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圖解病理學
滿額折

圖解病理學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530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以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方式的與通俗易懂的語言,整體性而系統化地介紹了病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
●特別凸顯出關鍵性的重點,將理論與實務做有效地整合,內容精簡扼要。
●適用於醫護相關科系學生、研習醫護通識課程的學生、醫護相關職場的從業人員、對病理學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與參加各種醫護認證與相關考試的應考者。
 
學習病毒學必須掌握病毒的形態、結構、增殖、感染與致病性特點,以及引起人類疾病的常見病毒的主要特色。病毒學主要闡述與醫學有關病毒學的生物學特性、致病和免疫機制,以及特異性的診斷和防治的措施。本書包括總論和個論, 總論重點地介紹病毒的基本性狀、感染與免疫;個論則重點地介紹呼吸道病毒、腸道病毒、急性胃腸炎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逆轉錄病毒、及狂犬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也介紹各種常見的病毒及朊粒。
本書參考了許多專業的書籍,對其中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重點與疑難之處做了深入淺出的歸納與推理,從而形成了若干個教學專題。整體性教學流程力求內容的主軸相當清晰易懂、前後的連動關係密切整合、內容的層次相當分明並且特別突顯出重點與疑難之處。

作者簡介

●以深入淺出、循序漸進的方式的與通俗易懂的語言,整體性而系統化地介紹了病理學的基本理論、方法與技術。
●特別凸顯出關鍵性的重點,將理論與實務做有效地整合,內容精簡扼要。
●適用於醫護相關科系學生、研習醫護通識課程的學生、醫護相關職場的從業人員、對病理學有興趣的社會大眾與參加各種醫護認證與相關考試的應考者。
 
學習病毒學必須掌握病毒的形態、結構、增殖、感染與致病性特點,以及引起人類疾病的常見病毒的主要特色。病毒學主要闡述與醫學有關病毒學的生物學特性、致病和免疫機制,以及特異性的診斷和防治的措施。本書包括總論和個論, 總論重點地介紹病毒的基本性狀、感染與免疫;個論則重點地介紹呼吸道病毒、腸道病毒、急性胃腸炎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逆轉錄病毒、及狂犬病毒、人乳頭瘤病毒等。也介紹各種常見的病毒及朊粒。
本書參考了許多專業的書籍,對其中的基本概念、基礎知識、重點與疑難之處做了深入淺出的歸納與推理,從而形成了若干個教學專題。整體性教學流程力求內容的主軸相當清晰易懂、前後的連動關係密切整合、內容的層次相當分明並且特別突顯出重點與疑難之處。

目次

第1 章 緒論
第2 章 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及修復
第3 章 局部血液循環障礙
第4 章 發炎症概論
第5 章 腫瘤
第6 章 心血管系統疾病
第7 章 呼吸系統疾病
第8 章 消化系統疾病
第9 章 淋巴和造血系統疾病
第10章 泌尿系統疾病
第11章 生殖系統與乳腺疾病
第12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
第13章 神經系統病理學
第14章 傳染病和寄生蟲病
第15章 免疫性疾病

書摘/試閱

1-1 病理學的任務和內容
病理學的任務和內容
病理學(pathology)是研究人體疾病發生、發展規律的醫學基礎學科。
它們的任務是運用科學的方法來探討疾病本質,研究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患病身體的形態結構和功能代謝的病理變化與轉化,以及這些變化與臨床的關係,為疾病防治提供系統化的理論基礎。
病理學主要從形態學角度來闡明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
一、病理學所介紹的內容包括:
①細胞和組織的適應、損傷及修復;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發炎症;腫瘤等基本病理流程及其發展的基本規律。
二、常見的發炎症性疾病、常見的腫瘤、常見的心身疾病之發展規律及其病理臨床的關係。
所謂的基本病理過程,主要是指多種疾病過程中可能出現且共同、成套的形態結構、功能和代謝的變化。例如,肺炎、肝炎、腎炎、闌尾炎、腦膜炎等各種不同器官的發炎症性疾病,雖然各有其病因和病變特點,但是都屬於發炎症這個基本病理過程,都具有不同程度的變質、滲出、增生等基本病變,同時還具有細胞和組織的損傷、局部血液循環障礙等基本改變;在多種疾病過程中,還會出現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紊亂、發燒、缺氧、休克等基本病理生理流程。掌握這些基本病理流程,認識疾病的共同規律,才能更為深刻地發現和認識各種疾病的特殊規律和本質。
在此需要提及的是,任何疾病都有形態、功能和代謝的改變,三者互動、互相影響。
因此,病理學和病理生理學之間存在著有效的關係,不能截然分開。隨著醫學科學的發展,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的研究範圍不斷地擴大,層級不斷地加深,不僅從器官、組織、細胞層級來研究疾病,而且深入到次細胞及分子3層級,更有利於深入地闡明疾病的本質。

1-2 病理學的研究方法(一)
一、病理學的研究方法
(一 )活體組織檢查:活體組織檢查(bicpsy)簡稱為活檢,是從活體上用手術切取、鉗取、搔刮或穿刺針吸等方法取出病變部位的組織,製成切片做病理組織檢查的方法。活體檢查的意義在於:
1.能夠及時而準確地對疾病作出診斷。由於組織的取材相當新鮮,基本上能夠保持病變原狀,能及時而準確地作出病理診斷。在手術的過程中,冷凍切片作快速診斷,可以在20分鐘內確定病變性質,為臨床選擇手術治療方案提供參考。
2.在疾病過程中定期做活體檢查可以瞭解病變發展情況和判斷療效。
3.有利於採用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免疫組織化學、電子顯微鏡觀察、組織和細胞培養等對疾病做更深入的研究。因此,活體檢查是臨床上診斷和研究疾病常用的方法,特別是對腫瘤的確診具有重要的價值。
(二)屍體解剖:屍體解剖(autopsy),簡稱為屍檢,即對死亡者的遺體做病理解剖檢查,是病理學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屍體解剖的意義在於:
1.查明死因,確定診斷。主要透過肉眼觀察組織器官的大體形態改變和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細胞的改變,查明死亡的原因,對疾病作出診斷。它不僅可以協助臨床歸納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的經驗,提高診治水準,而且能夠及時發現和確診某些傳染病、流行病、地方病和新發生的疾病,為防疫部門採取防治措施提供參考。
2.累積資料,開展研發工作。透過屍體解剖,累積人體的病理資料,有利於對這些疾病開展研發的工作,為進一步探討疾病本質,制定防治方案提供參考。
3.收集標本,用於教學。透過屍體檢查,廣泛地收集、製作成為病理教學標本,有利於學生掌握病理學的知識。因此,屍體解剖在臨床、研發及教學工作中具有重要的價值。
(三)細胞學檢查:細胞學(cytology)檢查是取病變部位表面脫落的細胞、穿刺抽取或混懸於各種液體中(胸水、腹水、尿液、痰等)的細胞製成塗片,並染色之後,在顯微鏡下檢查,作出細胞學診斷,主要用於檢查惡性腫瘤。惡性腫瘤細胞之間黏著力降低,易於脫落而被採集。例如,子宮頸刮取物塗片或胃沖洗液的離心沉澱物塗片等。

1-3 病理學的研究方法(二)
病理學除了採人體研究方法之外,還開展了實驗病理學的研究,例如:
1.動物實驗:即使用人工的方法,在適宜動物體內複製各種疾病模型和病理流程。如在疾病的不同時期做活體檢查,以瞭解疾病不同階段的病理變化及其發生、發展過程;瞭解藥物或其他因素對疾病的療效或影響;還可以做一些不能用於人體的研究,如致癌劑的致癌作用及某些生物因子的致病作用等。
2.組織培養和細胞培養:將某種組織或單細胞用適宜的培養基在體外培養,研究在各種病因運作下組織、細胞病變的發生和發展。近年來透過體外培養建立了不少人體和動物腫瘤細胞系或細胞株,這對研究腫瘤細胞的生物學特徵和做分子層級的研究發揮重要的功能。
二、組織學診斷(Histological diagnosis)
(一)常是最重要、最後的診斷。
(二)最常用的觀察方法:肉眼及光鏡觀察(HE染色)。
三、活檢標本的代表性
(一)取最可疑的病灶,多發性病灶分別取材。
(二)在病變與正常交界處取材,包括一定體積的正常組織。
(三)避開壞死或明顯繼發感染區。
(四)垂直取材,有一定的深度。
(五)避免擠壓鉗夾。
(六)常規性檢查:固定、脫水、石蠟包埋、切片、蘇木素-伊紅(HE)染色。
四、手術中病理診斷
(一)包括冷凍切片(frozen section)、快速石蠟切片和手術中細胞學診斷。
(二)主要適用於決定手術方案:1.病變的性質:發炎性-腫瘤?良性-惡性?2.惡性腫瘤浸潤及擴散。
(三)有相當程度的局限性,其準確率不如常規性檢查:1.取材有限;2.組織學影像不如常規石蠟切片好;3.診斷時間過短;4.等待常規性病理切片診斷。
(四)人體病理學之細胞學診斷:1.脫落、刮取及穿刺抽取;2.損傷小,操作簡單、快速、安全;3.適用於大型的社會普查和初步篩選。
五、最基本的形態學觀察方法
(一)大體觀察,肉眼觀察:主要是用肉眼或輔之以放大鏡、尺、秤等工具,對大體標本及其性狀做觀察。
(二)組織學和細胞學觀察,光學顯微鏡觀察:1.病變組織製成切片、HE染色、內視鏡觀察;2.細胞塗片、HE染色或巴氏染色、內視鏡觀察。
(六)其他的觀察方法
組織和細胞化學觀察,以及免疫組化、電子顯微鏡、核酸雜交、聚合酶連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等。

1-4 病理學的發展簡史
一、近半個多世紀以來,由於電子顯微鏡與生物組織超薄切片技術的應用,使病理形態學研究能夠深入到次細胞層級來瞭解組織和細胞的超微結構病變,並可以與功能和代謝變化聯結起來,可以用於臨床作病理診斷。
二、特別是近20餘年來,由於現代免疫學和分子生物學等跨學門的飛速發展以及免疫組織化學、流式細胞術、影像分析技術和分子生物學等新技術的發展與應用,推動了病理學的發展。
三、目前病理學不僅在細胞、次細胞層級上研究疾病,而且已深入到分子層級上研究疾病。毋庸置疑,21世紀將是由細胞病理學跨入分子病理學的時代。
四、19世紀中葉,法國生理學家克勞‧伯納德(Claude Bernard, 1813~1878年)首先宣導以研究活體的疾病為主要物件的實驗病理學,開始在動物身上複製人類疾病的模型,使用實驗的方法來研究疾病發生的原因和條件,以及疾病過程中功能、代謝的動態變化,這就是病理生理學的前身,即實驗病理學。
五、1879年,俄國喀山大學最早成立病理生理學研究室,後來在法國、前蘇聯、東歐及西方一些國家都先後設立病理生理學研究室或講授病理生理學課程。
六、21世紀是生命科學主導的時代,病理生理學將加強與生命科學、分子生物學等新興學科的整合與互動,隨著人類基因組計畫(human genome project, HGP)的完成,從分子和基因層級上闡明疾病的本質將為期不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304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