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滿額折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繪本的魔法力量: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

定  價:NT$ 300 元
優惠價:90270
領券後再享89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0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年幼罹患小兒麻痺症的閱讀教師──蔡正雄,每天帶領孩子們一起閱讀,陪伴孩子們一起談心,身體的不完美從未打敗他。他說:「挫折雖然讓我很痛,但凡事都有一體兩面,面對挫折就像是要我證明自己的能力。」他將孩子生命中該明白的事,按繪本材料分三大類別,引導、輔導孩子,學習愛,治療心靈的悲傷,使孩子們用正確的心態,面對、思辨從前無法解決的問題。

1. 關係的建立:包括人際學習、行為模仿、社交技巧,以及個人和群體的目標行為導向等。
2. 洞察情緒:包括察覺死亡、告別與逝者的舊關係、建立與逝者的新關係,以及焦慮、嫉妒心、創傷經驗的處理等。
3. 學習選擇與負責:包括找到並發展個人特質、學習分享、轉換心念、與老者相處(失智等)、尊重多元文化等等。

作者簡介

蔡正雄
國立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畢業,曾任兒童編輯八年,現任新北市光華國小教師兼圖書館主任;暑假常到國外擔任華語文教學志工。
愛在書海裡浮潛,尤其繪本和小說。裡頭是一個個微型社會,他常跟那裡的角色對話,發現許多人與人的關係,充滿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於是發奮去考心理和輔導的研究所,希望學有所成能助人,便K了好多相關的書籍和努力,奈何落榜了,卻因此栽進了繪本和小說的世界,與那裡的角色展開一趟趟的心靈之旅……
出版作品有《昆蟲世界遊記》、《親子英語教室》和《遇見小兔彼得:碧雅翠絲.波特和小兔彼得的世界》等,翻譯《偵探男孩》和《國際禮儀:商務應酬藝術》等,計百餘冊。

名人/編輯推薦

兒童的閱讀,其關鍵是在於有協助能力的大人。
大人即是老師與父母。而大人執行原則是:以身作則和認清對象。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閱讀繪本時,家長的伴讀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對繪本的見解與導讀分享,是教師和父母推動閱讀的最佳指南。
劉和然──新北市環保局局長、前臺北縣教育局局長


推薦文1 走進孩子的世界
林文寶(現任兒童文學評論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個人認為閱讀的本質是一種互動、一種休閒與遊戲,更是一種終生的本能行為或習慣。
而所謂的兒童閱讀,並非推行成一種運動所能促成。對兒童而言,閱讀是本能,是遊戲,只要可以舞動,品嚐、觸摸、傾聽、觀察,並且感覺周遭的各種訊息,孩子幾乎沒有任何學不會的事情。因此,兒童的閱讀,其關鍵是在於有協助能力的大人。
大人即是老師與父母。而大人執行原則是:以身作則和認清對象。
孩子要的是有趣味的書。沒有任何的力量,可以強迫孩子閱讀那些他們不想讀的書。他們用高超的技巧和不懈的堅持,維護著他們選擇的自由。他們或許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令他們拒絕某一本書,而接受另一本書,因為他們的判斷很少具有理性分析色彩。由於自身的天性,對趣味的崇尚,以及不做任何不愉快的事情等等原則,即使被強迫讀了那些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書,孩子也一定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其實,孩子需求不多,而且他們真的喜歡書。他們喜歡有趣的故事書。其間,繪本當屬首選。
正雄從兒童心理與諮商的觀點,帶繪本走入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他相信學生有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及獨特的發展方向。他相信選用靈活有趣的生活方式給予啟發,進而開展其多元智慧,使他們具有處理各自未來的技能。
正雄是個用心的老師,這本書是他用心的成果之一,是以我推薦給一樣用心的你們。


推薦文2 大人與小孩共讀繪本的重要性
劉和然(現任新北市環保局局長、前臺北縣教育局局長)
繪本是什麼?家長該如何與小朋友共讀繪本?十年前我從蔡正雄老師身上學到解讀繪本的訣竅,認識充滿成長能量的繪本世界。
因緣際會,約十年前,蔡正雄老師是國立教育廣播電臺「教育方向盤」節目「爹地媽咪魔法書」單元的固定來賓,每個月在節目中介紹一本繪本或兒童讀物。蔡老師從內容簡介開始,帶著聽眾朋友認識小朋友成長的脈絡,告訴家長如何利用閱讀引導孩子說出心裡的話。時任主持人的我,在不知不覺中,開始期待每個月蔡老師的專訪,也因為有他,我和聽眾朋友開始對繪本有了更深一層的瞭解。
蔡老師是推動閱讀的積極行動者,再加上長期規劃學校圖書館的執行計畫,渾身上下充滿濃郁的書卷氣味。書每個人都會看,而箇中精神的掌握就是閱讀功力的展現。蔡老師身形雖瘦小,卻有著巨大的文學能量和超敏銳的文字觸角,在每次的繪本介紹過程中,他提點聽眾在閱讀繪本時要注意的地方,分享和小朋友共讀繪本時可使用的引導和討論方式,更轉化其在文學領域的深厚基礎,分享其讀書心得與見解,最後也不忘照顧教育現場的夥伴,提供每一本繪本適合的輔導對象。這樣的分享和專業,讓當時的單元成為許多教師推動閱讀的最佳指南。
不管世界變化速度多快,閱讀永遠都是潮流,是屬於每個世代的浪頭時尚。洪蘭教授在其著作中曾提:「閱讀可以培養邏輯性」、「閱讀是學好語文的最佳途徑」、「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就是讓他擁有一輩子的好工具」,現代的家長們也都認同閱讀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但對於大字不識幾個的學齡前小朋友來說,閱讀要如何開始呢?起始點就是「繪本」。
曾經有家長詢問,繪本的字好少,不到五分鐘就唸完了!這是因為只做了形式的朗誦,忽略了繪本的本質意義。顧名思義,繪本是以圖畫為主軸,文字為輔助,或是扮演圖像外的畫龍點睛關鍵。沒有文字的框架,透過繪本繽紛的圖像和色彩,小朋友更能享受專屬的想像世界,所以它絕對是學齡前孩童是最佳閱讀素材。
閱讀繪本時,家長的伴讀是非常重要的;而與其說「伴讀」,或許「導讀」是更加適切的說法。學齡前孩童倚著父母聽故事,這是溫馨且祥和的氣氛,讓孩子體會靜下來的感覺,也讓親子有著共同的情感心跳。一直很喜歡洪蘭教授對閱讀的見解,她曾提過:「閱讀,要先『悅讀』,而悅讀的三大法寶就是:閱讀要盡早,不怕反覆讀,選書投其所好。」父母是啟發孩子閱讀的第一把鑰匙,所以如何讓閱讀成為一件開心的事,父母的角色很重要,而我也相信每位爸爸媽媽在與孩子共讀繪本時,必也能從故事中找到隱藏於心中的童趣和彼得潘。
小朋友讀繪本,充滿想像和童言童語的天真;大人讀繪本,則有重新檢視自己和療癒的功效。我很高興看到蔡正雄老師把他對於繪本的見解和建議導讀方式彙整出版,讓好學的爸爸媽媽對於繪本有更多的認識,能從推薦書目中挑選適合的讀物,且能在閱讀之前,了解每一本繪本的圖像和文字中的意涵,讓閱讀不只是翻動書本頁碼,而能提升至與孩子的對話、省思和成長。
誠摯推薦這本書給想要接觸繪本的朋友。

作者自序
寫這本書的一段偶然、兩個因緣
蔡正雄(金鷹獎得主)

促成一件事似乎總要有一段因緣,寫這本書之初亦然,只是慢了幾年!
幾年前,應教育廣播電臺節目《教育方向盤》主持人劉和然校長之邀,在其中半個小時的「爹地媽咪魔法書」單元裡介紹和導讀一本書,沒想到竟因此跟該節目結下了近三年之緣,直到劉校長出任教育局局長;同時也為今日將出版的這本書起了第一個「因緣」,埋下了種子。
第一次出席該單元不過是一次偶然。
有一天,學校接到教育局的來電,希望推薦一位老師上該節目,正雄便銜命去學習,恰也希望能與人分享個人在閱讀上的理念和實踐,因為閱讀不只是閱讀,還要有強烈的興趣和熱情,加上一些專業技巧和理解策略,絕非讀完一個故事而已。更重要的是,每一文本還能被視為一個「聽診器」,經由當中語言文字的呈現和對話,加上繪圖本身有意的表達,去探知讀者的內心或者困擾等;亦能當成一帖「良方」,從中尋找投藥的契機以為讀者解開心鎖,尤其是對小朋友了。基於此,在該節目裡,正雄從賞析、寫作和輔導等角度切入,更以具體的實例和文本結合在一起。
就因為這樣子,這次的偶然竟變成了近三年的必然。
那一日快下節目時,主持人一邊兒做結尾,一邊兒示意我先不離開。我後來才知道,原來每回受邀的老師都不同;但是劉校長關掉麥克風後,這一切改變了。他說:「蔡老師,希望以後都請您來為大家介紹一本書……」當下,正雄不只是感到受寵若驚,還覺得受到深深的肯定,於是收下了這一學習和分享的緣分,而且更加的投入。
過了一段時間,某日巧遇臺東大學兒文所的林文寶老師,他對我說:「正雄,你把電臺的文稿整理一下去出版……」阿寶老師的這一句話,為這本書起了第二個「因緣」。就讀兒童文學研究所時,正雄受業於阿寶老師,更受到老師的啟迪和影響很深,於是便在心頭記下了這件事。只是,這一記卻多年,但是從未忘記過。
經過了多年的蘊釀後,正雄暫時將賞析和寫作的部分擱下,選擇先從輔導的角度切入,開始著手整理和撰寫這本書。
選繪本的部分著眼兩個方向,一是廣播中提及的繪本,但是加深其內涵;另一是增加近些時候出版的繪本。還有一非常重要的堅持:只選擇經典的,不在乎出版年份,功能性的繪本不在此列。對於正雄而言,每一文本皆有其內涵,不僅止於閱讀而已。單就閱讀一項,經由策略和指導,既可以提升讀者的閱讀理解力,並增長思維和知識,還可以提升讀者的寫作力部分。再更近一步一點,每一文本還有心理輔導的能量,正是本書要強調的重點所在。每一文本的故事裡,都有一個微型社會,反應出了人與人的互動,激盪出了許多社會的問題,尤其在孩子的身上。本書就好比「聽診器」一般,在這個微型社會裡發現問題,再以心理學為內涵去解決一個個疑點,期待提供親師一個不同的面向,在帶領孩子閱讀時能更為多元。
這裡的每一個主題中至少出現兩個心理學的專有名詞,更是本書的中心,一個是發覺的問題,另一個是解決的方法,目的在印證內容提出的思維,藉此讓閱讀時有另一種面向,使得讀者在運用每一繪本跟孩子互動的當下能「讀到心理趣」──正是正雄當初上教育電臺節目能長達三年的關鍵,因為這一部分獲得許多聽眾正面的回響。
正雄希望利用這本書跟大家一起共鳴。

目次

推薦文 走進孩子的世界 林文寶
大人與小孩共讀繪本的重要性 劉和然
作者序 一段偶然、兩個因緣 蔡正雄

1關係的建立 

人際學習 
01. 就是想要跟你交個朋友──《有你,真好》
02. 從「關心」開始「親密關係」──《毛頭小鷹》

行為模仿
03. 讓分享打開你的生活──《阿松爺爺的柿子樹》
04. 「以身作則」是最好的「模仿榜樣」──《大熊撿到三個蛋》

社交技巧
05. 友誼就在你身邊──《我有友情要出租》
06. 一步步的認識與陪伴──《大熊的訪客》

目標行為導向
07. 多角度的欣賞與讚賞──《像不像沒關係》
08. 結合不同專長完成共同的任務──《兔子偷天火》

二、洞察情緒

察覺死亡
09. 陪你走最後一段路──《大象再見》

告別與逝者的舊關係
10. 「說出來」有助於療傷──《爺爺的手帕》

建立與逝者的新關係
11. 從味道找回逝去的記憶──《爺爺的肉丸子湯》

恐懼的焦慮
12. 信賴與擁抱可以掃除謊言──《樓梯底下》

線索暗示的焦慮
13. 不過就是這樣──《漏》

失去後的焦慮
14. 走出「過度心理依賴」的陰霾──《想念的沙漠》

比較 
15. 「知足」了以後──《又窄又小的房子》

同理心
16. 「將心比心」才是上策──《一點都不好笑!》

創傷經驗
17. 有兩個家也很好──《我有兩個家》

三、學習選擇與負責

嫉妒心的發現與處理 
18. 讓你知道我也一樣愛你──《我想要回到媽媽的肚子裡》

轉念
19. 凡事轉個念頭更開闊──《小真的長頭髮》

期待的力量 
20. 嘉許的的神奇力量──《東88街上的那棟房子》

分享
21. 人生最美的報酬──《第一百個客人》

自我肯定
22. 相信自己的獨一無二──《了不起的大腳ㄚ》

找到個人特質
23. 學習去追求自己的未來──《三隻小兔》

尊重多元文化
24. 尊重每個「不一樣」的家庭──《我的媽媽真麻煩》

兩性平等
25. 肯定自我價值──《雪女》

「阿茲海默氏症」
26. 用你的童年陪伴他的老年──《我的奶奶不一樣》

附錄
議題繪本選讀單

書摘/試閱

17. 有兩個家也很好──《我有兩個家》

幾年前一堂五年級的閱讀課上,突然有位學生哭了起來,我很快的走過去,單腳跪在她的跟前安慰她。我當然知道怎麼回事,因為我們正讀著一本提到父母離異的少兒小說;裡頭的主人翁也是五年級,不過是一位男生,他認為父母的離婚跟他的出生有關。這位女學生的父母也已離婚,但是她淚眼汪汪地說:「我已經九年沒看到媽媽了!」換句話說,從三歲左右開始,她只跟爸爸住一起。

在《我有兩個家》這本書裡,小小的主人翁—妮娜,本來只有一個家,一家人過著幸福的生活。後來……

爸爸做了讓媽媽生氣的事,所以媽媽向爸爸咆嘯,這讓爸爸很難過。

過了不久,他們離了婚,於是她便有了兩個家,偶爾住在爸爸那兒,每隔幾天住在媽媽那兒。他們每天互通電話,住在爸爸的家時,媽媽問她午餐的事;住在媽媽的家時,爸爸問她學校的情形。她過生日的時候,可以有兩次生日派對。她的父母雖然不再相愛,卻都永永遠遠地愛著她。妮娜自己說:

我有兩個家,雖然很奇怪,但其實也滿好的!

比起妮娜的情形來,我的學生只有一個家。

觀照成長中所留下且難以抹滅的「創傷經驗」

已經在課堂上遇過好幾次學生哭泣的經驗,他們落淚的原因不一樣,但是都跟父母離婚有直接的關係,有的甚至背後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有一回,圖書館來了一班六年級學生。當大家拿著書閱讀時,有一位女生卻到處走來走去,便拿起一本很熟悉的繪本—《潔西卡與大野狼》給她看。那本書裡的主角是一位小女孩,睡覺時經常被惡夢驚醒,待找出引發惡夢的原因後,終於開始過起正常的生活。
這位女生很快看完了那本書,最後盯著其中一頁上發呆;那一頁畫著小女孩從惡夢中驚醒時恐懼的表情。
「有想要說什麼嗎?」我悄悄地坐在她的面前。
就在這個時候,下課鐘響起;她還了我那本書,推回椅子,不吭聲地走了。

第二天的早自習時間,她來找我,垂著頭坐在面前:「我也經常做惡夢。」
原來,她一直是爸爸最疼愛的女兒。在四歲那一年的有一天,她吃稀飯時打翻了碗,倒得沙發上到處黏答答的;媽媽看了很生氣,拿起皮帶便抽打她。爸爸剛好從外面回來,撞見了這一幕,氣得揪住媽媽的頭髮,再把媽媽往牆上推,又多踹了兩腳。媽媽或許有什麼積怨似的,從地上爬起來後,歇斯底里地跟爸爸大吵也大打了一架。
「第二天,他們離婚了!」她說著,紅了眼眶:「都是我不好。」
從那一天起,她經常做惡夢。
聽得出來,她以為父母的離婚是她造成的。

《親愛的漢修先生》和《寒冬中的報歲蘭》,這兩本少兒小說也談到父母離婚的事,各自的主人翁—六年級的男生和國二的女生,起初均認為父母的分開跟自己有關,後來經過了自述,才發現其實是他們的個性不合所致。
無論如何,事情不明白前,對孩子而言,父母的離異帶給他們「創傷經驗」,使得他們的身體或者心理方面產生痛苦,進而又造成身體或者心理方面傷害性的後果。
臺灣是一個離婚率很高的社會,身為父母的人不得不深思,至少大人的事不應該造成孩子的創傷,甚至影響他一輩子。

以閱讀為診斷去引導孩子做「自我揭露」

讀過了《我有兩個家》這本書,我們並未發現妮娜有這樣的經驗,因為她在這裡做了「自我揭露」;它是一種成功的心理治療必要的條件,就是把自己深藏的重要經驗、情感、願望和幻想等自願的表述出來。
講得口語化一些,意思就是,妮娜願意說出自己的遭遇,如此便不會壓抑在心裡,還可以趁機檢視自己,從中幫助自己認識自己,以及了解自己的處境。
只是,她揭露給誰聽呢?—除了她自己以外,也包括本書的讀者。
假如我們字字計較的話,便可以在書裡找到許多「自我揭露」的內容。

本來我只有一個家,住著爸爸、媽媽、我和
一隻貓,還有一隻倉鼠;
貓的籃子放在樓梯下,倉鼠的籠子放在窗臺上。

從文字裡可以理解到,家裡的每一分子,即使是貓和倉鼠,都各有各的角色和本位,比方貓和倉鼠陪伴著妮娜玩耍和遊戲,使得她的生活充滿快樂;另外,家人彼此和諧且分工的生活在一起。
而且,妮娜對一家人在情感上的描述,相對於前面孩子的自責,顯然父母的離異跟她應該沒有一點兒關係。

爸爸和媽媽非常相愛,每次出門前,
爸爸會親媽媽一下,媽媽也會給爸爸一個擁抱,
我會站在他們中間,就像夾心餅乾一樣。

我們讀出了些什麼嗎?這一個過程裡,她必須先回憶以往的點滴,包括自己、父母和三方的互動,接著做自我省察,再一字字的吐露出來,最後確認與自己完全沒有關係。
「自我揭露」彷彿是一種告解,隔著一層黑紗,對著裡頭的神父表白,既吐露自己的過錯,也在尋求原諒;慶幸的,妮娜可以更坦然。
在這樣的揭露中,她清楚的知道是「爸爸做了媽媽生氣的事」。直到有一天,

爸爸和媽媽都覺得一個家太小了,
所以他們需要兩個家,一個家給爸爸住,
一個家給媽媽住

妮娜也明白得很,爸爸和媽媽必須分開,也是他們不得不的決定,唯一的不應該是他們並未考慮到她的感受。所幸的是,她這麼說:

但那是過去的事了。

從這輕描淡寫的幾字,我們知道她完全的釋懷了,再說她也提到:有兩個家也滿好的。
對於前面提到的六年級女生,當她在說出她的惡夢時,其實就在進行「自我揭露」,因為她必須先克服恐懼才能把那一段惡魔般的記憶表述出來。至於當下的我,可不只是一位聽眾,還被她視為值得信賴的對象,所以一定要專心的聆聽。當一個聽眾的過程裡,最好避免插些什麼話,不過一旦聽出些弦外之音,還是要適時的給予適切的建議。比方,聽出她把父母的離異怪罪到自己身上!直到後來她用了這樣的敘述:「……媽媽或許有什麼積怨似的……」我才在這裡找到了解開心結的關鍵,便直覺的試探:「他們倆—相處得好嗎?」
此刻,她在引導下,憑著四歲時殘餘的印象,說出爸爸和媽媽間的相處;原來,他們的衝突不斷。我於是順水推舟,用她聽得懂的文字,解釋了他們的關係,然後將她帶到了岸上。
結束了那一天的早自習,我依稀還記得,她離去時臉上帶著淺淺微笑,那彷彿用了彩筆在天邊抹上的一道彩霞。
我同意閱讀就是閱讀,不應該旁生枝節,卻反對僅當個故事讀,若說還能用它的內容跟孩子談心,應發展而帶他契入一個情境,並不是非要找出有什麼問題,或許會偶然的延伸出一個故事來,再去診斷它的來龍去脈,說不定因此化掉一個「創傷經驗」於無形呢!


19. 凡事轉個念頭更開闊──小真的長頭髮

寒假結束的開學日總是接在農曆年後不久,同學們見了面,除了聊寒假的種種,最常較勁的話題就是紅包有多少了。
很少開口的明新也說了話:「我今年多了一仟元。」
曉菁還是穿得一身髒兮兮的,聽完低下了頭:「──我沒有紅包!」
許多同學也加入了戰局。
打扮得清清秀秀的阿娟露出笑容:「我用紅包買了一架鋼琴……」
阿娟的話像極一塊強力磁鐵,立刻吸引了所有同學的目光。
「哪一種?」呆呆真的不是普通的呆:「玩具型的嗎?」
「人家正式表演的那種。」阿娟說這話時顯得神氣十足。
其他人聽了不是目瞪口呆,就是發出陣陣嘖嘖的驚嘆聲。
「有什麼了不起……」這聲音是從擺放掃具角落傳來的,不是很大,卻夠清楚的了,語氣裡混雜了因羨慕而生的妒忌。
《小真的長頭髮》裡較勁的不是紅包,而是有沒有一頭披肩的長髮:

愛美和小麗都留長頭髮,覺得很漂亮,小真卻剪著短短的娃娃頭。
「我們倆的頭髮還會越長越長。」愛美和小麗得意的說。

同儕之間常常出現比較,例如誰是前三名、老師喜歡誰……面對這些問題,孩子會有什麼反應呢?

幫孩子找出「人家有而我沒有」的情緒

瓊玲是一位小五的女生,最近一回到家就要媽媽帶她去夜市買髮飾。她老是在把頭髮撥向左耳上方的同時,望向媽媽背後那面橢圓形掛鏡裡的自己,說:「媽媽──您還記不記得前幾天來我們家的小玲嗎?她最近別了一支有淡白色蝴蝶的髮夾,人家也想要。」她的口吻裡充滿了渴望,還邊做了一個夾髮的動作。
傑儒最近走過運動鞋專賣店時,就會被架上一雙雙鞋子吸引住,而眼前馬上現出昆聖同學穿著打勾標誌那一款鞋跳起投籃的畫面──他覺得帥呆了!但是,當他盯著標價看時,馬上回到了現實,因為昆聖的話刺傷了他:「你買不起這種鞋子的。」
阿芬一踏進客廳便把大門往後重重的一甩,氣呼呼的吐起苦水:「我的成績明明就比蕙文的好,而且得的獎比她還要多,為什麼她當選模範生?」
這幾個例子裡釋放出了以下的訊息──人家有而我沒有,這包括了她有一副很漂亮的髮夾而我沒有、他有一款很帥的鞋子而我沒有、當選模範生的人是她而不是我……其實這些都只是表面的問題,更深的是背後隨之而來的負面情緒──我沒有人家好、我比人家要差、我就是跟不上人家!果真如此的話,孩子的情緒將愈來愈低落,信心漸漸地喪失,自卑感緩緩爬上心頭,終至成為一個退縮不前的人,做任何事不再有進取心、不再有積極心,因為再怎麼做、怎麼努力,反正也比不過人家!
這些是我們日常生活裡將面臨的問題,幾乎可以說難以逃避,因此在《小真的長頭髮》裡以黑白的畫面呈現,更凸顯了這個故事的真實性,也暗示了真實生活裡充滿壓力;當然也做了有問題就必須解決的提醒,而且是以積極的態度,在故事裡則以彩色的畫面表現。

在當下以「投射作用」來轉個念頭

換做您的孩子也面臨這樣的情境,他們會怎麼做呢?坦白說,真的不敢去想像他們會怎麼做?按現代人的情緒去模擬,或許可以理出一點反應──嗆一聲後轉身離去,要不外加一句:「了不起啊!」、進一步動手去推人一把以表示前面的那句話……最帥的方式不過是不搭理的離開。
不管孩子的反應是哪一種?打緊的是,您注意到了嗎?尤其他們的情緒──冷淡的、憤怒的,還是加掛了一臉的喪氣。
怎麼去化解那樣的情緒,《小真的長頭髮》給了我們一種參考,卻提供了多元的思維。
當小真的同學互相比較誰的頭髮長的同時,剪著短短娃娃頭的她卻能從善如流的說:

「……我的頭髮長長的時候,那才真叫長呢。」
 
小真的這句話僅僅幾個字而已,卻讓人聽起來覺得她說得非常平穩,不帶「有什麼了不起」的口吻,更沒有一點點的脾氣!更令人折服的是她回答小麗的話──

「真的?會長多長?」小麗問。
「長好長、好長、好長、好──長唷!要說有多長呀……」

在一個以留長頭髮才是漂亮的氛圍裡,小真表現了不以為意的態度──站在椅子上把兩手往後一攤,踮起腳尖,做出一副遨翔的動作;還用「長好長、好長、好長、好──長唷」那拉長了音的語氣,讓人不由自主地把腳尖愈踮愈高,還拉長了脖子,想瞧一瞧她的頭髮到底長得有多長。
假如讀者開始凝思她那遨翔的樣子,跟著不斷踮起腳尖來,就落入她的胃口裡了。那就是隨著她的想像──頭髮長到她站在橋上可以垂進河裡釣魚、做成牛仔的繩套去套住牛角,或者編成兩條辮子,各自繫在一棵樹上當晾衣服的繩子……在彩色的畫面上不斷的跳躍、換頁和前進,最後回到了以黑白畫面呈現的現實,但是內容讓人充滿了期待:

希望小真的頭髮趕快長長。

小真的話一開始就充滿了自信,她把「頭髮長長」寄望於未來,在想像裡編織她的長頭髮,一點兒也沒有三千煩惱絲的困擾。我們應該都很欣賞這樣的孩子,更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是另一個小真。
但是,我們的孩子不是小真!
那怎麼辦?
何不學習小真把「意念當真的」去想像。這是一種「投射作用」,就好比一隻醜小鴨想像自己有一天成為天鵝,而身後立刻出現一隻天鵝的形像緊緊相隨。它是一般常見的自我防衛機制,可以提升成為一股正面的力量,將眼前在追求卻受挫的現象寄望於未來實現,好比灰姑娘期待以公主般的身分參加王子的舞會,果不期然南瓜化成馬車、老鼠變成馬匹、自己打扮成公主……不但去參加了舞會,更因此成為了王妃。
「投射作用」這一股正面的力量,將激起當事人奮發圖強的鬥志,即使在挫折的環境裡也要去克服困難,然後一步步地往目標前進。
您跟孩子在讀這本書的過程裡,得找出他的「人家有而我沒有」的情緒,也得技巧性地把這樣的機制帶入閱讀的分享當中,比方看到電視上播出著名運動選手穿運動鞋的廣告時,就應以那運動鞋為象徵引導孩子產生投射,將自己轉換成那個角色,想像自己也擁有那般的成就──穿著那款運動鞋奔馳獲勝,再進一層討論出那成就背後的努力,如此不但可以消弱孩子因為沒有運動鞋而產生的氣餒,還可以讓氣餒轉化成一股往前邁進的能量,使得他想擁有那一款鞋的努力一樣在彩色的畫面上不斷的跳躍、換頁和前進,直到有一天他真正的擁有了那一款運動鞋。於是,我們可以對他們說:
希望瓊玲趕快夾上那一副漂亮的髮夾……
希望傑儒趕快穿上那一款運動鞋奔馳……
希望阿芬趕快選上夢想中的模範生……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70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