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一粒砂糖裡的世界史 (簡體書)
滿額折

一粒砂糖裡的世界史 (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  價:NT$ 270 元
優惠價:87235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是怎樣的歷史變遷塑造了今天的世界?

通常,歷史學家會以國家、民族這樣的大視角來闡釋。歷史當然可以這樣認識,但也可以從更小的視角,甚至微小的物品中來找尋。

一粒小小的砂糖,因為不同的社會階層和結構,而有了不同的使用方法;因為種植與流通,而反映出世界各地的相互關係。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日本人認為砂糖會增肥,敬而遠之;同一時期因為需求減少,砂糖價格暴跌,種植甘蔗的菲律賓內格羅斯島每天都有兒童餓死。本書通過全新的視角,讓複雜的世界歷史變得親切,也讓我們一眼看出權力與資源互相整合的趨勢,直觀感受地域、階級的文化壁壘與技術進步之間的角力,洞察世界歷史的動向。

這是一本以砂糖為獨特視角的歷史書,展現了相互獨立的世界各大洲逐漸聯為一體的過程,內容涵蓋了中世紀伊斯蘭教徒的西進,到十九世紀美洲的獨立運動,尤其集中講述了十六、十七世紀砂糖大量生產和普及的過程中,非洲黑奴的悲慘命運,加勒比海地區的社會變遷,以及歐洲生活方式的變化、政治力量的角力。看似離得很遠的歷史事件,通過砂糖找到連接點。 川北稔,別名川北信也,1940年9月12日生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國近現代史。2004年退休,現任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商品除瑕疵品外,恕不接受退換貨
因拍攝略有色差,圖片僅供參考,顏色請以實際收到商品為準

作者簡介

川北稔,別名川北信也,1940年9月12日生於日本大阪府,大阪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者,主要研究方向為英國近現代史。2004年退休,現任大阪大學名譽教授。

序言
本書意在通過砂糖等特定物品,或者說商品來理解世界歷史。為此,就要研究能夠達到這一目的的商品,砂糖、茶葉、棉紡織品都是很好的切入點。另外還有小麥、大米等基本的糧食產品,衣料,以及新時代的石油、汽車等,不一而足。通過對這些商品生產、消費全過程的深入觀察,可以看清楚世界歷史的動向。
透過特定物品理解歷史,能弄清什麼問題呢?大體而言,可以有兩方面的收穫。一是能了解世界各地人民的具體生活狀況。如,人們吃什麼,穿什麼,住在什麼地方。他們又是因何歡笑或哭泣。如果不能細緻入微地了解人們具體的生活面貌,就無法和特定時代、特定地域的人產生共鳴。因此,了解具體的生活非常重要。
如此一來,能讓我們更關注下層民眾的生活,而不是主宰政治的上流人士的生活。以砂糖為例,不僅十七世紀上流階級的茶會離不開它,工人的茶歇(tea break)也少不了它。我們還能通過砂糖了解到加勒比海的奴隸們的生活。“文化”一詞原來被理解為著名音樂家、畫家、文學家及其作品等。現在則通常將平民的生活方式置於文化的中心。世界上的人要相互理解,關鍵就是要理解民眾的真實生活和感受。
通過特定物品認識歷史的另一個收穫是,可以一眼看出世界性的相互聯繫。尤其當這種物品還是世界商品時,因為是在全世界流通,因此,其生產和消費的全過程可以反映出世界各地的相互聯繫。砂糖主要產於加勒比海地區,生產砂糖的勞動力則是從非洲販運來的黑人奴隸,砂糖生產出來後,大部分又都被歐洲人消費。因此,通過砂糖的歷史,可以同時了解三個大陸的情形。
要知道,歐洲不同階層的人使用砂糖的方法不同。有的人只是把它當成上等人的身份象徵,有的人食用砂糖以提神。認識到這些不同,就會了解到歐洲具體的社會結構。同時,我們還要了解加勒比海奴隸的生活和他們的想法。此外,淪為奴隸“狩獵場”的非洲也應該納入我們考察的範圍。
現代世界一體化說起來容易,但要正確理解個中含義卻很難。但是,如果我們能牢牢把握世界商品生產和消費的過程,就完全可以明白世界一體化的真正含義。歷史學已經不再像過去那樣,只是一門蒐集資料的學問,而是要研究為什麼世界會是現在這副模樣?是怎樣的歷史變遷塑造瞭如今的世界?所以有人會說:“所有的歷史都是當代史。”
現在的世界存在不少嚴重的問題,比如環境問題、核武器和戰爭問題。此外,日本社會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但世界上每天仍有數万名兒童死於飢餓。為什麼世界上會同時存在這兩種截然相反的情況?日本人覺得砂糖會增肥,因此對它敬而遠之,但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因為砂糖價格暴跌,在種植甘蔗的菲律賓內格羅斯島(Negros),每天都有兒童餓死。
這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差別”被稱作“南北問題”。以歷史的眼光來看,這一問題是什麼時候產生的暱?相信看完這本書的讀者會對這種差別的產生過程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過去,歷史學家總是以國家、國民、民族為切入點來認識世界歷史,認為人民勤儉節約,國家就富足,人民好吃懶做,國家就貧困。但是,加勒比海沒有發達的產業,卻不是因為那裡的黑人太懶惰。
實際上,因為加勒比海地區適宜生產砂糖這種世界商品,歐洲人在這裡開闢種植園,將這裡改造成單作種植的地區,加勒比海才沒能發展起來。在加勒比海建甘蔗種植園,與英國的工業革命息息相關。美國南部建立以奴隸制為基礎的棉花種植園,十八世紀前是世界棉業中心的印度建立棉花種植園,其實都要結合英國的工業革命來思考。
歷史當然可以站在國家的視角來認識,也可以按照更小的區域,如州、縣、村、鎮,或鄰里、家族等來認識。甚至可以從個別人物出發來認識整個歷史,比如法國的拿破崙、為德國統一做出巨大貢獻的俾斯麥,實際上的確有歷史書以他們為中心寫就。但是,在世界聯爲一體的情況下,像本書這樣回顧世界一體化進程中的歷史事件,也是非常重要的。

後記
本書結合了“世界體系理論”和歷史人類學的研究方法。“世界體系理論”的創始人是美國學者伊曼紐爾·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這一理論將近代世界看作一個互相聯繫的整體,觀察這個整體的成長和發展過程。歷史人類學則是通過對歷史上人們生活的實際狀態、物品和習俗的細緻觀察來認識歷史的一門學問。本書參考了美國人類學家西敏司(Sidney Mintz)的著作。
我認為,結合這兩種歷史研究方法,就能具體而清晰地認識和把握近代世界的動向。
學習歷史並不是要記憶無數年代、事件和人名,而是要從身邊的事物發散開去,思考我們生活的世界何以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世界各地人民的生活看似互不相關,其實有著深刻的聯繫。如果大家看完這本書能夠理解這一點,筆者將感到無比高興。
川北稔
京都府長岡京市

目次

1導言

通過特定物品理解世界歷史——怎樣學習世界歷史

7序言不可思議的砂糖

“嚼”甘蔗

沒有人天生就討厭糖

所謂“世界商品”

催生奴隸貿易的砂糖

藥品還是食品?

作為食品的砂糖

15第一章歐洲的砂糖從何而來

甘蔗開始旅行

伊斯蘭教徒將砂糖引入地中海

種植甘蔗的必要條件

十字軍與砂糖

大西洋諸島的時代和安特衛普的市場

哥倫布大交換

巴西糖的時代

加勒比海時代的開端

31第二章加勒比海與砂糖

海盜之海——加勒比海

砂糖革命

什麼是種植園?

恐怖的“中段航程”——奴隸貿易

三角貿易——歐洲、非洲和加勒比海

53第三章當砂糖遇到茶葉

用作退燒藥的砂糖

神學上的砂糖

權威的象徵——裝飾品

茶和砂糖相遇

紅茶——治療健忘症的藥

各種各樣的飲茶方法

為什麼要在紅茶中加糖——身份和地位的象徵

紅茶成為全民飲料的過程

英國的“商業革命”

世界聯成一體

75第四章咖啡館孕育的近代文化

咖啡館的流行

作為信息中心的咖啡館

破滅的經濟泡沫

文學、政治和咖啡館

巧克力館

大論戰——茶是麻醉劑還是藥品?

至高無上的砂糖

91第五章茶、咖啡、巧克力

咖啡尚無法走進普通家庭

廣受民眾歡迎的“走私頭目”

仿效英國紳士做派的殖民地種植園主們

殖民地居民聯合抵製茶的引進

喝咖啡和可口可樂的美國人

法國的咖啡館

阿茲特克人的禮物——巧克力

巧克力也是藥嗎?

巧克力變為固體

作為世界商品的巧克力

109第六章哪裡有砂糖,哪裡就有奴隸

畫家荷加斯與黑人

歐洲各國爭奪世界貿易主導權

對黑人薩默塞特的判決

加勒比海最早的黑人國家——海地

糖蜜和朗姆酒——北美殖民地的不滿

日本的砂糖業

121第七章英式早餐與茶歇——勞動者的茶

主食與副食

夏目漱石和約翰遜博士難以忍受的麥片粥

“神聖星期一”的消失和都市勞動者的生活

英式早餐的形成

近代世界體系中的早餐

加糖紅茶的雙重意義

137第八章圍繞奴隸與砂糖的政治

英國糧食政策的轉變

砂糖的過度保護與茶的壟斷

便宜的早餐

奇妙的逆轉

英屬砂糖殖民地的最後時期

147第九章甘蔗之旅的終結——甜菜的挑戰

溫帶地區能生產砂糖嗎?

甜菜的普及

近代科學技術和奴隸勞動的競爭

砂糖的衰微

影響世界歷史的砂糖

155後記

書摘/試閱

甘蔗開始旅行
在人們了解砂糖以前,世界各地用不同的東西充當甜味劑。日本在浴佛節時,常常用甘茶。淋釋迦牟尼像,在歐洲,蜂蜜常被用作甜味劑。當人們開始正式投入砂糖生產後,砂糖就變成了甜味之王,其他甜味劑只起到輔助作用。砂糖以絕對優勢成為主要的甜味劑,得到大批量生產,讓其他甜味劑望塵莫及。
那麼,砂糖是從什麼物質提煉出的?歷史上曾有過各種各樣的砂糖原料。其中比較珍貴的是竹糖和加拿大等地的楓糖,據說加拿大國旗上所繪的楓葉就是糖楓(sugar mrdple)。也許有人見過描繪在野外用大鍋熬製楓糖的圖畫。
最終,只有甘蔗和甜菜得以大量種植,用來提煉砂糖,使砂糖成為世界商品。但是直到十九世紀以後,歐洲才開始用甜菜提煉砂糖。在那之前,甘蔗是提煉砂糖的唯一原料。甘蔗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因此砂糖產地也只能集中在這些區域。
甘蔗的原產地尚不明確,據說是現在印度尼西亞的某個地方。過去還有說法認為是在印度的恒河流域。順便說一下,甘蔗是在1609年從中國福建省傳到日本的奄美大島的,薩摩藩獎勵甘蔗的生產,並將其作為收入來源。隨後,四國地區也開始生產“和三盆糖”,這是日本特有的知名優質砂糖。但是在日本殖民統治中國台灣,並建立種植園之前,日本的砂糖產量在世界上根本不值一提。
伊斯蘭教徒將砂糖引入地中海
據說歐洲人最早知道砂糖,是在公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大帝(公元前356~前323年)東征的時候。亞歷山大大帝建立了從希臘到印度的龐大帝國,他的士兵在進入印度北部時,發現了“不是由蜜蜂製造的固體蜜”,大喜過望。從那時起,就有商隊將極少量的砂糖帶到歐洲。
但砂糖生產在歐洲及其他地方傳播開來,則要歸功於伊斯蘭教徒。砂糖是與《古蘭經》一起向西傳播的。從七世紀開始,誕生於阿拉伯半島的伊斯蘭教迅速在廣大地區普及開來,向東傳到了印度、印度尼西亞以及中國的部分地區,向西傳到了今天的土耳其和北非。
到了八世紀初,伊斯蘭教徒進擊西班牙,並席捲地中海地區,幾乎就要控制整個歐洲了。直到732年,由於在和法蘭克王國的交戰中失敗,伊斯蘭教的擴張勢頭才被阻擋。即便如此,八世紀時,在商業繁榮的地中海地區——被古羅馬人稱作“我們的海”(mare nostraam),除了北岸之外,其他三面都被伊斯蘭教徒控制。
在伊斯蘭教徒向西擴張的過程中,他們在自己控制的地區逐漸引進了甘蔗種植技術和製糖技術。塞浦路斯(Cyprus)、羅德島(Rodhos)、克里特島(Crete)、馬耳他(Malta)、西西里島(Sicily)等地——今天從土耳其到意大利的地中海東部各島都開始盛行甘蔗種植。此外,摩洛哥(Morocco)等北非國家、西班牙等也引入了甘蔗栽培。
種植甘蔗的必要條件
種植甘蔗要求雨量和溫度適宜,甘蔗生長還會消耗土壤的肥力,讓土地變得貧瘠,所以需要不斷轉移,尋找新的耕地。甘蔗的種植和加工,即製糖,更是重體力活,所以和近代以來的工廠一樣,需要正規的集約化生產,種植甘蔗的地方還會有奴隸,或者類似奴隸的強制勞動。此後的數百年間,“甘蔗旅行”的所到之處都有這兩個特點。
早在伊斯蘭教徒控制砂糖生產的時期,砂糖就已經開始和臭名昭著的奴隸制結合了。在埃及,開始種植甘蔗後,即使在原本是農閒期的夏季,人們也需要辛苦務農,農民一年的生活,也就是農事曆法改變了。
此後,但凡甘蔗種植盛行的地區,都可以看到奴隸制的形成,以及生活習慣的變化。後文將詳述這一話題。在加勒比海諸島,非洲黑奴人口增加,幾乎取代了印第安原住民。(P16-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