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23號簡體館日】限時三天領券享優惠!!
貨幣銀行學
滿額折

貨幣銀行學

定  價:NT$ 800 元
優惠價:95760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84元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2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特色:

1.個案導讀:每章以近年來發生的國內外重要金融案例開頭,進而引申預擬探討的議題。
2.實際環境:針對每章演繹的理論內容,適時配合「知識補給站」來詮釋理論內涵,藉以提升理論實用性。
3.名詞提示:重要金融經濟概念標示於課文中的旁邊,清楚定義其意涵。
4.學者介紹:針對貨幣銀行理論發展,適時介紹扮演關鍵角色的學者貢獻。
5.網站連結:每章針對相關概念或事件列出網路練習題,提供讀者迅速連結網路,查詢相關訊息以掌握實際現象脈動。
6.問題研討:每章附有問題研討供讀者討論,強化讀者掌握與分析相關問題能力。

作者簡介

謝德宗
學歷:台大經濟系 學士、碩士、博士
現職:台大經濟系與經研所 教授
經歷:
台大經濟系教授、土銀與合庫銀行官股董事、高僑自動化公司外部董事、行政院開基金創投審議委員、勞保基金諮詢委員、考試院典試委員。

俞海琴
學歷:台大商學系學士,商學研究所碩士,政大企研所博士
現職:中原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教授
經歷:
●美國傅爾布萊特訪問教授 (University of Chicago, Drexel University, Rutgers University)
●考試院典試委員、高等教育評鑑中心評鑑委員兼召集人、國際學術期刊之編輯委員會委員(Editorial Board)包括Banks and Bank Systems (EconLit), Journal of Money, Investment and Banking (EconLit), Intern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of Applied Finance (EconLit), Advances in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Finance and Accounting (EconLit), 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ehavioral Studies (EconLit).
※繪者簡介

封面圖案作者
謝州融
學歷:台灣師範大學英語系學士、教育研究所碩士
經歷:歷任高雄縣六龜、圓富、五甲、燕巢等國中校長

目次

PART 1 貨幣起源與金融創新

CHAPTER 1 導 論
1.1 金融循環流程與金融體系運作條件
1.2 金融業與製造業
1.3 金融業決策的核心原則
1.4 本書架構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2 貨幣的起源
2.1 經濟發展與貨幣功能
2.2 貨幣經濟
 2.2.1 貨幣起源的模型
 2.2.2 複式三分
2.3 支付制度
 2.3.1 商品貨幣與銀行貨幣
 2.3.2 信用貨幣
 2.3.3 電子貨幣
2.4 電子資金移轉制度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3 金融創新與貨幣供給過程
3.1 影響金融創新的因素
3.2 金融創新類型
3.3 貨幣供給過程
 3.3.1 準備貨幣的決定
 3.3.2 M1A餘額
 3.3.3 M1B與M2餘額
3.4 流動性方法
 3.4.1 流動性的定義
 3.4.2 銀行信用的決定
3.5 實證性貨幣定義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PART 2 金融資產供需與利率的決定

CHAPTER 4 資金融通與金融監理
4.1 融資策略與金融雙元性
 4.1.1 融資策略型態
 4.1.2 金融雙元性的成因
4.2 非正式金融
 4.2.1 民間借貸市場
 4.2.2 非正式金融市場
 4.2.3 租賃業與分期付款業
 4.2.4 非正式金融的缺陷
4.3 正式金融與金融脆弱性
 4.3.1 正式金融的貢獻
 4.3.2 資訊不對稱與金融脆弱性
4.4 金融監理
 4.4.1 金融監理原因與類型
 4.4.2 個體審慎監理
 4.4.3 政策金融產業
4.5 總體審慎政策
 4.5.1 金融監理問題
 4.5.2 總體審慎監理內容
4.6 金融自由化與國際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5 財務決策與資產選擇理論
5.1 公司財務決策與融資成本
 5.1.1 公司財務決策流程
 5.1.2 公司資金成本
5.2 Modigliani-Miller理論
5.3 資產選擇決策
 5.3.1 跨期選擇與投資決策
 5.3.2 效率市場臆說與操作策略
 5.3.3 股票評價方法
5.4 資產選擇理論
 5.4.1 預期效用函數與μ - σ無異曲線
 5.4.2 最適投資組合與投機性貨幣需求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6 利率理論
6.1 利率決定理論
 6.1.1 利率內涵與決定過程
 6.1.2 可貸資金理論
 6.1.3 流動性偏好理論
 6.1.4 利率風險結構
6.2 利率期限結構
 6.2.1 預期理論
 6.2.2 流動性貼水理論
 6.2.3 偏好棲息理論
6.3 利率政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PART 3 金融市場類型

CHAPTER 7 票券金融業與貨幣市場
7.1 金融市場發展
7.2 票券金融業
7.3 票券市場商品
7.4 金融業拆款市場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8 證券金融業與資本市場
8.1 證券金融業
 8.1.1 證券金融業架構
 8.1.2 投資銀行
8.2 股票市場
 8.2.1 股票的內涵
 8.2.2 股票市場類型
8.3 債券市場
 8.3.1 債券類型與創新
 8.3.2 債券市場類型與交易方式
8.4 共同基金市場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9 證券化市場
9.1 資產證券化
 9.1.1 證券化市場發展
 9.1.2 證券化程序、利益與類型
9.2 抵押擔保證券
9.3 不動產證券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0 外匯市場與國際收支失衡調整
10.1 國際收支帳
10.2 外匯市場
10.3 匯率決定理論
 10.3.1 購買力平價理論
 10.3.2 利率評價理論
10.4 國際收支失衡調整
10.5 最適政策搭配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1 衍生性商品市場
11.1 衍生性商品類型與避險策略
11.2 期貨市場
 11.2.1 期貨市場組織
 11.2.2 遠期契約與期貨
 11.2.3 股價指數期貨
 11.2.4 遠期利率協定與利率期貨
 11.2.5 外匯期貨
11.3 選擇權市場
11.4 金融交換市場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PART 4 銀行業運作模式

CHAPTER 12 金融產業類型
12.1 金融服務與銀行信用
12.2 信託業
12.3 保險業
12.4 金融交易資訊處理與認證服務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3 銀行產業組織
13.1 銀行產業
 13.1.1 商業銀行與專業銀行
 13.1.2 基層金融
13.2 銀行經營模式
 13.2.1 銀行產業組織
 13.2.2 金融控股公司
 13.2.3 銀行產品
13.3 金融預警制度
 13.3.1 銀行營運風險
 13.3.2 金融預警功能
13.4 銀行營運型態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4 銀行財務結構
14.1 銀行資金來源
 14.1.1 銀行財務決策
 14.1.2 存款市場
14.2 最適存款組合
14.3 銀行的非存款資金來源
14.4 銀行資本適足性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5 銀行資產組合
15.1 銀行準備資產
 15.1.1 提存準備原因與類型
 15.1.2 最適超額準備的決定
15.2 銀行授信與信用評等
15.3 放款資產類型
 15.3.1 企業金融
 15.3.2 不動產金融
 15.3.3 消費金融
15.4 最適放款組合與放款利率的訂定
15.5 銀行信用市場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6 銀行風險管理與成長
16.1 銀行風險管理
16.2 銀行風險管理策略
 16.2.1 缺口管理
 16.2.2 存續期間管理
 16.2.3 金融衍生性商品的運用
16.3 非銀行業務與銀行成長
 16.3.1 非銀行活動類型
 16.3.2 銀行成長與併購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PART 5 總體經濟活動與央行的決策

CHAPTER 17 貨幣數量學說與貨幣需求理論
17.1 貨幣數量學說
17.2 交易性貨幣需求理論
17.3 預防性貨幣需求理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8 需求管理政策
18.1 Walras法則與IS-LM模型
18.2 權衡政策效果與限制
18.3 總體經濟均衡
18.4 動態總需求與總供給模型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19 通貨膨脹理論
19.1 通貨膨脹
19.2 Phillips曲線理論
19.3 停滯性膨脹
19.4 通貨緊縮問題研討網路練習題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CHAPTER 20 中央銀行的行為
20.1 央行角色與獨立性
20.2 貨幣政策傳遞機制
20.3 貨幣法則
20.4 貨幣政策架構
 20.4.1 貨幣政策架構
 20.4.2 貨幣工具
20.5 選擇性信用管制
 20.5.1 選擇性信用管制類型
 20.5.2 境外機構投資人制度
20.6 政策金融
 20.6.1 公債管理政策
 20.6.2 政策金融
20.7 非傳統貨幣政策
問題研討
網路練習題

索 引

書摘/試閱

CHAPTER 2 貨幣的起源

個案導讀
隨著全球網路日益普及,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 迅速躍居各國推動經濟發展的主軸。依據美國波士頓諮詢公司(BC) (2012) 評

估,2016 年G20 國的網路經濟規模將由2010 年的2.3兆美元倍增至4.2 兆美元(占G20 國家GDP 比率5.3%),而網路對GDP 的貢獻主要來自電

子商務引發的消費擴增效應。另外,BCG (2013) 也估計2015 年全球數位服務生態系統(Digital-Services Ecosystem) 產值將達1 兆美元,其

中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占5,400 億美元,顯示網路經濟興起帶動電子商務市場潛力無限。台灣擁有健全的網路基礎建設,2012 年家戶電腦普及率

高達86.5% 、寬頻普及率為79.9% ,而2009∼2012 年的電子商務市場規模則由3,545 億元擴增至6,605 億元,凸顯網上購物在台灣經濟活動中

的角色日益重要。
2004 年12 月,萊爾富率先引進MONDEX 和MASTER 的電子錢包作為支付工具,提供每次上限為700 元的刷卡服務。全家便利商店接續於

2007 年初在全台門市佈建完成電子錢包讀卡機,並和台北智慧卡公司、台新、國泰世華、中信、台北富邦銀行合作,成為國內首家使用結合捷

運悠遊卡、電子錢包和信用卡的悠遊錢包。至於統一超商在2007 年3 月引進結合現金儲值電子錢包和信用卡功能的icash 卡,爾後更結合捷運

悠遊卡,消費者可在統一超商購物,讀卡機將從電子錢包扣除餘額,餘額不足500 元則從信用卡儲值500 元至電子錢包,超過500 元則以信用

卡刷卡。該項支付工具使用範圍從統一超商擴大到星巴克、康是美,甚至速食店、藥妝店、影音租片、百貨美食街、加油站、連鎖咖啡店等通

路,從而創造出無現金的購物環境。
人們使用貨幣的歷史超越數千年,而貨幣起源、經濟發展過程與市場型態演變環環相扣,長期成為經濟學者關注的議題。本章將探討貨幣

起源與經濟發展的關聯性,推論貨幣起源的模型以及Hicks (1935) 的複式三分內容。隨著網路技術進步帶動電子商務發展,體系基於追求提昇

交易效率減輕交易成本,導引電子資金移轉制度迅速成為銀行業清算的主流,同時也將介紹相關制度內容。

2.1 經濟發展與貨幣功能

Adam Smith (1776) 在《國富論》(Wealth of Nations) 中指出經濟發展源自兩方面:
1. 分工專業化 人們將資源集中生產具有比較利益的商品,分工專業化提昇生產效率與擴大總產出效果。
2. 大規模生產 產生長期平均成本遞減與規模報酬遞增利益。
人們從事經濟活動先由自給自足出發,逐漸演化出下列型態:
1. 單人世界 在傳說的伊甸樂園(Paradise) 中,亞當日出而作以求溫飽,上帝賦予的資源(時間)全部分配於工作與休閒,i 種商品供

需將會相等(Di= Si) ,交換活動與貨幣將無存在必要。
2. 雙人世界 上帝賜與夏娃陪伴亞當,單人社會轉型為雙人社會,兩人各有專長獨具比較利益(comparative advantage) ,分工與專業化

生產部分商品,未生產的商品則透過交換取得,而在協調容易耗時有限下,貨幣仍無出現的客觀環境。
3. 計劃經濟(planned economy) 或稱控制經濟體系(command economy) 。亞當與夏娃離開伊甸園,浪跡天涯繁衍子孫,眾多後裔組成的

社會採取族長制的社區主義、或組成合作社式團體,如以色列屯墾區、蘇聯的集體團場、1960 年代的中國人民公社。政府掌握體系資源,規劃

生產與消費,然後依據消費偏好或需求給分配人民,交換問題並不重要,貨幣在特定社區或團體將無使用環境。不過一旦人們前往其他社區交

易,貨幣則將派上用場。
4. 市場經濟(market economy) 隨著計劃經濟崩解而邁向由價格機能引導的市場經濟,既無中央機構規劃也無拍賣者(auctioneer) 主導

交換,人們面對耗時耗資源的交換問題,勢必評估採取不同交易策略的成本,從而形成圖2-1 的各種類型交換體系。人們以物易物即稱為物物

交換體系(bartersystem),依其完成交換方式可再分成直接與間接交換兩種體系。
在固定時點上,交易雙方「以己之餘換己不足」,商品在人際間移轉乍看容易,實則必須滿足眾多條件。Jevons (1875) 提出「慾望的雙

重巧合」(double conincidence of wants) 概念,指出人們實現物物交換所需負擔成本包括:
1. 交易成本(transaction cost) 面對交換機會難求,人們必須保持商品庫存,靜候交易對手出現,從而負擔儲藏成本(storage cost)

與等待成本(waiting cost) 。
2. 訊息成本(information cost) 人們從事交換所需訊息包括交易對手、商品品質及交換比例等,由此將衍生訊息成本。
(a) 交換對手 人們尋找自願交換商品的對手,將須承擔尋覓成本(searchingcost)。
(b) 商品品質與交換比例 人們巧遇交易對手,勢必查驗商品品質與商議交換比例,支付檢驗商品品質成本與談判交換比例成本。
針對訊息不全引發的成本,體系採取兩種策略來提昇直接交換效率:
1. 定點市場(fixed-point market) 或交易站(trading post) 某些人(經紀商)定期提供場所,讓有意交換者進場尋求交換機會,降低

尋覓成本與等待成本。舉例來說,台灣的北港、北斗、鹽水與岡山早期的牛墟市集(目前持續存在,規模與盛況則不如往昔),每旬(10、20

與30 日)定期集會交換或買賣牛隻,此即典型的定點市場。隨著通訊網路技術進步帶動電子商務市場興起,每一拍賣網站大量無償提供商品訊

息,促使人們從事交換活動必須負擔的訊息成本趨近於零。
2. 記帳單位(unit of account) 或價值衡量單位(numeriae) 若無記帳單位,物物交換勢必面臨複雜的交換比例矩陣,n種商品交換比例

高達n(n – 1)/2個。πij 是i 與j 商品間的交換比例,πij = (πji)–1,πii = 1 。在物物交換體系,人們可選擇直接交換,或透過媒介

商品間接交換。一旦交換比例換算錯誤,人們決策與資源配置自然出錯,勢必付出記帳成本(accounting cost)的代價。在定點市場,人們選擇

某商品為計帳單位,用於衡量其他商品價值而形成記帳價格(accounting price) ,簡化交換比例為(n – 1) 種,大幅降低記帳成本,記帳單

位成為首先出現的貨幣功能。
舉例來說:張三豐購買武當山準備蓋道觀,與地主簽訂契約是以每盎司黃金為計價單位,若契約價值1,000 盎司黃金,武當山的記帳價格

即是1,000 盎司黃金。另外,海外貨幣基金是以特定幣別為記帳單位,將募集的資金投資該幣別的票券。人們選擇某種商品作為記帳單位,體

系剩下充當記帳單位商品的宣告價格(annouced price)(通常設定為1)、以及以記帳單位衡量的其他商品價格,大幅簡化複雜的交易比例。
定點市場出現與選擇記帳單位有效降低物物交換成本,卻仍無法解決訊息不全問題,是否順利完成交換依然有待商榷。人們或將改弦易轍

,未必非要找到中意商品才會交換,而是先換取適當商品,再迂迴轉換成中意的商品,而入選為間接交換的商品則稱為媒介商品。
媒介商品(intermediary commodity) 係指在特定時間或交易過程中為交換對手接受的商品,存在區域性與時間性限制。交易媒介(media

of exchange) 或貨幣則係在各種交易過程中為人們廣泛接受者。我們可將貨幣分成三個層次:
1. 國幣 境內所有交易均可接受的交易媒介,到了境外則甚難為外國接受,故僅是媒介物品。
2. 區域性貨幣(local currency) 在歐元區18 國,歐元(euro) 可以通行無阻,係屬交易媒介。跨出歐元區國家,歐元未必通用,僅是媒

介物品。
3. 國際貨幣或關鍵性通貨(key currency) 美元是國際市場廣泛使用的交易媒介或稱全球性貨幣。
至於媒介商品升級為交易媒介的條件有二:
1. 技術性(客觀性) 在訊息不全下,交換雙方將檢驗對手持有商品的品質,檢驗成本(inspection cost) 愈低的媒介商品,愈容易升格

為交易媒介。
2. 經濟性(主觀性) 交換雙方交付對手媒介商品,被接受程度與交付者的信用評等息息相關。人們的信用評等(credit rating) 愈高,

支付媒介商品被接受程度愈高,升格為交易媒介的可能性愈大。
有鑑於此,國家成立央行壟斷紙幣發行,規格標準化、防偽設計極高而易於檢驗品質,再因國家信用保證而符合信用評等極高的條件,將

可迅速躍居交易媒介,而以交易媒介衡量的商品價格即是絕對價格(absolute price) 。在前述案例,以交易媒介(美元)表示的每盎司黃金為

1,200 美元,張三豐購買土地的絕對價格為1,200,000 美元,亦即記帳價格1,000 盎司黃金乘上黃金的絕對價格1,200 美元。實務上,作為交

易媒介尚須兼具下列特質:
1. 接受性:需為大多數參與交易者接受。
2. 標準化:每一單位同質而具標準化性質。
3. 耐久性:不因長期使用折耗而貶低價值,須具耐久性特質。
4. 交易媒介的商品價值低於做為貨幣的價值,否則誘使人們將其轉作商品套利,而脫離交易媒介用途。
5. 分割性:選作交易媒介的商品須具可分割性。

2.2 貨幣經濟

2.2.1 貨幣起源的模型
訊息不全肇致不確定性,降低訊息成本是引導貨幣出現的原動力,亦即貨幣出現是取代交易訊息的關鍵因素。在物物交換體系,貨幣在何

種情境出現,R. Jones (1976) 提出精闢見解。設想台北市永康社區居民計有A 人,各自擁有單一商品,並在永康商圈尋覓交換機會,假設每

次交換所需耗費時間成本為1 分鐘。隨著人們交換商品而達成均衡後,i 商品的均衡交換比例將是:若有Ai 居民擁有i 種商品,該商品供需占

全部商品供需比例為。基於上述情境,擁有i 、j 商品的居民評估直接互換商品的預期尋覓成本將是:

另外,社區居民改採間接交換策略,透過k 物品交換的預期尋覓成本為:

居民比較兩種策略所需負擔的成本後,採取何種策略,將視下列條件而定:

重新整理上式,可得下列條件:

居民持有(或需求)k 商品的比例Pk 超過想要交換i 、j 商品的比例Pi 與Pj 之和,顯示直接交換成本較低,貨幣將無出現機會。一旦居

民持有(或需求)k 商品比例Pk 低於想要交換i 、j 商品的比例Pi 與Pj 之和,改採間接交換將可降低預期尋覓成本,顯示k 商品有機會脫穎

而出成為貨幣。實務上,交換雙方將檢驗商品,每次支付交易成本b 若是相同,上述條件修正如下:

如果每次交換活動所需支付的交易成本不同(bi ≠ bj) ,上述條件又可修正如下:(bm 是媒介商品的交易成本)

上述結果顯示:考慮交易成本影響後,人們的交換策略並無變化。隨著訊息日益完全(Pi = Pj = Pm = 1) ,如網上購物訊息透明化,訊息

成本趨近於零,上述條件僅剩交易成本2bm > 0,亦即任何交易均需支付交易成本。在訊息完全下,人們透過網路可以直接交換,僅需支付運送

商品的交易成本即可,無須以貨幣作為媒介。總之,Jonse 模型指出交易媒介應是多數人持有或想購買的商品,隱含貨幣是訊息的替代品,將

可降低訊息成本。
人們互換商品純屬人際間的資源移轉,並未涉及時間因素。在類似趕集或賽會的間歇性市場(discrete market) ,人們追求提昇交易效率

,將選取某種商品做為記帳單位,下意識依循Jones 模型的思維,有默契的挑選適當商品充作交易媒介。實務上,人們傾向以記帳單位兼作交

易媒介,不過兩者未必合而為一。人們在間歇性市場交易,將以部分資源換取交易媒介,除用於交付對手(實體概念)完成交易,同時兼具衡

量商品價值(抽象概念)。隨著間歇性市場休市來臨,人們必然將交易媒介換回商品,顯示貨幣扮演交易媒介與記帳單位均屬瞬間完成,理論

上無須具有實體價值。
隨著經濟發展擴大市場規模,傳統間歇性市集逐漸定型為經常性連續市場,每逢市場休市之際,人們預期市場隔日仍將開市,因而有意願

持續保有交易媒介,此舉無異於將出售商品或勞務的價值託付於交易媒介,隱含交易媒介附帶產生保存價值或購買力的功能。尤其是交易媒介

是商品貨幣(commodity money) 型態時,本身即具有實體價值,人們以此交付對方換取等值商品,顯然滿足等值互償(Quid Pro Quo) 條件,是

以交易媒介又是支付工具(means of payment)。
人們在不同時間互換商品,除需滿足慾望雙重巧合外,尚需考慮時間的雙重巧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time)。為解決該項困擾,期貨

市場(future market)因應而生,人們以未來商品為交換標的,交易完成後的即期交割內容為期貨契約,未來到期時再交付現貨或現金。人們在

期貨市場跨時資源移轉,將面臨更複雜的交換比例矩陣,也會選擇適當單位衡量跨時商品價值以減輕記帳成本,此即契約單位(unit of

contract),其異於記帳單位之處為:前者跨越不同期間,涉及連續市場交易,故將兼具保值功能。實務上,人們選擇交易媒介來清算跨時交換

,貨幣再扮演延遲支付工具(means of deferred payment) 角色,為求方便,也會同時兼做契約單位。至於這些功能是否與交易媒介合一,端

視獲選交易媒介的商品價值是否穩定而定。如果交易媒介供給不穩定,或貨幣購買力在通膨過程中劇烈波動,人們將選擇價值穩定商品作為契

約單位,而以貨幣做為支付工具。

2.2.2 複式三分
古典學派與Keynesian 學派針對人們持有貨幣的原因,分別演繹出兩組相輔相成的觀點,Hicks(1935) 稱為複式三分(two triads) 。在表

2-1 中,古典學派從功能論(functional view) 或總體觀點著眼,認為人們持有貨幣係因其提供交易媒介、記帳單位與價值儲藏等三種功能。

反觀Keynesian 學派則由動機論(motivation view) 或個體觀點著眼,認為人們持有貨幣,係在滿足交易、預防(precaution) 與投機

(speculation) 等三種動機。
不論從何種角度觀察,貨幣功能與持有貨幣動機存在對稱關係。古典學派認為交易媒介是貨幣的原始功能,提供流動性或貨幣性

(moneyness) 協助交易順利進行,人們完成交易必須交付實物給對方,故屬實體概念。當人們習慣以貨幣作為交易媒介,同時也會賦予衡量價

值的功能。此項功能係屬主觀認定而毋須有實體商品存在,故屬抽象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面臨確定的收付分際(nonsychronization) ,所得與支出發生時間出現分歧。Keynes (1936) 在《一般理論》

(General Theory) 將人們持有貨幣以彌補交易所需的資金缺口稱為交易性貨幣需求(transaction money demand) ,可再分類如下:
1. 所得動機(income motive) 消費者持有的交易性貨幣,特質是所得來源時間領先支出發生時間,收支流量較為確定。
2. 營運動機(business motive) 廠商持有的營運周轉金,特質是成本支出時間領先營運收入進帳時間,營運收入流量具有不確定性。
3. 融資動機(finance motive) Keynes (1937) 強調人們擬定消費或投資計畫,必須事先尋求融資,從而形成貨幣需求。
其次,在不確定環境下,人們基於「未雨綢繆」(預防意外事件發生而可能釀成損失)、「因應或有負債」、「謀取有利購買機會」,從

而保有預防性貨幣需求(precautionary money demand) 。本質上,人們持有交易性與預防性貨幣餘額,係為執行預擬支出計劃或備而不用(狀

況發生即派上用場),是以合稱活動餘額(active balance)。
另外,在訊息不全下,人們基於「避免握有生息資產而遭致資本損失」而保有貨幣,亦即在金融市場扮演空頭(bear) 角色而持有貨幣,此

即投機性貨幣需求(speculative money demand) 。不過蔣碩傑院士(1969、1972) 指出金融體系存在安全資產,如儲蓄存款與票券,投機動機

貨幣(通貨或現金)需求將不存在,顯示人們保有貨幣,純粹是為了交易與預防。
人們以貨幣保有閒置餘額(idle balance) 將面臨眾多競爭者,此係貨幣僅有隱含性非金融收益(implicit nonpecuniary return) ,長期

面臨通膨威脅而減損購買力,並非良好的保值工具,Milton Friedman (1956) 因而改以短期概念的「暫時購買力儲存處」(temporary abode

of purchasing power) 取代長期的價值儲藏概念。在貨幣經濟中,人們安排出售商品或勞務價值的順序將有三部曲:
1. 人們若欲立即換進其他商品,將保有貨幣,享受其提供完全流動性的隱含性非金融報酬。
2. 人們在短期從事預擬(交易動機)或非預擬(預防動機)支出,將保有貨幣或短期流動性資產,享受其提供暫時儲藏購買力的勞務。
3. 人們在較長期限無處置出售商品或勞務價值的計劃,將採保有生息資產享受其提供保值與預期增值的收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5 760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