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滿額折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古人原來是這樣說話的

定  價:NT$ 320 元
優惠價:90288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想要穿越回古代,千萬別說錯話、用錯字!
暢銷書《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作者許暉最新力作,
融合歷史、語言、民俗、文學,帶你重返古代,看古人怎樣生活、怎樣說話!

 古人怎麼自稱?又如何稱呼他人?他們怎麼稱呼妻子、情人和女婿?古人怎麼說死這件事?又是怎麼罵人的?……
 「犬子」只能是自稱自己的兒子。關雲長罵孫權的兒子是「犬子」,搞砸了國際關係,更導致最後敗戰喪命!
 祝福也得看年代!漢朝以前「萬歲」只是普通祝福詞;但後世人臣膽敢接受旁人祝福「萬歲」卻要被殺頭……

本書從生活史角度切入,帶你從字詞中穿越古代生活現場,邊笑邊長知識。
不只看懂字形演變、更讓你輕鬆記住字源、古今用法和歷史掌故,
從各種不同的稱謂認識古代中國的日常生活禮儀。

古人真客氣,稱呼自己用貶詞,稱呼別人用尊詞:
古人稱呼自己用:愚、卑、敝、鄙、竊、在下;稱呼別人則用:令、尊、賢、足下、閣下、兄台。

同樣都是一死,用字還得看身分貴重:
天子之死叫「崩」、諸侯之死叫「薨」、大夫之死叫「卒」、士之死叫「不祿」、平民百姓才叫「死」。

男孩女孩有分別,年齡不同有差異:
嬰兒、襁褓、孩提、黃口、垂髫、總角、舞勺、舞象、豆蔻、束髮……,你可知道各是指多大年齡的男孩或女孩?

男人怎麼稱呼妻子、女人怎麼稱呼自己:
男人稱呼自己的妻子叫內人、內子、拙荊;女人稱呼自己叫妾、奴、婢。男女不平等自古有之。

誤會大了,這些詞原來可沒那個意思:
「破瓜」原來跟性交沒關係;「我」本來是兵器;「千金」最早是指男孩;「掌上明珠」最早指情人;「駙馬」本來是官職;「布袋」竟是對招贅女婿的謔稱……

作者簡介

許暉
1969年出生,自由作家,旅居雲南大理。
主編:《「六十年代」氣質》,《中國歷史的後門》。
著作:《身體的媚術:中國歷史上的身體政治學》,《亂世的標本:中國歷史上的亂世人格症》,《亂世之鞭: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30個人》,《中國人最易誤解的日常俗語》,《悠悠鳳與凰:那些過往的愛情與陰謀》,《這個詞,原來是這個意思1~4》,《這個字,原來有這樣的身世1~2》。

目次

古人怎麼自稱
古人怎麼謙稱自己
古人怎麼尊稱他人
古人怎麼稱呼皇帝、諸侯
皇帝、諸侯怎麼自稱
男人怎麼稱呼妻子
女人怎麼自稱
古人怎麼稱呼男孩子、女孩子
古人怎麼稱呼女婿
古人怎麼稱呼周邊民族
古人怎麼稱呼奴隸
古人怎麼稱呼死亡
古人怎麼罵人

書摘/試閱

古人怎麼稱呼男孩子、女孩子
對孩子的稱謂,可說是漢語史上最豐富多彩的稱謂之一。古人不僅以年齡劃分孩子各階段的成長歷程,還將日常生活的禮儀灌注進形形色色的稱謂之中。
本章先將各年齡層比較容易理解的稱謂一一羅列並稍加解說,再擇取更有趣、內涵更豐富的稱謂詳細加以解說。
嬰兒:初生的幼兒當然就是「嬰兒」,不過據秦朝丞相李斯所作《倉頡篇》載:「男曰兒,女曰嬰。」「嬰」的上面是兩個「貝」,古人以成串的貝作為頸飾,因此女嬰就稱「嬰」,女人愛美的天性也體現在這一命名之中。
襁褓:「襁」(ㄑㄧㄤˇ)是將嬰兒固定在背上的寬布幅,用以背負嬰兒;「褓」是包裹嬰兒的被子,用以摟抱嬰兒。今天各地還能夠看到這兩種包裹嬰兒的方式。
孩提:《孟子.盡心上》篇中說:「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者。」東漢學者趙岐注解說:「孩提,二三歲之間,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其實兩三歲的孩子已經不用襁褓包裹了。
黃口:今天的日常俗語中還有「黃口小兒」的稱謂。「黃口」本指雛鳥的嘴,見過雛鳥的人應當有深刻的印象。於是就用雛鳥的「黃口」來借指幼兒。
垂髫:《說文解字》:「髫,小兒垂結也。」小孩子幼小的時候,不束髮,前額下垂的頭髮就叫「髫」(ㄊㄧㄠˊ)。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有「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的名句,「黃髮」指老年人,老人髮白,久則髮黃,故稱「黃髮」。另外「髫」也通「齠」,讀音相同。「齠」既從「齒」,當然跟牙齒有關係。西漢韓嬰所著《韓詩外傳》載:「男八月生齒,八歲而齠齒……女七月生齒,七歲而齔齒。」「齠」和「齔」(ㄔㄣˋ)都是指小孩子換牙。因此,「垂髫」和「齠齔」即指小孩子三四歲到七八歲的年齡。
總角:《詩經.國風.氓》中有「總角之宴,言笑晏晏」的名句。什麼叫「總角」?我們知道古人用「總角之交」來比喻兒童時期的玩伴,兒童把垂下來的頭髮分成兩半,各自在頭頂上紮成一個結,形狀就像羊角,故稱「總角」,「總」是一總聚攏的意思。所謂「男角女羈」,「角」就是指男孩兒的「總角」;女孩兒則叫「羈」,一縱一橫,剪成十字形,就像縱橫交錯的馬絡頭一樣,故稱「羈」,「羈」就是馬籠頭或馬絡頭。
舞勺、舞象:這是兩個比較生僻的稱謂,同時也更加古雅。據《禮記.內則》載:「十有三年,學樂,誦詩,舞勺;成童,舞象,學射御。」「勺」是周公所作的樂名,屬於「文舞」,執羽毛而舞;「象」是周武王模仿擊刺的動作所作的樂名,屬於「武舞」,執兵器和盾牌而舞。十三歲的男孩子要學習音樂,誦詩,學習文舞;十五歲以上的男孩子要學習武舞,練習射箭和御馬之術。
豆蔻:杜牧《贈別》詩中的名句「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豆蔻是高大的多年生草本植物,二月初正是含苞待放的時節,初發如芙蓉,其後葉片漸展,花漸出,花色漸淡。因此「豆蔻」初開即用來形容女孩子十三四歲的花樣年華,再長大一點,十五歲的時候,就到了出嫁的年齡了。
束髮:據《禮記.玉藻》載:「童子之節也,緇布衣,錦緣,錦紳並紐,錦束髮,皆朱錦也。」「緇」是黑色,「紳」是束腰的帶子。這是未滿二十歲的男孩子應當遵守的服飾禮儀:要穿黑色布帛所製的衣服,黑色衣服的邊緣要用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作裝飾,束腰的帶子和衣服上的結也要用有彩色花紋的絲織品製成,並用這種彩色花紋的絲織品將頭髮束起來,紮成一個髮髻。之所以都用朱錦(即紅色織錦),是因為這個年齡的孩子要打扮得華麗一些,成年後就不能再這樣打扮了。
以上就是對男孩子和女孩子的主要稱謂。
下面要加以詳細解說的,就是那些更有趣、內涵更豐富,有些甚至還經常被人誤解的稱謂:單字的有「兒」;單字以上,有稱呼嬰兒的赤子;有稱呼男孩子的弱冠;有謙稱自己兒子的犬子;有稱呼女孩子的破瓜、花信、千金、掌上明珠。

犬子
日常生活中,人們經常會說「這是我的犬子」、「這是我家犬子」之類的話,這種稱呼是錯誤的,因為「犬子」即「我的兒子」的意思,再加上「我的」、「我家」屬於重複,跟「凱旋」本身就是勝利歸來,「凱旋而歸」就屬於重複是一個道理。
「犬子」是一個謙詞,對別人謙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只能在和別人對話的場合使用。這和「犬子」的原始語義有很大差別。
出處
「犬子」最早其實是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的小名。《史記.司馬相如列傳》一開篇就寫道:「司馬相如者,蜀郡成都人也,字長卿。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犬子」本來是指「未成毫」的小狗,即身上的毛還沒有長長的小狗。司馬相如的父母之所以給兒子取了這麼個小名,一來是因為司馬相如尚未成年,就像還沒有長出長毛的小狗,二來非常寵愛這個兒子,不想在他淘氣的時候叫著名字斥責他,因此取了這個低賤的小名,斥責的時候就叫著小名,好像罵的不是自己兒子一樣。這也是一種心理安慰吧。
司馬相如是有歷史記載的第一個「犬子」,但「犬子」卻並非司馬相如父母的發明,而是蜀郡的民間習俗。明代學者曹學佺所著《蜀中廣記》載:「蜀人親愛之詞曰麼,以小兒女為麼;又愛其子曰犬子,司馬相如字犬子。」可見在司馬相如之前之後,一定有過很多小名叫「犬子」的男孩子了,只不過司馬相如後來名氣大了,被史書立傳,他的小名才流傳了下來。
用法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對別人才能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千萬不要以為「犬子」既然是對自己兒子的暱稱,就想當然地以為稱呼別人的兒子也可以暱稱為「犬子」,那樣就成罵人話了,就如同罵別人兒子「狗崽子」一樣。歷史上曾經因為稱別人兒子為「犬子」而引發過一場規模巨大的戰爭。
這場戰爭詳細地記錄在《三國演義》第七十三回《玄德進位漢中王 雲長攻拔襄陽郡》中。三國時期,關雲長鎮守荊州,孫權想讓兒子娶關雲長的女兒為妻,兩家聯姻,共同對抗曹操。不料媒人諸葛瑾到荊州提親,關雲長一聽來意立刻大怒,回答道:「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關雲長真是不客氣,你不願聯姻就算了,居然罵孫權的兒子為「犬子」,孫權焉能嚥下這口氣?於是和曹操結盟,終於奪取了荊州,而關雲長也因為這一句罵人話最終敗走麥城,喪了性命。由此可見,「犬子」的稱呼如果用在別人兒子的身上,後果有多麼嚴重!
除了謙稱自己的兒子為「犬子」外,還可以謙稱「小犬」、「豚犬」、「豚兒」。「豚」是小豬,不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河豚、白鰭豚之類動物。
《三國志.吳主傳》裴松之注引西晉胡沖《吳曆》的記載:「公見舟船器仗軍伍整肅,喟然嘆曰:『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公」指曹操,孫權字仲謀,劉表字景升。魏、吳兩國對陣,曹操看到吳國的舟船、器仗、軍容整肅,於是嘆息著說:「生子當如孫仲謀,相比之下,劉表的兒子們就像豬狗啊!」
其實,「豚犬」最初並非專門用於謙稱兒子。明代學者田藝蘅所著《留青日劄》中有「豚犬」一條,其中講述了這個謙詞的來歷:「范蠡欲速報吳,使國民眾多,令國人:女子十七不嫁,丈夫三十不娶,皆罪父母。生丈夫,與酒三壺,犬一;生女子,與酒一壺,豚一。所謂豚犬,蓋幼幼之事也。」
原來,這是吳國戰勝越國後,越國大夫范蠡想出來的迅速增加人口的獎勵措施:生了男孩子,賜酒三壺,賜犬一隻;生了女孩子,賜酒一壺,賜小豬一隻。所謂「幼幼之事」,是指賜予酒、犬、豚,乃是出於愛護初生兒的意思。可見不管生的是男是女,最初的時候都可稱「豚犬」。
「豚犬」、「豚兒」的用法同「犬子」、「小犬」一樣,只能用來謙稱自己的兒子,如果用來稱呼對方的兒子,就屬於辱駡之詞,曹操嘆息「景升豚犬」正是表示看不起的意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88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