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
滿額折

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

定  價:NT$ 560 元
優惠價:90504
領券後再享88折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55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一場帶著”命題”開始的旅程,
以後殖民知識分子的自省式獨白,
解構伊斯蘭文化傳統與現代,信仰與文明的衝突矛盾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V.S.奈波爾最具爭議性作品.

★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 爭議不斷的當代文學大師
★書寫功力超越文壇巨匠D.H.勞倫斯、格雷安‧葛林
★連勁敵薩依德都不得不折服
★讓深交30年的保羅‧索魯與他反目


促使V.S.奈波爾展開為期七個多月的伊斯蘭國度之旅,起因來自他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伊朗什葉派革命的相關報導,一向對第三世界政治局勢關心的他,決定不放棄這個機會去親身體會伊朗革命的浪潮。

1979年,奈波爾的第一站便是伊朗,然後是與他自己的印度文化背景關係密切的巴基斯坦;再來是東南亞的兩個國家──馬來西亞與印尼。奈波爾所造訪的這四個國家都不是所謂的阿拉伯穆斯林國家,而令他感到訝異的是,途中所見的這些波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非阿拉伯民族,其對伊斯蘭教的經典與信條之遵奉同樣嚴謹,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奈波爾的伊斯蘭之旅有兩個一再探討的主題,一是,那些誓言回歸伊斯蘭正統信仰的虔誠信眾如何看待源自於西方的文明;二是試圖帶領我們進入一種歷史情境,即第三世界「後殖民」知識分子的困境,也是對自己所出身的傳統社會之落後與封建充滿無奈,另方面又對西方文明惟恐造成傳統社會與價值的崩壞感到焦慮。這種焦慮感與內在矛盾在那些西化較深來自第三世界中下階層的知識分子尤其明顯……

輾轉七個月的行旅,奈波爾與無數的阿亞圖拉、毛拉及穆斯林晤談,並以這段旅程與訪談紀錄為基礎,探索四個伊斯蘭國家的常民生活與文化,以及其內部波瀾起伏的政治激流:伊朗,革命的怒火繼續延燒;巴基斯坦,自從標榜為印度裔穆斯林建立祖國,獨立建國以降,三十二年來,還是宿命性地一籌莫展,萎頓於未開發狀態;馬來西亞,政局由穆斯林獨攬,經濟卻由構成全國百分之五十的華人寡占;印尼,無解於穆斯林身分與文化根源之衝突,困惑於不到四十年間,四朝執政的更迭與殺戮。

奈波爾所描繪的是個與現代世界格格不入的伊斯蘭教世界,其唯一的動力來源只有堅信不移的信仰意志。他以精闢的見解與流暢的文筆,引領讀者深入了解伊斯蘭國度。

作者簡介

V. S. 奈波爾Sir Vidiadhar Surajprasad Naipaul

堪稱是當今英語世界重量級作家,《紐約時報》書評稱譽他是「世界作家、語言大師、眼光獨到」的小說奇才。

1932年,奈波爾出生在千里達島上的一個印度家庭。1950年,他獲得獎學金,進入牛津的大學院(University College)攻讀英國文學。1953年取得學位後,他遷居倫敦,任職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開始寫作。1957年以《神秘按摩師》(The Mystic Masseur)展開寫作生涯。此後,奈波爾致力於寫作,生平未嘗從事過別的行業。

奈波爾的作品以小說與旅行文學為主,兩者皆獲得高度評價,得過無數獎項,包括英國最富聲望的布克文學獎、毛姆小說獎、萊斯紀念獎、霍桑登獎。他在1990年被英國女王封為勳爵士。

1993年,奈波爾榮獲第一屆「大衛.柯衡英國文學獎」(David Cohen British Literature Award);這個文學獎的設立,旨在表揚「尚在人世的英國作家的一生成就」。多年來,奈波爾幾度與諾貝爾文學獎擦身而過,終於在2001年摘下這頂代表文學界最高榮譽的桂冠。

V. S.奈波爾作品包括:《神秘按摩師》(The Mystic Masseur,1957)、《艾薇拉的投票權》(The Suffrage of Elvira,1958)、《米蓋爾街》(Miguel Street,1959),《畢斯華士先生的屋子》(A House for Mr. Biswas,1961)、《史東先生和他的騎士夥伴們》(Mr. Stone and the Knights Companion,1963)。1967年,奈波爾出版短篇小說集《島上的旗幟》(A Flag on the Island);1969年,歷史小說《黃金國的淪亡》(The Loss of EI Dorado)問世。隨後奈波爾推出一系列長篇小說:《身在自由邦》(In a Free State,1971)、《游擊隊》(Guerrillas,1975)、《大河灣》(A Bend in the River,1979)、《抵達之謎》(The Enigma of Arrival,1987)和《世界之道》(A Way in the World,1994)。最膾炙人口的旅行文學作品:印度三部曲之《幽黯國度》、《印度:受傷的文明》、《印度:百萬叛變的今天》,以及《在信徒的國度:伊斯蘭世界之旅》(以上四部均由馬可孛羅出版)。

秦於理

生長求學於台北。水瓶座,畢業於台大森林研究所。

名人/編輯推薦

奈波爾的伊斯蘭「信仰之旅」與「後殖民」知識分子的困境

蔡源林


以歷史的後見之明來看,奈波爾的這部厚達逾六百頁的巨著可說見證了一個大時代的轉捩點。若視公元二○○一年的九一一事件做為當代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衝突的歷史高峰,一九七九年的伊朗什葉派革命則是這場歷經二十年尚未解決之西方世界與伊斯蘭世界衝突的歷史開端。奈波爾正是受到這場上個世紀七○年代末震憾世人的革命之觸發,決定來一場伊斯蘭國度之旅,以親身體會這場革命對伊斯蘭教信眾的日常生活影響,深入了解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場革命所引發之宗教與政治的糾葛關係。奈波爾在這場前後長達半年的旅行中,接觸到上至政府官員與宗教領袖,下至販夫走卒與市井小民的各類階層,甚至還深入到尚維持游牧生活的少數民族地區。其間也晤談了許多背景與理念殊異的知識份子,有生活在中世紀知識氛圍的經學院毛拉,也有追隨原教旨主義的宗教狂熱信徒,甚至篤信共產主義的革命黨人,乃至充滿疏離感的世俗主義知識份子。他也碰到幾位當地的伊斯蘭教界領袖,日後成為叱吒風雲一時的全國性或國際知名政要,諸如:在伊朗共和政權初期與柯梅尼平起平坐的薩里亞特馬達理大教長、前印尼總統瓦西德、前馬來西亞副總理安華。此外,尚有大師級的伊斯蘭學者,如:伊朗的施拉吉、印尼的伊瑪杜丁〈曾蒞臨台灣演講〉等。為了深入了解穆斯林宗教領袖如何處理宗教傳統與現代化的問題,他親自拜訪這些要人,為他們留下生動的歷史證言。
奈波爾的第一站是伊朗,接著便是與他自己的印度文化背景關係甚為「密切」的巴基斯坦,然後便是東南亞的兩個穆斯林國家──馬來西亞與印尼。誠如本書標題所示,奈波爾這趟旅行不只是要去享受異國情調的伊斯蘭文化而已,其實他在一開始就懷著極大的困惑,以一個立足於西方世俗主義觀點〈奈波爾雖然出身於千里達的印度裔家庭,但成長期間所受的是英式殖民教育,自牛津大學畢業以後就長期在西方生活並寫作〉的知識份子,對用宗教信仰來發動革命並統治國家的伊斯蘭世界充滿著好奇,想要探索這個心中的謎題,乃是他這趟旅行的一個主要動機,也因此他每到一個國家,便興致盎然地要求與當地穆斯林宗教領袖對談,而一幕又一幕的信仰狂熱的說教與場景只有使奈波爾更加困惑與難耐,顯然他的這場「信仰之旅」預示了西方世俗文明與伊斯蘭信仰文明之間深刻的矛盾與衝突的徵兆,時至今日猶震撼著世人。
奈波爾這本書在體材上雖可說是報導文學作品,但他所採取的寫作方式既不像是新聞記者般的強調冷靜客觀、不帶主觀價值陳述的「事實」呈現;也不似西方文學浪漫主義傳統那種充滿異國情調、瑰麗綺思的遊記作品;當然更非學院派人類學家的民族誌作品。由於他在記述之初已有強烈的問題意識,所以雖然他的寫作帶有其一貫地細膩的寫實風格及冷嘲熱諷的筆調,但在寫到其無法接受的信仰教條或狂熱行為時,他還是會以其世俗人本主義的價值立場來予以嚴厲批判,這就是為什麼這本書會成為他最具爭議性著作的原因。奈波爾自己絕無意以客觀中立的第三者自居,讀者也無須將其視為純粹的報導文學。但這種寫法卻使得他的著作比尋常標榜忠實記錄的寫實主義更加「寫實」,因為奈波爾與穆斯林原教旨主義者之間的對話及事後他自己自省式的獨白,非常真切地呈現了西方文明與伊斯蘭文明的價值體系與思維方式的差異性是何等的巨大,這不只是單純的「文化震憾」一詞所能道盡的。也許嘗試從奈波爾的那種角度出發,我們才能更深切地觸及到引爆九一一事件與美阿戰爭的那種敵對雙方內在精神世界的激情。
奈波爾自承其原本對伊斯蘭文化相當陌生,他所具備的知識也不出一般西方知識份子的那種常識式的、教科書式的理解。但或許為了這趟旅行,他曾事前惡補過伊斯蘭信仰、神學與歷史各方面的知識,使他能夠在訪談穆斯林學者或觀察一般宗教活動時,掌握到一些關鍵要點。在記述其參訪各大伊斯蘭歷史聖蹟時,也會有一些相關歷史背景的旁白,當然這一切的材料最後還是被充分融入奈波爾式的反諷筆調,更加令讀者得到對伊斯蘭信仰的栩栩如生、但卻又充滿荒謬迷亂、時空錯置的圖像。對一些虔誠穆斯林信徒而言,很可能會認為奈波爾扭曲他們宗教傳統的形象。從這點來看,奈波爾的著作確是研究後殖民主義「再現」問題的一個甚佳個案。
在掌握奈波爾的著作主題之前,有必要先對他的這趟旅行的歷史背景做一說明。觸發奈波爾伊斯蘭之旅的因緣,便是他在電視新聞上看到了伊朗什葉派革命的相關報導,一向對第三世界政治局勢關心的他,決定不放棄這個機會,去親身體會伊朗革命的浪潮。結果,這趟旅行使他得以見證了起源於一九七○年代、迄今仍在持續影響全球局勢的伊斯蘭復興運動的洪流。一九七○年代是伊斯蘭世界現代史的重大轉捩點。首先,因為中東阿拉伯產油國家在當時的全球性經濟不景氣的情況,展現了其與歐美強權在能源問題上談判與議價的實力,使得一九七三、七九年的能源危機期間,西方工業國家見識到阿拉伯國家在經濟與外交上的重要性,也使得這些剛從西方殖民主義掙脫出來的新興獨立穆斯林國家感受到更大的民族自信心及認識到先前殖民霸權國家本身的弱點。接著,一九七三年的齋戒月戰爭,埃及以伊斯蘭聖戰做為號召,英勇地對抗以色列的現代化軍隊,一洗一九六七年六日戰爭潰敗之前恥,使得伊斯蘭信仰不但不被認為是反動落後的古老傳統,反而使許多穆斯林統治者認為是動員民心士氣、對抗西方帝國主義與猶太錫安主義的有力意識形態。
伊斯蘭覺醒的熱潮在一九七九年伊朗革命達到了最高點。由於伊朗長期以來遭受西方帝國主義的欺凌,二次大戰後由於戰略地位重要,又有石油富源,成為美蘇兩強爭霸的角力場。一九五三年美國支持巴勒維國王復辟之後,企圖使其成為西方忠實的盟邦。像對其他第三世界國家所使用的同樣策略,美國政府大量對伊朗進行經濟與軍事援助,以協助其現代化發展,但為穩定其政權,故支持巴勒維國王實行軍事威權體制,遍佈國內的情治系統大肆鎮壓伊斯蘭與共產主義的反對勢力,於是西方與以色列的經濟、科技與軍事顧問橫行國內,使巴勒維政權成為典型的殖民買辦政權。由於美國的強力背書,再加上各項現代化建設確實造成了經濟繁榮,而且又有著遍佈全國的軍警情治監控系統防止內部顛覆,故直到革命爆發前夕,少有國際觀察家相信這樣的政權會被如此史無前例的大規模群眾運動所推翻掉,而革命期間所造成的流血衝突相對而言又是如此的少。難怪後現代主義大師傅柯會讚嘆伊朗什葉革命是二十世紀文明的一大奇觀。當柯梅尼及其他幾位什葉派大教長順利接掌新成立的伊朗共和政權以後,伊斯蘭信仰的革命潛能才被西方及所有伊斯蘭國家深切體認到。緊接著的一九八○、九○年代,世人目擊著伊斯蘭世界一波又一波的反抗運動及恐怖主義行動在那些主要衝突點蔓延開來,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憂慮著伊朗革命的骨牌效應,至此以後伊朗什葉派政權、利比亞格達費政權,以及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就被美國政府經常性地貼上恐怖主義國家的標籤,這也是近二十年來國際衝突的主軸,奈波爾的伊斯蘭之旅等於見證了這個重大轉變的起始點。他在德黑蘭跟隨著來自四面八方、湧向德黑蘭大學廣場的群眾,目擊他們參與紀念什葉派殉道者阿里與胡珊的集體禮拜所激起的宗教熱忱,更加了解到正是這樣的受難意識與追求救贖的精神力量推翻了巴勒維政權。
有趣的是,奈波爾所拜訪的這四個國家均不是所謂阿拉伯穆斯林國家。眾所週知,伊斯蘭教起源於阿拉伯半島,包括先知穆罕默德在內的早期穆斯林信眾大多是阿拉伯人,《可蘭經》及《聖訓》也都是阿拉伯文寫成,但這表示阿拉伯民族以外的穆斯林在信仰上就不再那麼純粹或正統了麼?但奈波爾所看到的卻全然不是如此,令他感到訝異的是波斯人、印度人、馬來人等非阿拉伯民族,其對伊斯蘭經典與信條之遵奉同樣嚴謹,部份非阿拉伯信眾對信仰的狂熱甚至比起阿拉伯人有過之而無不及。其實,宗教信仰的邏輯並不等於世俗文化或民族主義的邏輯,某個宗教的傳播超越其創教者的民族疆域在宗教史上是履見不鮮的,正如身為猶太人的耶蘇,其所傳播的福音現今卻普遍為歐美各民族的基督徒所遵奉;本為印度人的佛陀所開啟的解脫之道,今日則為東亞各民族所追求與敬拜。若奈波爾看到非阿拉伯穆斯林竟也對由阿拉伯文所傳述的教義如此虔誠學習與課誦而感到訝異,並謂其拜服在阿拉伯文化之下而迷失了本有的傳統,這不免也是運用世俗主義的邏輯來看待宗教信仰現象了。
奈波爾的伊斯蘭之旅中有兩個反覆一再探討的主題。第一,那些信誓旦旦地聲言要回歸伊斯蘭正信的宗教虔信者如何去看待源自西方的現代文明。可以同時追求現代化科技與物質的繁榮,又可以保有傳統伊斯蘭的生活方式嗎?回歸正信與傳統,在伊斯蘭教的脈絡裏有其具體內涵,即回歸先知穆罕默德時代的以《可蘭經》啟示及先知本人的言行典範做為日常生活指南的生活方式。奈波爾所無法理解的是,何以一千多年前的事蹟和行為準則對這些生活在二十世紀的穆斯林信眾仍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呢?其實,對何謂回歸正信,在伊斯蘭世界中是存在著許多複雜爭辯的,大要可區別為較傾向保守與復古的原教旨主義派,和較主張調和傳統與現代的伊斯蘭現代主義派,但其間的複雜論述無法在此詳述。總之,奈波爾對這些複雜的教義論辯毫無興趣,或者他也並不清楚,而是以其一貫的世俗化現代主義立場,認為宗教傳統與現代文明在骨子裡還是自相矛盾的,並在他與那些高唱恢復傳統的穆斯林知識份子對話時,刻意要引導他們去認識到要想同時保有這兩者根本是自相矛盾的行為。他還特別揶揄巴基斯坦的當代伊斯蘭復興運動教父毛杜迪,一方面提倡以回歸正信來淨化社會;另一方面這位大教長在晚年疾病纏身時,仍必須搭乘現代交通工具飛機前往美國這個「知識國度」,尋求現代醫學科技來解除疾病之苦,最後病逝於波士頓,他嘲諷地指出毛杜迪的「信仰國度」根本無能解決現代生活的實際問題。奈波爾這樣的「傳統/現代」與「信仰/科技」二分的論述,源自西方文明的啟蒙論述,其實這種典型的現代主義觀點已經遭受到許多批判與解構了。奈波爾的論述固然能夠符應於西方讀者對第三世界落後的刻版印象,並將落後原因歸咎於第三世界人們的意識形態偏執及非理性的宗教觀念,但穆斯林知識份子不見得會以此種方式來看待事情,吾人做為東方世界的讀者,對這點亦應有較具批判性的觀點,不得完全掉入西方啟蒙論述的陷阱。
本書的第二個主題,引領我們進入一個連奈波爾自己都包括在內的歷史情境,吾人可將之歸結為:第三世界「後殖民」知識份子的困境,即對自己所出身的傳統社會之落後與封建充滿無奈,但面對西方現代文明之挑戰後,又覺得那種文明雖帶來新知識與新的生活方式,卻造成本土社會被殖民化及傳統社會文化與價值體系的崩解,美好的過去時光已不復存在矣。這種焦慮感與內在矛盾在那些西化較深的第三世界來自中下階層的知識份子更為明顯,他們在接受過西方式現代教育之後,對本土社會的落後都充滿無奈,態度較積極者或期待能奉獻所學,推動社會改革,但由於受制於傳統封建勢力、門閥或軍事威權統治者對社會資源的全面掌握,使他們不但無力推動改革,甚至毫無謀生出路,最後不得不選擇遠走他鄉,移民國外,謀求到西方社會追求發展,於是乎第三世界就這樣地提供了西方世界許多高知識水準的廉價白領工作者。後殖民知識份子的雙重困境便是:因為具備西方現代知識,故與自己的傳統社會與文化格格不入;但來到西方世界後,卻又因為自己尚殘留著的傳統文化的認同感及對故鄉的歸屬感,仍然與當地西方社會充滿疏離,無法在此尋找到本土社會所能有的那種秩序、安定與和諧。在政治上,他們成為西方殖民主義者與本土封建威權統治者的犧牲者;在文化認同上,他們又成了徘徊在本土的保守傳統主義與西方的現代主義之間的雙重邊緣人。這就是為何後殖民的文學創作中,充滿著這麼多流亡遷徙、無家可歸的錯置經驗與想像的交錯。
奈波爾自己就有相似的殖民時代之壓迫經驗和後殖民時代的流亡經驗,雖說他幸運地受過殖民母國所提供的高等教育,且日後由於在文學創作的天賦而享有國際聲譽,終可免於貧難煎迫的流亡生涯,但當他接觸到那些比他不幸的中下階層知識份子時,仍然勾起他早年生活的回憶,並不時地將他自己的疏離感與焦慮感投射到這些年輕人身上,而使他的筆下總是充滿著無奈與悲嘆的註腳,彷彿他能充分理解這些受過高等教育,在自己國家卻找不到出路的知識份子所遭受到的身心煎熬。奈波爾以為也正是這樣的具有雙重異化經驗的知識份子,可能會在那些激進的革命意識形態中尋求生命最終的寄託。在伊斯蘭世界,這種中下層知識份子可能有兩種選擇:一種轉向最保守復古的意識形態,即伊斯蘭原教旨主義;另一種轉向激進的反傳統與左傾路線,也就是無神論共產主義或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在伊朗,奈波爾見證了這兩股力量的怪異結合推翻了巴勒維王朝,但最後享有傳統威望的保守勢力,即什葉派教長們掌握實質統治權,左派勢力遭受鎮壓;在巴基斯坦,由於從獨立建國以來便是以伊斯蘭信仰做為國家意識形態,無神論共產主義難以立足,故同樣是保守伊斯蘭學者得勢,並與軍事將領聯合統治這個伊斯蘭核子強權。對於那些無法接受這兩種解決方案的知識份子,還有第三個選擇方案:移民國外。巴基斯坦便是這類第三世界知識份子悲劇的典型,透過奈波爾生動又充滿反諷筆調的敘述,讀來格外令人側目心酸。對那些無法忍受借用嚴苛的伊斯蘭正統教條來壓制人民之軍事威權統治的巴基斯坦民眾,充滿神奇的身心治療力量的蘇非聖墓,以及座落在遺世獨立的曠野中的神秘異端教派,又成為苦難的人們追求精神寄託的另類選擇,奈波爾的巴基斯坦之旅這一段寫得是如此的超現實,彷若置身太虛幻境般,但在那片苦難的大地上,這些虔信者及其教團又是如此地真實與有血有肉,於是神話完全與人類實存的體驗交融在一起。
奈波爾的「後殖民」主題,最後引領我們來討論另一位後殖民大師薩依德對奈波爾著名的批判。對熟悉薩依德著作的台灣讀者來說,當獲知奈波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大概會記得他就是被薩依德嚴厲批判過的那位專寫第三世界遊記的作家。這裡有必要釐清奈波爾與薩依德之間論辯的主題,以便能夠更加突顯奈波爾著作的「後殖民」主題之歷史與文化情境。雖然這兩位後殖民大師確有某些相似之處,他們都出身於英國殖民地,一在巴勒斯坦,一在千里達,且都是相同的殖民世代,年齡相近,早年成長與受教育期間乃是大英帝國即將沒落的殖民統治末期,故接受的也還都是英式殖民教育,差別是薩依德的大學以後教育是在美國接受的,奈波爾則在英國。他們對西方文學均造詣極深,兩人成年後都選擇在西方世界定居,並以西方學術界與文壇為其主要創作舞台,但同樣的都仍會從自己的祖國文化汲取創作靈感與材料。但他們創作主題與思想內容的相似處比上述社會背景的相似處更值得注意。二氏的著作清楚呈現出前述的後殖民知識份子之無力感與疏離感,並對自己的本土社會之保守主義文化與威權政治體制給予嚴厲的批判,他們基本上也都將自己定位為世俗人本主義知識份子,對宗教的原教旨主義極為反感。但就批判的態度上有根本的不同,奈波爾是用一種冷潮熱諷、冷眼旁觀的態度,與其批判的對象保持距離;薩依德則是充滿愛之深、責之切的情感,既批判又充滿同情的諒解,彷彿完全投入在他所描述的世界之中。結果,在政治上,奈波爾不過是一位帶點同情又鄙視的觀察者而已;薩依德卻成為實際的行動者。個人以為這種差異最重要的在於源自兩人的歷史經驗之根本不同,這個不同點足以理解薩依德批判奈波爾的主要論點。
薩依德認為奈波爾的著作,屬於康拉德以降的描寫西方殖民主義的寫實主義文學傳統,這個傳統的特出主題除了對殖民地的壓迫與不公充滿人道主義式的同情之外,便是對西方殖民者撤離後的後殖民社會之動亂、貧困、失序,以及本土民族主義統治者的腐敗與殘暴,充滿著生動的描繪與無奈的控訴,彷彿後殖民時代其實比西方殖民時代更加令人難以忍受。薩依德認為,甚至在後殖民時代的一些第三世界的作家,也同樣分享著西方作家的這種以「帝國之眼」來看待自己的後殖民社會的觀點,奈波爾正是一例。薩依德質疑這是對後殖民時代的第三世界民族主義的唯一再現方式嗎?為何這樣的再現方式仍然在後殖民時代的西方文壇一再地被再生產呢?是否這又是要滿足西方優越性心態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呢?這個主題的反覆出現容易將讀者導入下列看法:反正第三世界人民若沒有西方殖民者所帶來的繁榮與秩序,根本上還是會陷入其固有的落後與封建的歷史停滯狀態。本土民族主義趕走了帝國主義之後,只是使得非理性的意識形態重新宰制這些落後的民族罷了!後殖民時代的第三世界歷史只不過又重新倒退到其原始的野蠻狀態罷了!薩依德認為包括奈波爾在內的許多當代活躍於西方文壇的作家有著相似的心態,反覆一套相近的再現方式,並竟而美化了西方殖民主義的歷史遺產,全然忽略這些後殖民國家的動亂和貧困與西方強權持續的帝國主義式政策干預有著密切關係的歷史事實。
薩依德對奈波爾的這種批判與定位是否公允,應由讀者在閱讀他的著作時自行評價。當然,奈波爾在本書中對穆斯林宗教狂熱的譏嘲是事實;他在著名的印度三部曲中對自己印度祖國人民的苛責也是事實;其中的部分段落流露出對英國殖民文化遺產的緬古懷舊之憂思,感嘆美好的過去時光之流逝不再,這種筆調令人聯想到一些台灣本土老一代作家在敘述日據時代所呈現的那種思古幽情。個人以為,薩依德與奈波爾的對立可以從其不同的出身背景與歷史經驗來理解。奈氏本人是印度移民千里達的第三代,與母國社會與文化傳統的疏離及西方殖民教育的深刻影響,對照薩依德自小仍成長於中東伊斯蘭世界,成年之後始定居美國的這種第一代移民,其對祖國社會文化與政治衝突,都仍有置身其中的體驗。故兩人的態度與抉擇自然大異其趣。薩依德對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雖仍有嚴厲批判,但卻賦予其正面的歷史意義,視其為後殖民的伊斯蘭世界尋求民族解放的道路上,為擺脫西方文化霸權宰制所進行的文化自覺與建構想像的社群之「去殖民化」的實踐。奈波爾則對印度教的崇尚虛幻玄想,伊斯蘭教的標榜正信教條,除了嘲諷揶揄外,根本缺乏耐心去做同情式的了解。無論如何,撇開「政治正確性」的價值判斷,純就文學鑑賞的角度來看,薩依德與奈波爾都算是充分地表現了後殖民主義知識份子某種深刻的歷史自覺意識,並轉化為一種恰如其份的文學創作風格。
邁入二十一世紀的人類文明,一方面有人正忙著為全球的資本主義化高奏凱歌或重彈「地球村」神話的老調;另一些人則對近年來的國際局勢動亂發表憂鬱的預言或以聳動的「文明衝突」論來構思未來。這些西方社會科學所建構的兩極看法,似乎難以擺脫掉「我群/他者」的二元論世界觀,對人類心靈的複雜深度少有觸及。奈波爾的著作也算是對現今充滿族群衝突與意識形態對立的時代,提出了相當寫實與深刻的人性證言。從這種對異文化的體驗中吾人真切地感受到「他者」的可憎與威脅,如何超越這種源自心靈深處的恐懼,或許才是解決後殖民時代的文明衝突之關鍵所在。


(本文作者現任教於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

目次

導讀 奈波爾的伊斯蘭「信仰之旅」與「後殖民」知識分子的困擾 / 蔡源林
第一部 伊朗:孿生革命
一、死亡協約
二、阿里的正道
三、聖城
四、麥什德開出的夜車
第二部 巴基斯坦:夢裡鹽山
一、取代
二、喀拉蚩走馬幻影
三、小阿拉伯
四、殺戮歷史
五、海德拉巴德爵士樂
六、法之不治
七、基本的東西
八、喀格汗谷地
九、阿迦,巴布爾
十、夢裡鹽山
第三部 馬來西亞對話:原始的信仰
一、與夏菲的第一次對談:出樂園之旅
二、勇敢的女孩
三、麻六甲與雲頂高原之間
四、阿拉伯風潮
五、毀壞了的遊樂場
第四部 印尼:篡奪
一、摧擊
二、席托:重建過去
三、廢除傳統學校
四、豐饒女神
五、人格之斲喪
六、心理訓練在萬隆
七、互換式革命
再現部 信徒的社會
一、順服
二、伊斯蘭之冬

書摘/試閱

第三部 馬來西亞對話:原始的信仰

一、與夏菲第一次對談:出樂園之旅

宗教從印度,或是印度─巴基斯坦次大陸,傳到東南亞。印度教與佛教先行。這兩大宗教加速了柬埔寨與爪哇兩大文明的演進,兩地的文化遺址──吳哥窟與婆羅浮屠──都是世界數一數二的奇蹟。歷史告訴我們,這兩大傳自印度的宗教,都不是經由軍隊或是殖民帝國傳布,而是經由商旅與教士宣導。同樣的印度旅人,在伊斯蘭教傳入次大陸之後,從第十四或十五世紀開始,逐漸將伊斯蘭教引進印尼與馬來西亞。
伊斯蘭教就像另外一種印度宗教一樣深入東南亞。在此之間,不曾發生阿拉伯入侵──例如,巴基斯坦的信德歷史──的事件;當地武士階級未曾遭到系統化的屠殺,東南亞不曾淪為阿拉伯駐軍的殖民地;不曾劫掠分贓,也不曾將財貨與奴隸進貢給遠在伊拉克或是敘利亞的哈里發享用;異教徒也無須上繳特殊的苛捐雜稅。伊斯蘭教引進之時,不曾發生浩劫巨難,原本安定的社會秩序,也不曾在一夜之間,風雲變色,全盤廢除。伊斯蘭教的理念流布四方──一位先知、某次神聖的天啟、天堂與地獄、神言聖諭等等,新的理念混雜著舊式的觀點。為了進行宗教淨化,伊斯蘭教宣教人員紛紛東來;然而,新一波的傳教行動當中,最富熱情的教士還是來自次大陸──尤其是巴基斯坦的一群。
他們來到東南亞,隻字不提巴基斯坦境內的軍事統治,端賴小額匯款支撐的經濟,法紀蕩然無存,比哈邦穆斯林徘徊在孟加拉與巴基斯坦之外,求助無門的慘劇。以上種種現況事件,純然與伊斯蘭教無關,這些人只會帶來有關伊斯蘭教跟與伊斯蘭教敵對惡仇的訊息。他們帶來宗教激情,次大陸穆斯林專屬的特殊激情:儘管巴基斯坦已經獨立建國了,這群人猶然兀自認定為受到脅迫的少數弱勢;這些人──懷抱著他們認定為「歡樂的征服故事」的歷史觀點──悲痛於穆斯林不再是雄峙全球的征服者;此外,他們最為熱切的激情在於,這些穆斯林認為自己屈居在真正的穆斯林世界邊緣上。波斯與阿拉伯半島距離遙遠,什葉派信仰遂應運而生,而波斯人也信誓旦旦,自信他們的伊斯蘭教要比阿拉伯人來的純淨。印度半島上的穆斯林距離阿拉伯人,要比波斯人更為遙遠;他們的宗教熱情同樣熾熱,或許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個穆斯林都是伊斯蘭教的傳教士:這就是舉辦在旁遮普積水沙漠上的修道團聚會宗旨。而經過四天的帳棚作息,反反覆覆地大規模集體禮拜之後,這些心思單純的人,法喜暈眩的以為,世界即將為他們改變。有些人來到馬來西亞;他們持續在馬來西亞傳教多年;而今,他們的熱情即將獲得回應。

伊斯蘭教在大馬

馬來西亞北部還保留了幾處印度化了的建築古蹟,有別於爪哇與柬埔寨的是,印度文明不曾在馬來西亞生根茁壯過。這片土地,一直到上個世紀,雖說海岸一帶曾經唯歐洲人染指,內陸大部分地區都不曾經外來強權侵入,完整掌握在馬來人手中。
約瑟夫˙康拉德的故事,傳達出約莫一百年前,馬來半島偏遠地方的印象:歐洲人駕著沿海貿易的商船而來,偶爾與懷抱著虔誠正信的阿拉伯人發生衝突;歐洲人在海岸或是河口,建立面水背山的貿易港口或是行政據點;中國農民或勞工,隨遇而安,落地生根;馬來蘇丹與皇親國戚,高踞朝廷之上;同時之間,故事背景中,較為純樸的馬來人,棲息在林間水湄,半是穆斯林,半是泛靈論者。
相互分離,彼此撞擊的不同世界:歐洲人的世界,一步步推向「黑暗世界的外圍」,馬來人封閉的部落世界:這正是康拉德慣用的主題之一。而在今日的馬來西亞,伊斯蘭革命中,抵禦拒斥一切外來影響的年輕人,他們正是康拉德小說中,充當背景的那群人,居住在山巔水湄的馬來人後裔。在馬來西亞,他們出頭的最晚;他們直到殖民輪替結束之後,馬來西亞獨立之後,金錢匯入之後,才能應運崛起。
現在,在馬來西亞這座棧橋上,提得出來的已經遠多於椰子與藤材了。馬來西亞生產許多珍貴的貨物:錫料、橡膠、棕櫚油、石油等。馬來西亞富了起來。金錢向下挹注,創造出一整代受過教育的鄉村居民,引領他們進入一度被視為黑暗外圍,而今卻已經遍及寰宇的文明。
這些年輕人卻不見得喜歡自己一腳踏進的新世界。他們有些人曾經出國留學,研習科技專才;可是,卻鮮少有人真正了解他們曾經涉足暫留的國度。他們不論是身在澳洲、英國,或是美國,都孜孜不倦地渴求著家鄉的規矩與習慣;他們旅居國外的時光,令他們慍怒乖戾,令他們更加畏懼退縮到個人天地之中。他們也無法再度回到他們的田園舊莊。他們還年輕,可是,童年時光的生活情境已然不再。
他們同時也逐漸了解,過去這一百年間,就在他們或是他們的父母在寤寐之間,他們的國家──新的理念:複合的王國與蘇丹──已經經過殖民而脫胎換骨了;當今富庶的馬來西亞,接收殖民主國奠定的基礎,搖身一變為英人─華人的創造物。英國人發展了礦冶與農產。他們引進了華人(一個世紀之前,那群飄移無根、砥礪奮發的中國農民),以及人數較少的印度人,接手操作馬來人無能為之的勞動苦工。而今,英國人不再統治這個地方。可是,馬來人也不過占總人口百分之五十而已。
華人已經遙遙領先了;華人憑藉著充沛的精力與聰穎的資質,推動了馬來西亞。華人不准涉足政壇。國家專由馬來人統馭;官方明令馬來西亞為穆斯林國家;制定穆斯林人身法案;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發生性關係是違法的,此外,這個國家還保有某種窺探個人宗教傾向的政策;對於非穆斯林的合法性歧視令人咋舌。可是,統治馬國的還是一群早已高高在上的階級,他們不是出身古老悠遠的世家,就是貴為皇親國戚,幾個世代以前,就跨越文明的差距,進入新世界。
農村出身的新人類,一方面自覺失落太多,卻又發現自己進退維谷。金錢、發展與教育為他們切鑿混沌,開拓視野,卻只點醒了他們,外面的世界跟他們的村莊有如天壤之別,這個世界不是他們所能掌握的。他們的憤怒──田莊出身的人家,自身技能有限,資金有限,對於世界的領會更有限,油然攻心的怒火──涉及各種面向。現在,他們掌握了一項有力武器:伊斯蘭教。這是他們報復這個世界,以期兩造扯平的工具。伊斯蘭教處理了他們的怨懟,撫慰了他們的不足之感、他們對於社會不公的憤怒以及種族間的仇恨。
這種伊斯蘭教,不僅僅是他們村落裡的古老信仰。宣教人士帶進來的伊斯蘭教,也是一種昭告改變與勝利即將到來的宗教;伊斯蘭教來到馬來西亞的村莊,猶如全球運動的一部分。一份當地的傳教雜誌,《伊斯蘭教讀本》上,作者侃侃有言,西方,即使在他們的哲學家眼中,都逐漸因其拜金與貪婪而逐漸自食惡果。真正的信徒,一心惦念著來世,生活中懷抱著更高層的理想。至於那些不信真主的異教徒,對於來生毫無信仰,此生不過徵酒逐色,貪歡享樂。「那些將大部分財富揮霍在奢靡的生活享樂,虛矯誇飾,穿著絲綢錦緞,使用金杯銀盞的人。」
絲綢錦緞,金杯銀盞?這話說在像吉隆坡這樣的城市,有什麼道理嗎?可是,這是神學的範疇。作者此語暗指相關於先知的聖訓(hadith)或「傳統」。某一日,侯宰斐(Hudhaifa)口渴,呼人端水進來,一名波斯教士用了一個銀杯子盛水給他。侯宰斐怒責那名波斯人;侯宰斐說,他曾經親耳聽先知說過,只有不信《可蘭經》的異教徒才會使用金杯銀盞飲水,穿戴絲綢錦緞。
新一波的伊斯蘭教就是以這種方式重返東南亞,而對於農村出身的這群新人類而言,伊斯蘭教則可以作為另類的知識與真理,無處不見學院組織與架構。這是無須具體建設性方案加以充實的熱情。第一要務,在於撤底推翻拜金的物慾世界;稍後再以伊斯蘭教立國,一切就會水到渠成了──伊朗、巴基斯坦不就是現成的先例嗎?
而起始自巴基斯坦的訊息,從未終止於馬來西亞。訊息同時也傳送到印尼──相較於馬來西亞一千兩百萬人口,印尼食指繁浩,人口多達一億兩千萬,卻更為貧窮落後,種族更加紛異,近代歷史上,一連串的計畫滅種與大規模的屠殺,政局更加岌岌可危。馬來西亞此間,流傳在年輕一代之中的伊斯蘭運動,在敵對勢力眼中,定位等同於否定一切存在的虛無主義;他們將這種運動稱為「馬來西亞之瘟」。因此,巴基斯坦推動伊斯蘭教的熱情,帶著特殊的根源,一而再,再而三的皈依改宗,激起更多不滿與苦惱。承諾中的政治大災難,竟然被當作大好消息四下傳布。

拜金生活的誘惑

馬來西亞熱氣蒸騰。雨季的早晨,烏雲蓄積迅速。午後,傾盆大雨,滂沱而降,青綠的遠山消失無蹤,雨後,雲絮流連在山間裂隙,猶如裊裊煙霧。攀緣植物競相爬上電報柱子的支索;藤蔓叢生,壓倒乾枯的椰子樹枝葉,枯枝受壓,吃力不住,只有殞落地下;爬藤將枯立木纏的密密麻麻的,不然,就是攀爬在某些無力抗禦的樹上,製造出某種詭異的樹型。在馬來西亞,豪雨、驕陽與熱氣並不代表腐敗頹喪,抑或是熱帶地方的倦怠懶散;相反的,這些天候表徵表現出活力,行情看漲的作物迅速生長,金錢收入指日可待。
吉隆坡,現在是馬來西亞的首都,昔日於殖民時期建立的部分城鎮,仍然保留了下來。屋頂鋪著磚瓦的私人住所,起源於英國;一列列狹窄的兩層樓華人店舖住家,樓下充當店面,走廊上撐起廊柱,廊柱上就是二樓住家;馬來西亞特有的鄉村──簡樸而迷人的木屋,原木滄桑,棕紅色的鑄鐵欄杆上,鐵鏽斑斑──坐落在當初建城之時就保留給馬來人居住的區域;火車站附近,矗立著幾棟英國官方建築:維多利亞─哥德─蒙兀兒式的法庭、圓形屋頂、拱門與階梯塔樓。
殖民時期的老街,已經落後在新開發的住宅區之下了,新城區聳立著摩天高樓,韓國人蓋的高速公路從機場將旅客直接送達市中心,一路上先經過栽植林地(馬來西亞西部從空中鳥瞰,只見到黑壓壓的森林連天,可是,這是一片廣大而有秩序的森林,樹木成行栽植,柱狀的白色熱氣冉冉升起,就像是煙霧從煙囪冒出一般),再經過工廠與跨國公司的裝配廠。
不論在公共花園,或是其他新城鎮區域,都可以看到出身馬來西亞鄉間的年輕人,穿的像阿拉伯人一樣,纏著頭巾,套著長衫。阿拉伯服飾──遠從巴基斯坦進口,遠從阿拉伯半島輸入──正是他們的政治標誌。大學校園裡,有些女學生不但圍著面紗,冒著溽暑,她們還套著手套與襪子。不同的團體,穿著不同顏色的衣裝。面紗不僅是面紗;面紗也包裹了侵略性的敵意。面紗有別於牙買加的「拉斯法里特派」教派中人濃密糾結的髮辮,此派中人強忍了幾個世代的邊緣生活,因而遲鈍迷惑[譯註1];也不同於中產階級的嬉皮衣裝,他們只想遁隱出世;面紗與阿拉伯服裝正為失根的田莊青年發聲,他們只想扯下不屬於他們的一切,再進而強佔。因為,存在他們的幻想之中,有個不足為外人道的部分──這個運作自如,持續不輟的世界,只有繼承而來,無法白手創業成功。

夏菲的工作就是為宣揚穆斯林信仰。他並不身著阿拉伯服飾,穿街過巷。可是,他能夠理解套著阿拉伯服飾的年輕人。夏菲從馬來西亞北部的一個村莊南下,來到吉隆坡。遷徙衍生的困擾,至今仍然糾結在他心頭。
夏菲說:「我還待在村子裡的時候,氣氛跟城市完全不一樣。你離開了鄉村。你看到這些明亮的光線,你就開始體會,自己身邊圍繞著拜金的物質文明。因此,我也忘了我的宗教跟我的承諾──在每天禮拜的方面。可是,我還沒離譜到出去打混,幹些下流事情,像是找女人跟喝酒跟賭博跟嗑藥之類的。我並沒有失去我的信仰。我只是忘了要定時禮拜,忘記了我的責任。只是放鬆了自己。我給自己的框架不夠切實,太過軟弱。我只有四處浮盪,找不到自己的方向。」
我說:「你剛到吉隆坡的時候在哪裡落腳?住在哪裡?」
他並沒有正面直接地回答我。在我們談話初期,很難從他嘴裡引出具體的回應。他說:「我住在某個郊區,而且,那裡是我初次見識到物質文明的地方,過去,我從來沒有面對過這種拜金的生活方式。男孩子跟女孩子竟然可以一起出去玩。你竟然可以不受家庭管束。社會也管不著你,而在我們鄉下,你要搞了什麼糟糕的勾當,一定會受到社會批評的。要是你將一頭羊、一頭母牛、或是一頭水牛──某些地方,他們整天都羊綁在繩子上──然後,你把羊跟其他一些牲口鬆綁放走:你的羊沒了繩索牽著,就會四處亂走。」
「這樣對羊不好嗎?」
「我想,那羊一定很高興,可以到處亂跑。可是,你要問我的話,我可不覺得那有什麼好的。假如,那羊有頭腦的話,我到要對牠說,『你有繩子綁著,有主人餵食,你為什麼還要到處亂跑?你為什麼還要到處亂跑?』」
「可是,當你剛到吉隆坡的時候,難道你不曉得自己要做什麼嗎?」
「我到吉隆坡的主要目標是受教育。那是我的框架。可是,我碰到自由跟主要目標發生的衝突,而且,我想,這是我跟我許多朋友共同面對的難題。」
「其他人在別的國家也會面對相同的困難啊。」
夏菲說:「難道說,他們也會碰到跟我相同的家庭生活限制嗎?」
「什麼樣的限制?」
「宗教上的限制。這是你甩不掉的框框。宗教的傳統、家庭生活、社會、村落裡的社群。然後,你來到了城市,城市人到處亂跑,城市人自由自在的。這個時候,就產生價值觀的衝突了。」
「你明白嗎?在我長大的村子裡,我們過著胼手胝足的日子。我們有米可以吃,有房子可以住。我們不必沿街討飯。城市裡的人,可以花上十塊錢(馬來西亞貨幣,相當於美金兩塊兩毛錢),吃上一頓午餐。也可以只花上五毛錢在攤子上解決午飯。多出來的九塊五毛錢,就可以讓我們鄉下人花在其他事情上面。在我們說來,我們有我們的框架、傳統跟宗教,這九塊五毛錢就是花費過度了。
「有時候,我太太會想說,我們應該回到鄉下去,我也有同感。我們不是要逃離現代世界,只是想要過的簡單一點,過比住在城市要有意義的生活,城市裡,你浪費了太多東西,太多或許不真實的東西了。要是你花上五毛錢就可以填飽肚子,卻花上十塊錢,你就是對自己不誠實。
「我可以跟你舉個浪費的例子。前些日子,政府蓋了一間室內溜冰場。三個月以後,他們又把這座溜冰場敲掉了,因為,有一條高速公路要從那裡經過。他們專門蓋一些經過村莊的大路跟高速公路。又是誰把卡車開進我們村莊,載運窮人種植的農作物之外,還傾銷那些花大錢製造給有錢人買的產品──彩色電視、電冰箱、空調機組、電晶體收音機?」
「難道,村子裡的人就不想要這些東西嗎?」
「到頭來,他們只是想要利用彩色電視機──大家都喜歡看──來廣告促銷他們的產品,把村子裡的人拐進浪費的生活方式。」
「鄉村生活──難道,你不覺得,對大部分人來說,是相當沉悶的嗎?」
「鄉村?鄉村生活單純。這種生活沒有──我該怎麼講呢?──沒有浪費。你是不該浪費的。你也不該急吼吼的只想買東西。當我說到,我們應該回到馬來西亞的鄉村生活時,我的意思是說,我們應該跟社區緊密聯繫,而不是逃離進步跟發展。社會應該是緊密相連的。在我們鄉下,要是有人去世,村子裡都會敲喪鐘,通知大家的,我們大部分都會知道誰過世了,什麼時候會下葬,他又是為什麼而死的,他的近親又發生了什麼事情──他們有沒有在一邊送終呢?村莊裡沒有污染這回事。實體的污染,心靈跟社會的污染都沒有的。」
「社會污染?」
「就是違反我們的習俗跟傳統的東西。在馬來西亞鄉下,男人不可以跟不屬於他家族的女人走在街上的。那是禁止的。」
「那又有什麼不對嗎?」
「人與人之間,相互尊重與彼此的尊嚴,全都來自於男女之間光明正大的關係。社會上一定要立法保障每個社會單位的安定。你的家庭一定要受到保護。可是,女孩子從鄉下進城到吉隆坡的時候,她們並不享受到這個法律的保護。」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504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