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滿額折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其實,每個人都有點變態!
那些你不解的(異常)人類行為,心理學家都有答案!

◎人們為什麼會談戀愛?最大關鍵竟然是嗅覺?
◎約會時不看恐怖電影,你就虧大了,為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特別容易害羞?有的人臉皮卻比防彈衣還厚?
◎為什麼難相處的人薪水反而高?好人真的難出頭?
◎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如何分辨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 

你或許讀過許多關於科普、心理學的冷知識, 
閒聊時拿出來嘴,對背後的成因仍是一知半解。 
本書作者喬爾.利維是英國知名科普心理學家, 
他蒐集了41種很常見,你卻不知裡頭大有學問的人類行為, 
用最直白簡單的語言,一次替你講清楚、說明白! 
全書單篇獨立,每翻開一頁,都是一個探索解答的開始: 

◎想脫魯?你得用聞的!為什麼? 
談戀愛還在迷信「速配」?尋找「互補」才是硬道理! 
而互補基因就藏在人的體味裡,尤其女性更擅長此道。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真的不酷?
全世界的人都看得懂恐怖片,這源自生物演化的避險機制。
佛洛伊德說:恐怖片是二手(且安全)的驚悚體驗,滿足本我欲望;
「依偎效應」更直言,約會不看恐怖電影,你就虧大了,為什麼? 

◎為什麼我特別容易害羞?他的臉皮卻比防彈衣還厚?
這個問題從古希臘就有研究,從四種體液(咦)上溯到腦袋,
終於發現問題出在大腦皮質(會不會太高科技)? 

◎為什麼難相處的人薪水反而高?好人真的難出頭?
真的有證據證明,好人在愛情、人生、金錢上總是最後一名嗎?
研究顯示「好相處」得分低於平均的男性,賺的錢比好心男多18%左右。 

◎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
聰明、理想主義者、有強烈好奇心、排行老大或獨生子女……,
很抱歉,在異常心理學家眼中,上述特質都屬「反常」(地圖砲無誤)! 

◎那些讓人不安的精神病態者,可能就在你身邊?
‧頂尖商業領袖,「就因為是」(而非「大多是」)重度精神變態才會成功,
所以你極有可能在生活中碰到變態,甚至正在替某個變態工作!

‧別擔心,隨書附贈變態人格小測試,回答10個問題,
你就大概知道對方(或自己)落在「精神變態光譜」的哪裡。 

還有更多人類行為Q&A,你一定想知道:

‧小孩子是何時才知道,矇住眼睛不代表自己消失?
‧判斷一張臉是否值得信任,只需要38毫秒(眨眼都沒這麼快)?
‧愛抽雪茄(或香菸),可能是對童年陰影的補償心理?
‧不得不聽朋友抱怨時,怎麼回答能讓對方覺得你有在聽?
‧為什麼感冒發燒,反而覺得冷?(提示:去摸熱烤爐。) 

社會在走,知識要有!就算有點變態也可以! 
史上最直白有梗的科普心理學大哉問,教你撩妹、防雷、避三寶!

作者簡介

喬爾.利維(Joel Levy) 

英國歷史與科學領域之專業作家與記者,擁有生命科學學士與心理學碩士學位,長期投注於醫學與科學方面的歷史研究。寫作主題包括科學、心理學、歷史和超自然現象,已在臺出版四本有關科學、歷史和心理的作品。 利維也替英國《週日獨立報》(The Independent on Sunday)、《每日快報》(Daily Express)和專門報導怪異現象的雜誌Fortean Times撰寫專題報導和文章,並經常受邀參加英國全國性的電視與廣播節目。


譯者簡介:
林錦慧

政大英語系畢業,曾任《時代解讀》雜誌(TIME Express)副總編輯,現為專職譯者。
譯有《50大商業思想家論壇:當代最具影響力18位大師談管理》、《深入Apple直營門市》(榮獲經濟部金書獎)、《一個人的療癒》、《複業時代來了》、《精實力》、《惡魔財經辭典》等;合譯作品有:《政治秩序的起源》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推薦的話
心理學界的《十萬個為什麼》
臺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哇賽!心理學」總編輯/蔡宇哲
 
這幾年來,教學與演講的次數多了以後,我發現有許多問題一再被問到。我一方面很高興越來越多人注重自己的心靈與心智,另一方面也覺得知識推廣的腳步好像很難快起來。許多很基本又常見的問題還是很常被問起,每到這種時候,我都心想,如果心理學界也能有本像《十萬個為什麼》那種百科全書就好了。
人是天生有好奇心的生物,從會說話、懂事開始,就不斷地問為什麼、為什麼,儘管隨著年齡的成長,人會懂得越多,但也跟著出現更多的為什麼,而其中一類就是關於自己。人們迫切地想要更了解自己,也因此心理學成了大眾所好奇的一門知識。
但也因為很多人感興趣,此領域很容易出現一些似是而非的謠言。像是坊間聲稱利用右腦學習語言,速度較快且沒壓力,但我就很不解:語言區域明明就在左半腦,用右腦學習真的比較有效率嗎?更有許多課程,聲稱可以訓練左半腦或右半腦,讓孩子更聰明、更有創造力,家長便在未能獲得充分資訊的情況下掏出錢來。這些說法有些是古老的傳說與偏方,有些儘管看似科學卻不見得正確,更有許多是商人為了換取商業利益而捏造的說法,不知情的一般民眾常因此被誤導。
這本《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有點像是心理學界的《十萬個為什麼》,而且是精華版,書裡集結了許多人們好奇、想問的問題。但要精準回答通常並不容易,有些需要從歷史沿革來看,像是過去人們覺得前額/天庭飽滿的人比較聰明,這樣的說法現在來看就是錯的,但在當時,這可是非常熱門、先進的顱相學。由此看來,若能從知識發展的脈絡理解,我們就會更保持自省,因為現在認為是正確的知識,數十年後可能就完全不一樣了。
擁有正確的知識不只是滿足好奇心而已,還能遵循更好的方式來對待自己與看待他人,而這正是文明發展的主要目的。但若是一直被錯誤的資訊引導,就有可能造成反效果。例如「該不該分左右腦學習?」、「什麼叫做精神變態?」、「IQ測驗真的重要嗎?」、「青春期的孩子為什麼暴躁易怒?」等,上述提問都可以在書中找到解答,也讓大眾有個合適的原則可依循。
本書作者喬爾.利維並非學院派的心理學家,但也因此得以不受知識束縛,能用一般人的觀點提出重要的問題,並依多年科普作家的經驗搜尋資料與研究解答。每篇的主題都是一個疑問,該篇內容則充分解答了這些問題,簡短、好讀、無負擔,可引導讀者鑽研後續更多知識。有好幾篇讀完後我都覺得怎麼這麼短?我還想知道更多啊!
本書能幫助不懂心理學的人解答許多內心的疑惑,還能讓對心理學已有點了解的人更加厚實這方面的知識。在此鄭重推薦!
 
(本文作者蔡宇哲,現任高雄醫學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臺灣應用心理學會副理事長、「哇賽!心理學」創辦人暨總編輯。同時也替「泛科學」、「元氣網」、「失戀/失落花園」、《國語日報》科學版、《幼獅少年》等撰寫專欄。著有《神奇的心理學》、《哇賽!心理學》等書。)


推薦的話
馬桶上的心理學
耕莘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南琦
 
這本《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很適合各位利用片段時間閱讀,藉由獵奇與趣味獲取心理學知識,每篇僅一~兩千字,分量輕巧,蹲馬桶時拿來翻翻剛剛好。如果你不想讓書本沾染廁所異味,當然也能在捷運上、咖啡店裡故作文青狀,悠然地閱讀本書。
既然每則篇幅短,吸引人的題材是必要的,還好心理學界向來不缺聳動題材,甚至處處充滿驚喜。儘管書中內容看似龐雜包山包海,但這就是心理學有趣的地方。它從來就不單只解釋一個人的學問,除了個體之外(人是由先天與後天組合而成,包括各種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面向),還觀照了個體與外界的種種關聯。人數若少稱為「家族心理」、「人際關係心理」;人數若多則稱「社會心理」、「文化心理」,任何一個子項目,都足以讓喜愛探索心理的人鑽研個沒完。
當年我從中文系畢業後,很大膽地跨領域到心理學,最初研究社會與本土心理學,後來又再次跨到臨床心理學(○○心理學只要前幾個字不同,就足以獨立出科系了)。在學術領域待了八年、臨床領域十五年,我人生最精華的時光都耗在心理學裡,即使如此,心理學工作仍不斷帶給我驚喜,也永遠覺得自己所學始終不夠用。
本書作者喬爾.利維擷取各領域間的特色,用有趣的標題呈現許多人類行為背後暗藏的心理現象,光是詳細闡述當然不夠,但若要引起興趣,他這樣的處理方式已經「很可以」了。例如,假如你對何謂「變態」、「不正常」這類議題有興趣,便可在本書的引導下,進一步瀏覽更多有關變態心理學的著作,了解何謂人格、人格的形成,以及究竟有多少種被精神醫學定義的變態人格。
有些指標並不具臨床意義(例如不是醫學的實證研究,缺乏大規模的樣本數),卻代表某些社會現象。例如作者談到的「反常」(與「不正常」不同),也許正能反映出多變社會下人們的心理因應與改變。書裡也提到了聊天機器人,只要簡單展現「嗯哼」、「你認為呢」的基本傾聽似也足夠,折射出現代人生活上「只要有人肯聽我說就好」的孤寂。
有些論述雖無法量化,但不代表不重要,本書以社會觀察與批判的眼光,提醒我們絕不可以單就某些現象來解釋所有的人。例如兩個天才在一起,很有可能做出白痴結論或破壞行為(〈普通人怎麼會犯下滔天大罪?〉),但這並不表示天才無用;選擇性的知覺,很可能讓我們忽略他人顯而易見的特色,造成視盲(〈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但這不代表人們會主動略過所有再清楚不過的危險,相反地,人的注意力必須經過篩選,過濾掉不重要、留下被解讀為重要的部分,才能容納更多有用的訊息。
話又說回來,既然人的心理並非翻翻心理學叢書就可以窮盡,為什麼還要讀心理學呢?傻瓜,這才是最有趣的地方啊!從閱讀中累積對人的知識,不斷發現例外與驚喜,你就會對目前擁有的一切心懷謙卑與感激。
有些朋友在聽到我的職業後,會帶著興味盎然的表情說:「我也很喜歡(讀)心理學方面的書!」我想他們說的絕對不是那種比磚頭還厚的心理學原典(嗑起來也太無趣),如果有更多像《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這樣的作品,相信要擁有心理學知識便會變得輕鬆許多。
 
(本文作者南琦,本名劉南琦。輔仁大學中文系,心理學研究所畢業,國家高等考試合格臨床心理師,現任耕莘醫院精神科臨床心理師,業務範圍包括成人與青少年心理衡鑑、個別心理治療、心理健康講座等。寫作題材多與心理健康有關,在遠流大眾心理館的著作有《好想找人說說話》等書。)
 
推薦的話
科普、瞌睡或蝌蚪,你讀的是哪一種?
知名作家/螺螄拜恩
 
放眼望去,市面上的科普與心理學相關書籍何其多?有的讀者基於興趣研究;有的讀者以為看過就會變聰明(其實不會,最後還是得靠自己)。看書的原因有千百種,但茫茫書海中的科普與心理學書籍只有三種。
第一種名為「科普書」,實為「瞌睡書」,理論博大精深,非相關領域的讀者難以參透。第二種表為「科普書」,內為「蝌蚪書」。之所以名為「蝌蚪」,表示其尚未長大。這類書構局有如危樓,地震一來隨即散架。既無高深言論、亦無傑出見解,把三百頁的書拿起來抖一抖,抖掉圖解、插畫和精美編輯,大概只剩一百頁,其中還包含十頁的序、跋、推薦序和出版資訊。簡單來說,「蝌蚪書」只是一種心理安慰劑。
第三種則是貨真價實的科普書。從內容、結構到編排皆井然有序,也許主題有點硬,但作者以清楚、詳實的文字與譬喻,引領讀者循序漸進地品味智慧的結晶。它是一種有計畫的寫作,既可獨立成篇,亦能觸類旁通、分支細流,最終亦川流入海。當所有知識在讀者腦中融會貫通之際,便進入獨孤求敗之無書勝有書的境地,能實際應用於生活中解開謎題。
這本《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正是第三類的科普書(鋪梗也鋪太久),約莫讀三十本才會出現一本的科普書至尊,如同乙女遊戲攻略全部男角後,才會出現的神祕角色(而且好/壞結局都得通關兩遍)。全書從心理學的定義、起源、學術演變過程,和不同學派的歧見講起,讓讀者對心理學擁有初步和全面性的理解;文筆輕鬆幽默,然內容密度很強,只需要用上一點專注力消化,即可品味這碗打通任督二脈的熱湯。
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這則Q&A。個人閱讀此篇時深感慚愧與佩服,遙想我當年的碩士論文正是研究恐怖電影,雖然修過基礎心理學和發展心理學等課程,但皆淺嘗即止,沒有進一步鑽研、涉獵。假如當時我手邊有這本書,便可按圖索驥,尋找有力的心理學理論支援論文說法,令研究內容更為縝密。
除卻對研究者的貢獻,本書對一般大眾亦為趣味兼實用性之閱讀佳作,例如書中提到〈有人找你吐苦水,怎麼回話最省事?〉,相信這是許多人的困擾。閱畢該篇章,除了重覆播放《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或用封箱膠帶貼住對方嘴巴,你又多了一項更為人性的選擇。
而〈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差在哪?〉一節,則充分顯示大眾如何被所謂的科學迷思誤導(想想我們做了多少類似的心理測驗,甚而歡天喜地張貼在臉書上分享給朋友,現在趕快登入帳號統統刪掉啊~),過往許多熟知的錯誤理論和概念,於書中一一推翻,以最新理論重新詮釋,並賦予實用意義。
本書唯一的缺點,大概是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或許會跳過〈禿頭為什麼當不了總統?〉這一篇。希望他不要放棄希望、堅持讀完,因為最後實驗證明「禿頭當不了總統」只是刻板印象,他的王位之路前途無量(亮)。
 
(本文作者為知名作家,但迄今沒見過有人第一次就能正確寫出「螺螄拜恩」,累積至目前為止看過三十種不同寫法。念了個跟大學無關的研究所,又做了份和研究所不相干的工作,在人生的路上迷途已成為一種僅次於如廁的好習慣。電影是糧食,電玩是愛人,閱讀是靈魂,吐嘈是生命。畢生最驕傲的事是用嘴剝蝦和單手擒蚊。)
 
推薦的話
好奇寶寶的大哉問,終於得到解答惹
 
臉書粉專/10秒鐘教室
 
從小,我就是個比較文靜(宅)的孩子。
比起與其他同儕們玩樂,我更喜歡待在家裡看書(好,我承認是我懶)。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屬漢聲出版的《愛的小小百科》了。全套十二冊,每本都有不同的主題及內容,即使讀過很多遍了,每隔一段時間還是會拿出來重讀。同時我也是個好奇寶寶,總是捧著書追問媽媽:「為什麼這邊會這樣?」、「這個是什麼意思?」媽媽有時答不出來,我還會把書帶到學校問老師呢!(老師應該覺得很煩吧。)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我之所以有這麼多大哉問,可能就是因為無窮無盡的求知欲被開啟了吧!綜觀坊間的知識類書籍,往往因為寫得太過艱澀、學術,反而很有距離感。這本《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卻在幽默與專業間取得巧妙的平衡,並以Q&A的形式呈現,讀起來輕鬆又毫無壓力,有種終於得到解答的感覺。以下是我十分推薦的章節:
〈催眠是真的嗎?〉相信許多人也和我一樣,對催眠術感到十分好奇。尤其最近電影《逃出絕命鎮》(Get Out)上映後,夫人與主角交談同時用茶杯和勺子反覆敲擊,將他的意識送至「沉陷處」(Sunken Place)大腦空間的橋段,又引發了網友熱烈討論。到底催眠的概念是什麼呢?這一節的內容可以讓你有所領略喔!
〈人為什麼會做夢?〉夢是一種無從解釋,但影響力深遠的心理現象。我曾在粉絲專頁發表一篇關於夢的小知識圖文,內容大致為:「夢裡出現的人你都見過、夢境會依環境有所改變、夢裡的疲累與高潮都很真實、許多人都經歷過預知夢等。」搭配本節的眾多實證,又稍微揭開了一點夢的神祕面紗了。
〈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我是一個恐怖電影的熱愛者。舉凡懸疑、驚悚、血腥、活屍片等,我全都喜歡。但我同時又是個非常膽小的人,就是那種電影剛開演十五分鐘,就因為腿軟跑不動而被活屍咬死的跑龍套角色。說真的,我從來沒想過人們為什麼會喜歡看恐怖電影。看完此章節後,真的有種「啊,還好我不是孤獨的」的感覺呢。
〈你的腦袋住著兩個不同的人嗎?〉人們常覺得天人交戰,原來是有跡可循的!沒想到左腦與右腦不但各司其職,甚至還會互相競爭,真是不可思議!
其他精彩的內容就留給各位細細品味了,相信你們絕對也會喜歡這本《為什麼有點變態,反而很可以?》!
 
(本文作者為臉書粉專「10 Seconds Class-10秒鐘教室」板主,因著迷於漫畫及電玩而開始學習畫圖,後來覺得如果自己的創作也能幫助到別人就太好了,於是有了開設粉絲團的念頭。希望大家在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可以花十秒鐘學到一些有趣的小知識。)

前言
 
不解的(異常)行為,先問心理學
 
心理學(psychology)是研究人類心智(mind)的學問,這個單字是由希臘字根psyche(意指「心」或「靈魂」),再加上字尾-ology(源自希臘文logos,意指「……的研究」)而成。心理學一詞直到十六世紀左右才創造出來;到了十八世紀才變成廣泛使用的詞彙。事實上,心理學一直到十九世紀晚期才成為一門明確認可的學科,只不過其根源可追溯到更早之前。
 
每個人都可以是心理學家
 
廣義來說,所有的人類都可以是大眾心理學家,或是天真心理學家,因為每個人都懂得考慮、解讀、預測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及行為。這種推測他人念頭,並據此修正自己想法和行為的能力,有時稱為社會智力;有一門學派甚至認為,人類的智力就是從社會智力演化而來。心智理論(theory of mind,或譯心智推論)與人際心理學(interpersonal psychology)有關,指的是「思考他人想法的能力」,這種能力被定位為正常人際關係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若未能發展出這項能力,會被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tic spectrum disorder),所以大家每天(無意識之下)都在做的心理分析,可說是「人之所以為人」的主要原因。
 
從古希臘時期就開始流行的療法
 
從學術或職業的角度來看,「通靈」這種前現代(pre-modern)社會的另類模式,以及通靈與世界之間的關係,可說是心理學的前身。舉例來說,遠比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ng)早了兩千五百年,古希臘就流行過一種「夢療」(dream therapy),生病的人會到療癒聖殿(healing temple)祈禱、獻上供品,然後睡覺「孵」夢,神的指引和仲裁等訊息,就會出現於睡夢中。
古希臘的醫療體現了現今所謂的「整體療法」(holistic approach),認可通靈對人體健康所扮演的角色。中世紀與近代早期(Early Modern)的醫療承襲自古典時期的發展,把這種心理元素反映在「四體液」(four humours)——包括血液、黏液、黑膽液、黃膽液——之類的理論上,據說情緒和性情就是由這四種體液主宰,因此當時的人們便將心理疾病視為生理失衡的表現。
與一般的認知相反,當時並沒有把精神錯亂主要歸因至惡魔附身。根據中世紀宗教裁判法庭的紀錄(宗教裁判法庭是透過審理來判定是否精神正常,意即是否為「白痴」),一般對於精神錯亂有個清楚的看法:認為是肉體、身體方面出現問題,幾乎不會訴諸超自然力量。中世紀歷史學家大衛.洛夫(David Roffe)指出:「絕大多數普遍認為,精神錯亂是身體和大腦失調」,(出自《中世紀英國對精神錯亂的認知》[Perceptions of insanity in medieval English, 1998])。大多數的狀況下,人們傾向於將精神錯亂歸因於某些特殊狀況,舉個例子,據說西元一三○九年時,一位名為巴索羅米.迪.薩克維爾(Bartholemew de Sakeville)的男子,在一次急性發熱之後成了白痴;一三四九年時,羅伯特.迪.厄斯靈博勒(Robert de Irthlingborough)則在比武時頭部遭到長矛重創,從此失憶、精神錯亂。
這種以生理學為基礎的心理學,直到十八世紀仍充滿精神病學思維與操作方式,相較於此,體液理論則從文藝復興時期開始式微。從十六世紀的安德雷亞斯.維薩里(譯註:Andreas Vesalius,文藝復興時期的解剖學家、醫生,公認為近代解剖學創始人)以降,醫界對於人體解剖的興趣漸增,並漸漸察覺病變會發生於身體某些特定部位,因而認為某些生理組織的「損傷」或「斷裂」才是疾病起因,而非體液失衡。
同一時間,學者們也越來越強調,心理疾病是情緒狀態造成的,例如悲傷會引起憂鬱、驚恐會導致歇斯底里。不過時至今日,phlegmatic 和sanguine這類詞彙,仍可用於形容性情和個性,證明四體液理論影響之深遠(譯註:phlegmatic是phlegm[黏液]的形容詞,意為「黏液的」,另外也有「冷靜的,鎮定的」之意;sanguine的字源意思是「血液的」,意指「樂觀的」)。
自此,心理學與生理學終於有了連結。十六、十七世紀時,不論是法國哲學家蒙田(Montaigne)的《隨筆集》(Essays, 1580);英國作家羅伯特.柏頓(Robert Burton)的《憂鬱的解析》(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 1621);或是莎士比亞的戲劇等作品,都越來越側重於內心世界的描寫,不過此時的心理學其實和哲學並沒有什麼分別。
 
一套更有科學根據的立足基礎
 
現代心理學的概念,起源於催眠術(hypnosis)和顱相學(phrenology)等當代趨勢。雖然兩者從現在的角度來看都是偽科學,但在當時,這兩門學問確實大大推進、合理化了心智的科學與醫療研究。心理學最早開始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可追溯至史上第一位心理學家威廉.馮特(Wilhelm Wundt)的實驗室,他於一八七九年在德國萊比錫大學成立「實驗心理學研究機構」(Institute for Experimental Psychology)。馮特擁有醫學背景,師事賀門.馮.赫姆霍茲(Hermann von Helmholtz),習得了現代的「心理物理學」(psychophysics,心理學的分支之一,運用各種仔細測量的刺激研究人的感知)後,便決心賦予心理學一個「有科學根據」的立足基礎。
心理物理學主要研究神經系統對外在物理刺激會有何反應,赫姆霍茲的研究主題包括「人體可察覺得到什麼程度的光亮或聲音大小」,以及「電脈衝在神經裡的傳導速度」等。透過一套「內省」(introspection)的方法(受試者必須報告自己的感覺和思緒),馮特試圖同樣將量化和精密測量應用於內在心智研究,他的目標是將感覺、知覺、思緒拆解成更小的成分或結構,這樣的做法進而孕育出心理學的結構主義學派(structuralism)。為了避免內省法很難避免的主觀問題,馮特訓練學生要盡可能精確,不過這套方法固有的缺陷,最終還是招來後繼「行為心理學派」的毒舌批評。
 
最終走向實用派的功能主義
 
馮特在德國工作的同一時間,身兼醫師、哲學家、心理學家身分的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也在美國發展心理學。他的方法是強調行為和思維的功能(也就是目的和效用),因此他的學派逐漸稱為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詹姆斯對心理學最大的貢獻,或許是他在一八九○年寫成的劃時代教科書《心理學原理》(The Principles of Psychology),這本書奠定了至今仍沿用的心理學主軸,例如大腦功能、意識和自我、感知、直覺、記憶和情緒。
儘管後來詹姆斯有點否定心理學和自己的知名著作,改為投向哲學的懷抱,不過他在《心理學原理》一書中的闡述,仍是現代社會最為人熟知的心理學定義之一:「心理學是『心理生活科學』(Science of Mental Life),研究心理生活的現象與狀態(中略),這些現象包括我們稱之為感受、渴望、認知、推論、決策等。」

目次

推薦的話 心理學界的《十萬個為什麼》/蔡宇哲
推薦的話 馬桶上的心理學/南琦
推薦的話 科普、瞌睡或蝌蚪,你讀的是哪一種?/螺螄拜恩
推薦的話 好奇寶寶的大哉問,終於得到解答惹/10秒鐘教室
前言 不解的(異常)行為,先問心理學
 

那些古希臘的瘋子,後來怎麼了?
真的可以從頭上的腫塊預測罪犯嗎?
催眠是真的嗎?
自由意志只是一種幻覺嗎?
雪茄什麼時候不是雪茄?
有人找你吐苦水,怎麼回話最省事?
是什麼讓我們覺得快樂?
人為什麼會睡覺?
人為什麼會做夢?
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
為什麼感冒發燒反而覺得冷?
你是左腦人還是右腦人?差在哪?
你的腦袋住著兩個不同的人嗎?
這是鴨子還是兔子?
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
語言是從哪裡來的?
你有辦法不透過語言便進行思考嗎?
人為什麼會忘記?
機器會思考嗎?
為什麼好人難出頭?
人為什麼有種族歧視?
你會跟這個人買二手車嗎?
禿頭為什麼當不了總統?
普通人怎麼會犯下滔天大罪?
我們為什麼會墜入愛河?
你記得自己出生時的情況嗎?
嬰兒為什麼那麼愛哭?
小孩為什麼會模仿父母?
小孩何時才知道,矇眼不代表自己消失?
孩子如何學會閱讀?
為什麼青春期的孩子暴躁易怒?
為什麼有些人特別容易害羞?
IQ測驗到底在測什麼?
IQ很重要嗎?
男人真的來自火星,女人真的來自金星?
是先天不良還是後天失調?
悲傷是一種心理疾病嗎?
如何看出精神變態的人?
何謂正常?何謂不正常?
為什麼退伍老兵老愛話當年?
對任何事都沒感覺,真的比較好?


延伸閱讀
專有名詞一覽

 

書摘/試閱

我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
 
嚇人的恐怖驚悚電影人氣始終居高不下,這就產生了一個心理上的矛盾:為什麼電影越可怕,反而越多人喜歡?其他受歡迎的恐怖娛樂還包括鬼屋秀、恐怖故事(影集)、驚險刺激的雲霄飛車,這些娛樂提供了多元的體驗,有的是一步步累積的陰森恐懼;有的則熱愛突如其來、冷不防的驚嚇,這些驚險、刺激、甚至令人作嘔的感受不一而足,所以或許無法用單一簡單的答案,來解釋人們為什麼喜歡恐怖電影。例如,研究恐怖電影若只鎖定砍砍殺殺的血腥片,並排除那些以營造心理驚悚取勝的作品,就會陷入困境。不過,裡頭顯然有些共通的現象與作用,心理學有辦法解釋嗎?
 
恐懼是進化而來的避險機制
 
說到恐怖電影及其激起的情緒,首先一定要提到「恐懼」,這是恐怖片予人最普遍的情緒之一,在跨文化之間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例如說,一位西方電影觀眾可能看不懂韓國的喜劇片,因為裡頭有大量異國的社會文化比喻,但他幾乎毫不費力就能看懂、回應韓國的恐怖電影。從這種共通的恐懼文化,大概可看出天生情緒反應的進化起源。
2010年京都大學的心理學家正高信男(Nobuo Masataka)等人進行了一份研究,證實了所謂「先備學習」效應。研究顯示,城市出身、年僅三歲的孩童一眼就能看出螢幕上的蛇,其速度遠比從螢幕中看出花朵要快上很多,如果那條蛇作勢要攻擊的話,孩童的反應還會更快。
這種源自進化的避險反應淺顯易懂,這是一種對掠奪的原始恐懼。其他常見的恐懼反應——例如恐懼傳染病、害怕個人受到侵犯——大概也有同樣淺顯易懂的進化起源。2004年,加拿大貴爾輔大學(University of Guelph)的戴維斯(Hank Davis)和賈佛(Andrea Javor)請參與研究者,根據這三種恐懼(掠奪、傳染病、個人受到侵犯)來給四十部恐怖電影打分數,結果發現,票房成績與分數有強烈的正相關。換句話說,票房成績最亮眼的電影,確實是最訴諸人們最原始的恐懼,也就是戴維斯所說的:「(這些恐懼來自於)人們進化過的認知機制。」
 
二手的恐懼體驗,滿足了本我的誘惑
 
上述論述或許可以解釋恐怖電影為什麼這麼嚇人,但無法說明人們為什麼喜歡這種不舒服的體驗。這時就要請現代心理學之父佛洛伊德出場了。他曾發表一篇影響深遠的〈論詭異〉(The Uncanny, 1919),自此掀起了心理學界從精神動力的角度來解釋各種現象的深厚傳統——也就是採用心理學的精神動力理論,源自於佛洛伊德、榮格等人的精神分析。從佛洛伊德學說傳統來看,恐怖電影可提供一種二手體驗的驚悚來探究本我,並喚起深埋已久的情緒,以及被長期禁止的欲望。而從榮格的學說來看,恐怖故事的吸引力在於可以和原型(archetype)接觸交流——所謂原型,指的是最原始的文化模板,深深烙印在眾人的集體潛意識裡,可觸發內心深處的情感共鳴。
然而,心理學界把佛洛伊德和榮格的理論視為哲學,而不是可驗證的科學假設。近代對恐怖電影吸引力的解釋還包括齊爾曼(Dolf Zillmann),在1970年代提出的興奮轉移理論。他指出,恐怖電影結束時,當緊繃的張力平息下來、好人獲勝,這時觀眾會感覺良好,這是古希臘「宣洩」(catharsis)概念的現代版。然而這套理論最明顯的瑕疵是:很多恐怖電影並沒有快樂結局。
另有一套理論認為,恐怖電影有一種類似於做夢的功能:是一種虛擬實境演練,以利於應付真實人生的危急情況。在虛構的世界裡預先體驗恐懼,可讓我們先做好準備,以因應真實世界裡的恐懼。
 
約會不看恐怖電影,真的不酷
 
1986年,齊爾曼、門道夫(Norbert Mundorf)等人發表一篇研究,指出男大學生在看恐怖電影時,如果女伴表現出憂慮、受苦,男大生會看得更高興;而女大學生的男伴如果保持冷靜鎮定、堅忍,女大生會看得更高興。1960年代一項經典研究也證明,男性如果在不穩的吊橋,或其他容易引起恐懼的情況下遇到年輕女子,這時男性所散發出的吸引力,會勝過在平穩的地面上跟女子相遇時的狀況;這意味著,一旦高漲的情緒被激起(意即腎上腺激增的生理情況)並轉移到其他感受或性吸引力上時,就會出現這種「錯誤歸因效應」。
此外,夫妻情侶去看恐怖電影或許也會有類似的狀況,就是所謂的「依偎效應」。甚至,若在一個安全、可掌控的環境裡觀看虛構電影,當恐怖片激起了高漲反應,就可能會讓人產生「後設情緒」,意即觀眾能夠清楚察覺到自己的恐懼反應,並以此為樂(因為不會真的有危險)。
 
為什麼感冒發燒反而覺得冷?
 
心理物理學有一個最簡單但最引人注目的示範,證明人不見得每次都能準確辨別出熱水和冷水。這個簡單的實驗人人都能做,對小孩來說更是有趣。你只需要拿三個大碗(用盆子或桶子也行),一個裝滿冷水、一個裝滿溫水、一個裝滿熱水,按照「冷→溫→熱」的順序排成一列,接著把一隻手放進冷水裡,另一隻手放進熱水裡,停留一~兩分鐘,直到冷和熱的感覺平息,再把兩隻手同時插進中間裝了溫水的桶子裡,並描述兩隻手各有什麼感覺。
 
習慣成自然,甚至誤判
 
浸過冷水的手會覺得熱,而浸過熱水的手會覺得冷,可是兩隻手明明都是泡在溫度相同的水裡。這種明顯的矛盾是因為「習慣化」或「適應」現象的結果——持續或一再暴露於某種刺激裡,會導致反應趨於減弱。舉個例子,如果有人突然觸碰你的手腕,你可能會嚇得跳起來,是如果手腕上帶著手錶,你很快就會對錶帶對手腕形成的壓力漸漸無感。神經細胞會因為不斷「發射」而疲乏,並產生習慣,然後停止傳送相關訊號給大腦。
 
明明是溫的卻感覺冷冰冰
 
除了習慣化,還有其他管道可以體驗溫度感知矛盾。例如,人體皮膚裡感知溫度的神經末梢的排列順序方式,就可能造成誤判。溫度感受器位於皮膚表層附近,最外層的溫度感受器距離皮膚表層只有○.六公釐,而感受器只有兩種:一冷一溫。冷感受器發射時,從那一刻開始你會覺得冷,而溫感受器發射的時候會有溫的感覺。由於感受器之間有間隔,並非兩兩成對,所以如果把一根溫探針放在只有冷感受器的皮膚上,會啟動冷感受器發射,因而產生冷的感覺,但探針明明是溫的,這就是矛盾反應。
 
熱=溫+冷
 
心理物理學的謎團之一是:既然皮膚只有冷和溫兩種感受器,那我們如何能感受到熱?溫感受器對於接近體溫的溫度最為敏銳,不過對高於體溫的溫度也會有反應;冷感受器對冷和熱的刺激都會有反應。
有個理論認為,溫和冷兩種感受器同時啟動時,會產生熱的感覺,市面上有種熱烤爐(heat grill)的裝置就是最佳證明。這種儀器再次騙過人體的溫度感知系統,在熱烤爐裡,溫水和冷水會經由銅線圈管子輸送,兩條管子會在中心交會,線圈尾端只有溫或冷一種感覺,如果用手分別握住兩條管子的尾端,就能感覺到溫或冷,但如果只握住中心,溫和冷的刺激會同時傳送到你的手心,產生熱的感覺,有些人甚至會突然縮手,彷彿被燙傷一樣。
 
感冒發燒又是怎麼回事?
 
還有一種矛盾的溫度感知,發生於感冒發燒的時候,儘管核心體溫上升,身體卻冷得發抖。溫度感知是發生於皮膚表層,因此外在溫度以及流到皮膚表層的血液都是決定因素,當你發燒時,身體資源必須轉移至內部器官和系統維持穩定,因此血液會從皮膚表層往體內流,冷的感覺於是產生——因而產生矛盾的溫度感知,有時還會伴隨發燒出現臉色蒼白。此外,由於溫度感受器位於體表附近,這也意味著人如果暴露於微波輻射中(微波輻射會使得物體內部受熱,而非由外而內),可能會在沒有感覺的情況下被煮熟(好可怕啊)。
 
為什麼好人難出頭?
 
「好人總是最後一名」(nice guys finish last)這句話出自1964年,美國職棒大聯盟裡頑強的教練杜洛雪(Leo Durocher)。從此之後,這句話開始擴大用於性情、男子氣概、人際關係,心理學又是怎麼說的?真的有證據證明好人在愛情、人生、金錢上總是敬陪末座嗎?
 
「大五型」怎麼說?
 
首先,我們要來探討「好人」到底怎麼定義?從個性上來說,大概就是好相處吧,而好相處又包含了樂於配合、親切友好、善良、不愛爭辯等特質。好相處是五大性格維度(Big Five personality dimensions,又譯大五型)之一,其他還包括坦率開放、外向或內向、神經質、以及嚴謹自律。上述這五種特質有時會以「維度」來稱呼,是因為每一種特質都是一個光譜,每個人都是落在光譜上某個位置。
這些特質之所以分成五種,是因為廣泛對各種不同個性進行統計分析之後,可大略歸結出這五種。例如說,創造力、講究細微、好奇心旺盛,聽起來是不一樣的特質,但是經過分析顯示,每個人在這三項的分數其實密切相關,而同一個團體裡的人,也往往有一致的表現,這代表這三個特質一定有個共通的因素在裡頭,而研究個性的心理學家將之歸納為「坦率開放」——也可稱為「文化」或「對經驗的開放」——在這個維度一端的人大多心態封閉、好奇心不強、創造力較弱、不擅分析,而在這個維度另一端的人則非常擅長分析、講究細微、有創造力、擁抱新奇。同樣的概念,好相處的一端是溫暖、慷慨、利他、順從,另一端則是冷淡、小氣、好爭辯、自私、務實頑強。
性格的分類還有其他方法,有些主張甚至偏好少於五種的分類。例如德國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Hans Eysenck)專門研究性格和個體差異,在學界深具影響力,他認為嚴謹自律和好相處其實是同一種個性維度的一體兩面,並將之稱為「心理病態傾向」。此外,也有其他研究認為基本上人們只有兩種相對的個性:外向(或內向)、神經質(或穩定)。
 
好好先生和壞小子,誰吃香?
 
某些研究也顯示,在職業和薪資方面,「好人總是最後一名」這句話確實有幾分真實性,例如李文斯頓(Livingston)等人的研究即是如此(詳見本節篇末專欄)。至於在談戀愛方面就比較複雜一點。2003年有項研究,請女性給約會對象評分,發現女性想與「好心陶德」(Nice Todd,也就是好好先生)約會的比例,遠大於想跟「壞壞陶德」(Jerky Todd,也就是壞小子)約會的比例。其他研究也有同樣的結果,女性把「好心腸」列為「為何自己的長期伴侶具有吸引力」的重要特質。但是好心也有一些包袱,譬如好心的男人可能被認為比較優柔果斷,在性方面的經驗通常也較少。
 
不好相處的人真的比較贏嗎?
 
2011年,《性格與社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刊登了李文斯頓(Beth Livingston)、賈基(Timothy Judge)、赫斯特(Charlie Hurst)等人的研究,他們以一萬個來自各行各業、各年齡層的勞工為對象,調查「好相處」跟「薪資」之間的關係。結果發現,「好相處」得分低於平均的男性,賺的錢遠較為好心的男性多出18%左右。不過這樣的關聯在女性身上較為薄弱,該調查顯示,比較不好相處的女性只比好相處女性多賺5%。
至於「不好相處的人收入較高」的現象,男性比在女性明顯高出三倍;而「好相處」程度每高出一個標準差(在五等或六等的測試量表上,每個級距大約是0.75左右),男性的年收入就少將近一萬美元。李文斯頓和同事的結論是:「對男性來說,唱反調的人確實有好處……,儘管好人不見得總是最後一名,但在薪資方面的確明顯差人一截。」
 
如何看出精神變態的人?
 
在醫學界的定義上,「精神變態」是一種人格異常,情感上的同理能力薄弱、非常容易衝動、自戀、喜歡尋求感官刺激、輕率鹵莽不顧後果。所謂「精神變態者」(psychopath,臨床心理師比較喜歡用這個說法,只是有時也會用另一個相關用語:sociopath,反社會人格者),是指一個人出現一連串典型的行為、特徵和態度後的角色定位。讀到這裡,你也許會想,這種機能失常的危險人物應該很容易看出來才對吧?就好比,你不需要跟一個殺人魔相處太久,就能很快地對他(或她)的本性略知一二……很抱歉,大家都猜錯了。
其實,要看出一個人是不是精神變態並不那麼容易。首先,精神變態是個光譜(spectrum),不是非有即無的疾病,所有的人都落在這個光譜的某處,而臨床確診的精神變態,就落在光譜的最極端位置。其次,精神變態比你想像得還要普遍得多,全世界大約1%的人口屬於重度精神變態,更出乎意料的是,儘管精神變態者雖然極有可能淪為罪犯,但是這樣的特質也可能是讓人在某些領域成功的原因。舉個例子,有人猜測很多頂尖商業領袖「就因為是」(而非「大多是」)重度精神變態,才會在事業上取得空前的成功……所以你不但極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碰到變態,甚至正在替某個精神變態工作!
 
警察先生,就是這個人!
 
在1941年的指標性著作《精神健全的面具》(The Mask of Sanity)中,美國精神科醫師柯雷克里(Hervey M. Cleckley)歸納出十六個至今仍被視為精神變態基本要素的項目:表面上很有魅力且智力高;不可信賴;不老實又不誠懇;毫無悔意或慚愧;反社會行為;判斷力不佳且無法從經驗中學習;自我中心到病態的地步,沒有愛人的能力;在性行為上缺乏人味;拒絕接受任何人生規畫。
在這之後,犯罪心理學家海爾(Robert Hare)以此為基礎,創造出現在各界所稱的「變態人格測驗」(嚴格來說是PCL-R,是給臨床醫師評估精神變態程度的工具)。這項測驗會根據二十項標準來給受測者評分,從0(不符合)到2(完全符合)。這二十項標準包括油嘴滑舌、表面看似很有魅力;自以為了不起的浮誇感;說謊成性;狡猾或喜歡操弄;沒有悔意;情感薄弱;冷酷無情,缺乏同理心;不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容易感到無聊;過著寄生蟲般的生活;缺乏實際可行的長期目標;衝動;沒有責任感;欠缺行為控制;童年期曾有行為上的問題;青春期曾有不良行為;犯罪多樣化;多次婚姻;性關係淫亂。此測驗的得分最高為四十分,滿分者代表是不折不扣、典型的精神變態者,但只要30分以上就是臨床確診的精神變態。值得注意的是,海爾並不建議非專業人士把這個檢核測試用於非專業診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