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老子想爾注校證
滿額折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老子想爾注校證

定  價:NT$ 530 元
優惠價:90477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老子想爾注》是老子《道德經》的注釋本,道教早期教派五斗米道的一部哲學兼丹經的經典著作。關於作者,歷來有不同說法,一說是張陵著,另一說認為是張陵之孫張魯。

饒宗頤先生將敦煌殘卷連寫的《老子想爾注》經文與注釋分別錄出,按《老君道德經河上公章句》的次第,分別章次,並對其作者、重要概念源流等作考證,著《老子想爾注校證》,是研究道教思想與《道德經》淵源的重要學術成果。

作者簡介

饒宗頤(1917年8月9日-),字固庵、伯濂、伯子,號選堂,生於廣東潮安縣,是享譽海內外的學界泰斗和書畫大師。他在傳統經史研究、考古、宗教、哲學、藝術、文獻等多個學科領域均有重要貢獻,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

其研究領域甚廣,時間跨度很寬,上至夏商下至明清,著作等身,僅《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便有十四卷二十巨冊,超過一千二百萬字,專著逾八十種;論文1000多篇。

自序

夫三元八會之說,四輔七籤之編,玄哉邈乎,奥不可議。然表詮至理,語託乎紫微;決定了知,義通乎《玉訣》。而歷離日月,雖遠溯于軒轅;象物窈冥,終建言于苦縣。閱眾甫而不去,先天地以自生。是以玄覽之士,知所折衷;方術之流,隨時斟酌。韓非顯《喻》,淮南著《應》。鄰氏抽其墜緒,安丘發其幽宗。中壘祕閣,猶說四篇;季長絳帳,有注成卷;世代悠遠,曠乎莫傳。至若輔嗣折其名數,知凡有皆始于無;河上致其淵微,謂不死在于玄牝。魏氏以來,傅兹二學,譬長夜之逢曉,亦萬派所朝宗焉。降而下之,代有明哲,講論彌精,記述益富,遂盈閣而牣居,同充車而被軫,何其盛哉。緬惟安期受教,事著于史傳;宮崇詣闕,語雜于巫覡。謂太平其可致,《青領》成書;豈漢運之將終,黃巾發難。丁三百五十年之厄,為一百七十卷之文,大順陰陽,用弭災異。乃有鶴鳴道士,造作鬼教。著三官之手書,置五斗之義舍;因五千文而都習,設廿四治以登真。敷揚妙義,風行蜀中,翼讚玄言,託遘想爾。闡守一之旨,攜契天人,勸長生之方,先挫忿怒。本無為以去惡,立道教之元胎。係師定本,語助從刪,仙士可期,安平大樂。珠囊懸解,傳三洞之複文;真蹟宗門,著卅輻之減字。惜乎時有夷隆,道有顯晦。重以五季喪亂,祕軸揚灰,元憲焚經,玄都一炬;遂使丹訣惟《北斗》之可徵,《黃書》共西日而偕沒。神隱子諒所未收,正統《藏》于焉缺載。鎮南古本,空存其名;「想余」殊稱,靡由審辨。陳篇黮闇,搜考無從,嗜古之徒,蓋其閔矣。清季莫高石窟,祕室啓扃。淹中佚禮,競隨橐駝而西征;《化胡》遺經,亦逐青牛而東指。天寳舊卷,足辨分毫;玄英《開題》,復資發覆。尤喜《想爾》殘注,歷刼猶新;于是正一明威之道,晦而復彰;三天柱下之注,微言弗墜。發南極之奥,眾音貴和;披《呂覽》之篇,與元同氣。頤以庸淺,敢樂虛無。未絕學而生憂,惟周行而不殆。爰以講席閒時,廣事稽覽,短議與寸陰爭晷,駑馬同頹影競馳。稠適上遂,奚以白心,天地將傾,欲問黄繚。循誦此書,良資先覺,遊目棲神,薄有微悟。稍為診發,共數十事,導彼渾灝,等鑿竅于混沌;申其詰屈,肆雌黄于亥豕。蠡測管窺,深慚博練。亦知百里之內,芳草非無;千祀以外,蘭菊未絕。冀微啓于今兹,庶有藉于來哲云爾。丙申清明饒宗頤選堂序于香港大學中文系。

目次

老子想爾注校箋

自序

一 解題

二 錄注

三 校議

四 箋證

五 《想爾注》之異解

六 《想爾注》與河上公《注》

七 《想爾》本與索洞玄本比較

八 《想爾注》與《太平經》

九 《想爾注》佚文補

十 張道陵著述考

附 別字記

 

附篇

想爾九戒與三合義

老子想爾注續論

四論想爾注

天師道雜考

有關大道家令戒之通訊

 

圖版目錄

作者像

老子道經想爾注殘卷(一)

老子道經想爾注殘卷(二)

唐天寶十載係師定本道德經寫卷

古鈔道士索洞玄經

敦煌本成玄英老子開題第四「文數」

書摘/試閱

一 解題

敦煌莫高窟所出古寫本典籍,為斯坦因博士攜歸倫敦者,有《老子道經想爾注》殘卷,現藏大英博物院,列斯氏編目六八二五號。卷末題「老子《道經》上」,下注「想爾」二字分行。起「則民不爭」(上缺),迄卷終,凡五百八十行。注與經文連書,字體大小不分,既不別章次,過章又不起行,與其他唐寫本《道德經》款式頗異(孔穎達《禮記正義》稱:「馬融為《周禮注》,欲省學者兩讀,故具載本文。」蓋後漢以來,始就經為注。此書注與經文連寫,猶存東漢晚期注書之式)。

《老子想爾注》,《隋書.經籍志》兩唐《志》均不著錄。唐玄宗御製《道德真經疏外傳》,列古今箋注《道德經》各家:首《節解》上下,云:「老君與尹喜解。」次《想爾》二卷,云:「三天法師張道陵所注。」又次《內解》上下,云:「尹喜以內修之旨解注。」又次河上翁《章句》,云:「漢文帝時,降居陝州河濱。」(《外傅》在正統《道藏》三五八冊洞神部玉訣類)五代杜光庭《道德真經廣義》,敍歷代詮疏箋注六十餘家,其首數種,為:《節解》上下,《內解》上下,《想爾》二卷,河上公《章句》。于《想爾》下云:「三天法師張道陵所注。」與玄宗《外傳》同(亦見宋謝灝《老君實錄》、彭耜《道德真經集注雜說》、董思靖《道德經集解》,俱引杜光庭云「註者有尹喜《內解》、漢張道陵《想爾》、河上公《章句》」)。

道書舊分七部,所謂三洞四輔者也。四輔之首,為太玄部。《想爾注》原列于太玄部中。正統《道藏》九八九冊正乙部《傳授經戒儀注訣》(下簡稱《注訣》)言道教授經序次,太玄部書,共十卷。玆列前數種如下:

太玄部卷第一 老君大字本《道經》上。

太玄部卷第二 老君大字本《德經》下。

太玄部卷第三 老君《道經》上、《道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四 老君《德經》上、《德經》下,河上公《章句》。

太玄部卷第五 老君《道經》上,《想爾訓》。

太玄部卷第六 老君《德經》下,《想爾訓》。

自第七卷以下為老君《思神圖注訣》、老君《傳授經戒儀訣》、老君《自然朝儀注訣》,老君《自然齋儀》等。凡右十卷,授經之日,由道士為師者料付之。是《想爾訓》與河上《章句》,同為道教必讀之經典。《注訣》又論經法序次之由云:

昔尹子初受「大字」三篇,《中經》在「太清部」中(按今《道藏》太清部有太上老君《中經》二卷,所以付上下兩卷。漢文精感,真人降迹,得此《章句》,所滯即通。登于金華,友諸天人。隱(按疑即鄭隱思遠,葛洪師之,敦煌本河上《注》葛玄《序訣》後有鄭思遠語)注云:讀河上一章,則徹太上玉京,諸天仙人,叉手稱善。(中略)故次于「大字」。係師得道,化道西蜀,蜀風淺末,未曉深言,託遘想爾,以訓初迴。初迴之倫,多同蜀淺,辭說切近,因為賦道。三品要戒(按指上中下三品),濟眾大航,故次于河上。河上《想爾》,注解已自有殊;「大字」文體,意況亦復有異。皆緣時所須,轉訓成義,舛文同歸,隨分所及。值兼則兼通,值偏則偏解。(中略)究此十卷,自足兼通。(中略)必獲妙果,妙果有期,不假他尋;果期未至,且覽眾篇。至于首引《內解》,別次在後,餘力觀之,幸亦無妨。

由此段文字,可略悉天師道研讀《道德經》所用之課本及其次第。初誦「大字本」,託于尹子(即尹喜),疑即玄宗《經疏外傳》之尹喜《節解》上下;次讀河上《章句》及《想爾注》;又參《內解》,即所謂尹喜以內修之旨解注者。可見《想爾注》在道教經典中之重要性(《真誥》十七記夢各條下云:「又見係師注《老子內解》皆稱臣生稽道,恐此亦可是係師書耳。」則《內解》亦係師所作)。

《注訣》謂《想爾訓》為係師所以化道西蜀。係師即張魯也。《真誥》四記張鎮南夜解事,注云:「張係師為鎮南將軍,建安二十一年亡。」《後漢書.劉焉傳》:「張魯,字公旗。初,祖父陵,順帝時,客於蜀,學道鶴鳴山中,造作《符書》以惑百姓。受其道者輒出米五斗,故謂之「米賊」。陵傳子衡,衡傳于魯,魯遂自號師君。魯在漢川垂三十年,建安二十年降曹操,拜鎮南將軍,封閬中侯。」劉大彬《茅山志》九《道山冊》言:「《登真隱訣》,陶隱居云:老子《道德經》,有玄師楊真人(即楊羲)手書張鎮南古本。其所謂五千文者,有五千字也。數係師內經有四千九百九十九字,由來闕一,是作「三十輻」應作「卅輻」,蓋從省易文耳,非正體矣。宗門真蹟不存,今傳五千文為正本,上下二篇不分章。」(道藏百五四冊,洞真部紀傳類)此記係師張魯五千文本,情狀甚詳悉。今敦煌《想爾》殘卷「三十輻」作「卅輻」,不分章,刪減助字,與此正合。又卷終題「《道經》上」,亦分上下二篇,並同于《注訣》所記。而卷上終「道常无為」章,都三十七章。復與敦煌天寶十載寫本卷末記:「《道經》卅七章」,「五千文上下二弓(卷)」「係師定」諸語相符。綜是以言,此《想爾注》本,即所謂係師張魯之五千文本,斷然無疑。

考陸德明《經典釋文.序錄》,《老子》有《想余注》二卷。下云:「不詳何人,一云張魯,或云劉表。」列于劉遺民《玄譜》之下,似陸氏未見其書。盧文弨《釋文考證》未及此。而侯康、姚振宗、曾樸諸家《後漢藝文志》,俱依《釋文》〉著錄「《想余注》二卷」。按以敦煌寫本證之,字明作「想爾」,與《注訣》合。疑「爾」字或書作「尔」,遂誤為「余」也。至于撰人,陸氏謂一云「張魯」,與《注訣》稱「係師」同;而玄宗杜光庭則云張道陵,當是陵之說而魯述之;或魯所作而託始于陵,要為天師道一家之學。《廣弘明集》中唐釋法琳《辨正論》云:「漢安元年道士張陵分別《黄書》,故注五千文。」則道陵注《老》,彰彰明甚,故兹從玄宗說,題為張陵注云。

《典略》載:「熹平中,張脩為太平道,張角為五斗米道。(中略)施淨室,使病人處其中思過。又使人為姦令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習。號姦令為鬼吏,主為病者請禱之法。(中略)後角被誅,修亦亡。及魯自在漢中,因其人信行修業,遂增飾之。」(《後漢書.劉焉傳》章懷《注》及《魏志.張魯傳》裴《注》引。文中「張脩」,裴松之云應是「張衡」,即張陵子)是天師道以五千文設教,不自張魯始。陵初作注,傳衡至魯,而魯更加釐定,故有「係師定本」之目。《注訣》云:「係師得道,化道西蜀,託遘想爾,以訓初迴。」知此《想爾注》,自張魯以來,流行于蜀中。惟注語頗淺鄙,復多異解,輒與《老子》本旨乖違;故李唐以降,黯黮不章;正統《道藏》,竟缺不載,其淪佚者久矣。

今此殘卷,賴石窟之保存,得重顯于世。卷中「民」字不避諱,故向來定為六朝寫本。其書每提及太平符瑞,多合于《太平經》經義,不特東漢老學神仙家一派之說,可略覩其端倪,尤為道教原始思想增一重要資料,對于道教史貢獻至鉅,不可謂非學術上之鴻寶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477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