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滿額折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我這樣教出東大生:掌握12歲之前的教養關鍵期,讓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定  價:NT$ 260 元
優惠價:9023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6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亞馬遜讀者四星推薦

*「兒童未來塾」館長楠本佳子最受歡迎著作!

*曾任家庭教師、補習班老師的作者在為人母後,教養出就讀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的高材生兒女,觀察過無數的家庭所獲得的種種啟示。

育兒最重要的,
就是父母的態度堅要定。
要先了解媽媽自身的心情和心理狀態!
無論如何都別忘了
珍視自己的人生。
因為你的身教
其實孩子都看在眼裡……!


功課好的孩子和功課不太好的孩子,兩者的家庭有什麼差別?事實上的確有,而且差異非常顯著。這個差異決定了孩子將來會不會主動念書,會自己念書的孩子能不斷進步,而被父母責罵後才心不甘、情不願去念書的孩子很容易遇到壓力便臨陣脫逃。對孩子而言,父母是什麼樣的存在?什麼樣的父母養出什麼樣的小孩?作者因為當過家庭教師,所以對父母的重要性體會相當深。能夠幫助孩子成長的是父母,會毀了孩子的也是父母。許多家長認為對孩子好的事反而是害了孩子。不過,如果你希望將來不用催「快點去念書!」,孩子也願意主動坐在書桌前的話,在孩子上國中前,也就是十二歲之前是關鍵。希望各位父母能思考「對於你的孩子,怎麼做最好?」那麼本書的內容,將能對你大有助益。

作者簡介

楠本佳子(Yoshiko Kusumoto)

「兒童未來塾」館長,現居日本岡山縣。
廣島大學附屬福山高中、東京理科大學藥學系畢業後,任職於研究中心。當過15年家庭教師、4年補習班老師,現在在岡山縣經營一家只靠口耳相傳的方式招生的課輔班。
教養出就讀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的兒女,自身經驗加上補習班和當家教的經歷,教過從幼稚園到高中的學生,融合蒙特梭利教育、教練式領導、心理學、腦科學為基礎,以學齡前兒童或國小低年級學童的母親為對象,開辦講座及工作坊,並接受個別諮商。
諮商內容的範圍廣泛,從教養層面的親子溝通術到孩子的國高中升學考,多人表示「提供具體的建議,所以能立即見效」。

˙兒童未來塾官方網站
http://kuccumama.com/

目次

前言

第1章
育兒沒有「標準答案」
但別當愛罵人的媽媽須知的十三件事
天底下沒有自信滿滿在育兒的媽媽
育兒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寶貴時光,所以要樂在其中!
媽媽都是愛操心,不過那可能只是「妄想」?
父母老說正確的事並不正確
希望孩子用功念書的話,父母該先做的事
說「謝謝」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父母相信的力量幫助孩子發揮潛能
你的家庭讓孩子想要回家嗎?
當對孩子的愛變成了「支配」
媽媽花一點時間自我檢討的提示
育兒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態度堅定不動搖
為了樂在育兒,偶爾也要忘了育兒
成功沒有規則,但失敗的法則都一樣

第2章
幫助孩子成長的「叮嚀」秘訣
提問式的溝通讓親子都開心
什麼話語會摧毀孩子的學習動力?
「快點做」這句話可能害孩子落榜?
從「快點」到「怎麼做?」──提問讓孩子有學習動力
父母問問題的方法改變孩子的回答
回答問題讓培養孩子的「思考能力」
「傾聽」可培養孩子的自信
「不可以做」這句話是禁忌的果實
只有兩種場面可以責罵孩子
會進步的孩子,媽媽都是「稱讚」的天才
孩子無法理解「沒什麼大不了」的客套話
孩子是否也認為「你老是在生氣」?
笑容的力量大過言語
罵「笨蛋」真的會變笨蛋──父母的話語影響孩子一生
會進步的孩子、不進步的孩子、被摧毀的孩子
助孩子成長的是父母,敗也父母

第3章
學習的第一步在於「家」
如何打造出「孩子願意主動學習」的家庭
育兒如植樹,根要扎得深
不肯學習的孩子是在模仿誰?
孩子「喜歡的事物」就是學習的捷徑
學習的第一步是認識很多字彙
孩子從親子之間的對話學習到字彙
認識字彙卻看不懂文章的原因
為什麼讀書多多益善?
圖書館蘊藏著改變孩子未來的關鍵
學習並非只是解題
讓孩子自己找出適合的學習法
是誰讓孩子不愛學習?
和孩子一起決定家庭的規定
妥善使用電視、電玩、手機的方法
整理得井然有序,成績自然會進步
累積小習慣打造孩子的未來
讓孩子幫忙做家事是一箭三雕!?
功課好的學生和不好的學生之間,家庭的差異

第4章
為養出「功課好的孩子」的問與答
孩子需要自己的房間嗎?
孩子不擅長整理,和讀書無關吧?
答不出孩子問的問題,怎麼辦?
需要幫孩子看全部的功課嗎?
筆記很潦草,成績不會好是真的嗎?
哪家補習班比較好?
討厭會欺負妹妹的兒子
忍不住脫口罵孩子「笨蛋」
該和誰商量孩子的課業問題?

後記

書摘/試閱

第1章
天底下沒有自信滿滿在育兒的媽媽

育兒是每天二十四小時、三百六十五天全年無休的事。孩子在幼兒時期,身體容易突然出狀況,上了小學後又在學校惹問題,頻頻發生令人擔心的事。明明也沒做什麼事,每天一轉眼就過去了……應該有很多媽媽都有這種感覺吧?
我有一個至今回想起來仍教我臉色發白的經驗。那是我兒子三歲時的事。有一次我帶兒子一起到市公所,就在填寫文件的短暫時間裡,原本跟在腳邊的兒子忽然不見人影!
那間市公所很寬廣,起初我只小聲叫喚兒子的名字,卻完全感覺不到兒子的蹤跡。我愈來愈害怕,不顧旁人的眼光,開始大聲呼喊起來。
會不會是走到外面去了?還是被人誘拐了……?就在我的妄想不斷膨脹的時候,一位看似公務員的男性指著遠處的一座樓梯告訴我「有看到一個小弟弟在地下室的食堂」。
我趕緊飛奔過去,看到兒子抓著樓梯的扶手正要往上爬。兒子一看到我,露出了滿面的笑容。媽媽我急得快瘋了,兒子卻一臉很開心的樣子。
這一件二十年多年前的往事。即使到現在,我仍清楚記得當我發現兒子平安,放下心來的同時,伴隨著精疲力盡的疲勞感。要怎麼讓三歲小孩了解媽媽有多擔心?一個人亂跑有多危險?這讓我非常煩惱。
不管什麼時候、不管什麼狀況下都不可以放開小孩的手。我早就知道了。結果,還是發生這種情形,更遑論其他的事。育兒的過程中,有很多事情教父母親也不知道該如何是好。有時自己認為正確的事也可能是錯誤的。
育兒,沒法從學校學習,也沒有唯一的「標準答案」。幾乎所有的母親都是一邊迷惘、煩惱著,含辛茹苦在養育子女吧。

我也是從錯誤中摸索育兒的方法。不只參考育兒和兒童相關的書籍,也閱讀了許多心理學和腦科學類的書,不斷探索自己的育兒論,好不容易才將兩個孩子平安撫養長大。
不僅自己的育兒經驗,我身為家庭教師和補習班老師觀察過無數的家庭,把有所發現、受啟發的事,綜合起來寫成這本書。希望本書能為日後即將展開育兒生活的母親們提供一臂之力。
育兒的日子是一去不復返的寶貴時光,所以要樂在其中!

當結束育兒的母親齊聚一堂,提到了過去的往事,有時會聊到欲罷不能。那個時候發生這事、那事,一邊回想著當年談天,相當愉快。
不過,不論何時的聚會,必定都會出現同樣的話題。
「現在回想起來,那時我對一些不重要的事煩惱過度了~」
「早知道我就不要那麼囉嗦了。」
「其實當時根本不用著急,多花一點時間就好了。」
諸如此類,媽媽們的想法一致。其中,甚至有人這麼說:
「我太過生氣了,孩子真可憐……」
有一位媽媽帶孩子去公園玩。很多孩子一起在玩溜滑梯,只有她的兒子在爬上溜滑梯的時候,突然害怕得哭了起來。其他的孩子每個都開開心心溜了下來,只有兒子一人做不到。
媽媽見狀,輕聲對孩子說「只是坐著滑下來而已啊。很簡單喔,不怕不怕」,可是兒子還是遲遲不肯滑下來。媽媽的催促開始愈來愈大聲,最後終於忍不住發飆「快點溜下來!」。兒子更是哭叫,但媽媽還是怒氣難消。
這位媽媽說後來真是到了難以收拾的情況。現在回想起來,真後悔自己何必對溜滑梯這種小事氣成這樣。
當我對其他男性提起這個話題,幾乎所有人都異口同聲說「好過分,以後會留下陰影喔」,但我很了解這位母親的心情。作夢也沒想到自己的孩子竟然不敢溜滑梯,她對這沒想過的事慌了手腳吧。
大家如理所當然般做得到的事情,只有我的孩子做不到。只有一個人做不到的話,就無法和別人一起玩,會受到排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遭遇如此可憐的窘境。那位母親的心中一定充滿了著急和不安的心情吧。
不是只有你一人懷著許多思緒,每天為育兒奮鬥。大家都是同樣的心情。
你可能還會鬱悶,這麼辛苦的育兒生活要持續到什麼時候?但是,當孩子因上大學、就業、結婚而離家時,就只剩下夫妻兩人的生活。時間比想像的還要飛快。
只有現在你能和孩子一起歡笑、一起打滾,感受肌膚之親互相嬉鬧。這段時光一去不復返,請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每一天。
而且,請你一定要好好享受這一段珍貴的時間。養兒育女的確很辛苦,但正因為如此,千萬別忘了要樂在其中的心情。

媽媽都是愛操心,不過那可能只是「妄想」?

媽媽會擔心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彷彿擔心才是作母親的職責一般,可以擔心的事情沒完沒了。
當然,我也很愛擔心。女兒剛離家上大學的初期,只要她沒有回傳簡訊,我就會感到很不安。就因為太擔心了,曾有一次發了兩、三件簡訊後仍沒消息,我甚至還傳過寫著「如果還活著就回信」的簡訊。
之後聽女兒說,因為隔天要交報告在熬夜趕作業,沒時間理會媽媽(=我)傳來的「不重要簡訊」。因為愛操心的緣故,一切只是我擅自以為「可能發生了什麼事」。
直到我讀到譯者兼評論家的白取春彥先生的著作《讓你變聰明的思考術》(Discover 21出版)(譯註:原書名『頭がよくなる思考術』,中文版書名為《創新正思 做自己:像吸塵器般將腦中垃圾清除,沒有正確,只有最好!》,三采出版)中,關於「擔心為害」的一節。

你嘴上說「我擔心你」。不過,你擔心的內容其實是自己的妄想。
妄想不僅傷害你的身心,把妄想說出口,只會讓你被對方輕視。

的確,光想到孩子身上會不會發生什麼不好的事情,妄想的世界就能以驚人的規模不停擴張。結果使自己身心俱疲。

胡思亂想一些不好的事到底有什麼好處呢?擔心無法成為對方的助力。(中略)
很多人誤把擔心當作一種真實的貼心。可是,實際上那只不過是自己隨著妄想在起舞罷了。

仔細思考看看,不安和擔心沒有任何產能,只是父母親的自我滿足,卻對親子都造成壓力。
父母當然擔心孩子可能會生病、可能會受傷或遭逢意外等等,所以需要提醒和叮嚀。但千萬不可操心過度。說是因為擔心,就為孩子安排人生道路或要求孩子照自己的意思過日子,並非為人父母的職責。
目標應該是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並選擇正確的道路,就算失敗,也能靠自己的力量重新站起來,繼續前進。
當你覺得「自己好像擔心過度了?」的時候,不妨乾脆暫時不要再想孩子的事了。

父母老說正確的事並不正確

以前,我深信「父母在孩子面前一定說『正確的事』」。
可是,孩子長大成人進入社會後,如果老是主張「正確的事」,被當成一個「老好人」也非好事。世上有很多事無法靠說漂亮話來解決。如何教導孩子這樣的實情,著實讓我煩惱不已。
就在這個時候,我遇到了一本書。那就是心理學家河合隼雄先生的著作《心的處方箋》(新潮文庫出版)(譯註:原書名『こころ処方箋』,中文版書名為《心的處方箋》,天下雜誌出版)。
其實這本書是我孩子還讀國小的時候,他們的課輔班推薦給學生的讀物。雖然當時我驚訝的想「小學生需要讀這樣的書嗎?」,但我自己也讀了。這本書的內容不只關於親子的事,真的讓我獲得許多啟發和知識。以下摘錄部分的目錄……

1 人心不可能看透
3 100%正確的忠告沒有用
5 孩子有「明理的父母」也難過
13 認真也要適可而止

我推薦一定要讀這四節。當然,我的意思並不是指「不要說正確的事」。只是老是說正確的事,孩子會失去喘息的空間,而漸漸對父母的話充耳不聞。
因為閱讀了這本書,我重新體認到老是對孩子說正確的事並非最佳的做法。不過在此同時,父母也必須好好思考應該教導孩子什麼。
大人的世界有「真心話」和「場面話」之分。有一位男性在小時候,父親告訴他要「公平親切對待每個人」,可是後來當他要結婚的時候,父親這麼說:
「跟那種窮人家的女孩結婚,對方會來跟我們要錢。」
這位男性說這番話和父親在他小時候教導的道德觀落差太大,讓他大受打擊,從此對父親產生不信任感。
隨每個家庭而異,想法和方針都有所不同。雖然不應給別人添麻煩,但基於「社會正義」的理由,把口是心非的事教導給孩子,也不是辦法。
況且,父母親的想法一變再變的話,孩子也會感到無所適從。不管是真心話,還是場面話,如果你認為育兒應該有什麼「中心思想」的話,那就算孩子將來長大成人也不可輕意改變。

希望孩子用功念書的話,父母應該先做的事

原為外人的兩人結為夫妻,長年一起生活,在不知不覺中生活習慣、態度和想法會愈來愈相像。而從出生就開始就與家人一起生活的孩子更是如此。
經常開著電視的家庭,孩子也常常看電視;父母成常看棒球賽的轉播的話,孩子也會喜歡棒球;父母常看足球的話,孩子也會很清楚足球的規則。
父母喜歡運動,常常親子一起去運動的話,孩子當然也會擅長運動吧。而父母是喜歡去圖書館或書店的家庭,孩子也會喜歡書本吧。
從小就喜歡手機,升上國、高中後更時時看著手機的孩子,他們可能來自父母本身就愛滑手機的家庭。

我曾任家庭教師,拜訪過各式各樣的家庭。學業成績好的孩子,果然家裡都有許多藏書。父母為充實自己買來的書從剛出版的新書到商業書籍等等,各種領域的書一字排開。
我家雖然並不是為了增進孩子的學業,不過剛好先生和我都很喜歡逛書店,每當全家出門外食時,可以說幾乎都會順道去逛一下書店。全家四人各自去自己喜歡的書區瀏覽,有時也會聚在一起選書。
不知是否因為這個緣故,女兒出國留學時,好像也常常去書店。當我去她留學的地方探望她時,還帶我去看她喜歡的書店。孩提時養成的習慣在她到國外生活時仍好好保留著,讓我感到很驚喜。
孩子都把父母看在眼裡。同時,對孩子而言,父母=大人,看著父母的姿態,就會認為「大人就是這樣」。
孩子看著父母不管什麼事都全力以赴的姿態,不會認為那是「在努力」,而會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如果看到父母經常敷衍了事,孩子也會認為這就是一般,以為其他的家庭也都一樣。
父母本身平常就會「用功」看書的話,孩子也會覺得用功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此一來,就算不用催促「快點去念書!」,孩子自然也會主動去用功。
如果有什麼希望孩子改掉或去做的事,父母要率先做榜樣給孩子看。爸爸下班回家後做什麼事?媽媽平常都在做什麼?
如果希望孩子用功念書,父母要給孩子看自己專注於興趣或其他什麼事情的樣子。這麼做是最有效果的。

說「謝謝」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沒有自信心的話,什麼都做不了。無論學業還是體育,要成就一件事,自信是不可或缺的。
那麼,要如何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呢?
首先,最基本的是父母的愛。
孩子被父母愛,就會覺得自己是重要的人。孩子感覺自己受到父母的守護,就會產生勇氣和自信,面對各式各樣的挑戰。
相反的,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受父母討厭、不被愛的話,會怎麼樣呢?孩子會對自己沒自信,也不知如何信任別人。
有一個以高中生為對象的統計調查,對於「是否覺得自己是有價值的人?」這個問題,回答「完全是」、「算是」的人數比例,相較於美國的八九‧七%、中國的八七‧七%,據說日本的數值為三六‧一%(一橋文藝教育振興協會、日本青少年研究所,二○一一年)。這可能跟民族性的差異也有關,但日本的數值之低還是令我訝異。
我女兒讀高中時曾到加拿大留學一年,期間我去探望她,也在當地玩了一星期。她的寄宿家庭中有一個八歲孩子,在吃飯時做了不禮貌的舉動,但父母不會大聲責罵孩子,而是告訴他「不可以這樣」。
然後,孩子如果聽從父母的話不再搗蛋,父母會說聲「Thank You」。這句話的意思不只是「謝謝你聽話」,同時還帶有認同孩子的行動之意,表示「你做到了」。
不只這個家庭這樣,當其他家庭來參加這家舉辦的派對時,也能看到同樣的光景。受到父母糾正的孩子若改正自己的行為,父母會說「Thank You」來稱讚他。不管孩子是三歲、五歲,都沒有關係。不管在什麼場合,只要孩子做對了,就會稱讚他、認同他的行為。
這讓我驚訝不已。在日本的話,以提醒孩子在電車座位上乖乖坐好為例,就算孩子聽話坐好,父母什麼都不會說吧?包括我自己在內,也沒有在這種場面說了什麼話的記憶。
當我知道日本高中生的自我評價很低時,我想起了這個體驗。我認為家庭的習慣應該也是原因之一。
日本的家長總是注意到孩子做不到的事或缺點,經常受「責備」的生活和美國「稱讚」做到的事的生活兩相比較,每日的累積勢必對孩子的心帶來莫大的影響。若老是被指責缺點,孩子不易感受到自己被愛,而對自己缺乏自信心。
當然,父母親都是愛孩子的。可是孩子卻感受不到父母的愛,這種情形出奇的多。不要認為「孩子當然明白」,請充分表現出對孩子的愛,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3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