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無界:人工智能時代的認知升級(簡體書)
滿額折

無界:人工智能時代的認知升級(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5 元
定  價:NT$ 330 元
優惠價:8728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商品簡介

未來已來。在“AI+”世界,限制我們的是認知,面對指數式增長的知識和信息,焦慮成為了這個時代的底色。我們應該如何迎接和擁抱智能文明?面對人工智能帶來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應該如何自處?本書有趣有料,通過研究人類面對複雜世界不同領域的知識,探索面對未來智能文明的現代人必須掌握的生存原則。全書分為“智能的未來:技術進化與人類理性”“價值的重塑:未來知識的邊界”和“思想的格局:免于被奴役的未來”三部分,為你構建一個智能時代的認知升級的知識體系。

作者簡介

劉志毅信息化與數字經濟研究智庫(IDER)創始人,人工智能與科技哲學領域學者,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信息哲學、人工智能等。在企業從事多年技術創新及行業研究工作,曾任百度搜索規劃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現任工信部華信研究院特邀研究員與學術委員,《中國信息化》雜誌專欄作者。

複雜世界下的認知重啟
現代世界變化非常快,以至於大部分中國當代讀書人在這個時代都
不敢自稱為“知識分子”,而隨著傳統知識分子的概念日漸式微,以及
來自不同領域的專家逐漸成為這個時代思想領域引領潮流的人,我們開
始重新認識知識及擁有知識的人。美國作家菲茨吉拉德曾有一句名言:
“檢驗一流智力的標準,就是看你能不能在頭腦中同時存在兩種相反的
想法,還有維持正常行事的能力。”作為一個現代的知識分子或者一個
現代人,我們應該學會理解這個複雜的世界,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的,
而是灰度的、不確定的、沒有定論的。為了擁有這樣複雜思考的能力,
我們需要掌握哪些領域的知識呢?
知識概念的擴展:從西方哲學談起
首先,理解知識,我們需要回到西方哲學的源頭―古希臘哲學大
師柏拉圖。對知識的本源定義,柏拉圖的定義是共識,即“知識是經過
驗證的真實信念”。柏拉圖是第一位從唯理主義出發建立縝密的思想體
系結構的哲學家。他提出了理念(Idea)的理論,理念是一種根據純粹
心智的角度所觀察的形式(Form),以下這段話闡述了柏拉圖對知識
的理解(選自柏拉圖《斐都》):
在探究每個事物時,一個人倘若能夠進來憑理性而不是在推理中引
進視覺或者將思考與其他任何感官並用,這個利用純粹、絕對的本質,
並且進來不用眼睛、耳朵,甚至不用整個身體,以免這些感官干擾他的
心靈並阻礙獲得真理和智慧的人,豈不是最完美的嗎?
對以上內容的理解是,物質世界是完美“理念”世界的影子,人類
渴望瞭解永恆、不變和完美的“理念”,而“理念”不可能通過感覺認
知獲得,而只能通過純粹推理獲得。而他的弟子,亞裡士多德則對這個
定義提出了反駁,他認為理念和形式不可能與實物隔離開,也不存在獨
立於感知的過程,有關各種形式的知識總是由感覺來認識,即從經驗主
義的角度得出了知識的理念,我們稱為記憶的東西是從知覺中獲得的,
並且對同一事物的記憶發展成經驗。一項經驗是由許多記憶構成的,從
經驗那裡開始產生工匠的技能及學者的知識(某物形成方面的技能及存
在的學問)。我們得出結論:這些知識既不是先天固有的,也不是源自
其他高級的知識,而是由感覺認知發展起來的,這個階段的知識主要是
通過研究外部世界得到的,探索的知識的對象是外部的客觀實體。
到了近代哲學,人的主體性思想崛起,人們開始研究人自身,以
及人和外部世界的關係,這時出現了兩種有關認知世界的理論,即探
討思維和存在關係的理論,由此,認識論開始出現了。認識論主要研
究的是人如何認識這個世界,以及人如何獲得確定性的知識。這時候,
由於方法的不同,就出現了所謂的唯理論和經驗論。
唯理論認為人們是從天賦觀念出發通過理性演繹獲得理性知識,
而經驗論則從經驗出發通過歸納總結獲得真理性知識。兩者探討的都
是如何獲取真理性知識的命題,只是各自用到的方法差異明顯。無論
是經驗論還是唯理論,都屬￿理性主義的範疇,這些哲學家的目標都
是在探討人類如何獲取真理性的知識。唯理論是從天賦觀念出發,通
過理性的演繹來建立整個知識體系,唯理論以數學作為知識的模型,
把必然真理作為知識的目標,把觀念的內在標準作為真理的標準。而
經驗論則特別重視經驗的作用,把經驗看做知識的來源,從感覺經驗
出發,通過歸納總結推導出普遍的知識,把觀念與經驗的符合當做真
理的標準。也就是在這個階段,人們認為追求真理性知識是最重要的,
人們在追求知識的過程中理解這個世界。
這裡我們需要討論兩位著名的哲學家,培根和霍布斯。培根的名
言“知識就是力量”人盡皆知,他強調知識的實用性和知識對世界的
改造作用,提倡用一種實用性的知識來認識和改變世界。由於人生存
在四假像,人們要破除這些假像就需要以感覺經驗作為起點去獲得真
正的知識。霍布斯被稱為近代唯物主義第一人,他將培根開創的經驗
論向前推動了一步,很系統地闡述了知識形成的過程:感覺經驗―印
象―概念―判斷―知識體系。霍布斯創造了一整套基於經驗拓展知識
的方式。
總結一下,我們在這裡探討西方哲學中關於知識的理念,就是提醒
大家,對真理的追求和對知識的拓展是人類自古以來認識世界的方式,
人類只要存在對世界的好奇心,就需要不斷地掌握新的知識來更深入地
理解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

不確定的未來:建立複雜認知的信念
在探討了人類對知識的追求以後,需要探討一個問題:哪些知識對
我們來說是“有用”的呢?答案是,能夠幫助我們建立複雜認知信念的
知識,就是有用的知識。所謂“認知信念”是心理學領域的一個術語,
即一個人對知識和獲取知識的看法。簡單的認知信念是單一的鼓勵的事
實,一旦確定以後就無法改變,是一個非常被動及尊重權威的認知方式。
我們從小就被培養著這樣的信念,權威說什麼就是什麼,課本上說什麼
就是什麼。而複雜認知的信念則認為知識是一個互相連接在一起的複雜
體系,每個知識和其他知識都有內在的聯繫,而且知識會隨著時間和場
景的變化而發生演化,現有的知識只是一種假設,當新的理念被發明,
新的證據被發現以後,它就會被替代。這樣的理念讓我們學會不盲從權
威和專家,而依賴自己的大腦去判斷知識的真偽,從而形成複雜的認知。
這裡需要提及有關知識的觀念。哲學家洛克把知識分為簡單觀念和
複雜觀念,簡單觀念就是很多結論性的單個信息,而複雜觀念則是把多
個簡單觀念經過加工、組合、歸類和整理後形成的。簡單觀念就是直接
通過感覺和本能獲得的,而複雜觀念則是通過推理和理性推導出來的。
現代社會的認知,就是要去除大多數簡單的觀念,建立更多複雜的觀念。
這樣的複雜觀念多了,就形成了複雜的認知信念。
為什麼需要形成複雜的認知信念呢?答案很簡單,因為我們身處於
複雜的世界中。這裡我們提及兩本書,一本書是菲利普·鮑爾的《預知
社會》,另一本是伊利亞·普利高津的《確定性的終結》。《預知社會》
研究的是群體社會的複雜性。由於在現代社會中,我們面對的不是個體,
而是相互連接的群體,因此,為了理解群體構成的世界,就不能用確定
論和決定論的思想,而是要用整體論和系統論的邏輯去理解。《確定性
的終結》一書則通過對不同群體的特質的研究,告訴我們需要建立起複
雜性思想。由於傳統的教育下產生的知識結構並不存在這個認知方式,
所以我們更多學習的是確定的算法、工具或者模型,而現代的複雜社會
則需要我們從確定性轉向不確定性。因此,我們只有瞭解更多、更複雜
的知識,才有可能在面對不同問題時有複雜的解決思路和認知模型。
現代社會的複雜性決定了我們面臨的現實和未來是不確定的。比如,
技術的發展我們是無法預測的,每種技術的出現都像一個新物種,深刻
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正如凱文·凱利在《必然》一書中所探討的,未
來的科技生命將是一系列無盡的升級,而迭代的速率正在加速,無論你
使用一樣工具的時間有多長,無盡的升級都會把你變成一個“菜鳥”。
永遠是“菜鳥”是對所有人的新設定,這與你的年齡、經驗都沒有關係。
因此,我們需要學習各個領域的知識,如物理學、生物學、人類學和曆
史學等。
我們在這本書中,也涉及了相關的命題:討論了物理學中的量子力
學和絃論,並梳理了宇宙是如何形成的這個命題。從生物學角度去理解
人類是如何誕生的,探索了基因在進化過程中的作用,以及關於物種爆
炸理論的邏輯。進一步探索了人類文明是如何形成的,理解人性中的競
爭與互助在文明的進程中起到了什麼樣的作用,甚至還研究了現代政治
和經濟學的命題,讓大家瞭解政治生活為什麼是我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及全球化的問題是如何出現的……討論這麼多領域的命題,就是希望
大家通過這些跨領域課題的探討,理解世界的複雜性,以及建立起不同
學科的邏輯思維。需要知道的是,在現代社會產生學科分工之前,所有
的知識其實是一體化的,工業革命帶來了效率的提升和人類的分工,但
是也帶來了我們對世界的理解是不完整的、零碎的、簡單的。本書提及
這些命題就是希望建立起複雜認知的信念,並解釋這些知識內部的聯繫。
初步涉獵這些知識能夠讓我們產生知識融合的概念,也能讓我們更深入
地理解不確定性的未來需要什麼樣的知識和邏輯。
總之,由於世界是複雜的,而作為個體的我們面對複雜的世界需要
建立更加複雜的認知信念。所謂成長,其實就是建立複雜思考的思維方
式,原有的學科分類下的知識體系對現在的我們而言並不完全適用,尤
其是面對不確定性的未來。因此,本書研究了涉及多個學科的命題,試
圖建立起關於不同學科的基本理念和世界觀,並在不同學科的知識中進
行融通,目標就是為不確定性的未來提供一個簡約的知識框架。
學會幸福的知識:建立平和的內心秩序
有的人問,如果我不想成為一個學貫古今、思想複雜的現代人,那
麼追求知識對我而言還有意義嗎?答案是肯定的。原因很簡單,如果一
個人要追求幸福,就應該有足夠的知識去面對未來,否則,不確定的未
來會讓一個人的生活體驗與想像中的未來有太大偏差,從而降低幸福感。
換言之,追求幸福的重要條件之一就是獲取更多的知識。
要解釋這個問題,需要從人們為什麼不幸福談起。按照哈佛大學社
會心理學家丹尼爾·吉爾伯特的說法,人們不幸福的根源是因為想像力
帶來的偏差。由於人類是唯一會思考未來的動物,對於很多事情的想像
比真正的體驗更讓人愉快。人們想像未來,還因為我們生來就帶有強烈
的控制欲,獲得控制權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起著積極的作用,人們可以
通過想像未來獲得一種控制感。想像還能有效地防止痛苦,提前判斷可
能出現的不好的事情,能夠從心理層面降低壞事對我們帶來的心理上的
衝擊。可是,人們在做預測的時候考慮的是現在的狀況,如果把現在的
狀況投射到未來,而未來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就會造成預期偏差。
大多數人對未來的想像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那麼進行未來預期的時候為
了降低這種局限性、擴張想像的空間,就需要掌握足夠的知識進行預測
和判斷,使得理性的邏輯能幫助我們提升想像的可靠性,或者稱為反脆
弱性。這樣,當未來逐步到來的時候,我們的心理落差就會降低,反而
會發現我們的預測是如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8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