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滿額折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游離色相:香港電影的女扮男裝

定  價:NT$ 490 元
優惠價:9044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尋求理解衣服和裝扮如何影響性別的外觀與身分認同,
討論電影與舞台演出的美學風格,
看男變女、女扮男、亦男亦女、非男非女、反串再反反串等
種種不可思議的性別形態。

女兒身抑或男兒郎?

可曾誤會任劍輝、梁無相或凌波是個男的?他們在電影裡偶爾的女裝身段只是被誤作一種「反串」?當林青霞化身情癡的賈寶玉跟張艾嘉飾演的林黛玉生離死別,接著又變身武功高強野心統一天下的東方不敗時,會否產生「性別錯認」的快感?梅艷芳比鬚眉男子更豪邁硬朗、吳君如「女同志」的Tomboy扮相等,香港電影的故事可以從一套一套男男或女女的衣衫談起。

「女扮男裝」一直是香港易服電影製作的主流,從戲曲、武俠到時裝喜劇,無論數量還是質素都遠遠超越了「男扮女裝」的形構,從光影觀照的角度出發,來回於心理學、社會學、符號學、電影理論、表演研究等範疇,漫說「性別易裝」的歷史建構,重新辨別女性易服者的陽剛與陰柔氣質,並從酷兒的視野分析多元性別流動的面貌,同時跟西方易服電影比較,觀察彼此在視覺呈現上的文化異同。

第一章〈傻戇樣、癡迷相〉分析粵劇「女小生」任劍輝的時裝喜劇,看她如何藉著「性別易裝」的伎倆反轉電影中曖昧的情色景觀,時男時女的身分有時候雌雄莫辨,營造性別錯摸與身分錯置的諧趣風格,扮馬姐、做騙徒、當敗家子,難得是演出「樂而不淫」、表情靈活生動,穿上女裝卻很陽剛,為她的戲曲經典建立另類的變裝形貌,卻同樣深入民心,讓戲迷津津樂道。

第二章〈西裝男人〉論述梁無相的「酷少」(Butch)本色演出,那是一種屬於上流社會貴家子弟的儀表和風度,梁無相演來幾近「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同樣集中「時裝電影」的類型,結合梁氏生平奇異的際遇、形象與性向,顯影她在影片中一人分飾兩角、一身兼容兩性、亦姊亦弟的雙身隱喻。

第三章〈梁兄哥的聲情形貌〉討論凌波的「黃梅調電影」,看她如何單憑一部《梁山伯與祝英台》便風魔台灣和香港數以十年,並從她的唱曲造詣像「嗓音」的音調、音域、音質和色性入手,看她怎樣以一把歌音走天涯,帶動悲慟、狂喜或天真爛漫的情緒感應,穿梭於花木蘭、女狀元等二重性別的角色,反串男裝時清靈俊秀,回復女裝時意態嬌羞。

第四章〈性別的感光片〉轉入「武俠類型」,闡釋陳寶珠的少年俠士風貌,戲曲小生出身的她在成年時期拍了數以百部的刀劍片,以北派武打身段配合粵劇功架,在片中飾演初出茅廬的江湖小子,青澀硬朗也青春勃發,體現了香港電影年代的轉型與變遷,尤有甚者,飾演男角的她在戲中不避情慾暗場,撩撥幾許想入非非的酷兒想像!

第五章〈永遠長不大的「小飛俠」〉輪到另一位武俠反串奇才登場,那就是馮寶寶的「小白龍」系列,從童星的生涯開始,她早已粉墨登場演出小男角或小宰相,十四、五歲的青春期卻以東洋俠士的姿態打造新派武俠風格,但「小白龍」的角色猶如西方的「小飛俠」(Peter Pan),永遠不會跟任何女角談情說愛,因著「性別易裝」的設置而被「去性化」(desexualized),馮寶寶演來冷靜沉忍!

「七公主」不能少了蕭芳芳,第六章〈從玉女到Tomboy〉以「林亞珍」的形像追蹤她從電影過渡至電視、再回歸電影的特殊形態,作為「TB」的中性典範和諷刺時弊的喜劇人物,「林亞珍」折射了蕭芳芳反轉自我的轉型意識,透現了七十年代香港的社會問題,成為日後這個動盪城市的集體回憶和文化符號。

第七章〈大美人的男色景觀〉展現林青霞的反串歷程,從二十二歲首次易服飾演驕縱癡情的賈寶玉,到連續演出徐克的電影,包括《刀馬旦》的革命黨、《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武林野心家,最後還在王家衛的《東邪西毒》來個慕容燕、慕容嫣的性別與人格分裂,締造無可抗拒又充滿爭議的易裝神話,到底林青霞有沒有主體性?這個章節以迂迴的正反角度論辯「反串了仍是大美人」的悖論!

香港能有幾個演員能穿西裝、軍服、中式長衫、西式婚紗、日式和服而能穿出變貌?又能有哪個演員可以扮演女飛俠、政治特務、甚至「鹹濕皇帝」?第八章〈女俠、軍裝與西裝女人〉研究梅艷芳百變的身體與色相,探索她的女生男相、軍裝麗人和反串男人的星河圖譜,自言「不是美人、是陰陽錯」的她如何憑藉個人的演技、型格和身段,結合光影流動的性別觀照,開啟那複雜而矛盾的明星形相。

吳君如是近年電影圈中備受爭議的人物,第九章〈女漢子.江湖情〉探討她逐漸撕裂的酷兒形相,從一九九六年的《4面夏娃》與一九九八年的《洪興十三妹》說起,看早期的她如何以TB的boyish顯露女性的陽剛特質(female masculinity),然後是《得閒炒飯》,依然延續灑脫硬朗的氣息張揚「女同」身影,但到了《12金鴨》,潛藏的浮誇、淺薄和粗俗卻因應導演的男權意識而浮出地表!

作者簡介

洛楓,詩人、文化評論人,香港大學文學士及哲學碩士,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比較文學博士,香港電台廣播節目《演藝風流》客席主持;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科技大學、理工大學、演藝學院、嶺南大學等,研究範圍包括文化及電影理論、中西比較文學、性別理論、演藝及流行文化。

著有詩集《距離》、《錯失》、《飛天棺材》;小說集《末代童話》、《炭燒的城》;散文集《變臉幻書》;評論集《世紀末城巿:香港的流行文化》、《盛世邊緣:香港電影的性別、特技與九七政治》、《女聲喧嘩:媒介與文化閱讀》、《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請勿超越黃線:香港文學的時代記認》、《情書光影:洛楓演藝評論集I》、《迷城舞影: 洛楓影藝評論集II》。其中詩集《飛天棺材》獲2007年第九屆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詩組首獎;文化評論集《禁色的蝴蝶:張國榮的藝術形象》獲「2008香港書獎」及「我最喜愛年度好書」等獎項。

目次

導論:女兒身抑或男兒郎——「性別易服」的定義及其歷史淵源

 

(I) 絕世經典

第一章:儍戇樣、癡迷相——論任劍輝的時裝易服喜劇

第二章:西裝男人——論梁無相的「酷少」(Butch)本色

第三章:梁兄哥的聲情形貌——論凌波的黃梅調藝術風華

 

(II) 武俠反串與Tomboy

第四章:性別的感光片——論陳寶珠的「少年俠士」風貌

第五章:永遠長不大的「小飛俠」——論馮寶寶的無性別狀態

第六章:從玉女到Tomboy──論蕭芳芳的「林亞珍」形象

 

(III) 後現代的女生男相

第七章:大美人的男色景觀——論林青霞的反串歷程

第八章:女俠、軍裝與反串男人——論梅艷芳百變的身體與色相

第九章:女漢子.江湖情——論吳君如分裂的酷兒形相

 

結論:香港電影「女扮男裝」的文化面向

 

引用書目及電影資料

鳴謝

書摘/試閱

第七章:大美人的男色景觀——論林青霞的反串歷程

 

林青霞很上相,哪個角度看都好看。她的形象有如仙女,擁有不食人間煙火、夢幻、女神一般的特質,很適合演文藝片……「東方不敗」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在九○年代初期,性別議題很盛行,人們接受同性戀、異性變裝癖這一類話題……

林青霞一直是偶像,無論她多麼努力嘗試,卻從未蛻變成實力派。

──焦雄屏

 

徐克認為她(林青霞)在某方面具備男子氣概……可以展現騎士風範、無所顧忌、像個男孩子一樣,而且帶有某種強烈的性格。

──施南生

 

引言:林青霞的星途

林青霞是大美人,反串了還是大美人——這是我在看過了她眾多易服反串的電影包括《金玉良緣紅樓夢》(1977)、《刀馬旦》(1986)、《笑傲江湖II 東方不敗》(1992)、《新龍門客棧》(1992)、《絕代雙驕》(1992)、《鹿鼎記II 神龍教》(1992)、《六指琴魔》(1994)、《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1993)及《東邪西毒》(1994)等等之後的直接觀感;林青霞在這些易裝電影中演世家公子、革命義士或武林人物,仍是予人美艷不可方物的本色形態,而不是像任劍輝、梁無相那樣要讓人信以為真是男人,無論導演李翰祥、徐克、王晶或王家衛有怎樣不同的理由,他們找來林青霞女扮男裝肯定不是為了她的「男性特質」(如果有的話),而是在於她的天生麗質即使反串了也不會惹人惡感吧?!我是如此相信。然而,林青霞的「性別易裝」依然有她的銀幕魅力,否則也不會接二連三持續不斷的顯映和定鏡。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台北的林青霞,父親是退伍軍人,原籍山東省,一九四九年移居台灣,十七歲那年在西門町的街上被星探發掘,從此進入電影圈,一九七二年拍攝宋存壽導演的《窗外》而一舉成名,往後連續主演五十幾部文藝影片,大部份都是夥拍秦漢和秦祥林的愛情故事;一九七九年移居美國加州,八十年代轉戰香港,由譚家明執導的《愛殺》(1981)開始,洗脫清純的熒幕形象,嘗試多種類型的角色和片種,一九八三年主演徐克的武俠特技電影《新蜀山劍俠傳》不單讓她聲名大噪,同時也展開了日後二人不間斷的合作,《笑傲江湖》的「東方不敗」系列更將她的演藝事業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峰,至一九九四年結婚息影,林青霞總共完成了一百部電影作品,成為香港電影史上一個身份特殊而形相奇幻絕艷的女演員(鐵屋彰子,15-17)。正如開首引述焦雄屏的話語,早期林青霞是台灣瓊瑤電影的「女神」,清麗脫俗的氣質風魔了台灣、香港、新加坡和泰國等亞洲地區的萬千影迷,但她一直努力求變,不想單單定型於不食人間煙火的形態,銳意衝出自我的限界,《新蜀山劍俠傳》可說是她從影以來最大的轉捩點,亦正亦邪的角色開啟了她的另類潛質,而徐克亦成為她電影生涯中不可多得的「伯樂」。徐克說過:「美是可以延伸的,美可以出色到令你認為反派也很吸引人(鐵屋彰子,343)。」他以「邪惡的美」來概括林青霞在《新蜀山劍俠傳》裏飾演瑤池仙堡堡主的角色,從此為她打開了另一條截然不同的路徑,林青霞不再是《窗外》時期的清純女生,而是歷劫江湖風霜的奇人異士,尤其是一系列「女扮男裝」的革命家、變性人或精神分裂者的演出,都為香港電影的「性別易裝」蕩漾了瑰麗風情。然則,背著「大美人」的名號,林青霞如何挺拔她的易裝步法?當評論人依然相信她的「氣度」不過是一種「明星」的架式沒有內涵,我們又如何評價她在眾多「易裝電影」中掀起的風潮?這個篇章,從林青霞最早期的反串電影《金玉良緣紅樓夢》開始,闡述她在不同階段、不同導演模鑄下的性別身段,看李翰祥、徐克和王家衛的電影鏡頭裝載了怎樣游走的異色。

 

從賈寶玉到革命義士:《紅樓夢》與《刀馬旦》

 

青霞的獨特處是有英氣,這種英氣她收放自如。當所有人都以為李翰祥找她演林黛玉之際,她卻猜到李翰祥找她演賈寶玉……

在徐克的《刀馬旦》中她也有穿西裝的反串戲,英姿颯爽。她得天獨厚,一身具有不同的元素,一時是美女,一時是美男子。

──林燕妮

 

林燕妮的「明星論述」指出了林青霞具備「英氣」的特質,是她能夠游走男女二界的憑藉,既是美女也是美男子,那是說人們接受林青霞的反串,是容納了她在「男相」之中顯露的「女色」,「男相」與「女色」並不互相違背,卻能相輔相成,說到底中國歷史、文學、神話和傳說中許多人物,本來就是陰陽並濟的,一些男角造型甚至是陰柔多於陽剛、纖巧勝於雄壯,其中最著名的例子莫過於清代曹雪芹經典小說《紅樓夢》中的賈寶玉!

一九七七年林青霞應李翰祥的邀請,在一片搶拍《紅樓夢》的風潮裏擔綱賈寶玉的角色——根據林青霞的憶述,當時邵氏電影公司最初的人選是甄珍演賈寶玉、林鳳嬌演薛寶釵、林青霞演林黛玉、張艾嘉演紫鵑,但由於甄珍和林鳳嬌沒有談成,便改由張艾嘉演賈寶玉、米雪演薛寶釵,林青霞依然是林黛玉;後來林青霞來到香港跟導演在酒店大堂會面,李翰祥第一句話便是問她願不願意跟張艾嘉交換角色,林青霞一口答應,因為她一直都在思量自己能演賈寶玉,而難得導演同時也相信她能反串男角,還送她「玉樹臨風」四個字,那時候林青霞二十二歲,因緣際會下造就了她第一部反串小生的戲(林青霞,72-73)。當然,《金玉良緣紅樓夢》的組合不是當時或日後最好的經典,尤其是選上了不合身段和氣質的張艾嘉飾演風骨高傲而單薄的林黛玉,過於剛強的臉容配合咬牙切齒的神情、憤憤不平的怒目,看得人如坐針氈!但由於有林青霞的首次易服,配合李翰祥美輪美奐的場景調度,也造就了哄動一時的話題。身型高挑的林青霞穿上錦袍、束戴髮冠,甚至故意在唇上留有幼髭的痕跡,走路時昂首闊步,顧盼時眸正神清,一派公子哥兒的模樣,銀幕上十分討喜。其實,「賈寶玉」這個角色歷來在不同的地方戲曲裏,大多以「女小生」演出,林青霞的反串便顯得順理成章了;再者,這是一個陰柔的故事人物,終身祗為情愛癡戀執迷,女性反串演出更添水靈的秀氣,而林青霞也憑著個人早熟的技藝,將賈寶玉的任性、狂妄、撒野和反叛禮教等形相演得活潑生動、層次遞進,演出了「少年」的氣韻而不是「男人」的實感,何況那些少年叛逆的無賴和挑逗,必須由女孩來演才能免除突兀、牽強和造作的弊端。例如她/他在揭破騙婚和哭祭黛玉兩場,頓足、搥胸、呼天搶地的叫喊,或低首含淚、憤怨飲恨等各種形態,若癡若狂、如瘋似癲,皆演來悲愴纏綿,扣人心弦;此外,她/他在戲中跟同是反串演出蔣玉涵一角的妞妞親密地互贈貼身汗巾,更將原著裏的「男男」異色變換成女同的景觀,帶出了另類的顛覆。如果要問缺失,那就是部份唱曲場景的做手和神情煽得過火,掏心掏肺的浮誇流於表層的力度,未能深入角色內部情感飽滿的傾瀉;然而,單憑造型,林青霞的賈寶玉的確有如白先勇所言的「謫仙的靈氣」(16)。

《刀馬旦》是罕有「全女班」主演的電影,正如施南生指出,香港電影向來偏重男演員,在行走「陽剛」與「搞笑」路線的市場機制裏,女演員發揮的機會不多。《刀馬旦》大膽採用三個女明星林青霞、葉蒨文和鍾楚紅擔綱演出,男主角鄭浩南反而淪為配襯,反轉了螢幕上演員權力位置慣常的分佈。這是一個關於革命和奪寶的故事,原本很陽剛的題材給徐克逆轉為嫵媚而機智的玩耍,飾演曹雲的林青霞表面上是割據稱霸的軍閥之女,暗地裏卻從事革命事業,而她戮力爭奪的不是甚麼寶物或藏寶地圖,而是一封揭發袁世凱意圖專政賣國的信函,在陰差陽錯與重重危機之中邂逅了戲班班主的女兒白妞(葉蒨文飾)及貪財歌女湘紅(鍾楚紅飾),經歷連場惡鬥之後,結合男主角寧北海(鄭浩南飾)的力量,終於完成了任務。這部電影很能體現徐克把玩「性別錯摸」的技法,不但有女扮男裝、也有男扮女裝等各樣花團錦繡的繽紛。例如他巧妙地借用民國時期女子不能上戲台拋頭露面的規定,上演一幕一幕戲班風雲:乾旦花錦繡(秦沛飾)既是大男人又是女嬌娘,台上風情萬種,招引台下男性軍官為她/他神魂顛倒,決意立為「男妾」(相公),花錦繡丟下一句「我是男人來的,怎可以做相公啊」便要亡命天涯;至於戲班班主的女兒白妞,自幼耳濡目染愛上戲台,練就一身精湛技藝,奈何世俗的規範勒令女子不能演戲,使她不停跟頑固保守的父親發生衝突而構成喜感與諷刺。徐克這些佈置,一方面來自真實時代的處境,一方面源於他對性別變來換去能夠增添喜劇元素的趣味,尤其是戲班流行的一句話:「女人扮女人咁正常,邊有人睇㗎?」簡直道出了「性別」作為「奇觀」(spectacle)的潛文本(sub-text),因此,數算電影中鎂光燈下聚焦的視點,依然落在林青霞那些目不暇給的變裝與賣相。

林青霞在《刀馬旦》的性別變換猶如時裝展覽,從第一個鏡頭開始便已是男裝造型,其後的西裝、中山裝、軍服、中式長衫更是輪流替換,有時候穿上燕尾服、小斗篷、黑手套、機師帽或煲呔,有時候搭配絲質領帶、白色小袋巾、暗花小背心,然後帶著手槍(男人的武器與象徵)、駕著開篷軍車、發號司令、翻落露台、持刀替男伴取出手臂的子彈等等,無不顯露果敢、決斷、硬朗的意志力與行動力。她的「女扮男裝」是為了掩飾身份,便於行事,正如她的解釋:「有時候分不出是男是女,辦起事來會方便很多」;事實上,整部電影的所有角色差不多都是「偽裝」而來,每個人總有不為人知的秘密身份,外在掛著一副臉譜,像革命黨、男花旦、軍官、歌女等等,曹雲的「偽裝」不但理所當然,而且錦上添花,尤其是她的打扮風格側重瀟灑、豪邁、優雅的個性與世家修養,林青霞剪短了頭髮、強化了「粗眉」的妝容,行正義之師,危難中扶持柔弱的女子或男子,又跟歹徒拳打腳踢的見招拆招,更突顯了她的英風凜然。此外,徐克為了加強林青霞的男兒特質,不惜弱化男主角的能力與體力,在智謀上同是革命黨的鄭浩南固然不能與之匹敵,就是飾演逃兵的張國強也處處顯露無法保護和照顧自己的怯懦,而她救助鍾楚紅一幕簡直是英雌救美,及至三個女子雪地取暖一場,林青霞脫下大衣圍抱葉蒨文的動態、勸勉大家不要放棄的積極話語,活脫脫就是一個理想男人的模範!

英國性別易裝研究者斯特拉.布魯斯(Stella Bruzzi)在論述「女性軍裝」的時候指出,越是「無政府的狀態」,越能打破社會的規範與禁忌,女性走上前線便必須逆轉性別的角色,這角色不單是從傳統的賢妻良母演化而成保家衛國的戰士,而且需要更新個人的技藝、能耐與身份,才可衝開障礙達成任務或使命(148)。徐克以民國革命的亂世舞台裝置林青霞的性別移轉,讓她在「光鮮亮麗」的大美人標籤下(施南生語)闖出另一重讓人刻骨銘心的浪濤,翻起了幾許波光瀲灩,到了一九九二年的「東方不敗」系列,更成就了一個欲罷不能、鋪天蓋地爭相模仿的易裝符號!

 

變性人的異性戀:東方不敗的曖昧與鬼魅

 

「東方不敗」的戲服帶有一絲東洋味,因為片子一開頭是講日本武士。「東方不敗」的帽子形狀和腰帶絕對看得出受日本風格影響。重要的是,我們得讓青霞看起來像個男人,而且是很俊美的男人。徐克認為她演女角已經夠了。我們要嘗試做一些介於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東西,塑造出一個外表非常俊美、亦男亦女的人物。

──張叔平(鐵屋彰子,284

 

擔任《笑傲江湖II 東方不敗》服裝設計的張叔平如是說,指出了林青霞飾演角色的造型和風格,日本風以外,「介於男人與女人之間的東西」是其關鍵,因為這是一個「變性人」(transsexual)的故事。徐克說過,東方不敗是集「英雄氣概」與「邪惡風華」於一身的人物,他的設計靈感來自拍攝《新蜀山劍俠傳》時候林青霞一襲紅色戲服的妖魅打扮,使他立意選用她來演繹一個武林怪傑,而且聲明「這個男人的聲音像男人,但那不是他真正的聲音」,「事實上是個想變成男人的女人,有點複雜。」到了開拍的時候,他與三位編劇又在挪移性別與情理的關卡互相詰問:「怎樣去寫這個由男變女又變男的角色和另一個男人之間的愛情故事?」「無法想像一個男人(李連杰飾)怎麼愛上一個由男變女又變男的人」,而當李連杰愛上了東方不敗之後,「發現這人是男人,兩人卻有肌膚之親,結果怎麼樣?感覺一定非常詭異吧(鐵屋彰子,354)。」從徐克上列闡述的話語看來,他和程小東合作《東方不敗》的因由有二:一是看準了林青霞不為人知的特質,使她可以駕馭一個亦男亦女的角色,尤其是那些相反相成、浮游邪正之間的意態,銀幕上能夠散射剛強氣勢與詭魅風華的吸引力;二是借用金庸武俠小說的人物來玩耍他的性別遊戲。《笑傲江湖》的原著敘述日月神教的教主東方不敗為練武林絕學《葵花寶典》而揮劍自宮,自此由鬚眉男子變身酷愛男色的「女子」,不惜拋卻權位、穿上女裝、塗脂抹粉的甘為侍妾,最後被男主角令狐沖率領眾人擊殺而死。在金庸原有的描述中,「東方不敗」絕對是一個負面人物,不但陰陽怪氣,而且蒙昧殘酷,懷有恐同意識的金庸極盡貶斥之能事動用一切最辛辣的字詞來形容他的賣相,像「聲音尖銳,嗓子卻粗,似是男子,又似女子,令人一聽之下,不由得寒毛直豎。」「這副不男不女的妖異模樣,令人越看越是心中發毛。」「我最討厭的,是男扮女裝的老旦」等等(金庸,1507-1514),引導讀者厭惡和批判的情緒;再者,金庸的小說設置原是為了政治諷喻,東方不敗跟書中其他人物如岳不群、左冷禪等等同屬野心勃勃的政治家,終難免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然而,徐克卻反其道而行之,不但將「東方不敗」從負面的色譜中剪影出來,通過林青霞仿若「借屍還魂」般的魔法,使之脫胎換骨而成一個性相奇異、色相淒美的電影角色,難怪當時金庸一再申辯他的原意不是這樣,而且批評徐克的做法「是錯誤的決定」(鐵屋彰子,354)。當然,個性向來特立獨行、風格向來天馬行空的徐克自然不放在心上,依然一意孤行實踐他的「不敗」之夢,讓林青霞穿上紅艷的東洋衣裝,左手凌厲的掌風、右手纖巧的繡花線,編織了她在熒幕光影裏最繁花綺麗的肖像,同時帶動了「無片不東方不敗」的模仿風潮,幾近一發不可收拾!祗是,徐克解說自己創作意念的一番說話,或多或少也暴露了這部電影的曖昧與爭議,借用一個美艷的女星擔演「變性人」能有多少說服力?如果不是為了說服觀眾相信性別易轉帶來的可能,那麼,說穿了是否祗是一場假借「變裝」之名行使「異性戀」霸權的包裝、甚至矇騙?

徐克的《東方不敗》曾受到香港不少酷兒論者猛烈的抨擊——周華山認為它是「易服反串與同性愛包裝下的異性戀霸權」,首先,電影安排美艷不可方物的林青霞飾演癡迷令狐沖的東方不敗,顯然是要徹底杜絕任何「同性愛」的聯想與威脅,表面貌似男男相愛的離經背道實則是男尊女卑異性愛的複製品;其次,電影將原著的「男寵」楊蓮亭改為「女妾」詩詩(余安安飾),消解了原有「男男」的情色關係,後來東方不敗又將她賜予令狐沖一夜,正是古舊父權社會以女性作為禮物的性別規矩;其三,東方不敗變成女人後,祗能癡戀殉情,為「男人」犧牲功業和性命,令狐沖苦苦追問當夜一夕情的對象是否眼前的「她」,完全表露傳統大男人的恐同意識;其四,林青霞的演出,剝奪了由男演員飾演帶來的震撼與不安,東方不敗現身前,導演與電影宣傳已經做足準備功夫,把潛在的性別顛覆消滌淨盡,讓觀眾安心期待俊男美女的愛情故事(298-300)。無可否認,周華山的論述指出了《東方不敗》的「異性戀」架構,同時也勾勒出導演徐克的恐同心結,在基本的性別意識批判上,我沒有太多反對的地方,祗是,那些急於申辯的敘述依然無法避免兩個疏忽的漏洞:第一,金庸的原著比徐克改編的版本更「恐同」、更「異性戀霸氣」,原文對東方不敗的形容像「老妖怪」、「失心瘋」、「不男不女的妖異」、「男扮女裝的老旦」等等,充份表露作者對「易服者」或「變性人」深惡痛絕的歧視與鄙視,如此看來,電影又如何可以「把潛在是性別顛覆性消滌淨盡」呢?因為原著根本不存在這些顛覆傾向,有的祗是比徐克更狹隘、更醜化的性別意向,欲借一個自宮的男人諷刺政治野心家最終「無能」(impotent)的下場罷了!再者,核心的問題是,即使改換了男人來演,也無法解決金庸和徐克共有的恐同心結。第二,經由林青霞性別易裝帶來的曖昧場景,周華山絲毫沒有論析,他不是沒有疑惑,疑惑於林青霞分別配對余安安和李連杰的時候,造成男教主與女愛妾、女教主與女愛妾、男教主與男劍俠、女教主與男劍俠之間多重性慾的自然流動,但他祗是提而不述,而且很快也很簡略的便歸納為徐克的「雙性愛恐懼症」(302)!然則,正是這些男男、男女、女女的配對形態,使得林青霞的東方不敗產生了許多逆向的功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4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