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滿額折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魚什麼都知道(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8 元
定  價:NT$ 359 元
優惠價:87312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傳說只有7秒記憶的魚,其實是高智商動物。這種種類比陸地及天空中所有脊椎動物種類總數還要多、潛藏在海底深處、始終保持神秘的龐大物種,在3億年的漫長歷史中完成了高度進化,千百年來一直不被人類所知。本書是美國著名動物行為學博士耗時四年最新力作,帶領我們潛入水下,重新認識我們生活在水中的遙遠家人。它們有意識,有情感,能夠交流,會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討好與欺騙。作者借助動物行為學和生物學領域的最新發現,為我們揭開了海底深處的秘密,帶領讀者開啟了一次奇妙的探險之旅。

作者簡介

喬納森·巴爾科姆(Jonathan Balcombe),美國著名動物行為學家,曾擔任BBC、國家地理頻道及多部紀錄片的解說員,為《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自然》等報刊雜誌供稿。

名人/編輯推薦

★美國知名動物行為學家耗時四年科普力作,顛覆認知的魚類趣味科普讀物:上市斬獲美國亞馬遜2016年度好書、《福布斯》生物科學類、《自然》十佳科普讀物,入選威爾遜文學科學寫作獎長名單,《出版人週刊》《紐約書評》等多家媒體好評推薦。
★傳說只有7秒記憶的魚,其實是歷經3億年進化的神秘高智商生物:魚類種類有3.3萬種,超過陸地上所有鳥類、兩栖與哺乳動物種類之和。他們智商超群,能感受快樂與孤獨,會使用工具,懂得合作,能夠交流。和人類一樣,每條魚都是進化的奇跡。
★海洋局專家審校,眾多知乎海洋類大V推薦,呈現深入淺出的魚類科普:收錄百餘種魚類的奇聞逸事,重新認識遙遠的深海同伴。

八歲那年,我在多倫多北部參加夏令營時,曾和年長的營長一起爬上一艘鋁制小船。他將船開到距離淺海灣24千米的地方,在之後的兩個小時裡,我們一直在釣魚。那是一個寧靜的夏夜,水面如鏡。我第一次乘著小船,在如此廣闊且泛有微波的暗黑色水面上行駛,愜意至極。我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樣的生物隱藏在水下。每當我的原始魚竿――一根掛著線和魚餌的削了皮的小樹枝――突然晃動時,我總是激動不已,這意味著有魚上鉤了。
那天我一共釣了16條魚,把其中的一些放生之後,我們留下較大的鱸魚作為第二天的早餐。納爾遜先生承包了所有的髒活,他把扭動的蚯蚓掛在有倒刺的魚鉤上,從魚嘴上解下魚線,將刀插進魚的頭骨。幹活的時候,納爾遜先生的面部總是奇怪地扭曲著,我不知道他是因為厭惡還是僅僅太過於全神貫注。
我對那次旅程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但是,作為一個對動物懷有惻隱之心的敏感的孩子,那艘小船上發生的很多事情都讓我感到困擾。我暗自擔心那些作為魚餌的蟲子,也因魚會感受到的疼痛而煩惱。當頑固的魚鉤從它們瘦骨嶙峋的臉上被拔出來時,它們的眼睛瞪得圓圓的。或許有些魚暫時躲過了刀子,但也只能被困在小船一側搖晃的鐵絲網裡慢慢等死。但是坐在船首的那位善良的人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於是我也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合理的――更何況第二天早晨鮮美的魚肉將前一天的不安沖淡了很多。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曾有過多次和魚有關的記憶,而想到這些冷血親戚在人類道德體系中佔據的位置時,我總是感到很矛盾。在多倫多讀小學四年級時,我曾和其他幾位同學一起被選去搬運物料,我們需要將東西從教室搬到附件的另一個房間,這其中有個玻璃魚缸,裡面住著一條孤獨的金魚。魚缸裡有四分之三的水,搬起來很重。考慮到其他搬運者很可能做不到像我一樣關心它,我主動提出將魚缸運到目的地,也就是另一個房間裡臨近水池的櫃檯上。
多麼諷刺!
我用小小的手緊緊抱著魚缸,穩穩地走出房間,下樓穿過大廳,再走進新的房間。當我小心翼翼地靠近櫃檯時,魚缸突然從我手中滑落,摔在堅硬的地板上。那一刻,我的恐懼如慢動作播放一般蔓延。玻璃碎片散落一地,水濺得到處都是。我站在那裡,愣住了。有同學反應過來,馬上抓起拖把,把玻璃和水掃到一邊,我們四個人開始在地板上搜索金魚。然而一分鐘過去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生命跡象。這一切就像一場噩夢,就好像那條金魚已經體驗過作為生命的狂喜,現在升入了天堂。最後,終於有人發現了那條金魚。它蹦到了散熱器後面,卡在靠裡的邊緣處,距離地板有五釐米高,完全脫離了我們的視線。它還活著,呆呆地睜著眼睛。我們迅速把它轉移到一個盛滿自來水的燒杯裡。我想它應該是活了下來。
金魚事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過去了四十年,我依然記憶猶新,可即便如此,我仍然沒有對魚產生更多的同理心。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釣魚,與納爾遜先生一起出遊後對釣魚產生的一點點熱情,也很快在我需要自己掛取魚餌的時候消耗殆盡。我不覺得自己在斯特金灣唐突釣上來的鱸魚和我在艾迪斯維爾小學失手掉的那條可憐的金魚之間有什麼聯繫,更不用說那些我在家庭旅行中、在麥當勞裡吃掉的麥香魚三明治裡默默無聞的魚。那時是20世紀60年代晚期,麥當勞已經在宣傳“為十億人送上過美味”,但一提到這個數量,總讓人覺得是在說提供給消費者的魚或雞,而非消費者本身。就像其他社會成員一樣,我很幸運地遠離了那些動物,那些曾經鮮活但最終變成人類午餐的動物。
十二年後,我在大學讀生物專業的最後一年選了魚類學課程,直到那時,我才開始認真思考我和動物的關係,包括我和魚類的關係。一方面,我被魚類的多樣性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吸引,另一方面,我又因那些呆滯的、需要用解剖顯微鏡和分類檢索表進行研究歸類的鮮活個體而感到不安。期中時,班級組織大家去參觀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那裡,我們見到了加拿大最著名的魚類學專家之一,由他帶領我們參觀博物館的魚類收藏。他打開一個大木箱上的鎖,掀開蓋子,展示了一條保存在油性防腐劑中的巨型湖紅點鮭。這條重達46.7千克,足以破紀錄的雌性魚於1962年在阿薩巴斯卡湖[2]被人發現。通常,雌魚的能量會耗費在艱巨的產卵任務上,但對它而言,由於激素失衡導致的不孕,這些能量轉而堆積成了碩大且豐滿的身軀。
我很同情它。就像我們遇到的大多數人一樣,它沒有名字,身世成謎。它應該有更好的歸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儲存在木箱子裡。在我看來,它還不如被人類吃掉,至少這樣它的身體可以再次回到食物鏈的循環當中,而不是幾十年漂浮在黑暗、污濁的化學液體裡。
介紹魚類的書籍已經有很多了,比如有關魚類的多樣性、生態、繁殖、生存策略等,介紹如何捕魚的書籍和雜誌也能裝滿幾書架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本書能夠代表魚類發聲。我並不是指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對瀕危物種所處困境或對魚類資源過度開發進行的譴責(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過度開發”這個詞已經將開發進行了合法化,“資源”一詞也將動物降級為如小麥一樣的商品,似乎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人類提供補給)。這本書將前所未有地從魚類的角度發聲。感謝動物行為學、生物社會學、神經生物學和生態學方面的重大突破,如今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魚類眼中的世界,瞭解它們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在針對這本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一直想把科學知識和人類與魚之間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後面的章節中我也會進行分享。這些趣聞逸事對於科學家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可信度,但能給我們提供靈感,探索那些科學尚未涉及但或許動物可以做到的事,也能引導我們對人與動物的關係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這本書所探討的是一種擁有深刻內涵的簡單的可能性。簡單的可能性是指魚類[1]是具有內在價值的獨立個體,也就是說,魚類的價值與人類眼中的實用性價值(比如作為食物或觀賞對象)並無關聯,而其中深刻的含義在於,這一特性會讓其成為人類道德關注的對象。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作為一個種群,魚類是世界上被捕撈(以及過度捕撈)最嚴重的脊椎動物。其次,有關魚類感知與認知的科學飛速發展,是時候轉變思路、重新考量我們思考及對待魚類的方式。
對魚類的捕撈有多嚴重呢?根據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對1999年至2007年間漁業捕撈數據的分析,作家艾利森·穆德估算,人類每年捕殺魚類的數量在10000億至27000億之間。為了更清楚地理解10000億條魚的概念,可以假設每天被捕的魚的長度與一美元紙幣(15釐米)的長度相當,我們將所有被捕的魚首尾相接,連起來的長度足以完成一次地球和太陽間的往返旅行(約29920萬千米)――還能有幾千億條魚的剩餘。
穆德的估算結果出人意料,因為魚類的捕撈量很少按個體數量計算,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估算的2011年的商業捕魚量為1億噸。魚類生物學家史蒂文·庫克和伊恩·考克斯是為數不多的列舉魚類個體死亡數量的人,2004年,兩人估算全球每年約有470億條魚以娛樂垂釣的形式被捕上岸,其中36%的魚類(約170億條)被殺,剩下的得以重回水域。如果我們將每條魚的預估平均重量(0.635千克)放在商業捕撈的1億噸魚中,可以估算出商業捕撈量為1570億條魚。
某項研究表明,聯合國糧農組織對過去60年裡全球魚類捕撈量的官方數據分析比實際縮水了一半以上,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常常被人忽略的小規模捕魚、非法捕魚、其他不確定捕魚以及被遺棄的副漁獲物。
但不管你怎麼分析,被捕魚類的數量非常龐大,而且它們死得並不優雅。致使商業捕魚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由於缺水導致的窒息,因環境壓力變化出現的身體減壓,在巨大漁網中承受的數千條同伴的擠壓,以及一旦上岸後即被取出內臟的現實。
不管你選擇相信哪種說法,這些令人暈眩的數字似乎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每條魚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它們不僅擁有生物屬性,更有自己的生平傳記。就像每條翻車魨、鯨鯊、蝠鱝以及東星斑都有獨特的外貌特徵,能夠讓你一眼從外表上辨認出來一樣,它們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而這其中也體現了人和魚類之間關係的變化軌跡。生物學認為,每一條魚,就像每一粒沙子一樣,是獨一無二的。但與沙粒不同,魚是有生命的。這一差別有著重要意義。當我們逐漸將魚作為有意識的個體去理解時,或許會和它們形成一種全新的關係。就像一位不知名的詩人所寫的不朽名言一樣:“一切都沒變,只是我的態度變了,於是一切都變了。”

目次

第一章 被誤解的魚
第二章 魚的認知
第三章 魚的感受
第四章 魚的思想
第五章 魚的社交
第六章 魚的繁衍
第七章 離水之魚

書摘/試閱

八歲那年,我在多倫多北部參加夏令營時,曾和年長的營長一起爬上一艘鋁制小船。他將船開到距離淺海灣24千米的地方,在之後的兩個小時裡,我們一直在釣魚。那是一個寧靜的夏夜,水面如鏡。我第一次乘著小船,在如此廣闊且泛有微波的暗黑色水面上行駛,愜意至極。我不禁好奇,到底是怎樣的生物隱藏在水下。每當我的原始魚竿――一根掛著線和魚餌的削了皮的小樹枝――突然晃動時,我總是激動不已,這意味著有魚上鉤了。
那天我一共釣了16條魚,把其中的一些放生之後,我們留下較大的鱸魚作為第二天的早餐。納爾遜先生承包了所有的髒活,他把扭動的蚯蚓掛在有倒刺的魚鉤上,從魚嘴上解下魚線,將刀插進魚的頭骨。幹活的時候,納爾遜先生的面部總是奇怪地扭曲著,我不知道他是因為厭惡還是僅僅太過於全神貫注。
我對那次旅程有很多美好的回憶。但是,作為一個對動物懷有惻隱之心的敏感的孩子,那艘小船上發生的很多事情都讓我感到困擾。我暗自擔心那些作為魚餌的蟲子,也因魚會感受到的疼痛而煩惱。當頑固的魚鉤從它們瘦骨嶙峋的臉上被拔出來時,它們的眼睛瞪得圓圓的。或許有些魚暫時躲過了刀子,但也只能被困在小船一側搖晃的鐵絲網裡慢慢等死。但是坐在船首的那位善良的人似乎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對,於是我也告訴自己這一切都是合理的――更何況第二天早晨鮮美的魚肉將前一天的不安沖淡了很多。
在我成長的過程中,曾有過多次和魚有關的記憶,而想到這些冷血親戚在人類道德體系中佔據的位置時,我總是感到很矛盾。在多倫多讀小學四年級時,我曾和其他幾位同學一起被選去搬運物料,我們需要將東西從教室搬到附件的另一個房間,這其中有個玻璃魚缸,裡面住著一條孤獨的金魚。魚缸裡有四分之三的水,搬起來很重。考慮到其他搬運者很可能做不到像我一樣關心它,我主動提出將魚缸運到目的地,也就是另一個房間裡臨近水池的櫃檯上。
多麼諷刺!
我用小小的手緊緊抱著魚缸,穩穩地走出房間,下樓穿過大廳,再走進新的房間。當我小心翼翼地靠近櫃檯時,魚缸突然從我手中滑落,摔在堅硬的地板上。那一刻,我的恐懼如慢動作播放一般蔓延。玻璃碎片散落一地,水濺得到處都是。我站在那裡,愣住了。有同學反應過來,馬上抓起拖把,把玻璃和水掃到一邊,我們四個人開始在地板上搜索金魚。然而一分鐘過去了,我們沒有看到任何生命跡象。這一切就像一場噩夢,就好像那條金魚已經體驗過作為生命的狂喜,現在升入了天堂。最後,終於有人發現了那條金魚。它蹦到了散熱器後面,卡在靠裡的邊緣處,距離地板有五釐米高,完全脫離了我們的視線。它還活著,呆呆地睜著眼睛。我們迅速把它轉移到一個盛滿自來水的燒杯裡。我想它應該是活了下來。
金魚事件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即便過去了四十年,我依然記憶猶新,可即便如此,我仍然沒有對魚產生更多的同理心。我從來沒有喜歡過釣魚,與納爾遜先生一起出遊後對釣魚產生的一點點熱情,也很快在我需要自己掛取魚餌的時候消耗殆盡。我不覺得自己在斯特金灣唐突釣上來的鱸魚和我在艾迪斯維爾小學失手掉的那條可憐的金魚之間有什麼聯繫,更不用說那些我在家庭旅行中、在麥當勞裡吃掉的麥香魚三明治裡默默無聞的魚。那時是20世紀60年代晚期,麥當勞已經在宣傳“為十億人送上過美味”,但一提到這個數量,總讓人覺得是在說提供給消費者的魚或雞,而非消費者本身。就像其他社會成員一樣,我很幸運地遠離了那些動物,那些曾經鮮活但最終變成人類午餐的動物。
十二年後,我在大學讀生物專業的最後一年選了魚類學課程,直到那時,我才開始認真思考我和動物的關係,包括我和魚類的關係。一方面,我被魚類的多樣性及其對環境的適應性吸引,另一方面,我又因那些呆滯的、需要用解剖顯微鏡和分類檢索表進行研究歸類的鮮活個體而感到不安。期中時,班級組織大家去參觀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在那裡,我們見到了加拿大最著名的魚類學專家之一,由他帶領我們參觀博物館的魚類收藏。他打開一個大木箱上的鎖,掀開蓋子,展示了一條保存在油性防腐劑中的巨型湖紅點鮭。這條重達46.7千克,足以破紀錄的雌性魚於1962年在阿薩巴斯卡湖[2]被人發現。通常,雌魚的能量會耗費在艱巨的產卵任務上,但對它而言,由於激素失衡導致的不孕,這些能量轉而堆積成了碩大且豐滿的身軀。
我很同情它。就像我們遇到的大多數人一樣,它沒有名字,身世成謎。它應該有更好的歸宿,而不是像現在這樣被儲存在木箱子裡。在我看來,它還不如被人類吃掉,至少這樣它的身體可以再次回到食物鏈的循環當中,而不是幾十年漂浮在黑暗、污濁的化學液體裡。
介紹魚類的書籍已經有很多了,比如有關魚類的多樣性、生態、繁殖、生存策略等,介紹如何捕魚的書籍和雜誌也能裝滿幾書架了。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哪本書能夠代表魚類發聲。我並不是指自然資源保護論者對瀕危物種所處困境或對魚類資源過度開發進行的譴責(不知你是否注意到,“過度開發”這個詞已經將開發進行了合法化,“資源”一詞也將動物降級為如小麥一樣的商品,似乎其存在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人類提供補給)。這本書將前所未有地從魚類的角度發聲。感謝動物行為學、生物社會學、神經生物學和生態學方面的重大突破,如今我們可以更好地理解魚類眼中的世界,瞭解它們如何思考、如何感受、如何面對這個世界。
在針對這本書進行研究的過程中,我一直想把科學知識和人類與魚之間的故事穿插在一起,後面的章節中我也會進行分享。這些趣聞逸事對於科學家來說並沒有多大的可信度,但能給我們提供靈感,探索那些科學尚未涉及但或許動物可以做到的事,也能引導我們對人與動物的關係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這本書所探討的是一種擁有深刻內涵的簡單的可能性。簡單的可能性是指魚類[1]是具有內在價值的獨立個體,也就是說,魚類的價值與人類眼中的實用性價值(比如作為食物或觀賞對象)並無關聯,而其中深刻的含義在於,這一特性會讓其成為人類道德關注的對象。
為什麼會這樣?主要原因有兩點。首先,作為一個種群,魚類是世界上被捕撈(以及過度捕撈)最嚴重的脊椎動物。其次,有關魚類感知與認知的科學飛速發展,是時候轉變思路、重新考量我們思考及對待魚類的方式。
對魚類的捕撈有多嚴重呢?根據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對1999年至2007年間漁業捕撈數據的分析,作家艾利森·穆德估算,人類每年捕殺魚類的數量在10000億至27000億之間。為了更清楚地理解10000億條魚的概念,可以假設每天被捕的魚的長度與一美元紙幣(15釐米)的長度相當,我們將所有被捕的魚首尾相接,連起來的長度足以完成一次地球和太陽間的往返旅行(約29920萬千米)――還能有幾千億條魚的剩餘。
穆德的估算結果出人意料,因為魚類的捕撈量很少按個體數量計算,聯合國糧食農業組織估算的2011年的商業捕魚量為1億噸。魚類生物學家史蒂文·庫克和伊恩·考克斯是為數不多的列舉魚類個體死亡數量的人,2004年,兩人估算全球每年約有470億條魚以娛樂垂釣的形式被捕上岸,其中36%的魚類(約170億條)被殺,剩下的得以重回水域。如果我們將每條魚的預估平均重量(0.635千克)放在商業捕撈的1億噸魚中,可以估算出商業捕撈量為1570億條魚。
某項研究表明,聯合國糧農組織對過去60年裡全球魚類捕撈量的官方數據分析比實際縮水了一半以上,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包括常常被人忽略的小規模捕魚、非法捕魚、其他不確定捕魚以及被遺棄的副漁獲物。
但不管你怎麼分析,被捕魚類的數量非常龐大,而且它們死得並不優雅。致使商業捕魚死亡的主要原因包括由於缺水導致的窒息,因環境壓力變化出現的身體減壓,在巨大漁網中承受的數千條同伴的擠壓,以及一旦上岸後即被取出內臟的現實。
不管你選擇相信哪種說法,這些令人暈眩的數字似乎掩蓋了一個事實,即每條魚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它們不僅擁有生物屬性,更有自己的生平傳記。就像每條翻車魨、鯨鯊、蝠鱝以及東星斑都有獨特的外貌特徵,能夠讓你一眼從外表上辨認出來一樣,它們也都有自己獨特的內心世界。而這其中也體現了人和魚類之間關係的變化軌跡。生物學認為,每一條魚,就像每一粒沙子一樣,是獨一無二的。但與沙粒不同,魚是有生命的。這一差別有著重要意義。當我們逐漸將魚作為有意識的個體去理解時,或許會和它們形成一種全新的關係。就像一位不知名的詩人所寫的不朽名言一樣:“一切都沒變,只是我的態度變了,於是一切都變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