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滿額折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誰偷走了紅魔?:曼聯的盛世、衰落與再起

定  價:NT$ 530 元
優惠價:90477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2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球場內是成王敗寇的英雄地
球場外是財金界的殺戮戰場

「紅魔鬼」曼聯自九十年代初上巿起,二十多年來奪標無數,雄霸英超。然而風光背後,暗湧處處。強敵環伺以外,股東、土豪、私幕基金、油王等虎視眈眈。

本書以曼聯在英超的起伏為軸心,旁及利物浦(Liverpool)、阿仙奴(Arsenal)、車路士(Chelsea)和曼城(Manchester City)等球會盛衰,互為對比。除了球場內的表現,本書更從財技角度,附以不同金融數據,分析曼聯在九十年代以後不同階段的股權變化和經營,仔細描述球場外的權位暗戰和角力,將紅魔鬼的起落,全面而立體地展現讀者眼前。

全新視野,透視英超球會、班主、領隊和球員之間的互動和角力。

作者簡介

艾雲豪,職場上是俗稱「公司收買佬」的私募基金投資人,多年來經歷許多光怪陸離之人和事,既一手促成過公司上市後的一夜暴富,亦體會過金融風暴後財富蒸發的切膚之痛;愛看數據,但又不太相信數據;常與三山五嶽中人談買論賣,结交不少匪類,習慣於刀鋒邊上舔血。閒時馳聘沙場草地,遊走英超西甲,見證綠茵場上的人生百態,發現足球這本經,原來也是一本煉金術,跟公司併購有許多異曲同工之妙。

近年先後撰寫專欄包括「球財之道」、「球財有道」和「CFA投資視野」等,在灼見名家、新城電台、《信報》及球迷世界等媒體發表。

推薦序一: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

兩年多前經朋友介紹認識艾雲豪兄,知道他是投資界的青年才俊,知識面廣,大家無所不談。後來得悉他也是足球癡,便鼓勵他在我創辦的「灼見名家」網站寫專欄。

艾雲豪兩年前開始發表他足球和財金的作品(見專欄「球財之道」),特別之處是他似在講波,但講的又不盡是足球,由費格遜和巴菲特、球員經纪和基金經理,到後來的踢足球打敗機械人和體育館經濟學,無論是內容、角度與選材,在在顯示他的非凡功力。行家看門道,外行看熱鬧,艾雲豪絕對是足球和財金的行家,難得把兩個專業的課題處理得天衣無縫,別出心裁,令人折服。

足球我是外行,我的12歲兒子比我內行,他自小愛看足球雜誌和玩足球遊戲,對各國足球健將的身價如數家珍。他喜歡讀艾雲豪兄的專欄,常問我何時有下一篇。我對他說叔叔要閉關寫一本關於「紅魔鬼」曼聯的書,他翹首以待。我因寫序之便,先睹為快,在他筆下的人物活靈活現,敘事引人入勝,文字清新灑脫,我與兒子期盼着雲豪兄這本力作面世。

是為推薦序。

 

文灼非

灼見名家傳媒社長

 

推薦序二

我和艾雲豪結緣於中大的逸夫書院,他當時未開始寫作,仍然是私募基金投資人。當年逸夫書院的學生有做生意、進行研究和參與投資,現又添了一個作家,可謂各適其適,百家爭鳴。

近來,在中港的資本市場和併購市場,正在吹起一場來自東方的投資運動熱(尤其是足球),且熱潮正在全面發酵,歐洲的各個主要球圈,經常傳出來自中國的著名企業或投資公司,正考慮投資不同球隊的消息。其中令人拍案驚奇的交易,要數有「中國梅鐸」之稱的中國華人文化控股集團,其聯合國內基金巨人中信資本,入股英超富豪球隊曼城球會母公司城市足球集團,另一個矚目的例子是中國家電巨擘蘇寧集團收購意大利老牌球隊國際米蘭。天文數字的投資背後,到底是國家的戰略、企業的生存之道,還是大股東個人的熱情,有待時間驗證。

艾雲豪在此歷史的風眼中,為讀者提供精彩的故事背景,亦可為一眾正在摩拳擦掌的商賈提供適時之參考,也為各位準備大灑金錢的投資人,提供曉有寓意的案例!

 

陳志輝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主任暨逸夫書院院長

 

推薦序三

幾年前,我在中大教授一科有關體育與政治經濟關係的科目,還記得當年我出的其中一條考試題目,就是要同學剖析歐洲四大聯賽各自的收入模式,與其球會經營、踢法特點的關係,同學要參考的其中一份資料,就是由德勤(Deloitte)國際會計師行每年出版的"Football Money League"財務報告。

這份報告不單編列了該年度世界上最高收入20個球會之排行榜,還有相關的財務數據,例如,報告會把每間球會的收入,分門別類,如︰一)比賽日、二)轉播、及三)商業收入,從這些數據中,如果仔細鑽研,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一些足球的不解之謎。

例如,很多球迷都知道,英超的比賽節奏很快,相反,意甲的卻很慢,這除了歸咎於傳統踢球風格,其實還有更實際的原因。多年來英超球會十分倚重比賽日收入,亦即是球迷入場支持,幾乎每場都座無虛席,因此在比賽進行時,球場中洋溢着球迷的澎湃激情,足球也因而變得痛快淋漓,不容你拖泥帶水,否則難過蒞臨捧場球迷這一關;相反,意甲的比賽日收入最低,可謂門庭冷清,也因為在欠缺類似英式現場激情的情況下,意甲的「龜縮足球」,才可以長期大行其道。

再舉一例,皇馬在商業收入這一項,即球衣、紀念品、球會及球星肖像權開發等收入,長期高踞全球榜首,於是,大家明白皇馬為何在每個新球季,總是花掉大筆轉會費去「追星」,組建銀河艦隊,又或者當年經典的所謂「六條A」,因為這都與球會一直要銳意發展商務收入,有着重大關連。對於皇馬這類球會來說,足球已經不再純粹是足球,反而變成了一盤show business,例如在爭奪球星方面你再也不能單從體育角度、戰術觀點出發來考慮。

如此用經濟、金融角度來分析足球踢法和經營特點,對於我這個讀社會科學的球迷來說,也可算是滿意之作,直到最近作者艾雲豪寄來新書稿,翻閱之下,才發現「長江後浪推前浪」始終是人世間鐵律。

作者是我二十多年前在中大政治與行政學系擔任助教時的學生,畢業後他轉投金融界,二十多年來,累積了大量金融知識。作為球迷的他,工餘時把這些知識應用在足球分析之上,以局內人經營一盤生意和管理一個球會的角度,剖析球會、班主、領隊、經紀和球員之間的互動和角力,來解釋球會的決策和發展,提供了與平常球迷閱讀足球不一樣的角度;再者,他閱讀廣泛,能把大量球壇趣聞軼事娓娓道來,讓本書讀來趣味盎然;再加上,他維持求學年代做學問的嚴謹風格,所有資料來源都以詳細註腳作交代,令本書的可讀性更高。因此,我向讀者鄭重推薦本書,尤其紅魔鬼的球迷,更加不容錯過。

 

蔡子強

香港中文大學政治與行政學系高級講師

目次

推薦序

前言

 

第一部分

第一章:英超重生

第二章:生於92

第三章:三冠之王

案例1:91上市

 

第二部分

第四章:紅色資本

第五章:不敗之師

第六章:聲色犬馬

案例2:電視風雲,跨界狙擊

 

第三部分

第七章:沙皇壓境

第八章:偷天換日

第九章:與天比高

案例3:格拉沙的槓桿式收購

 

第四部分

第十章:美國隊長

第十一章:風雲變色

第十二章:夕陽無限

案例4:2012年紐約上市

 

後記

英超歷屆三甲表(1992–2016

參考資料

索引

書摘/試閱

前言

1.

這是一本關於足球的故事書。

本書是關於全球最多人關心和參與的運動的故事,當中以英超球會紅魔鬼曼聯為軸心,述說自英超成立之後、強敵環伺之下,紅魔如何攀上了一個又一個的高峰,卻在2005年眾目睽睽之下,發生驚世奪寶,經歷蝶變後,又再與天比高。本書把足球場裏場外的軼事,以故事的方式呈現給讀者;在這大時代之下,每個入球、每場對決,彷彿都有自己的生命和旋律,入球後的歡呼聲、輸掉比賽後的挫敗感,在這裏看得份外清澈。

這是一本商業金融的書。

本書將本來可被簡單看成純粹是波牛之間的事兒,換了一個新視野,以局內人經營一盤生意和管理一家球會的角度,讓讀者身歷其境、代入角色。換句話說,本書將透視球會、班主、領隊、經紀和球員之間的互動和角力;展現在眼前的,除了是慣常的射門、打比戰外,還有以股東、土豪、私募基金、油王、諸侯的角度,記錄足球如何由本來不過是鐵路工人的消遣活,發展成今天全球運動掘金之最,焦點球員以相等於每星期賺一套房子的工資,成為天之驕子;也揭示企業狙擊手如何透過前所未有的「槓桿收購」,空手套白狼,把百年老店玩弄於彈指之間。

這是一本娛樂性豐富的書。

本書以輕鬆幽默的筆觸、莊諧並重的語言,勾畫出一些鮮為人知的球星買賣、肖像權和複雜無比的槓桿收購。當中,本書參考了大量書籍、年報及招股書、報章、期刊、電影和視頻。讀者不用翻箱倒櫃,也毋須四處登門(網),只需找張沙發,準備好咖啡,安坐其中,便可亨受這次由作者當導遊、帶你走完這個英超二十年之旅,沿途狂人怪客、趣事奇聞,多不勝數。

2.

本書所屬的文體為現實小說(“faction”,即fact + fiction),大致上是以事實為本,在小部分的節點上加上作者的推理,道出一個介乎現實與想像之間的故事。其實這也不是甚麼新鮮事,在關於體育的書籍之中,這類文體的作品也有不少,較為精彩的,有描寫傳奇領隊白賴仁哥諾夫(Brian Clough)的The Damned United,和以美式棒球為題的Moneyball,後者還被荷李活拍成同名電影,由畢彼特(brad pitt)主演。當然,本書以事實為主,所謂想像或設計的情境只有很小部分,讀者可根據註釋而自行分辨。

我的足球寫作,是受《國際先鋒論壇報》羅拔曉士(Rob Hughes)的啓發。曉士早年在英國《泰晤士報》寫作足球專欄,筆下生花四十年。他的文章,不落俗套,文筆自然純樸,讀下去,讀者不會覺得足球是莽漢之間的汗臭活,反而有點像藝術家在展現優雅的舞步。在他有如高清4K的「鏡頭」下,一騰一躍似在續格重播,令人「看」得肉緊,「聽」得明白。足球寫作,原來可以如此。

創作本書之時,我同時拜讀吳曉波先生關於中國二千年來經濟變革史的寫作,感受吳先生「在閉門創作的日日夜夜裏,我常有與古人對弈復盤的感覺……有時一起快意,有時一起沮喪,相與辯駁,東西參詳。」吳先生是與歷代帝皇賢相指點江山,而本書將帶讀者,與當代體壇的天王老子、億萬富豪對酒當歌,笑傲江湖。

3.

本故事以1992年英超成立、同年曼聯六小福組成為人傳頌的「92年班」開始,道出英超如何走出希斯堡球場慘劇的陰霾及歐洲賽事的禁令,當中曼聯在1991年首度上市,及在此背景下大股東馬田、領隊費格遜和六小福如何以商業、紀律及科學,為英超引入現代足球,並成功超越利物浦的「辣椒小子」,打造第一個高潮。

故事中段,以紅魔鬼在千禧初期的迷失作主軸,帶出光輝之後被阿仙奴(Arsenal)「不敗之師」壓過,其中的萎靡頹廢、驕橫跋扈,形成一段頗為難堪的中衰期。

中衰所挑起的內憂外患,卻又意外地成為催化劑,讓曼聯從一間在倫敦的上市公司,被美國富商格拉沙私有化,消除了費格遜重組球隊的阻力。後來以朗拿度為首的新一代班子,再次帶領曼聯,擊退由俄羅斯沙皇打造的黃金戰士,再與天比高。

最後,曼聯在私有化後憑格家的美式操作,一邊還債,一邊繼續把紅魔品牌貨幣化。費格遜在2008為球隊奪得歐聯冠軍後,繼續領航至紅魔上市。2013年,紅魔從富可敵國的藍月亮手上,奪回第二十次本土聯賽冠軍後,一代梟雄,卻在夕陽的殘杯之後,湮沒風雲變色之中。

4.

本書得以面世,要感謝「灼見名家」社長文灼飛先生的鼓勵和支持、同學南茜早期的拔刀相助、非凡出版梁卓倫先生的指點、包容和信任;此外,新城電台朱子昭先生和《信報》編輯部前輩對「球財有道」節目和專欄的支持、CFA Institute對「CFA投資視野之金融影像」專欄的意見和鼓勵;還有一幫在facebook、「灼見名家」網站、《信報》、球迷世界等不同平台上給我大姆指的好友、師兄弟的支持,都讓我這個半途出家、還在練習寫作的超齡學生有如此難得的機會,把我的想法,轉化成寫作,並能公諸同好。

最後,我還要感謝太太對我的包容(准我不分晝夜的躲進電腦和手寫板裏、檢查孩子的家課時又神不守舍)、艾典娜就部分材料的整理工作,和家父作為本書的第一號粉絲及人肉錯字探測器。當然,我還期望一對寶貝有一天會對本書發生興趣。我的寫作動力之一,是希望新一代,在外文的魔法師、手機或圖像以外,能找到屬於我們的語言的閱讀樂趣。

好了,聽到了嗎?

哨子聲已經破空而至,

還等甚麼?

技術事項

關於人名寫法,本書大部分人名沿用慣常做法,即以人物的姓氏稱呼,但有幾個例外,如前曼聯大股東馬田愛德華士,因他與他爸路易士愛德華士有重疊,故本書以馬田稱之;又如格拉沙家的老爸和幾個二代的兄弟,老爸是以姓氏稱謂,幾個兒子自然要以名字來區別。

另外,由於故事縱橫二三十年(有部分更是上百年),書中許多重要的交易,在提到當年交易的金額後,會以括號括上2015年計及通脹後的等值現值──英鎊的數字來自英倫銀行網上的通脹計算機,而美元則以www.usinflationcalculator.com為依據,這樣做,自是讓讀者在比較不同時代的類似交易時,可以有更多的資訊作參考。

由於故事背景複雜,本書為照顧讀者閱讀的樂趣,把四個比較複雜、數字較多的情節——1991年的IPO1999年收購戰、2005年私有化及2012年的IPO,以案例的形式,分別安排在四個章節之後,詳細交代,讓主流讀者可不受拘束地在正文中馳騁;而喜歡數字的朋友,則可在這四個案例中,分筋錯骨,找出一些金融術法。

最後,本書特製了「英超歷屆三甲表」(放於書末),方便讀者按圖索驥,追蹤故事中紅魔鬼及各支強隊成績的起跌。

本書的創作,雖參考了大量資料和文獻,但肯定仍然有許多遺漏和錯誤,不足之處,請各讀者包涵,如能指正,不勝感激。

 

第一部分

費格遜:「主席,我來這裏是要替你贏獎盃,但沒錢我怎麼弄?你看利物浦,他們有能力把最好球員買下來,才有今天的成績。錢才是他們和我們的真正區别。」

第一章:英超重生

從第一間上市的球會說起︰熱刺一夜星光燦爛

19815月的一個晚上,倫敦市北溫布萊球場(Wembley Stadium),上演熱刺(Spurs)和曼城(Manchester City)的足總盃(FA Cup)對決。

熱刺當年的主將,不是別人,正是1979-80球季最佳新秀、昂藏六尺卻有巴西人秀麗的腳法、24歲中場大腦荷杜(Glenn Hoddle),以及阿根廷1978年世界盃冠軍隊中的中場指揮官阿迪尼斯(Ossie Ardiles)和他的隊友前鋒維拉(Ricardo Villa),這三人無疑是當年的熱刺,甚至是英國足球的封面人物。熱刺聯賽成績不怎麼樣,但卻是盃賽專家,1980年代曾兩奪英國足總盃及歐洲盃賽冠軍盃(European Cups Winner Cup,即今日歐霸盃[Europa Cup]的前身)。數經典的戰役,便是這場足總盃決賽的重賽,由當年聯賽排名第10的熱刺,後來居上,以32力克排名第12的曼城。勝負之分野,是維拉於完場前,漫不經意地從禁區邊、盤球闖過4個守衛後,直搗黃龍的入球,它被選為近50年來足總盃最佳入球的第二位;而同場曼城年輕的小夥子、僅19歲的麥健士(Steve Mackenzie)追成11平手的禁區外遠射入球,則位列第8。一場球賽有兩個金球在前10位之中,可見該仗戰況之激烈,無出其右。

熱刺便是憑這仗勝利,一鼓作氣,於1983年,成功於倫敦交易所上市,成為當地第一支上市的足球會。

英足浴火重生

英國足球源遠流長,很早便是老百姓賴以作樂的自娛活動,其草根的個性,與騎術、劍擊、高爾夫、甚至欖球等貴族運動,有強烈的對比,以至有「足球是一幫流氓裝紳士的球賽,而欖球卻是紳士裝流氓的球賽」的說法。其職業化也早人一步,於131年前的1885年,職業足球聯賽便因為足總(The Football Association,即球賽的監管、仲裁機構)的成立而誕生。

很有趣,為了防止足球的草根性被有錢人褫奪,當時足總有如下規定:球會是「會所」而不是「有限公司」、球會不能派息多於當年利潤的7.5%、不能給董事發工資、不能借搞足球為名炒地皮、主隊要分門券收入的20%給客隊、球員週薪工資有上限(1901年為10鎊,2015現值︰1109鎊)讓小球會因此不用擔心工資無限上漲,以及球員轉會要先徵得現僱主球會同意否則拉倒等等。這些現在看來有點滑稽,但想深一層又不無道理的「八股條例」,原意無非是為了保證足球作為一個純粹是工人的運動,球迷粉絲不是別人,正是大夥兒的左鄰右里,球會近似是街坊組織,不是賺錢至上,而董事雖然是出錢的,但因不能拿走太多利潤,又有無限的個人董事責任,故只宜小注怡情,且大多數出身為殺豬賣酒,或經營賭波博彩之輩,並非大富大貴,偶爾也有沽名釣譽之徒,卻總無傷大雅。

以此作為中低下階層及個別土豪消遣娛樂的標誌,雖經1930年代收音機及1960年代電視轉播的普及,略為帶動足球的投資熱潮,但從來沒有吸引真正的資本家。加上二戰對好些球場的破壞,以及各個球場因曠日彌久以至日久失修,幾十年來,英國足壇無甚建樹、乏善足陳。

小流氓,大傷亡

到了1960年代末70年代始,隨着英格蘭國家隊在1966年,因當時仍未有「天眼」技術,憑舊式柱躉中鋒靴斯(Geoff Hurst)白界線前後的彈地球,攻入世界盃冠軍決定性的關鍵入球,一度為英國足球帶來希望;然而由於經濟持續下滑,老百姓生活艱苦,失業者眾,足球賽事的入場人數持續下跌之餘,球場也成為一眾弱勢社群盤踞之地,漸漸地,這幫民眾愈聚愈多,並以搗蛋搞事,渲泄不滿之情,成為英國人頭痛、歐洲人懼怕的「流氓暴徒」(football hooligans)。至80年代,情況愈演愈烈,曾釀成多次球場騷亂,當中又以兩場牽涉當時得令的利物浦(Liverpool)的賽事,傷亡最為嚴重。

19855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希素球場(Heysel Stadium)上演的歐洲盃(European Cup)決賽(即今日的歐聯〔UEFA Champion League〕),由擁有入球機器魯殊(Ian Rush)和最聰明的前鋒杜格利殊(Kenny Dalglish)這對最佳拍檔的利物浦,硬碰當年有法國球王柏天尼(Michel Platini)及意大利第一代金童羅斯(Paolo Rossi)在陣的意大利班霸祖雲達斯(Juventus)。在開賽前約一小時,據報因一小撮利物浦球迷,越過雙方球迷的分隔區,導致意大利球迷爭相走避、擠在一處而導致一面球場看台倒塌,事件造成39人死、600人傷。比賽在混亂下舉行,利物浦在無心戀戰下,以一球十二碼見負於柏天尼的腳下。事後利物浦及英國足球為此賠上沉重代價,歐洲足協禁止英國球隊5年內踏足歐洲賽事(利物浦則被禁6年),同時,14個英國球迷為此而要接受牢獄之苦。

雖然如此,惡運似未離開利物浦及英足聯,19894月,一場英國足總盃的準決賽,由利物浦對諾定咸森林(Nottingham Forrest),在中部城市錫菲市(Sheffield)的希斯堡球場(Hillsborough Stadium)舉行,由於開賽在即,但大批利物浦的球迷尚未入場,造成擠塞及鼓譟,當局在壓力下打開其中一道大閘,卻導致大批場外球迷爭相入場。由於當年球場為保護球賽及球員,在球場裏設鐵絲網,分隔球迷及球場中央,故當後面球迷不顧一切湧進球場時,便造成前方球迷被後來者逼至走投無路、擠踏致死。事件造成96死、766傷,而比賽僅進行了6分鐘便被腰斬。

當年的英國首相、有鐵娘子之稱的戴卓爾夫人本來就不喜歡、也不懂足球,也許她認為足球是低下階層的玩意,是由失業工人化成搞事份子的溫床,她任內曾幾乎成功推行一項只有專制的政府才做得出的事:要求來看球賽的每一個觀眾都要有會員證,以方便秋後算賬。她為了治亂世,自然要用重典,故為該場災難而作調查總結的「泰萊報告」(Taylor Report),其中一個規定,是要所有球場取消站立的企位,只能有座位,以減少入場人數來控制人流。這幾乎等於判了足球極刑——一方面因入場人數少而減少收入,另一方面球會要支付大筆重建球場的費用。慘劇除了揭露警方因控制不力及事後隱瞞真相,成為眾矢之的外,對足壇更深遠的影響,是進一步推低足球在社會上的形象,而利物浦,無論是足球隊,還是作為一個城市,在當時的政府或輿論聲之中,均成為暴風眼。戴卓爾夫人在事後兩天,很快就斷定災難是由利物浦的流氓沾滿血腥的手造成的︰「我一定要把這幫流氓趕盡殺絕,之後再談怎樣重返歐洲。」

這幾乎等如給當時利物浦的球迷全定性為動亂分子,而利物浦市政府因打壓流氓不力,中央大有棄城不顧、任由其自生自滅之意。

因此,當時所有球會及一眾老闆,為活命不得不另尋他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7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6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