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13悅讀日】4/13~4/17 消費滿699送100元E-coupon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滿額折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成為更強大的自己:20歲少女完全制霸世界七頂峰、南北極點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2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存在一個更完整美好的自己。
每爬一座山,每經歷一場冒險,我都會更接近她一些。


「在面對目標時,沒有其他東西比用熱情鞭策自己的意志更強大。
相信自己的力量,簡直就是奇蹟。」

──摘自《珠穆朗瑪峰攻頂日記》


成長,需要一場冒險!
每天跑10公里,深蹲300下,為了實踐夢想絕不能對自己手下留情!
若想要成為一棵盤根錯節的大樹,就必須大量吸取營養,
對我來說,冒險就是汲取養分的一種手段。
標高8,848,氧氣濃度只有平地3分之1的珠穆朗瑪峰,
是藏人的大地之母,也是嚴酷的死亡之境。
我相信,只要登上這座山,就能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
不論是在珠峰遭遇襲擊、在德納利山困於暴風雨,
或是背負60公斤以上的沉重裝備於冰天雪地中咬牙前進……
每次超越極限就會成長,並且湧現超越下一個極限的力量。
透過這些冒險,我看見、學習並吸收好多事物。
Seven Summits,是我送給自己的成年禮,
這一場場的冒險,都是為了成為更強大的南谷真鈴。

關於本書──
這本書是20歲完成大滿貫的探險家──南谷真鈴的生命分享。
書中寫下她以山林為師的成長過程,以及挑戰七頂峰並抵達南極點的冒險故事。透過閱讀,你可以看到自然的浩瀚,人類的渺小,以及作者充滿熱忱的生命態度。登山是一種傾盡所有,將人類的力量推向極限的挑戰,除了體能,心靈也會隨之擴展。作者以自己為例,將自己突破極限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只要有熱情和行動力,就能實現夢想!


世界頂峰教我的事──

‧真正的自由:
自由決定於對自己負責,自己做決定、自己計畫、並且以自己的力量執行。

‧毅力比體力重要:
無論身體多麼強壯,只要心靈無法跟上,明明可以到的地方就怎麼樣也到不了。

‧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軟弱和堅強,都是自己的一部分。最強大的敵人、最好的朋友都是自己。

‧死亡讓生命更可貴:
人類若沒有靈魂和生命,就什麼都不是了。因此,光是能夠活著就足以令人讚嘆。

 

作者簡介

南谷真鈴 Marin Minamiya

1996年出生,13歲與山林相遇,自此拜倒於山林之下。

17歲勵志登頂珠峰,自2015年1月起,花了1年半的時間陸續登頂七大洲最高峰。於2016年5月,以19歲5個月的年紀,創下日本史上最年輕的珠峰登頂紀錄,並於同年7月攻頂德納利山(北美洲最高峰),成為日本最年輕登頂世界七大洲最高峰的紀錄保持者。2016年1月抵達南極點,2017年4月抵達北極點,在20歲又113日,完成了探險大滿貫。

榮獲日本「CHANGEMAKERS OF THE YEAR 2016」,以及「雅芳女性年度大獎2016」社會革新獎等獎項。

目前就讀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


涂紋凰

輔大譯研所畢業。曾任職日商,現為專職譯者。喜歡推理小說,永遠都在規畫下一次旅行。譯有《西頓動物記4:灰松鼠旗尾》、《UNIQLO零失敗男性穿搭》、《大人的咖啡雜學小百科》等書。

 

 

 

名人/編輯推薦

名人推薦語
林輝│香港社運人士、旅行寫作人
冒牌生│勵志作家
苦苓│作家
陳彥博│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員
雪羊│山岳攝影師
楊世泰(阿泰)│《山知道》作者
詹喬愉│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新板山域搜救義消分隊 小隊長
謝哲青│旅行作家、節目主持人

驚嘆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實現夢想最大的要領,就是帶著熱情和勇氣,找到自己的價值,面對自我,最終「超越自我」──冒牌生



推薦序 完成屬於自己的探險家大滿貫
雪羊 山岳攝影師


「為了成為南谷真鈴,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人,登珠峰是必要的過程。」在南谷的視角中,我看見了一個為了更靠近自己的心、為了追尋真實自我的靈魂。

我們都是幸運的孩子,能在衣食無憂並支持我們學習新知的家庭中長大,也因為這樣的環境,使得我們有閒暇停下來思索何謂「自己」、何為「生命」,並且將我們的收穫,透過文字分享予世間每一個人。然而書中字裡行間,我並沒有感受到任何的閒散,來自大樹的恬適並非她走向山林的理由,她的理由更加純粹——「因為我決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只是因為想去,所以就去了。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世界裡爬著聖母峰、追尋著探險家大滿貫,又或是早已啟程踏向獨木舟環遊世界的旅程。那是一個實踐的過程,追尋自己所設定的人生目標,並且在一步步邁向終點的腳步中肯定自己。「發自內心想做的事情,只要努力、緊緊抓住迎面而來的任何機會,並一步步向前,在困難的時候懂得尋求協助,就一定能成真。」南谷其實只是在用自己的人生,告訴我們這一件簡單的事而已。

「自我」就是一件又一件的小事件所疊刷而成的油畫,可能成功是亮麗的紅、失敗是晦暗的黑、驚喜是耀眼的黃。每一件小事都很重要,一個人的生命,會呈現出怎麼樣的色澤、有多少的層次,全看累積了多少的故事,形色的故事塑造出了一個人,形色的人打造出了這個世界。對南谷而言,她的人生是個樂章,完成探險家大滿貫對她來說,就只是九個八分音符罷了。攀登的過程中,有接近死亡的絕望、差點被侵犯的恐懼、成功的狂喜與和貴人相遇的暖心…… 每一個成功都是一小片「南谷真鈴」,冒險只是她探索自己、逐步完成自我的過程,而非目的,但卻既真實而感動,讓一顆脆弱的心,日趨堅強。

你可以在南谷真鈴的世界裡,看見她在曲折的成長過程裡,是如何發自內心的渴望朝某個方向前進,遂而定下了旁人看來或許覺得不可思議的目標,然後傾盡一切可能的努力追求,最後成功。如果把「山」的元素拿掉,不拘泥於登山運動,你或許能看見自己的模樣——那一個勇敢冒險,追逐夢想的自己的模樣。眼神是否一如最初的純粹清澈?動機是否依然浪漫單純?在現實的困難與折磨之下,是不是還保有屬於大學生的那股談論夢想的悸動與衝勁呢?

少林功夫電影臺詞「做人如果沒夢想,那跟鹹魚有什麼分別」,這句話深植人心,在這個艱困的世道之中,給了人們那麼一點關於生活的不凡想像。每個人都可以是有夢的人,南谷的字句就像一面鏡子,照映著每一個不甘於平淡的心靈,完成屬於自己的探險家大滿貫,成為獨一無二的完整自己。

推薦序 不要忘記把夢做大的權利
阿泰(楊世泰) 《山知道》作者

出生在日本東京的南谷真鈴,自小因為父親從事貿易工作的關係,有整整十二年的時間在海外度過。照理來說,這段人格塑形的關鍵時期,她卻漂泊在亞洲各地,沒有固定的家,甚至對身為日本人的自我認同都感到懷疑。她在書裡寫道:「雖然我不是中國人,但也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這種迷惘與不安,在很多年輕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但落葉總會歸根,透過接觸登山運動,南谷小姐終於找到她的歸屬,意識到「我雖然生於日本,但不會因此被日本束縛。我是活在這世界上的獨立個體,是人類的一分子。」大自然是極其浩瀚巨大的容器,能夠容納所有孤獨、疑惑、惶恐與陰暗,而站在地表最高點的珠峰,去看見最遙遠、最寬廣的世界,也許就能反向觀照心裡未曾涉足的秘境,知道真正的自己是誰,也如她所說: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

南谷小姐,或說是南谷妹妹——畢竟她年紀真的非常小——在挑戰珠峰那段時間,當她攀在冰峰上,在低溫與稀薄氧氣的縫隙中與死神搏鬥之際,正好是我跟呆呆(我的太太)徒步PCT太平洋屋脊步道的第一個月。南加州的沙漠在春天時節仍酷暑難耐,氣候乾燥、缺乏水源,身體又累又髒又渴,還得在逐漸潰散的意識中聚精會神於腳下頻繁出現的響尾蛇。我曾自問:「為什麼?為什麼我會在這裡?為什麼要甘受一天三十公里的跋涉,重裝徒步在人不生地不熟的荒山野嶺?」答案有很多個,卻總沒一個感到滿意。

讀完《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我問呆呆:「支持妳用五個多月時間走完PCT的理由是什麼?妳認為女性登山者有更強大的心理素質去面對挑戰嗎?」她想了一會兒,沒有回答,反而問我:「那是什麼支持著你呢?讓你一路從墨西哥走到加拿大?」

「因為我很享受這段過程。」我說。

「那就對了。如果不是因為單純地喜歡這項運動,喜歡大自然、喜歡山,不可能有任何理由堅持下去。」呆呆說。

是呀。想要成為更強大的自己,想要成為日本最年輕登上珠峰並摘下探險家大滿貫頭銜的人,即使有家庭的支持、環境的熏陶,單憑年少輕狂的野心也絕對不可能完成任何一項挑戰。能夠讓自己堅持到最後的,只有最原始而單純的動機:做喜歡的事情,而它自然會引你前進。這應該就是我的最終答案了。

南谷真鈴的故事提醒我,不管歲月在身上留下多少痕跡,都不要忘記有把夢做大的權利。

 

推薦序 探險的正面能量
詹喬愉 新北市政府消防局 新板山域搜救義消分隊 小隊長


「完成完整的自己」,這句話只要是曾經嘗試去追尋、去拼湊自己的人,都能夠深深體會。即便每個人的生命歷程與感觸各有不同,但自我追尋的冒險探索,在歐美的教育史中根深蒂固已久,遠從文藝復興開始,航向未知的冒險就是貴族子弟最重要的訓練之一,至今,也仍然是西方新式教育內涵的重中之重。我也是在從事戶外冒險活動多年後,才漸漸體會大自然的洗禮以及探險的過程,在內心深處潛移默化的巨大轉變以及正面能量,沛然莫之能禦。
真鈴毅然決然地選擇這種方式追尋自己,我猜想或許跟你我一樣,在決定之初原本單純只是面對自己心裡那份莫名的狂野和渴望。我們不妨試著理解真鈴的成長過程和心理狀態──有令人欽羨的家庭以及學習環境,但童年是拼湊破碎的,對國家以及自我的認同遇到了瓶頸。當她決定完成這一場冒險的那一刻開始,過程中所踏出的每一小步,都是在一塊塊逐漸奠定自我的價值,不但更加理解自己的能耐,進而拾回充足的信心和認同。
許多人總是問我,登山不過是走上去又走下來,物理上的淨力作功等於零,到底可以得到什麼?為什麼要受盡折騰花費這麼大的力氣?其實,登山的收穫都不會在表面顯現,筆墨完全無法言喻。回憶我第一次依靠自己成功的走出探勘路線,端著傳統的紙本地圖與指北針,沒有GPS設備的支持,憑著對地形的判斷,克服一道道阻礙,突破斷稜、溪流、叢林、黃藤海……最終,我靠著自己的力量成功走完全程!下山,看似又回到原點,但隨著一次次的旅程展開,心裡深知自己的能力一再地提升並獲得驗證,內心自信逐漸真實而強大,急躁的個性也在大自然的調和下漸漸趨緩,心胸感到無比開闊。
自始至終的完成一趟冒險旅程,對南谷真鈴而言,是從小到大終有一件事情全然的靠自己達成,那份成就感與冒險經驗將會陪伴她、支持她面對接下來人生的各種挫折。她堅持夢想、完成自我的衝勁,與最後完成自我的感動,與我正所努力的人生計畫產生共鳴,淵淵猶有餘音繞樑。這種力量支持她也支持我,同時也支持著冒險路上所有的人。
她是如此的任性。在北美洲第一高峰Denali峰失敗撤退之後,毅然決然地直接回頭,再來一次!她沒有回國休整、等待休息,也沒有怨天尤人、自暴自棄,而是轉身就回到了大本營,直接面對她的敗部復活賽。從這裡,又一次展現了其果斷乾脆的行事風格。 困境是精煉精神與能量、可遇不可求的機遇。猶記二○一五年,我在阿拉阿恰攀登技術型山峰,那是需要使用攀岩和攀冰綜合技術攀登的山峰,過程中我意外從冰面墜落冰河受困。在冰河中受困的整整兩日,沒有帳篷和睡袋,獨身暴露於極度苦寒的冰天雪地,咬著牙盤算如何活下去。過程中沒有放棄的念頭、獲救後沒有倖存的驕傲,經歷之後,我心中留下的是「無論什麼境地,都要為自己生命努力到最後」刻骨銘心的執著與信心。這些歷練養分,帶領我們人生進入更截然不同的境界。
當真鈴描述她的生活、興趣的時候,驚奇的發現她與我在許多地方是如此相似。她喜歡的東西很多,興趣廣泛,總是想東學西學,想到要做什麼就立刻執行。事事充滿好奇,樣樣渴望學習,並且一股腦地投入!但她更值得我學習的是,真鈴對於每一件決定去做的事,都有扎實的計畫與實踐。從她對於自己課業的要求、對於登山的計畫總總,可以看出她對於自我要求的那股驚人毅力。十七歲小女生,規劃自己未來的人生,制定訓練計畫、贊助計畫。日復一日的訓練卻還要兼顧讀書、寫稿、訓練、打掃做菜,一步步地去達成她為自己所訂立的目標。她想實踐自己,另一方面也不以此藉口讓課業荒廢,指示加強自己「再做得更好」。在這一點上,著實讓我佩服的五體投地!人生有夢最美,但需築夢踏實,這句話人人會說,卻也不是人人做得到。
她的成功不是偶然,對她來說「只是該發生的事情都發生了而已」。沒錯,她不驚訝於成功,因為她是如此努力去實踐每一個腳步,這是努力該有的回報。

「所謂的自由,就是不仰仗別人的力量。所謂的自由,就是要自己負責。」

看著她對自己夢想的計畫和執行,讓我不但取經甚多,一方面也看到更多希望。她是真正的用「幹勁」與「決心」拓展機會。明年度開始,我也有自己的冒險旅程與規劃,我將攀向八千米巨峰,有更多的冒險旅程規劃。學習她的幹勁,堅韌自己的決心,感謝真鈴,是如此詳實記錄自己的冒險與心境,相信你們一定會跟我一樣深受激勵,從容不迫地越過人生一道又一道的精彩山峰。

推薦序 最強大的,永遠是你的心

謝哲青 旅行作家、節目主持人

先聲明一件事,那就是「我不特別」。這裡的我,並不是項莊舞劍式的意指讀這段文字的你們,而就是「我」,寫下這段文字的本人。我與大家一樣,對新奇的事物充滿熱忱,也試著成為一個豁達幽默的文青歐巴,但從任何角度來看,實在是個極其平凡的熟齡男子。我不是天生的明星,舉手投足都能吸引人群的目光,也不是天縱英明的領導者,不喜歡指揮別人,也不會盲從別人的腳步。有些時候,大家會把我的沉默當做自恃甚高,但相處過的朋友一定知道,其實還蠻好聊天的。想事情容易天馬行空,投入時也會太執著。

我不會說自己是運動高手,球類運動尤其「苦手」,最慘痛的經驗,是國中時體育課考罰球線投籃,五顆就算及格,我總共補考了兩次,才以低標過關。就這點來說,似乎没有遺傳到父親的優點:敏捷、靈巧、彈性極佳,曾經代表花蓮縣參加區運,好像還拿過不錯的名次。扁平的腳底板,曾經是大家取笑的痛點,連帶的跑不快、跳不高,也跳不遠。你可能會覺得我討厭運動,但事實上我還蠻享受腎上腺素激發時的運動快感,游泳算是比較拿手的項目,但還是要向你坦承:我的運動表現似乎有待加強。

不過人生總有些關鍵時刻,銘印在你我的內心,一句不經意的回答,一個稍縱即逝的畫面,都可能影響我們一輩子。

對我來說,其中之一,是一九八八年,在大韓民國首都漢城(現代稱之為「首爾』)所舉辦的第二十四屆夏季奧運。

粗重的鼻息、扭曲的五官、搖搖欲墜的身影、舉步維艱的抬腿,夏季賽事即將邁入尾聲的馬拉松競技。看著他們將自己的生理機能、心理承載都推至極限,似乎下一步就天人永隔的交戰,我被轉播畫面中奮力前進的人們深深地吸引。我問家長:

「為什麼他們要把自己逼得這麼緊,這麼痛苦?」

「因為他們只能這麼做」

「或許他們跳不高、蹦不遠、百米衝刺速度不夠理想 ……」父親語重心長地看著我,「但是他們相信自己做得到,為了可望但必須努力企及的終點,他們知道忍受痛苦之後的代價是什麼。」眼神在此時飄回電視,「不斷地自我否定,然後再自我超越,這就是馬拉松。」

「要記住,最強大的,永遠是你的心,找個方法讓自己向前移動,學習承受痛苦,然後,變成更強大的自己。最可怕的,不是別人對你失望,而是未盡全力,不斷懊悔、自責,對自己失望的羞愧。」

我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繼續觀看螢光幕上汗水淋漓、面目猙獰的跑者。但也從那天開始,我開始跑步。

從一開始的五百米,到八百米、一公里、二點五公里、三公里,幾乎是一吋一吋地向前推進,極其緩慢地進步,也鍛鍊了自己的體能與意志……九個月後,竟然可以代表學校參加校際的長跑競賽,不過,那不是一場意氣風發的勝利,大多數時候都在氧債與疼痛間殘喘苟延。

在熾炎的亞熱帶正午,我用盡了所有的意志力,才做到老爸說的「讓自己向前移動」。恍惚中,我看到熱帶植物園藝試驗所的路標,代表至少離終點站還有五公里遠。一路上的人事物,似乎都在向你暗示該停下來,回家輕鬆。那真是可怕的考驗 … 如果這時就溜走,没人知道吧!?腦海中的念頭九彎十八拐地切換浮現,雜念思緒在堅持與放棄間來回擺盪……那感覺很真實,我這麼年輕就要死了嗎?

就在這個當下,「找個方法讓自己向前移動,學習承受痛苦……最可怕的,不是別人對你失望,而是未盡全力……對自己的失望。」

如果現在輕言放棄,那是不是以後什麼也都可以隨便應對呢?我要給自己一個機會,一個向世界證明的機會,我不是懦弱、無能、輕言放棄的軟肋,我可以完成!

我將目光從電線桿上「天國近了」的標語移開,投向遠方,我忍受著放冷箭式的抽筋,和硬得像石頭一樣的大腿,咬著牙,跑兩步走三步地掙扎向前。最後四公里,我大概跑了一小時吧!

最後,成績慘不忍睹,老實說,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半馬體驗,但內心卻十分地暢快。第一次,扎扎實實地跑完二十一K,當我連走帶爬地抵達門可羅雀的終點線,拿到完賽毛巾後,我第一次強烈感受,對自己抱持信心,是件多麼重要的事。

再一次與意志力考驗的重逢,又是許多年後。

將近二十歲時,在同學朋友的慫恿之下,草率地決定要挑戰台灣高山百岳的「南横三星」。所謂的「南横三星」,分別指的是庫哈諾辛山、塔關山及關山嶺山。不過計畫一再生變,最後不知道為什麼變成「庫哈諾辛山─關山」的來回縰走。

相較於馬拉松在極短的時限內完賽,百岳縱走則是另一種體驗。背負四天三夜的食衣住行,肩扛一日三餐外帶夜宵的柴米油鹽,再加上個人的衣物裝備,攀登健行的挑戰更令人卻步。我永遠記得第一天到三○二六營地時,整夜頭痛欲裂,在刺骨寒風中與高山症對抗。即便第二天的症狀舒緩許多,但我仍在天公不作美的風雨中攀上稜線,最後,在微微失溫顫抖及體力透支的狀態下抵達海拔三三六八公尺的關山三角點,我發誓,再也不爬山了。

但生命永遠充滿驚喜與驚嚇,事後回想起來,總會令自己驚訝不已。因緣際會,我又走回山林,更因為完登百岳的經驗,驅策我走向遠方的山巔:日本的富士山、東馬來西亞的京那巴魯山(Gunung Kinabalu)、印度尼西亞的查亞峰(Puncak Jaya)、坦尚尼亞的吉力馬札羅,最後,竟然也來到了珠穆朗瑪的山腳下,仰望八八四八公尺上的皓雲白雪。

我回想,許久以前那個蒼白、孱弱的扁平足少年,從排名墊底的半馬開始,走入臺灣的高山百岳,到今天,身為經歷還算過得去的旅行作家,這中間推動我的,是堅實篤定的相信:相信每一次的挑戰,都可以成就更理想的自己。

在自己挑戰,同時也自我懷疑的路上,你一定會再三觸及自己的底限,再三站在撤守放棄的十字路口,再三面對無能為力而感到意冷心灰的自己,我無法告訴你,堅持後會得到什麼?放棄真的不對嗎?也無法清楚讓你明白,為什麼在這麼多身心靈折磨後,仍選擇迎向横逆與未知?

唯一,我可以與你分享的,其實很簡單:當你下定決心,設定目標後,自然而然地就會明白,下一步該做什麼。

目前許多人的生活,有很大一部分,都浪費在所謂的「美好」及「小確幸」上,社群網站、即時通訊軟體是大部分人的生活中心,分割了我們對真實世界的關注,同時也閹割了你我對更遙遠未來的想像。數位時代生活,眼前的「讚」與「愛心」,真的代表成功、理想的自己嗎?

如果,你在十八歲時,有機會像南谷真鈴一樣,挑戰探險家的未竟之境,超越昨日的自我,你會怎麼選擇?你會怎麼做了?《成為更強大的自己》為新世代的年輕朋友,提供了某種「典範移轉」(Paradigm shift)的可能,隨著敍事的開展,當你與南谷真鈴面臨相同的人生抉擇時,請你先閤上書,想像及思考你會怎麼做,然後再打開書,看看南谷做了怎樣的決定,你一定就能了解,每個抉擇的背後,都需要堅定不移的信念、需要義無反顧的勇氣、需要洞察審度的冷靜、需要樂觀積極的熱情。

最後,還需要一點,天真浪漫的衝動傻勁。

南谷真鈴做得到的,你相信,自己也可以嗎?

我相信,你可以的。


 

前言 超越自我
做一件事一定有理由。不過,理由不見得只有一個。

「為什麼想要成為日本最年輕的珠峰登頂者?」
「攀登世界七頂峰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為什麼之後會想用滑雪的方式抵達北極點?」

記者、朋友、認識的人,每當有人問我這些問題時,我都這樣回答:

「在香港時感受到山的魅力,所以出現總有一天要登上珠峰的強烈想法。」
「我決定要用自己的力量,完成自己想做的事。」
「若抵達北極點,加上先前的世界七頂峰、南極點,我就完成『探險家的大滿貫』。這是我為高中到大學這段時間所設定的『成長與學習計畫』,我想要好好把它完成。」

每個回答都是真的。
每個回答都不是謊言。
每個回答都是我真正的想法。
然而,我會做這些事的理由不只這樣而已。

無論是登上珠峰、在德納利山(北美最高峰)受盡折磨,或是在前往南極點的漫漫長路上,背負著超過六十公斤以上的沉重行李與重裝備仍咬牙持續前進,我會做這些事情的理由並不只有一個。
譬如挑戰世界七頂峰,「想去嘗試沒做過的事」這樣單純的動機也是理由之一。
我本來就很喜歡訂定目標,挑戰新的事物,一邊在錯誤中學習、邂逅新朋友,一邊達成自己訂下的目標,讓我覺得很有成就感。而且,只要這麼做,自然而然地就會出現下一個目標。
如果登山這個「目標」是其他人叫我去做,或者為了回應父母的期待,我可能一開始就不會去挑戰了。
然而,我之所以會去冒險,是因為內心湧起一股純粹「想去做」的心情。我認為沒有比這個更好的理由。

而攀登珠峰,是為了我的過去與未來。
為了成為「南谷真鈴」這個人,我一定要去爬那座山。
在攀登世界七頂峰以前,我根本不是南谷真鈴,

為了成為一個完整的自己,我需要一場冒險。
我成長的過程中,必須經歷攀登珠峰這道手續。
那七座位於各大洲的最高峰,就是我用來壯大自己,幫助自己拓展未來的工具。
直到冒險完成了一個階段,現在的我才慢慢地成為南谷真鈴。

然而,對我而言,登山並不是目標。在人生當中,登山只能算得上是「Hop、Step、Jump」三個階段的「H」吧?連「Hop」都不是,只是人生中的一小步而已。
但是沒有這一小步,我就永遠無法前進。
沒有最初的那一步,什麼事情都不會開始。
無可取代且珍貴、至關重要、需要勇氣、意志力、體力的「一小步」。
我想在這本書裡,寫下我踏出人生中那一小步的「理由」。

當然,這本書不是我的自傳,也不是什麼教科書。
這本書出版的時候,我應該已經二十歲,現在正在寫稿的我才十九歲。如果是寫自傳未免也太年輕,我還不夠成熟,沒什麼東西能教別人。
即便如此,我仍然覺得能夠直接將挑戰、突破自己極限的喜悅傳達給大家,讓大家感覺到「世界上充滿各種可能性」、「只要相信自己,就能實現夢想」真的是一件很開心的事。
自己計畫、相信自己能做到,會帶給人生多大的力量,如果我能分享這一點,那就更棒了。
除此之外,如果能藉由我的登山經驗,告訴大家「只有自己什麼也做不了」、「有人支持自己是一件多麼愉悅、寶貴的事情」,讓那些認為「沒人站在我這一邊」的人知道「事情不是這樣的!」就太好了。

我知道每次超越極限就會成長,並且湧現超越下一個極限的力量。透過這些冒險,我看見、學習並吸收好多事物。
自己獨享這些美好的事物太可惜了,所以我想將它分享給大家,也讓自己再度回味這場大冒險。

△ △ △

登山不可缺少行程表,而且我本來就很喜歡做規劃,所以關於這本書的內容,我也在一開始就想好要寫些什麼。

第一章的主題是「探險家大滿貫」,描述我攀登南極大陸最高峰文森山並抵達南極點的過程,以及接下來要挑戰北極點的想法。

第二章算是自我介紹,重點放在我的人格與成長過程。譬如在馬來西亞、大連、上海、香港生活的日子、父母親的事情等。從心理層面傳達我立志攀登珠峰的「理由」,也會和各位分享我在身分認同上遇到的問題。

第三、四章我預計撰寫攀登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山等前往珠峰前的訓練過程。不只與山相遇,與人相遇也是推著我向前的動力,無論在全世界或是在日本,都有超乎想像美好的人,希望我能傳達出那份感謝與感動。

第五章談到冒險一定伴隨死亡。在德納利山遭遇暴風、在阿彌陀岳滑落山坡,這些經驗都非常貼近死亡,也讓我體會「活著的美好」。雖然平常一直認為死亡離我們很遙遠,但生與死其實互為表裡,希望大家能一起思考這一點。

最後,第六章想談談這個世界與我的未來。這一章會提到用人力划船繞行世界一周的「航海計畫」。若要實現夢想,沒有比熱情和行動力更好的能量了。衷心期盼本書能夠號召同世代的人們,一起行動。

期望各位能和我一起享受本書的冒險,直到最後。

二○一六年十二月
南谷真鈴


 

目次

推薦序

前言 超越自我

第一章 嶄新的挑戰──「探險家大滿貫」
世界七頂峰──幫助我成長的七個工具
從計畫的過程找到機會
用「幹勁」與「決心」拓展機會
下定決心後,就要馬上行動
在銀白的沙漠上一路向南
因為獨具個性的團員而拓展「自己的世界」
南極點和北極點都只是「冒險的一小步」
第1章總整理

第二章 為了追尋自己存在的意義
香港──與山相遇的地方
大連──什麼都想嘗試的孩子
上海──「妳一定可以做得更好!」
中國──身分認同的危機
無論哪一國人,都是活在這個世界的獨立個體
香港──尋找「更寬廣的世界」
讓家庭瓦解的最後一根稻草
尼泊爾──與珠峰相遇
第2章總整理

第三章 「自由冒險」的起點
靠自己的意志與力量,自由自在地生活
「締造最年經登頂紀錄」的悲慘現實
直到最後都以「自己的力量」完成計畫
為了登珠峰而實踐的「大計畫」
為了登珠峰而實踐的「小計畫」
從零開始找贊助
岩崎宏美與UNIQLO的「命運紅線」
夢想最大的敵人是軟弱的自己
擁有全世界最高海拔畫廊的藝術家
第3章總整理

第四章 珠穆朗瑪峰登頂的試煉
富士山──在全世界最美的山上鍛鍊
挑戰世界七頂峰
加德滿都──令人難忘的雞肉料理
民族特性與「不必要的自尊心」
C2營地──撤退率50%,嚴峻的登山行動
C3營地──令人心碎的事件
即使如此也不能放棄的理由
珠穆朗瑪峰──與自己相遇的地方
第4章總整理

第五章 死亡教導我何謂「生存」
山教我的「生命課程」
阿彌陀岳──生與死之間只有幾公分之差
用盡全力活下去
對待生命的責任
德納利山──長達九天的暴風雨與死亡覺悟
站上世界七頂峰的瞬間
第5章總整理

第六章 用行動與熱情,讓夢想成真
跟隨「心中的指針」,嘗試所有想做的事
一切都會成為「必須的經驗」
藉由調整、專注、用心思考,將時間運用到極限
仔細調查、用心思考,找到對自己最好的方式
毅力比體力更重要
自己才是最大的敵人
由衷而笑,由衷而泣
第6章總整理

後記 因為有眾人的支持,我才得以存在

 

書摘/試閱

第1章 嶄新的挑戰──「探險家大滿貫」

世界七頂峰──幫助我成長的七個工具

「越是盤根錯節,樹木越不容易倒,樹幹也會越來越粗。」
我曾經聽過有人這麼說。

就像樹木一樣,我也想要成為盤根錯節的樹木,變得更強韌。
我想要大量吸收養分,成長茁壯。
我不想變成只靠一條樹根支撐,因為營養不良而瘦弱不堪的樹木。
我不想因為別人稍微說一些嚴厲的話就受傷、心碎。
我一直這麼想。
登山是讓我更強韌的工具。
「想讓自己更加茁壯。」
這也是我冒險的理由之一。
我將登珠峰視為自己的人生目標。
我認為用自己的力量踏上世界第一高峰,是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所以開始這項計畫。
話雖如此,珠峰可不是想去就能輕鬆成行的地方。
為了習慣高海拔、寒冷氣候以及累積經驗,必須先從六千公尺到八千公尺的山開始練習。要訓練體能、技巧、閃避危險的方法以及緊急時刻的判斷能力,實際登山是最好的方法。
我從十三歲開始登山,十六歲曾經到過位於甘孜藏族自治州高達七千公尺的貢嘎山,當時只前進到六千三百公尺附近。
不過,這樣還不夠。這種程度不能說是不夠,應該是根本不行!
從那之後,為了前往珠峰,我開始攀登其他高山做為訓練,其中剛好有三座山是世界七頂峰(七大洲最高峰)。
「既然如此乾脆全部登頂吧!」
挑戰世界七頂峰的念頭,是從這裡開始的。
從二○一五年一月開始,我花了一年半的時間攀登以下山峰

1. 2015年01月03日 阿空加瓜山*(南美洲最高峰)
2. 08月06日 吉力馬札羅山*(非洲最高峰)
3. 08月23日 白朗峰(西歐最高峰)
4. 10月01日 馬納斯盧峰(世界第八高峰)
5. 12月13日 可西歐斯可山*(澳洲最高峰)
6. 12月28日 文森山*(南極洲最高峰)
7. 2016年02月14日 查亞峰*(大洋洲最高峰)
8. 03月22日 厄爾布魯士山*(歐洲最高峰)
9. 05月23日 珠穆朗瑪峰*(亞洲最高峰)
10. 07月04日 德納利山*(北美洲最高峰)

雖然說這些山都是為了登珠峰的「行前訓練」,然而無論哪一座山,都不能因為是「訓練」
而掉以輕心,它們絕對帶給我許多學習與成長。

譬如我的第一座世界七頂峰──南美最高峰阿空加瓜山,我在實際登這座山之前,就已經敗給自己的「不安」,當時心情大受影響,整日以淚洗面。
除此之外,大洋洲最高峰的查亞峰也讓我發自內心想吶喊:「怎麼會有這麼難爬的山!」那是一座考驗自我能力的山。
歐洲大陸最高峰厄爾布魯士山,山勢嚴峻不說,再加上俄羅斯的寒冬來襲,因為天公不作美,行程被迫延遲,導致我必須在體能尚未恢復的狀態下攀登珠峰,這也是非常艱辛的體驗。
讓我更無法忘懷的是最後的山峰──德納利山。登完珠峰之後,我心想:「終於要完成七頂峰的挑戰了!」北美最高峰德納利山位於阿拉斯加,又被稱為麥金利峰,真的是一座非常嚴峻的山。探險家植村直己先生是第一位成功在冬季單獨登上德納利山的人,最後卻未能生還。
因為有挑戰三次都失敗的朋友,所以我以「一般的準備絕對無法登頂」的心情嚴陣以待,實際上,這座山甚至改變我心中所謂「一般準備」的基準。
在德納利山,遇上讓我做好死亡覺悟的暴風雨,最後挑戰兩次才成功,真是一大難關。

因為這些山峰,我得以成長茁壯。
第二座挑戰的非洲最高峰吉力馬札羅山、第五座的澳洲最高峰可西歐斯可山以及第六座的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山,對我而言雖然也很辛苦,但相較之下是比較順利登頂的山峰。即便如此,這些寶貴的登山經驗,必然在不知不覺中讓我變得更加堅韌,因此我才能面對之後更嚴峻的山峰吧!
因為有這些經驗支持,面對宛如被山峰拒絕或驅趕的狀態時,我才能不屈不撓繼續挑戰。

這些,再度加深了我的感觸。
無論好壞,一切都是自己創造的結果。
所有過程都會讓自己成長茁壯。


從計畫的過程找到機會

攀登世界七頂峰,雖說執行的過程中,有許多隨機應變的地方,但乍看之下是將時間濃縮在十八到十九歲,在短短的一年半之內就完成的計畫,所以經常有人問我:
「為什麼要這麼急?妳還年輕,山也不會跑啊!」
然而,對我而言,只有這一年半是最佳時機。

我在十七歲的時候開始計畫攀登珠峰。
當時,我最先想到的是自己身為女性這件事。我以後想生小孩,而且最少要生四個,成為人母也是我的夢想之一。
如果有了孩子,總有一段時間我必須一直陪伴在他們身邊。
放著年幼的孩子不管,丟下一句:「媽媽要去爬一下珠峰,乖乖和爸爸一起看家喔!」未免也太不切實際,而且我認為身為母親卻去挑戰隨時可能沒命的冒險,對孩子來說很不負責任。
而且,在生孩子之前,應該會先出社會。雖然還不知道將來會從事什麼樣的工作,不過既然要工作我就想要盡全力做好。我可以想像,工作之後可能很難用「我要去攀登珠峰,所以想休息一段時間。」這個理由休假吧!
再加上體力的考量,最好可以在二十五歲前就完成登頂。
毅力、體力,以及期望自己在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綜合思考體能狀況最佳的年紀,最容易成行的時間,如此一來答案就會變得很明確。
「上大學前或是就讀大學是最佳時機。」
這是我的結論。
反過來說,我認為「只有現在這個時間點才有機會!」

雖然當時只有十七歲,但這是我的生涯規畫,所以決定和父親商量。
「我想去攀登珠峰。」
父親想了一下,回答說:「我知道了。」他雖然沒有擔心或反對我做這件事,不過有一個附加條件。
「我認同妳這份熱情,如果想做的話就去做。不過,這是真鈴妳自己的計畫。我不會提供資金,妳必須靠自己的力量完成。」
如果我說想做的話就會放手讓我去做,父親很尊重我的自主性,這樣的回應很符合父親的風格。於是,我也反射性地回答:
「知道了,我會自己想辦法!」
雖說是自己發下的豪語,但是登珠峰需要很大一筆錢。
儘管早已預想「大概需要一千萬日圓的經費」,但是越調查就越了解籌措資金有多困難。
我當然沒有這麼多存款,這也不是打工就能應付的金額。為了籌旅費,只能找贊助。想找贊助,就必須要有宣傳自己的標語才行。
我做了一番調查,發現當時在日本最年輕登頂珠峰的紀錄是二十歲。
如果從十七歲開始準備,十九歲前能登頂的話,就可以刷新這個紀錄!
「我一定會成為日本最年輕的珠峰登頂者。請贊助我!」
我把這種郵件寄到各企業與報社,開始尋找贊助,正式啟動我的挑戰之路。

我並不是為了創下日本最年輕登頂紀錄才做這件事。
沒錢、沒背景,一個什麼都沒有的高中生要實現夢想,能派得上用場的東西只有年齡而已。
做任何事都需要計畫。除此之外,實行計畫的「時間點」以及充分思考自己的「強項」也很重要。

用「幹勁」與「決心」拓展機會
攀登珠峰的細節在第四章中會提到,不過,我認為把一個小小的契機拓展成更大的機會,需要幹勁與決心。
登頂珠峰後,我沒有因此停下腳步,而是繼續挑戰世界七頂峰、甚至「探險家大滿貫」,其實都是用「幹勁」與「決心」拓展機會的結果。

二○一五年十二月,我攀登南極洲最高峰文森山,是為了隔年五月登頂珠峰做準備,在登珠峰前我必須先讓自己習慣寒冷地區的高海拔環境。出發時我並沒有想到要挑戰南極點。
南極洲是世界第五大洲,面積約為日本的三十七倍。地表約百分之九十八被冰層覆蓋,是極度乾燥的「銀白色沙漠」。
我在十二月前往南極,正值一天二十四小時太陽都不會西沉的永晝。從智利搭乘俄羅斯軍用機進入南極時,看到無垠的雪白大地,感覺就像來到另一個星球般十分不可思議。
本來應該馬上開始登山,卻因為氣候惡劣遲遲無法開始,我只好在基地等待時機。

南極有六十個以上的基地。像日本的昭和基地一樣,全世界約有三十個國家在此設據點,不過幾乎都是觀測用的基地。
其中,我滯留的「聯合冰川營地(Union Glacier Camp)」是唯一一個民間基地,擁有可收容八十人左右的住宿設施。
十二月二十日,我在基地等待天氣轉晴時,度過十九歲生日。隊友等許多在場人士都為我慶祝。
因為等待時間很長,所以我積極地和許多人聊天,聽到不少故事。
很幸運地我遇到極地探險家埃里克‧拉森(Eric Larsen),有幸和他聊到遠征北極的事情。埃里克先生在短短一年之內征服南極點、北極點與珠峰,而且還是以騎腳踏車的方式抵達南極點,真的是很厲害的人。
「登頂世界七頂峰再加上抵達南極點與北極點,就完成『探險家的大滿貫』了。」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才知道什麼是大滿貫。

天氣好不容易在四天後回穩,終於可以開始攀登文森山了。我們必須先移動到海拔二二○○公尺的文森基地。
我想應該有很多人知道,高海拔的山峰不能一口氣登頂。首先必須前往能儲備物資的基地,之後再轉往「基地1(C1)」,慢慢向上移動到「基地2(C2)」、「基地3(C3)」,最後再朝山頂前進。
為了習慣高海拔環境,從C3暫時退回C2再重新出發的狀況也不少。
我們的隊伍在抵達C2時,又因為天氣惡劣必須等待。直到十二月二十八日,才終於能登頂,雖然天氣看起來仍然詭譎,不過我們仍抓緊瞬間的空檔,一鼓作氣登頂。
真的是一瞬間,因為馬上就開始變天,所以才剛登頂我們就馬上下山。連拍紀念照的時間都沒有,一陣兵荒馬亂,大家都沒能好好享受。當時我的體力和毅力都還很充足,所以真的很不過癮。
因此,挑戰探險家大滿貫這件事,突然變得近在眼前。
「登珠峰不如挑戰七頂峰,挑戰七頂峰不如探險家大滿貫。既然都要挑戰,就要把目標放得更高。都難得來到南極了,絕對不能錯過去南極點的機會!」

下山回到聯合冰川營地之後,因為天氣惡劣飛機無法起降,讓我更加確定這個想法。
我心裡已經決定了。
既然已經決定,接下來只要執行就好,我馬上打電話給父親。
「我現在從文森山下山了。接下來要前往南極點喔!」
在東京家中的父親,顯然還沒脫離過年的氣氛,我用衛星電話講完重點,就像是故意要蓋過正在說些什麼的父親一樣,馬上接了一句:「Dad , I love you!」便把電話掛掉了。
登文森山的成員等著飛機起飛,開始準備打道回府,而我則是和基地裡「打算前往南極點」的人組成新隊伍。

「這次去南極是為了登文森山,既然完成就暫時先回日本,南極點可以之後再說。」這也是一個選項。剛滿十九歲的我,或許之後還有機會。
然而,不管那個機會是幾歲才會出現,都是「以後」不會是「現在」。
因為在關鍵時刻決定抓住「現在」的機會,南極點一下子變得離我很近。

下定決心後,就要馬上行動
下山後,我不但沒有感到疲累,反而狀態絕佳。當得知必須滑雪前往南極點之後,下山當天我馬上展開訓練。
我非常喜歡滑雪;五歲時第一次滑雪,之後父親帶我去過輕井澤和東北地區滑雪,自己也曾和朋友一起在瑞士參加滑雪營隊,還曾經在冬季俄羅斯的山脈玩過單板滑雪。除此之外,偶爾也會玩猫跳滑雪(Mogul skiing)。
不過,我學的是滑斜坡的高山滑雪。高山滑雪的型態是腳尖與腳跟都被固定,滑雪板和腿成為一體。
另一方面,前往南極點採用的是越野滑雪。為了在平地上滑行,只固定腳尖。正確來說不是「滑行」,而是接近「跑、走」的動作,為了習慣這種前進方式必須事先練習。
另外,「狗拉雪橇在南極大陸奔馳」已經成為童話故事的場景,一九九八年之後因為檢疫的問題,就已經禁止帶任何動物前往南極。
帳篷、食物等所有的行李都必須自己搬,所以我必須用雪橇拉著六十公斤以上的行李,然後滑雪前進。為了做好充足準備,我不斷訓練自己,在腰上掛著沉重的行李,拖著行李前進。如果用實物比喻,大概就是「身上背著五瓶二公升的寶特瓶,腰上用繩子拖著五個大輪胎滑雪」的感覺。

在南極,我們只能使用基地的衛星電話,在即將出發前,我再度打電話給父親。我說完自己的想法之後,父親很冷靜地我問:「那資金要怎麼辦?」
我回答:「我會自己看著辦!」父親只回了一句:「這樣啊!」父親還是維持一貫的態度「我支持妳,但是接下來要自己想辦法!」
比起這些事,南極點這個「眼前的挑戰」更讓當時的我雀躍不已。

在銀白的沙漠上一路向南
全世界最乾燥、被冰層覆蓋的銀白色沙漠。
三百六十度毫無標誌的平坦大地。
氣溫零下四十度,體感溫度大約是零下六十度。
在這種環境下,拉著沉重的雪橇滑雪前進。
我搭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當作轟炸機使用的雙水獺小型飛機,在南緯八十九度降落,從那裡開始前往南極點。
將指針往南撥,埋頭前進。
二〇一六年一月四日,我踏上了挑戰南極點的旅程。

前往南極點的路途中,強風不斷吹拂,人彷彿隨時都會結冰。
成員總共有四位。雪橇上裝滿帳篷、食物、燃料,每個人都被分配到六十公斤左右的行李。儘管之前在文森山的C1基地,我用一樣的行李訓練好幾天,但還是感到非常沉重。我用橡膠製的背帶連接雪橇,努力拉著行李。
途中沒有人跟我聊天,我也無法跟別人搭話。
雖然是四個人一起前進,但是前往南極點的路上完全是一個人的世界。雖然因為強風和刻骨的寒冷感到艱辛,但我越來越開心,最後還有一種遁入冥想的感覺。
我想那大概是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吧!
我只聽得到風和自己心裡的聲音。
有時想起以前和未來的事。
有時什麼也不想,有時又想東想西。

隨著不斷前進,成員們開始各自顯露出自己的風格。
有人因為前進速度太慢,漸漸退到隊伍後方。
有人雖然氣喘吁吁,但是堅持「一定要走在最前面!」
我雖然不是一定要走在最前面的類型,但本來就是隊伍中速度最快的,在維持自己的步調下,自然而然地就走在前面了。
抵達南極點前,每隔一小時或二小時,我們就會停下來休息。這樣每天大概會停下來五到六次。雖然氣溫為零下四十度,但是用雪橇拉著重物身體會發熱,所以在前進時會非常熱,但只要停下來三分鐘就像是要被凍死一樣。然而,我和其他男性隊員比起來,身上沒有那麼多肌肉,所以大家如果休息十分鐘,我就會把休息時間控制在五分鐘左右。

一停下來,我就會穿上好幾層厚羽絨衣,維持站姿往嘴裡塞進大量餅乾。整片的巧克力真的是人間美味啊!
我像花栗鼠一樣,吃下二大片巧克力和堆成小山的香蕉乾、芒果乾、哈密瓜乾。就算沒休息,我也會邊滑雪邊從裝著十幾條能量棒的口袋裡拿出東西吃,我為了「補充熱量」甚至把整條奶油拿起來啃。我想當時每天至少攝取了一萬卡路里吧!
聯合冰川營地大量儲存這些食物,出發時大家可以各自帶走自己喜歡的食物。
有沒有好好補充熱量會大幅影響表現,攀登過幾座山之後已經養成隨時補充熱量的習慣,所以我一路上都在埋頭猛吃。
知道這件事對自己「有益」,就應該毫不猶豫地執行。

和生活中不會遇到的人相遇
前往南極點的四位成員當中,除了我以外都是男性,而且每一位都相當獨特。
隊長是一位蘇格蘭登山家,就是以十三歲的年齡,創下全世界最年輕登頂珠峰紀錄的喬丹‧羅麥羅(Jordan Romero)。
雖然是第一次挑戰南極點,但他是登山數百次的專家,當時就是請他帶隊。
羅麥羅先生經驗豐富而且幽默風趣,我們相處非常融洽。

另外一位美國人,身高約一百九十公分左右,頭腦非常聰明。
他在哈佛大學拿到MBA(企業管理碩士),曾經擔任過企管顧問,不過因為精通阿拉伯語又學過軍事戰略,所以被FBI(美國聯邦調查局)延攬,擁有在阿富汗擔任司令官的經歷。他已經完成世界七頂峰登頂,這次是為了達成探險家大滿貫來到南極。
日本的自衛隊與美國、中國的軍事系統的差異,以及華爾街顧問公司會在面試時問什麼問題……
他告訴我很多新知識。

最後一位俄羅斯人是創業家。
全身都是刺青、背上有傷痕,整個人充滿危險氣息。
他完全沒有滑過雪也是第一次登山,卻說:「我很耐寒而且體能很好,所以想挑戰南極點。雖然當下覺得:「這位究竟是何方神聖?」不過也讓我見識到完全不同世界的人。
不過,對這些三、四十多歲的隊員來說,我這個才剛滿十九歲的「日本小女生」或許才是另一個世界的人吧!
和一般生活中不會遇到的人相遇,不分年齡、國籍,朝向同一個目標前進,我覺得自己的「心靈世界」變得更開闊了。
探索世界或許不是拓展外在,而是拓展內在的方式吧!

溫度接近零下七十度時,風勢變得更強勁,連腳和臀部都變得冰冷,那是我從未體驗過的低溫。因為太冷了,令人很擔心腳部表面會結凍。雖然不至於凍傷,但受損的皮膚像過敏一樣開始癢了起來。HEATTECH吸濕發熱衣、FLEECE雙面刷毛衣、特級極輕無縫羽絨連帽外套、滑雪褲等服飾穿了好幾層,為了防寒與遮蔽強烈紫外線,我像忍者一樣把臉包起來,所以就算很癢也不能抓,真的十分難受。
不能躺也不能坐,一直拉著六十公斤以上的雪橇滑雪,漸漸地,腰腿承受的負擔越來越大。
然而俄羅斯人看起來卻一點也不冷,我深深感到:「身體構造根本不一樣啊!」

「腰痛得我動彈不得。沒辦法了!請幫我呼叫飛機!」
才第一天,美國人竟然就這麼說。
蘇格蘭隊長很驚訝,告訴他:「這要花很大一筆錢。」回到基地需要四到六小時的飛行時間,據說包機費用大約是三千萬日圓。
在基地遇到的人當中,有好幾位是一開始就搭包機輕輕鬆鬆抵達南極點的人。
有中國的大富豪。
也有美國知名企業的經營人。
還有被國家起訴,身邊帶著兩位FBI保鑣的俄羅斯實業家。這些人皆非等閒之輩,在基地等待時,他們邊喝伏特加和威士忌邊玩紙牌遊戲,而且還賭上遊艇、房子,甚至「自己的島」。
然而,我們隊伍中的美國人也像那些人一樣,立刻回答:「費用沒問題。」大家都很驚訝,但是如果他包機,整個團隊都必須在原地等待,會浪費很多時間。
「沒問題的,我們會幫你。」
隊長安撫美國人,最後還是全體一起出發。虛弱隊員的行李一向都由剩下的隊員分擔,就算是女性也一樣。雪橇的重量變得更重了。
「長得人高馬大的,應該再努力一下啊!」
我很想這麼說,不過我的目標不是減少行李,而是大家都平安抵達南極點。我轉換心情,告訴自己現在沒時間抱怨。

越接近南極點,空氣越稀薄。南極的海拔平均只有一五○公尺,但是陸地上的冰層厚達二七○○公尺左右。富士山的海拔為三七七六公尺,所以南極的環境幾乎和高海拔地區一樣。
當時我才剛登頂文森山,身體已經習慣高海拔環境,體力還很充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