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簡體書)
滿額折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0.8 元
定  價:NT$ 125 元
優惠價:87109
領券後再享88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孫子兵法》又稱《孫武兵法》《吳孫子兵法》等。全書現存13篇,總結了春秋末期及以前的戰爭經驗,揭示了一系列普遍性的軍事規律,形成了系統的軍事理論體系。本書以啟發學生對我國古代兵法產生興趣為目的,在《孫子兵法》的原文、注釋、譯文的基礎上,還特地加入了經典謀略的案例,讓學生能更清楚地了解孫子的思想。此外,《三十六計》在每一計中增設了“計名探源”等欄目,結合古今中外的事例,從各個角度分析每一個計策,通俗易懂,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兵法中的哲理。

目次

孫子兵法
計篇第一 002
作戰篇第二 016
謀攻篇第三 029
形篇第四 043
勢篇第五 053
虛實篇第六 065
軍爭篇第七 079
九變篇第八 092
行軍篇第九 102
地形篇第十 116
九地篇第十一 128
火攻篇第十二 149
用間篇第十三 159
三十六計
第一計 瞞天過海 172
第二計 圍魏救趙 179
第三計 借刀殺人 185
第四計 以逸待勞 192
第五計 趁火打劫 198
第六計 聲東擊西 204
第七計 無中生有 210
第八計 暗度陳倉 216
第九計 隔岸觀火 223
第十計 笑里藏刀 232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 238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 246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 253
第十四計 借尸還魂 259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266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 273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281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287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295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 303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308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315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321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 327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 332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339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 348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357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364
第三十計反客為主 371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378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385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392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397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404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410
經典名著品讀 417
名著閱讀感悟 424
經典語句集錦 428

書摘/試閱

孫子兵法
計篇第一
《計篇》是《孫子兵法》的首篇。《說文解字》云:“計,會也,筭(算)也。”“筭(算)”是一種原始的計數工具,古代出兵打仗之前都要先在廟堂上用這種工具計算敵我優劣,叫“廟算”。這里指戰前的戰略謀劃。該篇主要講如何在出兵前進行戰略決策,文中對戰略決策的重大意義,軍事預測決策的基本模式、原則和方法,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要素,等等,均有精辟的見解。其中,“慎戰”是指導戰爭實踐的基本主張,“五事”“七計”是預測戰爭勝負的基本標準,“兵者,詭道也”是用兵的要領,“多算勝,少算不勝”是取得勝利的重要條件。
1.1 孫子曰:兵1者,國之大事2,死生之地3,存亡之道4,不可不察5也。
注釋
1兵:本義為兵械,后引申為兵士、軍隊、戰爭,這里指戰爭。
2國之大事:國家的重大事情。
3死生之地:指地形上的死地、生地。
4存亡之道:指戰場上的存亡勝敗。
5察:考察,研究。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國家的重大事情,地形上的死地與生地,戰場上的存亡勝敗,是不能不深入考察和研究的。
1.2 故經之以五事1,校之以計2,而索其情3: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道者,令民與上4同意也,故可以與之死,可以與之生,而不畏危5。天者,陰陽6、寒暑、時制7也。地者,遠近、險易8、廣狹9、死生0也。將者,智、信、仁、勇、嚴-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q也。凡此五者,將莫不聞,知之者勝,不知者不勝。故校之以計,而索其情,曰:主孰w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e?士卒孰練r?賞罰孰明?吾以此知勝負矣。
注釋
1經之以五事:從五個方面分析研究。經,織布時用梭穿織的豎紗,編織物的縱線。這里做動詞,意思是研究、衡量。五事,指下文說的“道、天、地、將、法”五個方面。
2校之以計:比較雙方的條件。校,通“較”,比較。計,原指計算,這里引申為雙方各自具備的條件,即下文所說“主孰有道”等“七計”。
3索其情: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索,探究。情,情勢,情形。
4上:君王。
5不畏危:不害怕危險。一說此句無“畏”字,為“不危”(不危,即不違背。危,通“詭”,違背,違反)。
6陰陽:這里指晝夜、陰晴等氣象變化。
7時制:指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
8險易:指戰場地形的險阻與平坦。
9廣狹:作戰區域的廣闊與狹窄。
0死生:死地和生地。死地即只能進攻、毫無退路的不利于作戰的境地,生地則與之相反。
-智、信、仁、勇、嚴:孫子認為這是將帥必須具備的五種素質,后世稱之為“五德”,即足智多謀、賞罰有信、愛撫士卒、勇敢果斷、執法嚴明。
^曲制:關于軍隊編制的規定。曲,部曲,中國古代軍隊編制單位。制,制度,規定。
\官道:對軍隊中各級官吏職責范圍的規定。這里的“道”與上面的“制”意思相同,都是指制度,規定。
q主用:指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制度。
w孰:誰,哪一方。
e兵眾孰強:指哪一方軍隊更強大,這是就軍隊整體而言。
r士卒孰練:指哪一方士兵更訓練有素,這是就單個士兵而言。
譯文
所以要從五個方面來衡量,具體比較雙方的條件,以此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一是“道”,二是“天”,三是“地”,四是“將”,五是“法”。所謂“道”,就是要使民眾與君王的思想一致,這樣民眾就可以為君王而生,為君王而死,而不害怕危險。所謂“天”,就是指晝夜與陰晴、冷熱、四季節令的更替規律等。所謂“地”,就是指行程的遠近、地形的險峻與平坦、作戰區域的廣闊與狹窄、作戰區域是死地還是生地等。所謂“將”,就是看將領們是否具備智、信、仁、勇、嚴五種素質。所謂“法”,就是指部隊的組織編制制度、軍官的職責范圍規定、軍需物資的供應管理制度等。這五個方面,將領們沒有誰沒聽說過,但只有透徹掌握了的人才能取勝,沒有透徹掌握的人則不能取勝。因而還要具體比較雙方的條件,以此來探究戰爭勝負的情形,就是說:雙方君主哪一方更有道義?哪一方將領更有才能?哪一方更占天時、地利?軍中法令哪一方執行得更好?哪一方軍隊更強大?哪一方士兵更訓練有素?獎賞與懲罰哪一方更嚴明?我憑著對這些情況的分析比較就可以判斷戰爭勝負的情形了。
1.3 將聽1吾計,用之必勝,留之;將不聽吾計,用之必敗,去之。
注釋
1聽:聽從,采納(建議)。
譯文
如果聽從我的謀劃,指揮作戰必然取勝,我就留下;如果不聽從我的謀劃,指揮作戰必然失敗,我就離開。
1.4 計利1以聽,乃為之勢2,以佐其外。勢者,因利而制權3也。
注釋
1計利:非常好的計謀。
2勢:態勢,指戰爭中一些隨機和能動的變化因素。
3權:權變,變通。
譯文
好的計謀被采納后,還要營造出“勢”,以輔助作戰。(營造)“勢”,就是根據情況靈活應變、準備。
1.5 兵者,詭道也1。故能而示之不能2,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利而誘之3,亂而取之4,實而備之,強而避之,怒而撓之5,卑而驕之6,佚而勞之7,親而離之8,攻其無備,出其不意。此兵家之勝9,不可先傳也。
注釋
1兵者,詭道也:用兵打仗,應以詭變為原則。詭,詭詐。
2能而示之不能:有能力攻打卻偽裝成不能攻打。示,向……表示,從文意來看,意思即偽裝。后面幾句的用法與此相同。
3利而誘之:貪利,就用利來誘惑它。
4亂而取之:處在混亂中,就趁亂攻取它。
5怒而撓之:敵軍人員容易發怒,就去騷擾他們。撓,挑逗,騷擾。
6卑而驕之:敵軍人員比較小心謹慎,就想辦法使他們驕傲。卑,原意為卑微、謙恭,這里指小心謹慎。驕,這里做動詞,使……驕傲。
7佚而勞之:休整得比較充分,就設法使它疲勞。佚,通“逸”,安逸。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使……疲勞。
8親而離之:內部和睦,就離間其內部關系。離,離間,挑撥。
9勝:奧妙。
譯文
用兵打仗,應以詭變為原則。所以,有能力攻打卻裝作不能攻打,想要攻打卻裝作不想攻打,要在近處行動卻裝作在遠處行動,要在遠處行動卻裝作在近處行動。敵軍貪利,就要用利來誘惑它;敵軍處在混亂中,就趁亂攻取它;敵軍準備比較充分,就要加倍防備它;敵軍比較強大,要暫時避開它的鋒芒;敵軍人員容易發怒,就去騷擾他們,激怒他們;對方比較小心謹慎,就要想辦法使他們驕傲;敵軍休整得很好,就設法使它疲勞;敵軍內部和睦,就離間其內部關系。攻打敵軍要在它沒有準備的狀態下乘機攻擊,要在它意想不到的情況下突然襲取。這些都是軍事家用兵的奧妙所在,是不可以事先傳授和講明的。
1.6 夫未戰而廟算1勝者,得算多2也;未戰而廟算不勝者,得算少也。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于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3矣。
注釋
1廟算:在廟堂之中進行戰略籌劃,類似于今天討論戰斗方略的高層作戰會議。廟,廟堂。
2得算多:獲取勝利的條件多。算,即“筭(suàn)”,古代計數用的工具,此處引申為勝利的條件。
3見(xiàn):通“現”,呈現,顯現。
譯文
交戰之前在廟堂上籌劃得很周密,就知道戰勝敵人的可能性很大,這是由于獲取勝利的條件多;交戰之前在廟堂上的籌劃比較少,就不能夠戰勝敵人,這是由于獲取勝利的條件少。事先周密籌劃,獲取勝利的條件就多,就能取勝,反之就不能取勝,更何況根本不做籌劃的呢?我根據這些對比分析進行觀察,勝負的情形就能看出來了。
馬陵之戰
魏國以龐涓為大將發兵進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援,齊王派田忌、孫臏率軍救援韓國。這一次,齊軍依然采取圍攻魏國首都的策略,往魏都大梁而去。身在韓國的龐涓接到魏國告急的消息,連忙傳令部隊回國。
公元前341年,孫臏為了打敗龐涓,使用了一招減灶計。齊軍進入魏國后,第一天在軍營里壘十萬個灶,第二天、第三天逐漸減少,最后只壘三萬個。龐涓進入魏國后,發現了齊軍安營扎寨的痕跡,叫人數一數齊軍壘的灶,足足有十萬個。龐涓心里一驚,認定齊軍兵力不少,不敢輕敵。第二天,魏軍繼續往回趕,發現齊軍所壘的灶只有五萬個,第三天竟然只有三萬個了。龐涓大喜,以為齊國士兵膽小怯戰,不堪一擊,于是丟下大部隊,只挑選了精銳騎兵兩萬人,晝夜兼程追趕齊軍。
孫臏料到龐涓當天黃昏必然到達馬陵。孫臏叫士兵將道旁樹木砍倒塞路,只留下一棵大樹,又派一萬名弓箭手左右埋伏,吩咐他們當樹下亮起火光時,就一齊發箭。
龐涓黃昏時果然來到馬陵,前面的士兵報告有樹木塞路。龐涓令士兵搬開樹木,忽然抬頭看見一棵大樹上隱隱有字,于是叫幾個士兵一齊點起火來,龐涓在火光下細聲讀道:“龐涓死于此樹之下!”他大驚失色,還未反應過來,此時齊軍早已萬箭齊發。龐涓身負重傷,自知難逃一死,只得拔劍自殺。魏軍大亂,齊軍乘勝追殺,大勝而歸。
在馬陵之戰中,孫臏因勢利導,靈活運用“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的策略,以強示弱,減灶誘敵,一舉殲滅魏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成皋之戰
楚漢相爭時,西楚霸王項羽在成皋(今河南省滎陽市汜水鎮西)與駐軍在黃河北岸的劉邦對峙,楚軍被漢軍阻擋,漢軍也難以攻下成皋。
這時,為了切斷項羽軍隊的后路,劉邦派遣盧綰、劉賈率領兩萬多人繞過成皋,協助彭越襲擊楚軍的后方梁地,攻下了十多座城池,而且阻斷了項羽的運糧路線。
項羽被迫率領軍隊往后進攻彭越,并令曹咎守成皋,臨行前還對曹咎說:“一定要謹慎地守住成皋,如果敵軍前來挑戰,不要理會就是,千萬不能和他們作戰。我十五天之內必定打敗彭越,到時再回來與你會師,一同擊敗劉邦。”
項羽走后,曹咎遵照項羽的命令堅守不出,劉邦得知后,就下令在成皋城邊設臺,每日在臺上喊罵羞辱楚軍。剛開始曹咎還能忍住不發怒,可劉邦兵士一連罵了好幾天,而且越罵越難聽。曹咎再也沉不住氣了,一怒之下,率軍渡汜水出戰。到汜水中央時漢軍突然出擊,楚軍一敗涂地,成皋失陷,楚軍的大量物資也被劉邦奪去。曹咎自知將命喪于此,又愧見項羽,于是在河邊自刎而死。
奪取成皋對漢軍一方意義重大,面對項羽一方的堅守,劉邦讓手下不斷羞辱楚軍,騷擾、激怒他們,誘使對方出戰,從而奪取成皋。這里運用的策略就是“怒而撓之”。
淝水之戰
西晉末年,政治十分腐敗,民不聊生,很多地方都發生了動亂。
在南方,晉瑯玡王司馬睿建立了東晉。在北方,各少數民族政權紛爭迭起。后來,苻堅統一了黃河流域,建立了前秦。
383年,苻堅為統一全國,不聽從大臣們的建議,親自率軍攻打東晉,當他得知東晉軍退守在壽陽(今安徽省壽縣)附近時,心中大喜,企圖一舉殲滅東晉軍主力。苻堅派尚書朱序(原為晉將,后被俘)去東晉軍營勸降。朱序到了東晉軍營后不但沒有勸降,反而向他們提供了前秦軍的軍情。他告訴東晉大將謝石,前秦的主力大軍在行進途中,現在應該主動出擊。謝石聽從了他的建議,決定轉守為攻。
前秦的軍隊臨淝水而布陣,東晉軍利用前秦軍急欲決戰的心理,派使者用激將法勸前秦軍后退,好讓東晉軍過河再戰。前秦軍諸將認為有詐,但苻堅剛愎自用,認為等到東晉軍半渡時,再以騎兵沖殺就可以取得勝利。但前秦兵由于士氣低落,結果一撤退就失去控制,此時朱序又在前秦軍陣后大叫:“前秦兵戰敗了!”前秦兵信以為真,于是轉身競相奔逃。苻堅為流矢所傷,逃到淮北。
淝水之戰以前秦的慘敗而告終。
苻堅昧于“五事”,一意孤行,結果導致了前秦軍的慘敗。
檀道濟唱籌量沙
430年,南朝宋將檀道濟率軍北伐北魏,一路東征西討,攻下了不少城池。可第二年,宋軍抵達歷城(今山東省濟南市歷城區)時,遭到北魏騎兵部隊的截擊,所帶糧草也被焚燒,難以繼續前進,因而開始撤退回朝。此時,檀道濟部下有士兵投降北魏,將宋軍缺糧的情報告訴了魏軍,魏軍立即追趕,企圖一舉殲滅宋軍。
不久,宋軍被追擊的魏軍包圍。宋軍糧草不足,又被魏軍包圍,軍心逐漸不穩。檀道濟沒有退路,決定用一個“唱籌量沙”的辦法蒙騙魏軍。他命令士卒找來大量沙子,把僅有的糧食蓋在沙上。
一天晚上,盛放糧食的大帳燈火通明,遠遠望去,雪白雪白的“糧食”堆滿了大帳。一名士兵正拿著竹籌高聲唱著計數,另外一名士兵拿著斗子在量“米”。魏軍探子望見宋軍一堆一堆的“糧食”,趕緊回去報告,說宋軍糧食綽綽有余。魏軍將領得知消息,大呼差點兒上當,趕緊將投降過來的宋兵抓起來殺掉了。
天亮以后,檀道濟又命令士卒全部穿上盔甲,唯有他一人穿白色便服,帶領部隊從容出走。魏軍看到此景,認為檀道濟及其部隊在被包圍的情況下,如此大搖大擺地撤走,一定設有伏兵,所以不敢近前圍殲。檀道濟就這樣安全地撤退回朝了。
在這個案例中,檀道濟表現了一個為將者的智謀與勇略,他的做法也符合《孫子兵法》中的為將之道。
曲靖之戰
明朝建立后,周圍還有很多割據勢力,其中云南仍被元朝的梁王所占據。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九月,朱元璋派兵兩路南征云南。曲靖為云南東部門戶,水陸交通要道,所以明軍將曲靖作為南征第一站。
征南將軍傅友德所率東路軍于十二月中旬進抵曲靖,與元梁王部展開激戰。當時梁王部將達里麻率精兵十余萬人駐守曲靖白石江岸。
明軍到達曲靖以前,副將軍沐英建議傅友德出其不意,直搗曲靖,傅友德很是贊同。恰巧此時曲靖大霧彌漫,遮天蔽日。傅友德率軍以大霧做掩護,加速前進,很快到達白石江。霧散后,達里麻見大軍壓境,倉皇失措。傅友德再次接受沐英的建議,在河岸邊布陣,擺出渡河架勢。達里麻打算趁明軍渡河時發動攻擊,但明軍只擺架勢不行動,達里麻也沒有辦法,兩軍就這樣對峙起來。
兩軍對峙之時,沐英則率領數千人從下游渡過白石江,繞到達里麻的背后,擂鼓進軍。一時間山呼海嘯,響聲震天。元軍仿佛被打了一記悶棍,一時沒有反應過來。趁著元軍不知所措之機,沐英又率領精銳部隊飛速攻進元軍陣中,元軍前軍看后面亂了起來,不知什么情況,也向后退。對岸的明軍趁此機會趕緊渡過白石江,傅友德命令明軍萬箭齊發,并且將石塊一股腦兒投向元軍,元軍頓時大亂。沐英立刻發騎兵直搗大營,活捉達里麻,俘獲萬余人,占領了曲靖城。
這個案例是《計篇》“兵者,詭道也”的運用,具體體現為“近而示之遠,遠而示之近”。在這場戰役中,明軍將領技高一籌,從下游繞行到元軍身后,對元軍前后夾擊。元軍將領既不知道用類似的方法對付明軍,又對明軍的背后襲擊缺乏準備,失敗是必然的。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9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