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西方戲劇史(上/下)
85折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西方戲劇史(上/下)

定  價:NT$ 1140 元
優惠價:85969
庫存 > 10
可得紅利積點:29 點

電子書同步在下列平台販售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共十七章,約五十三萬字,呈現西方戲劇的演變,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至二十世紀末葉結束。主要內容概由以下三方面循序鋪陳:一、戲劇史。呈現每個時代戲劇的全貌,探討其中傑出作家及其代表作,對於許多次要作品也盡量勾勒出輪廓。二、劇場史。介紹各個時代與戲劇表演有關的場地、設備與人員,並配合適當圖片輔助理解。三、戲劇理論。擇要介紹西方從遠古至當代的主要戲劇理論,並且針對它們的文化特徵與歷史淵源作全面的探討與深入分析。例如,古典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以及法蘭西學院關於「新古典主義」的論述,均曾發生過劃時代的影響,遂以相當的篇幅予以詮釋;至於其它時空的理論,也多有著墨。

作者以深入淺出的筆法,多聞闕疑的治學態度,寫就這部規模龐大、體系完備的巨著,實為探究西方戲劇的經典之作。

作者簡介

胡耀恆 / 著

現為臺灣大學外文系及戲劇系名譽教授。臺灣大學外文系學士,印第安那大學 (Indiana Univ.) 戲劇及比較文學博士 (1969)。先後任教於密西根州立大學、墨爾本大學 (Melbourne University) 及夏威夷大學。回母校後擔任外文系主任,創立戲劇學系及研究所,並主持國家兩廳院三年。曾任《中外文學月刊》主編,《表演藝術月刊》創刊人、發行人,《高級英文月刊》總編輯。重要著作包括:Ts'ao Yu (1972)、“Ming Theatre and Drama." In Chinese Theatre from Its Beginning to the Present Day (1983)、《百年耕耘的豐收:論高行健的戲劇》(1995) 等,並譯有《世界戲劇藝術欣賞》(1974),以及與次子胡宗文博士從希臘文翻譯的希臘悲劇《伊底帕斯王》、《阿格曼儂》與《酒神的女信徒》。 

何一梵 / 校訂

英國威爾斯亞博威斯特 (Aberystwyth)大學戲劇博士,專長為西方戲劇史,易卜生與早期現代戲劇。近年研究重心為莎士比亞。

 

名人/編輯推薦

★ 名人推薦

胡耀恆教授的這部《西方戲劇史》,洋洋大觀,學識淵博,涉獵之廣,是一部前所未見的戲劇論著。從古希臘戲劇的緣起,到現時代歐美各國的前衛戲劇,無不論及,史料豐富,論述精辟。不論從戲劇文學的角度,還是就表導演和舞臺藝術而言,這都是一部必備的書。對於愛好西方文學藝術的讀者,作爲一部西方文化史來讀,也肯定饒有趣味,受益匪淺。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高行健推薦)

★ 推薦序

我很高興看到我以前的學生胡耀恆博士,為中文讀者用中文編寫了這本總括性的西方劇場與戲劇史。在1969年在印第安那大學,胡博士在我的指導下撰寫了他曹禺的論文。它在兩年後由紐約的特恩出版社出版,這對博士論文來說是個難能可貴的榮譽。他後來翻譯、出版了我的劇場導論,幾十年來在臺灣和中國大陸都廣為流傳。

自從畢業以來,胡博士先後任教於密西根州立大學、墨爾本大學、夏威夷大學以及最後的臺灣大學,該校經由他不懈的努力,後來創立了戲劇學系。在他三十八年的教學生涯中,他講授的課程集中於劇場史、戲劇文學及理論。他有三年擔任臺灣中正文化中心主任,這個短暫的劇場行政經驗,充實了他的學術背景。他經常使用我的著述作為教科書,其中包括《劇場精華》及《劇場史》,而且一直使用最新的版本,對它們的內容非常熟悉。但是,他對中國劇場學生別有需要的洞見,促使他編寫這本總括性的西方劇場史。

胡博士告訴我說,主要由於文化與歷史的差異,他必須注入新的資訊,才能使他的學生充分掌握到西方劇場中的問題。他舉出的一個有趣的例子是百老匯:中國人對這個名字固然家喻戶曉,可是很少人知道它成為美國劇場中心的來龍去脈。他於是告訴他的學生紐約市的曼哈頓區,以及十八、十九世紀中的移民浪潮。本書涵蓋的劇場歷史將近三千年,他所注入的類似資訊,定能填補了解上的裂縫。同樣重要的是,對於每個時代中的重要及具有代表性的劇本,他在本史書中都作了大量的劇情介紹與分析。對於那些難以接近那些文本、以及有語言困難的讀者,本書必定大有助益。

一個世紀以前,中國引進了西方風格的戲劇,也就是中文所稱的話劇。現在中國正順應世界一體的趨勢,它參與世界劇場的步伐定必豪邁加速。對於西方劇場與戲劇的總括性的知識,益處明顯極多。它將方便中國藝術家們和西方同道之間的溝通,以及提供一些透視點,藉以觀察西方在三千年來所累積的豐厚遺產。因此,這本歷史書的出版適當其時,值得我們密切注意。對於我的門生能有如此成就,我深感慰藉,並願藉此機會表達我衷心的祝賀。

奧斯卡 G‧布羅凱特

傑出教學教授

 

自序:全書的組織與內容,以及付梓前的感謝與熱望

本書呈現西方戲劇、劇場以及理論三方面的演變,從公元前八世紀開始,至二十世紀末葉結束,共約五十三萬字,外加插圖約一百三十餘幀。

本書的編寫,受到先師布羅凱特 (Oscar G. Brockett) 教授的啟發和鼓勵。他的《劇場史》(History of the Theatre) 自從1968年出版以來,四十多年間增訂版多達十次,至今仍是風行美國大學的教科書,並已譯為二十餘種不同文字,傳遍全球。我在美國大學任教期間都選用他的最新版本作為教材,回到母校臺灣大學後也一度如此,甚至考慮予以翻譯。我翻譯過他的一本小書,以《世界戲劇藝術欣賞》之名出版,幾十年來一直流行海峽兩岸,但是經過多年教學相長的經驗,我逐漸認識到為了全面深入了解西方戲劇的精華,必須將先師《劇場史》原著的範圍縮小,將它的內容加深。

在另闢蹊徑的同時,本書在組織上也有所改變。一般歷史均依照時空劃分章節,本書則增加了影響力一環。德語地區在「通俗劇」(melodrama) 以前,始終沒有影響到其它國家的戲劇,不提到它不會妨礙我們對那些先進戲劇的了解。可是它在十八世紀後期產生的「通俗劇」,引發鄰近國家的積極模仿,我們於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呈現德語地區的戲劇,從它的源頭進行連貫的陳述,達到一氣呵成的效果。同樣的處理方式應用到俄國、美國以及東歐地區,它們也同樣自成單元,清楚連貫。英國及法國戲劇源遠流長,本書於是將它們分為兩、三章,俾便顯示它們的變化與影響。經過這樣處理的結果,現代戲劇以前的每個國家(或地區)都成為一個獨立單元,自成一章。

本書共有17章,每章均以「摘要」開始綜述全章內容,接著呈現四個重點:一、時代背景。除了一般的歷史音訊外,在各章增加了很多資料,對於了解那個時空的戲劇內容,有不可或缺或相得益彰的功能。二、戲劇史。全面呈現每個時代戲劇的全貌,探討其中傑出作家及他們的代表作,對於很多次要作品也盡量勾勒出輪廓。此外,還深入介紹了晚近百老匯膾炙人口的劇目(如《長髮》、《哦!加爾各答!》,以及音樂劇《獅子王》等等。三、劇場史。各個時代與戲劇表演有關的場地、設備與人員,本書均作了全面的陳述,並配合適當的圖片。四、戲劇理論。對於希臘亞里斯多德的《詩學》,以及法蘭西學院關於「新古典主義」的論述,本書以四、五千字加以介紹詮釋。對於德國萊辛狂飆運動以降的寫實主義等等,本書更運用嶄新資料,持平探討。西班牙的戲劇,一般都偏重呈現它的黃金時代,但本書仍然遵循上述的四個重點,因而更能顯示事件間的來龍去脈,全面加深我們的了解。

以上各章資料,多來自一般的出版品;部分罕見的資料,當年攻讀先師的課目時已經查閱;至於最新的資料則大多取自網路。除了「多聞闕疑,慎言其餘」之外,每章在定稿前都需經過三道關口。首先,我每章寫完後都將文稿寄給何一梵教授過目。他是我臺灣大學研究所的高足,後來赴美國獲得碩士,赴英國獲得博士,在學養上青出於藍。他對拙稿提出各種修正的建議,從段落組織、歷史真相,到文字修飾,鉅細靡遺。我據以修正後再請教學者友人,就其專業領域協助校訂,他們的芳名請見「各章校訂學者名錄」。對於他們的校訂稿,三民書局的編輯倪若喬女士始終費心檢閱,務求各章內容前後一致,敘述清楚順暢,經常建議我改動重寫。經過這三重關卡,拙著無異於多人心血的結晶,在此謹向每位參與者致上衷心的感謝,同時敬請海內外學者與讀者,不吝賜教指正。

如上所述,本書是中文同類書籍中,迄今為止最長的一本。在付梓出版前夕,我心中充滿感激與熱望。半個世紀以前,我學成回到母校臺灣大學服務時,學校正在配售宿舍給部分同仁,我無錢繳付首期訂金。三民書局的董事長劉振強先生知道後,親自帶來一盒水果和訂金約我寫書,相談數分鐘後即行離去,既未說明書的內容,也未索取收據。四十年倏忽過去,我在七十歲退休後才開始著手寫書,這時電腦網絡已經暢通,各種資料極易取得,我嘗試多年之後,深知一部西方戲劇歷史可長可短,取捨間需要徵求出版者意見。其實,自從第一次見面以後,劉先生對此事從未聞問,我想他家大業大,這種小事他那會記在心上,不料再次見面時,他竟然道出上次見面時,我告訴他自己因缺錢而窘迫的往事。我從臺大畢業後獲得部分公費到美國進修,但是身上現金不過美金十元,在洛杉磯等候轉機時要使用廁所,但先需投入一枚25分的輔幣才能開門進去,我捨不得將有限財產付諸東流,於是在一排門前反復徘徊,直到後來有人從門內出來,拉住窄門讓我進去,才解除了我的當務之急。

接著我詢問劉先生關於寫書的計畫。我認為用中文寫的西方戲劇史固然為數不少,但尚乏一部篇幅龐大、內容詳細的巨著。這樣的作品也並非全無,但都由多人執筆,分別撰寫,以致各章自有特色,鮮能有連貫的論述及統一的結論。劉先生回覆道,拿了訂金即行失聯的人很多,我既然君子固窮,自動聯繫,一切均可按照己意進行。有此保證,我於是在生命餘暉的十年裡寫出本書。在這漫長的過程中,從幾十年前約稿到最後出版,劉先生一直都保持尊重與鼓勵的態度,令我衷心感謝。

至於我的熱望則來自本書所顯示的一個史實:一個國家從開始接觸外來的戲劇,到結合自己的文化,對世界劇壇作出回饋與貢獻,一般都需要三、四個世代,美國如此,英、法、德、俄莫不皆然。我國從二十世紀初期引進西方話劇,開始模仿編寫,迄今已經一個世紀,劇場從原來僅限於首都及大都會,到現在已經遍及一般縣市,演出頻繁,類似西方戲劇的四個黃金時代:古代希臘,十六、十七世紀的英國和法國,以及十九世紀以來的歐洲。以中國文化的悠久深厚,以及近代歷史的波瀾壯闊,深望我們戲劇界的精英把握契機,創作出劃時代的傑作,在世界舞臺綻放豪光,與西方國家的舞臺互相輝映。

 

目次

推薦序
自 序
各章校訂學者名錄

上 冊
第一章 古代希臘:從開始至公元前三世紀
摘要
1-1 戲劇的資源和前驅:史詩和史詩集成
1-2 悲劇的起源
1-3 獸人劇與喜劇的起源
1-4 仿劇
1-5 戲劇節的安排與演進
1-6 雅典的酒神劇場
1-7 雅典的興盛與沒落
1-8 現存悲劇的題材、結構與成規
1-9 第一個悲劇家:艾斯奇勒斯
1-10 第二個悲劇家:索發克里斯
1-11 第三個悲劇家:尤瑞皮底斯
1-12 喜劇家:阿里斯陶芬尼斯
1-13 新喜劇作家:米南得爾
1-14 希臘化時代的劇場和演出
1-15 《詩學》
1-16 雅典沒落,戲劇淡出

第二章 古代羅馬:從開始至十五世紀
摘要
2-1 羅馬戲劇的背景:歷史、政治和宗教
2-2 愈來愈多的節日活動
2-3 文學性戲劇的萌芽
2-4 第一位有作品傳世的喜劇家:普羅特斯
2-5 第二位有作品傳世的喜劇家:泰倫斯
2-6 唯一有作品傳世的悲劇家:西尼卡
2-7 仿劇與默劇
2-8 演員、演出安排與表演場地
2-9 兩本學術論著:《論建築》與《詩藝》
2-10 戲劇以外的競技娛樂
2-11 西羅馬的淪亡與戲劇的衰落
2-12 東羅馬帝國的興衰與文藝概況

第三章 中世紀:500至1500年
摘要
3-1 羅馬帝國解體後的新制度
3-2 民間的娛樂表演
3-3 戲劇誕生的溫室:修道院
3-4 修女作家羅斯維沙
3-5 儀典劇
3-6 愚人宴與孩子主教宴:胡鬧性的演出
3-7 宗教劇轉移到戶外演出:1250年左右開始
3-8 十三、十四世紀盛行於法國的神蹟劇
3-9 十五、十六世紀盛行於法國的耶穌受難劇(或神祕劇、行會劇)
3-10 其它地區的宗教劇
3-11 寓意劇、道德劇
3-12 舞臺、佈景與特殊效果
3-13 宗教劇演出的組織、演員與導演
3-14 宗教劇的中斷與評價
3-15 世俗戲劇

第四章 義大利:從文藝復興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4-1 文藝復興的時空背景與成就
4-2 古典戲劇資料的翻譯出版與演出
4-3 學院派創作的喜劇與悲劇
4-4 從田園劇、幕間劇到歌劇
4-5 舞臺與佈景的演變
4-6 長久性劇院與畫框舞臺的演變
4-7 戲劇理論
4-8 藝術喜劇
4-9 十八、十九世紀的劇場
4-10 十八、十九世紀的戲劇
4-11 衰落與轉移

第五章 英國:1500至1660年
摘要
5-1 伊麗莎白盛世的來臨
5-2 世俗戲劇的萌芽
5-3 早期的世俗戲劇
5-4 職業劇團與劇場的興起
5-5 劇團與劇場的經營
5-6 劇場的建築結構
5-7 早期的劇作家及作品
5-8 莎士比亞:生平與作品
5-9 都市喜劇與家庭悲劇
5-10 班‧強生和他的喜劇
5-11 斯圖亞特王朝的劇團
5-12 面具舞劇: 宮廷最喜愛的娛樂
5-13 斯圖亞特王朝的劇場與戲劇
5-14 悲喜劇的開創者:包曼特和弗萊徹
5-15 查理一世時代的戲劇
5-16 清教徒國會關閉劇場,民間祕密演出

第六章 西班牙: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6-1 由開放而興盛,由鎖國而沒落
6-2 宗教戲劇的興起與演出
6-3 世俗戲劇逐漸成熟
6-4 民間劇團如雨後春筍
6-5 公眾職業劇院的興建、結構與演出安排
6-6 黃金時代的開創者:羅培.德.維加
6-7 異彩紛呈的劇作家
6-8 最後一位戲劇大師:卡爾德隆
6-9 皇宮劇場:舞臺藝術的巔峰
6-10 法國王族掌握政權,戲劇沒落

第七章 法國:1500至1700年
摘要
7-1 十六世紀的人文戲劇和宮廷芭蕾
7-2 十七世紀的政局與劇場
7-3 十六及十七世紀早期的戲劇
7-4 利希留首相支持下的戲劇
7-5 劃時代的高乃怡
7-6 新古典主義的戲劇理論
7-7 路易十四時代的劇場與歌劇
7-8 職業性的歌劇
7-9 喜劇大師:莫里哀
7-10 悲劇大師:拉辛
7-11 法蘭西喜劇院

第八章 英國:1660至1800年
摘要
8-1 復辟時代的劇團、劇場、觀眾與演員
8-2 時尚喜劇
8-3 倫敦劇團的衝突與重組
8-4 對時尚喜劇的批評與迴響
8-5 悲劇及英雄悲劇
8-6 半歌劇
8-7 十八世紀的戲劇背景
8-8 感傷喜劇
8-9 十八世紀的悲劇
8-10傑出的默劇演員:約翰.利希
8-11 乾草劇場與諧擬劇
8-12 《執照法》的內容與缺失
8-13十八世紀中葉以後的劇院概況
8-14 兩個傑出的演員和劇院經理
8-15十八世紀末葉的戲劇
8-16十八世紀最成功的劇作家:理查.謝雷登

第九章 法國:1700年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9-1 啟蒙運動和劇作家伏爾泰
9-2 十八世紀的劇團
9-3 義大利劇團
9-4 感傷劇與市民戲劇
9-5 大革命對劇場政策的影響
9-6 勞工階級與通俗劇
9-7 紅遍歐美的通俗劇作家:畢賽瑞固
9-8 浪漫主義
9-9 巧構劇
9-10 社會問題劇開始萌芽
9-11 舞臺、佈景與演出安排
9-12 十八、十九世紀中最傑出的演員
9-13 導演與明星演員
9-14 自然主義理論的興起

第十章 英國:1800至1900年
摘要
10-1 十九世紀前半葉劇院營運的環境與背景
10-2 十九世紀前半葉的劇院情況和傑出的演員∕經理
10-3 十九世紀中葉以前的戲劇
10-4 莎士比亞:演出變遷及劇本出版
10-5 《劇院管理法》與戲劇中心的形成
10-6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劇院情況
10-7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戲劇
10-8 音樂喜劇、新諧擬劇以及音樂廳的娛樂
10-9 喜劇和鬧劇
10-10 社會問題劇
10-11 十九世紀晚期的劇院經理

第十一章 德意志地區: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1-1 德國戲劇的時空背景
11-2 世俗戲劇的萌芽
11-3 漢堡國家劇院
11-4 萊辛的理論與創作
11-5 狂飆運動:突破束縛的20年
11-6 公立劇院遍地興起,話劇劇本大量增加
11-7 威瑪古典戲劇:歌德及席勒
11-8 德國的浪漫主義及其哲學背景
11-9 浪漫主義的戲劇
11-10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劇場
11-11 十九世紀上半葉的戲劇
11-12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劇場
11-13 十九世紀下半葉的戲劇及歌劇
11-14 現代劇場先驅:邁寧根公爵

下 冊
第十二章 俄國: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2-1 從開始到十七世紀
12-2 十八世紀歷屆王朝積極扶植表演藝術
12-3 十九世紀的政治與思想背景
12-4 十九世紀的劇場與戲劇

第十三章 美國:從開始至十九世紀末期
摘要
13-1 十八世紀中葉以前的戲劇活動
13-2 英國劇團來到新大陸發展
13-3 紐約市成為劇場中心
13-4 劇場逐漸向西部擴散
13-5 本土戲劇生根發芽
13-6 演員佛萊斯特、紅人戲劇與劇院暴動
13-7 黑人歌舞秀
13-8 《湯姆叔叔的小屋》
13-9 諧擬狂想曲與美國音樂劇
13-10 1850至1870年代的社會問題喜劇
13-11 連續長演與巡迴演出
13-12 美國雜耍及藝術喜劇
13-13 十九世紀晚期紐約的劇場與戲劇
13-14 劇場聯盟和劇場壟斷
13-15 寫實主義的前衛:傑姆斯.A.黑恩

第十四章 東歐:從開始至二十世紀末期
摘要
◤ 波 蘭
14-1 從開始到十八世紀末葉
14-2 從十九世紀初葉到二十世紀中葉
14-3 葛羅托斯基
◤ 捷 克
14-4 從早期到十八世紀的戲劇
14-5 格林家族的新王朝,捷克崛起
14-6 十九至二十世紀

第十五章 現代戲劇緒論:歐美劇壇另一個黃金時代
摘要
15-1 新時代的重要論著
15-2 寫實主義戲劇的興起
15-3 易卜生
15-4 史特林堡
15-5 小劇場運動
15-6 象徵主義:理論與作家
15-7 反文化的《烏布王》
15-8 舞臺技術的創新:阿匹亞與克雷格
15-9 表現主義
15-10 兩個傑出的劇作家:凱塞及托勒
15-11制宜主義的偉大導演:萊茵哈德
15-12建立訓練演員的理論和制度:史坦尼斯拉夫斯基
15-13 史詩劇場:創立人皮斯卡托與布萊希特
15-14 殘酷劇場:阿鐸

第十六章 現代戲劇(上):二次大戰前的戲劇
摘要
◤ 英 國
16-1 劇場數目未隨人口增加
16-2 音樂通俗劇盛行
16-3 莎士比亞紀念劇場
16-4 伯明罕劇目劇場
16-5 獨立劇場運動
16-6 蕭伯納
16-7 毛姆和艾略特
◤ 愛爾蘭
16-8 英國入侵
16-9 葉慈與艾比劇院
16-10 約翰‧辛
16-11 肖恩‧奧凱西
◤ 法 國
16-12 先盛後衰的多產劇作家:畢瑞
16-13 巴黎成為法國的戲劇重鎮
16-14 劃時代的導演:柯波
16-15 承先啟後的演員∕導演:杜朗
16-16 達達主義與超寫實主義
16-17 四人聯盟
16-18 獨樹一幟的宗教劇作家:克羅岱爾
16-19 兩位傑出的劇作家:居胡度與阿努伊
16-20 存在主義和重要劇作家
◤ 西班牙
16-21 國力長期沒落
16-22 十九世紀中葉的劇場
16-23 二十世紀早期的戲劇
◤ 德 國
16-24霍普特曼和他的《織工》
16-25 新寫實主義
16-26 布萊希特的劇本
◤ 義大利
16-27 長期分裂終於統一
16-28 二十世紀初期的戲劇
16-29 皮藍德婁
◤ 俄 國
16-30 契訶夫與高爾基
16-31 俄國芭蕾
16-32 共產黨革命後的劇壇
16-33 梅耶荷德
◤ 美 國
16-34 劇場由壟斷到開放
16-35 尤金‧奧尼爾
16-36 劇場的變遷與調適
15-37 名劇作家安德森與懷爾德
16-38 其他劇作家及名劇
16-39 新型音樂劇的興起

第十七章 現代戲劇(下):從二戰結束至二十世紀末期
摘要
◤ 法 國
17-1 荒謬劇場最早的重要作家:尤奈斯庫
17-2 薩繆爾‧貝克特
17-3 惹內與阿達莫夫
17-4 著名導演:巴侯、布林及維德志
17-5 1968年後的新方向
17-6 偉大魔術雜技團及陽光劇團
17-7 亞維儂藝術節
◤ 德國與瑞士
17-8 西德戰後初期的戲劇
17-9 彼得‧魏斯的《馬拉∕薩德》及《調查》
17-10 方言民俗劇
17-11 東德的戲劇
17-12 德國統一後的劇壇
17-13 傑出導演:彼得‧斯坦
17-14 舞蹈劇場的翹楚:碧娜.鮑許
17-15 戲劇節
17-16 瑞 士
◤ 義大利
17-17 二戰後的劇場
17-18 二戰後的劇作家
17-19 達里奧•福
◤ 俄 國
17-20 冷戰時期與解凍期
17-21 1980年代的政局與劇壇
17-22 全面開放 學習歐美
17-23 莫斯科藝術劇場的滄桑
◤ 英 國
17-24 艾略特與弗萊的詩劇
17-25 劃時代的《憤怒回顧》
17-26 倪特烏德與勞工劇團
17-27 彼得‧謝弗的《戀馬狂》與《阿瑪迪斯》
17-28 哈羅德‧品特的《生日派對》
17-29 重要劇場與劇團的出現
17-30 著名導演:彼得.布魯克
17-31 盛行英、美的音樂劇:《貓》、《悲慘世界》與《歌劇魅影》
17-32 年輕輩的劇作家
17-33 新環球及愛丁堡藝術節
◤ 愛爾蘭
17-34 布倫丹‧貝安
17-35 布萊恩‧弗里爾
◤ 美 國
17-36 田納西‧威廉斯
17-37 亞瑟.密勒
17-38 獨角戲
17-39 小型劇場
17-40 地方劇場
17-41 愛德華‧阿比
17-42 音樂劇空前成功
17-43 顛覆性戲劇的代表作:《長髮》及《哦!加爾各答!》
17-44 獨步全球的音樂劇作家:史蒂芬‧桑德海姆
17-45 美國經濟下滑 百老匯地位調整
17-46 另類劇團的興起與沒落
17-47 即興劇場與環境劇場
17-48 1960年代後的劇場創新
17-49 羅伯威爾森及伍斯特團
17-50 二十世紀末葉的戲劇
17-51 華裔傑出劇作家:黃哲倫
17-52 《獅子王》演出

附錄一:索引
附錄二:中外名詞對照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5 969
庫存 > 10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