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滿額折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58 元
定  價:NT$ 948 元
優惠價:87825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2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石守謙是目前臺灣研究中國繪畫史的極其重要的學者之一,早年在著名的普林斯頓藝術史系學習,深受普林斯頓學派的薰陶。該學派是目前海外研究中國藝術史的極其著名的學派。
書以十篇論文探討了中國傳統繪畫發展歷程中重要轉變之原因。
作者一方面從傳統的研究成果及材料中汲取精華,另一方面又能不囿于成規,充分挖掘了畫家與文化環境的互動關係,並將其作為改變各階段畫風的重要因素。本書以世事變遷來詮釋中國文人畫的風格史,以一個個精彩的個案,對”風格“與”世變“之關係進行了探討,如元代李郭風格之發展、浙派畫風、吳派畫風、文徵明畫風之轉變等。大多文章都是從一兩幅作品風格上的新變切入,聯繫世變尋找促成風格轉變的原因,知人論世,文章立論嚴謹,史料翔實,論述有力,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本次精裝出版。

作者簡介

石守謙,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藝術史組畢業,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及考古學博士。現任台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

名人/編輯推薦

《風格與世變:中國繪畫十論》著名藝術史家石守謙代表作,作者是研究中國藝術史的著名學者。知人論世也可以如此好看,中國藝術史研究經典著作,精裝典藏。

簡體字版序
《風格與世變》的初版距今已有十二個年頭。在這十二年裡,許多人與事都經歷了可觀的變遷,但我個人的學術興趣大體維持未變,一直在設法以自己認為適當的方式去說明中國古代繪畫的歷史發展。本書所收的十篇論文,可說是我自1984年踏入研究生涯後個階段的成果,記錄著那十二年中個人在面對這個課題的一段心路歷程。在這個記錄裡,有我對某些畫史段落的認知,也有一些個人對文化與歷史的感觸。過了十二年再來看這些文字,雖然有些地方難稱完美,但總的說來,尚覺仍可坦然面對讀者。所以,當北京大學出版社對這本“老書”表示興趣,決定發行一個簡體字版時,我個人一方面感到十分榮幸,另一方面也為其將可得到更多讀者的批評而感到高興。
本書雖由十篇各自獨立的論文所組成,但只有一個主題:畫史中風格之變與其文化環境的互動關係。這是我長期以來持續在探討的議題,或許由於能力的限制,總覺距離完成的目標尚遠。它起自於一個令我個人感到十分困惑的問題:為什麼畫史中會有風格的變化?對這個問題的探討,固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角度,也會有不一樣的答案,但我選擇了一個比較傾向於文化社會史的切入點,希望能對風格之變提出一些說明。如此的說明並不排斥其他研究取徑的有效性,也無意於建立什麼堂皇的理論,只是在誠實地面對我個人於畫史理解過程中的疑惑。
21世紀的美術史研究,顯示出一種幾近輕視風格研究的趨勢。我個人無意對此現象表示任何批評,然而,對作品的觀察與說明,仍應是美術史研究中的核心工作,而由作品上所見的風格之變以及對其所以變的討論,也依然值得歷史工作者的關心。對我而言,美術史無論如何還是“作品的歷史”。
自 序
這本《風格與世變》論文集所收錄的文章,是我近十年來研究中國繪畫史的部分心得。這些心得先後都曾在一些學術會議以及一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趁著這次匯集成書的機會,做了一些小幅度的修正,一方面算是對自己作一個階段性的整理,另一方面也希望以一個較正式而全面的方式,向有興趣於中國繪畫史的讀者提出來,看看其中的觀點是否有些參考價值。
書中所收十篇文章,雖然各有不同的問題焦點,資料涵蓋的時間也有先有後,但基本上都是環繞著繪畫風格與文化環境之間的關係而作的討論。這個問題的提出,是想說明在繪畫史上許多重要風格的興衰,常常與其文化環境的某些變化,產生互為因果的互動現象。這也就是說,光是以風格內在發展的某種軌跡,根本無法完全說明它在歷史上興衰的變化,許多看起來“外在”的因素,例如某些畫家的政治經歷、相關贊助群的特殊品味以及繪畫在社會中被使用的狀況等,都可能在不同的情境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產生更為關鍵的變化作用。我並不否認畫家的天才在歷史上的存在意義,但是,在一個時代中之所以會有以某種風格為主流的現象,卻非天才之有無可單獨決定。它毋寧應說是一種競爭的結果,而此競爭則不只是個人間的角力,群體的運作爭勝卻在許多例子中舉足輕重。
以往中國繪畫史的研究,大致上偏向於風格史的探討。對於這個研究取向的有效性,其實我毫不懷疑。但是,風格史的研究利於描述分析個別風格的發展歷程之本身,卻不善於解釋風格間角力的文化現象。而從事繪畫史的研究工作,卻無法不關心後者的問題。然而,這個工作又應如何進行?過去許多研究者也曾認真地探討過與藝術發展有關的政治、社會、經濟等因素,但似乎總是流於“背景”式的說明,並不能充分地描述兩者之間的相關性。在我看來,如果要想理解文化環境變化和藝術發展之間的相關性,我們必須立足於風格研究之上。只有當我們清晰地描述風格變化的具體內容之後,才有可能由之思索它在文化脈絡中的實質意義,並以之與歷史上其他類似而實質不同的現象區別開來,從而得出妥適的歷史解釋。這便是本書之書名特別將“風格”二字標出,以與“世變”並列的基本考慮。
本書雖以“風格”與“世變”並舉,但由於撰寫時間以及探討問題本身性質的不同,文章之間在二者的比重上還有一些相異的調配。例如“盛唐白畫”一文,便由於以往學界對此時期風格之是否受到來自西方的關鍵性影響頗有爭議,在此“風格”之變的描述分析上著墨較多,而對於其因佛教發展而生的文化環境之變動,則只作了提要式的處理。至於書中與文徵明有關的三篇文章,情形則相反。我在此並未詳細地討論文徵明及其流派本身在風格發展上的步步歷程,蓋因這些討論大致上已有前輩學者的研究成果可供參考,他們之間的共識也很強,可以不必多談。倒是在相關的“世變”部分,由於過去的研究疏於注意,因此在文章中便較積極地處理“世變”的狀況,以期建立其與風格變化發展之間的關聯。
由於這個特定角度的關係,我自己對中國繪畫史的理解,這些年來也與傳統而“正宗”的觀點有了相當的差異。本書所收文章中討論的浙派繪畫、李郭派山水畫、鑑誡畫等資料,在傳統的畫史觀念中,皆是“不入雅玩”的作品,不值得費心研究。不過,現在由我的角度來看,它們卻另有一種不同而重要的歷史意義。如此而來的結果,對中國繪畫史的新理解是否能產生一些有益的作用?希望由讀者共同予以評判。
後,我想藉此機會感謝蔡祝青、薛宏甫、彭紋娟諸位在本書資料整理上的協助。允晨主編李怡慧小姐的統籌工作,也是本書得以出版的關鍵因素。

 

目次

簡體字版序001
自序003
篇文化史範疇中的畫史之變001
第二篇盛唐白畫之成立與筆描能力之擴展017

一前言017
二唐代文獻裡的“白畫” 021
三盛唐白畫實例的分析027
四傳統筆描與西來的凹凸法030
五隋唐的大成與傳統筆描之再生044
六餘論:本土藝術傳統與外來刺激051


第三篇“幹惟畫肉不畫骨”別解
——兼論“感神通靈”觀在中國畫史上的沒落056
一 前言056
二 有關諸說的檢討057
三《丹青引》與“感神通靈”觀071
四後世的誤解與“感神通靈”觀的沒落079
五 文人與中唐以後的畫壇情勢083
第四篇南宋的兩種規鑑畫093
一“倫理的人物畫”之檢討093
 

二以君主為對象的規鑑畫095
三早期的“畫像規鑑圖” 097
四馬麟的《聖賢圖》 107
五早期的“故實規鑑畫” 123
六《卻坐圖》與《折檻圖》 131
七餘論138

第五篇有關唐棣及元代李郭風格發展之若干問題140

一前言140
二唐棣(1287—1355) 生卒年新訂144
三唐棣與趙孟關係之檢討148
四李郭畫風中的政治意識157
五北籍權宦對李郭風格之支持166
六元代文化環境之變與李郭山水畫風之衰落177
七餘論192

第六篇浙派畫風與貴族品味195

一有關浙派興衰的問題195
二明初宮廷繪畫的取向199
三浙派的興起與金陵的貴族208
四吳偉生平與金陵220
五吳偉畫風與金陵223
六金陵浙派勢力之衰退234
七金陵文化環境之改變與純文人藝術品味244

第七篇 《雨余春樹》與明代中期蘇州之送別圖249
一 前言 249
二 文徵明的《雨余春樹》 251
 

三送別圖的模式與流變257
四一個文化史的解釋271
五餘論:《雨余春樹》的意義279

第八篇嘉靖新政與文徵明畫風之轉變282

一前言282
二文徵明受薦入京287
三嘉靖新政實況與《燕山春色》 295
四左順門事件與其後之文徵明307
五返家後之文徵明與《松壑飛泉》 314
六餘論322

第九篇失意文士的避居山水
——論16 世紀山水畫中的文派風格325

一前言325
二清逸深秀的山水風格330
三避居生活的山水畫339
四蘇州的失意文士352
五南京的失意文士356
六江南對“避居山水”的需求361
七“避居山水”風格的失落368

第十篇石濤、王原祁合作《蘭竹圖》的問題372

一前言372
二三
《蘭竹圖》上所謂的“合作”
石濤與王原祁關係之檢討372
382
四合作畫之變型及其文化意義388
五小結39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82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