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怎樣學習文言文(簡體書)
滿額折

怎樣學習文言文(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文言文是中小學生語文課本中必學必考的內容,加之國家對傳統文化的重視和提倡,文言文在課本中所占比例越來越大。文言文因其與現代白話文隔膜已久,學習不易,特別需要名師加以引導,指點門徑。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瞭解什麼是文言文,文言文有何特點,怎樣學習文言文,學習文言文會有哪些收穫。

作者簡介

張中行(1909-2006)原名張璿,字仲衡。後以名字難認,改今名,1909年1月生於河北香河一農家。1929年畢業於通縣師範,1935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先後任教於中學和大學。建國後就職於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編輯工作。先生涉獵廣泛,博聞強記,遍及文史、古典、佛學,哲學諸多領域,人稱“雜家”。自覺較專者為語文、中國古典和人生哲學。晚年為文,以“忠於寫作,不宜寫者不寫,寫則以真面目對人”為信條。自20世紀80年代始,十馀年間,相繼有《負暄瑣話》《負暄續話》《負暄三話》《禪外說禪》《文言津逮》《文言和白話》《作文雜談》《文言常識》《順生論》《說夢樓談屑》《流年碎影》《說夢草》《散簡集存》等著作行世。其中或記舊人舊事,或談學論理,或探究人生……鉤玄提要,百煉工純,以其見識之深邃,文筆之獨特,受到海內外廣泛關注。

目次

1 第一章何謂文言

13 第二章文言如何形成

29 第三章文言的特點

88 第四章名物種種

96 第五章費解一斑

107 第六章擇善而從

121 第七章舍粗取精

132 第八章冷暖自知

143 第九章循序漸進

154 第十章行文借鑒

163 附錄一工具書舉要

185 附錄二古書如何讀法(胡懷琛)

193 附錄三《論語》《孟子》讀法(梁啟超)

書摘/試閱

三詞


漢語的字和詞不是一對一的關係。有的字不是詞,如“蟋”和“蟀”,因為都不能表意。有很多詞不只一個字。字是形體和音節的單位,詞是能夠獨立表意的單位,大致相當於英語的word。


(一) 生僻的詞數量大

我們翻看文言典籍,一種突出的印像是有不少詞面生:不知道讀音和意義,或知道讀音而不清楚意義,有時候甚至不知道某一個音節是不是詞。這不稀奇,因為文言典籍是舊時代寫的,我們不熟悉舊時代,自然就不能知道表示舊時代的有些詞是怎麼回事。多用生僻的詞有不同的情況。《儀禮》《禮記》中講喪祭等事的那些,其中許多行事以及所用器物等等,如“斬衰裳苴絰杖絞帶冠繩纓菅屨”(《儀禮·喪服》) ,“薦黍稷羞肝肺首心見間以俠甒加以鬱鬯”(《禮記·祭義》),離我們現代的生活太遠了,我們自然會感到生疏。但這是記實,不得不如此。漢人作賦就不然,而是有意製造聲勢,找許多甚至造一些生僻的字來湊熱鬧,如“其山則崆嶱嵑嵣嶚刺岝嵬巇屹”(張衡《南都賦》)就是這樣。這是作者認為必要、我們認為不必要的。再就是唐宋以來的許多複古文人(以明朝的為最厲害),為了表示自己脫俗,就常常用力找一些古奧的字來代替常用的那一個,我們看到,自然也會感到生疏。這當然更是不必要的。一般文言作品,用通行的文言寫,其中的一些詞,我們感到生疏,情況主要是兩種。以《論語·鄉黨》篇為例,一種是寫的古事物已經滅絕或不用,如“圭”“齊(齋)”“儺”“紳”之類,另一種是現在仍然有而變了稱呼,如“恂恂如”“閾”“吉月”“兇服”之類。兩種相比,前一種的量比後一種要大,因為舊名物很多,詞自然要跟著多,只要那名物已成過去,我們見到那個詞就必致感到生疏。由感到生疏方面看,後一種性質也一樣,因為都是古用而今不用。文言典籍裡有很多古用而今不用的詞,這是讀文言作品的一個大難點,不能不注意。


(二) 詞大多保存古義

詞有意義,還有年壽。不同的詞可能年壽有分別:有的長到幾千年;有的較短,或者出生得晚,或者用個時期不用了。年壽長的,有的意義不變,如“水”“火”“大”“小”之類,古人怎樣用它,我們還是怎樣用它。但也有不少意義有變化。變化可大可小,如“去國”古是“離開”國,“去上海”今是“往”上海,這是大變;“再”古只指第二次,今可以指第一次以後的許多次,這是小變。不管大變小變,都是古今意義不同。這不同經常表現在不同的(書面)語言裡。顯然,在文言典籍裡,用古今意義不同的詞,所用的意義一定是古的;現代語的作品相反,用古今意義不同的詞,所用的意義一定是今的。所以說,由詞義的演變方面看,文言保存了大量的早期的詞義。讀文言作品,必須重視這種現象,不然,把“去魯”理解為“往魯國”,當然是大錯;就是把“善走”理解為“能走路”也總是錯誤,因為與原意不合。


(三) 單音節詞多

詞的形體有短有長。短的只一個音節,如“人”“打”之類。長的不只一個音節,以兩個的為最多,如“人民”“思索”之類;超過兩個的比較少。說多音節的詞算“一個”詞,是因為造句的時候,它要整體活動,不能拆開單幹。比如“學習”,說“學習英語”可以,說“願意學習”可以,說“學鋼琴”可以,只是不能說“習~” ,“習”不能獨立活動,所以“學習”算“一個”詞。就漢語說,在詞的庫存裡,單音詞加雙音詞是絕對多數。但這是不分古今的籠統說,如果分古今,那就單音詞和雙音詞的比例還有大差別:單音詞是古多今少,雙音詞是古少今多。這差別的來源是文言里許多經常單用的詞,到現代漢語裡不能單用了。以“足食足兵,民信之矣”(《論語·顏淵》)為例,“足”現在要說“充足”,“食”要說“糧食”或“食物”,“兵”要說“武器”或“武裝”,“民”要說“人民”,“信”要說“信任”。詞的音節由單一變多,是長時期的漢語演進的趨勢。為什麼要這樣?是因為單音節獨用,同音異義的詞就必致過多。多而必須分辨,怎麼辦?這在書面語中好辦,比如兩位zhāng先生,一胖一瘦,寫出來是“張先生胖,章先生瘦”,一看清清楚楚;口語就不行,要說“弓長張的張先生胖,立早章的章先生瘦”。同理,文言裡的大量單音詞,由口語流傳,為了意義清楚,就不得不用各種辦法(主要是拉個義同或義近的),使音節增加一倍。這樣,與現代漢語相比,文言詞彙的這個特點就頗為突出。說突出,不只因為它的靜態表現在堆堆上,還因為它的動態影響深遠。舉例說,詞的用法靈活,顯得本領大,主要是從這裡來的;句子偏短,顯得精煉,更是從這裡來的。說起句子短,我們不能不想到守嚴格格律的詩詞,如果不是單音詞多,像“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懷故國,空陳跡,但荒煙衰草,亂鴉斜日”(薩都剌《滿江紅》),這樣字少意繁的句子,寫出來是很難的。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