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中國新詩史略(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  價:NT$ 474 元
優惠價: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謝冕作為中國新詩的宣導者、觀察者、參與者一直站在當代詩歌評論前沿,關注詩歌的健康發展。《中國新書史略》共分為八章,結合歷史與創作,描繪了中國新詩從1891年到2010年的發展歷程,梳理了中國詩歌百年發展的脈絡,厘清了詩歌在中國文學格局中的重要地位。本書為謝冕老師重要代表作品。 n 詩歌,百年來的一件大事。——謝冕

作者簡介

謝冕,1932年生於福州,文藝評論家、詩人、作家。現任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中國新詩研究所所長。北京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北京作家協會名譽主席、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名譽委員,並兼任詩歌理論刊物《詩探索》及《新詩評論》主編。 n 著有《湖岸詩評》《共和國的星光》《文學的綠色革命》《論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世紀留言》《永遠的校園》《流向遠方的水》《紅樓鐘聲燕園柳》等。 n 謝冕一直站在當代詩歌評論的前沿,關注詩歌的健康發展。論文《在新的崛起面前》曾對朦朧詩運動產生過極大的推動作用。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謝冕先生為詩歌界的泰斗級人物,是中國新詩的觀察者、參與者、引渡人。他一直站在當代詩歌評論的前沿,關注詩歌的健康發展。 n 《中國新書史略》為謝冕先生歷經十年關於中國新詩研究的成果,為他的代表力作。 n 《中國新書史略》是一部百年中國新詩史,歷時之長:回溯時間之早(1891年),且延時到當下(2010年),是其他詩歌史無法企及的。 n 書內有259幅關於中國新詩的珍貴老照片,具有資料性,學科史料價值巨大。 n 本書的特點是用詩性的語言言說歷史,又不失學術嚴謹性,可讀性極強,與味同嚼蠟的教科書有天壤之別,有一氣讀完、回味無窮之感。

目次

緒 論 前進的和建設的—中國新詩一百年(1916―2016) 1 n
百年來一件大事—變革源於憂患—詩體大解放—嬗變從未止步—血脈依然貫通—自由是生命線—音樂的文學—推進一體化—破冰之旅 n
章 昨夜星辰—中國新詩(1891―1915) 31 n
被遮蔽的風景—形式束縛了內容—末世的輝煌—“詩界革命” 之藍圖—勇敢的實踐—一抹絢爛的晚霞—新詩紀事 n
第二章 鳳凰涅槃—中國新詩(1916―1926) 61 n
中國的青春—微光透過雲層—詩體大解放—新詩的發表—向著社會人生—個性大解放—女神之再生—創造的時代—天邊一彎新月—他們為新詩“創格”—新詩紀事 n
n
第三章 風從遠方來—中國新詩(1927―1936) 125 n
風是在哪個方向吹—紅色年代—中國的新夢—初潮之展開— 暴風雨中的海燕—瓶花與前茅—西風東漸—雨巷華麗轉身— 新詩紀事 n
第四章 我愛這土地—中國新詩(1937―1948) 161 n
災難降臨的時刻—中國怒吼了—抒情的放逐—戰鬥的鼓點— 從蘆笛到號角—延安的想像—民族的和民間的—抉擇與堅持— 一個民族已經起來—新詩紀事 n
第五章 為了一個夢想—中國新詩(1949―1959) 239 n
放聲歌唱的年代—“一體化”的宏圖—關鍵字是頌歌—抒情主體的移位—“百花時代”—“新民歌”與“開一代詩風”— 自由與格律再思考—現代主義幽靈—彼岸悲情—新詩紀事 n
第六章 年代—中國新詩(1960―1975) 299 n
頌歌仍在繼續—階級鬥爭主潮—“”詩歌模式— n
n
戰歌—無聲的廝殺—定格於四點零八分—持燈的使者— 新詩紀事 n
第七章 一個世紀的背影—中國新詩(1976―2000) 343 n
重新開始的時間—悲喜交集的歸來—在新的崛起面前—後新詩潮的挑戰—心不會被隔絕—世紀絕唱—新詩紀事 n
第八章 生活永遠始於今天—中國新詩(2001―2010) 399 n
不是開始的開始—遭遇並陷入世俗—平民意識與口語化—欲望表達及“下半身”—另一種鄉愁—大地曾經搖撼—詩歌沒有陷落—新詩紀事 n
結語 回望百年—論中國新詩的歷史經驗 443 n
n
後記(一) 謝冕 470 n
後記(二) 劉福春 472

書摘/試閱

詩體大解放 n n在“ 五四”新文學革命的總體追求中,創造新文學,首先就是創造新詩歌,改變中國傳統詩歌囿于狹小的文人圈子而嚴重與民眾疾苦、社 會興衰隔絕的狀態。“ 五四”新文學革命兩篇宣言式的文字,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和陳獨秀的《文學革命論》中對於舊文學的揭露和批判, 其核心部分是針對詩歌而言的。胡適文中提及的“ 八事”,舉凡“ 不用典”“ 不用陳套語”“ 不講對仗”“ 不避俗字俗話”等都是針對古典詩詞的弊端而發的。在陳獨秀的文章中,這種批判的鋒芒更是直接指向了詩歌的“ 積弊”:“ 東晉而後,即細事陳啟,亦尚駢麗。演至有唐,遂成駢體。詩之有律,文之有駢,皆發源於南北朝,大成于唐代。更進而為排律,為 四六。此等雕琢的、阿諛的、鋪張的、空泛的貴族古典文學,極其長技, 不過如塗脂抹粉之泥塑美人……”13 n革新者認為,造成這種詩與人、詩與世隔絕的病根一是文言,二是格律。而在詩界革命的宣導者那裡,這二者卻是無法逾越的“ 天塹”—文言和格律令他們的革新難以舉步。我們從前引黃遵憲詩歌改革的主張中 發現,他為未來詩歌尋求的出路,他的設計藍圖,都被不由自主地限定在 原有的古典框架內,衝破文言造成的障礙已非易事,其他如“ 復古人比興之體”“ 用古文家伸縮離合之理以入詩”,無處不有“ 舊面孔”的陰影在。首先是言、文脫節,再就是五、七言體的拘束,他即使想立“ 新”,而腳跟卻站在“ 舊”地,這“ 新”無論如何是立不起來的。這就是他們的“ 改良”終致失敗的原由。 n新詩實踐者的以白話取代文言,以自由體取代格律體的決心就是據此而下的。晚清以來,對於詩歌與萬眾憂樂的脫節的不滿已多有表達,改變詩歌現狀,使之能夠與現代社會的風雲際會相諧,從而能應和日益精進的 n n1 陳獨秀:《文學革命論》,此文作於 1917 年 2 月 1 日,原載《新青年》第 2 卷第 6 號。 n n世界潮流,其目標是明確的。白話寫詩可使言、文一致,口上怎麼說,筆下就怎麼寫,再加上格律的打破,思想情感一如衝破閘門的水,可以無拘束地流淌。胡適清晰地表達了他關於創立新詩的理想,如下一段論述可以說是提綱挈領的: n n這一次中國文學的革命運動,也是先要求語言文字和文體的解 放。新文學的語言是白話的,新文學的文體是自由的,是不拘格律的。初看起來,這都是“ 文的形式”一方面的問題,算不得重要。卻不知道形式和內容有密切的關係。形式上的束縛,使精神不能自由發展, 使良好的內容不能充分表現。若想有一種新內容和新精神,不能不先 打破那些束縛精神的枷鎖鐐銬。因此,中國近年的新詩運動可算得是 一種“ 詩體的大解放”。因為有了這一層詩體的解放,所以豐富的材料、精密的觀察、高深的理想、複雜的感情,方才能跑到詩裡去。14 n n這一段文字的核心意思在於,指出通過使用白話和衝破格律的自由體以促成詩體的大解放。只有詩體獲得解放,那些影響社會進步、民心改造 的新知識、新思想、新精神才能得到承載和表達。也唯有如此,才終使 詩歌能夠通往民心,影響並終改善民心、啟發民智。前已述及,整個的 “ 五四”文學革命其緣起在於要以文學的革新挽救當前的危機。而他們認為,解救危機的直接也有效的途徑,則是使詩歌和文學能夠為民眾所 接受和親近,從而提升全民的智能和覺悟。 n“ 五四”的先行者確認,他們尋找到了拯救中國衰危的“ 藥”。為了療救病入膏肓的社會,他們不惜以“ 破壞”精美絕倫的古典美的沉重代價創造新詩。看似一場大破壞的詩體大解放,其實質乃是人的思想衝破障礙的一場思想藝術的空前大建設。 n n2 胡適:《談新詩—八年來一件大事》,《星期評論》“ 雙十節紀念號”第五張,1919 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