關於「神與哲」的十四堂宗教哲學課

上帝存在嗎?儒家是宗教嗎?
「宗教哲學」把哲學放在宗教之後,就是要對宗教做全盤的思考。
在神與哲之間,人的理性成為超越思想藩籬的關鍵。
透過哲學思辨,將啟發宗教向度,開啟宗教與文明的對話及未來。


在文明進程中,哲學的思維與宗教的發展,都是來自人類的願望,目的是為了探求最初的根源,並尋找最後的歸宿。然而,宗教現象五花八門,宗教理論各有所見,該如何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討,作者提出了以下進路:第一,扣緊宗教的定義;第二,明辨宗教的目的;第三,尊重「經驗原則」。

依據以上三大原則,作者從語源探索「神」、「宗教」等在東西方文化中的源頭,釐清概念,針對各主題做出嚴謹定義,範圍囊括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猶太教、伊斯蘭教與佛教,同時論及儒道思想;接著再從人的「身、心、靈」三個層面,一一討論宗教與信仰的關係,以及宗教如何作為信仰的體現;繼之,分別自東西方哲學觀點切入,探究何謂「超越界」?為感覺和理性所無法解釋的「人生的意義」,尋求可能的解答。

本書依台大哲學系所教授傅佩榮主講之「宗教哲學」講課資料整理修訂。作者一本初衷,在討論宗教問題時,對所有的宗教皆保持基本尊重,以開放、客觀的態度及其專業的哲學素養,對各宗教進行反省、分析與批判。論理清晰,深入淺出,流暢易讀,是讀者們開啟宗教哲學領域的學習金鑰。

作者簡介

傅佩榮
美國耶魯大學哲學博士,曾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主任兼研究所所長,現任逢其原書院院長。著有《哲學與人生》、《柏拉圖》、《儒道天論發微》、《儒家哲學新論》、《孔門十弟子》、《不可思議的易經占卜》、《文化的視野》、《西方哲學心靈.全三卷》、《傅佩榮莊子經典五十講》、《傅佩榮生活哲思文選.全三卷》等近百種,並重新解讀中國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易經》、《大學.中庸》,譯有《四大聖哲》、《創造的勇氣》、《人的宗教向度》等書,策劃《世界文明原典選讀》(全六冊)及編譯《上帝.密契.人本》

傅佩榮
研究宗教哲學,主要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
容我先簡單介紹什麼是宗教哲學。
「哲學」是大學文學院的一個系,既然是一個系,就有完整的課程設計與基礎訓練。重要的是,念完這個系,可以學到什麼?學到兩方面的東西:一是歷史上眾多哲學家的觀點;二是基本的哲學心態,就是以理性的角度不停地探索「宇宙與人生」的意義。
為了培養這種心態,必須通過一些必修課,像「邏輯、認識論、宇宙論、形而上學、倫理學」等。說得簡單一些,凡是具有這種心態的人,在面對任何問題或探討任何學說時,都會從三個層次去判斷,看看它有沒有「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從這三個層次出發,對既存的現象與學問進行反省與思考,就構成了哲學系的延伸課程,如政治哲學、經濟哲學、社會哲學、美學、價
值哲學等,當然,宗教哲學也在其中。
「宗教哲學」是對宗教現象及理論作哲學探討。宗教現象五花八門,宗教理論各有所見,要如何進行全面而深入的探討呢?這真是個難題。我採取的策略是:
第一,扣緊宗教的定義。所謂宗教,是對信仰的體現,而信仰是「人與超越界之間的關係」。「體現」必然具有時空背景與文化特色,由此可以肯定宗教多元化的現象,像「宗教是為人而設的、宗教是與時俱進的」,都是客觀存在的事實。作為宗教核心的信仰,則是一種「關係」,一邊是人,另一邊是超越界。這種關係一旦建立,則人的生命自然也必然走上超越之途,超越個人的身心需求,向著靈的境界提升。於是,宗教盡管多元並立,而最高目標是相通的,就是達到密契的合一境界,或者稱之為「救贖或解脫」。
第二,明辨宗教的目的。所謂「救贖」或「解脫」,是針對兩種信仰型態而言。世間宗教若非「有神論」即是「非神論」。有神論的目的是由救贖而回歸神的懷抱,其代表有三,依序是:猶太教、基督宗教(天主教、東正教、新教)、伊斯蘭教。非神論則以佛教為代表,目的是由智慧覺悟而得解脫。非神論的特色是肯定超越界(如涅槃),但不認為它有像人一般的位格。非神論不是無神論,因為後者根本否定了超越界的存在。「無神論的宗教」是一個矛盾的概念。
第三,尊重「經驗原則」。所謂經驗原則,是說:每個人都有權相信自己的經驗,除非它違反了明顯的事實。譬如,我對太陽的經驗是:它從東邊升起,並從西邊落下,它是繞著地球轉的。但是,牛頓物理學已經證明這種經驗違反了明顯的事實。然後呢?在宗教中有大量的經驗「並未違反明顯的事實」。不僅如此,歷代以來無數信徒憑著自己的信仰經驗而「創造出」許多美好的事實,如慈悲博愛、獻身正義、扶弱濟貧、堅持理想等。依此看來,「信什麼」是一回事,「如何信」則是另一回事。後者真正體現了「信仰作為關係」的意義。離開修行與實踐,信仰只是口號,而宗教只是裝飾品而已。
我從小生活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中。這個背景使我較早認識了主導西方中世紀一千多年的天主教。考大學時我的第一志願是輔仁大學哲學系,原因即在於此。後來我長期以宗教哲學為研究主題,並在台大哲學系主講這一門課。本書是由二○一四年的講課資料整理修訂而成。在修訂的過程中,常會想起當年在耶魯大學的求學畫面,我想藉此對幾位老師表達最深的謝意。他們是:Louis Dupré、Hans Fry、George Lindbeck、John Smith。我也常回憶起當時的艱苦與折磨。最後,套用一句德國諺語:「Ende gut, alles gut.」結果好,一切都好。正如我在本文開頭所說,我探究宗教哲學,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如果本書也能為讀者提供一些值得參考的線索,那更是我的喜悅與榮幸了。

 

目次

作者序/傅佩榮

第一講 宗教與宗教哲學簡介
第二講 宗教的條件與類型
第三講 對宗教之批判與回應
第四講 宗教經驗
第五講 上帝的存在問題
第六講 神話與儀式
第七講 宗教語言
第八講 一神教的特色――猶太教
第九講 宗教修行(印度教)
第十講 佛教的啟示
第十一講 密契主義
第十二講 儒家的宗教情操
第十三講 道家的宗教向度
第十四講 宗教對話與文明衝突

書摘/試閱

第一講 宗教與宗教哲學簡介
宗教是人類社會普遍的現象,我們隨處可見廟宇、教堂等宗教場所,特定的宗教服裝,與宗教有關的經典或詩歌,以及人在生病或死亡時舉行的宗教儀式等。哲學則是一門專業的訓練,在探討宗教哲學之前,要先說明「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什麼?
最早使用「哲學」這個名詞,而且有具體的內容,是在古希臘時代。紀元前六世紀左右,希臘出現一些學者,他們從觀察自然界開始,希望找出自然界背後更根本的元素,所以,哲學是一種思考的方法,在希臘文的原意是「愛智」(Philosophy)。人活在世上只能夠愛好智慧、追求智慧,而不可能擁有智慧,因為智慧是屬靈的(Spiritual)。「屬靈的」一詞在宗教界比較常見,代表身、心之上的另一個層次。智慧是屬靈的,只有神才能擁有,人因為無法免於身體的干擾,只能努力接近智慧。人的認知活動,必須經由感覺,感覺需要以感官為工具,每個人的感官條件不一,因而也帶來限制。人活在世界上,永遠都有追求,但也常困惑於自己的追求,總是無法滿意與滿足。哲學作為「愛好智慧」,在西方開展出許多具體的內容。我們比較熟悉的哲學家有蘇格拉底(Socrates, 469-399 B.C.)、柏拉圖(Plato, 427-347 B.C.)、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中世紀以後,近代西方哲學家更是人才輩出。任何文化都有它的哲學,中國當然也有,如何理解「哲學」而不受限於古希臘的發展,成為一個普遍的問題。

哲學的運作: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
哲學在運作的時候,表現出三點特色:第一,澄清概念。我們與人交往時,要使用概念來表達和思考。同一個概念會因為人的教育背景、文化差異而產生歧義。譬如,中國人用「龍」來代表帝王、天子,西方人卻用它代表惡魔。西方當代研究語言哲學的學派認為,人的問題來自語言含混,當概念得到澄清時,就能減少爭論。不過,我們無法澄清所有的語言,只能盡最大的力量。哲學訓練的第一個特色就是澄清概念。譬如,我們要談「宗教」,就要說清楚宗教是什麼?
第二,設定判準。判準就是判斷的標準。宗教有正信與迷信的問題,正信代表正確的信仰;迷信則使人迷惑,也可能是偏差的,所以要設定正信和迷信的標準,才能判斷,否則言人人殊,浪費時間。任何學科知識都有一定的標準,也許是到此為止有效,但總要有一套標準,尤其是哲學。譬如,我們勸人「行善避惡」,就要界定善與惡的標準。最常見的是父母希望孩子孝順,但卻說不清楚孝順的標準。有人說:要聽父母的話,但父母的話也會相互矛盾,該聽誰的呢?所以,設定判準很重要。
第三,建構系統。這是最困難的,有人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哲學」,這是似是而非的說法。大哲學家和一般哲學家的分辨標準,就在於能否建構系統。什麼叫建構系統?要建構什麼系統?答案是:讓自然界與人類有源有本。
人有理性,因而要求理解,能被人理解的才有意義,意義是理解之可能性。自然界與人類的特色是不斷地變化。人有生、老、病、死;萬物有成、住、壞、空,這些變化永不停息。如果我們侷限於自然界與人類,就找不到活在世間的意義,因為我們無法理解自己的人生。我們要養成發問的習慣,很多學生與我一樣戴眼鏡,為什麼犧牲眼睛的健康去追求知識呢?有些人把辛苦賺來的錢捐出去,為什麼前面辛苦取得,後面又要犧牲奉獻呢?任何事都要有一個合理的解釋才能被理解。所以,在探討人生的意義時,有兩個選擇:第一,堅持我們所有的就是自然界與人類,除此之外沒有其他的東西;但是如此一來,正好無法肯定人生的意義。第二,認定自然界與人類有來源也有歸宿,如此有始有終才能被理解,也才有意義。
建構系統是二加一的工作。「二」就是自然界與人類。自然界有它的規律,自然的就是必然的,是可以預測的。人有自由,無法預測。譬如,老師上課的內容,學生有不同的解讀,答題時也各不相同,這時只能根據老師的權威計分,因為老師是前輩,視野與經驗都比較寬廣,能判斷優劣。我們需要這一類依據,才能維持人類社會的秩序。但是,自然界與人類恆在變化之中,終究消失無存,所以需要另有一個「一」來解釋其存在的理由。
「一」是自然界與人類的根源,沒有根源,就成不了系統。西方第一流的哲學家都有能力建構自己的系統。柏拉圖看到變化的世界不可靠,人的生命也很短暫,就提出「理型的世界」。理型就是形式,只能用理性去瞭解;與它相對的是感官所見的具體事物。譬如,天下沒有兩張椅子是一樣的,但是我們都使用「椅子」的概念來指稱它們。當我們說「椅子」,別人不會想成「桌子」,我們是先瞭解椅子的「理型」,才能瞭解個別的椅子。有人說柏拉圖是唯心論者,但嚴格說來,唯心、唯物的區別是近代笛卡兒(R. Descartes, 1596-1650)之後才有的。唯心論是指我們所有的認識,都不能離開我們的認知能力。柏拉圖只是告訴我們,用感官所見的萬物是充滿變化而不可靠的,人在理解的時候,是藉助於更高的「理型的世界」。理型永遠不變,是人去「發現」而不是「發明」的,先有理型,我們才能認識萬物。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 384-322 B.C.),提出「神」的概念,這和宗教的神是兩回事。他的「神」是說宇宙萬物充滿變化,變化需要有一個最初的推動者,但是最初的推動者本身不能變動,他稱之為:「第一個本身不動的推動者」。這個聽起來矛盾的概念,既不屬於自然界,也不屬於人類,所以稱之為二加一的一。如果一個哲學家認為宇宙萬物就是我們所見的這一切,他就算不上是大哲學家,因為宇宙浩瀚無比,是我們無法理解的。宇宙的生命至少一百五十億年以上,如果我們不談來源與歸宿,只看自然界,人生根本沒什麼好談的。一百年、兩百年之後,一切不是都歸於幻滅嗎?書念得好與文盲沒兩樣,最後都是一堆白骨。有人說,如果這個世界上有權有錢的人,能把他的東西都帶走的話,地球早就不見了。秦始皇、亞歷山大大帝、凱撒大帝死亡時,地球上沒有一樣東西屬於他們,而是他們埋進墳中,屬於土地。因此,如果只看自然界,人生根本無法被理解。
人類用有限的一生追求名利與權位,不論成就如何驚人,死亡之後很快就被遺忘了,因為還有許多人活著與繼續出生。我常提到哲學家的年代,只是要確定他們活在什麼樣的時空條件。人生非常短暫,偉大又能如何?如果只看自然界,只看人類,就沒什麼好談的,只能問:吃飯了嗎?天冷了嗎?直到人生盡頭。但是,人始終要問,這一切是怎麼回事?除非我們在做夢,否則這一切是怎麼來的?要往哪裡去?這一切又是為了什麼?即使沒有人問,難道這一切就沒有根源嗎?
哲學的思維與宗教的發展,都是來自人類的願望,要探求最初的根源、尋找最後的歸宿。它們的方向相同而方法不同,哲學的方法是理性,要思考與討論。理性是開放的,但並非沒有原則,譬如「經驗原則」,就是:除非有合理的懷疑,否則我有權利相信自己的經驗。如果把一個人說的每一句話,都交給哲學界來討論,總可以找出許多瑕疵。一個人從小信仰宗教,從中得到安頓與喜悅,也樂於行善助人,如果你批評他所信的是假的,那麼他該怎麼辦?如果只有理性思維可以檢證的才是真的,很可能只剩邏輯和數學,最後都歸結為物理現象,那麼人生價值要由那些侃侃而談的人來決定嗎?除非有合理的懷疑,否則我有權相信自己的經驗。如果沒有合理的懷疑,看到別人快樂,就要他分辨什麼是「快樂」,人怎麼活得下去?
哲學的三個主要作用是:澄清概念、設定判準、建構系統。哲學的方法是理性,宗教的方法是信仰。「信仰」就是不必追根究柢,不作理性的討論,信就對了。「信仰」與「知道」是不同的。譬如,你問一個人相信上帝嗎?他說:「我不相信,因為我知道上帝存在。」他知道,所以就不用相信了。問一個人相信有台灣大學嗎?不必相信,只要去看就知道了。問一個人相信有外星人嗎?對大多數人來說,這就是「相信」的問題了。雖然沒有明確的證據,我相信有外星人,怎麼說呢?
英國學者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2018),是有名的物理學家。記者問他相信有外星人嗎?他用問題來作為答案,讓提問的人去進一步思考。他說,宇宙這麼大,你怎麼知道沒有外星人?記者也是有備而來的,再問:如果有外星人,為什麼不來訪問我們人類呢?他說,你怎麼知道他們沒有來訪問呢?接著記者又問,如果他們來過,為什麼沒有留下任何證據或跡象?他說,如果有外星人跨越宇宙的距離來訪問我們,他們的科技水準至少超過我們幾百年,有辦法讓我們看不到,聽不到。我讀了這一段報導,繼續接著想像:外星人已經進化到無性生殖,本來想給人類一點建議的,可是看到自己的高科技毀滅了自己的星球,於是在地球附近繞了很久,最後能源耗盡,剩下幾架飛碟摔下來,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這是合理的解釋。
理性和信仰不同,「宗教哲學」把哲學放在宗教後面,是要對宗教作全盤的思考。就像政治哲學,是從哲學來討論怎麼界定政治的核心概念,怎麼設定判斷標準,怎麼將政治與人的生命整體連貫起來。經濟哲學、社會哲學,各種學問後面都能加上「哲學」。所以圖書館的圖書分類,0是總類(general),包含百科全書、工具類、字典詞典,1 就是哲學。自古以來,人們對「哲學」特別尊敬。學術界從事理論研究的任何學科,其博士學位都是哲學博士(Ph. D.),以致真的哲學博士還要說明是 Ph. D. in Philosophy。這些學科其實很窄很偏,只研究某個領域,因為領域越小,越容易取得成果。但是人生不能分而不合,如果試圖加以整合,就需要哲學了。「宗教哲學」這門課是對宗教作哲學的思考與反省。

什麼是宗教?
宗教有多元化的現象。在「文化多元主義」的觀點下,特別珍惜少數民族的宗教儀式、慶典、服裝、飲食,這些能讓人感受其文化的特色與根源。漢民族是中國最大的民族,經歷朝代更迭之後,我們傳統文化的精髓都在四書五經中,但是經典被誤解的居多,反而無法落實在我們的生活裡。少數民族的信仰與其生命內涵可以緊密相連,我們反而成為失根的一群,究竟哪一種情況比較好呢?現在流行「文化多元主義」,如果談宗教哲學,當然要支持「宗教多元主義」,因為這個世界存在著不同的宗教。
目前西方仍是現代化中的主流文化,因此談宗教,可以參考西方的情況。西元開始時,耶穌出現之後,一支猶太人成為耶穌的信徒,我們統稱為基督宗教(Christianity)。「基督教」與「基督宗教」這兩個詞是不同的。凡是相信耶穌(4 B.C.- 29 A.D.)是基督(Christ),亦即救世主的,都稱為「基督徒」。他們組成的團體稱為「基督宗教」。這個宗教有一教三系之分。最早的信徒是天主教(Catholic),中世紀是羅馬天主教在管理心靈上的事。天主教一教獨大到西元一○五四年第一次分裂,出現東正教(Orthodox),原文是指正統派。第二次分裂是宗教改革運動,西元一五一七年馬丁路德揭示九十五個問題批判天主教,正式出現宗教改革運動。中文把馬丁路德宗教改革以後的「新教」(Protestant),原意為抗議派或更正派,翻譯成「基督教」。所以,現在大家說的基督教是一五一七年以後才上場的。基督宗教包含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都信仰同一本聖經,同一位耶穌,同一位上帝。西方文化是強勢文化,所以對宗教的基本看法是「排他論」,宣稱只有信耶穌才能得救。耶穌就是道路、真理、生命,除非經過祂,誰也無法得救。基督宗教也配合整個西方文化帝國主義的發展推行殖民主義。過去,基督宗教認為別的宗教無法給人救贖(也可稱為「解脫」),說明人死之後的處境。現在你如果說「信耶穌得永生」,別人會問你信的是哪一位耶穌?天主教、東正教、基督教,這三系之間一直存在著各種紛爭。對宗教的第二種看法是「包含論」,主張任何宗教都能給人解脫或救贖,但只有信耶穌才能得到終極與根本的救贖。基督徒相信:耶穌是神成為人,為了使人解脫成為神,這是基督宗教所獨有的看法。
我們主張第三種看法:宗教多元主義。如果相信有一個最高的神(佛,或某種宗教的超越境界),那麼祂本身與人所瞭解的祂,永遠是兩回事。中世紀哲學家多瑪斯(St. Thomas Aquinas, 1225-1274)說,能知者按照能知者的認識模式去認識所知者。能知者是人,所知者是神,人只能按照人的認識模式去認識神。這個說法和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類似,凡是被我認識的東西,一定要按照我的認識結構才能被我認識。康德的哲學主張是,人只能認識現象而不可能認識本體,亦即本體不可知。人類的感官與其他生物不同,人透過感官認識萬物,得到認識的內容,這些內容是經過感官加工之後的結果,永遠不是所認識對象的本身。
西方在談論「神」(God)時,習慣使用拉丁文(Deus),並有兩種說法:Deus a se 或 Deus pro nobis。a se 就是在本身;pro 是「為了」,nobis 是「我們」,pro nobis 是為了我們,所以神有兩個面貌:Deus a se 是在神本身的狀態,永遠是神祕的,不可說的;因為人在說話時必須使用概念,總是經由特定的民族與語言來表達。Deus pro nobis,神是為了我們(信徒)而彰顯的。宗教的信徒很多,即使是同一種宗教的信徒,各人信仰的程度與體悟時間不同,神(佛)在他們心中的意義也不同。所以,宗教多元現象是普遍而自然的。
「神」究竟是什麼?其實「神」這個詞存在於人類各文化中,根據專家的研究,在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神的名字有三千多個。希臘時代荷馬的史詩《伊里亞德》、《奧德賽》裡,神的名字有三萬多個。對神的解釋,希臘文的字源可以提供參考。希臘文的「神」是Theos,它的字根是「力量」。所以,神就是力量,力量包括存在、生命、影響力等。我們從自然界得到啟發,海很有力量,一定有海神;太陽很有力量,一定有太陽神。最早的神的名字,大都出於自然界的某種力量。希臘文 Theos 就演變成宗教裡一系列專門的術語。譬如「有神論」(Theism);無神論(Atheism),希臘文的A放在字首,就是否定的意思;最知名是單一神論(Monotheism),信仰單一的神,猶太教,基督宗教,伊斯蘭教合稱三大一神教;多神論(Polytheism),這個宗教信奉多神;交替或交換神論(Thenotheism,或 Henotheism),以印度教為代表,有一個最高的主神,但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方,主神可以交換,由不同的神來主導。我們對神的理解是多元化的,不同的文化系統對神就有不同的理解。(全文未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14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