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信仰與對話(簡體書)
滿額折

信仰與對話(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32 元
定  價:NT$ 192 元
優惠價:87167
領券後再享88折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信仰與對話》是學誠法師文集系列的第一本。學誠法師開示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仰,就很容易懈怠和迷惘,很難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得到規範。一個社會如果缺乏信仰,道德倫理的觀念就會越來越薄弱,社會的和諧和安定也就無從談起。
本書如同一位傳遞佛教智慧的使者,希望能夠給現代快節奏生活中奮鬥的年輕人、渴望修身養性的中老年人,帶去信仰的關懷和力量,儘早離苦得樂,過上吉祥喜樂的幸福人生。

作者簡介

學誠法師
俗名傅瑞林,1966年出生,福建仙遊人。1982年於莆田廣化寺定海長老座下剃度,並依止圓拙老法師修學。1991年於中國佛學院獲碩士學位。2007年獲授泰國朱拉隆功佛教大學教育行政學榮譽博士學位。2010年獲孟加拉阿底峽大師和平金獎。現任全國政協常委、全國青聯副主席、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國宗教界和平委員會秘書長、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中國佛學院副院長、藏傳佛教學銜工作指導委員會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協會會長、福建佛學院院長、福建莆田廣化寺方丈、陝西扶風法門寺方丈、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主編、《福建佛教》主編等職務。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推薦1:
響應中華民族改革開放新“頂層設計師”習大大的號召:全面恢復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恢復信仰,讓全中國人都有靈魂的歸屬地。本書承載著這份責任與擔當,為讀者啟發心性、重建信仰。
推薦2:
中國佛教協會駐會副會長,莆田廣化寺、扶風法門寺、北京龍泉寺方丈,《法音》雜誌主編——學誠法師第一部權威的開示文集,在佛教信眾心目中威望極高。一代高僧與您面對面談宗教信仰和人生修煉。
推薦3:
內容通俗易懂,僧眾皆宜。既有佛法的教理教義,又有結合現世生活的諸多方面進行深入淺出的佛法詮釋,學誠法師始終以一顆慈悲佛心為芸芸眾生指引“終極信仰”的道路。將深奧莊嚴的佛學智慧化作口耳相傳的淺顯妙語,娓娓道來,十分親切。
推薦4:
首部寫給僧眾的一套充滿法喜的學佛修行指南。用佛法的力量開啟內心的覺性,開創幸福、喜樂、自在的人生。打開本書,沐浴“最具幸福能量寺廟”龍泉寺的佛法智慧,拈花問佛,洞察世事,過有信仰的幸福人生。
推薦5:
附贈學誠法師吉祥法照和親筆簽名印章,時刻護佑、處處吉祥。

目次

序/ 004
I 章前語/ 008
宗教關注全球化問題/ 010
應當充分發揮宗教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重要作用/ 025
宗教者如何面對受難者/ 042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046
II 章前語/ 066
讓世界因多元宗教的存在而更加和諧更加美麗/ 068
共用宗教智慧 共用和平安全/ 078
開展多元宗教對話 共建和諧世界/ 090
加強對話 密切合作 共建多元和諧的人類精神家園/ 103
和平與和諧作為人類的選擇/ 112
中國高僧的和平觀/ 119
III 章前語/ 122
宗教文化在治國安邦與經世濟民中的作用/ 124
關於宗教與文化發展的思考/ 130
經典翻譯與宗教傳播/ 135
從媒體傳播看東西方文明的差異/ 141
不同文明之間的相容性/ 149
文化的力量/ 160
IV 章前語/ 184
對新世紀中國宗教的一些思考/ 186
宗教研究的方法與途徑/ 201
把握輿論方向 適應時代步伐/ 207
加強國家文化軟實力建設/ 213
儒釋道文化與社會和諧/ 221
參考文獻/ 226

書摘/試閱

I章前語
信仰的失落使個人無法找到“終極關懷”,無法實現生命的根本轉變,從而沉淪於各種欲望之中。
個人由於喪失了和整個世界的豐富完整的聯繫而使自我成為單向度的佔有財富的“掙錢機器”,道德危機也就在所難免了。
有信仰,它就會成為人的性格裡面一種穩定的力量和作用,這樣自己就會從內心裡頭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
一個人對於宗教的信仰,不應該只是情感上的感動和思想理論上的認知,他更需要進一步付諸行動……把取之於宗教的生命動力,不只是狹義地實踐於個人的倫理道德生活,更要投身到參與社會上各個層面的關懷行動,使其信仰得以生活化,同時生活也得以信仰化了。
宗教不但在現代世界繼續存在和發展,而且構成了廣大信徒道德生活的基點,它是社會道德建設必須面對的一個基本的文化背景,一個可資借鑒的價值參照系統,一種豐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道德資源。
只有實現世界宗教界間團結互助,才能實現世界各國的團結互助;
只有世界宗教和平發展,世界人類才能和平發展。

宗教者如何面對受難者
宗教通常源自於人類對未知領域的敬畏,包括對天地自然的敬畏以及對宇宙法則的敬畏等等。在這些物件面前,人類是那樣的渺小,以致於當災難來臨時,人類顯得是那樣的無助。憑藉高度發展的科學技術,人類將“人定勝天”的信念也發展到了極致。儘管有些災難通過科學的預測與事後的補救,能夠將對人類的傷害降到最低,但因為人類活動而對自然產生的干擾並因此引發的災難,大大削減了人類正面努力的成果。因此,與過往相比,對今天的人類來說,自然災難所引發的苦難絲毫也沒有減少。作為人類大家庭中的一員,宗教者在面對災難的受難者方面,理應承擔更多的責任。
首先,宗教者當以解決受難者現實苦難為起點。在無情而又極具破壞力的自然災難面前,受難者大都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能夠支撐自己生存的物質基礎,乃至於身心受創。能夠重建家園,恢復正常的生活,醫治受到傷害的身體,是此時的第一要務。宗教者可以發動眾多的信眾,來為災區做力所能及的貢獻,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與受難者建立良好的信任關係,這也是後續救助的基礎。
其次,宗教者當以醫治受難者心理創傷為重點。與恢復正常生活及醫治身體病傷相比,受難者心理的創傷則是更加難以恢復。受難者或受到從未經歷過的災難的恐嚇,或受到失去親人朋友的痛苦。種種心理上的創傷大都會深埋心底,若不加以疏導,便會伴隨終生,極大地影響受難者後半生的幸福感。宗教以其超越的時空觀及對生命現象的洞察,通常能夠給人以心靈的皈依和寄託。因此,宗教者在醫治受難者心理創傷方面,擔負著世間人難以承擔的責任。
第三,宗教者當以塑造受難者嶄新生命為期盼。災難對受難者身心都造成創傷,而宗教者的責任不僅是幫助受難者醫治這種種創傷,更可以幫助受難者塑造自己嶄新的生命。災難不僅僅使人們痛苦,更能夠讓人們從中得到成長。沒有經歷困難和挫折的人生,很難具有深邃的智慧;同樣,當人們經歷從未有過的災難時,也可以更加深刻的體悟人生,能夠真正看開、看淡,認識到生命中真正寶貴的事情是什麼。
第四,宗教者當以與受難者共同成長為終歸。通常人們會以為受難者是弱勢群體,是需要關懷的物件,這也使宗教者無形中會以幫助者自居。實際上,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和受助者是平等的。受助者應當心懷感恩,接受來自幫助者的幫助;同樣,幫助者也應當心懷感恩,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幫助者或能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自身存在的價值,而價值感通常是決定一個人能否生活的幸福和快樂的決定性因素。因此,宗教者在幫助受難者時,當自始至終心懷感恩,這看起來是在幫助受難者,實際上也是在幫助自己。
來自自然的災難,是人類所恐懼和極力避免的。然而,這些災難的價值並不都是負面的。災難讓人們更加真切體會到和平的價值,從而不遺餘力地維護和平;災難還讓人們更加真切地體會到,能夠健康地活著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從而使人們更加珍惜看似平凡的生活與生命。不僅如此,當世界上任何一個地區、任何一個民族的人們遇到災難時,能夠引發真正的同情心。正是這種可貴的同情心,讓人們真切地感受到人類的命運是那樣緊密地聯繫在一起。

有信仰的人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
王魯湘:自從佛教傳入中國,便與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融合形成了儒釋道三教互為表裡、相互依存的文化景觀,影響著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中國是一個建立在血緣宗法制度上的國家,佛教作為一種出世的宗教,怎麼適應中國人現世的倫理生活呢?有人說,佛教是倫理性的宗教,其所宣揚的五戒、十善、四攝、六度和八正道等等思想有著豐富的倫理色彩,佛教的善惡觀、慈悲觀、人生觀、緣起觀等等,對於淨化人心,構建和諧社會,都具有重要的現實啟示意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佛教倫理?它與現在的社會道德是否脫節?今天我們所討論的話題就是“佛教關切社會道德”,讓我們掌聲歡迎學誠法師!
王魯湘:我和學誠法師還真是有緣。2007年的時候,做《文化大觀園》節目,我到北京西山的龍泉寺採訪過學誠法師。法師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弘揚佛法,尤其是探討佛教與現實生活的這種關聯。我們今天做這個節目,其實有一個很沉痛的背景,就是這些天,全國都在討論佛山小悅悅這件事情,一方面,是我們的經濟建設在突飛猛進,一方面也不容諱言,就是我們的國家、我們這個民族在道德倫理方面的滑坡現象也非常的嚴重,那麼法師您覺得像佛山的小悅悅事件折射出了我們現在一些什麼樣的世道人心方面的問題。
學誠法師:這件事的確非常值得我們去反省,兩輛汽車從兩歲的小孩身上碾過,18個人路過,熟視無睹,用佛教的話來講,就是缺乏慈悲心,見死不救,是多麼悲哀的一件事情!從這一件事也可以說明我們社會的道德存在問題。過去我們常常聽到的是道德的滑坡,但現在聽到更多的是道德的危機,危機的這個程度,遠遠要大於滑坡。那麼為什麼會發生危機呢?我覺得道德它應該是自律的,法律、紀律它是外在的、他律的,如果我們一個人,缺乏了內在的自律精神,那麼他的行為很可能就會影響到整個社會的秩序,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康得(Immanuel Kant)說過:道德的基點有兩點:一點是普遍性,一點是道德的自律。道德的自律又有兩個前提:一個前提是靈魂不朽,第二個前提是上帝存在。上帝存在就說明社會的公正,靈魂不朽就說明我們人死了以後還會存在。那麼道德的普遍性是說明我們這個人無論在任何的時空下都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佛山的事件折射出人的道德的自律需要去反省。
王魯湘:我們知道,指導整個世界和我們中國人現代生活的,有一個很強有力的觀點,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入中國的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人類生存法理。這種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所謂法理,在喚醒陷於麻木、沉淪的中華民族奮起、抗爭、崛起,可能有一定的進步作用,而且也成為當時新文化中的一些先進知識份子極力宣揚的東西。但是我們現在看,一百來年的這樣一種社會實踐,它確實帶來了很大的負面價值,一些負面的影響。關於這種大的人類生存的法則問題,佛教有沒有可以對沖這種像物競天擇、弱肉強食的一些大的法則呢?
學誠法師:佛教主張“眾生平等”。這個眾生,不僅是人類,包括其它物種,其它的動物;佛教還講,依報、正報是不二的,就是說人和環境也是不可分離的。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發展到現在就形成了弱肉強食的這樣一個狀態。長期以來,西方的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的思想傳入到中國之後,我們不知不覺接受了這樣的一些觀念,使我們過去所認為的:我們人,僅僅是宇宙當中的一份子,我們人的行為,以及行為的後果同這個世界、同他人有著極其緊密、豐富的聯繫,所謂“天人合一”的觀念慢慢淡化了。我們佛教所要主張的,是對所有眾生的苦樂問題的關切,以及對我們人所生存的環境的關切。人是不可以脫離環境而很好地生存、發展的。同樣,一個人要過得快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王魯湘:我們知道,在西方,特別在一些發達的西方市場經濟國家,它同時也是一個法治國家,作為一種市場經濟的制度,它當然要鼓勵這種個人主義,讓每一個人去為自己的利益奮鬥,但是當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利益擴大化,或者是放大到一個沒有邊界的情況時,其實所有人都無法生存。所以在這個基礎之上,為了節制這種個人的無節制擴張,又建立了多如牛毛的法律,用法律體系來規範人們的行為邊界,所以它的市場經濟是建立在一個法治環境之中的。可是我們中國現在的情況好像還沒有做到這一點,一方面我們在鼓勵人們在市場經濟中為自己的利益去奮鬥,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我們的很多法律和法制建設卻沒有能夠緊緊地跟上,或者說我們的法律建設的水準還很低。
學誠法師:法律只能管住人外在的行為。一個人認為說,自己能夠取得證據,按這種證據來推論,結果能夠成立,他就敢去做。如果一個人,有內在的道德自律,他就不會這麼去做。在西方,律師那麼多,特別是美國,比我們中國要多許多倍,而實際上,一般人要去打官司,也是打不起的。所以,我覺得,在一個文明的國家裡頭,既需要法治的健全,更需要內在道德自律、文化秩序自淨的這種精神。
王魯湘:對。維持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道德的自律是一個成本最低的約束。那麼請教法師:道德缺失事故頻發,社會道德遭到嚴重質疑,儒家文化影響下的中國社會面臨怎樣的道德危機?
學誠法師:我們為什麼要講道德?道德是我們整個社會人們行為、生活的標準和規範。如果人的內心當中沒有這些行為的標準、規範,那肯定是不知所措了。如果有很多的人,自己的行為,自己的生活,影響或損害到更多人的行為和生活,那麼這個社會的道德就發生了危機。從更深的一個層次來講,就涉及到人的信仰問題。有信仰的人就比較容易有道德自律的精神。如果信仰缺乏,這個道德就比較容易成為問題。在西方的社會裡頭,它把信仰歸到宗教的領域。而在東方的社會裡頭,我們更多的情況下,把信仰歸到意識形態領域。意識形態領域還僅僅是我們人現世的一種思想意識,還沒有辦法跟人自己的前生和後世緊密聯繫起來看待。
哲學主要要解決的問題,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人生觀是一個非常嚴肅的,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命題。人生觀就涉及到人的生存、人的生活、人的生命、人的生死這樣的問題。人的生存就是你活下來,從生到老、到死這樣一個過程。不同的人,生存的環境是不一樣的,生活的品質更是不一樣的。有些人的生活,包括精神生活、物質生活、道德生活都非常的完美;有些人就有缺陷,要麼是物質生活的缺陷,要麼是精神生活的貧乏,要麼是道德生活的危機。
而第三個層次就是生命的問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子罕》)我們知道,人的生命是持續的,而不僅僅說,從生到死這樣一個過程,這僅僅是一個階段。那怎麼來證明、證實人死了以後還有?根據科學的觀點,你不能證明人死了以後沒有,那麼就能夠說明人死了以後還有,生命還存在。也就是說你不能證偽,那麼它就可能證真。因為你不能證明,不能證實,那就要靠信仰。有些人信仰人死了以後還有,有些人認為人死了以後如燈滅,沒有。這個就是一種信仰和不信仰的人的區別。有信仰,它就會成為人的性格裡面一種穩定的力量和作用,這樣的話,自己就會從內心裡頭來規範自己,約束自己。
第四個層次就是生死問題,我們常常講生死事大,是很大的一件事。我們人怎麼來到世間的,最後我們人怎麼離開這個世間的,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命題。孔子過去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就是說這個生的事情沒搞清楚,死後的事就更搞不清楚了。那麼佛教主要就要回答生死問題,就是更多情況下,它所關注的是死以後的這種生命的存在,研究的是死後讓自己能夠過得更好。所以這樣的一種精神、思想就非常容易喚起我們自己內在的道德方面的自律。
我們現在從外在來講,有三種思想對我們人的影響比較大。改革開放以後,西方的一些文化傳入到我國來,像人類中心主義、個人中心主義、物質主義。物質主義,現在也發生了金融的危機,就是資本發生了危機。他認為有錢就什麼事都可以辦,有資本什麼事都能夠辦。現在知道資本也是有泡沫的,裡面也是有做假的,做了很多金融的偽劣產品,很多人買了以後受害。這說明西方的社會依然有很嚴重的道德方面的危機。所以我覺得,道德危機是全球性的,不是哪一個國家、哪一個民族、哪一個區域所特有的,它是現代社會一個比較嚴重的普遍問題。
科學它要解決的問題僅僅是相對的、一時的、辯證的,科學它永遠沒有最後的結論,它只有相對的結論,沒有絕對的結論。那麼宗教就不如此。宗教的命題相對來講都是比較絕對的,比如說佛教講人要成佛,他做的一切目的都是為了要成佛。成佛有三個不同的層次,第一個是安樂道,第二個是解脫道,第三個是菩提道。安樂道是比較基礎的,什麼意思呢?人都追求平安、快樂,而這種平安和快樂,不僅僅局限于我們現世平安快樂,後世也要平安和快樂。你要做到平安和快樂,就要為善去惡: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做好事,不做壞事,才能夠得到內心的平安,才能夠得到內心的快樂,自己才會有幸福可言。如果不為善,就不會有快樂;如果不斷惡,也不會有快樂。這是第一個層次。
第二個層次是解脫道,解脫道就是要解脫人內在的煩惱。你不做壞事,做好事,但你還有煩惱,好事做久了,做煩了,你壞事一點都不做,也是很不容易做到的,那是因為你內心有煩惱。那內心有些什麼煩惱呢?有六個煩惱:貪、嗔、癡、慢、疑、惡見。貪,就是貪心、貪著,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貪心。不同的人,他貪的形式是不一樣的,比較嚴重的就是財、色、名、食、睡,用佛教的話來講叫做五欲。“財色名食睡,地獄五條根”,通到地獄裡頭的五個根本原因,這是人普遍所要追求的、貪著的,而佛教說這是人的貪心、貪婪、貪欲的一種表現。嗔,就是你貪不到的,內心難過,發脾氣,發火,乃至跟人家打架鬥毆,發動戰爭,等等,這都是人嗔心的表現。癡呢?就是無明煩惱,就是人沒有智慧。慢,就是傲慢,看不起別人,這也是比較嚴重的問題。弱肉強食也是“慢心”的一種表現。疑,就是懷疑,現在我們談文化自信。過去我們一直說對我們的文化要進行反省,甚至對我們的這個傳統文化是否能夠對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有利,有相當多的人是持懷疑態度的,這個影響很大。我們正在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提法很好。惡見,又稱為不正見,就是不正確的知見、不正確的見解、不正確的理論,這個也是很可怕的。也是在我們人的主觀意識裡頭的種種負面的、不健康的思想認識。用佛教來講,都是需要對治、克服的。只有從人的內心當中去除了這六個根本的煩惱,其它枝末的煩惱才有辦法得到對治。如果對根本的煩惱、煩惱的源頭認識不清楚,那麼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我們只有真正認識到問題的源頭,在源頭方面查找到道德危機的根源,查找到什麼叫作道德的問題,然後我們才會有正確的方法,才會有正確的途徑,才會有正確的行為,來解決這些危機的問題。只要談到佛教,就必須面對這些問題,這是我們對人生的一個態度。
王魯湘:那麼請教法師:清雜念,修身心,佛家理念如何提升自我?宗教在未來將起到怎樣的作用?佛教的發展又會有怎樣的貢獻?
學誠法師:佛教講,你要修行、要成佛,那也需要很長很長時間的努力,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會達到,不是說一朝一夕能夠做到的,是非常漫長的一個過程。所以我們在解脫道裡頭很關鍵的就是要認識到我們的煩惱,然後來對治,讓我們自己的內心清淨,這樣的話我們才能夠步入到第三個層次——菩提道。
菩提道就是要發菩提心,走菩薩所走的路。菩提道的前提就是要有大悲心,、慈能與樂,悲能拔苦。慈悲心它所面對的是所有的有情。所謂菩薩是印度話,翻譯成漢語叫覺有情,覺悟有情,就是讓所有的有情覺悟起來。他所要從事的就是這樣的工作,以此為自己的使命,這是菩提道。在菩提道整個過程當中,菩薩要學五明:因明、聲明、工巧明、醫方明、內明。
因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邏輯學,跟你說話要理性,要符合邏輯,在邏輯上面要能夠站得住腳;聲明,就是音韻學,各種的外語,都屬於聲明的範疇;工巧明,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科學技術,就是要掌握科學;醫方明,要懂得醫學;內明就是佛學。所以,要成為一個菩薩,菩薩要成佛,他首先要掌握這五個方面的知識。從這方面我們就能夠看到佛教的慈悲心的具體體現。做這些,菩薩完全都是無私的,完全都是發自於內心的,這樣的一種體現。這不是一種商品的交換,如果把這個道德淪為工具,那就會很可悲。
再具體到如何來實踐菩薩道呢?佛教講聞思修,“從聞思修,入三摩地”《楞嚴經•觀世音菩薩耳根圓通章》)。聞,什麼意思呢?就是聽聞、接收,接收什麼呢?接收資訊,我說的話,你把它聽進去了,你就接收了,就是聞。思呢?就是思考,聽進去之後你還要分類,我講的對啊錯啊,講得怎麼樣啊?有沒有參考啊,對我有什麼幫助啊?那就是思。思考就是資訊的分類,聞就是資訊的接收,修就是資訊的處理。你聽完了以後還要處理,不然我聽了這些,好不好,我一天聽了那麼多,接觸東西那麼多,如果不處理的話,你這個U盤都會滿,電腦都會滿,頭腦也會滿,你必須要去處理,不要的把它遮罩掉,把它放到垃圾箱裡頭去。這個就是修行,就是處理這個壞資訊。證呢,就是鞏固,好的資訊要把它保存好,鞏固好,所以佛教講聞思修就是處理資訊。這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這個資訊非常多的,非常複雜,要經過我們的心來處理,讓它簡單化,將它分類。如果你沒有分類、沒有處理,我們的資訊在我們頭腦當中、在我們心裡就會無序。要處理好這些資訊,就必須從兩個方面來處理:一個是從橫向上面來處理,一個是從縱向方面來處理。從橫向方面就是從現在整個的世界,從空間方面來處理;從縱向方面就是從時間方面,從我們整個人的無限生命這樣的一個時間的長河來分析處理。因為我們現在一些事情的產生,它也有可能是因為過去資訊在起作用,我們現在收儲的資訊,它未來也會起作用,所以我們需要從更寬廣的空間、更長遠的時間來認識事物,認識它的整體性,這是非常重要的。
那麼佛是什麼意思呢?覺悟。菩薩是覺有情,佛是覺悟的人。覺悟分成三種:第一種是自覺,自己覺悟了宇宙人生的真理;第二個覺他,幫助別人覺悟;第三個覺行圓滿,他覺悟的這些行為已經圓滿,做到家了,做好了,就名為佛。所以我覺得佛教既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文化。現在也有好多學者提出文化宗教、文化佛教。同時,佛教也是一種教育——宗教教育、生命教育;佛教也是一種道德,它有很多具體實踐的德目。
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經說過:“未來的宗教將是一種宇宙的宗教。它將是一個超越人格化的神,遠離一切教條和神學的宗教。這種宗教包含自然和精神兩方面,作為一個有意義的統一體,必定是由建立事物的——無論是精神的,還是自然的——實踐與體驗而產生的宗教觀念之上的,佛教符合這種特徵。”愛因斯坦又說:如果他信仰宗教的話,就會選擇信仰佛教。可以說,目前全世界信仰宗教的人已達到86.7%,現在由宗教所引發的問題,乃至衝突也是屢見不鮮的。但佛教是一個宇宙的宗教,愛因斯坦說宇宙,是將整個宇宙作為自己的空間,它不是教條主義,他說佛教的這種理論是讓我們去悟的,讓我們去領會的,讓我們去實踐的,而不是讓我們去照搬的,所以它不是一個教條主義的,同時它包含了自然和精神。愛因斯坦講自然和精神,我們現在講物質與精神,實際上自然與精神這種提法我覺得更加科學,這兩個方面都具足,它有它的實踐性,以及它的體驗,宗教的體驗、宗教的實踐都有。在今後更長遠的未來,我覺得我們佛教所發揮的作用會越來越大。
隨著改革開放,尤其是我們融入到世貿體系之後,中國的社會與整個國際社會融為一體。我們在2006年、2009年召開了兩屆世界佛教論壇,第一屆是在杭州開幕、普陀山閉幕,大會的主題是“和諧世界,從心開始”;第二屆是在無錫開幕、臺北閉幕,大會的主題是“和諧世界,眾緣和合”。所以,我覺得今後要讓我們的社會和諧,要讓世界和諧,要從心開始,要眾緣和合,那麼這個社會、這個世界的道德問題就會越來越淡化,社會和世界就會越來越和諧,我們整個人類的生活就會越來越幸福、安寧與美好!
王魯湘:非常感謝學誠法師的精彩開示!您其實在我們節目開場的時候引用了康得關於道德的一個討論,關於道德的兩個基本的前提是吧,那兩個前提,我理解其實就是時間和空間的兩個無限性。這兩個無限性是我們一些信仰的基礎。所以佛教講到我們的道德建設,講到我們的人心人性的時候,就是從根本上頭要切斷掉我們的根本煩惱、無明煩惱,是吧。這個根本煩惱和無明煩惱,在法師看來是不是我們當今建設一種新的公民道德的,也是一個基礎性的東西。就是說,我們現在的公民道德和過去的傳統道德,它一定有一種延續性,這種延續性是由道德本身的屬性決定的,它一定要建立在一個比較絕對的基礎之上,不能建立在一個相對的基礎之上。那麼請教法師:新時期人文精神有怎樣的變化?佛教如何引導當今社會道德建設?道德的約束力如何完善?
學誠法師:道德是有連續性的,只有有連續性,才能夠說明它的普遍性。如果說我們各個時期各個地方道德不一樣,那麼你就很難說誰對誰錯。這個道德本身就是從我們人心、人性,人的這種本能出發的。就是人有病,人遇到困難,人發生了車禍,那麼我們應該是無條件去幫助,我覺得每一個人都應該要有這種惻隱之心。不是說社會上別人那麼做了,所以我要這麼做,或者說是政府要求我這麼做了,我才去做,或者說我如果不是這麼去做,就會受到法律的什麼制裁,而這些都不屬於道德的範疇。很多人不願意去做,或者說沒有做到,或者說非常猶豫,他就是因為認識到,我做不做跟我自己有什麼關係?他說我救也可以,我不救也可以。如果一旦他確信我不去救,就會有什麼後果,那就會變成一種自覺的行為,他就會自律來要求自己應該怎麼辦,應該怎麼做。所以我覺得現在大家對於這方面的文化應增加瞭解、學習,特別是我們佛教文化方面,如果大家能夠吸收這樣的一些觀念,我覺得也能夠轉化為我們人的自覺的行動。
王魯湘: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建立在血緣宗法制度之上的這麼一個社會,因而特別重視家庭倫理、家族倫理。但是確實它也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當這個家族成員或家庭成員,離開他那個社會環境,比如說他從一個鄉村出來了,到了一個陌生的社會裡頭的時候,好像他的這種道德的約束力相對也就減弱了,他離開他那一個約束的環境,就開始比較放縱自己,就是在一個陌生社會中間,他突然覺得他可以為所欲為,這樣一種道德的相對主義化,甚至是機會主義化,是不是對於我國的道德建設,包括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道德的、心靈的、信仰的那種堅定性也會產生一種很不利的影響,如何克服這種影響?
學誠法師:我們過去講倫常,倫有五倫——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這五種關係是不變的常道,所以叫作倫常。這個儒家的文化是在我們農耕社會背景之下形成的。而現在農村裡頭的人,很多人都往城市裡面跑。城市裡邊住的人的一些結構跟過去已經有很大的不同了。過去一個村莊,都是你自己一個家族的人,姓王、姓張或姓李,都是同一個姓氏,同一個家族,這種關係和現在的城市裡頭這種關係已經不太一樣,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這種倫理,除了我們傳統的這五倫,更主要的、更重要的,我們應該要強調社區倫理,應該要強調校園倫理,應該要強調環境倫理等等。
社區倫理,就是說不管你是哪裡的人,我們應該有公共的行為準則和規範,然後才能讓它形成一種風氣,形成一種道德。校園裡頭也是如此,如果這個老師講了很多很多的課,並且他沒有時間去過多的備課,他課如果講不好,沒盡到責任,那麼我覺得他就會有道德的問題。如果一個學生經常蹺課,不認真學習、不聽課,對老師不尊重,我覺得這也是一個倫理問題和道德問題。如果說學校裡頭的生活弄得不好,把伙食給克扣了,買的菜品質比較差,我覺得這裡邊都存在一種倫理的問題。
環境的倫理也是一樣,因為你住在這個公共的場合,你隨便亂丟垃圾啊、吐痰啊,等等,或者隨便放自己的一些衣物,這些都會影響到整個的環境。所以我覺得除了我們傳統的倫理之外,中國儒家的文化、佛教的文化,還要來回應這個時代新的問題。
王魯湘:我們現在進入現場提問的環節,有關一個人的心靈建設,包括我們社會道德建設的方面,有一些疑問,要請大師給開示的,請舉手。
聽眾:主持人好,學誠法師好。我有個問題問學誠法師,最近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來,要繼承和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要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文化強國,之前也提出要推進政治建設、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我的問題就是說,佛教在建設文化強國這個過程中,還有公民社會的建設中,能夠起到一個什麼樣的作用呢?
學誠法師:你的題目很好。中共十七屆六中全會裡面提到文化強國,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中央決策。在這個報告裡面還提到說,我們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就是為人民服務。這個為人民服務,實際上我們過去也一直在談,我覺得為人民服務這種提法,與佛教講普度眾生、講報眾生恩,是一致的。其次,關於社會建設,佛教有《優婆塞戒經》《仁王護國般若經》。我覺得這對社會建設都會有很多很好的輔助、參考的作用。我們佛教徒在寺院裡頭進行宗教的活動,修行、修心、用功、辦道,出了寺院,他依然可以參與到社會的各種生活、各種活動,尤其是在家的居士,他本身就來自於各行各業。所以我覺得,你在各行各業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了,把自己的學習搞好了,把自己的家庭關係處理好了,家庭的和睦,以及單位裡頭工作的和順,社會的和諧,這些都可以用佛教的和合精神——眾緣和合精神不斷來示範,不斷來傳遞。因為只有和,我們內心才會有快樂,和樂嘛!沒有快樂是因為內心當中的不和,內心當中的糾結,那就沒有快樂。
王魯湘:非常感謝學誠法師的演講。道是道路和路徑。明確真理、實踐正道,有所證悟,功成德具,稱之為德。社會生活中其實不可能存在真正的道德真空。良善而有價值的人類生活需要道德倫理的指引。當代中國的道德建設正面臨著經濟、科技、文化發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新的生活方式的全新的挑戰。不管社會如何變遷,人們都要堅守作為人所應該具備的屬性和道德規範。佛教倫理有著深廣的相容性,可以化解眾多的人性兩難和社會衝突。同時佛教倫理又有著簡明的普適性和細緻的生活條目,提供了明細的道德標準和便易的道德實踐。以佛養性、建道積德或許不失為當代公民道德建設的一條有效途徑。讓正信、正道、正見成為我們民族信仰的根基,並轉化為我們內心穩定而強大的精神力量。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67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