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滿額折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能】怎麼轉:啟動臺灣能源轉型鑰匙2017年度風險報告

定  價:NT$ 280 元
優惠價:9326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9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思辨。能源轉型議題。
全方位檢測!社會、環境、能源

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風險分析年度報告延續能源轉型議題討論,更強調能源轉型刻不容緩,並跟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探討永續城市相關議題。儘管再生能源的呼聲在臺灣並不小於全球各地,但實際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卻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

藉此
本書完整收錄四大面向
未來發展、地方參與、治理面向、風險和經濟策略

作者簡介

主編簡介
周桂田
1992年臺大社會系畢業,1994年臺大社研所畢業,旋即赴德國慕尼黑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攻讀,於1999年取得博士學位。師承德國社會學思想巨擘Professor Ulrich Beck,歸國後致力於倡議、轉化與創造「風險社會」於臺灣及東亞社會的新理路。對近十年政府與民間高度對立不信任之「僵局風險治理」與學術斷裂社會關懷根基,認為需盡速轉轍,否則無法因應規模遠超過於二十世紀科技、經濟、環境、社會與倫理之鉅變。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並擔任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張國暉
2010年取得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學院暨州立大學科學與技術研究學博士學位,從事科技與社會、科技治理、工程與文化相關研究。目前為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副教授,並擔任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執行長。


作者簡介
各章作者簡介(按章別順序排列)
徐健銘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周桂田
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劉書彬
東吳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彭睿仁
德國科隆大學社會科學博士
林子倫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佩懃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專任研究助理
范玫芳
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潁峯
中國文化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高淑芬
佛光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陳惠萍
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
杜文苓
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林木興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員
呂欣怡
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副教授
劉如意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研究生
陳薏安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助理
何明修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暨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員
徐光蓉
臺灣大學大氣科學系教授
王京明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陳中舜
中華經濟研究院助研究員
趙家緯
臺大社科院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

名人/編輯推薦

專家推薦 
中央研究院前院長 李遠哲
「空氣污染與全球暖化」不但正嚴重地影響人類的健康,也更進一步威脅到人類在地球上的生存。脫離化石燃料的能源轉型與改變生產與消耗的社會轉型,是我們迫切要面對的事。本書匯聚了許多專家,對臺灣能源轉型進行深切探索,對臺灣能源轉型的啟動與推動亦提供很多的寶貴建言,是一本非常重要的指南針。

富邦集團董事長 蔡明忠
能源轉型是近年來臺灣社會甚至全球面對氣候變遷時,都正在討論的重大議題。行動總是刻不容緩的前進,諸如能源從哪裡來?夠不夠用?造成什麼影響?這類基本的提問,都會因著快速轉變的社會與科技而有更好的解答。能怎麼轉?我們要補足「應做而未做的科學」,需更多細緻縝密的研究與創新的知識,來回應時代。而這本書的價值正在於此!

作家.電影人 小野
長期錯誤的政策,源自於對脆弱但絶美的島嶼的粗糙敷衍,各謀己利。是該覺醒的時刻了。

作家 侯文詠
臺大學術副校長 郭大維
臺大公共衛生學院院長 陳為堅
臺大全球變遷研究中心主任 林俊全

 

序 臺灣,位處東亞與全球的樞紐,與世界各國同時處於鉅變之中。表徵上由極端氣候與全球暖化所引發各國重視並參與COP21巴黎協定,而架構全球的氣候、能源、產業、消費與金融規範與機會,然而深沉上則為支配近兩個世紀之化石燃料資本主義或說高碳資本主義,與永續、低碳經濟社會的典範鬥爭。後者為人類社會在前者帶來嚴峻的環境、生存威脅下,企圖開展新型態的能源、產業、智慧型社會所鋪陳而出的未來社會。然而,典範轉移,並非瞬間,也無法一蹴可幾,它將面對各種結構性的路徑依賴與障礙,誰越能及早脫困於此泥沼中,誰就是國家轉型的引領者。
臺灣,面對的是這外部與內部變動壓力與契機,在結構面上長年習於全球經濟體系代工製造的軌道,現今企圖戮力轉換到創新經濟的路徑,面對的挑戰是全盤社會的變革。在舊與新的典範交鋒中,尤其在產業、能源、經濟與社會永續等面向上,需要建構新的願景與價值來支撐典範轉換間摩擦衝突後保持前瞻發展的可能性。亦即,臺灣需要更多的腦礦(brain mine)來研發、想像、參與、論述未來社會的發展,尤其,當社會面對鉅變轉型之際,我們需要尋求與建構新的社會契約。舊的工業社會型態讓臺灣曾享有代工製造的利基與經濟榮景,然而也帶來千瘡百孔的環境、社會、勞動、性別與族群的問題與鴻溝;新的永續、低碳、風險社會型態的樣貌雖然初生,但已經夾著全球化的推進動力壓迫臺灣社會必須向前行,無法倒退。
在這個架構下,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當仁不讓,做為這個時代的大學知識生產,並創造未來社會發展的研發平台,我們有任務持續的開發、拓展、參與、論述各種社會變動與轉型的知識、價值與方向,以引領臺灣與其亞洲周邊國家的永續發展。
從2015年開始,本中心規劃出「臺灣風險治理系列叢書」,從各年度關鍵議題切入分析。第一本分析報告為《臺灣風險十堂課:食安、科技與環境》。2016年則根據全球第一個氣候公約《巴黎協定》,訂定該年系列叢書主題為《臺灣能源轉型十四講》,從總論、跨國比較、能源與空污、低碳運輸以及能源轉型策略與挑戰來探討臺灣能源轉型的因應措施。
隨著《巴黎協定》的生效,本年度主題延續能源轉型議題的討論,但更加強調能源轉型的刻不容緩,並跟進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探討永續城市等議題。儘管再生能源的呼聲在臺灣並不小於全球各地,但實際再生能源使用比例卻遠遠落後其他先進國家。因此,本年度分析報告更加聚焦能源轉型的各個面向。首先,報告從現今變遷中的世界、臺灣綠色經濟、能源民主以及企業責任、國外經驗看能源轉型的願景(主題一);從各種地方性倡議看地方參與能源轉型(主題二);再者離岸風力發電造成的社會爭議以及從《電業法》修訂議題也都是涵括在能源轉型治理(主題三)環節中;最後章節則是強調本中心所提及之風險社會中會遇到的議題,像是能源政策以及低碳能源轉型的風險與經濟策略(主題四)。
這些章節安排與介紹,除了協助讀者掌握本書,也期待給讀者不同面向的能源轉型議題思辨。而本中心將持續關注風險治理以及能源轉型相關議題,並透過實體書籍以及數位電子報、working paper出版,帶來更多元、更具行動性、制度性和參與性的風險治理系列叢書。
而執行這樣的鉅變轉型社會之知識生產、價值與倫理思辨的未來性任務,我們並不孤獨,除了有來自各個進步與關懷社會永續前進的學者、夥伴之外,富邦文教基金會更全力支持這樣的努力與對話,讓我們看到在紛亂的社會變遷中,仍然有肩負企業社會責任者能夠清楚的引領、投資社會轉型的腦礦,以期促進臺灣能在新的世代中扮演推動亞洲與全球永續發展的樞紐。
周桂田
2017年1月9日

目次

主題一:能源轉型的願景
第1講
驅動能源轉型的社會新契約/徐健銘、周桂田
第2講
臺灣能源轉型的願景:綠色能源、綠色經濟與能源民主轉型的契機/劉書彬、彭睿仁
第3講
碳的社會成本:能源轉型的關鍵課題/林子倫
第4講
能源轉型之企業社會責任/高佩懃、范玫芳

主題二:地方參與能源轉型
第5講
能源轉型的新契機:地方性能源倡議/陳潁峯
第6講
地方能源轉型的社會學習與公民參與/高淑芬
第7講
共創臺灣綠能未來─以群募平台搭建全民參與的橋樑/陳惠萍
第8講
能源轉型與城市永續:初探美國城市的永續治理行動計畫/杜文苓

主題三:能源轉型治理
第9講
自己發電自己用?《電業法》修訂與能源產消合一者/林木興、周桂田
第10講
離岸風力發電設置過程的社會爭議與化解機制/呂欣怡、劉如意
第11講
臺灣反空污運動2.0 /陳薏安、何明修

主題四:能源轉型的風險與經濟策略
第12講
能源政策的風險考量/徐光蓉
第13講
臺灣低碳能源轉型的風險與經濟策略/王京明、陳中舜
第14講
能源外部成本的治理挑戰與出路/趙家緯

書摘/試閱

第1講
驅動能源轉型的社會新契約

人類社會的價值已經改變。首先,儘管不是每個國家都走在一樣的軌道上,但在一些國家中,低碳社會已經成為主流的價值體系。其次,現代公民日益追求的不再只是物質生活的要求,而是一種主觀的生活滿意度。無論是南方國家還是北方國家,都日益肯定生物多樣性、環境價值或人權價值高於純粹的經濟發展。許多人開始尋求後(post)物質時代的「新經濟體系」(Inglehart, 2008)。
德國全球變遷諮詢委員會(Wissenschaftliche Beirat der Bundesregierung Globale Umweltveränderungen)(German Advisory Council on Global Change,下稱WBGU)認為,在這些背景和脈絡條件逐漸成形的當下,需要政治承諾來推動轉型的可能。從WBGU的角度來看,所謂的轉型是需要具有政治承諾的,只有在開始設定議程的過程中,才有更後續的技術與經濟考量和政策規劃。眼光並非落在我們現在能做到些什麼,而是要看到我們預期要做到些什麼。在急迫的生態、經濟和社會問題面前,需要一個轉向:導向「品質」和「系統觀」的成長方向。整個能源轉型、社會轉型和土地利用轉型是一個系統性的變遷。單單推動綠能產業依然是在推動產業,而非推動轉型。而當技術和經濟都具有可行性時,問題就在於國家如何打造全體社會的共識,並協助推動系統性改變。

壹、價值正在改變
在我們談談能源轉型這件事之前,我們先談談這個世界。
我們所身處的這個世界、這個星球,總是在劇烈地改變中;唯一不變的,就是不停改變的這件事。例如現今已徹底改變我們生活方式的智慧型手機,不過始於十年前(2007 年)出現的第一支iPhone。如今人們從工作、生活和娛樂都可以仰賴手機,各種厚重的文件、記事、地圖、相片和遊戲都濃縮在一個小小的手機或平板電腦中。曾經出現在科幻小說中的許多想像,如今都從紙面變成事實。萬物聯網、虛擬實境、擴增實境,有許多的技術受到過度吹捧,有些技術卻已經逐步落實到我們的生活中。人類看似無窮盡的想像力與創造力,使世界上一部分人的生活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不再受制於物質的娛樂,而追求後物質時代的生活。
但是這一切的改變,是基於人們的意願。想要迅速地在全球規模上翻轉既有的經濟和社會結構,卻違反人們的願望和主流價值觀,既不可能,也不為人所接受。對於想要切切實實地改變社會的政府、企業、公民社會以及各種形形色色的行動者而言,除了其自身政策與措施需要兼具有效性和民主正當性外,更重要的是使「人們順其自然」參與其中。也就是說:改變與轉型需要基於多數人可接受(可接受性)、獲得普遍共識(合法化/正當化),並且參與合作(參與性)。一個迅速的社會變遷,往往立基於眾人同時廣泛共享一個良好和成功的生活感知定義。對適當態度和偏好的足夠宣傳,是實現邁向永續的成功轉型之不可或缺的前提(Leiserowitz, Kates, & Parris, 2006; Raskin et al., 2002)。
對於WBGU 而言,目前人們邁向低碳社會與進行社會轉型的意願,已經逐漸成為社會主流。該委員會於2011 年出版的報告:《變遷中的世界:一份永續社會契約》(World in Transition: A Social Contract for Sustainability)便指出:一、轉型為低碳社會的必要性已經與許多國家的主流態度與價值系統相符;二、就多數人的主觀生活滿意度而言,轉型可被視為積極影響的因素之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3 26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