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滿額折

懷舊製造所:記憶、時間與老去的抒情三重奏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歐洲知名心理學家德拉伊斯瑪,
繼得獎大作《記憶的風景》之後,最溫柔、最撫慰人心的傑作

「時間」是懷舊製造所。

當我們慢慢老去、一切漸不從心,
上天賜予我們的唯一禮物是:
失而復得的年少時代回憶。

沒有任何預警,這一天驀地到來:
為什麼人到中年,會開始想念老同學,特別熱中辦同學會?
為什麼當我們漸漸老去,幾十年不曾想起的事,突然浮現心頭、歷歷在目?
你會突然想起小時候住同一條巷子、早已失去聯絡的玩伴,
突然很想念童年時最喜愛、早已從市場上消失的冰棒口味;
你會興致勃勃地說著以前的事,卻被家人嫌棄你「愛講古」;
你覺得孩子已經好一陣子沒回家看自己了,他們卻說其實前不久才見過;
你以為自己是熱心慷慨的人,現在卻變成精打細算的個性;
你在街上巧遇一個熟人,卻突然叫不出他的名字;
你明明知道問題的答案,它卻總在嘴邊打轉、怎麼也說不出口……

到了一定的年紀,除了身體上的變化,我們也開始跟懷舊和遺忘展開持久戰。
懷舊讓你被年輕一輩笑稱「你老了」,健忘讓你擔心自己有可能是失智症的預備軍……
但這一切真的沒有這麼糟!

懷舊是一種鄉愁。

即使沒有離家千萬里,
當我們漸老去,
會發現自己彷若置身陌生的國度——
我們都已遠離年輕時代的那個世界,
它只存在你的記憶中。


◆哲學家齊克果:「生命必須回頭才能理解。」
◆腦神經醫師奧立佛・薩克斯說:「記憶是一種重建……由你的年紀和其他因素所決定。」

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歐洲知名心理學家,以其在記憶研究上的成就聞名,用典雅幽默的筆調說明腦神經科學的現象,卻不落入學術詞彙的窠臼,自在巧妙地悠游在文學、軼事與研究之間。

從德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葛拉斯(Günter Wilhelm Grass)的自傳、歐洲作家文學作品,與《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作者暨知名腦神經科醫師奧立佛・薩克斯(Oliver Sacks)的對談,他將故事與科學融匯為平易近人的敘述,達到一般心理學書籍無法企及的深度。

真的有什麼方法可以訓練記憶嗎?健忘是需要大驚小怪的事嗎?
關於記憶的能力,到底有多大範圍是屬於你自己的個人責任?

作者透過可信的研究案例與歷史紀錄,讓我們正面看待漸漸老去的心智,打破世人對健忘症的誇大想像,並充分解構市場上各種記憶訓練方法的頑固迷思。他也鼓勵我們珍視只存在記憶中的鄉愁,欣賞過去事件難以實際探觸的本質,並學著享受懷舊回憶可以帶給我們的慰藉。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杜威.德拉伊斯瑪 (Douwe Draaisma)
1953 年生於荷蘭,專攻人類記憶的本質和運作方式。1999年因記憶研究上的成就,榮獲海曼斯獎(the Heymans Prize)。
現任荷蘭格羅寧根皇家大學(University of Groningen)心理系教授。主要著作有榮獲荷蘭四項文學、科學大獎的《記憶的風景──我們為什麼「想起」,又為什麼「遺忘」?》,以及《記憶的隱喻》(Metaphors of Memory,劍橋大學出版)、《鄉愁製造所》等,翻譯出版達十多國語言。

譯者簡介
謝樹寬
1968年生於彰化員林。台大外文系畢,台大外文研究所肄。曾任新聞編譯、新聞節目製作人、新媒體實驗室研究員,現職自由譯者。

名人/編輯推薦

媒體評論

「關於人類記憶的故事,杜威・德拉伊斯瑪是感知最深刻的作家之一,針對老去、記憶,以及遺忘的試煉與慰藉,寫下他溫柔又充滿洞見的思索與領悟。」——查爾斯・費尼霍(Charles Fernyhough)/《週日泰晤士報》年度最佳心理圖書《光之碎片》(Pieces of Light: How the New Science of Memory Illuminates the Stories We Tell About Our Past)作者

「德拉伊斯瑪是記憶的詩人。他的知識以科學為基礎,但他的卓越才華又不至於混淆實驗室與真實人生。」 ——伊恩・麥基爾克里斯特(Iain McGilchrist)/《主人與使者》(The Master and his Emissary: The Divided Brain and the Making of the Western World)作者

「我們老了以後會變成不同的人嗎?我們的記憶準確嗎?為什麼同樣是問關於過去的問題,三十年後我們會給出不同的答案?記憶、往事、時間迷宮裡的蜿蜒小路……在迷宮中,我們有幸遇見杜威・德拉伊斯瑪這麼聰明睿智的嚮導,在這個遲早會與我們切身相關的題材裡,為我們判別真實與妄言。罕見的傑作。」 ——塞斯・諾特博姆(Cees Nooteboom)/《接下來的故事》(The Following Story)作者

 

前言
全荷蘭所有的記憶當中,時間最久遠的是哪一個?至少,在二○○五年夏天以前,我還知道答案。照邏輯,你應該從全國還記得幼年時光的人裡頭,找出最年長者——她是住在霍赫芬的亨德里克耶.席佩爾——然後問問她能記得最早的事是什麼。
亨德里克耶在一八九○年夏天來到人世,是個只有一千三百六十公克的早產兒。那是保溫箱還不存在的年代,她能存活下來,全靠她的祖母一連四個星期抱著她坐在火爐邊,並且幫她穿上羊毛圍兜。顯然,那年的夏天有些涼。亨德里克耶活了下來,並成為荷蘭最長壽的人瑞。她過世時享壽一百一十五歲。
在訪問中,她談到自己最早的記憶,同樣是關於她的祖母。亨德里克耶坐在暖腳爐邊,祖母給她一團紡線,要她纏一個永遠纏不完的線球。「你得重頭來過,這線球纏得太亂了。」她想,那時約莫是她三歲的時候。
一百一十五歲扣掉三歲,代表荷蘭全國最古老且依舊存活的記憶是一百一十二年,存在於霍赫芬一個安養之家的房間裡。
不過這樣的記憶到底是怎樣存在著?亨德里克耶是否真的記得自己坐在暖腳爐邊,這麼多年來她的腦海中一直存在這樣的印象嗎?或者她因為同樣的故事講過太多遍,以致她真正記得的其實是那個故事?若是如此,有沒有可能是她小時候曾有人告訴她祖母常常要她幫忙纏線球,之後這個故事便自行轉化成為了她的記憶?如果她記得的果真是最初的印象,而不是她自己說的或是別人告訴她的故事,是否她每次都會重新記錄一次,所以她最早的記憶,事實上只是她上一次想到它時的記憶?
這也是大部分記憶心理學家目前的看法。在回想某件事情時,你的腦神經等於開啟了一個新的路徑,下一次你仍會記得相同的回憶,實際上代表的是這條最新的路徑已變得活絡。即使是最古早的記憶,也會和你的腦部組織一同進行「時間之旅」,並加入越來越多新的印象。根據這個理論,當你回想你最早的記憶,負責處理記憶的神經迴路便發生了一種奇妙的接觸:最古老的記憶瞬間變成最新的,第一個記憶則成了最晚到的記憶。
當回憶逐漸變老,其他的循環似乎也同時被封閉。查爾斯.狄更斯在《雙城記》中的一個角色羅瑞先生,是個年近八十的老翁。某個晚上,他在一段對話裡回顧自己的人生。有人問他:「你坐在母親膝上的日子,現在感覺起來是很久以前的事嗎?」羅瑞先生回答,二十年前他確實覺得那是久遠以前的事,但現在他年紀大了,感覺自己的生命像是在繞圈圈,如今的他與人生的最初階段越來越接近。「我的心,如今被許多長期沉睡的回憶所觸動。」
狄更斯寫《雙城記》時大約四十五歲,想必他是從老一輩的人那裡聽到這種現象。諾貝爾文學獎德國作家君特.葛拉斯(Günter Grass)寫下自傳《剝洋蔥》(Peeling the Onion)時,和羅瑞先生同樣年紀。在德文版首刷上架前幾天,他接受《法蘭克福匯報》的訪問,其中最著名的一段是他對自己曾加入納粹武裝親衛隊一事,做出遲來的「認罪」。不過他也談到,對發生在六十年前的事件和經驗做出「可靠的回憶」,是否有可能。葛拉斯談到自己對於戰後重大政治與藝術辯論的記憶時,一名記者突然用存疑的語氣問他:「如今你快八十歲了,這一切距離你到底有多遠?」葛拉斯回答:「那些事對我而言就近在咫尺。如果我想要清楚地敘述我在一九九六年的旅行,可能需要查一查我的筆記本。不過,人老了,童年會變得越來越清晰。寫下某些自傳性事件最好的時機,似乎和你的年齡有關。」葛拉斯顯然覺得隨著年歲不斷逝去,他對年輕時的記憶變得更加鮮明。
許多人也會從個人經驗察覺到這樣的現象,通常是在年近六十歲時開始出現,隨後情況會越來越明顯——或許是突然間你回想起十歲時住在同一條街的某人的面孔、某個幾十年前就已經在貨架上消失的洗衣粉品牌、孩提時代在朋友家過夜時發生的某件事、或是十四歲時讀過某一本書中的某個情景。這類記憶會突如其來地浮現,不勞你費力去追憶思索,你甚至渾然不覺它需要思索。它們就像羅瑞先生所說的一樣,從沉睡中即刻甦醒。有些時候它們屬於「已經五十年沒有想起過」的那類記憶,鮮活而完整地出現,彷彿是從冰層保存封凍,唯獨到此刻——老年——才開始消融湧現。「永久性儲存」(permastore)這個詞就是用來指稱這種極端長期記憶的儲存,它可說是很適切的隱喻,用來形容這種彷彿被封存多年、冰凍且無法讀取的事物,在重新被釋出之後充滿原有時代氣息的經驗。
這個被心理學家稱之為「懷舊效應」(reminiscence effect)的古老記憶回歸,是一種神祕的現象。這種在回顧過去時,早年記憶會即時自動浮現的現象,似乎違反了所謂「遺忘的第一定律」:發生在越久以前的事,我們記住的機會就越小。同樣讓人困惑的是,為何那麼久遠的事只在老年時再次出現。它們必然已儲存在四十歲或五十歲人的記憶裡,為什麼卻在記憶真的開始變得老舊時才再度浮現?這彷彿就像它們被長期羈押扣留,直到解禁時間到了才重新被允許獲取。
懷舊效應是本書的核心。過去十至十五年,它一直是「自傳式記憶心理學」這個領域裡被多方探討的主題。是什麼促發了早年記憶的回歸?它從何時開始?悲傷的記憶是否和快樂的記憶一樣容易回復?生命早期的鮮明回憶是否和生物學上的成熟有關?或者它單純只是發生在年輕時較為可資記憶的事?這種效一旦開始發生作用後,會隨著年歲增長而變強嗎?早年的記憶如此之多,是否有可能是因為晚期的記憶太少?這些將是我們在第四章會探討的問題,在本書的其他篇章也會不時地出現。

目次

【前言】生命故事中的懷舊記憶

第一章 最長的生命階段:記憶與遺忘的試煉
•看待「年老」所表現的矛盾
•年老的時間比年輕的時間長
•漫長又弔詭的人生階段
•成功、優雅地老去

第二章 健忘:記憶為什麼空了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知道卻叫不出名字的窘境
•年齡與健忘程度的關係
•記憶以看不見的方式被遺忘
•記憶的破洞

第三章 失智、健忘與憂鬱:心理學家的嘆息 
•處理記憶問題的難處
•記憶力訓練的真偽和迷思
•腦容量真的可以開發並運用?
•讓記憶保持活躍
•健忘或失智不是你的錯

第四章 懷舊效應之謎:年輕時的回憶為何總是那麼美好
•照片裡的回憶
•記憶的懷舊效應
•記憶功能的奧妙
•二十歲時閱讀的書最能改變人生
•記憶隆起的時期
•最悲傷和最快樂的回憶儲存在不同的年齡層
•對百歲人瑞所做的研究:年輕時的記憶最深刻
•被遺忘的晚年時光

第五章 召喚記憶的歡愉:越老越愛回憶過往
•老年人就愛重提往事
•對於懷舊的悲觀看法
•舊照片連結了老年人的過去與現在

第六章 做個好兒子:與奧立佛・薩克斯的對談
腦神經探索家奧立佛・薩克斯醫師
對談全記錄

第七章 對記憶的後見之明:回憶會隨著生命歷程而改變
自傳裡的回憶,都是真實可靠的嗎?
「記憶如何改寫過去」的實驗

第八章 記憶撩撥的鄉愁:家鄉的陌生人
痛不可擋的鄉愁
思鄉是一種會致人於死的病
怎樣的人格特質易患思鄉症?
擺盪在兩個世界的老移民

致謝
索引

書摘/試閱

老年人與記憶的戰爭
在「生命階梯」上升與下降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追蹤出一條發展心理學上稱為「拋物線模式」(parabolic pattern)的曲線,指的是從嬰兒期到成年期初期的這段時間,我們心智與認知能力在一連串快速的連續階段與敏感期中出現顯著的成長與精煉。這個曲線顯示模式在到達頂峰之後,各種能力會按照各自的步調衰退與減弱。這種關於發展的觀點,至少其衰退的部分已經在近期被推翻:我們大部分的認知能力,終其一生都可保持不受損害。
但這並不表示年齡不會帶來衰退。我們的專注力多多少少會有所減損,工作記憶能力會降低,處理新資訊的速度會減慢,尤其是同一時間處理大量資訊的時候。記憶的問題往往有隨著年歲增長而越加嚴重的趨勢。五十歲之後,我們開始與遺忘展開持久的苦戰——這並不是第一次,因為我們終生都在和遺忘奮戰,不過似乎我們吃敗仗的情況會越來越多。
以下的描述也許可以讓你看見自己的身影。自己越來越常跟自己說:「我絕對不可以忘了……」,結果事後發現你真的忘了。你漸漸開始承認自己有了「忘記本來打算做什麼」的新毛病,所以你開始確定自己想到的事就盡可能立刻去做,這麼一來就表示你沒時間把該做的事忘在腦後。例如,你想著先把晚上要還朋友的書放進袋子裡免得忘了,但是當你回家後卻發現……
我們對已計畫要行動的記憶,或稱「前瞻記憶」(prospective memory),會隨著我們變老而出現明顯可見的惡化。這件事可能容易被混淆,因為它的效應跟另一個大部分人都很熟悉的特質非常類似,那就是心不在焉,讓人忘了自己來這裡要做啥,接著要去哪裡,或是再下來應該要做什麼。這兩者的差別在於,你過去會忘記自己打算做什麼是因為你心不在焉,現在你會覺得自己並不是心不在焉,或者至少你記得的是如此,但是原本計畫中的行動還是在你眼前雲消霧散。
前瞻記憶是過去十五年來許多研究的主題。在一些實驗中,參加者被要求完成一項相當需要專注力的任務,同時還要記住在任務進行中的某段特定時間曾被打斷、並按指示進行另一個指定工作,結果顯示,年長的實驗者比年輕的實驗者遭遇到較多麻煩。在實驗裡,這不會導致什麼嚴重的後果,不過在日常生活中情況可能就大不相同,因為我們需要記住半小時後要關爐子的瓦斯、要按時服藥、或者夜晚要鎖上大門的雙重鎖。
我們依靠前瞻記憶來讓自己能記住(或者應該記住)關於未來的行動。從這點看來,它與儲存過去事件的那類型記憶不同。平常的記憶可以指向許多不同的事物:人物、地點、事件、行動。前瞻記憶只涵蓋一個範疇,也就是計畫的行動,而且它們特別難以保存。一個已經發生的行動會與其他各種相關的事物存放在一起:在哪裡發生的,誰在現場,進行得如何。至於未來的行動則沒有這些相關聯的事物,而由於這些聯想的事物扮演著導引我們通向記憶的功能,少了它們,我們的計畫與意圖很容易就會從我們的掌握之中溜走。
年長者較難記住自己意圖的事實,總體來說似乎與銘印問題相關。年長者較不易有效地儲存資訊,尤其是當資訊是關於未發生的事,其本身缺乏可聯想之物。銘印現象的同樣問題正好可以解釋,為何老年人較容易忘記那些已提醒過自己「絕對不要忘了做」的事情,自己到底做了沒有。和意圖一樣,行為本身對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容易正確地記住,所以他們常會發現自己必須去確認到底前門已經真的鎖好了,還是原本只是「打算」要去鎖門。提示物可能不太有用,甚至有反效果,亦即另一個銘印能力衰退的後果。你把書放進袋子裡的那一刻,你可能就不會再去想這件事,認為自己會記得把書拿去還;而當你回到家後才發覺「我又忘了」,有部分原因是過度依賴提示物導致有缺陷的銘印。提示物的第二個問題在於,不管是寫紙條、線索、記憶術或其他聰明的設計,過程中需要依賴的恰恰就是意圖強化記憶的那件事——你必須記住為什麼你在手上畫個X,它代表你要打電話給什麼人嗎?還是要轉告一件事?首先,你必須先確定提示物會在剛好的時間提醒你注意。在日記本上寫下的筆記,唯有你先記得查看日記,才會有用。當你的前瞻記憶真的開始失靈,它忘記的不只是意圖,還會忘記你為了讓自己記住意圖所採取的措施。
前瞻記憶的問題是更為一般性的衰退的敏銳指標。忘記你意圖要做的事,有時是失智症的第一個徵兆,不過幸運的是,健忘導致失智症的情況相對而言較少見。失智症當然可能以這樣的方式表現,不過,前瞻記憶的問題通常是隨著年紀增長的一般性健忘症所帶來的。比較弔詭的是,這個特別形式的衰退,對過去的影響不似對未來的影響那般嚴重。

知道卻叫不出名字的窘境
老年人更常提到的記憶問題是找不到適當的用詞。在對話裡,年長者會越來越常用到「那個那個」、「那個叫什麼的」、或是用冗長複雜的敘述來形容某個東西的樣子,譬如它在哪兒可以找到或它是做什麼用的。這裡同樣有個弔詭之處:真正折騰人的還不光是找不到適當的用詞,而是你明明知道自己知道那個詞。坐在家裡的沙發上看著《大學挑戰賽》節目,而且你幾乎知道每一題的答案,但就是沒辦法把答案說出來。這可能會讓家裡的兒孫輩們對你的博學感到有些懷疑,他們可能會認為你的「啊,這題我知道」的驚人知識程度跟他們的一無所知其實沒什麼兩樣。那些年輕人錯了。
實驗顯示,老年人比年輕人更可能經驗到心理學文獻中提到的「知感」(feeling of knowing)狀態。實驗中,參與者被要求提供某些字詞更正式的同義詞,比如題目是:偷偷進口的貨品(smuggled goods)、猜謎語(a riddle)、睡不著(sleeplessness),參與者可以用三種方式回答:知道並同時提出答案、不知道答案、或知道答案但說不出來。第三種情況較常出現在老年人身上,不過一旦解除回答的時間壓力之後,他們最後往往可以給出正確的答案:走私品(contraband)、猜謎遊戲(an enigma)、失眠症(insomnia)。這種「知感」常出現的情況是話到嘴邊卻說不出口,同樣是老年人較常出現的情況,而且實際上他們常常可以發出一個母音、拼出前面幾個字母或音節,這說明了這些字詞只是部分脫離了他們掌握的範圍。因此,絕不能因為老年人沒辦法馬上說出「某個字跟它代表的東西聲音很像在語言學上的說法」,或是「一個句子裡的語法變動」,就說他們不知道那個單字,因為比起從沒聽過onomatopoeia(「擬聲」)或anacoluthon(「錯格句」)這兩個單字的人,老年人懂得還是比較多。「啊,我知道」的知識,也是一種知識。
比起說不出適當的字詞,更糟糕的是無法記住名字。隨著我們逐漸老去,會發現要叫出某個不期而遇的熟人名字變得有點困難,也可能會因為想得太久而顯得有失禮貌。很多人會覺得這是記憶力減退後一個特別惱人的後果,因為忘記某人的名字通常會讓人聯想到對對方漠不關心的態度。在比較老人與年輕人想出人名的實驗中,兩者實際上並沒有特別明顯的差別。把一些知名人物的照片展示給兩組人看:一組是二十幾歲的年輕人,另一組是七十多歲的老年人,並要他們儘快說出他們的名字。年輕的受試者表現得比較好,不過他們的分數也只比老年人高一點點。如此說來,回想名字為什麼會這麼困難?
不管是從照片中或是真實生活裡辨識某人,都是以三個階段進行,而它們之間有著階層式關係。第一個階段是對臉部或一般外表的視覺辨識,知道這個人是你所認識的。幾乎總是隨之而來的是第二階段:知道你怎麼認識這個人,他或她從事什麼工作,你們之間是什麼關係。在辨認名人的實驗中,有百分之九十三被認出的人或多或少是這樣辨識出來的。第三階段則是問題所在:從知道你看到的人是誰,到說出這個人叫什麼名字這個過程的轉換。當中,有三分之一年長的實驗參與者無法說出他們認識的人的名字。相反的,知道某人的名字、但卻對此人的其他事一無所知的情況則很罕見。從認出某人到說出某人名字這個微妙的步驟,可以總結成一句「我絕不會忘了那個誰誰誰的名字」。
名字的問題在於它們沒有先天內在的意義。某人自我介紹是個麵包師傅(baker),馬上會引發關於麵包師這個行業的種種聯想:早早起床、揉麵團、麵粉的白色雲霧。某人名叫貝克(Baker),則引發不出任何的形象。實驗顯示,練習記名字就和練習記住任何隨意排列的兩個字詞(如:「腳踏車-花朵」)一般困難。正是這種隨機性——某個名叫貝克的人,同樣有可能叫做巴特勒(Butler)——給老化的大腦帶來了麻煩。沒有可供聯想的事物,代表著沒有其他路徑可以引導到這個名字,所以我們記得住麵包師傅,但是卻忘了貝克先生。這裡還有另一個問題:無法想起一個人的名字比無法想起一個字,有較大的「主體可視性」,因為對於後者,你通常可以立刻用一段描述或是一個同義詞來取代,這就像即使你的字彙有限,還是可以用外語進行對話。但名字就沒辦法了。你認識的人只有一個名字——那個你想不起來的名字。
有沒有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很不幸並沒有。對這個主題的大多數研究把重點放在如何練習記住新名字。如果出現腦部損壞,幾乎無可避免地會出現處理名字的困難,因此發展一套銘印名字的技巧成了迫切的需要。通常得出的結論是建議病人提供一些名字所欠缺的聯想,例如把某個名叫貝克的人想像成一名真的麵包師傅,麵粉還沾在他的頭髮上。這是一個頗為費力的技巧,且成效不彰,實驗裡往往只有辨識照片中的人時才有可見的成效,若辨識真實生活裡的人則看不出效果。同時,這類聯想的技巧也有本身的風險。貝克先生或許比較希望你記不住他的名字,而不是打招呼時對著他說:「早安,庫克*先生,今天好嗎?」(*注:Mr. Cook:Cook原意是廚師,作者在這裡舉的是聯想法可能導致的錯誤作為例子。)
……
放輕鬆。這是最好的辦法。你必須接受沒理由要為忘記名字這件事而感到羞愧,那不過是個常見的毛病。老人家都了解這點。他們知道與其說:「哈囉,呃……哈囉,你好嗎?」他們可以輕鬆地說:「早安。我認識你,不過我想不起你的名字。」暫時無名的朋友應該要能忍受這種冒犯。畢竟你沒有真的忘記她的名字,在你們道別前很快就會想起來。你也許會在她背後叫出她的名字,這麼一來,頂多是留給她一點奇怪的印象。
在每一個對老年人記憶所做的研究調查裡,前瞻記憶、以及記住字詞和名字的困難,是最常被抱怨的前三項,不過還有其他問題也困擾著老年人。他們會開始發現要找出回憶的時間點變得不容易。我們上次去吃飯到底是三星期前,還是六星期前?最近的一次選舉是去年,還是兩年前?記憶並不是有影像和聲音、持續記錄時間與日期的錄影機。不論年輕或年長,要回想起某件事發生在什麼時候都不容易,不過老年人在這方面比較容易出錯,而且他們的錯誤通常發生在相同的面向。


年齡與健忘程度的關係
忘記你打算要做的事,無法想起確切的字詞,想不起人們的名字,不確定某件事到底是多久以前發生的,這些都是惱人且有時會引發尷尬的麻煩事,不過絕對還稱不上是世界末日!個別而論或是同時出現,它們都是健忘情況增加的一部分,但是不應該和跟喪失記憶或是早期失智症徵兆混為一談。另外一點足堪告慰的是,年輕人失憶問題的研究顯示他們也有同樣的問題:他們同樣會忘記原本的計畫,會想不起字詞或人名;事實上,這些缺點也同樣排在前三位。
……
真相是,人們對自己健忘程度的評估,以及他們在客觀測驗中展現的記憶力好壞程度,兩者間完全沒有關聯。有些抱怨自己記性差的人,實際上記憶力仍有著完美運作;有些在測驗裡表現得非常糟糕的人,卻認為自己天生好記性。這種認知與實際之間的不一致,其實不難理解。在記憶力測驗裡,實驗的參與者可以靜下心專注於眼前的任務,不管題目是要默背一串字詞或是記住照片當中盡可能多的物品。任務只有一個——不需緊張,沒有別的事分散注意力,多數情況下甚至沒有答題時間的壓力。而正是這些因素,在日常生活裡造成問題,讓人們開始覺得自己「健忘」。要不是電話剛好在那個時候響了,不然他應該會記得把信寄出去;要不是朋友拍她的肩膀,也許她就會想起來自己把眼鏡放在哪兒了。抱怨自己記性的人,念茲在茲的是那封信或是那副眼鏡,即使在測驗裡能輕鬆記起一連串字詞也沒什麼安慰作用。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