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這就是爵士樂:溫頓・馬沙利斯的爵士樂與人生自述
滿額折

這就是爵士樂:溫頓・馬沙利斯的爵士樂與人生自述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我親身見證了藝術的力量,更具體來說,是爵士樂的力量,
這種力量能夠不斷提升你的生命。」

當代地位最崇高的爵士音樂人,
帶你認識爵士樂的核心精神,以爵士樂的語言解釋當代的生活!

什麼是爵士樂的美學?大多數活動都會一套方法帶領觀眾入門享受眼前的一切,運動比賽有賽評、歌劇有實用的樂曲解說或字幕、博物館有語音導覽。但爵士樂的描述往往很模糊,甚至對音樂家也充斥著「把你的感覺演奏出來」「繼續聽,總有一天你會了解」「如果你還需要問,你永遠不會知道」等玄奧的建議,你聽了還是不懂,徒然覺得自己很不入流。

有太多人認為當今的爵士樂只為鑑賞家而演奏,對一般人而言過於艱澀,沒有可以辨認的根基或目的。當代最具影響力的爵士音樂家溫頓‧馬沙利斯卻認為這些都徹底錯了。為了揭開這層迷霧,幫助一般人學習聆聽爵士樂,理解音樂的弦外之音如何改變一個人的生命,他在這本書中傳遞自己多年來從音樂中學到的一切。

溫頓出生於一九六〇年代的紐奧良近郊,父親艾利斯及三位兄弟均為傑出的爵士樂手,本人更一手帶動美國爵士樂的復興風潮,挽救了垂死的爵士樂,而這一都源於他年幼時看著父親與一幫爵士樂手演奏無人理解的咆勃樂而不改其樂,雖貧困卻能獲得鄰人的敬重,因此懵懂地認識到,這門音樂必然有著深刻的價值。

在成長歷程中,溫頓面對種族隔離下黑人的艱困處境,卻也在爵士樂中找到了自我認同的力量,以及族群融合的可能:精彩的爵士樂演出仰賴樂手互相聆聽、理解彼此的演奏並攜手合作,既要表現個人特色,也要給他人發揮的空間。因此,爵士樂手往往不分種族彼此敬重,融洽相處。在這層認知下,他發現了理解爵士樂的全新觀點,那就是,這門音樂的一切都與人際互動有關。

透過溫頓的觀點來認識爵士樂,讀者將了解音樂家如何演繹藍調的核心,如何與團員共同維繫搖擺的感受。本書以淺顯的方式說明切分節奏、呼應、短歇、齊奏段落等音樂術語,也帶領你認識迪吉‧葛拉斯彼、比莉‧哈樂黛、邁爾士‧戴維斯、歐涅‧柯曼、約翰‧柯川等偉大音樂家的獨特個性與樂風。溫頓生動地描繪出爵士樂手在演奏中的互動,以及個人表現與自我犧牲在爵士樂中的創造張力。這張力不但是搖擺的核心,也是音樂與人生的核心。

藉由本書,我們也將看到音樂背後蘊含的想法如何改變聽者的生命,並從樂手身上學到如何在正當表現自我和為所欲為之間找到平衡,領悟在為共同目標努力時,你有責任尊重他人。最終,我們將發現溫頓透過童蒙之眼從父執輩樂手身上所看到的,美國偉大的音樂的核心價值與精神。

【爵士人生體悟】

關於搖擺
演奏搖擺樂有三個必要條件,包括高度的協調,因為搖擺就像是和踏著即興舞步的人共舞。此外還需要決策者的智慧,對你個人有利的決定,不一定對整個團隊或當下的情況是有利的。最後,演奏搖擺樂需要抱持正面心態,你得相信其他樂手跟你一樣希望做出好音樂,而不會受自我中心的心態所蒙蔽,或者被尚未察覺的音樂缺陷所誤導。

關於藍調
藍調也像疫苗:一種安全劑量的悲傷,幫助你將來面對無可掌控的悲痛。就像以前蓄奴時代,有些父母會虐待孩子,那是為了讓孩子準備好面對接下來的一切。在軍中也是,老兵欺負菜鳥,讓他們在戰爭時不會期待自己能夠得到憐憫。

關於即興
即興,也就是憑空編造事物以脫離困境,幾乎所有人都需要這樣的能力,即使只是及時想出得宜的應對話語。

舞台上的時間流動
當你站在舞台上,時間分為三種:實際時間(不停流逝、平凡無奇的每分每秒)、你的時間(你感受到的時間流逝)、搖擺時間 (你調整自身時間感,將實際時間轉變成與眾人共享的共同時間)。實際時間是恆定的,你的時間來自主觀感知,搖擺時間則是團體合作的成果。每個演奏爵士音樂的人都在試圖創造出一種有別於實際時間,更具彈性的時間感。

對我來說,這本書讓我想起了爵士樂原本的模樣。大多數人習慣聽到的爵士樂,是一張張精心雕琢的完美錄音,是一場場大師樂手比拼技藝與熱情,又能合作無間的神蹟展演。但溫頓•馬沙利斯用他的閱歷、經驗(包括在台上被前輩洗臉的經驗)提醒我們,每場爵士樂演出都是在無數個當下發生的事件,每個樂句都是樂手在時間壓力下傾吐的真實情感與思緒。因此爵士樂演出不見得都是完美的,也許在節奏上有瑕疵,或者樂手在獨奏中流露出不安和猶疑,然而這些真實性都是這種人類活動之所以吸引人的原因。

讀過這本書,我們將能注意到樂手們在演奏中的互動與交流,也會懂得觀察樂手的性格與其樂音如何相似,這些都是讓音樂在我們耳中與心中開展出更多層次與細節的關鍵。讀這本書會讓我渴望聆聽更多爵士樂現場演奏,而且不見得要是國際級大師樂手或樂團的演奏;因為作者讓我了解到,聆聽與我生活在同個城市,共同享有更多生命經驗的樂團或樂手演奏,反而能讓我獲得更多共鳴,接收到更多樂音中的細膩情感。讓爵士樂由鑑賞目標恢復為感受的對象,是我最推薦這本書的原因。

作者簡介

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

小號演奏家、作曲家,紐約市林肯中心爵士樂團藝術總監。嫺熟古典樂、紐奧良爵士樂乃至咆勃樂、現代爵士樂等各種爵士音樂風格。獲九座葛萊美獎,包括爵士樂及古典樂的最佳獨奏與最佳專輯等多種項目,也是唯一獲得普立茲音樂獎的爵士音樂家。

他出身紐奧良,父親是爵士鋼琴家,從小便耳濡目染爵士樂傳統與爵士樂手的重要人格特質。八歲起與兄長布藍佛一同學習爵士樂,就讀高中期間加入紐奧良當地多支爵士樂團與放克樂團。十八歲時搬至紐約市就讀茱莉亞音樂學院,隔年加入由亞特•布雷基帶領的爵士信差樂隊,出色的表現為當時疲弱的爵士音樂市場振衰起敝。二十歲成立自己的樂團,並於1983-1987的五年間發行多張葛萊美獎獲獎專輯。1987年與林肯中心合作舉辦爵士樂節目,並於1996年起掌理林肯中心新成立的爵士樂部門。

他也透過大眾媒體推廣音樂教育,製作的電視節目《馬沙利斯談音樂》(Marsalis On Music)、廣播節目《製作音樂》(Making the Music)均獲得美國廣播電視界最高榮譽「皮博迪獎」(George Foster Peabody Award)。

他擁有紐約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和耶魯大學等多所大學的榮譽學位,2011年應哈佛大學校長德魯•福斯特(Drew Faust)之邀舉辦為期三年的系列講座,自2015年起於康乃爾大學執教。

傑佛瑞‧沃德Geoffrey Ward

傑佛瑞•沃德是歷史學家、編劇及暢銷書作者,其著作包括《戰爭:詳細的歷史,1941-1945》(The War: An Intimate History, 1941-1945)、《爵士樂:美國音樂史》(Jazz: A History of America's Music)以及國家書評獎得獎著作《一流的性情:富蘭克林・羅斯福的崛起》(A First-Class Temperament: The Emergence of Franklin Roosevelt)等等。
譯者簡介 Chris
紐約市裡不上不下的爵士吉他手。開心的時候音樂是液態,環繞、滲透他存在的一切,直到他發現自己沒有鰓這件事。但他依舊是愛這東西的,不然這自殘未免太缺乏幽默感。

想在這裡向許多像朋友親人,以及像親人的朋友/老師,表達感謝。(謝謝你們在我生命裡所提供的,超出理性的耐心,和愛。)

名人/編輯推薦

★「溫頓・馬沙利斯從二十出頭開始便成為音樂的燈塔。在《這就是爵士樂》中,他仍持續地激勵、提升、教育我們。」——大提琴家/馬友友

★「溫頓・馬沙利斯對爵士樂的最大貢獻是讓這種音樂在主流與創新之間保持彈性。在馬沙利斯筆下,爵士樂是藝術,是文化與歷史,更是一種人生態度。」——臺大翻譯碩士學程兼任助理教授/陳榮彬
 
★「他帶給這世界的不單單只有爵士小號的演奏技巧與風格,他更帶給了音樂人更多的想法與影響世界的可能性。」——東華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魏廣皓
 
★樂評人/沈鴻元、NEWS98電台《爵士Taxi》主持人/程港輝——好評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痛快淋漓的閱讀。深入、博學,將主題探索至極致。本書除了駁斥平庸、千篇一律的批評,更能豐富音樂學養。」——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湯妮‧莫里森

★「每家書店、音樂行,國內的每所學校,都應該放這本書。」——爵士巨星/東尼班奈特

★「對溫頓・馬沙利斯而言,爵士樂完全不亞於探求智慧。他的思考就跟他的搖擺一般優雅且充滿力量。當他思索即興演奏時,他思索的是自由。當他思索和聲理論時,他思索的是多元性、衝突與平和。當他思索藍調的意義時,他思索的是哀傷及克制哀傷(要快樂,但不流於盲目)。他的小號演奏帶有哲學性,他的著作也是如此。這個男人擁有罕見的深情,而這本書正是他探究真理所發出的明亮之聲。」 ——《新共和》雜誌

★「溫頓‧馬沙利斯絕對是寫作這本書的不二人選。他就是這樣的人,如早晨般年輕、如露水般清新,卻已成為人們口中的爵士巨掔。他不只是先知,也不只是音樂家的典範,更是詩人。他告訴我們,音樂家創造爵士樂的目的,是揭露種族主義及美國種種無知的虛偽與荒謬。詩也是基於相同的目的而寫。」——美國詩人作家/馬婭‧安傑盧


推薦序

文/魏廣皓(東華大學音樂系助理教授)

溫頓・馬沙利斯,當代最重要的音樂家,我無法定義他是古典或是爵士樂手,因為他都行,而也正因為都行,他重新定義與打破了古典與爵士小號的界限。

如果要我說一位當今最具代表性而且最成功的爵士音樂家,那麼絕對就是他了。在他的音樂會與大師班中,除了可以聽到他精湛的演奏技巧與概念之外,更可以聽到他對於爵士樂的體認與對傳統的堅持。

生在美國紐奧良,爵士樂的發源地,爸爸與兄弟們全是爵士音樂家,雖然他大學念的是古典音樂名校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但這絕對不是離經叛道,反倒成為他日後演奏樂器最大的養分。古典音樂的練習,絕對是對於日後演奏任何種類音樂最好的基礎訓練。對於一個十多歲就已經成名,以非常年輕的姿態便參與許多重要的錄音與演出的樂手,馬沙利斯一直是音樂界最受矚目的一顆星。對於爵士樂手來說,演奏與創作都是在表演人生,而他這三十多年的音樂職業生涯中,追求的是什麼?又經歷過什麼?又是什麼經驗讓他內化成可以演奏的動人音符?具有高知名度的他,又是用什麼方法一步步將他最喜愛的爵士音樂精神,傳遞給全世界?

我在紐約學習音樂的過程當中,爵士林肯中心總是我最愛去的地方,馬沙利斯的每一場演出我幾乎必到。在那他們稱為「House of Swing」的重鎮裡,只要是學生身份,你都可以得到特別的優惠。那代表着他們特別希望學生來,這並不是學生的錢好賺,而是他知道唯有教育才能夠將爵士樂的美傳遞給更多人欣賞。在爵士林肯中心裡,有著許多課程讓年輕的世代體會到最好的爵士經驗。除了在世界各地演出,他也四處演講、舉行爵士大師班、譜寫曲子,甚至在許多重要媒體上出現,他帶給這世界的不單單只有爵士小號的演奏技巧與風格,更帶給了音樂人更多的想法與影響世界的可能性。

不管你是不是音樂人,都該來瞧瞧他心裡怎麼想!
溫頓・馬沙利斯,一個用爵士樂讓世界跟著搖擺的音樂家。

一九七〇年代初,民權運動剛萌芽, 詹姆士‧布朗、馬文‧蓋伊和史提夫‧汪達稱霸美國黑人流行音樂,人們頂著二十公分的爆炸頭,穿著聚酯纖維休閒西裝,空氣裡依舊能嗅到革命的味道。對任何時髦人士來說, 狄西蘭爵士樂只會讓人想起湯姆叔叔之類的迂腐故事,這種音樂充滿奴性, 只是為了討好觀光客而存在。光是聽到狄西蘭 這個字就令人生厭。因此,當父親要帶我和哥哥 布藍佛去參加丹尼‧百克(他是班卓琴和吉他界的傳奇人物)所主持的兒童樂團時,我們只能想像到卡通配樂, 或是某種老派的媚俗音樂. 誰還知道什麼是班卓琴?那大概是弗雷德里克‧道格拉斯(譯注: Frederick Douglass ,19世紀的黑人民權運動者。)在聽的東西吧?天啊!我們竟得放棄星期六的玩樂時間,回到奴隸制度的年代。真是太棒了!
丹尼‧百克其實曾經和一堆大人物一起演奏,包括 路易‧阿姆斯壯、, 席尼‧貝雪、詹姆斯‧約翰遜以及凱伯•凱洛威等等,但當時我們完全不認識這些名字。我們那時候住在路易西安那州的肯納市。布藍佛九歲,我八歲。父親開車載著我們從家裡到百克先生在紐奧良市為費爾維尤浸信教會銅管樂隊主持排練的空地,大約要花半個小時。

在那裡我們見到一位老先生,我猜就是百克先生。他是個有趣的人物,充滿了熱情以及故事。他熱愛紐奧良的音樂, 也喜歡孩子。 那天,他讓我學到了關於演奏爵士樂,最深刻的一課,也讓我學到了如何表達自我,以及彼此尊重。

他從鼓開始:「低音鼓和鈸是一切的基礎。一小節四拍。一、二、三、四。低音鼓在一、三拍,鈸在二、四拍。兩者就像在應答彼此。當低音鼓說『咚』,鈸就回應『戚』。」

1 2 3 4
咚、戚、咚、戚
1 2 3 4
咚、戚、叭咚、咚

「現在,第四拍出現第二次時,鈸和低音鼓達成一致了!當你同時敲打兩者時,這,就是爵士樂!」
他解釋道: 「聽著,你得在你的演奏中創造律動, 跨過一些重拍, 像在跳舞一樣 。」
接著他走向低音號手。「輪到你了,低音號,你演奏的是最巨大的樂器。除了吹出巨大的音, 也得記得留白。如同其他龐然巨物一樣,動作是緩慢的。」他哼了一段低音號的旋律,然後說:「 你和低音鼔聯繫在一起,都是在最低的聲部, 所以你們一定要互動。你們就像地板,是節奏的地基。」
低音號手開始吹奏,百克先生說:「你得帶著情緒吹奏。當你帶著情緒,就能夠在低音中創造律動。」於是低音號也開始吹出有律動的樂音。接著低音號手和鼓手開始互動。百克先生說:「你們得同步演奏, 在同步之餘帶點變化!」 他們製造了些低沉、混濁的噪音之後,百克先生說:「好的!這就是爵士樂。」
然後他轉向伸縮號手:「你擁有什麼其他樂手所沒有的?」
「滑管。」男孩回答。
「沒錯!你要記得,在爵士樂裡,永遠要強調你獨有的特色。以做自己為榮。你吹奏的是低音域的樂器,吹得越低,節奏就會被拉得越慢。所以我要你這樣吹奏。」 他跟著譜唱了起來。「但有時候你也得來個『嗚哇哇哇哇噗』,我要你把音拉高、拉破!」低音號、伸縮號和鼓開始合奏,聽起來糟透了。但百克先生還是宣稱:「這,就是爵士樂!」
然後他開始對小號手喊話:「小號是領導的樂器。你們得展現出力量,負責吹奏主要旋律。」 他教了我們《小伊萊莎‧珍》(Li’L Liza Jane) 的旋律。我們開始演奏。在我們重挫這首曲子的旋律之後,他說:「給旋律一點個性。搖晃它!給自己一點空間自由發揮。把旋律和節奏融合在一起,你也得隨之律動。」百克先生會自己先哼唱一次,再要求我們演奏。於是我們全團一起演奏了那首曲子,但聽起來只是一團混亂。是啊,聽起來爛透了, 但也聽得出來,這一切終究會變成某有趣的東西。
接著他走向單簧管手,說:「好的,你們有好多按鍵可運用,你們可以吹得快、吹得高,甚至比小號手還高。你們可以吹出快速跳躍的音或顫音等等,這些音讓你們和小號手有所區別。我要你們偶爾運用這些技巧,吹奏和小號相同的旋律,但拉高八度。」他也哼了單簧管手應該吹奏的旋律,,單簧管手們接著擠出吱吱喳喳的聲響。百克先生聽了後說:「你們所吹奏的一切,都應該要表現出你們的個性。現在試著讓樂音變得圓滑、有彈性。」 樂手們試著照做。
百克先生說:「這就是爵士樂! 現在單簧管手和小號手一起吹旋律,但你們合奏時, 必須像在對話一般!單簧管手要在小號手留白時說些東西,而小號手,記得要留白。」於是我們開始合奏,單簧管手吹著高八度的旋律,加入一些快速的樂句,但依舊發出吱吱喳喳的雜音。很糟。但百克先生說:「現在我們試著演奏這首曲子,《小伊萊莎‧珍》。」我們照做了,那可能是你這輩子聽過最脫節、吵雜的東西。

他興奮地宣布 :「各位,這,就是爵士樂!」
如果你觀察當今的紐奧良爵士樂圈,很多最優秀的音樂家——盧西恩‧巴爾別林(伸縮號)、 夏農‧鮑威爾(鼓)、 麥克‧懷特(單簧管)、葛雷格‧史塔福(短號)、 賀林‧萊里 (當時是小號手,現在是鼓手)都待過丹尼‧百克所主持的費爾維尤浸信教會銅管樂隊。或許他當時從我們身上聽到了特別的東西。他同時也教導我們這觀念:你擁有創造力,無論你的身份是什麼。尊重自己的創造力,同時也尊重他人的創造力和發揮空間

那是我最早學到關於爵士樂的人生課題之一。 我們聽過太多人如此描述當今的爵士樂:只為鑑賞家而演奏,對一般人而言太過艱澀;沒有可辨認的根基或目的;最好的爵士樂只在煙霧瀰漫的無人夜總會裡演奏,已成過去;爵士樂已經躺在禮儀師的桌上, 離下葬只有一步之遙。
過去三十年,我竭盡所能地證明那些都是極度錯誤的刻板印象。在這本書裡,我希望傳達美國最偉大音樂中的正面訊息:偉大的音樂家在舞台上給予彼此尊重和信任,而這能夠改變你的世界觀、全面充實你的生命,從個人的創造力、人際關係到成就事業的方式,甚至能夠協助你理解身為世界公民的現代意義。
參與任何新的活動,通常需要老鳥帶你入門,教導你基本的知識,進而幫助你了解、享受正在發生的一切。體育活動有賽評來解釋局勢,歌劇有實用的演出曲目簡介或字幕,博物館則有語音導覽。但爵士樂的敘述通常很模糊,甚至對音樂家而言也是如此:「跟著你的感覺演奏的」、「繼續聽,有一天你會了解的⋯⋯總有一天」, 或是像 「如果你需要問,你永遠不會知道」這類奧祕的建議,這不是要幫助你理解,而是要讓你覺得自己不入流。也因此,爵士樂的美學在大眾眼中依舊顯得神祕難解,即使從阿姆斯壯、塞隆尼斯•孟克到 馬庫斯•羅伯茲這些爵士樂史上最偉大的音樂家,都有著相同的藝術目的。我們在下文中會解釋搖擺、藍調、用切分音演奏各式音樂、創造新的音樂形式、互動的即興演奏、展現自家絕技,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以爵士樂的語言解釋當代的生活。
我希望能夠揭開這層迷霧, 不光讓你了解如何聆聽爵士樂,也讓你理解音樂背後的弦外之音如何改變你的生命。我也希望能夠幫助你認識一些偉大音樂家的獨特個性以及風格,包括:迪吉.葛拉斯彼、比莉.哈樂黛、邁爾士.戴維斯、歐涅.柯曼、查利.帕克、傑利.羅爾.莫頓、約翰.路易斯等等。
我會讓你瞥見音樂家演奏時的思緒,向你展現藍調的核心,並解釋爵士樂的即興演奏如何與其他音樂類型的即興演奏不同,以及那種在表現個人創造力和自我犧牲之間的拉扯,這張力不但是搖擺的核心,也是音樂與人生的驅動力。
我希望能夠以本書傳遞自己多年來從音樂中學到的, 也希望這些關於藝術和人生的重要課程能夠幫助你找到(或維持)個體和團體間的平衡,以及如何在為共同目標努力時,尊重他人及自己。這也正是丹尼.百克教導我們的:在自我以及他人的獨特性裡找到樂趣。希望藉著音樂,你也能夠做到這件事。
溫頓‧馬沙利斯Wynton Marsalis.

目次

前言 ▎這就是爵士樂
第一章 ▎發現搖擺的喜悅
第二章 ▎說爵士的語言
第三章 ▎所有人的音樂:藍調
第四章 ▎演奏的要件與感受
第五章 ▎偉大的融合
第六章 ▎大師的教誨
第七章 ▎無名之物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