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滿額折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我和一枝筆在路上02

定  價:NT$ 450 元
優惠價:90405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4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書頁翩躚 眼際盡是人生百景

《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與您相伴,不孤單!繼2013年《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結集出版後,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持續耕耘,在寫作的路上以文會友,再度精選七十三篇好文薈萃為繁花盛景,終於成就結集為《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2》第2輯。
書中不僅收錄會員「文學獎得獎作品」,是會員獲各項文學獎肯定的得獎作品成果;更輯錄有獲得《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人間福報》、《中華日報》等媒體主編肯定的創作文章,共有孺慕親長的「煦煦春暉」、分享雅趣的「陶陶怡性」,及日常百態的「翩翩漫筆」等輯。所輯錄的作品皆曾刊載於臺灣各大報及雜誌中,過去曾經一瞥而過的好文,集結成冊更能細細品讀。特別感謝四十五位講師共勉的「諄諄時雨」及四位會友的誠摯感言。
作家劉克襄曾說:「寫作讓我們找到最小的自己,進而找到最大的世界。」《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2》記載寫作協會會員年歲間所經歷的酸甜苦辣,熬煮字句成文,並且我們歡喜與您分享人生悲喜,沉澱回甘、字花成林,共享酣醉筆墨之快意。

關於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

每個人都是一本雋永的好書,值得閱讀,更值得書寫;只要撥給自己一點時間,用真心、放真情,加上一點勤快,輕鬆閱讀、自在寫作,一點都不困難。
協會發起人有張曉風、季季、劉克襄、溫小平、路寒袖、方梓、林黛嫚、汪詠黛、陳牧雨、李志薔、邱秀堂、張慧心、廖淑華等文化界人士。

名人/編輯推薦

眾緣和合 絕非偶然
◎汪詠黛/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 理事長


我和一枝筆,可以渺小也可以宏大。
二○一三年(民國一○二年),協會挑選五十位會員在臺灣各大報章雜誌刊登的佳作,集結出版《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二○一八年(民國一○七年)春天,《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第二輯全彩印刷,繽紛登場。

兩本書相隔五年,作者從五十位增至七十一位,內容添加多篇會員參加文學獎競賽的得獎作品;一路指導我們的作家、畫家、報社主編特贈鼓勵語,由十四位遽升為四十五位,字字珠璣,雋永感人。
出版一本好書,眾緣和合,一切都不是偶然。

二○○四年(民國九十三年),我還在中國時報編輯部任職,因協助臺北市婦女新知協會創辦「生活寫作班」,啟動文友們的結緣之鑰;二○○九年(民國九十八年),四、五十位有志一同的兄弟姊妹組成「黛媽咪讀書會」,大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分工合作,開始定期舉辦公益講座,推廣閱讀與寫作;
二○一○年(民國九十九年),授課老師張曉風、季季、溫小平、陳牧雨、劉克襄、路寒袖、林黛嫚、方梓、李志薔等作家擔任發起人,鼓勵我們在臺北市社會局登記立案,正式成立「臺北市婦女閱讀寫作協會」;
二○一六年(民國一○五年),刪除「婦女」二字,更名為「臺北市閱讀寫作協會」。

如今,會員已逾一百四十人。十五年來,我們未曾間斷地開設生活寫作班、舉辦各種推廣活動,足跡遍及臺灣東西部,並飛越海峽與大陸展開文化交流。一步一腳印,誠如陳義芝老師所言:
「手上有一枝筆,自己的天空要多寬就有多寬,自己的房間要多大就有多大。」
生活中的每一個際遇,都是時空環境、人、事、物種種因緣的組合,每一個因緣都值得珍惜與感恩;今日協會出版《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第二輯,正是諸多好因好緣的結合。最要感謝的,當然是所有為我們授課的老師,以及人間福報、聯合報、中國時報、自由時報、中華日報等媒體主編,在這個網路時代,還願意堅守一畝文字花園,讓大家既可欣賞繁花盛景,也有著磨筆耕耘生命沃土的動力。

劉克襄老師在《我和一枝筆 在路上》第一輯,曾贈一語:
「寫作讓我們找到最小的自己,進而找到最大的世界。」
路寒袖老師也說:
「寫作讓我們爬梳記憶,整理生命,重新建構了自我。並藉由作品,分攤了別人的痛苦,也分享自己的快樂。」
我們都是如此相信文字的力量―既「自利」撫慰憂喜,也「利他」分享美好。我們不忘初心,揚棄虛無,珍惜走在寫作路上遇到的每一個因緣、每一位貴人,繼續歡喜相伴,踏歌前行。一如一直引領大家終身學習的的廖玉蕙老師,在這本書中賜予既單純又豪氣的信念:
「停,聽,看;寫,再寫,持續寫。寫成一種習慣、一種態度、一種生活甚或一種事業。」

感謝所有提筆惠贈鼓勵畫、語的四十五位老師,您的一句話,讓我們更有信心從渺小而宏大,做最好的自己:
王澤、張曉風、吳晟、愛亞、廖玉蕙、韓秀、溫小平、陳牧雨、平路、陳義芝、陳幸蕙、向陽、劉克襄、路寒袖、方梓、楊渡、林沈默、林黛嫚、蔡素芬、宇文正、李金蓮、葉姿麟、蔡國榮、彭樹君、楊明、李志薔、駱以軍、吳鈞堯、顏艾琳、李維菁、郝譽翔、周昭翡、邱祖胤、薛好薰、蔡銀娟、許榮哲、李儀婷、林德俊、韋瑋、賴鈺婷、妙熙法師、羊憶玫、譚立安、陳珮穎、陳思妤。

目次


眾緣和合 絕非偶然──汪詠黛
感恩與祝福──蔡 怡
打開文字,都是妳──廖淑華

諄諄時雨:老師鼓勵語
王 澤‧ 張曉風‧ 吳 晟‧ 愛 亞
廖玉蕙‧ 韓 秀‧ 溫小平‧ 陳牧雨
平 路‧ 陳義芝‧ 陳幸蕙‧ 向 陽
劉克襄‧ 路寒袖‧ 方 梓‧ 楊 渡
林沈默‧ 林黛嫚‧ 蔡素芬‧ 宇文正
李金蓮‧ 葉姿麟‧ 蔡國榮‧ 彭樹君
楊 明‧ 李志薔‧ 駱以軍‧ 吳鈞堯
顏艾琳‧ 李維菁‧ 郝譽翔‧ 周昭翡
邱祖胤‧ 薛好薰‧ 蔡銀娟‧ 許榮哲
李儀婷‧ 林德俊‧ 韋 瑋‧ 賴鈺婷
妙熙法師‧ 羊憶玫‧ 譚立安
陳珮穎‧ 陳思妤

文學獎 得獎作品
清明──張知禮
攝掠西門町──阡 陌
第一張畫──郭秀端
老大哥回家──李碧雲
紙情──袁 葦
換刀──賴翠玲

煦煦春暉:寫給親愛的您
我的畫家二舅張義雄──王慧綺
炸醬麵──田醒民
草莓大福──吳瑞玲
楷樹下的思念──汪詠黛
收鱔魚──林月慎
炎夏的感恩──林碧蓮
尋根:向魂縈夢牽的梅縣原鄉走去──邱秀堂
祖父的磚窯廠──邱彩霞
老爸的理家哲學──柯昱琪
第一張全家福──張祥憲
一生一世的允諾──張生平
重來的人生──郭仲琦
母親的辦公室──陳名能
麻油雞──陳怡靜
婚禮的祝福──陳英姿
我們家的周年慶──陳凱倫
田雞逃亡記──陳綠萍
昨日天公生,今天母難日──葉毓蘭
新三人行──劉雯華
小姐請送我回家──蔡 怡
我的「菜市場名」──賴美惠
醃瓜的滋味──賴翠玲
最溫暖的「西湖春」──羅昆芳

陶陶怡性:萬物皆有情
翻滾吧,阿麗──王巧麗
為甲蟲瘋狂的日子──李淑萍
選擇的自由──房文霞
生命的兩端──林珮如
筆畫人生──林翠紅
情繫音緣──邱麗紅
病後,更健康──施雯彣
我的私密花園──柯宜汝
繁花滿樹單眼看──張知禮
姑娘我就是愛唱歌──張 璇
五線譜之外──陳怡如
寫作是為了記憶──黃淑娟
三合院的棒球夢──楊沐加
守護──廖淑珍
鳶尾花的天空──廖淑華
逛市場──常 貽
老老實實練鬆身──楊明珠
太極人生──蕭汝經
哈雷彗星來作媒──賴美貞

翩翩漫筆:生活風景
掉髮──朱 玲
我家民宿──李誌德
認錯,好難?──杜美華
幸福,在奶瓶與尿布之間──杜解萍
江水向東流──林美安
自己的業力自己轉──林麗鳳
就是愛裝蝦──姜鵬珠
蛇來我家──施養慧
守著陽光守著你──夏慧明
愛上慢慢變老的自己──夏 安
樓下的鄰居──孫德萍
癌變──翁淑秋
另類同事──張翠嬿
串串玉蘭花──墨 灣
健康水餃夢──黃金華
尼日義工哲學家──黃珠芬
國寶魚的桃花源──楊堤曉
良緣──楊彰晶
享受被忽略的滋味──劉秀枝
夏遊本栖寺──劉家馴
達令,我們在哪裡?──劉蕗娜
野花與野丫頭──劉懿慧
不痛了──蔡瑞真
愛的發聲練習──盧美杏
有冇搞錯──關蕙明

感言
祇合名山一卷終──朱振藩
書林 偶像──李裕瑞
臺北的傳奇──杜關東
筆力生輝──林朝卿

書摘/試閱

小姐,請送我回家
◎蔡 怡


照顧父親三年多的印尼外勞,因為在臺灣的服務期滿,回印尼了。我以為失智的父親很快會忘記她,而接受新人阿弟。沒想到父親在還記得阿妮的一個月內,拋棄了走路的能力,唱歌的能力,說話的能力,因為他認為阿妮拋棄了他。
失去阿妮,父親好像失去導航系統,他的周遭成了一座黑森林,他在其中漫無目標地遊走。我不得不安排新人阿弟,睡在父親房間小床,夜間照顧迷亂的父親。白天,他背對著房門昏睡,好似在抵抗他不想看見的殘酷世界,夜間他會突然驚醒,嚷著:「該去上學了!」還指著自己腳下拖鞋說:「這鞋子沒後跟,我怎麼上學啊?」
感謝父親有不穿皮鞋不出門的習慣,每次把半夜當天明要出門逛逛時,總因找不到我藏起來的皮鞋而作罷。
母親去世後,父親日日追問:「你媽媽去了哪兒?」我一時詞窮,編了母親坐飛機到美國看病的故事來安撫他,彷彿我兒時,他不看書,天馬行空瞎編西遊記來呼攏我一樣。這樣相安一段時日,他甚少再追問我母親行蹤,甚至忘了該如何吃飯,問我:「為何要吃這些東西?」我開始講常人每天吃三餐的故事,吃了早餐的雞蛋、牛奶、菠蘿包,要吃午餐的紅燒肉和清炒竹筍,吃了午餐……父親突然打斷我:「你是在說喝奶奶吧?」
父親不認識我了,我也不再問「我是誰?」這類問題,免得他誤會我存心挑釁而發脾氣,我只能不斷地自我介紹:「我是女兒,女兒。」父親不耐煩地大力揮手:「我看得出來你不是個男兒。」
他當然也不認識他自己了。
農曆年時,寒流來襲,北風似乎裝上了哨子, 咻咻作響地吹過窗口。父親偏愛坐窗邊,觀望灰成一片什麼也沒有的天空。我怕他冷,替他穿上棉襖,蓋著毯子,還另外多加了一個蘇聯式的黑絨高帽,讓他從頭暖到腳。我向他鞠躬拜年遞上紅包時,曾拍照留念。他仔細端詳照片中的自己,轉頭告訴我:「這是我爸爸耶!」
是的,他什麼都不記得了,但是某個深夜,他那久困冰窖的心靈,好似突然被一股電流擊中,清澈還魂,昂起頭來問我:「你媽媽該從美國回來了吧?」他會大聲驚問外勞阿弟:「小姐,你是誰?怎麼睡在我的房間裡?」彼時,阿弟已經在他房間半年多了。
父親的時光之針,如花式溜冰任意穿梭旋轉,我已完全跟不上腳步。我拿著雙語彩色圖卡,一張一張翻給他看,剛來我家時他會搶答:「書包、桌子、book、pencil」。他很喜歡說英文,還能和我用英文做簡短對話。
我問:「How are you?」 他答:「I am fine, thank you!」 我問:「Are you sick today?」他答:「No, I am very well.」
他說英文時總帶著靦腆的笑,我知道他回到了他的黃金歲月。
爺爺本來只想栽培愛念書的他,做個農村小學老師,所以送他讀鄉村師範。鄉村師範不教英文。怎知七七事變大大改變他的人生,他隨師範學校流亡,看遍大江大海後,不甘心做小學老師,要進普通高中,要唸大學。於是,他開始自修英文。在黃河河岸徒步跋涉時,他背英文單字、句型;在翻越秦嶺,由陜西入四川時,他背英文單字、句型;當女同學坐船翻船,全部罹難時,他流著淚背英文單字、句型……
他忘了,他曾是我的英文啟蒙老師。我才三歲還不到,剛把中文講溜了些,他就教我唱:「Follow,follow ,I will follow Jesus. Anywhere, verywhere,I will follow him .」
原來他為了要學好英文,沒搞懂基督教是什麼,就走進教堂,和洋牧師學唱英文詩歌,學會話。到了最晚年,他陪母親進出教會,找回當年唱詩歌的初心,才受洗成為基督徒。
此時,他望著我手上翻弄的雙語彩色圖卡,跟著我覆誦:「書包、椅子、book,pencil……」 然後,他對我點頭微笑:「小姐,謝謝你的招待,我玩夠了,想回家,你送我回家吧?」
回家?回哪個家?
回他出生長大的山東聊城蔡莊老家,還是東港大鵬?
他和母親在上海搭船,抵達基隆港,然後乘整夜慢車,由臺灣頭坐到臺灣尾,在民國三十八年一月一日抵達東港大鵬,開始他和母親在臺灣第一個落腳處,也是他們新婚之家,彼時他只有二十九歲。
他該想回一生住得最久,最像家的岡山的家?還是到了老年有心臟病,應兒女之請,方便兒女照顧而不得不搬的內湖的家?
他說要回家,我不知該將一生數度遷徙的他,送往哪段時空裡的哪個家?
最後我拿出一把鑰匙,交付在他手上,如旅館的女將對客戶般,向他一鞠躬,說:「真對不起您,招待不周呀,您請慢走。」
我和父親相互客氣地鞠躬,再鞠躬,直到送他回他的臥室。不,他的家。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05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