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定  價:NT$ 350 元
優惠價:9031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記錄二十年多來,走過高度經濟發展時代的日本,對於環境與生態破壞的反思行動:

缺乏成本效益逐漸消失的梯田美景;
因不符合現代生活需求而荒棄的薪炭林;
都市擴張與開發而消失的近郊河谷濕地;
缺乏管理以致物種趨向單一化的荒廢竹林;
因建設開發造成棲地破壞威脅到珍貴物種;
都市裡廢水污染水質惡化的河川……

在NPO團體、地方居民、學者、地方政府協力下,如何找到策略,投入行動,將自然環境再生,重建生態多樣與永續平衡?

環境復育專家經驗案例,自然再生必讀書單

本書為作者自然環境復育協會為成立二十周年企劃的成果作品,由日本環境復育專家共同執筆,內容包含各種範疇與領域,本書針對生態園區、校園生態,還有里山、町山、森林、水梯田復,以及環境綠化等整理21個案例。提供社會大眾更多的自然環境再生的實例,讓有志於再生活動的組織、民眾有所依據,不再無所適從

復育溼地生態
 重現橫濱金澤八景裡,蘆葦搖曳的平瀉落雁
 在開發過程中留住水路,守護神奈川谷戶濕地的生態
重現農村地景
 導入綠色旅遊,靜岡伊豆石部讓廢棄梯田重生
 正視河谷田流失危機,千葉展開保育谷津總動員
打造生態都市
 大型集合住宅三十年間在東京都中心種出社區自然公園
 打造道路邊坡,種成生態綠帶
森林經營復育
 模仿自然演替,重現北海道石狩川原始林豐富生態
 肩負山林守護使命的小岩井農場百年物語
河川水路整治
 修繕泉水,整治河道,四國重信川活水重現
 學生的課題發想,找到岩手水質最差河川的生態復原法

特別的是,本書大量的運用實境照片及插圖,讓讀者更容易理解文字所述。衷心盼望讀者們能夠利用本書,使本書能夠成為輔助這些復原活動的實用教材,同時也是推薦給日後有意從事相關工作的有志者的書單之一。

1. 精準分類,迅速找到你想要的案例
本書透過有系統的介紹,將社區的自然環境分類為「海」、「河川」、「森林」、「梯田」四種自然環境,「都市」、「里山」、「町山」、「住宅」四種發展區位,並且有「自然環境」、「循環再生」、「環境教育」等不同的復原型態,讓民眾更了解不同條件下的環境復原方案。讓你閱讀外,迅速判斷這篇文章是否是你要找的案例。

2. 架構明確,快速掌握古今往來
每篇文章都有清楚的脈絡,從此地過往的環境說起,到人文歷史育環境變遷,以及居民如何開始關注環境議題、號召人手,還有環境復育後的維護方式。讓您全面性的了解環境保護活動的運作。

3. 淺顯豐富的圖文案例,一看就懂環境復原的成功經驗
透過淺顯易懂的文字敘述,以及靈活搭配圖片、插圖,讓讀者輕鬆理解;書中豐富的對比照片,讓你一看就知道環境復育前後的差別;加上步驟式的圖解說明、具體的復育現場描述,閱讀起來身歷其境;更特別的是,內有許多動植物照片,讓你更親近當地自然。

作者簡介

• 自然環境復元協會1989年成立。
• 成立以來,除了實際參與日本全國各地多項環境復育工作之外,也進行推廣教育,希望藉由觀念與實際知識的傳播,增進社會對環境復育工作的認識與支持。
• 自然環境復元協會所進行的教育事業中,有一項「環境再生醫生」的認證制度。這項制度是與各大學的環境教育相關科系合作,進行知識的傳授和認證。

陳桂蘭
日本筑波大學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科博士課程修了,為資深日文譯者

林雅惠
輔仁大學日文系畢業。譯作內容廣泛,為資深日文譯者。翻譯作品有《血糖完全控制的最新療法》、《吃對了,當然沒體臭!》、《超神奇長壽健康操》等暢銷書

目次

出版序 為里山行動找到更多可能 林華慶
借鏡日本,改變台灣 王毓正
推薦序 復育自然的跨領域觀點和實踐 李光中
前 言

1. 構築魚梯,打通河川生命之路
打造讓魚群穿越壩堤,自在洄游的河川環境
攔砂壩造成河中生物的棲地被阻斷,變動了水流更讓魚群危機處處。北海道羅臼町打造了讓魚群可以安全洄溯的魚梯,更間接找回上游森林的活力。

2. 模仿自然演替,重現原始林豐富生態
以混播混種法,把消失的石狩川河岸林種回來
石狩川原生河岸林與溼地草原因為蜿蜒河道變直而縮減,曾蘊藏北海道珍貴的原生物種也因此消失;而復育河岸林棲地,正是復育生態系的第一步。

3. 肩負山林守護使命的農場百年物語
由荒野到棲地,小岩井持續生態、有機、永續的環境復育
為了復原東北鐵道開發而破壞的山林,岩手縣小岩井農場帶著使命而成立,百年來不僅成為生態豐富的棲地,更在推動生態復育與資源永續上成為模範。

4. 一個學校的課題發想,啟動最差水質河川的復育
學生的生態作業找到水質淨化關鍵,成功逆轉山口川生態
在地水產學校學生的生態調查,發現了能河川裡淨化水質,誘使魚產卵築巢的海綿狀生物能量墊,成功的讓水質乾淨指標三刺魚重現。

5. 讓森林資源循環管理,也是一種環境復育
薪炭林轉型製作堆肥,將里山資源轉為經濟活動
因為薪炭燃料需求不在,茂木町森林缺乏管理而荒廢;公所發展堆肥與回收事業,除了充分運用森林資源,以保育的方式投入里山經營。

6. 正視流失危機,千葉保育谷津總動員
搶救河谷田生態,重現孕育傳統文化的里山景觀
關東地區台地河谷是傳統聚落與耕植文化起點,生態與農田隨都市開發遭到污染與棄耕。千葉縣產官學為守護里山,聯手展開保護行動…

7. 築夢於荒廢之地,東京下町夢之島的故事
東京下町的自然奇蹟
很難想像,現在遊人絡繹不絕的夢之島,幾十年前只是一片荒蕪的
海上孤島。如何利用人為的力量,配合自然的生長,將垃圾島變成夢
之島?

8. 大型開發住宅也能打造自然公園
結合綠地管理與社區營造,在都心打造與自然共生的家園
大型開發計劃不是只能帶來水泥叢林,東京都中心大陽城社區在建築群中心有著廣闊綠地,社區居民合力照顧下,打造出都市裡的自然森林。

9. 將道路邊坡種成生態綠帶
兼顧防止土壤流失與在地植栽的復育工程
人們為了生活便利在大地開闢各種建設,在貫穿了山林平野的道路邊坡,除了工程目標之外,是否也能找到復原為自然環境的可能?

10. 重建植生護岸,蘆葦田重現橫濱
克服海波侵蝕,在河海交會處建造生態棲地
橫濱的植生護岸,原本只預計復原河邊的蘆葦田,卻因為小朋友們
的一句話,打造了一個螃蟹樂園⋯⋯

11. 留住水路,守護谷戶濕地的生態
神奈川恩田居民合力復育溪流
為了留住急遽消失的谷戶濕地,恩田谷戶保育社團長期陪伴農民,遊說地主保留水路,留下在地物種賴以存續的棲地。

12. 重現金澤八景裡,蘆葦搖曳的平瀉落雁
橫濱海岸蘆葦田復育,讓鹽沼濕地生態再次豐富
金澤地區蘆葦田的消失讓鹽沼濕地不斷流失,復植行動不但種回蘆葦,更發現已不常見的束尾草等濕地植物以及候鳥重回濕地。

13. 綠色旅遊譜寫靜岡梯田重生物語
在地農民技術與遊客認養制度,讓棄耕地重現生機
營運成本較高使梯田容易被棄耕,也使日本常見起伏的田園丘陵
面臨消失的危機。在伊豆半島的石部,讓復耕結合旅遊,尋找梯田永續經營的可能。

14. 讓棄置竹林變成居民休憩的公園
缺乏管理的人造竹林對生態環境造成威脅
曾經綠意盎然的山林,一度被竹林佔據。想要解決這一現象的團體,卻苦於人力不足,他們用什麼方法來吸引人們參與再生計畫?

15. 三塊田三種生態,重建蛙類棲地
?折梯田在休耕地規劃出生態區
丘陵地受到雨水或湧泉的侵蝕而形成的山谷地形,在神奈川縣東部
以及東京都多摩地區稱為「谷戶」;在日本關東、東北地區,則稱為「谷
津」或「谷地」。

16. 讓孩子與自然共同成長的幼兒園
營造四季變化生態豐富的學習空間
(引言)除了溜滑梯與翹翹板,幼兒園還可以提供給孩童與自然相處的機會。在京都,幼兒園嘗試打造成生態園區,讓孩童在種植著在地物種的自然環境中學習。

17. 幫奈良的霍氏蠍?找到另一個家
為人工繁殖瀕危物種找到替代棲地
(引言)即使原棲地遭到破壞,我們還是能找到讓當地稀有種延續下去的辦
法。看看奈良縣的居民們,如何幫霍氏蠍?找到另外一個家?

18. 幫助孩子走出震災傷痛的生態池
學會珍愛生命的柔和空間
(引言)我們可以從辰見武宏老師的手記,了解到他之所以想建造生態池的
心路歷程。生態池不僅保護了生物多樣性,也是讓孩子重新喜愛自然
的契機。

19. 棄耕水田變身人工濕地
重建濕地生態池和生態網絡
一般生態工程在建造後,都會有嚴密的管控。然而古鷹山生態池卻反其道而行,於完成後的第一年不做任何經營管理,任由生物自然生長,
這麼做有什麼好處?

20. 連結泉與川,重建重信川活水
修繕泉水,整治河道,讓乾涸的河川再生
「重信川生物棲息空間研究會」根據重信川整建構想成立,希望能
讓多人重新認識水泉的歷史以及文化,還有其對自然的重要性。

21. 利用制水砌石控制流量,重現河川多樣性
控制水流量,見櫻花鉤吻鮭
馬路村的居民用制水砌石的方式,成功創造出新的水潭,讓櫻花鉤
吻鮭再現於安田川。

【自然環境再生小講堂】
森林復育的提案: 解答大眾對於森林的誤解
森林中的環保建材: 使用間伐材建造住宅,有助於流域再生
與稻草屋重修舊好: 森林、農田與人類生活的良性循環
尋常風景的再發現: 農家的施作舖成出風景田園


【台灣案例】
1. 官田水雉園區(台南)
水雉與官田菱農的親密關係(1271)
人工溼地與友善耕作,復育珍貴台灣水雉
從國道三號官田系統下交流道,循台84線路標約十分鐘後接上台1線,沿途多是販售菱角的老農,左轉至南65鄉道小路,道路兩旁全是菱角田,幾分鐘後來到了水雉復育的搖籃――水雉生態教育園區。
2. 成龍溼地的環境教育(雲林)
走過滄海桑田,鹹水裡長出藝術和生態的花朵
成龍溼地從環境教育走向生態養殖的里海傳奇
西濱快速道路串連台灣西部海岸好幾個鄉鎮聚落,一路穿越雲林口湖的成龍村,這裡是台灣西南沿海昔日地層下陷最嚴重的地區之一。
3. 石梯坪海梯田(花蓮)
石梯坪海風中,再次傳來的陣陣稻香
凝聚在地力量,重建海梯田農耕生態
電影《太陽的孩子》中我們看見罕見的海梯田正在太平洋岸重新種了回來。然而復耕之後,為了要經營不易的這片田維持下去,石梯坪部落仍然持續在奮鬥著。
4. 手耕日曬的真實溫度(新北)
不假機器,農人雙手耕作的貢寮水梯田
貢寮水梯田有著手耕日曬的特色,以及終年不放乾水的湛水耕法,獨特而與數百種生物共生的環境。過去幾十年棄耕與用藥讓在地農耕生產與濕地生態面臨消失的危機,水梯田復育計畫試圖找回老智慧,發展成為生態農村,也為台灣部分瀕臨滅絕的水生生物,留有一塊生存空間。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315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